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M新规范版本向Midas_Gen的转换程序教程

合集下载

PKPM模型转MIDAS使用说明

PKPM模型转MIDAS使用说明

       PKPM 模型转 MIDAS/GEN 使用说明及技术 条件                建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设计软件事业部  (PKPM CAD 工程部) 2014 年 7 月    目录 第 1 章  程序使用说明 .............................................................................................................  4  1.1 试用程序安装与运行 .....................................................................................................  4  1.2 运行界面说明 .................................................................................................................  4  1.3 技术条件 .........................................................................................................................  6  1.4 生成步骤 .........................................................................................................................  6  第 2 章  转换模型中的技术条件细节 .....................................................................................  7  2.1 材料 ................................................................................................................................. 7  2.2 截面 ................................................................................................................................. 8  2.2.1 截面第 1 类转换方法 ..............................................................................................  8  2.2.2 截面第 2 类转换方法 ............................................................................................  10  2.2.3 墙板截面 ................................................................................................................  11  2.3 形成三维模型 ...............................................................................................................  11  2.4 层处理 ...........................................................................................................................  13  2.5 构件偏心处理 ...............................................................................................................  13  2.6 构件对齐关系 ...............................................................................................................  14  2.7 墙、墙洞及墙中间点处理 ...........................................................................................  14  2.8 弧梁弧墙 .......................................................................................................................  16  2.9 墙板属性处理 ...............................................................................................................  16  2.11 墙板剖分及协调关系 .................................................................................................  17  2.12 刚度系数 .....................................................................................................................  17  2.13 回填土约束 .................................................................................................................  18  2.14    P‐Δ效应 ...................................................................................................................  19  2.15 地震作用 .....................................................................................................................  19  2.16 恒活荷 .........................................................................................................................  21  第 3 章  实例对比 ...................................................................................................................  21  3.1 例题 1 ............................................................................................................................  21 2   3.2 例题 2 ............................................................................................................................  22  3.3 例题 3 ............................................................................................................................  23  3.4 例题 4 ............................................................................................................................  24   3   第 1 章  程序使用说明 1.1 试用程序安装与运行 可以在结构子菜单下找到接口软件项,运行主界面如图 1‐1 所示:     图 1‐1    程序主界面 运行界面的下侧,可以设定“当前工作目录” ,生成的计算书、图形文件都 是存放在设定的当前工作目录内。

PKPM、YJK地震波导入至MIDAS软件中的方法

PKPM、YJK地震波导入至MIDAS软件中的方法

PKPM、YJK地震波导入至MIDAS软件中的方法本文主要讲解如何实现将PKPM地震波导入至midas Gen及midas Building软件中的方法。

PKPM、YJK的地震波导出的格式后缀分别为X/Y/Z后缀(截止作者发文时最新的版本),midas Building及midas Gen地震波的格式为dbs、sgs、thd,同时支持EXCEL粘贴操作。

由于各软件间地震波的后缀及格式不同,当地震波进行互导时,需要将地震波数据做简单转化方可。

本文以PKPM地震波导出至midas Building为例讲解具体实现过程。

1.PKPM地震波导出执行SATWE中弹性时程分析>选波,选择合适的地震波,点击“选择”功能,将选中的地震波放于右侧。

然后点击“导出地震波”,设置保存目录后保存。

打开导出地震波的目录后,即可看到导出的地震波,后缀名分别为X文件、Y文件、及Z文件,分别代表了地震波三个方向的数据,该文件可以用记事本打开。

2.查看导出地震波的数据使用记事本打开导出的文件,可以查看由PKPM导出的地震波数据格式。

以任意一条地震波为例,其数据如下。

其中第一行的数字1425 0.02分别代表本地震波包含1425个数据,时间步长为0.02s,从第二行开始分别为各个时刻的地震波加速度值。

3.导入至midas Building或midas Gen对于地震波导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通过excel粘贴,方法二是通过生成MIDAS软件的地震波格式导入,第三种为通过命令导入。

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方法一操作步骤简单,但是地震波是通过excel存储,与常规文本存储格式不同;方法二操作步骤教方法一多操作几步,但是地震波格式是文本格式,方便存储;方法三最简单,但是仅支持Gen导入,不支持Building。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选择任意的方法即可。

