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九年级线上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版九年级线上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 . 列表能有效地梳理历史知识。
可填入下表空白处的是()
A.《圣经》B.《最后的晚餐》C.《哈姆雷特》D.《神曲》
2 . 下列历史事件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A.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二战胜利
C.冷战—第三次科技革命
D.新经济政策—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3 . 资本主义的发展大概经历了“萌芽--确立--巩固”阶段。
下列哪一选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发展阶段的A.租地农场的出现
B.手工工场的出现
C.工厂制度的确立
D.市民阶层的产生
4 . 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下列属于古代印度文明的是()
①佛教②楔形文字③太阳历④阿拉伯数字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5 . “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指1863年元旦)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
这则材料出自
A.林肯竞选总统宣言
B.《人权宣言》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6 . 列宁在评价某社会主义经典著作时说:“"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还在斗争的无产阶级。
”
列宁评价的这本经典著作是
A.《人民宪章》B.《共产党宣言》
C.《阿拉木图宣言》D.《论联合政府》
7 . 拜占庭帝国被誉为“西方文明的守护神”,为欧洲抵挡住了来自东方的波斯、阿拉伯帝国的威胁。
最终灭掉它的是
A.阿拉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罗马帝国
8 . 2014年,塞尔维亚国家旅游局推出“一战百年纪念游”活动,以铭记历史,反思教训。
回望百年前的欧洲,虽已变成一只“火药桶”,但当时引爆这个“火药桶”只是一点“火星”。
它就是
A.涂油子弹事件
B.国会纵火事件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萨拉热窝事件
9 . 这个国家虽然只有240多年的历史,但却演绎了大国兴起的罕见奇迹,它的奇迹开始于摆脱殖民统治。
“这个国家”诞生的标志是()
A.《独立宣言》的发表B.《人权宣言》的发表
C.三级会议的召开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0 . 美国指使加拿大扣押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赤裸裸地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
历史上,巴黎和会也具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其典型史实是()
A.美国主导建立国际联盟
B.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C.与会各国签订《九国公约》
D.法国收回被德国割占的部分领土
11 . “(达尔文的学说)要点已为现在所有的科学家所接受。
但在某些领域、特别是在宗教界,则存在着激烈的反对意见。
”宗教界反对达尔文的学说,主要是由于该学说()
A.否定了神创论B.违背科学规律C.宣扬了马克思主义D.论证方法错误
12 . 下表是某历史兴趣小组的部分研究报告。
该报告研究的主题是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B.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C.资本主义的巩固与发展
D.科技革命的开展
1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在西方的经济确实是一团糟的同时,苏联正在继续进行经济发展方面的独特实验”。
下列选项中属于“独特实验”的是()
A.颁布《土地法令》分地给农民
B.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改革
C.斯大林工业化中两个五年计划
D.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
14 .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其中英国,法国,俄罗斯建立的是
B.英法俄联军
C.三国同盟
D.英法俄盟军
15 .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都体现了时代精神,它们都主张
A.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反对民族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C.建立资本主义民主社会
D.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度
16 . 从15世纪开始,为了筹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所需的货币和资本,欧洲航海家开辟了新航路,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下列叙述与这段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A.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
B.在这场运动中欧洲人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
C.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英国工商业的繁荣
D.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资助,横渡太平洋达到美洲大陆
17 . 伴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
以下有关阿拉伯帝国的史实,说法错误的是()
A.穆罕默德在位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B.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
C.阿拉伯帝国在扩张时并未与当时的中国有过正面交锋
D.阿拉伯帝国在扩张过程中直接占领过西班牙
18 . 阿拉伯谚语:人怕时间,时间怕金字塔。
被誉为“金字塔的国度”的是:
A.古埃及
B.中国
C.古巴比伦
19 . 判断下列连线题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20 .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曾有过辉煌的上古文明。
下面属于上古文明内容的是()
①金字塔②《汉谟拉比法典》③种姓制度④雅典民主政治⑤阿拉伯帝国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
21 . 下面是小赵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
图片①②③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B.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C.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D.文艺复兴—反法同盟的形成—工业革命
22 .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
”马克思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林肯A.满足了农民要求土地的愿望
B.领导人民实现了美国独立
C.维护国家统一,废除黑人奴隶制度
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
23 . 西欧中世纪的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等,法庭由领主或他的管家主持,通常是不定期开庭。
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B.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经济组织
C.庄园是农村基本的社会组织D.庄园是领主统治农奴的工具
24 .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一个新的时期,下列不属于“新的时期”的发明是
A.
