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作业巧设计语文学习添乐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外作业巧设计语文学习添乐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作业;趣味性;多元化;开放性
布置作业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多年来很多语文教师为了强化教学效果,大搞“题海战术”,而沉重的课业负担,不但没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反而把学生逼上了“厌学”之路。

为此,布置作业成了一件让教师头痛的事。

寻求语文教学的最优化,必然要对课外作业的布置进行探索。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布置作业时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调动起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

一、注重作业的趣味性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对作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自觉地完成作业。

新教材在编排处理上,提供了创新作业训练的空间。

因此,教师要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设计趣味作业,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掌握知识。

1.纵向联系。

针对某一篇课文的重点、难点,设计趣味作业,让学生掌握新知,巩固旧知。

如,学完《丁丁冬冬学识字》中关于“氵、艹、火”与“包”分别组成的字的音、形、义的区分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按这三个偏旁所表示的意义创编儿歌。

学生有的编出了“鱼儿在水中吐泡泡”,有的编出了“有火就是炮”, 还有的编出了“花骨朵被叶子包住了”……
2.横向联系。

新大纲要求“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

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设计一些趣味作业。

如,学完描写春、夏、秋、冬的四篇识字课文后,可在教室的四角挂上写有“春”、“ 夏”、“秋”、“冬”字样的“邮筒”,让学生当“小小邮递员”,把课后搜集到的描写春、夏、秋、冬的句子、短文抄写到小纸条上,然后投放到相应的“邮筒”中。

最后让学生数一数“邮筒”中的“信件”有多少,再比一比哪个“邮筒”中的“信件”多,并按“信件”数目从大到小的顺序把“邮筒”排成一排。

做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还为学生学习数学中的“比多比少应用题”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注重作业的多元化,丰富学生的体验
1.查一查。

例如,在学习《长城砖》这篇课文前,布置作业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城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学生搜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关于长城传说的,有关于长城历史的,有关于长城地理位置的等。

做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中心奠定了基础。

2.画一画。

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一画课文中描述的情境,可以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

比如,学完《燕子》一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
黄色的嫩叶的柳丝。

青的草,绿的叶……”画一幅精美的画。

做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做一做。

比如,在教完《秋天》一课后,教师让学生以“秋天”为主题制作卡片。

学生们可忙坏了,不仅要寻找精美的图片,还要搜集描写秋天的字、词、句,并从中选出自己认为最适合自己卡片的字、词、句。

做这样的作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还增加了他们的语言积累。

4.编一编。

仿写是小学生作文的基本形式,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他们仿写课文。

比如,学完《冬天是个魔术师》后,学生们写出了《春天是个魔术师》:春天是个魔术师,它轻轻一吹,河里的冰化了;春天是个魔术师,它轻轻一吹,小草发芽了;春天是个魔术师,它轻轻一吹,花儿开了。

三、注重作业的开放性
开放性的作业改变了传统作业的单一形式,将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调查、参观、访问、制作、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巧妙融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开放性的作业,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作业。

如,教完《只有一个地球》后,教师可以设计这样几种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1.设计环保标语;2.画一幅环保宣传画;3.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环保手抄报;4.以班级为单位,到社区开展环保公益活动;5.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读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