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本次考试会涉及高一历史必修一的内容,共计800字以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哪项措施对统一国家的巩固起到了重要作用?
A. 中央集权
B. 分封制度
C. 邦联制度
D. 周易
2. 唐朝时期,对外交往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的是:
A. 丝绸之路
B. 欧亚大陆联系
C. 航海探险
D. 邻国战争
3. 哪个朝代对科技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极大贡献?
A. 春秋战国时期
B. 唐朝
C. 南北朝
D. 宋朝
4. 以下哪个事件标志着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
A. 秦朝统一中国
B. 元朝建立
C. 农民起义爆发
D. 清朝灭亡
5. 宋朝时期,科技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以下哪项不是当时的发明?
A. 造纸术
B. 远程兵器
C. 火药
D. 交通工具
第二部分:简答题
请简要回答以下问题:
1. 介绍一下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措施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 从经济、文化、政治角度分析唐朝的辉煌。
3. 阐述科技发展对中国历史的重要性。
4. 谈谈你对封建社会结束的理解。
5. 选择一个你认为最有影响的古代科技发明,并解释其影响。
---
以上为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题。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通江超前外国语学校
广安市武胜超前外国语学校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命题范围:必修一专题一命题人:余会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夏启篡位,他从制度上确认贵族家族世代垄断首领职位的特权…….标志着王权的第一次胜利。
”材料中的“第一次胜利”是指()A.出现“天下为公”的局面B.确立了王位世袭制C.实现了原始民主D.首创王权专制政治2、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此做法()A.说明商王愚昧无知B.便于推翻夏朝的统治C.是为了神化王权统治D.说明商王不知祖先来源3、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反映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4、这“实质上是将周王和其子弟之间的亲族关系直接转化成一种国家组织形式”。
“这”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等级制D.世袭制5、“西周时期的‘裂土封建‘,是采取了宗族殖民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以王室子弟为主体的,由其垄断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家天下‘。
”材料说明()A.西周是中国“家天下”的开始B.周代分封的对象全是王室子弟C.分封制是与血缘宗法相结合的D.周政权是垄断性的中央集权制6、”秦王朝统一全国后……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
“”新型的国家形态“主要是指秦朝()A.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C.推行郡县制度D.确立皇帝制度7、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其中秦朝中央担任此职责的官员是()A.御史大夫B.太尉C.刺史D.丞相8、“郡县制的发明……使得过去由于分封制度而结构不稳的国家变得更具有向心力,中央政令更容易贯彻,统一大国的建立成为可能。
“由此可见郡县制()A.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B.保证了地方自主行政C.提高了中央决策的效率D.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9、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为、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
黑龙江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黑龙江高一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据甲骨文记载,商代认为“‘帝’是王的祖宗神,商王是‘帝’的嫡系子孙”。
这反映了商代A.王权借神权加强统治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D.确立了“家天下”制度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占五十三人。
”由此可知,西周分封制的主要依据标准是A.功绩B.品德C.血缘关系D.才能3.山东素有“齐鲁之邦”之称,这与西周的分封制有关,但山东的简称是鲁而不是齐。
由政治渊源来分析,关于是“鲁”不是“齐”的原因,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A.鲁国的历史更为悠久B.受宗法制正统观念影响C.因孔子收到历代推崇D.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4.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
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5.编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
春秋之前,王公贵族在家里悬挂编钟是有严格规定的,所谓“王宫悬(四边悬挂),诸侯轩悬(三面悬挂),卿大夫判悬(两面悬挂),士特悬(单面悬挂)”,逾制则会招致杀身之祸。
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A.等级制度森严B.宗法色彩浓厚C.文化生活丰富D.法律制度严苛6.秦始皇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印称“玺”。
这充分体现了A.皇位世袭B.统领百官C.皇帝独尊D.个人偏好7.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宣扬托古改制B.承袭华夏传统C.突出个人功业D.标榜君权神授8.《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
这是指秦朝实行了()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9.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1、2单元)人教版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1、2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7年4月19日上午,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了主题为“和谐中原,和谐中华”的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这一深具历史文化内涵的举动渊源于( )A.分封制 B.宗法制C.科举制 D.丞相制2、右图2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
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图2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3、加强对官吏的检察是实现吏治清明的重要措施。
秦汉具有监察职能的官职和机构是( )①御史大夫②刺史③丞相④军机处A.①②B.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据史料记载,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的讲一件事,有的讲两三件事,共计3291件事情,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明朝的措施是( )A.设立中朝B.设立丞相 C.设立殿阁大学士 D.设立军机处5、西周时期,为解决血亲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而实行的制度是A.井田制B.分封制C.宗法制D.世官制6、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以下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C.山东、山西D.广东、广西7、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
