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大考(3月)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西周初期,受封的诸侯大多面临着艰难的建国过程,他们既要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又要“移风易俗”,重建社会秩序。
这表明分封制A. 促进了诸侯争霸形成B. 扩大了王畿的统治区域C. 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D. 增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2.“丧服制度”是我国古代丧葬礼俗的主要内容之一。
规定了在丧礼中生者为死者所穿着的服饰规格式样及服丧的期限,进而形成一套严整、系统的以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大类丧服为基础的“五服”制度。
关于丧服制度说法有误的是A. 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对祖宗的尊敬B. 可以体现与死者关系的亲疏C. 用以维系宗法家族社会的稳定D. 是周代分封制在丧礼服饰上的体现3.“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上述思想主张折射出的突出特征是A. 春秋战国变革时代B. 儒道法融合的思想C. 各派对社会的诉求D.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4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5.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
这一变化A. 利于统治阶层吸纳新鲜力量B. 容易造成统治阶层内部矛盾C. 标志着贵族爵位世袭的终结D. 与科举制的选官原则相悖6、公元前128年,汉武帝规定:“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
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该规定A. 开辟了庶族地主参政的新途径B. 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 在当时有助于规范选官制度D. 改变了世家大族把持官场的局面7.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探求深沉的哲理,注重义理分析、抽象思维。
南康市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夏、商、西周政治制度的解读正确的是( )A.①B.②C.③D.④2.“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
”材料中“共主”到“独主”的变化反映了( ) A.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过渡C.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3.“唐无论社会、经济、选举、交通等,较之西汉,其繁杂程度又何止十倍!旧体制不足以取新社会,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
”据材料可知,中书门下两省设立的最大意义是有利于( )A、推翻旧制B、削弱皇权C、正确决策D、分权制衡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说:“通过合意缔结契约之债是因为,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语言或文字,只需要实施交易行为的人们相互同意。
因此,这种交易也可在未出席者之间缔结,比如通过书信或传信人”。
这反映了当时罗马法( )A. 重视保护居民的意愿B. 突破了形式主义的束缚C. 注重对法律追本求源D. 二元法律体系最终消亡5.《海国图志》记载:“(某国)立绅士会询问政务,筹办国饷”“设有大事会议,各抒己见。
国主若欲征税饷,则必绅士允从,倘绅士不允,即不得令国民纳钱粮。
若绅士执私见,则暂散其会,而别择贤士。
”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最有可能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B.法国的议会共和制C.美国的总统共和制D.徳国的君主立宪制6.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法官任职终身,除因违法失职经国会弹劾程序予以罢免之外,总统和其他机关均不得任意将其免职。
”这一规定的主要用意是( )A.防止法官滥用权力B.建立三权分立体制C.用司法独立保障民主D.限制总统行政权力7.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名“天京”并定都在此,即“天国京师”之意,谓之“金陵小天堂”。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解析版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 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
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
这反映了A. 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B. 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C. 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D. 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与分封制。
材料信息“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体现了选官的依据是才能的高低,而在此之前的夏商周时期,选官的主要方式是依据宗族血缘而进行的分封,这反映了依据宗法制的世卿世禄制已经逐渐崩溃,故A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涉及儒家思想,故B项错误。
材料不能说明法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君臣关系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故D项错误。
2.伏尔泰对于中国的传统儒学推崇至极。
在他心目中,奉行儒家的中国是开明的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佛教、道教、喇嘛教都可以自由传道,大家相安无事,政府只管社会风化,从不规定民间的宗教信仰。
他还说中国人是“所有人中最有理性的人”。
他推崇中国的儒学文化是因为A. 儒家思想宽容B. 中国政治制度体现了开明君主专制C. 中国古代社会的辉煌和谐D. 利用中国儒学文化批判西欧社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材料虽然部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宽容,但是并不是伏尔泰推崇儒学文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中国政治制度确实部分体现了开明君主专制,但并不能体现出其推崇中国儒学的原因,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社会的辉煌和谐并不是其推崇的原因,故C项错误;伏尔泰推崇中国儒学文化的原因是其利用中国儒学文化来批判西欧社会,故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D。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3.晋国的赵氏把法律铸在鼎上公布出来,孔子认为这违反了晋国祖宗唐叔所订立的法度,使得贵贱无序,国家就不好统治了;鲁国季氏采用了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舞,孔子说:“是可忍,孰不可忍也”,非常生气;齐国的田氏杀了齐简公,孔子认为卿大夫不该杀诸侯,求鲁国出兵去讨伐田氏。
