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涉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涉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诅咒(zǔ)戏谑(xuè)乘凉(shénɡ)殒身不恤(yǔn)
B . 回溯(sù)叨扰(tāo)腼腆(tiǎn)流水淙淙(cónɡ)
C . 空隙(xì)按捺(nài)隽永(juàn)骇人听闻(hài)
D . 拜谒(yè)孱弱(cán)摈弃(bìnɡ)长吁短叹(xū)
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调济沧海腥红娥眉山如芒在背
B . 寒暄嫡居舟楫乌蓬船金石可缕
C . 放诞杜撰孽障嚼舌头弱柳扶风
D . 珠玑编篡弩马东道主未雨绸谬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云南有着美丽的风景:山青水秀,月色朦胧;风摇叶展,山路;九转十八盘,山雨雾中行。
②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显得太单薄。
③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该认真检查。
④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的行为如不停止,将毁掉自己的生存空间。
A . 曼延未免督促作茧自缚
B . 蔓延不免敦促玩火自焚
C . 蔓延未免敦促作茧自缚
D . 曼延不免督促玩火自焚
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据报道,经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检测,鸭子吃了掺苏丹红的饲料后产生的“红心”鸭蛋,含有苏丹红IV号。
B . 现代人生活节奏越越快,负担越越重,压力也越越大,这自然有时代发展的客观原因,也关系到我们内心世界的波动。
C . 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越越激烈的升学竞争和课业负担,使中学生的生活空间和活动范围变得日益狭窄,这成了一个焦点问题。
D . 走最有效地利用资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5. (2分)依次在下列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现在能看到的《红楼梦》只有前80回是曹雪芹所做,后40回是高鹗续写,但有专家认为曹雪芹实际已经成稿,只不过后四十回遗失了,这从序言中十载,增删五次”可以看出。
(2)我们普通人和作家看到的世界是一样的,而作家却能够捕捉到那些触动人心的细节、场景,找到生活的闪光点、奇异处,从而产生创作灵感。
而我们普通人却对自己的生活习以为常,鲜有新奇感受。
因此可以说文学创作对于那些对生活的人是基本无缘的。
(3)我们有些人总是喜欢幻想,幻想不刻苦就能取得好成绩,但是,不努力就想获得成功,简直是。
A . 批阅视若罔闻不经之谈
B . 批阅熟视无睹无稽之谈
C . 披阅熟视无睹无稽之谈
D . 披阅视若罔闻不经之谈
6.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曼德拉为南非的白人和黑人,以及世界上目前还在被各种矛盾困扰、剑拔弩张难以和平的地区,做出了一个经典的榜样。
B . 日本安倍晋三上台不久,就以敌视的态度对待中国,借助钓鱼岛问题反戈一击,以便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C . 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西方发达国家普遍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中国只能匠心独运,走出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D . 在这个时代,许多人拥有梦想并根据现实需要不断地调整梦想,很少有人从一而终地坚守住自己最初的梦想。
7.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
②为躲避敌人的搜捕,她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③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 ,极其缺乏.
A . 截然化妆百里挑一
B . 截然化装凤毛麟角
C . 迥然化装凤毛麟角
D . 迥然化妆百里挑一
8.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2013年2月,在上海召开的由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举办的“先秦诸子暨《子藏》学术研究会”上,我们提出了“全面复兴诸子学”的运动。
B . 由于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一再重复上演,使得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在享受手机带来便捷的同时,是否过于依赖手机而忽视了现实的人际交往?
C . 俄罗斯中国文化年活动在莫斯科拉开帷幕,中国代表团的精彩演出赢得全场俄罗斯观众的热烈掌声,对这次中俄文化交流活动给予很高评价。
D . 4月1日,“苹果”中国官网发布致中国消费者的道歉信,由于这一天是愚人节,这让不少中国人感到“苹果”选择这个日子进行道歉是不是别有用意。
9.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郭川驾驶“青岛号”无动力帆船,经过137天的艰苦航行,创造了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成为中国环球航行第一人。
B . 2013年,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座城市参与世界“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取得了快速发展,中国共有127个城市加入该活动。
C . 人口老龄化,给“未富先老”的中国带来巨大考验和压力,健全和改善“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制度和服务体系刻不容缓。
D . 延长退休年龄或实行弹性退休制等重大变革,对广大人民群众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够愉快接受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
10.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
“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B . 文艺复兴是欧洲14~16世纪的文化和思想潮流。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批成就卓著的作家,如但丁、薄伽丘、莎士比亚等。
C .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重要作家之一,其作品最大特点是民族化、大众化,代表作有《小二黑结婚》和《李有才板话》。
D . 普希金被高尔基称为“俄国文学之父”,他的喜剧《钦差大臣》和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深受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
11. (25分) (2017高三上·重庆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一觉,千年不醒
朱文颖
有一个梦,或者一种现实一一它从来未曾证实,但也似乎永远不被否定。
我一直记得,在我很小的时候,两岁,或者三岁,我们一家,我、父亲,还有母亲,在一个轻雾的早晨,坐车来到水草极盛的河边,母亲替我梳着头发,然后指向远方:
“喏,那边,那边就是扬州了呢.”
