《黄河颂》定稿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优质教案

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黄河颂》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⑵了解诗人光未然及音乐家冼星海。

⑶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2、能力目标:⑴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充分展开想象,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魄,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

⑵理解歌词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学习运用到写作中去。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增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的决心,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教学难点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方法1.朗读法:2.讨论点拨法:3.美点寻踪法:4.延伸拓展法: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设计:同学们一定非常熟悉《保卫黄河》这首歌曲,播放《保卫黄河》“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七部,今天,我们学习《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黄河颂》。

(板书课题)二、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教师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1、关于作者: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关于作品: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这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黄河颂

黄河颂

《黄河颂》说课稿一、说教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以爱国为主题。

也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诗歌着眼于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它潜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读来情绪慷慨激昂,是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

《黄河颂》还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诗歌语言凝练,表意深刻,运用了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方法,多角度地描绘了黄河的形貌,颂扬了黄河的精神。

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掌握诗歌朗读方法,提高诗歌朗读水平的好材料。

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二、说学生七年级的学生朗读能力不强,对诗歌的节奏、重音、语气把握不够熟练,对诗歌的内容理解还没达到一定的程度,学习诗歌的方法还在探索阶段。

但现在的他们的学习欲望强烈,有一定的表现欲望,还会在课堂畅所欲言,在老师的指导下会愿意去接受学习诗歌的方法。

三、说目标基于以上考虑,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一)知识和能力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诗歌。

(2)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三)情感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2)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四)教学重难点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文本特点,我将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设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则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黄河颂-朗诵稿(15份)

黄河颂-朗诵稿(15份)

黄河颂-朗诵稿(15份) 祖国秀丽的河山五千年的文明和历史勤劳善良的民族你把先进文化艺术无偿传播给世界流传至今陕西秦剧那李世民亲自征西还在眼前不断浮现那山西的精致剪纸艺术最出名就是电影还有山东不灭酒的文化仿佛看到电影红高梁情景一碗酒在接一碗三碗就过岗那高大汉子敢打活老虎黄河水你日夜不停奔腾这爱在世界每一个角落着青春的灵魂闪耀着永远光辉春天的田野到处充满着蓬勃的'生机歌颂黄河的朗诵稿2歌颂黄河黄河您闪烁着华厦儿女的精神您曾经欢笑过也曾经把泪流黄河您用乳汁把我喂养成人不论走到哪里我都是您的人黄河您破开迷瘴驱走了倭寇开启了民族的灵魂黄河您是华厦儿女的.生母您不以自己的浩大而骄傲不因自己的浑浊而俯首黄河您是液体的长城您是长夜里的银河抚平了祖国的坎坷黄河您秉承了您的人格历史印证了您的诗歌向着民族复兴召手歌颂黄河的朗诵稿3黄河车过黄河足足走了三分钟180秒的颠簸我的心脏跳动了200多下不是因为车速快更不是因为黄河气势汹涌是因为我还活着每一个活着的人心脏都会有节奏的跳跃这是对生命新的诠释正如黄河水无怨无悔见证历史的延续我看到两岸的槐花香和汽车尾气的污浊争抢黄河的.味道孰不知这种味道早已嫁给了黄土地历史的车轮压不碎黄土高原的执拗黄土地对黄河独有的情感早已融化了所有的奢望我也深爱黄河的味道正如游子对故乡的牵念我被这种熟悉的气息征服远去的波涛声倒影出我的心跳和黄河水一起向东歌颂黄河的朗诵稿4黄河一条破船,几块石棉瓦黄河岸边搭一间房取下一缕阳光打扮炊烟君不见啊炊烟在他古铜色的脊背上摔倒过无数次婆姨挽起下坠的.落日有鱼的时候,是鱼网最疼的时候没鱼的时候,是渔歌最疼的时候黄河人家,看见夕阳就灭掉灯盏,打开窗户一只白鸟正在翩翩飞翔,那个兰花花把你的身体里弄出波涛歌颂黄河的朗诵稿5看黄河看黄河带着憧憬千亩荷塘的清香荷飘逸,莲花婀娜一望无际的绿啊是一种怎样的心旷神怡看黄河湮没水下的古城仿佛依然车马喧闹玉皇顶、紫薇宫佳人才子,衣袂飘飘东紫、拱华、歌薰三门熙熙攘攘,车流如注自汉唐渡口看夕阳黄河上帆影、船橹远河鸟飞,盘旋……看黄河碧天白云,汗湿衫荷塘弥漫着黄河的土腥味儿荷绿,大片的叶子擎着来了这么多人害羞的荷叶卷起来把心藏得很深护着一珠晶莹的`忘情水是来此汉唐的情种?看黄河黄河瘦了,大片的滩凃裸露杨树林、芦苇丛、菖蒲荷花,枣树林中的路一条一条纵横,抻得远了河鸟在玉米田的上空盘旋,鸣叫。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黄河颂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黄河颂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河颂教案篇1【教材分析与处理】《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篇文章,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这首诗用热烈的歌颂形式为我们塑造了黄河这一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英雄形象。