方法一:通过excel粘贴导入,步骤如下:1)打开excel,执行数据>自文本,打开步骤一导出地震波存储的目录,文件类型选择“所有文件*.*”,选择一条地震波后点击打开,参数均采用默认参数,执行“完成”后再执行“确定”即可将文本数据导入至excel中;2)在excel中的数据左侧添加一列,然后设置时间间隔为0.02的数据(时间间隔应该与地震波数据的步长一致),同时时间数据应该与地震波数值对应;3)运行mida Building或midas Gen,其中midas Gen与midasBuilding操作步骤相近,本文仅以midas Building操作为例讲解,操作如下:a. 对于线性时程分析执行:荷载>时程荷载>地震波,选择设计地震分组、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及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后,执行“导入地震波”>“添加”;(对于非线性时程分析,执行动力弹塑性分析>动力弹塑性荷载>地震波);b. 选择excel中地震波数据部分,执行“复制”功能,然后到midas Building中的地震波数据里,单击(一定是单击)数据左上角,执行“ctrl+V粘贴”功能,即可粘贴地震波。

如何将PKPM导入到midasBuilding?(含注意事项)-2011

如何将PKPM导入到midasBuilding?(含注意事项)-2011

如何将PKPM导⼊到midasBuilding?(含注意事项)-2011Satwe导⼊到Building转换程序的使⽤⽅法⼀、转换程序部分1.双击转换程序图标,打开转换程序,如下图所⽰:2.点击“PKPM Files Import”按钮,弹出“PKPM-结构⼤师”对话框,如下图:⾸先确定PKPM的版本,分类如下PKPM_2005版:PKPM_2008版PKPM_2010版:2010.3以后发⾏的08版⼆、PKPM部分(以PKPM_2010版为例)1.打开PKPM程序,确定PKPM的版本及⼯作⽬录,如下图所⽰:2.⼏何模型建⽴及荷载施加完毕之后,进⼊到SATWE(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设计软件)界⾯对话框,选择第1项(接PM⽣成SATWE数据)进⼊,如下图所⽰:3.执⾏第1步命令(分析与设计参数补充定义),进⼊到SATWE参数设置界⾯,如下图所⽰:查),弹出的⽤户⾃定义设置建议不保留,如下图所⽰:点击【确定】即开始⽣成SATWE数据⽂件,如下图所⽰:5.数据⽣成完毕后,弹出如下图所⽰对话框。

三、转换过程部分1.在转换程序中设定好PKPM 的版本及⼯作⽬录,如下图所⽰:2.点击【确定】,程序即进⾏模型的转换,如下图所⽰:3.转换成功后,弹出如下图所⽰的对话框。

4.在PKPM 的⼯作⽬录下,可以找到⽣成的结构⼤师数据⽂件(*.mbt ),⼀般为spas_sat.mbt 。

5.打开midas Building 中结构⼤师,点击“新项⽬”后,单击“结构⼤师图标—导⼊—结构⼤师MBT ⽂件”,将⽣成的spas_sat.mbt ⽂件导⼊到结构⼤师中。

如下图所⽰:找到对应PKPM ⽂件所在的⽬录注意:1.PKPM2008版的转换操作步骤与2010版类似。

2.PKPM2005版转换过程如下:对于05版SATWE⽂件,在⽣成SATWE数据后,在PKPM⼯作⽬录中找到STRU.sat和Load.sat两个⽂件,在转换⼯具中导⼊STRU.sat⽂件即可,如图所⽰:此时如果勾选“荷载⽂件”复选框,则可将模型中的荷载信息也同步转换,否则只对⼏何模型进⾏转换。

MIDASgen操作流程介绍

MIDASgen操作流程介绍

MIDAS/gen操作流程介绍操作流程L在MIDAS中新建一个模型:2.将CAD单线模型转换成DXF格式导入MIDAS(midm不识别曲线模型,并注意尺寸数问题);3.定义材料及截面属性;4.指定支座节点形式(边界条件):5.检查结构数据;6.定义荷载工况及荷载组合(DL;LL;WL;TS;TL;RL;SL等)7.荷载加载(坐标轴选取:整体坐标轴且是否选取投影面积;局部坐标轴);8杆件释放(释放梁端约束);9.前处理阶段运行;10.查看模态、变形及内力,并判断模型是否准确(如果对模型并不确保准确,可在荷载加载阶段只添加重力荷载,进行简单运行,初步检查模型是否正确);1L后处理阶段试算:12.根据试算结果,查看应力比及设计细节,调整覆盖项参数(再修改程序默认定义不准确的杆件类型以及杆件长细比)。

王I 导入模型开始就要设置好所需单位噢,荷,周L ;p f =自“娟孟J的隔-■独书才加期出-明荏分G 数糖q萌问我才析算俺h 军法敲忻处据l 水北照才析的is国丰玷性分析硼:i 融工mr 叫忻我造鼓跳2曲卜%直调w三或-m 命令信担心汗福面7捕捉类图标/看这里看这里看这里显不类图标所有功能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其他软件一样有一些快捷键,比如F2只显示选中单元、F5前处理阶段运行、F8单元验算、F12删除多余杆件等。