B.
C.
D.
25 . 达·芬奇创作的《蒙娜丽莎》不同于中古时期以神为题材的传统,它主要歌颂了()
A.神像的至尊至伟B.人自身的美丽
C.大自然的魅力D.神话的传奇
二、综合题
26 . 14-16世纪被称为“人的发现”和“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其中,“人的发现”指的是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观察下图两位人物。
请回答
(1)两幅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并写出他们的各自的代表作品一部。
其中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
(2)他们在14至16世纪的西欧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实质是什么?核心思想是什么?他们的作品又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3)这个运动有何意义?
(4)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什么共同影响?
27 . 在各国历史进程中,革命和改革是社会更替与变革的重要形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障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
……英国人在政治制度方面的重大创新,使后来西方各国在步入民主政治的行列之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英国为榜样。
——唐晋主编《大国崛起》
材料二据统计,在这30年间,俄国的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
在此期间,农村社会分化加剧,一部分农民成为富农,更多的农民却更加贫困,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富农购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雇佣贫雇农,用新式农具,经营资本主义农业。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三唯今之计,我当决断,与其坐待彼等昌明,共兴亚洲,莫若早脱其列,携手西洋诸国,……断然废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
——日·福泽谕吉《脱亚论》(1885年)
材料四“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
(1)材料一英国创设的“政治制度”是指什么?它是通过哪一文献确立的?
(2)依据材料二,俄国30年间发生哪些变化?引起俄国这30年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日本什么历史事件?请简述“废旧制,立新政”中最能体现当时时代发展趋势的措施。
(4)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指出19世纪60年俄国和日本推进近代化资本主义发展方式的本质相同点?
(5)材料四中美国为医治“感冒”开出的药方是什么,有何显著特点?在这剂“药方”中,核心的药材是什
么?
三、辨析题
28 . 大国崛起,因素众多。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各方面的巨变,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心(思想)的变化,下面两个人物就是引起人心巨变的代表。
但丁: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新世纪笫一位诗人。
伏尔泰: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1)根据材料一,举出近代欧洲影响“人心巨变”的两件重大事件。
材料二:英囯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制度营造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2)材料二中英国“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依据哪部法律文献而确立?根据材料二分析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美国前总统布什在演讲中说:“人类历史最为珍贵的是实现对统治者的驯服,因为只要驯服他们,他们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
(3)从布什的话,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总统的权利是受到限制的,你知道把美国总统送进笼子里的美国早期法律是哪部?该法律体现哪一政治原则?
材料四:然而到19世纪60年代,俄国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资本的年代》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60年代俄国“关键弱点”是什么?俄国是怎样解决“关键弱点”的?解决后的俄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根本变化?
材料五:“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到日本)的,从此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
﹣﹣1868年,一位日本官员话
(5)根倨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人为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进行了改革,改革中日本学习“西洋文明”的内容有哪些?这次改革对日本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6)综合上述材料,归纳促成大国崛起的主要因素。
四、论述题
29 .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殖民者侵略的脚步,于是亚非拉掀起了一系列的反侵略斗争。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这个地处边缘的小国,却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占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1853年,佩里将军的舰队陈兵东京湾,日本无力抵御它们。
十年前,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对中国也曾这样耀武扬威……与中国截然相反不同的是,19世纪60年代,日本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
——(美)史兹·墨菲(亚洲史)
材料三 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引发日清战争。
战争的胜利,使日本国民对大中华文化固有的“赞赏”、“崇敬”心理开始崩溃,隐藏在内心的劣等感,迅速向“差别”、“轻蔑”的意识逆转。
一种新型的近代清国观开始形成,大和民族自身的优越感迅速转变成时代思潮的主流。
从此,日本对邻国开始盛气凌人了。
材料四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请举出1857年英国在亚洲进行殖民统治时引发的一次民族解放战争的名称。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首先打开日本大门的是哪个国家?日本的什么事件“宣告了一个迅速改革和西方化时代的到来”?
(3)材料三中的“日清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此次战争后,“日清战争”的“清”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行了一场救亡图存的政治变革是什么?
(4)材料四这里的“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指的是哪两个国家?“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是指什么事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
1、
2、
三、辨析题
1、
四、论述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