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设“中朝” B.置枢密院C.置刺史D.设内阁8、2010年第一期《中华文摘》载文指出,20世纪90年代“省管县”改革就在浙江开始试点,到现在已经在全国近20个省进行试点。
回忆历史,阅读下表: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上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古代中国政治的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的矛盾与困局C.古代王朝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朝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得到强化9、中国古代先后产生了多种选官制度,以下最能表达西汉时期主流选官制度的是〔〕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
高一历史必修一专题一、二试卷
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必修一专题一二)(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1.图1为大禹像。
“禹铸九鼎”和“禹开九州”的古史传说,实际反映了A.禅让制的结束B.夏朝的建立C.商朝的发展D.西周的强盛2.周王分封的诸侯,不包括图1A.先代贵族B.王族C.平民D.功臣3. 图2反映的是西周宗法制下,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维系他们之间大宗与小宗关系的纽带是A.财产 B.地域C.宗教 D.血缘4.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大宗、小宗制B.礼乐制度图2C.嫡长子继承制 D.世卿世禄制5.《左传》记载,西周初年,周王责令鲁国国君赴镐京贡献鲁国特产;春秋初年,周桓王、周顷王曾先后派人去鲁国求丧葬费、“告饥”、“求车”。
这一转变突出体现了A.周王室衰微B.周王室受到各诸侯的摆布C.鲁国国君服从周王的调遣D.鲁国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6.“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7.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秦始皇”为“新制度的第一人”。
“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皇权至高无上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行同伦8.秦朝实行“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所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是①建立了秦朝封建专制统治②巩固发展了国家的统一③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④便利了郡县制的推行A.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9.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度,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10.《元史·地理志》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代实行A.郡县制B.三省制C.行省制D.三司制11.元朝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中央机构是A.尚书台 B.枢密院 C.宣政院 D.宣慰司12.“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
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必修一1至4单元)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
共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2、西周分封制的核心内容是()3、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长城D、统一文字4、唐朝中央政府三省的运转机制是()A、尚书-中书-门下B、中书-门下-尚书C、尚书-门下-中书D、门下-中书-尚书5、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6、清代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增强的突出特点是()A、废除了丞相制度和行省制度B、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高于内阁和六部C、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三衙分权D、设置了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7、明太祖以前写诗一首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 B.选拔翰林院官员人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以票拟权 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8、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
”该诗说明了A.军机处的设置提升了办事效率B.军机大臣掌握了处理军国大事的实权C.军机大臣在皇帝心中没有任何地位D.军机大臣揣摩皇帝的旨意来拟发谕旨9、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
”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A.经济繁荣 B.疆域最辽阔C.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D.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10、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3—201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第I卷·试题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内有一副堂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
”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下列哪一种制度()A.郡县制B.分封制C.内外服制D.宗法制2.周王的妾为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哥、二哥),后来妻又为他生了两个儿子(三哥、四哥)。
周王临终时,围绕谁继承王位,四子发生了争执……其中能继承王位的是()A..老大B.老二C.老三D.老四3.右图所示:上面的周天子听着悠扬的乐曲,下面的两个人却只能听单调的乐音。
这主要说明了西周王朝()A.社会等级森严B.人民生活水平低下C.乐器质量较差D.礼乐制度遭到破坏4.《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天是西周文献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字,是周人的绝对权威。
周王的权力得之于天,天命是周人一种不可动摇的信仰。
”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浓厚的部族色彩B.浓厚的宗族色彩C.浓厚的神权色彩D.浓厚的等级色彩5.《史记·楚世家》载:“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
’庄王曰:‘子无阻九鼎!楚国之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楚王问鼎”事件的实质是()A.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B.周王的权威地位日益衰微C.分封制受到冲击,难以维系D.社会统治秩序发生动荡变化6.“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只维持了那么短的时间,也是一件好事。
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构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
”这套“制度”包括()①分封制②皇帝制度③郡县制度④三公九卿制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7.典故“指鹿为马”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精品】【实用】