各种命令有待你慢慢挖掘》D 视图类图标MIDAS 页面简介口后后口昌底占1Gen 2D14-u 杜仁山-[履里0匚1MJ 酬Qi 中国区清当啮®回出I4与油米后:毕唯I KH耳t L E R 皿,吐如”—三立01葡曲弹1记南唱的现则可动.百T :实宜-、一.、gfi 去。

同声师I 之I 用:>i P 二熊咖±S SirsQX UC 5/(X5“m熊营4喀fB 靠示二需U ,K 辛nr罪(Pi 雅唾壬i﹃.rz ,i禁口致戛安国jR^+J宣n -口@@@威-日年工反应请升析曾嫌十二对程小酶解用I 布:化热甘析曾成由-商与峻的躅朝S吊车碘升析效据祖能面力析茹据国·TT *里*他由-已.-t图结果田理没好国昌查间关丝辛嘉才『市iii Dr用祖色由自随!十二静力祷女•:「:二酒式於、之二三例徜密室二犯就才航濯的近海.-一方法二:―.之中,甘,:馀先17国后济日随31回典1%、3曲1\•院日田二岗国外口噌阿^方法一:|口癖双目凶|…midas Gen MbT 文件G.已打邪51日应J …AutoCAD DKF 立件(D)…关翩I 以均5Ap 2O0O(V6,V7I 交忤…品丽目信息(I SAF20O0O /的文件…日保存35TAAD2(XH)交件…m 存为因...51他,1的农件…识存当由阶段急..导人中卜导出坦卜midas-Crn Design?r^S3^卜会统,价并数强场件地…楼理数定交本近出目打印口…心打说SM打日设置切…跚立电司打印就良性旧…退出因山田费源文件…计算棋型的建立一线棋型的建立式榭噌面实BE 长方语越面藕毓丽冷轧喃】四加劲的摩开做面昂「喻磁面©管田经面r 留纲匚梅日工工拿用毒面T 年面耀瞧X 工字的跌面粉拈库/用户.割[值|组含假面]2!$翩言]爱前面]组合梁或面|瞬居:1名称:显于感面削i值…一[_限一][取^|[适用如隔心:中心假改偏心…「14回考虑直切喇口考虑迪的效果口自由度JGen 2014-lUnUlledj -L 网免口WCAD 中按截面类型分层,一广目田二问连I!酮异性关闭心.1必.也传导MkJZ阻眉比:E 豁告]导入血3cMi 口XE 文件时,^jS*ft£KAD-Si!-r献小棒奖课弹性弛据金计奥怨-ft?利料号帮科美空。

midasGen-转换梁设计讲解

midasGen-转换梁设计讲解

例题转换梁分析和设计2例题. 转换梁分析和设计概要此例题将介绍利用midas Gen进行框架结构转换梁分析和设计的整个过程。

工程中为了简便,有时将转换深梁直接用梁单元模拟。

本例题中为了对比,对转换梁分别采用三种单元(梁单元、板单元和实体单元)进行模拟,以揭示转换深梁与一般浅梁的区别。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1.简介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3.用建模助手建立模型4.生成框架柱5.楼层复制及生成层数据6.定义边界条件7.输入楼面荷载8.施加横向荷载9.定义结构类型10.定义质量数据11.运行分析12.查看结果例题 转换梁分析和设计31.简介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 Gen 进行转换深梁的分析设计方法。

例题模型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 基本数据如下:1. 轴网尺寸:见平面图2. 柱: 500mmx500mm3. 主梁: 200mmx600mm4. 混凝土: C305. 层高: 一层 :4.0m 二~三层:3.5m6. 设防烈度:7º(0.10g )7. 场地: Ⅱ类图1 分析模型例题转换梁分析和设计4 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在建立模型之前先设定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1.主菜单选择文件>新项目2.主菜单选择文件>保存:输入文件名并保存3.主菜单选择工具>设置>单位系:长度 m, 力 kN图2 定义单位体系4.主菜单选择特性>材料>材料特性:添加:定义C30混凝土材料号:1 名称:C30 规范:GB10(RC)混凝土:C30 材料类型:各向同性5.主菜单选择特性>截面>截面特性值:添加:定义梁、柱截面尺寸注:也可以通过程序右下角随时更改单位。