这个梦我母亲是否定的。
她说她从来都没去过扬州,更不要说再带上我和父亲了,而我父亲則抿嘴一笑,并未正面回答。
他们两个都是南方人,神情里有着南方的含蓄与意犹未尽。
但这个梦于我却是无比真实,比很多现实生活更要真切无比。
我固执地记得那个场景。
我母亲把我抱在怀里,风吹过来,然后她的手指向薄雾深处的水域:
“喏,看到了吗,那就是扬州啊。
”
还有一件事也是奇怪而莫測的。
十多年前,真实记忆里我第一次去扬州时,朋友带我游个园。
半园逛过,我说:“这地方我住过。
”
朋友笑,说:“不可能,这里从来不对外开放客居的。
”
但我仍然固执,说真住过。
而且是一间大客房,一溜下着蚊帳,纯白色的,像一朵朵夏日里也掩盛开的荷莲。
仍然是十多年前,个园游过的第二天,朋友开车送我去高旻寺。
恰是正午。
一个小沙弥跑来开启铁门。
寺静极,有几棵参天的古树。
这江南四大禅院之一的高旻寺,正值改建,原先的正门封住了。
朋友是旧地重游,于是感慨:全变了,不一样了,真的全不一样了。
在高旻寺用餐,饭堂正中是一张长条木桌,一盆白米饭。
汤是青菜汤,另有咸菜、炒茄子等素食。
我们—一坐
了。
菜极淡,盐放得很少,并绝无味精。
虽然时候不早,已是饥肠辘辘,却仍然食之无味。
因为在寺庙中与僧侣共餐,饭食是不能剩的,大家努力把碗中的饭菜吃完后,抹抹嘴巴,忍不住问道:寺中的大和尚也吃这个吗?回答说是,并告知这青菜与茄子还都是自己种的。
不时有和尚吃完饭,默默站起身去刷碗,素色的长衫在面前晃来晃去。
那天我没有多说话,我总觉得仿佛多问了这样的问题,多少有些影射出对僧侣清贫生活的鄙夷——而不知为何,这让我感觉羞愧。
因为和尚不肯收饭钱,所以朋友拿了钱出去捐募。
这时我身边有人轻声说道,其实在庙中乞食,是必得的。
因为僧侣们觉得,佛的也就是众生的,你问他讨取什么,他都肯给你。
真的全都可以给吗?我又连问一句。
重建的大雄宝殿金碧辉煌。
因为还未完全竣工,殿内的脚手架还未拆除,但已可见气势的不凡与场面的恢弘。
我们在殿内走动,现看四壁的佛教壁画。
或许是殿大而空旷的缘故,讲话的声音发出了辽远的回响。
忽然有一个年轻的和尚走上前来,说道:不要喧哗,有僧正在午睡。
看一看就请出去吧。
这和尚穿着深色的袈裟,眼眶很深,颇有达摩相。
我们问他的籍贯,回答说河北。
不多言。
出寺门,我竟有些恍若梦境的感觉。
寺外荒凉,几片池墙。
塘中却是残荷,不见花,光有大瓣杂芜的荷叶。
身体在那艳阳下出奇的沉静下来,突然不太觉得热了。
我们朝河边走。
走了很久,河边的水泥墙忽然不见了,面前是不宽的一片水域,有小艇停着,船上一位船夫,悠闲而坐,等待接渡者上船,然后把他们载向彼岸。
可以望见河的对面,丛丛的树影。
朋友说,对岸有一座庵。
渐渐有摆渡者过来,背着大捆捕虾的虾笼,沿踏板上了船。
而河水,在烈日下闪着光,竟是通体透明,
后来就很长很长时间再没去过扬州。
仍然记得那个两三岁时的梦。
记得我固执地在个园里说:“这地方我住过。
”记得十多年前高旻寺那顿清淡的午餐。
记得烈日下淡到虚无的河水……一直记得扬州。
去年秋天我去德国。
到了中部的一个小城镇——马戈的堡。
我在地图上查找它的方位和知识——欧洲最重要的中世纪城市之一,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一世大部分的统治时间都居住在那里,死后也葬在那里的大教堂;在二战时期,它是德国被盟军轰炸毁坏程度仅次于德累斯顿的第二大城市,美国和苏联的军队占领了该城。
在两德没有统一期间,它归于民主德国,两德统一以后它现在是萨克森州的首府。
于我,这个地方和知识都是陌生的。
黄昏的时候我们到了,先去看一个德国最古老的哥特式教堂。
这个教堂在二战时被毁坏得非常厉害。
德国人后来用一种专门的砖来重建它。
这种砖据说是用特殊材质制成,被雨淋湿以后,这个教堂的墙面就会呈现一种非常古
老的灰黑的颜色。
那天我们到达的时候正好教堂的钟声响起来了,很多的鸟群飞了起来,街上没有人。
突然之间,我坐在黄昏的阴影里,发呆,心悸,惊惧,有什么东西曲折而缓慢地流过我的心头。
故乡。
我想到了“故乡”这个词。
我突然觉得,“故乡”这个概念其实是很广泛的,有时候并不如同人们所说的那么狭隊。
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扬州。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从关于扬州的梦境写起,既给文章笼罩上一种梦幻色彩,也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深深的依恋。
B . 母亲明确否定我的梦,父亲则抿嘴一笑,并未正面作回答,这表明了父母完全不同的性格特征。
C . 扬州的朋友否认我住过个园,而我则能回忆起我住个园时的具体情形,真是有些奇怪莫测。