学生将会在作品中感受到强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另外,新课标强调重视学生心灵品悟和个性解读,《黄河颂》在这方面无疑是典范作品。

这篇文章的语言浅显易懂,形象生动,初一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为我们呈现了众多爱国篇章,而《黄河颂》中的黄河向我们展示了她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这是培养初一学生爱国情感的好题材。

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在上课时应想法唤起学生与作者的心灵共鸣,激发起学生心中澎湃的民族情感,强化爱国热情。

让他们在欣赏到黄河这一英雄形象时,感受到中华民族所具有的伟大而又坚强的性格,从而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为更好学习第二单元其它文章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础。

【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的确立】初一学生爱朗读,表演欲望也很强烈,但他们对诗歌朗读技巧掌握不好。

所以教师要借助多媒体,通过对语音、声色、节奏、语速、重音的把握使诗歌内容立体化、形象化。

引导学生准确安排好停顿,处理好重音,调控好速度,把握好情感,美读诗歌。

通过美读使学生在声音中陶醉,在真情中陶醉。

初一的学生还喜欢模仿,在这里我要防止学生只停留在朗读的表层,(只是模仿老师或录音的朗诵)所以我在对学生朗读技巧进行指导的同时还要与学生一起边读边品析、揣摩语言,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情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初一学生的最大特点就是爱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品析诗歌语言是让他们交流阅读体会的好方法。

2023年《黄河颂》教案四篇

2023年《黄河颂》教案四篇

2023年《黄河颂》教案四篇《黄河颂》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认读、理解、识记、运用本课词语。

3、了解作者及作品相关知识;了解黄河的过去和现在状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并在朗诵中想象、感受黄河的气势和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去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朗诵打好基础。

2、采取听、读、诵、背等灵活多样的朗诵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诵水平。

3、在讨论交流,品味质疑探究中,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黄河磅礴的气势,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习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并献身于祖国。

2、树立对母亲河的忧患意识,行动起来,拯救母亲河。

◆教学步骤:一、引入,激发: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指哪条河?学生回答后大屏幕显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出黄河的地理位置,并说说你对母亲河——黄河知多少?(提示:可从河长、流经省份、流域面积及人口、历史文化等方面回答)学生回答后屏幕显示相关资料,并让学生齐读:黄河仅次于长江,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绥远、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份,成“几”字形,向东注入渤海,沿途汇集了30多条主要支流和无数溪川,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

黄河流域有肥原沃土,物产丰富,山川壮丽,居民几占中国总人口四分之一,耕地则约占全国四成,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观看屏幕显示图片,了解黄河与华夏文明的关系:蓝田人头像;仰韶文化中的器皿;殷墟发掘的甲骨文;秦始皇兵马俑:《清明上河图》等图片,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教师顺势导入课题:既然我们的母亲河如此之伟大,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满怀激情地歌颂她吧!二、板书课题《黄河颂》,并对作者、作品、创作背景作简介:1、词作者——光未然:诗人和文学评论家。

原名张光年。

湖北光化人。

1936年在武汉发表歌词《五月的鲜花》,谱曲后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广泛传唱。