江西省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

江西省高一下学期历史3月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项单选题(共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共50题;共75分)1. (1.5分) (2019高一上·佛山期中) 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A . 无产阶级赢得了被选举权B . 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统治C . 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D . 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2. (1.5分) 1716年左右,一位皇帝曾言:“海外如西洋等国,千百年后,中国恐受其累,此朕逆料之言。
”当时“西洋”的英国已经()①打败法国成为海上殖民霸主②形成了责任内阁制的基础③完成工业革命确立工厂制度④在物理学上取得突出成就A . ①②B . ②③C . ②④D . ③④3. (1.5分) (2019高二下·桂林期中) 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虽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中提倡自由贸易,但1815年土地贵族占主导的英国议会通过了《谷物法》,保护农业国内市场,随后外国也提高对英国工业品进口税。
材料中《谷物法》的颁行()A . 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发展B . 反映英国需进行议会改革C . 适应了工业革命发展需要D . 促进了农业对外出口剧增4. (1.5分)下列表述不符合西方代议制史实的是A .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大致形成于18世纪B . 美国通过联邦制有效地协调了中央和各州之间的关系C . 法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D . 德意志帝国议会实际上是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5. (1.5分) (2018高三下·宣威期末)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由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下列文献中有相似规定内容的是()A .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 . 1781年《邦联条例》C . 美国联邦宪法D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6. (1.5分) (2019高一上·厦门月考) 近代某一资本主义国家帝国议会由所有年满25岁的男性公民普通投票选出。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下面是建国以来考古发掘的两汉时期铁质犁具、起土农具范出土情况(部分)。
据此可以得出的史实是,两汉时期A. 已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B. 精耕细作农业模式确立C. 南方农业经济较为落后D. 冶铁业以农具生产为主2. 《三国志》载:“旧时冶作马排,每一熟石用马百匹;更作人排,又费功力;暨(人名)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
在职七年,器用充实。
”材料中所述发明A. 代表古代冶金技术的新发展B. 是古代灌溉工具的重大创新C. 表明古代冶金材料的新创造D. 是古代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3. 唐代《独异志》(卷下)载:“李衡,江陵种桔千树,赚钱收其利,谓其子曰:‘吾有木奴千头,可为汝业,当终身衣食也。
’”这反映出当时A. 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B. 粮食产量已满足需求C. 江淮地区经济最发达D. 农产品的商品化现象4.下图是“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A. 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B.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 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D.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5. 有学者认为,重农抑商政策基本上贯穿中国古代封建帝制王朝时期,其中秦朝、汉朝、唐朝、明朝、清朝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更具有典型性。
这一观点突出反映了A. 封建政权加强对社会经济的干预B. 重农抑商政策多出现在统一王朝C. 重农抑商的程度与王朝兴衰相关D. 商业过度发展往往影响社会稳定6. 古代有“士农工商”四民之说。
明代有人提出“二十四民”之说,新添了“蓖头”、“修脚”、“修容”等“不稼不穑”之民。
由此可见明代A. 自然经济趋于崩溃B. 城市经济显著发展C. 阶层流动不受限制D. 社会风气极度奢靡7. 在整个18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白银的“最终归宿”。
乾隆年间,关税收入已占清政府财政收入的1/10。
特别是粤海关的税收发展极快,自1783年以来,跃居户部税关之首,至嘉庆年间已相当于全国财政收入的1/4。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大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大下”,建立汉朝。
遵循周朝制度,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刘盈是刘邦的正妻所生,是嫡长子,所以是帝位的法定继承人,故C正确;遵循周朝嫡长子继承制,刘肥并不是由刘邦的正妻所生,不是嫡长子,不能继承帝位,故A错误;遵循周朝嫡长子继承制,刘元是女性不是嫡长子,不能继承帝位,故B错误;刘如意是由刘邦的妃子所生,不是嫡长子,不能继承帝位,故D错误。
2.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 宗法制B. 分封制C. 禅让制D. 王位世袭制【答案】B【解析】【详解】分封制下,周天子与各诸侯确立了权利义务关系,诸侯有随从周王征伐的义务,这从“王”、“侯”、“从”、“戎”都可以看出来。
故B项正确。
图中五个关键字涉及周王与诸侯的权利义务关系,与宗法制无关。
故A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的文字信息可知,材料强调王与诸侯之间的关系,与禅让制及王位世袭制无关,故排除CD两项。