高一历史必修 1 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70 分)1、对西周王位世袭制理解最准确的是()A.嫡长子继承王位 B .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C.兄终弟及D.父子相传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3、 2010 年世博会山东馆非常引人注目,其主题“齐鲁情未了”渗透了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齐鲁”代表山东,起源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郡县制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粮食B、土地和种子C、土地和人民D、人民和粮食5、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6、一位同学对“秦始皇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进行史料收集,形成了下列观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 B .创始王位世袭制C.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 D .统一文字7、分封制使西周奴隶主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卿大夫——士——诸侯”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D、“周王——诸侯——士——卿大夫”8、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
其中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A、牵制丞相,监察百官B、代替太尉,管理全国军务C、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D、任命郡守和县令9、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A .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筑长城D.统一度量衡10、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所有殄天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D、“内兴功作,外攘狄夷,以秦半之赋,发闾左之戍”11、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A .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 .①②④12、“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真题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 史书载:“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与此相关的制度是()A . 禅让制B . 宗法制C . 分封制D . 世袭制2. 根据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族贵族组成的金字塔式等级制机构。
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
这主要体现了西周时期()A . 家国一体的政治B . 中央集权的建立C . 宗室血缘的亲疏D . 等级森严的统治3. 下面是根据《吕氏春秋》一书中记载的内容所绘制的。
这主要反映了()A . 纣的生母刚开始地位低B . 纣的父亲没有遵守禅让古训C . 宗法制在古代有所松动D . 宗法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4. 秦朝建立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所居曰禁中或省中,印曰玺。
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特点是()A . 皇权至上B . 皇权独尊C . 皇位世袭D . 君权神授5.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之为副丞相,掌图籍秘书,受公卿奏事,主律令司法,是为秦代中央决策、执法的显要官吏。
该官吏的职称为()A . 郡守B . 御史大夫C . 太尉D . 公卿6.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曰:“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私其一已之威,私其尽臣畜(属)于我也。
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据此,柳宗元认为()A . 郡县制度优于分封制B . 秦始皇实现统一的真正原因C . 应公平公正选用人才D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存在弊端7. 汉武帝在位54年间,先后用相13人,其中多人被免职或处死。
汉武帝还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
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A . 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B . 中枢机构人员变化利于加强君主专制C . 丞相的犯罪率比较高D . 身份比较低微的人才大多数都是贤臣8. 唐太宗曾定下制度:“中书、门下及三品官入奏事,必使谏官、史官随之,有失则匡正,美恶必记之。
历史必修一第一次月考试卷
选择题:
中国古代史上,标志着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事件是:
A. 禹传位给伯益
B. 舜传位给禹
C. 禹传子,家天下(正确答案)
D. 启打败有扈氏
西周时期,为了巩固统治而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正确答案)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秦朝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了: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正确答案)
D. 行省制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是: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正确答案)
D. 汉朝
汉代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的皇帝是:
A. 汉高祖
B. 汉武帝(正确答案)
C. 汉光武帝
D. 汉献帝
唐朝时期,标志着我国科举制正式形成的是:
A. 武则天创设殿试制度(正确答案)
B. 隋炀帝设进士科
C. 唐太宗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 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北宋时期,为了分割宰相权力而设置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枢密院(正确答案)
C. 宣政院
D. 行中书省
元朝时期,负责管理全国佛教事务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机构是:
A. 中书省
B. 枢密院
C. 宣政院(正确答案)
D. 行中书省
明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而废除的丞相职位,其废除者是:
A. 明太祖(正确答案)
B. 明成祖
C. 明仁宗
D. 明宣宗。
