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电气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学科专业培养方案1 总体思路和培养模式继续强化“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提高工程教育质量,致力于培养“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的卓越工程人才。

具体而言,实施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培养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和国内外知名企业联合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重点提高工科学生的国际视野、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工程实践能力。

目标思路:“适合学生成长、切合清华实际、符合国家战略、汇合全球发展”,持续保持清华大学电机系人才培养的优势。

根据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结合电气工程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清华大学电机系确定了培养基础扎实、创新能力突出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的总体目标。

在坚持人才培养总体方向的前提下,面向国民经济和学科发展前沿的重大需求,制定了近期的人才培养战略:将“通才教育与英才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给“通才”拓宽通道,为“天才”开辟空间。

学生按本科需求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学生本科阶段校内外实践环节累计不少于1年。

达到本科毕业标准,取得工学学士学位。

同时在本科生中进行遴选,对一部分具有科研能力、创新素质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

本专业将实行校企联合、本硕贯通的模式,实施“4+1+1”模式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其中,本科阶段按4年制本科完成学业,部分学生通过选拔进入硕士阶段培养。

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均安排不少于一年时间的工程实践(实习)。

图1 电气工程学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本科培养方案共173学分,分布如下:表1 本科培养方案课程分布根据清华大学电机系的生源特点和已有的课程安排,我们认为在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时需要重点考虑的是提升学生在学期间对工程实践的理解,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扩充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加人文、管理、经济方面的课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沟通、表达、协调能力的训练。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电机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
30220414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英文)
40220723
电力系统分析
30220323
高电压工程
中英文课程二选一。
(3) 专业选修课 18 学分
A组
通用: 40220921 40220502
电气工程导论 电气工程技术发展讲座
信号控制课组:
40220862 30220403
数字信号处理 通信系统原理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与电能产生、传输、分配和使用相关的电力系统和电工设备制造业,培养基础扎实、 创新能力突出、有国际视野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1)掌握与电气工程相关的数学、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技能; (2)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关注交叉学科并乐于发现知识,从而具备通过终生学习来解决现实世界 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3)在学术素养、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4)了解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周学时 2 2 2 5 4 2 2 2 2 1 1 1 1
考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2选1
考查
2选1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课程编号 10610193 10640682 10720021 10421084 10421102 10430484 10430344 10430801 20220174 20220162

清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方案

清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培养方案

电子工程系概况为了适应学科的快速发展和宽口径培养的需要,电子系的本科生按照电子信息科学大类招生,每年招生10个班,包括一个国防定向班。

电子系是清华大学学生人数最多的大系,招生质量也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选择到电子系就读的全国各省区市高考前十名的学生数十名,另外还有多名全国或国际竞赛的佼佼者。

本科生培养的专业方向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培养按照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与通信工程两个一级学科方向。

同时培养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专业硕士研究生。

培养目标电子工程系的本科学生应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具有成为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所具备的人文精神以及人文、社科方面的背景知识;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提出、解决带有挑战性问题的能力;具有进行有效的交流与团队合作的能力;具有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专业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信息科学技术的前沿学科,该领域也是信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之一。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以电路与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网络、电磁场与波、计算机及软件技术等理论为基础,研究各种信息的处理、交换和传输,在此基础上研究和发展各种电子与信息系统。

以现代物理学与数学为基础,采用计算机与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电子、光子的运动及在不同介质中的相互作用规律,发明和发展各种信息电子材料和元器件、信息光电子材料和器件、集成电路和集成光电子系统。

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为: 1)各种信息如语音、文字、图像、雷达、遥感信息等的处理、传输、交换、检测与识别的理论和技术,卫星、无线、有线、光纤通信系统和下一代网络技术;2)电路理论、集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设计及应用、系统仿真与设计自动化;3)微波、天线、电磁兼容理论与技术,电磁波应用技术;4)计算机应用技术;5)物理电子与集成光电子学、纳米光电子学、光纤通信系统与智能光网络技术、新型显示和新型电光薄膜材料与器件、大功率高速电子器件、微细技术和信息光电子材料评价与检测技术等。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具备坚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领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的设计、研发、管理和应用工作。

二、培养要求1.具有扎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掌握电路分析、数字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控制理论等相关知识。

2.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的设计、研发和应用工作。

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团队中协作、沟通,为社会做出贡献。

三、专业课程设置1.电路分析2.数字电路3.模拟电子技术4.信号与系统5.控制理论6.电力系统分析7.电力电子技术8.自动控制原理9.工程电磁场10.现代控制理论11.机器人技术12.计算机控制系统13.电气与电子实验14.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15.电力电子实验16.自动控制实验四、实践教学本专业注重实践教学,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参加实验、设计、调试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项目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毕业要求1.具备坚实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电力系统、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等领域从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的设计、研发、管理和应用工作。

