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课件 (公开课专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赏析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体会“惟余〞和“顿失 〞的作用并说出所用的修辞方法是什 么“?惟余〞表达白雪覆盖的范围之广
、景象之壮阔,
“顿失〞表现冰封速度之快,寒威
之烈,用了夸张和对偶的修辞。
另外,“惟余莽莽〞“顿失滔滔〞 分别照应“雪飘 〞“冰封 〞。
语言赏析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表达方式: 议论、抒情
借代 点明主旨
江山如此多娇,
承上启下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前句总括写景,
惜秦始皇汉武,
后句总领下文抒情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用词精当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评古 有褒有贬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比照写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论今
还看今朝。
合作探究
下阙“引〞出了哪些古代英雄人物? 他们的相同点是什么?
合作探究 上阙是如何描绘北国雪景的?
合作探究
全景
总写 概括描写
先总后分
远景
分写 具体描写
想象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静态
万里雪飘。 动态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静态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化静为动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表达方式: 描写
实写
雄奇壮丽 意境开阔 气魄宏大 热爱赞美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 一个农民家庭。中国人民的领袖, 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 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 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书法家。有许多大磅礴的诗作,主 要作品有《毛泽东选集》《毛泽东 军事文选》《毛泽东诗词》等。
文学常识
词 1.概念 词是诗的别体,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 样式,到了宋代,经过长期不断开展,进入 了全盛时期。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 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词。 2.分类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一 般认为:58字以内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
5.文学常识
3.词牌与词题 词牌,最初是特定的词乐曲调的名称,后来成为特定的词 体格式的标目,即一首词的词牌限制这首词的形式(句数、 平仄、押韵等),紧连着词牌的词题就是这首词的内容, 也就是说词牌说明形式,词题说明内容。如《沁园春·长 沙》的词牌是“沁园春〞,词题是“长沙〞。 “沁园〞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后来被外 戚窦宪所夺,有人作诗咏其事,“沁园春〞词牌由此得名。
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
《参军行七首其四》〕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绝句》〕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行路难》〕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2、理解这首词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方法。 3、品味诗歌精练优美的语言。 4、体会作者的胸怀、思想感情。
题解 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曲词〞,是配乐的 。后来逐渐跟音乐别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 为一阕〔què〕;词假设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 阕。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 “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这 是一首写景咏怀词、古典词。 《沁园春》这个词牌规定114个字,分上下两阕 ,上阕13句,下阕12句,句号处必须压韵。“沁园 〞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 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对偶、比喻、拟人。 把白雪覆盖着的群山比作“银蛇〞,把高原比作 “蜡象〞,“山〞“原〞 都是静物,写它们 “舞〞 和“驰〞 ,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生动形象地展现 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写出 了景物活泼奔放的气势,显示出一种发奋的态势和竞 争的活力,“欲与天公试比高〞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群 山以人的豪情,同时写出了山的高峻。使大自然显得 生机勃勃,灵动活泼,让人倍感振奋。
▲ 他们的课程,无论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经过认真研判,把各学科的 核心素养作为教学主线。既涵盖城市中小学、又包括乡村大局部学校的教学 模式。適合全國大局部教學大區。本課件就是從全國一等獎作品中,优选出 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示范性强,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2021/8/23
妖 ráo〔 娆 〕 jiǎo〔 侥 〕幸
不屈不náo〔 挠 〕
jiāo〔 骄 〕傲 jiāo〔 娇 〕美 jiǎo〔 矫 〕正
词语解释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顿失滔滔:指黄河因结冰而立刻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文 中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
语言赏析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比喻。想象。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 指红日照耀大地。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 指白雪覆盖大地。这句词写出了雪后天晴,红日 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抒发了对祖国壮丽 河山的热爱之情。
当时我工农红军反“围剿〞成功,但革 命仍未完全胜利,然而作者的眼中已看到了祖国 山河的美好,作为领导全中国走向胜利的伟大领 袖,此时已经在对未来憧憬了,革命胜利后的祖 国将会更美好。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 吉思汗。
这五个人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 都有雄才大概,赫赫战功。对中国历史的开 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唐太宗 秦始皇
成吉思汗
宋太祖 汉武帝
江山多娇
下 英雄折腰 阕
秦皇汉武 略输 唐宗宋祖 稍逊 成吉思汗 只识
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陪衬)
过渡
评史
颂今
评论历史人物,赞美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 (议论、抒情)
而对成吉思汗,却先扬后抑,肯定其“一代 天骄〞,但“只〞不但有惋惜之意,几乎近于嘲 讽了,对他缺少“文治〞的批评更严厉一些。
合作探究
对于这些人物作者用了一个字作了评 价,是哪个字?
用“惜〞字总领,引出作者对 历史人物的评价。
“惜〞是可惜、惋惜之意。
合作探究
“惜〞的内容指哪些呢?“惜〞字包含着 作者什么感情?