《黄河颂》课件

《黄河颂》课件

黄河冰灾
黄河流经的地区容易受到冰灾 的影响。
黄河的水利设施与灌溉
1
水利设施
黄河流域建设了一系列重要的水利设施,如大坝、堤防和水闸。
2
农业灌溉
黄河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支持着丰富的农产品产量。
3
水资源保护
近年来,保护黄河水资源已成为重要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议题。
泥沙丰富
黄河是泥沙最多的河流之一,被誉为“泥沙之王”。
黄土高原
黄河形成了中国的黄土高原宽阔的三角洲。
黄河的地质构造及地理环境
1
地质构造
黄河流域位于中国大陆构造活跃带。
2
地理环境
黄河流域包括平原、高原和山地等多种地理环境。
3
生态系统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拥有丰富的物种。
2 文化符号
黄河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奋斗和不屈的精神。
3 艺术作品
无数音乐、绘画、电影和文学作品都以黄河为灵感。
黄河与中国浩文化
自然景观
黄河上游地区有壶口瀑布等自然景 观,美不胜收。
壮丽景色
黄河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壮观 的峡谷之一。
人文景观
黄河三门峡处有壶口瀑布、石门等 人文景观。
黄河的特征和形成过程
2
黄河流域培育了多个古代中华王朝,如夏、
商、周等。
3
新石器时代
黄河流域是中国最早的农耕文明发源地之一。
黄河洪水
黄河因其多次洪水而有着“中国悲歌”之称。
中国古代文化与黄河
黄河流域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文化,在音乐、哲学、艺术和文学方面 做出了巨大贡献。
黄河的漫长历史和文化底蕴
1 5000年历史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拥有悠久的文化积淀。

《黄河颂》样本范文

《黄河颂》样本范文

《黄河颂》样本范文《黄河颂》是一部由作家高大山创作的诗歌作品,以赞美和歌颂中国境内最长的河流黄河为主题。

黄河,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意义。

诗人通过对黄河自然景观和激荡人心的历史故事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土地的眷恋和对祖国伟大历史的敬仰。

黄河浩浩荡荡,东去迎日升。

黄河汇聚百川,波浪滚滚奔腾。

河水宛如金色,涛声犹如万马奔腾。

河水蜿蜒流向东方,将祖国沐浴在光明中。

黄河,你是祖国的母亲,你滋养了万物。

你流经戈壁,也流经平原。

你撒播着生命的种子,让大地满目生机。

你留下了千姿百态的壮丽景色,让我们陶醉其中。

多少古老的故事沉淀在你的河床中你见证了古代文明的兴起和衰落。

你是中国文明的源泉,你开创了辉煌的历史。

你见证了无数英雄的壮举,将他们的名字刻在你的心底。

黄河曾经泛滥,给人民带来伤痛。

但你依然是我们心中的母亲,我们不能忘却。

你的泛滥使我们更加珍惜你的恩赐,更加珍视我们的家园。

黄河哦,你是祖国的脉搏,你永远流动不息。

你带给我们无尽的力量,让我们勇往直前。

我们将继承你的精神,向着梦想奋进。

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我们都不会退缩。

黄河哦,你是祖国的象征,你是我们心中的骄傲。

你给予我们力量和智慧,让我们扬帆远航。

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能感受到你的温暖。

我们将永远铭记你的伟大,永远歌颂你的壮丽。

黄河哦,你是我们的命脉,我们永远与你相连。

你带给我们美景与希望,让我们饱含豪情。

我们将从你身上学习,吸取智慧的光辉。

继承你的精神,让我们的梦想在你的背景下绽放。

黄河颂,始终嘹亮在心中。

你是一条伟大的河流,承载着无数的情感和故事。

我们将永远铭记黄河的伟大,用行动来维护她的安全和健康。

愿黄河的水永远清澈,愿黄河的景色永远美丽,愿黄河的故事永远流传!。

《黄河颂》教案(15篇)

《黄河颂》教案(15篇)

《黄河颂》教案(15篇)《黄河颂》教案(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河颂》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河颂》教案1一、导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灿烂文化。