3.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这一继承制度A.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 使政权趋向严密C. 有利于社会稳定D. 易导致权力纷争【答案】D【解析】从题干中“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可以看出商代的王位继承尚未形成比较规范的制度,王子不分嫡庶,都有继位的资格,弟弟也有继位资格,因此容易造成统治集团的权力纷争,故D项正确,B、C项错误;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材料中嫡长子继承制还没有确立,故A项错误。
点睛:材料“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是解题的关键。
4.史学家张荫麟教授把周代称为“散漫的封建的帝国”,其依据是西周时期A. 实行宗法制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C.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D. 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散漫的封建的帝国”可知,封建社会实行权力的高度集中,而“散漫的封建的帝国”则表示权力尚未高度集中,故D项正确;ABC都是西周的特征,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ABC三项。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一次大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公元前202年,刘邦击败项羽一统“大下”,建立汉朝。
遵循周朝制度,他应立下面哪个孩子作为帝位的法定继承人2.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王位世袭制3.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这一继承制度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使政权趋向严密C.有利于社会稳定D.易导致权力纷争4.史学家张荫麟教授把周代称为“散漫的封建的帝国”,其依据是西周时期A.实行宗法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C.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D.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5.《钱氏家训·家庭》载:“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
”这反映出古代家族A.具有广结善缘的行举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行善济世的乡风礼俗6.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来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族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具有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特点B.建立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中央集权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C.宗族组织与政治系统截然分开D.“天下为家”开始取代“天下为公”7.秦汉以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先后经历了州郡推荐的察举制,门阀士族控制的九品中正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这反映出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的总趋势是A.由重才学到重品德B.由不公平到公平C.由重血缘到重才学D.由封闭到开放8. 云梦《秦简》载“县、都官、十二郡免除吏及佐、官属,以十二月朔日免除,尽三月而止之。
”材料中官吏的任职方式是A.中央任命B.军功受奖C.察举征辟D.科举考试9.加官是汉武帝发明的官制。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南康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1.5 分,共 48 分)1.西周早期,受封的诸侯大多面对着困难的建国过程,他们既要平定当地部族的抗争,又要“移风易俗”,重修社会次序。
这表示分封制A.促进了诸侯争霸形成B.扩大了王畿的统治地区C.有益于周文化的流传D.增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答案】 C【分析】【详解】从资猜中的“又要‘移风易俗’,重修社会次序”来看,西周统治者利用自己崇奉的价值系统来影响平定的部族以此稳固统治,这一做法表示分封制有益于周文化的流传。
故答案为 C 项。
西周早期没有形成诸侯争霸场面,清除 A 项;资料反应的是对平定的当地部族采纳的举措,对王畿没有产生影响,清除 B 项;这一举措是各地受封诸侯采纳的,不可以反应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增强,清除 D 项。
2.“丧服制度”是我国古代丧葬礼俗的主要内容之一。
规定了在丧礼中生者为死者所衣着的衣饰规格式样及服丧的限期,从而形成一套严整、系统的以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大类丧服为基础的“五服”制度。
对于丧服制度说法有误的是A.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祖宗的敬爱B.能够表现与死者关系的亲疏C.用以维系宗法家族社会的稳固D.是周朝分封制在丧礼衣饰上的表现【答案】 D【分析】【详解】联合所学知识可知,丧服制度的规定是礼乐制度在丧礼衣饰的表现,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丧服制度表现的是对先人的尊敬, A 选项正确,清除。
依据丧服的规定能够看出与死者之间关系的亲疏, B 选项正确,清除。
丧服制度表现的是一种血缘关系的亲疏,是宗法制和礼乐制在丧礼的表现,有益于维系宗法家族社会的稳固, C 选项正确,清除。
【点睛】礼乐制度,在西周用于订婚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表现,是保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仪式。
3.“行德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大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东周时期(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年)……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这里“根本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 私有土地的出现B. 小农经济的产生C. 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D. 租佃关系的形成【答案】C【解析】东周时期是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而社会转型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进步,当时表现为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即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故C正确;私有土地的出现的原因也是生产力进步,故不属于根本原因,故A错误;小农经济的形成的根源也在于生产力的发展,故B错误;租佃关系的形成的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的根本原因仍然是生产力的进步,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东周时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根本原因”,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铁农具和牛耕的应用的角度出发,明确生产力是根本原因,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