2.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3.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团队中协作、沟通,为社会做出贡献。

4.能够熟练掌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需的设计软件、实验仪器和设备,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能够独立设计、开发、改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相关技术。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航空航天专业能源与动力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航空航天专业能源与动力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工程力学专业、航空航天工程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清华航院的使命是为国家航空航天及力学和能源动力等相关专业领域的发展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人才。

“工程力学、航空航天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人才培养的建设目标是:面向现代航空航天,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1)道德和人文素养。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坚定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2)基础知识。

具有理工科人才所应具有的数学、物理、生物、化学、电子、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3)本专业核心工程理论知识。

从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核心工程理论知识,基本掌握所学领域的专门知识;(4)了解学科前沿。

了解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趋势;(5)系统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能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确定优先级。

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在决策时能权衡、判断和平衡。

(6)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7)终生学习。

具有终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主动获取信息和追求职业进步的学习能力;(8)管理组织、团队协作能力。

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9)心理素质。

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能承受项目压力,沉着冷静,管理好时间和资源,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10)国际视野。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本科培养总学分172,其中春、秋季学期课程总学分143,夏季学期实践教学环节14学分,综合论文训练15学分。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核心驱动力。

为了满足这一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一套针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出具备扎实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基础、强烈的工程意识、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他们将能够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从事设计、开发、维护和管理工作,为国家的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课程设置1、公共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工程制图与CAD 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工程意识。

2、专业核心课:包括电路理论、电机与拖动、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等,使学生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专业方向课: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职业规划,提供电力传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系统分析等方向的专业课程,让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4、实践环节: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电气控制技术实习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我们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实训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职业规划与就业导向我们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规划指导,包括简历撰写、面试技巧、职场礼仪等方面的培训,帮助学生顺利融入职场。

同时,我们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到最前沿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并为他们的未来就业提供导向。

五、师资力量我们的教师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教授、高级工程师和行业专家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

六、教学资源我们拥有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配备了各种电气自动化设备和软件,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需求。

同时,我们与多家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七、培养模式我们采用“理论+实践+创新”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结合,鼓励和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

2)必修学分不少于 21 学分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3学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电子技术实验 数据结构 信号与系统分析 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4学分 3学分 2学分 3学分 4学分 4学分
自动控制理论(1) 4学分 自动控制理论(1)(英)4学分 3) 建议选修 电子工艺实习 电子工艺实习 1学分 2学分 二选一
专业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系统化的知识结构
领域应用知识
实际问题分析与研发能力
工具使用与实验技能 较强的运用知识能力
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面向领域的应用能力
创新能力 良好的创新发展能力 创业能力
三、本科专业培养方案
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信息科学技术大类领域(含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微电子学、计算 机软件五个本科专业)共同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掌握自动化专业专门知识与技能,具有健全人格 、 综 合素质、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个性鲜明、能力突出,具备在相关领域跟踪、发展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 能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育和管理等工作的信息科学技术专业卓越创新人才。
第 1-4 学期的体育(1)-(4)为必修,每学期 1 学分;第 5-8 学期的体育专项不设学分,其中第 5-6 学期为限选,第 7-8 学期为任选。 (3) 外语 8学分 大学英语课程必修 8 学分,安排在大学 1-2 年级,每学期必修 1 门,其中必修课组的课程至少占 4 学分。新生入 学进行英语分级考试,分 4 个级别,建议进入相应级别的“学术英语读写”或“学术英语听说”课程学习,也可选修 必修课组的其它课程。外语课程目录请见附件。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1)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必须在完成四个学期的英语课程学习之 后,于第三学期秋季学期开始报考。考试成绩以等级记录(清华大学英语水平 4-8 级,8 级为最高等级) ,不计学分。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外语课程的选课要求详见《学生手册》(2011)。

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天线原理
30230313
通信电路
30230703
数字图像处理
30230893
信息光电子学基础
30230923
统计信号处理基础
30230943
通信信号处理
30230993
现代计算机体系架构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语(1) 体育(1) 微积分A(1) 线性代数(1) 机械设计基础(1) 有机化学B 离散数学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1) 汽车工程概论 信息科学技术概论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导论 文化素质选修课 合计:
春季学期
学分 周学时 考核方式
32
考查
22
考试
12
考查
55
考试
44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40231103 40231133 40230223 30230331 30230142 30230952 40231002 40231112 40231162
语音信号处理 通信系统 射频通信电路 通信电路实验 通信原理实验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系统设计 微波电路设计 光电子技术实验 电子系统设计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
设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必修,不设学分,学生进入大三后报名参加。 一外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必修 6 学分。 关于免课、英语水平考试免考、实践环节认定等详细规定详见《清华大学本科大学外语课程规定 及要求》(教学门户)。
(4)文化素质课 13学分
秋季学期
第二学年
课程编号 10720031 10641132 10610204 10430944 10430801 10421133 30230822 20230281 20230253 30230901