它以博大的胸怀滋养着勤劳朴实的炎黄子孙,又以惊涛拍岸的气势鼓舞着中华儿女。

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

作为时代的歌手,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雄的华夏儿女,向着黄河母亲,唱响了时代的最强音——对黄河的豪迈的颂歌!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的歌词《黄河颂》。

(板书课题、作者)(课件同步播放黄河图片)二、简介作者、作品。

上课之前,老师从网络平台搜集到了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材料,下面展示给大家。

指名让学生起来读。

1.作者简介。

(课件展示:先作者照片,后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湖北光化县人。

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

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作品。

《黄河大合唱》:一部史诗性的大型合唱音乐作品,光未然作词,冼星海谱曲。

由八个乐章组成:《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水谣》《河边对口曲》《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课件展示)3.背景。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部《黄河颂》。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

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诗人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面对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是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创作了规模宏大的组诗《黄河大合唱》,本文便是其中之一。

(课件展示相关资料,指学生名起来读。

)师:通过这些资料我们知道:本文是一首反映抗日主题的现代诗。

三、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我们这节课的主要任务是: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黄河颂》教案(优秀5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5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该页是可爱的编辑帮大伙儿收集整理的《黄河颂》教案【优秀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黄河颂》教案篇一一、指导思想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成了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

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例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了解作者和作品。

2.了解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

3.利用字典,掌握“涛、澜、浊、宛、魄、涤、泻、荡、屏”等9个字。

技能目标1.初步学会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情感目标感受歌词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爱国感情三、重点难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四、学法指导通过“读——品——诵——谈”的四步进行学习。

五、课前准备: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和网站。

学生——收集《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并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六、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没有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

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教案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案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领,使教学成效最优化。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及教案,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原文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起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伟人显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格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培养下发扬滋生!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掌控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诵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进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奉献气力。

教学重点:1、探究诗歌所表现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和中华民族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2、查阅资料,了解时期背景及诗人写作此诗的意图。

教学难点:掌控诗文的基调,加强对诗歌的朗诵,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进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培养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好像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

每一个看到它的人都会为之而感动。

在抗日战争期间,我国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战士行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一奇景,感叹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二、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1、作者简介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诞生,湖北光化县人。

《黄河颂》定稿

《黄河颂》定稿

啊!黄河! 黄河! 你一泻万丈,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深处千万条铁的臂膀。 深处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伟大的精神, 我们民族伟大的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 伟大坚强! 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 伟大坚强! 伟大坚强!
黄河!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序曲
黄河伟大坚强 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
望(绘)黄河 颂黄河 黄河—颂
尾声
学习黄河精神 学习黄河精神
黄河颂 (歌词部分)
绘黄河
直奔东南 惊涛澎湃
颂黄河
中华民族的摇篮 中华民族的屏障 千万条铁的臂膀
抒壮志 增 强 民 族 观 念 发 扬 民 族 精 神

浊流宛转 力劈中原

描绘黄河部分由 哪一个词语统领? 哪一个词语统领?
收集几条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李白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 浪淘沙》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行路难》 李白《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黄河颂教案(精选12篇)

黄河颂教案(精选12篇)

黄河颂教案黄河颂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河颂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黄河颂教案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本首歌词的创作历史背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读歌词中的语言;提高诗歌的朗读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深入理解蕴含在失重的思想感情;通过合作交流,理解诗歌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厚浓郁的思想感情。

(三)感受诗中所表现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感,培养学子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点:引导学子理解诗歌赞颂黄河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引导学子体会黄河的文化内涵。

教学设计:《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语言和抒情方面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一年级学子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

调动学子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子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学子对本诗产生的时代背景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

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

我设计在课堂上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子的心灵,并且在适当的音乐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读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

总的来说,我设计本课的思路是以诵读为主,不过多讲解,只略加点拨,相信学子的理解感悟能力。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与学的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大屏幕上打出黄河的图片,老师一边播放音乐,一边作出如下的解说: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它孕育了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哺育了流域两岸的人民。

黄河惊涛澎湃,具有恢弘的气势,而且它源远流长、九曲连环,仿佛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荣辱兴衰。