2.《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尊农夫,农夫已贱矣”。
这段话表明当时: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商人经济地位比较高③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④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D. ①②【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
这表明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实际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商人地位的提高,①②正确,选D;封建王朝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③错误;材料反映农民生活贫困,但不涉及政治地位,④错误;故排除ABC,所以选D点睛:首先,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如“法律贱商人”与“重农抑商”对应;“商人已富贵”与“商人经济地位比较高”对应;其次理解“尊农夫”“农夫已贱”的含义;接着理解题干③④内容即可得出答案3.“三月桃花水,江流复旧痕。
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师大附中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③精耕细作
④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④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中的“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反映了当时已有铁犁牛耕,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依据“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可知农业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选择A项符合题意;B、C和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皇帝……祭祀五谷神,并亲自扶犁耕田……皇后……在先蚕坛祭祀蚕神”,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统治者对农桑的重视的角度理解材料,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农桑仍是清朝社会经济主体”的结论。
13. 广告的本质是传播,广告的灵魂是创意。据考证,叫卖广告最早在先秦已出现,到宋代我国的广告中以唱卖为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叫卖配上词曲,曲牌中有《甜水令》、《包子令》等,韵味十足。结合材料,你认为造成宋代广告形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B.注重精耕细作
C.讲究因地制宜
D.强调自给自足
【答案】B
【解析】
【详解】“尽地力之教”等信息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多粪肥田”是施肥技术,与节气无关,也与因地制宜无关,排除AC项;材料强调精耕细作,而不是自给自足,排除D项。
2. 《宁国志》载:“(宁国)为农产区,土产甚富,足以供给,无商货经过。清咸丰前,民康物阜,盐以外,几无外货入境。”材料反映当时宁国地区( )
A. 动摇了地主土地所有制
B. 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
C. 保证了皇室土地所有制
D. 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英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大考英语试卷第一部分听力 (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选出最佳选项。
1.How does the man find classical music?A.Boring. B.Relaxing. C.Interesting. 2.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Tell Tom something. B.Go fishing with Tom. C.Have lunch with Tom. 3.Why didn’t the woman do well in the exam?A.It was difficult. B.She was too nervous. C.She didn’t have enough time.4.How does Paul make a living?A.By repairing cars. B.By making cars. C.By selling cars. 5.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A.Vacation plans. B. Summer homework. C.Part-time job.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请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选出最佳选项。
请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Which is the man’s favorite?A.Action movies. B.Comedies. C.Drama. 7.What is Despicable Me 2 probably about?A.A love story. B.A humorous story. C.A sad story.请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A.In a restaurant. B.At the man’s home. C.At the woman’s home.9.Which is good for making chocolate chip cookies?A.White chocolate. B.Dark chocolate. C.Milk chocolate.请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江西省南康中学高一历史月月考第三次大考试题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12月月考(第三次大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42题,共63分)1.成书于春秋晚期的《考工记》记载,周朝都城采取“左祖右社”的布局,“祖”为宗庙,是供奉周王室祖先的地方,“社”为社稷,是国家举行大典祭祀土地神和谷神的地方。