例题 转换梁分析和设计5图3 定义材料图4 定义梁、柱截面6. 主菜单选择 特性>截面>厚度:添加:定义板厚度,面内和面外:0.2例题转换梁分析和设计6图5 定义板厚度3.用建模助手建立模型主菜单选择结构>建模助手>基本结构>框架:输入:添加x坐标,距离3,重复2;添加z坐标,距离3,重复2;编辑: Beta角,90度;材料,C30;截面,200x600;生成框架;插入:插入点,0,0,0;Alpha,-90。

MIDASGen入门教程

MIDASGen入门教程

例题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本文来自:中国范文网【/】详细出处参考:/post/216.html相关文章在网站其他栏目里面。

2例题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M I D A S/G e n例题5. 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概要此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的反应谱分析功能来进行组合结构分析的方法。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1.简要2.设定操作环境及设定材料截面3.用建模助手建立模型4.建立框架柱及剪力墙5.楼层复制及生成层数据文件定义组阻尼比6.定义边界条件7.输入楼面及梁单元荷载8.输入风荷载9.定义质量2例题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10.运行分析11.荷载组合12.一般设计参数13.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参数14.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15.静力弹塑性分析1.简要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Gen 的静力弹塑性分析功能来进行抗震设计的方法。

例题模型为六层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

(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基本数据如下:轴网尺寸:见平面图柱: 500x500主梁:250x600混凝土:C30剪力墙:2503例题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图2. 分析模型4例题 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5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1 主菜单选择 文件>新项目 文件>保存: 输入文件名并保存2 主菜单选择 工具>单位体系: 长度 m, 力 kN图3. 定义单位体系3 主菜单选择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材料: 添加:定义C30混凝土材料号:1 名称:C30 规范:GB(RC) 混凝土:C30 材料类型:各向同性注:也可以通过程序右下角随时更改单位。

例题 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6图4. 定义材料例题 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74 主菜单选择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添加:定义梁、柱截面尺寸图5. 定义梁、柱截面5 主菜单选择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厚度:添加:定义剪力墙厚度例题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图6. 定义剪力墙厚度8例题 钢筋混凝土静力弹塑性推覆分析93.用建模助手建立模型主菜单选择 模型>结构建模助手>框架:输入:添加x 坐标,距离6,重复5; 添加y 坐标,距离6,重复3; 编辑: Beta 角,90度,生成框架; 插入: 插入点,0,0,0;Alpha ,-90。

70.PKPM接口软件使用及新进展介绍

70.PKPM接口软件使用及新进展介绍

PDMS

接口使用介绍
工具集 主界面
SAP2000最新接口和使用
研发动态
• SAP2000具有极强的非线性分析功能,在工业建 筑、复杂空间结构中应用广泛。 PKPM软件也具 有复杂空间结构分析设计功能,同时越来越多的 用户选择PKPM与SAP2000互相校核工程。
• 为省去工程师重复建模的时间,促进模型数据的 共享,构力科技2018年初发布了导入SAP2000模 型接口,完善了PKPM-SAP2000的双向接口,实 现了PKPM模型与SAP2000模型的互导。
• 第二步,生成 SAP2000 模型文件.s2k
材料
转换程序直接读取SATWE构件上定义的最终材料属性,和SATWE相同 的,根据《砼规》及《钢规》在 SAP2000 中填写弹性模量、密度、重 度等材料属性,如图 2-1 所示。
截面
转换所有PM和SPAS中定义的截面类型,主要分为一般截面、组合截面、 型钢截面和变截面。
材料
• 导入PKPM材料的接口支持中国规范中的混凝土、 钢材
• 对于其它材料暂时转为Q550,用户可根据实际 需求在PKPM中重新定义为自定义材料
截面
• SAP2000中的截面类型较多,对于PKPM中支持的 常规截面、型钢截面和组合截面变截面等,可直 接转到PKPM中
• 对于不能直接转的截面,暂时转成矩形截面,用 户可以根据提示信息在PKPM进行重定义
按弹性壳转换
该方式转换的ETABS模型更接近SATWE计算条件, 对比SATWE分析结果时,建议按此方式转换,结 果吻合度很高
转换形式
②原始模型方式 a. 自重可选择荷载方式,处理方式同形式①;或
选择ETABS计算自重,保留材料容重 b. 楼板荷载按板荷载转,保留原始形式 c. 刚性楼板转为隔板束缚,同时保留楼板