2024版《黄河颂》PPT优秀课件

2024版《黄河颂》PPT优秀课件

诗歌中描绘的黄河形象与象征意义
象征意义
黄河形象
比喻
01
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如将黄河比作“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黄河在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拟人
02
诗歌中将黄河拟人化,赋予其人的特质和情感,如“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等语句,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黄河的雄伟气势和生命力。
提醒学生注意课堂纪律,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01
02
03
04
下一讲预告及预备工作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主要成就有:创作了组诗《黄河大合唱》《五月的鲜花》《屈原》等诗作;其中《黄河大合唱》在延安首次演出时获得极大成功,“黄河”的形象,在人们的心里,已经不仅仅是一条大河,而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象征。
作者生平及主要成就
《黄河颂》写于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肆无忌惮地践踏着中国大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排比
03
诗歌中多处运用排比手法,如“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你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等语句,通过重复和强调突出了黄河的伟大和坚强。
艺术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
03
CHAPTER
诗歌朗诵技巧指导
了解诗歌背景
《黄河颂》是一首表达对黄河母亲河的赞美和敬仰之情的诗歌,了解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地位,以及诗歌的创作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诗歌的情感。
践行民族精神
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让他们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力量。

《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黄河颂》原文及精品教案第一章:黄河颂简介1.1 课程目标1. 了解《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2. 掌握《黄河颂》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1.2 教学内容1. 《黄河颂》的创作背景及意义。

2. 《黄河颂》的作者简介。

3. 《黄河颂》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1.3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黄河颂》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作品主题。

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黄河颂》的意义及对当代的启示。

1.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黄河颂》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主题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黄河颂的文学特色2.1 课程目标1. 分析《黄河颂》的文学特色。

2. 欣赏《黄河颂》的语言美和形象美。

2.2 教学内容1. 《黄河颂》的文学特色概述。

2. 《黄河颂》的语言美和形象美的具体分析。

1. 讲授法:讲解《黄河颂》的文学特色。

2. 欣赏法:引导学生欣赏《黄河颂》的语言美和形象美。

2.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黄河颂》文学特色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挑选《黄河颂》中的优美段落进行赏析。

第三章:黄河颂的人物形象3.1 课程目标1. 分析《黄河颂》中的人物形象。

2. 理解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2 教学内容1. 《黄河颂》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解读。

2. 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表现和作用。

3.3 教学方法1.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黄河颂》中的人物形象。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在作品中的作用和意义。

3.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黄河颂》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黄河颂的主题思想4.1 课程目标1. 深入理解《黄河颂》的主题思想。

2. 思考作品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1. 《黄河颂》主题思想的阐述。

2. 《黄河颂》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4.3 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黄河颂》的主题思想及对当代的启示。

4.4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黄河颂》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第五章:黄河颂的艺术价值5.1 课程目标1. 评价《黄河颂》的艺术价值。

2024版年度黄河颂原文教案PPT课件及阅读答案

2024版年度黄河颂原文教案PPT课件及阅读答案

创作背景
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诗人光未然 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看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英勇斗志,深受感动, 于是创作了这首颂诗。
2024/2/3
4
诗歌内容与主题思想
2024/2/3
诗歌内容
诗歌以黄河为背景,描绘了黄河的 雄伟景象和中华民族的英勇斗争, 热情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 卫祖国的伟大精神。
黄河颂的诗歌背景、作者介绍及时代背景 诗歌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
诗歌的韵脚、节奏、抒情手法等艺术特色 诗歌的朗读技巧和情感表达方法
2024/2/3
24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掌 握情况
2024/2/3
对自己学习状态和学习方 法的反思
在课堂互动和讨论中的表 现及收获
针对自身不足提出的改进 措施
历史人物画像等。
图片应与诗歌内容相协调,避 免过于花哨或分散注意力。
可使用图片处理工具对图片进 行裁剪、调整亮度对比度等操
作,以提升视觉效果。
注意图片的版权问题,尽量使 用无版权或已购买版权的图片。
2024/2/3
14
04 阅读答案解析与 讨论
2024/2/3
15
诗歌理解题答题思路指导
01
02
03
04
把握诗歌主题
首先要明确诗歌的主题,了解 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2024/2/3
分析诗歌意象
注意诗歌中的意象,理解其象 征意义和内涵。
关注诗歌语言
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其独特 的表达方式和艺术魅力。
结合时代背景
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有 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
主题。