这一布局反映了当时()A. “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统治思想B. “天人合一,时空一体”的哲学思想C. 森严的宗法等级关系D. “君权神授”思想萌芽2.汉代御史大夫为副丞相,主管监察。
唐代设御史台,实行三省、六部、一台的政治制度。
御史台分左右御史,分别监察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和州县地方政府。
这一变化()A.表明监察权脱离相权而独立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C.推动了官僚政治体制的形成D.有利于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
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
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 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 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 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 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称:“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
这也是中国传统政治上的大毛病。
”下列史实可以为此观点的成立提供依据的是()A. 秦朝推行郡县制B.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C. 北宋文官任知州D.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5.中国古代实行君主集权于上、行政体制分权于下的权力制衡体制,它包含两种专制模式,一是实行集体宰相制度,二是在正式行政体制之外另设机构,以达到分权的目的。
下列选项包含这两种专制模式的是()A.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宋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B. 汉武帝“中外朝制度”;清朝设立军机处C.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置内阁制D. 明朝设置内阁制;清朝设立军机处6.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大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1.西周初期,受封的诸侯大多面临着艰难的建国过程,他们既要平定当地部族的反抗,又要“移风易俗”,重建社会秩序。
这表明分封制A. 促进了诸侯争霸形成B. 扩大了王畿的统治区域C. 有利于周文化的传播D. 增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2.“丧服制度”是我国古代丧葬礼俗的主要内容之一。
规定了在丧礼中生者为死者所穿着的服饰规格式样及服丧的期限,进而形成一套严整、系统的以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大类丧服为基础的“五服”制度。
关于丧服制度说法有误的是A. 表示对死者的悼念和对祖宗的尊敬B. 可以体现与死者关系的亲疏C. 用以维系宗法家族社会的稳定D. 是周代分封制在丧礼服饰上的体现3.“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明法者强,慢法者弱。
”上述思想主张折射出的突出特征是A. 春秋战国变革时代B. 儒道法融合的思想C. 各派对社会的诉求D. 百家争鸣异彩纷呈4 “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
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
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A. 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B. 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C. 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D. 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5.秦汉时期,平民能够以军功得爵,军功爵在秦与汉初造就了一个军功地主阶层。
这一变化A. 利于统治阶层吸纳新鲜力量B. 容易造成统治阶层内部矛盾C. 标志着贵族爵位世袭的终结D. 与科举制的选官原则相悖6、公元前128年,汉武帝规定:“不举孝,不奉诏,当以不敬论。
不察廉,不胜任也,当免。
”该规定A. 开辟了庶族地主参政的新途径B. 有利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C. 在当时有助于规范选官制度D. 改变了世家大族把持官场的局面7.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探求深沉的哲理,注重义理分析、抽象思维。
江西省南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7~2018学年度高一下学期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月令》载:季夏之月(六月),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
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
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独立发展B.农牧结合C.精耕细作D.自给自足2.《唐律疏议》规定:均田制下授田有定额,“老、小、寡妻受田各有等级,非宽闲之乡不得限外更占(注:占有土地数量不能超出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且只有受田不足才可以向私人买入。
这表明唐代均田制( )A.具有抑制兼并的意图B.增加农民的赋税负担C.适应人口增长的需要D.没收地主的超额占田3.《宋史食货志》将“城郭之赋”与“民田之赋”并列,将城镇居民所缴纳的房地产税与乡村居民所缴纳的土地税区别开来,成为两税之外的特有税目。
上述材料反映宋代( ) A.房产税成为主要财政收入 B.城市私有房屋产权逐步确立C.市民阶层的地位不断提高 D.政府对市民的控制更加严格4. 宋神宗时的都城开封,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牛羊、酒、茶瓷器等,还有来自日本、阿拉伯等国的货物。
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当时( )A. 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B. 经济政策相对宽松C. 对外贸易呈现水陆并进D. 传统经济结构裂变5. 随着唐宋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变,享有特权的世族贵族不存在了,奴婢、部曲等“贱民”和佃农都进入国家户籍管理,成为国家法律意义上平等的编户齐民,整个社会朝向“等齐化”发展。