清华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

清华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

清华电子信息工程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清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的高级电子信息工程人才。

培养目标如下:1.培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能在电子信息工程领域从事科研、开发和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2.培养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适应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快速变化和未来技术的挑战的专业人才;3.培养具备较强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在国际电子信息领域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

2. 课程设置2.1 基础课程清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建立学生对电子信息工程的全面了解。

基础课程包括:•数学基础: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物理基础:包括大学物理等;•电子基础:包括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等;•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等。

2.2 专业课程清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具备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相关工作的能力。

专业课程包括:•信号与系统:包括信号与系统基础、数字信号处理等;•通信原理:包括通信原理、无线通信等;•控制原理:包括控制系统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电子工程设计:包括电子电路设计、电子系统设计等。

2.3 选修课程清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拓展能力,使其能够根据个人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相关领域的课程进行学习。

选修课程包括:•: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光电子技术:包括光电子器件、光电子材料等;•网络通信:包括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微电子技术:包括集成电路设计、半导体物理等。

3. 实践教学清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注重实践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内容:•实验课程:包括电子电路实验、数字信号处理实验等;•实习课程:包括企业实习、科研实习等;•毕业设计:学生需要通过毕业设计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电气工程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培养方案引言电气工程是一门与电力、电子技术相关的学科,涉及电力系统、电路、电机、自动控制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领域的需求逐渐增加,培养电气工程人才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介绍一份电气工程培养方案,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

一、培养目标1. 学科知识培养:电气工程专业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电气工程的基础与专业知识。

学生需要学习电路理论、电力系统与电力装置、电气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关的数学和物理基础。

2. 实践能力培养:电气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学生具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培养实际操作的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创新思维培养:电气工程领域在技术创新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包括:电路理论、电力系统分析、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机与拖动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电气知识和基本电路分析能力。

2. 专业课程: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包括: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

3. 选修课程:电气工程专业的选修课程包括:电力系统规划与管理、电气工程设计基础、电能质量与节能、电气设备维修与运行管理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适合的选修课程。

4. 实践环节:电气工程专业的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实习和毕业设计。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课程,学习电气工程的实际操作技能;通过实习,了解电气工程实际工作环境和实际项目的实施;通过毕业设计,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三、实践教学1. 实验课程:实验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有课程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有课程

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有课程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有课程本科专业核心课本专业核心课为:电路原理、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工程。

共 12 门。

前 8 门为学科核心课,后 4 门为专业核心课。

3.6 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3.6.1 公共基础课程 26 学分3.6.23.6.3 数学和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36学分(1) 数学课 7门,24学分10421075 微积分B(1) 5学分10421084 微积分B(2) 4学分10421094 线性代数(1) 4学分10421102 线性代数(2) 2学分10420252复变函数引论2学分10420854 数学实验4学分1042080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3学分(2) 物理课 4门,10学分40220723 电力系统分析3学分30220323 高电压工程3学分专业选修课 18 学分A 组通用:40220921电气工程导论1学分(大一秋)40220502电气工程技术发展讲座2学分(大三春)信号控制课组:40220862数字信号处理2学分(大三秋)30220403通信系统原理3学分(大三秋)电力系统课组:00220092 理解稳定性2学分(大一春)40220802电力系统预测技术2学分(大三春)40220882智能电网概论2学分(大三春)40220072 发电厂工程2学分(大三春)40220442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2学分(大四秋)40220392 电力系统调2学分度自动化(大四秋)4022006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学分(大四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1学分(大四秋)40220692电力市场概论2学分(大四秋)40220901电能质量基础2学分(大四秋)40220821新能源发电与并网1学分(大四秋)40220782信息论与电力系统2学分(大四秋) 电网企业组织管理2学分(大四秋)40220341电力系统实验2学分(大四春)高电压课组:00220081我们身边的高电压1学分(大一秋)40220812 输配电技术2学分(大三春)40220102现代电气测量2学分(大三春)40220472电气设备在线监测2学分(大三春)40220891大电流能量技术1学分(大三春)40220462电器原理及应用2学分(大四秋)40220432过电压及其防护2学分(大四秋)40220762电介质材料与绝缘技术2学分(大四秋)40220793直流输电技术3学分(大四秋)40220872数字化变电站2学分(大四秋) 声光电磁测量技术1学分(大四秋)40220941高电压工程与数值计算1学分(大四秋)电机与电力电子课组:00220072超导体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2学分(大一秋)40220742 电机分析2学分(大三秋)40220732电力传动与控制2学分(大三春)40220452电力电子仿真设计2学分(大三春)40220682 电子电机设2学分(大计与分析三春)40220831可再生能源与未来电力技术1学分(大三春)40220912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2学分(大三春)40220482电力电子技术专题2学分(大四秋)40220712 微特电机2学分(大四秋)40220842电力传动系统设计2学分(大四秋)40220932智能电网中的储能技术2学分(大四秋)B组不少于2学分计算机课组:20220262面向对象程序设计2学分(大三春)40220412单片机技术与实验2学分(大三春)40220422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2学分(大三春)00220132可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系统2学分(大三春/大四秋)注:SRT可替代最多2学分专业课。