PKPM新规范版本向Midas_Gen的转换程序教程

PKPM新规范版本向Midas_Gen的转换程序教程

P软件 误差 -13.8% -3.5% 16.1%
ETABS My -123.68 159.1 -181.86
软件差异
剪切模量
PKPM: 规范 Gen:理论公式
G = 0.4 E E G = 2 (1 +ν )
结果误差:1%
: Design Code : Elastic Theory
查看信息窗口,根据错误提示修改 文件, 查看信息窗口,根据错误提示修改mgt文件,直至导入成功为止; 文件 直至导入成功为止;
转换成功
其它设置
定义层数据
模型->建筑物数据->定义层数据; 参照PKPM,指定地面标高,选择是否考虑刚性板假定, 生成层数据;
其它设置
• 质量 自重转换成质量: 模型->结构类型; 荷载转换成质量: 模型->质量->将荷载 转换成质量; • 荷载 自重 荷载->自重;
结果对比
侧向刚度
• 侧向刚度计算方法; 侧向刚度计算方法; 新高规: 框架结构:K=层剪力/层间位移; 其它结构:K=层剪力/层间位移角;
软件差异
有效剪切面积
软件差异
有效剪切面积
Building 位置 My I端 中央 J端 -123.68 159.73 -181.86 误差 0.0% 0.4% 0.0% My -106.6 153.6 -211.1
注意事项
构件及多塔
• • • • •
构件 弧形构件会转换为直线构件; 楼板升降无法读取; 悬挑板无法读取;(PMSAP) 多塔 PMCAD里组装时产生的多塔(广义层),这种模型无法正 常的转换到Building里。 建议做法:利用PKPM的标准层组装一个模型(非多塔的, 一个标准层设置一个自然层即可),转换到Building里后, 利用这些标准层,重新进行模型组装;

PKPM新规范版本向MidasGen转换程序教程

PKPM新规范版本向MidasGen转换程序教程

3. 考虑地面以下部分质量
Gen中不统计地面以下质量,质量偏小; 4. 重力加速度 Gen质量大2%。
结果对比
周期
• 周期与质量和刚度有关; • 各种构件刚度相关因素: 材料:弹性模量,剪切模量;
T 2
M K
截面特性:横截面(线单元);厚度(面单元); 此外, 梁:中(边)梁刚度放大;连梁刚度折减; 墙:墙单元本身的差异
分质量包含在内; 若结构中包含地下室,可能造成 结构质量差异;
Gen
结果对比 重力加速度
质量
质量=自重+荷载转换 的质量;
荷载转换的质量=
荷载/重力加速度;
Gen
结果对比
小结
质量
1. 容重: Gen /PKPM 25/26, 76.98/78; 混凝土结构: 低4%;钢结构:低1.325%; 2. 考虑梁柱部分刚域效果 Gen中扣除重叠部分,质量低1%~2%;
结构计算->PMSAP数据
打开转换程序进行转换
打开转换程序,找到PKPM模型文件夹,点击确定,进行转换;
提示“转换成功”后退出;
打开Ge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导入*.mgt文件
文件->新项目; 文件->导入->midas Gen mgt文件;
[错误] 不能添加/编辑单元。 单元 25689 的几何形状不正 确。 Run Error : command in line 36583 Warning in line 42882 : 只有 命令没有数据。 Warning in line 61229 : 只有 命令没有数据。 Import MGT <F:\aa\Midas_Pkpm.mgt> - 1 error(s), 2 warning(s)

pkpm转midas building说明

pkpm转midas building说明

一: 操作步骤:1: 执行PM正常操作退出;2: 接力PMSAP8 –空间结构建模及分析(普及版)3: 进入PMSAP后需输入工程名,目前限制的工程名是“TEST”4: 进入PMSAP后选择菜单—“导入PM平面模型”5: 点击菜单后弹出如下对话框:(1)读取PM楼面导荷载结果,会将板荷载转换为梁/墙荷载(2)不读取的话,会直接转换PM里的楼面荷载6: 读取PM模型后执行菜单:7> 在PKPM工程文件夹下增加一个文件:文件名: “FloorInfo.Txt”格式如下:*Ground-5.8*FLOOR;FloorNum , Height1, 42, 48> 运行转换程序,选择文件夹进行转换二:限制条件1>不支持任意多变形截面及截面102>截面9会被转换为截面23>截面25会被转换为截面154>截面1如果采用钢材的话会被转换为混凝土材料,需用户重新设定5>截面4会被转换为截面36>C型为正值时开口方向会与PKPM相反7>CR型都会被转换为对称截面8>PMSAP无法读入多塔信息里设置的各层层高?9>不支持越层构件,支持层间构件10>弧构件会被转为直构件11>楼板的标高升降无法读取,厚度为0的板会被转换为虚板(厚度100)12>楼板类型转换为刚性,需用户自行设置13>不支持楼板的局部洞口转换14>支撑在PMSPA导出时变成了柱!!(增加自动判断支撑的功能??)15>柱有可能在PMCAD转到PMSAP中时由层间构件被切割成2段柱16>PMSAP中的墙荷载值导出的有问题?(主要是局部梯形荷载,局部均布荷载两个类型有端荷载值有问题, 都变成了三角形) 但幸运的似乎一般板折算到墙上的荷载都为满布的梯形荷载17>悬挑板无法传递到PMSAP中(包括纯悬挑板与非纯悬挑板)18>注意SRC截面转换后直接分析的话可能会提示弹性模量不正确,应该是Building导入的一个Bug,在编辑截面的对话框下确认下此截面的弹性模量即可.三:分析结果对比(PM倒荷)南北九楼对比(王工)注:PKPM混凝土容重取为25 ,Building地面加速度取10总质量误差0.5%四:板荷载读取对比PKPM第二标准层(恒载):五: 工程实例比较混凝土容重25; 其余默认读取PM楼面荷载, Building导荷。

