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复习笔记
(完整版)
一、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
二、小学教育的观念变革
(1)从工具到人文:语文本来是文质兼美的,学生也是活泼生动的,教师是最具有情感的人。

所以语文教育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

(2)从能力到素养: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语言应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
思维能力: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审美思维
(3)从单元到多元
1.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思维
2.注重人的内在修养,轻视对外在客观规律的探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指向
3.重家族和重血缘的家庭伦理本位的价值观
(4)从课堂到生活
三、语文课程的性质
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工具性的功能
发挥人类文化的传递功能
发挥语文表达情意的功能
发挥语文的文化沟通和互动功能
2.人文性包含哪些<主要体现在文化上>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是人类思维和思想的重要载体
语文还是人丰富情感的重要载体
四、语文课程的教育性
文学语言教育文学审美教育激发想象能力健全人格养成
五、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到高,简单到复杂分为六个层面
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
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高雅的言谈举止
六、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创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七、开放的内涵
开放的思想观念开放的主体开放的教材
开放的教学过程开放的评价体系
八、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特点
多样性地域性潜在性
生成性人文性开放性审美性
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开放与控制原则优先与适应原则合作与拓展原则
有序与灵活原则有益与有效原则
十、传统教育在语文教育中的作用
能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十一、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预习指导导入讲解讨论和指导式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组织活动作业课堂小结
十二、教学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习是对知识情感和生命的一种体验
开放性与生成性是新的语文课堂的主要特征
树立以学定教的观念
课堂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十三、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
确定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学情选择教学方法合理运用多媒体
十四、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科学化系统化具体化行为化动态化
十五、课堂提问的种类
记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
分析性提问评价性提问创新性提问
十六、小学语文课堂提问遵循的原则
科学性有效性启发性适时适度性激趣性
十七、板书的类型
文字式线条式表格式图画式
十八、课堂板书设计原则
科学性针对性简明性艺术性合作性
十九、课堂练习设计原则
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创造性
二十、课堂练习设计策略
设计新颖的作业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设计富有创造性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计实践性作业,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设计分层次的练习,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一、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
加强听写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在快乐中有效学习
与识字阅读教学相结合,在应用中巩固记忆
识字教学策略
创造丰富多彩的情境,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课外活动中通过大量的阅读增强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日常活动中运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
二二、写字教学策略
以身作则,加强教师的示范作用
细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灵活施教,激发学生写子兴趣
评价有效,提高写字教学效率
二三、阅读教学策略
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
加强教师的指导地位,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拓展课外阅读,创设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气氛
二四、课程评价的功能
促进发展的功能鉴定水平的功能选拔淘汰的功能
<导向功能,诊断功能,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反思功能,记录功能>
二五、评价原则与方法
客观性,整体性,指导性,科学性
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个体内差异评价法
二六、评价策略
正确认识评价的目的
全面优化评价的内容
灵活掌握评价标准
积极改进评价策略
二七、新课程小学语文评价观
评价目的由注重甄别选拔转为强调促进发展
评价过程由注重结果转变为强调过程
评价主体上由单一化,单向性转向多元化,互动性评价标准弱化班级成员参照强化自我参照
评价方式由单一的量化评定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