初一下册《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初一下册《黄河颂》原文及教案

初一下册《黄河颂》原文及教案初一下册《黄河颂》原文及教案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一下册《黄河颂》原文及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黄河颂》原文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感情。

2、领略黄河的英雄气魄,学习诗歌的豪迈风格。

3、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重难点:1、重点是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和音乐的欣赏,体会黄河雄浑的气魄。

2、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诗歌的语言感悟内在的气势。

一、导入请一两个同学简要谈谈黄河在中华民族历的重要地位和地理位置上的性。

欣赏《黄河船夫曲》,并且用简洁的语言告诉大家:你听到了什么内容?(乌云满天,惊涛拍岸,黄河的船夫,在暴风雨中搏战,经过千辛万苦达到了彼岸。

这象征我们伟大的名族和人民突破惊涛骇浪般的重重困难,终于取得辉煌的胜利。

)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今天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黄河颂》那激昂的旋律……二、文学常识1、曲作家冼星海(1905-1945)中国近现代的音乐家1931年考入巴黎音乐院在肖拉·康托鲁姆作曲班学习。

《黄河颂》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黄河颂》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黄河颂》说课稿(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黄河颂》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光未然的《黄河颂》。

一、说教材《黄河颂》是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所选五篇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以祖国为主题的。

《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情绪慷慨激昂。

同时,歌词节奏鲜明、音节洪亮,长短句结合有自然和谐的韵律,并十分注意刻画黄河的形象,营造出了宏大壮阔的画面之美。

学习《黄河颂》这首抗日救亡的诗,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黄河。

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二、说目标诗歌的时代背景与学生距离较远,且初一学生的朗读能力还不够强,把握不准诗歌的节奏、语气、重音等。

因而,根据上述我们分析《黄河颂》的特点,根据单元要求、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能力目标:提高朗读能力;培养学生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学习诗歌学习的方法。

3、情感与态度目标: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振兴中华民族的豪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

学习诗歌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激发学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振兴中华民族的豪情。

三、说教法这首诗中,诗人笔触紧扣黄河的雄姿,刻画出了黄河的磅礴雄浑、恢宏壮观的形象,而对于初一且又不是在黄河边长大的学生来说,如不借助多媒体展现出黄河形象,学生便很难感受到。

所以我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法,来辅助教学。

另一方面所谓“书读百遍,其意自现”,且这首诗节奏鲜明铿锵,富于音乐美。

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朗读指导法,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读中生悟,在悟中促读。

《黄河颂》七下(通用13篇)

《黄河颂》七下(通用13篇)

《黄河颂》七下(通用13篇)《黄河颂》七下篇1《黄河颂》【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3.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能力目标1.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2.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诵诗歌。

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通过研讨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情感目标1.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2.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2.领会诗歌的内涵【教学设想】1.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2.本课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不宜过多讲解。

应该相信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

3.教学时数:1课时【】一、新课导入1.《大中国》中这样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

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

2.黄河知识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海拔4500米的约古宗列盆地。

经青藏高原的青海、四川、甘肃,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的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华北平原的河南、山东,注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万平方公里。

黄河因其流经黄土高原,携带了大量泥沙,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相当于堆成1米见方的土堤绕地球27圈。

每年淤积在下游河床中的泥沙有4亿吨,使黄河成为高出地面十余米的“悬河”。

2020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稿:初中语文《黄河颂》

2020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稿:初中语文《黄河颂》

2020年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稿:初中语文《黄河颂》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初中语文组的01号考生,我试讲的题目是《黄河颂》,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先让我们静静地观看和聆听《黄河大合唱》,请大家边看边听边发挥想象,然后说说你看和听后的感受。

师:大家谈谈刚才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想?师:大家说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激动、热血沸腾、悲壮等战斗的激情。