(整理)PKPM操作步骤流程及简单要点和命令.

(整理)PKPM操作步骤流程及简单要点和命令.

框架结构模型建立软件一:PMCAD软件二:SAT-8操作要点分析:1.柱布置:根据建筑施工图平面布局,合理设计结构体系,选择适当的柱布置处。

2.梁布置:(1)根据结构体系布局,与框架柱形成双向框架结构体系;(2)有墙处下设梁;(3)现浇板短边尺寸大于5米以上,宜设梁置原则。

3.柱定义:截面尺寸取值:N/fc A≤1(N:柱子所承担的竖向轴力设计值;fc:柱所采用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柱子截面面积)一般多层框架结构柱截面尺寸在400mm左右。

4.梁定义:(1)截面宽度一般与墙等厚,取250mm;(2)截面高度与跨度有关,框架梁取跨度的1/8~1/12,次梁取跨度的1/12~1/15,悬挑梁取跨度的1/4~1/6。

5.楼板厚度:一般不大于楼板短边尺寸的1/30。

6.楼面荷载:(1)楼面恒载:一般4.0KN/M2左右15厚地砖面层+25厚1:3水泥砂浆结合层+110厚现浇板+15厚板底粉刷:0.04X20+25X0.11+0.015X17=3.9KN/M2(2)楼面活载:根据国标《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例如:住宅、宿舍:2.0KN/M2办公楼、教室:2.0KN/M2走廊、楼梯(住宅、宿舍):2.0KN/M2 走廊、楼梯(办公楼、教室):2.5KN/M2阳台(一般情况):2.5KN/M2(3)屋面恒载:一般6.0KN/M2左右(4)屋面活载:根据国标《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取值,例如:不上人屋面:0.5KN/M2上人屋面:2.0KN/M27.梁间荷载:240厚多孔砖外墙: 4.8X(3.6-0.5)≈15.0KN/M240厚多孔砖外墙:(开窗) 4.8X(3.6-0.5)X0.8≈12.0KN/M24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 2.5X(3.6-0.5)≈8.0KN/M120厚多孔砖内墙: 2.5X(3.6-0.5)≈8.0KN/M栏杆: 5.0KN/M屋顶120厚砼栏板:(1.4M) 5.0KN/M8.常见问题:当出现超筋,在PMCAD软件的第一步“PM交互式数据输入”中修改梁柱截面尺寸后,退出在“是否生成接后面菜单的数据”时,必须选择“Y”;然后操作运行第二步“输入次梁楼板”和第三步“输入荷载信息”;再操作运行SAT-8中的第一步~第四步;最后在第五步“分析结果图形与文本显示”中的第二项“配筋简图”中检查是否还有超筋信息。

midas Gen-转换梁分析设计

midas Gen-转换梁分析设计

例题6 转换梁分析和设计1例题转换梁分析和设计2例题. 转换梁分析和设计概要此例题将介绍利用midas Gen进行框架结构转换梁分析和设计的整个过程。

工程中为了简便,有时将转换深梁直接用梁单元模拟。

本例题中为了对比,对转换梁分别采用三种单元(梁单元、板单元和实体单元)进行模拟,以揭示转换深梁与一般浅梁的区别。

此例题的步骤如下:1.简介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3.用建模助手建立模型4.生成框架柱5.楼层复制及生成层数据6.定义边界条件7.输入楼面荷载8.施加横向荷载9.定义结构类型10.定义质量数据11.运行分析12.查看结果例题转换梁分析和设计1.简介本例题介绍使用midas Gen进行转换深梁的分析设计方法。