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 考场: 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密---------------------------封------------------------------------线----------------------------------------------------------高一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历 史 试 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题,合计60分 )1、下列关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是特定历史条件和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其代表由各部落选举产生C .五百人会议由公民大会选举产生,负责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日常事务和召集公民大会D .外邦人在雅典可获得平等的公民权2、下列对梭伦改革的评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B .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C .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残余D .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 3、雅典民主制实质上是( )A .奴隶主贵族的民主B .奴隶和平民表面上的民主C .所有公民的民主D .统治者推行独裁的工具 4、在雅典公民大会休会期间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A .民众法庭B .五百人议事会C .元老院D .执政官 5、在古代雅典,哪个机构享有司法权( )A .氏族贵族会议B .五百人议事会C .民众法庭D .十将军委员会 6、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对此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各级官职都向所有的公民开放B .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有“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C .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由国家发放津贴D .贵族的政治权力消失殆尽7、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的出现是由于( )A .奴隶反对奴隶主的结果B .平民反对贵族的结果C .罗马版图扩张的结果D .奴隶主的自觉行为、下列对罗马法主要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 B .《十二铜表法》属于罗马公民法 C .万民法是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国际法 D .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强调“上帝万能” 、组织编写《民法大全》的罗马皇帝是( )A .屋大维B .戴克里先C .哈德良D .查士丁尼 、古代希腊和罗马对世界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
2023年高一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题免费试卷(安徽省黟县中学)
选择题下图反映的是周朝的政治制度及其关系,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B. 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C. 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D. 整套制度维系奴隶主正常统治,保证了社会性质的平稳转型【答案】D【解析】试题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通过分封制,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序列。
因此ABC均正确。
D项错误,此制度在西周初期维护了奴隶制的正常运行,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走向了崩溃。
选择题《荀子•儒效》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分封的主要对象是A. 异姓亲族B. 同姓贵族C. 功臣D. 先代贵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认识,根据“(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以看出,该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以姬姓贵族为主,故选B。
选择题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 周王B. 鲁国国君C. 卿大夫D. 士【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宗法制下,周王是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土地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是大宗,依此类推。
因此,在鲁国宗法系统中,鲁国国君即为大宗。
故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为B。
选择题【加固训练】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作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 分封制度B. 世袭制度C. 中央集权制度D. 宗法制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秦始皇建立的制度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后历朝历代都沿用此制,并进行一定的完善。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8小题,共76.0分)1.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
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A. 黄河中游B. 长江下游C. 珠江三角洲D. 辽河流域2. 2019年,在河南淮阳发掘出一处距今约4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其中有各种形制的圆形遗存分布于人工建筑的台基之上,经考古专家初步判断,很可能是当时粮仓的遗迹。
如判断无误,这一遗存可实证()A. 原始农业的发展B. 贫富分化的出现C. 社会阶级的产生D. 早期国家的形成3.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纽带?()A. 财产B. 地域C. 信仰D. 血缘4. 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持这一判断的是( )A.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B. 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C. 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D. 《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5. 下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A. ①②③B. ②①③C. ③②①D. ③①②6. 西周金文中有关于周王对大臣册命礼仪的记载。
册命的主要内容有赏赐、任命和告诫,以获得大臣们世代效忠。
这一做法()A. 加强了西周中央集权B. 蕴含了政治伦理意义C. 革新了权力继承方式D. 维系了血缘政治关系7. 以下有关孔子的历史常识,你认为正确的是()A. 孔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B.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但其后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C.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D. 孔子的著作有《诗》《书》《礼》《易》《乐》《春秋》《论语》等8.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内,前后进行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共迁徙居民约106万户,达500多万人口。
人教版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试卷高一历史考试时间 90 分钟满分 100 分1.宗法制得以维系的重要因素是血缘关系,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材料是()A.孔子说:“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B.《说文解字》载:“宗,尊祖庙也。
”C.《左传》载:“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D.《左传》载:“故王臣公,公臣大夫。
”2.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所继承。