那么有谁知道这段音乐是在什么背景下,由谁创作产生的?师:A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课下一定预习过了,请坐。

《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部交响乐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

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报,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诵读课文,读出情感师:学习这首诗歌,首先要学会朗读,体会诗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黄河的热情歌颂o请同学们认真思考一下,怎样才能更好地朗诵一首诗呢?师:B同学说得真棒!要想朗诵好一首诗,首先要把握节奏和重音,其次要把握时代背景,品味诗词的语言,调节自己的感情。

请大家带着对时代背景的了解和刚才从音乐中体会到的感情齐读课文,读出对黄河的景仰和赞美之情。

三、深入研读,品析课文师:请同学们思考,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几部分?第一部分写了什么内容?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师:C同学说得非常正确,本文共分为两部分。

第一段是朗诵词,描写了民族的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岀下文的主体内容——颂黄河。

第二段是歌词,即文章的主体部分。

我们一起来看第二段中诗人描写黄河的形象和气势的诗句。

找一找诗人对黄河形象和气势的描绘的句子?师:D同学回答得非常完整,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都是描绘黄河形象和气势的句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 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 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 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 游子对它魂牵梦绕。 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 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 战斗。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词作者— —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 心灵世界。
黄河的基本走向
自主学习
1、你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吗?
2、你知道《黄河颂》的创作者是谁
吗?
背景介绍: 1938 年,抗战正在激烈进行,日本
侵略者的铁蹄正践踏着华北大地。在中华民族到最危 险的时刻,英勇无畏的华夏儿女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 推入高潮, 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出队 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 人心中掀起了万丈狂澜,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 —《黄河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读到了《黄河颂》 这首组诗也是异常激动,触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和 光未然合作,连续写作六天,完成了一部史诗性的音 乐作品《黄河大合唱》。这组歌随后唱过大江上下, 激励着中华儿女为祖国的尊严而战。
黄河源头景观
黄 河 上 游 景 观
黄河中游景观
保卫黃河 保卫祖国
维护祖国统一
成语

有关成语
砥柱中流——比喻坚强的、能起 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 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
阅读从“啊!黄河”到“伸出千万条 臂膀”,回答下列问题:
1.这部分内容紧扣一个( 颂 )字展
开,可以从(啊!黄河 )的反复出 现中看出。
2.作者歌颂了黄河的什么?
黄河的英雄气魄,黄河所表现的我们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河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 诗人,文学评论家。1913年 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 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 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 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 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 《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 谱曲后风行全国。
词的作曲者

冼星海(1905-1945) 中国近现代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 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 伟大坚强!
教师寄语
悠悠黄河,巍巍中华,我们的民 族走过五千年的风风雨雨 ,最终取 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今天,我 们仍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伟大坚 强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 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
收集几条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诗人反复吟唱:“啊!黄河!”, 我们 应该怎样来读出这三层的情感与气魄呢?
是摇篮,舒缓深沉 是屏障,坚强有力 是臂膀,高亢激昂
质疑交流、合作探究
整体感知
1、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 是关键?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 歌词两大部分,朗诵 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 曲,它的主要内容和 作用是什么?
1、抓住“颂”字,表达了 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 。
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 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 《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 《黄水谣》 《黄河怨》 《怒吼吧!黄河》
《保卫黄河》
音乐欣赏
气魄( 澎湃( 浊流( 哺育(
pò pà i zhuó bŭ
) ) ) )
山巅( 狂澜( 屏障(
diān lá n zhà ng
黄河的历史贡献
屏障
臂膀
保卫
激励
2、作者借歌颂黄河表 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借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
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 心,激励中华儿女要像黄河一样 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 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祖国。
归纳总结
你认为全诗是写一种气势, 还是写一种精神?你认为 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指什 么?
我最喜欢诗歌中的 句,因为
这一 。
1、如何理解黄河
“摇篮”: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 祥地,中国的文化在 这里产生、发展、壮 大,是黄河哺育了世 代炎黄子孙。
“屏障” 从地理上看,黄河是保卫 中华民族的军事屏障。
从精神上看,黄河的 ( ) 精 伟大坚强 神是御敌、兴邦的保障。
也即是说:“屏障”侧重从 黄河对民族的保卫作用 而言,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 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 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 的城防。
唱 出 我 们 的 赞 歌 。
我 这 伟 它 出 黄 们 里 大 表 现 河 向 , 而 现 在 以 着 又 出 亚 它 黄 坚 我 洲 英 河 强 们 的 雄 , ! 民 原 的 族 野 气 的 ; 魄 精 , 神 :
啊 , 朋 友 !
黄 河 颂
光 未 然
掀 起 万 丈 狂 澜 ;
惊 涛 澎 湃 ,
你 是 中 华 民 族 的 摇 篮 !
啊 ! 黄 河 !
筑 成 我 们 民 族 的 屏 障 。
用 你 那 英 雄 的 体 魄
出 现 在 亚 洲 平 原 之 上 ,
像 一 个 巨 人
你 是 伟 大 坚 强 ,
啊 ! 黄 河 !
伸 出 千 万 条 铁 的 臂 膀
向 南 北 两 岸
浩 浩 荡 荡 ,
你 一 泻 万 丈 ,
中华民族伟大而坚强的精神。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 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 了一代代炎黄子孙。
3.如何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4.如何理解黄河“筑城我Fra bibliotek民族 的屏障”?