例题模型为三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该例题数据仅供参考)基本数据如下:1.轴网尺寸:见平面图2.柱: 500mmx500mm3.主梁: 200mmx600mm4.混凝土: C305.层高:一层:4.0m 二~三层:3.5m6.设防烈度:7º(0.10g)7.场地:Ⅱ类图1 分析模型3例题转换梁分析和设计4 2.设定操作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在建立模型之前先设定环境及定义材料和截面1.主菜单选择文件>新项目2.主菜单选择文件>保存:输入文件名并保存3.主菜单选择工具>设置>单位系:长度 m, 力 kN图2 定义单位体系4.主菜单选择特性>材料>材料特性:添加:定义C30混凝土材料号:1 名称:C30 规范:GB10(RC)混凝土:C30 材料类型:各向同性5.主菜单选择特性>截面>截面特性值:添加:定义梁、柱截面尺寸注:也可以通过程序右下角随时更改单位。

例题转换梁分析和设计图3 定义材料图4 定义梁、柱截面6.主菜单选择特性>截面>厚度:添加:定义板厚度,面内和面外:0.25例题转换梁分析和设计6图5 定义板厚度3.用建模助手建立模型主菜单选择结构>建模助手>基本结构>框架:输入:添加x坐标,距离3,重复2;添加z坐标,距离3,重复2;编辑: Beta角,90度;材料,C30;截面,200x600;生成框架;插入:插入点,0,0,0;Alpha,-90。

midasgen操作思路说课讲解

midasgen操作思路说课讲解

段分析结果为初始工况)
动力弹塑性:大跨结构、组合结构,目前不能考虑剪力墙
➢ 水化热分析
➢ 预应力分析
➢ 屈曲分析 几何非线性
计算分析功能强大,定位和SAP2000一个层次, 施工图——building、gen design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模型建立
➢ 5种主要的操作方法
主菜单、模型窗口右键、快捷图标、树形菜单、快捷命令
建筑结构通用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
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
Gen 应用范围—工程项目
➢ 施工阶段 收缩徐变(超高层-施工周期长)
不以层为依托,考虑结构组、荷载组、边界组
考虑边界条件的变化(钢结构-安装方法的多样性)
➢ 非线性
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边界非线性
➢ 弹塑性
静力弹塑性:铰模型(包括墙铰)、初始荷载工况(施工阶
➢ 建模思路
点->线->面
➢ Gen中虚梁虚面
1、所谓虚梁和虚面,是指在模型中仅起到导荷作用,其自重及刚度均可忽 略不计的构件。 2、与自重和刚度有关的参数定义为较小值即可。 3、对于虚面,厚度定义为1mm,或更小。 4、对于虚梁,与PKPM相同,定义100x100mm的截面即可,材料一般不需 要再特殊处理。
➢ Gen中楼面荷载加载需要技巧,原则如下:
1、注意荷载方向 2、加载范围内必须封闭 3、不可以出现桁架单元等不允许受弯的单元 4、俯视图加载有可能造成点不足不准确 5、边界为直线时,可紧点击角点;边界为曲线时,须顺次点击所有点。 6、单向板加载方向无法自动识别,需要自行测试。 7、转换为梁单元荷载,有利有弊。 8、各勾选项的使用方法。 9、删除的方法有二,表格及反向加载。

PKPM新规范版本向Midas_Gen的转换程序教程

PKPM新规范版本向Midas_Gen的转换程序教程

PKPM: 规范 Gen:理论公式
G0.4E :DesignCode
G21E : ElasticTheory
结果误差:1%
软件差异
风荷载
PKPM:风荷载取板凳形Π楼层范围
Gen:风荷载取上下楼层各一半
PKPM - 不丢风荷载 - 顶层风荷载偏大 - 上下层高不一样时,各楼层风荷载不是很准确
其它设置
其它
• 是否考虑P-delta效应 分析->P-delta分析控制;
• 中梁、边梁刚度放大以及连梁的刚度折减; 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特性值系数; 按照截面输入抗弯惯性矩Iyy及Izz的调整系数;
注意事项
截面
• Gen中不存在的截面,会转换为相似截面; 截面4->截面3; 截面25->截面15;
• 不支持截面18;
*可在导入后的模型中逐个检查, 是否与原模型一致
注意事项
材料
• 两种程序中容重默认值不相同; 修改方法: 在材料特性值对话框中,将规范 改为“无”后,修改容重值;
• 矩形截面如果采用钢材时,转换后 会修改为混凝土材料。(PMSAP)
• SRC截面转换后直接分析的话会提 示弹性模量不正确。在材料特性对 话框下点“确认”即可.
若结构中包含地下室,可能造成 结构质量差异;
Gen
结果对比
质量
重力加速度
质量=自重+荷载转换 的质量;
荷载转换的质量= 荷载/重力加速度;
Gen
结果对比
质量
小结
1. 容重: Gen /PKPM 25/26, 76.98/78; 混凝土结构: 低4%;钢结构:低1.325%;
2. 考虑梁柱部分刚域效果 Gen中扣除重叠部分,质量低1%~2%;