下列能体现此制度特点的是()①“法令出一”②“天下之事无小大皆诀于上”③“别黑白而定一尊”④“主独裁于天下而无所制也”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③3.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王位世袭制 D.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4.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
”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5.《明史》载:“(内阁)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特不居丞相名耳。
”这段材料的主要含义是()A. 明朝的内阁大臣就是丞相B. 明朝内阁承担了宰相的职能C. 明朝宰相虽无其名却有其实D. 明朝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6.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
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A.中央集权 B.监察权 C.对农民的控制 D.专制皇权7.中国有一副传统对联:十年寒窗无人识,一举成名天下知。
和这副对联相关的古代选官方式是()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世官制8.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说:“贵族政体和民主政体,在(中国)古书上,亦未尝无相类的制度……”他所指的“贵族政体”是指()A.秦朝皇帝制B. 西周分封制C. 明代内阁制D. 元朝行省制9.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次月考试卷
武陟中学高一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大题3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60分)1. 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 让他们建立诸侯国, 镇守疆土, 保卫王室。
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聘的义务, 并随周王参与出征、祭祀等事项。
这种制度叫作()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D. 行省制2.分封制在西周前期的主要影响是()①扩大了统治范围②加强了地方的统治③巩固了周天子地④形成了割据混战局面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A. 嫡长子继承制B. 父系家长制C. 分封制D. 等级制4.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 规定皇权至高无上B. 中央设三公九卿C. 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 颁布秦律, 严刑峻法5.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 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 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 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 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郡守6.文学家柳宗元说: “周之失, 在于制;秦之失, 在于政, 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 分封制和郡县制B. 宗法制和郡县制C. 分封制和中央集权制D. 宗法制和中央集权制7、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 虽死犹存, 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 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和推行郡县制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8、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 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
任嚣任南海郡尉, (注: 南海郡郡级小, 只设尉, 不设郡守)统辖番禺、揭阳、龙川、博罗4县, 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
根据秦制度的规定, 与任嚣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职位由中央任命, 不可以世袭 B.和诸侯一样拥有封地C. 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D. 对下督责所属各县9、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封国制()A.都是中央集权制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C.都是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D.都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10、政论家认为, 唐宋以后, 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
历史必修一月考试题(第4、5单元)
2010—2001学年度高一月考试题高一历史制卷:金应国注意:本试卷题量为100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
一、选择题。
(每题2分,共50分)1、《天朝田亩制度》绝对平均分配方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是:A 当时军事斗争紧张,客观环境不允许B 中外反动势力日趋合流,力量对比悬殊C违背了小生产者兼小私有者的本性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其失去了吸引力2、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3、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
二者的相似点是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土地4、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决定因素是:A 青年学生发挥了先锋作用B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发挥主力军作用C 先进知识分子的指导和推动D 新文化运动促使广大人民彻底觉悟5、把五四运动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其主要依据是:A 社会性质改变B 革命性质的改变C、领导阶级的改变D 革命性质的改变6、国民革命失败后,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是A、以城市为中心,武装夺取全国政权B、进行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C、通过改组国民党来实现中国革命胜利D、进行平均地权,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诗中“远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B.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D.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8、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形势能够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关键在于:A 解决了革命领导权问题B 解决了民生问题C 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D实现了工农联合9、毛泽东关于“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包括:①武装斗争②土地革命③根据地建设④统一战线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10、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其主要内容是A 将地主的所有财产分配给农民B 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 组织农民积极从事农业生产D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11、1937年,国共两党都派代表恭祭黄帝陵,毛泽东亲自撰写祭文,写道:“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计60分)每小题列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此“制”是指A.嫡长子继承B.分封制C.三公九卿制D.宗法制2、“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