这一转变()A.不利于封建国家赋税的征收B.反映了国家对民众的控制削弱C.反映了社会等级制度的消除D.促进了契约普遍化趋势的出现6. 表是清代乾隆年间徽州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10亩以下户85 124.5510到50亩户43 1087.7250到100亩户7 528.39100亩以上户 2 319.64总数182 2060.30 据此可知当时该地()A.小农经济逐步衰退B.存在土地集中现象C.人地矛盾日趋尖锐D.租佃关系普遍存在7. 福州船政局从创办之初到1905年先后三批招用洋员,有名可代者达81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康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第一次大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东周时期(公元前771-公元前256年)……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决定而且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
”这里“根本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私有土地的出现B.小农经济的产生C.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D.租佃关系的形成2.《汉书》记载:“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尊农夫,农夫已贱矣”。
这段话表明当时①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②商人经济地位比较高③商人受歧视压制的现象开始转变④农民的政治地位处在社会最底层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3. “三月桃花水,江流复旧痕。
朝来没沙尾,春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
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杜甫《春水》)诗中提到的唐代经济情况包括A. 农民没有自己的生产资料,他们使用的耕牛、种子等,都是由地主提供的B. 小河边有架用竹片造的水车在旋转,上面吊的许多竹筒正在灌溉“小园”C. 小农经济的基本生产经营结构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紧密结合D. 自然条件的完备带动了家庭手工业的繁荣4.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
以下各项,反映秦汉时期我国手工业较全面的一组是A. 青瓷、丝路、水排、黄道婆B. 青瓷、丝路、水排、用煤冶铁C. 青瓷、丝路、灌钢、曲辕犁D. 青瓷、水排、缂丝、海禁闭关5.中国古代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郑和下西洋时达到了顶峰。
然而,1793年英国马嘎尔尼使团访问清朝时“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帆船很不结实,由于船只吃水浅,无法抵御大风的袭击,中国船的构造根本不适应航海”。
导致当时中国造船技术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幅度下降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C.中国致力于内河航运的发展D.西方把蒸汽机运用于造船业6.“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
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A.精美的青铜酒樽B.削铁如泥的钢刀C.色泽鲜艳的彩瓷D.波斯风格的织品7、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A.“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8、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A.传统家庭观被颠覆B.已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C.生产力水平的提高D.个体小家庭是生产主体9、下表为华资企业增长表(据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编制)。
华资企业增长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 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B.近代企业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C.为近代民主主义革命转入新的发展阶段奠定了基础D.民族资产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10.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B处发展高潮出现的原因是A.国际环境有利B.民族独立实现C.社会性质改变D.政府政策的改变11. 晚清刑部侍郎左绍佐(1846-1928)在一封信中自述:“佐生五十有四年,目睹洋务之坏,幽忧愤郁,以迄今日。
幸得逢圣武天断,为匹夫匹妇复仇,豁然如沈疴之得苏也,此本朝臣子吐气之时,千载一遇也。
”该观点A. 批判了洋务运动B. 倡导了爱国、进步思想C. 宣泄了对革命党人起义的不满D. 体现抵御外侮愿望与“天朝上国”观念的结合12. 中国古代的秦、汉、唐、明都有过大规模强制迁徙豪富的事情,涉及几万人,他们的田产一律化为乌有。
权势再大的官僚地主,只要皇帝一声令下,他的土地就被全部没收。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A. 土地私有权实质上没有法律保障B. 土地不允许自由买卖C. 迁徙富豪是整顿吏制的主要手段D. 土地经营权完全自主13.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朝时中国出现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下列选项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B. 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时受值”C. 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D. 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14.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下列企业中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 轮船招商局B. 汉阳铁厂C. 江南制造总局D. 发昌机器厂15. 新航路开辟后许多商品在欧洲市场上涌现。
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可可,以及当时各种鲜为人知的蔬菜瓜果,如花生、向日葵、西红柿、辣椒、南瓜、菜豆、菠萝等,在16世纪中叶后,通过各种渠道传至旧大陆各地区。
这说明在欧洲发生了A. 商业革命B. 价格革命C. 经济危机D. 商业危机16、“他们之间有遍布全球的冲突点——北大西洋的渔业、东方的商战、美洲的殖民地以及非洲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
这些争端直接促成17世纪下半叶的接连三次的战争。