D . 寺庙外悠闲而坐等待摆渡者上船的船夫,烈日下通体透明的河水,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2)文章题为“扬州一觉,千年不醒”,可文中却花费不少笔墨写德国小镇马戈的堡的教堂,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3)文章以“那天晚上,我梦见了扬州”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12. (16分) (2017高三上·南阳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冷暖岛事
王福日
时至三月,天气乍暖还寒。
这天阳光很好。
老顺财沿着山坡上满是雪水的泥泞小路,一一呲一滑地赶向山坡下已废弃的打谷场。
他的许多老伙计已经等在那里--六冠叔、张大炮、凤举……他们散落的这个小岛上,能聚起来的老人也就是这十几个了。
只要天气好,这十几个人都要聚在一起,在打谷场上拢一堆火,吊起大茶壶,一群老人摆桌放凳,边喝茶边打牌,时间就在丝丝啦啦地水沸声中悄然过去了。
但这天的气氛有些压抑,昨天就说身体不舒服提早回家的有田叔,快到中午了还没有来。
“我们去看看吧!”老顺财说。
众人互相搀扶着往有田叔家去,没走出几步,就听见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老顺财心里一紧,这不年不节的,鞭炮声在这个岛上只有两个意义--一是喜,一是丧。
若有喜事,早该筹划了,大家应该有耳闻,若不是,那只能是……
老顺财脚下一踉跄,“有田叔!”几位老人面色骤然紧张,脚步也快了起来。
快到有田叔家的时候,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隐约递进了老顺财的耳朵,空气中飘荡着浓重的火药味道,老顺财觉得一颗心就卡在嗓子口,他想喊,但与泥泞抗争的双腿已经耗尽了他的体力,他不得不张大嘴,用直窜进肺管的寒风把这股情绪压下去。
一转弯,就是有田叔家的大门了。
门开着,有田叔的小孙子坐在一堆鞭炮屑上蹬腿嚎哭,旁边站着他气鼓鼓的父亲。
“亮子,出啥事儿了?”
“顺财叔,你们来啦!这孩子,过年剩了一挂鞭炮,被他偷出来放了,这不年不节的,您说该不该打?”
“哎呀,这算个啥啊?城里过年不是不让放鞭嘛!对了,你们啥时候回来的?”
“昨天回来的!”
“你爹他……”
“在屋里躺着呢!”
“他身体好受些没?”
“啊?我爹病了吗?他没说啊?!”
“他……”
老顺财刚想说有田叔昨天提早回家的事,就看见有田叔挑开门帘走了出来,红光满面的,哪有半点病态?
“好你个有田叔!”老顺财忽然想通了,“谎称生病原来是为了回家等儿子啊!”
“我不是怕你们嫉妒吗?!”有田叔笑着赔礼,“你们的儿子过年不是都没回来吗?”
“你个老东西,我们还以为你……”
“哈哈,儿孙都在身边,我就是去了,也没啥遗憾啦!”有田叔开着玩笑。
“你!……”老顺财忽然感觉周围暗淡下来,寒风冰冷刺骨。
只剩有田叔家院子里的阳光,有些刺目,温暖的让他想哭。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年31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开头两段的自然环境描写非常简洁,“乍暖还寒”既写出了天气特点,又巧妙地照应了题目中的“冷暖”;“阳光很好”又为开展故事情节作了铺垫。
B . 在去有田叔家的路上,老顺财听到了孩子的哭声,闻到了空气中的火药味儿,这让他心情更加紧张不安,心理描写形象地凸显了这种心情。
C . 小孩子平日里放个鞭炮不算个啥,但有田叔的儿子却把孩子痛打一顿,是因为孩子偷放鞭炮,有很大的危险性。
D . 小说标题为“冷暖岛事”,从作品内容看,“暖事”主要是指有田叔的儿子回来看望父亲,并决定不走了;“冷事”则指老顺财等老人的儿子过年不回来看望老人,让老人们心寒。
(2)小说最后两段内容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安排主要故事情节的?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三、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 (5分) (2019高一上·朝阳期中) 作文
日月如梭,流年似水。
几个月前还在中考考场上奋笔疾书的你,此刻已经带着对未米的无限憧憬,走进80中学的校园,步入自己三年的高中生涯。
然而,面对着高一的新生活,你可能充满了很多复杂的情绪:欢喜、惊讶、兴奋、不安、迷惘甚至苦闷……
请用你的笔记录下自己在高一的点滴生活,表达自己对青春、对学业、对未来等等的感悟或理解。
要求:选取典型事件,描写要有细节,抒发真情实感,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1分)
11-1、
11-2、
11-3、
12-1、
12-2、
12-3、
三、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