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引自《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3、康熙在1711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
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4、美国人石约翰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透视》一书中写道:“无论如何,起义虽只是象征性、鲁莽的行动,但却是政府和人民联合行动的例证,由此能使西方从中吸取教训。
”下列能够论证上述观点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反割台斗争C.义和团运动D.新文化运动5、“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
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A.国民革命的兴起B.土地革命的开展C.抗日战争的胜利D.战略反攻的开始6、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他主要肯定辛亥革命A.增强了民族意识B.__了封建帝制C.确立了共和政体D.实现了民族独立7、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也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一学期10月份月考——专题1、2、3
高一历史阶段性检测卷(必修一·1-3)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这说明周代政治文化具有长期稳定性和延续性。
下列各项中与此特点形成无关的是( D)A分封制的实行 B.宗法制的完善C.礼乐文化的影响D.皇权专制的作用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B)A.宗法制B.分封制 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3.国民党副主席回乡祭祖,中华民族这种认祖归宗、祭拜祖宗的文化习俗最早可追溯到(A)A、夏商周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4.《荀子》记载:(周公)监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B)A 异姓亲族B 同姓亲族C 功臣 D先代贵族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
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B)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6.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的最重要贡献是(D)A.确立了封建制度B.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度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7.君权与相权矛盾是古代中国中央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
下列各项中体现这对矛盾的史实包括①秦代设郡县以分割相权②汉代“内朝”的形成③唐代“三省”的设置④宋代“参知政事”的增设( C )A.①② B.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今天的浙江省的地域范围在元朝时归属下列哪一行省管辖(D)A.江西行省B.湖广行省 C.浙江行省D.江浙行省9.下列各项中对军机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军机处是康熙皇帝为了西北军务而设的中央机构B.军机大臣由皇帝任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C.军机处是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权力很大D.军机处相当于唐代三省合一的机构10.秦汉以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的趋势是: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分散地方官吏权力,防止割据③强化地方管理的控制④对边疆地区的治理渐趋严密(C)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11.《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在浙江开辟的通商口岸是(D)A、杭州B、镇海C、温州D、宁波12.下列近代侵华战争和不平等条约对应不正确的是( A )A.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13.爱国诗人邱逢甲在《春愁》中写到:“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1、对西周王位世袭制理解最准确的是()A.嫡长子继承王位B.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C.兄终弟及D.父子相传2、《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A.财产B.地域C.信仰D.血缘3、2010年世博会山东馆非常引人注目,其主题“齐鲁情未了”渗透了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齐鲁”代表山东,起源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 )A、分封制B、宗法制C、世袭制D、郡县制4、《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封号和粮食B、土地和种子C、土地和人民D、人民和粮食5、周初实行分封制是为了()A、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B、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D、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6、一位同学对“秦始皇加强中央政权的措施”进行史料收集,形成了下列观点,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B.创始王位世袭制C.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D.统一文字7、分封制使西周奴隶主贵族集团形成的等级序列是()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B、“周王——卿大夫——士——诸侯”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D、“周王——诸侯——士——卿大夫”8、秦汉时的中央官制习惯上被概括为“三公九卿”。
其中御史大夫的实际作用是()A、牵制丞相,监察百官B、代替太尉,管理全国军务C、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D、任命郡守和县令9、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焚书坑儒B.推行郡县制C.修筑长城D.统一度量衡10、古人对秦朝短期而亡主要原因的分析,最接近史实的是()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C、“所有殄天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D、“内兴功作,外攘狄夷,以秦半之赋,发闾左之戍”11、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③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完善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④12、“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13、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交通发展的需要B、疆域拓展的需要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D、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14、对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起到决定作用的是( )A、实行封国制B、实行郡县制C、颁布推恩令D、郡县封国并行15、三省六部制形成后得以长期沿用,最主要的原因是()A、促进民族融和的需要B、巩固统一的需要C、发展封建文化的需要D、适应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16、图2和图3中,我国当时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 )图2 图3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B.