”这里的“他们”指的是下列哪两个国家A.葡萄牙与西班牙 B.英国与西班牙 C.英国与荷兰 D.英国与法国17. 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介绍:1769年,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但后来将蒸汽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是詹姆斯·瓦特的儿子小瓦特……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
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
据此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A. 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B. 取决于专利制度对创新的保护C. 取决于瓦特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D. 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8、中央电视台历史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推动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19、威廉·伊斯特利和罗斯·莱文撰文宣称,欧洲人在殖民活动中非正式的法律规范、政治制度、具体的技术等等,在塑造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决定性作用,任何地方只要存在欧洲人,无论人多人少,也不管他们来自欧洲什么地方,都会对经济绩效产生强大而积极的影响。
该观点可以用来揭示A.欧洲文明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B.欧洲殖民以传播先进制度和技术等为目标C.欧洲殖民活动在客观上有利于当地发展D.整个欧洲地区在当时处于世界最先进地位20、某同学正在搜集有关“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的材料时,在网络上找到一些有关“世界市场对西欧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的观点。
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A.为西欧商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B.给西欧各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资本和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1. 据记载,美洲于1540年到1700年,至少产银4万吨,可能多至6、7万吨,其中约80%运往了欧洲。
此记载可用于研究A.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B.葡萄牙资本主义迅猛发展C.欧洲商业革命出现的原因D.欧洲价格革命发生的原因22. 1502年第一批黑奴被运送到美洲,黑奴贸易随即开始,盛行了三个多世纪。
通过黑奴贸易,殖民者获得了高额的利润,到19世纪中后期基本停止。
黑奴贸易停止的主要原因是A.天赋人权理念深入人心B.资本主义发展到新阶段C.种族歧视问题得到解决D.非洲发生资产阶级革命23.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兴的化学工业和电力工业被称为“科学工业”,这主要反映了A.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B.企业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学管理C.新兴工业对工人要求高D.重工业在经济结构中占主导地位24.(19世纪、20世纪之交) “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
”这段话的正确含义是A.资产阶级革命是历史的倒退B.民族运动在世界范围内趋于消亡C.资本主义生产不需要民族基础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25.从下列表格中得出的主要结论是A.20世纪中期英国基本上完成了工业革命B.20世纪60年代日本已挤进经济大国行列C.工业化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D.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污染问题26.“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个潜在的危险正显露出来”。
下列符合作者所表达的含义的有①蒸汽机为工业、交通运输提供新动力②蒸汽机导致环境大气污染③汽车导致交通拥堵、大气污染④计算机及网络使很多人沉迷网络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27.英国工业革命从哈格里夫斯的珍妮纺纱机到卡特莱特的水力织布机、再到瓦特的改良蒸汽机,能够“连续涌现新奇事物”的主要原因是A.科学技术的进步B.生产模式的转型C.创新机制的激励D.市场需求的带动28.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①③④29.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花独放”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先进国家“竞相开放”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前提是A. 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B. 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后来居上C. 自然科学研究有重大进展D.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和日本的普遍确立30. 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
”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A. 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B. “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C. 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D. 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31. 城市、城镇的发展,反映出社会的进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洛阳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城市,西晋后一度衰落,北魏统治时期洛阳再次走向兴盛。
(1)依据示意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指出北魏孝文帝时期洛阳城兴盛的具体表观。
运用所学分析此时期洛阳城兴盛的历史意义。
(8分)材料二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商贾如织。
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张祜诗云:“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