“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 。
“惜〞中含褒,肯定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他们 具有雄才大概,在中国历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
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 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他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又领 导全党全军开展抗日战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 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 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豪放之词。词里抒发了 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雄空前伟大的抱 负和无比坚决的信心。这首词,写景,纵横千万里,气势磅 礴,旷达豪迈;议论,纵贯古今,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合作探究
主题
这首词以宏伟的气魄、生花的妙笔描写 了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丽的北国雪景,纵论 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 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词人的伟大抱负和 坚决信念。
语言赏析
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 弯弓射大雕〞中的“略〞“稍〞“只〞
“的略准〞确、性“。稍〞都是程度副词,“略微〞“稍 微〞的意思。在句中分别修饰“输〞和“逊〞, 表示程度较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并非一概 否认,并非全无文采,而是在肯定的根底上委婉 地指出其缺乏,具有很强的分寸感。
同学们你还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 折腰、文采、风流人物、唐宗宋祖、秦皇汉武。
读准停顿
沁园春·雪
1936年2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
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
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
/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 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读准字音
沁园春〔 qìn〕 莽莽〔 mǎn〕g 分外 〔 fèn〕 妖娆〔 ráo〕 风骚 〔 sā〕o 成吉思汗〔 〕hán 稍逊 〔 x〕ùn 俱往矣 〔 〕yǐ 数风流人物〔 shū〕 今朝〔 zhāo〕
预习测评
生难字 沁园春( qìn) 莽莽( ) mǎn分ɡ 外( 妖娆( rá)o 稍逊( ) xù风n骚( 今朝( zhā)o 滔滔( ) tā折o腰( 大雕( diā)o 俱往矣( ) 单yǐ于(
上阕
降雪冰冻 地区之广
千里万里 望
冰封雪飘
寒冷程 度之烈
总
〔描写〕 对偶
夸张
长城--惟余 大河--顿失
静态
山--舞—银 原--驰—蜡
动态
对偶 比喻
分实
比喻
须
拟人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虚
〔抒情〕
对革命光明前途的形 象预见,表现了革命
领袖高瞻远瞩的十大
胸怀和乐观精神
合作探究
下阙是如何写的?
合作探究
可惜、惋惜
“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同时,委 婉指出短于文治的缺点〔略输、稍逊、只识〕,即在 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也 有欠缺;
“惜〞中寓志,“惜〞并不是苛求古前人,蕴含 无产阶级后来居上的豪迈气概,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
合作探究
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评古是为了论今,通过“往昔〞“英雄〞 与“今朝〞“风流人物〞比照,有针对性地批 评古代帝王的缺乏,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 河山的历史作用。
整体感知 1、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描北国雪景,赞壮丽河山。 下阕:评历史人物,抒伟大抱负。
2、上下阕之间有一句过渡句,请迅 速找出并说说它的作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作用:承上启下。
整体感知 3、找出主旨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表达了 词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决信念。
1945年10月,毛泽东去重庆谈判,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 “索句〞,毛泽东就赠以《沁园春 雪》。当即,《新民晚报 》登载了这首词,整个重庆山城都轰动了。蒋介石气急败坏 ,要求他的御用文人日夜埋头写作,以写出一首在气势上、 意境上胜过这首的词。然而,那些御用文人挖空心思、绞尽 脑汁也没有写出来。于是这首词就更加响彻祖国的大江南北
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古?代那些帝王都过去了,要看叱咤风云的人物 ,还得看现在,看人民群众,看新时代在文治和武 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抱负的人。“ 今朝〞的“风流人物〞应该是人民群众,应该是领 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应该是 作者的自况。“数〞与“看〞两个动词流露出对中 国无产阶级的自信,历代英雄人物统统被滚滚的历 史洪流席卷而去,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 史前进的真正动力,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 主人。 作者歌颂了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表达了 词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决信念。这是全诗的主旨。
课堂导入 请说说几个含“雪〞字的成语:
冰雪聪明 冰天雪地 报仇雪恨 饱经霜雪
雪中送炭 鹅毛大雪 风花雪月 报仇雪耻
风雪交加 囊萤映雪 傲霜斗雪 程门立雪
雪上加霜 阳春白雪 白雪皑皑 ……
课堂导入 请再找几句咏雪的诗句:
1、墙角数枝梅,凌寒单独开。遥知不是雪,为有
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 ) )
)
fèn sāo zhé chán yú
成吉思汗( há)n 数风流人物( sh)ǔ
一代天骄( ) jiāo 红装素裹( ) ɡuǒ
辨析多音字与形似字
折腰 〔 zhé 〕 折 折本 〔 shé 〕 数
折腾 〔 zhē 〕
数星星 〔 shǔ பைடு நூலகம் 数字 〔 shù 〕 数见不鲜 〔 shuò 〕
2021 年 “精 英 杯〞 全国公开课大赛
获奖作品展示
教育部“精英杯〞公开课大赛简介
▲ 2021年6月,由教育学会牵头,教材编审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在全国8 个城市,设置了12个分会场,范围从“小学至高中〞全系列部编新教材进行 了统一的培训和指导。每次指導,都輔以精彩的優秀示範課。在這些示範課 中,不乏全國名師和各省名師中的佼佼者。
虚写
语言赏析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对偶、夸张、互文。句式工整,描绘
了北国壮丽的雪景,意境开阔,气魄宏大, 表达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动静结合。“千里冰封〞写辽阔大地 被坚冰封冻;“万里雪飘〞写万里长空雪 花飞舞。“冰封〞是静态,“封〞字显得凝 然安静;“雪飘〞是动态,“飘〞字显得舞 姿轻盈。一静一动,静穆而又生动,相映 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