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 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的精神,更 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布置作业
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 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 部分,并进行表演唱。 想一条“保护黄河”广告词
从黄河的自然特点方面赞颂黄河激励了
诗人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历史贡献:黄河是摇篮,养育了炎黄子孙。 地理优势:黄河是屏障,保卫了神圣国土。 自然特点:黄河是臂膀,激励着中华民族。 黄河,是中华的母亲河! 黄河,是中华的民族魂!
黄河的自然特点
一往无前,无坚不摧
黄河的地理特征
摇篮 养育
) ) ) )
滋长( zī
齐读课文,思考: (1)开头的朗诵词的作用是 什么? (2)歌词包括几层意思,你 能概括一下吗?
激昂、雄健、悲壮!
朗读指导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 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 救亡运动的高潮。诗人光未然通过自己创造 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 抗日热情。因此,朗读时要读得热情悲壮, 读出黄河滚滚奔流的气势,读出中华民族团 结抗战,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学习目标
1、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 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切实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4、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 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
考考你
有关黄河的知识你知道 多少?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世界上含 沙量最多的河流。被誉为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长达6300千米。从高空俯瞰,它非常像一 个巨大的“几”字。上、中游分界点是内蒙古 自治区的河口镇,中、下游分界点是河南省的 旧孟津。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在山 东省东营市垦利县注入渤海。干流贯穿九个省、 自治区,分别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注入渤海。 年径流量574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79米。
2、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及其所 表现的我们伟大而又坚强的民族 精神,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赏析、探究:
1、歌词部分并没有立即开始歌颂,在“颂 这些句子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你认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
近镜头
俯瞰全景
“望”统领
向黄河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 ! 黄 河 !
像 你 一 样 的 伟 大 坚 强 !
像 你 一 样 的 伟 大 坚 强 !
将 要 学 习 你 的 榜 样 ,
我 们 祖 国 的 英 雄 儿 女 ,
发 扬 滋 长 !
将 要 在 你 的 哺 育 下
我 们 民 族 的 伟 大 精 神 ,
朗读指导:
1、朗诵词与歌词要注意停顿。 2、“……望……”,总领下文,停顿要稍长。后面分 句注意重读,如“掀”“奔” “劈”等。 3、“啊”读时应深沉,声音稍微延长。“黄河” 读 的高昂,表明在歌颂。 4、“象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的 铿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纵向描写
横向展开
2、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 别是从那些方面对黄河进行赞颂的?
“啊!黄河!”反复出现, 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 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 摇篮”到“将要在你的 哺育下/发扬滋长”分 为三个层次。
依次是:
从黄河的历史贡献方面赞颂了黄河养育
从黄河的地理特征方面赞颂黄河保卫了
“臂膀”
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 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 的躯干,无数条支流就是 “千万条铁的臂膀”。 这一句也体现了黄河气势 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 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 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