分封制、郡县制C.郡县制、行省制D.分封制、行省制17、图1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图1 秦朝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独尊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18、从《元朝行省图》看,元朝宣政院管辖的地方有今天的()A、台湾B、河北、山东C、西藏D、新疆19、明初撤销中书省及丞相官职,内阁的地位上升,主要反映了()A.中央集权大大加强B.文臣的地位开始提高C.君主专制达到新高度D.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20、在封建社会,皇帝与丞相之间容易产生矛盾。
从汉至元,历代皇帝曾经采取过的限制相权的措施包括( )①两汉时期形成“中朝”“外朝”格局,使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不能参与决策②唐朝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相互牵制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设三司使管理财政④元朝行省的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统领钱粮、兵甲、屯种、漕运等军国重事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21、关于清朝的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B.军机处工作效率高C.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22、与分封制相比,秦朝的郡县制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主要依据在于()A、郡县官吏与皇帝是君与臣的关系B、郡县长官必须对上一级负责C、郡县是地方行政管理机构D、郡县完全由中央和皇帝控制,官吏不得世袭23、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行省制的推行B、宰相制度的废除C、内阁地位的上升D、军机处的设立24、关于清朝的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A.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B.军机处工作效率高C.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25、你看过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吗?号称“贪官之王”的军机大臣和珅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军机处设置于()A、顺治时期B、康熙时期C、雍正时期D、乾隆时期26、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减食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分母之食,盍埋此子。
”郭巨因此被举荐为孝廉。
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郡县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27、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28、嬴政统一全国后,称“皇帝”,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
以上材料说明()A、嬴政功绩极大B、皇权至高无上C、嬴政决心效法先王D、实行礼制29、已故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
”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该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
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A、君主专制B、中央集权制C、分封制D、宗法制30、“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金皇帝,一家天下。
”这块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31、“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制定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A、丞相胡惟庸结党营私、扰乱朝纲B、精简政府机构C、加强君主专制D、让子孙后代有章可循32、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贾祸。
”从材料看明代的阁臣()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B、完全剥夺了六部的权力C、是明代祸乱的根源D、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助手33、下列关于明朝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能正式统帅六部百司B、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辅助机构C、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D、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34、秦废除了分封制,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而西汉初又出现郡国并存的局面,这反映了( )A、封建主义还不够强大B、事物发展的渐进性C、历史的多样性和复杂性D、新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些曲折35、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的措施是( )A实行行省制度B实行册封制度C实行三省六部制C设置理藩院二、非选择题(30分)3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朱子语类》卷128材料三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四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蘑曝杂记》请回答:(1)材料—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2)材料二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中“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指哪些?材料二作者对此看法如何?(3)材料三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的职能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实行行省制?(4)材料四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答案:选择题:1-5:ADACD 6-10 BCABD 11-15 ADDCD 16-20 ABCCA 21-25 CCDCC26-30 BCBBB 31-35 CDCAA36、问答题:.⑴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权制度。
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
⑵措施: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控制。
作者看法:防止地方割据取得成功,但导致地方军事力量削弱,造成在外族进攻的失败。
⑶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设置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
⑷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反映了明清时戎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