MidasGen与ABAQUS的复杂建筑结构模型转换程序开发

MidasGen与ABAQUS的复杂建筑结构模型转换程序开发

M i d a s /G e n 与A B A Q U S 的复杂建筑结构模型转换程序开发Development of Complex Structure Model Transformation Program BetweenMidas/Gen and ABAQUS王杰(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430071)WANG Jie(Central-South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Wuhan 430071, China)【摘要】A B A Q U S 凭借丰富的材料库、单元库以及强大的非线性分析功能,在复杂建筑结构非线性性分析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其前处理建模烦琐复杂。

为提高建模效率,采用面向对象的开发技术,利用C ++语言幵发了 M idas/G en 与A B A Q U S 的模型转换 程序。

论文详细阐述了结构楼层、材料、截面以及荷栽等结构模型转换的关键技术,对类似工程转换程序研发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 意义。

【Abstract 】 A BAQUS has significant advantages in the nonlinear analysis o f complex building structures due to its rich material library,element library and powerful nonlinear analysis function, but its pre-processing modeling is complicat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 f modeling, the model conversion program between Midas/Gen and ABAQUS is developed by using C++ language with object-oriente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the key technologies o f structural model transformation, such as floor, material, section and load,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which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 f s imilar engineering conversion program.【关键词】Midas/Gen; A BA Q U S;模型转换;程序开发【Keywords 】Midas/Gen; ABAQUS; model transformation; program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 311.4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9467 (2020) 11-0174-04【DOI 】10.13616/j .cnki .gcjsysj .2020.11.063工程建设与设计Consimclion& Design For P roject1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建筑复杂程度日益增加,出现了大 量超高层建筑以及平面、立面特别复杂的建筑,而这些建筑结 构往往需要进行复杂的非线性分析,如超高层建筑结构大震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大跨空间结构静力稳定分析、基于多尺度的复杂节点受力分析以及考虑行波效应的超长结构动力分析等。

MIDAS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2

MIDAS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2

MIDASGen软件常见问题与解答2问:转换梁上支撑两道剪力墙怎么建模?答:可以在转换梁两侧设两个结点,在结点上再建立两道剪力墙,同时将此两节点与对应的转换梁节点采用刚性连接(刚臂)。

问:一个柱子上设置两道平行的框架梁怎么建模?答:可以将一根梁设置在柱节点上,然后再设置一新节点,利用刚性连接功能,将此节点与柱节点做刚性连接,再在此节点上建立另外一个框架梁。

问:跨层转换梁的建模问题,即一根转换梁连接上下层楼板?答:可将转换梁用板单元来建模即可。

问:对于有斜柱的结构个别层的层间位移没有输出的原因?答:原因可能由于本层的节点与下一层没有对应的节点,一般是指同一杆件的上、下节点。

问:转换层结构分析建模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答:需要注意:1、需将转换层的楼板刚性假定解除,否则转换梁分析完不会出现轴力,无法按偏心受拉构件进行配进设计。

2、转换梁上部的墙单元或板单元需要细分,且转换梁也需要细分,满足位移协调条件。

问:MIDAS/Gen能否计算箱基?答:使用MIDAS/Gen计算箱基的步骤如下:1、用板单元建立侧墙和底板、顶板,用梁单元模拟梁、柱。

2、将土压力、核爆等荷载按压力荷载或流体压力荷载输入。

3、如果考虑为弹性地基板,可在底板处加单向受压弹簧。

4、分析后,使用“结果/局部方向内力的合力”功能或查看板单元内力时候使用“剖断面”功能,求出板单元的内力。

问:PKPM中刚性板及弹性楼板在MIDAS/Gen中如何实现?答:一、PKPM中的“刚性楼板”即楼板面内无限刚,面外刚度为零。

MIDAS/Gen中只需在定义层数据时选择考虑刚性板即可。

二、PKPM中的“弹性板6”即采用壳元真实计算楼板平面内和平面外的刚度。

MIDAS/Gen中用板单元建立楼板,在定义板厚时真实输入板的面内和面外厚度。

注意在定义层数据时应该选择不考虑刚性板。

三、PKPM中的“弹性板3”即假定楼板平面内无限刚,楼板平面外刚度是真实的。

四、PKPM中的“弹性膜”即程序真实的计算楼板平面内刚度,楼板平面外刚度为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