自动化系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自动化系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清华大学自动化系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 生主要是培养掌握某一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者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材。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取全脱产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论文答辩 须在校内完成。

学习年限普通为 2 年。

在学期间,研究生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实践原则 上不少于 1 年。

专业实践普通应在现场或者实习单位完成,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 合的方式。

论文研究工作普通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

鼓励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

以校内导师指 导为主,校外导师参预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在修完 学位要求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论文研究工作时间普通不少于1 年。

控制工程领域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 25 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 17 学分。

具体如下:1.公共必修学分 2.学科专业要求学分 3.必修环节学分4 学分 不少于 17 学分不少于 4 学分(一)公共必修课程(4 学分)自然辩证法(60610012)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0012)2 学分2 学分(考试)(考 试)(二)学科专业要求课程(不少于 17 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 11 学分) 1.基础理论课程(3 学分)工程硕士数学随机过程组合数学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矩阵分析与应用高等数值分析数值分析A应用随机过程基础泛函分析应用近世代数分形几何 (60428004)(60230014)(60240013)(60250013)(60250113)(60420024)(60420044)(60420224)(60420224)(60420223)(80420223)4 学分4 学分3 学分3 学分3 学分4 学分4 学分4 学分4 学分3 学分4 学分(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考试)注:经学位分委员会主席批准,可在导师指导下选择数学系、物理系为研究生开出的其他数学和物理课程。

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电气工程领域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我国电气工程领域的人才短缺,导致许多企业在招聘电气工程师时遇到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电气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更多的优秀电气工程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

二、人才培养方案1. 目标定位本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电气工程理论基础、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电气工程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制造、电气控制等领域进行工作,具备解决实际电气工程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内容(1)电气工程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期间将学习电路理论、电机原理、控制理论等基础知识,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实践能力培养在学习期间,学生将参与实验课程,学习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将学习电气工程科研方法和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在电气工程领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环节(1)理论学习学生将在学校学习电气工程的理论知识和基础技能,通过课堂教学、实验课程、实习等形式进行教学。

(2)实践教学学生将进行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电路设计等实践教学,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3)科研实践学生将参与电气工程科研项目,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方法(1)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参与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

(2)导师制学校将为每位学生安排专职导师,指导学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导向学校将鼓励学生参与实践课程和科研项目,帮助学生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5. 教学资源(1)课程资源学校将开设电气工程相关课程,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2)实验设备学校将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

(3)科研资源学校将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能力。

电气工程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是应用电子学、电磁学、控制论、通信技术等科学原理,研究电力及其应用的一门工程学科。

电气工程的培养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
1. 基础课程:学生应该学习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基础课程,以建立电气工程相关知识的基础。

2. 电路与电子学:学习电路原理、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等基础知识,了解电子设备的工作原理。

3. 电机与电力系统:学习电机原理、电力传输、变压器、输配电网络等知识,了解电力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4. 自动化与控制:学习自动控制原理、控制器设计、数据采集、机器视觉等知识,了解自动化生产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5. 通信与信号处理:学习通信系统原理、数字信号处理、无线通信等知识,了解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6. 实践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开设实验课程、工程设计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和技能。

以上是电气工程的培养方案,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具备从事电力系统设计、维护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 1 -。

电气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硕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学硕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电气工程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系统的电气工程学科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意识和科研基本素养,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为:1. 掌握宽泛和较深的电气工程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能力。

2. 具有较强的科学素养和研究创新精神,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3. 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领导能力,有较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相关领域进行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工作。

4. 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在理论和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性成果,为国家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培养时间学制为3年,最长学制为5年。

三、学制课程1. 课程学习(1)基础课程:电路理论、电磁场与波动、信号与系统等。

(2)专业课程:电气工程概论、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控制、电力系统保护、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平衡与市场等。

(3)选修课程:先进的电气工程技术、电力系统优化、电力系统仿真、电力系统经济等。

2. 科研训练(1)开题报告:在第一学年秋季进行,确定研究方向并提出研究课题。

(2)中期考核:在第二学年进行,评估学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3)学位论文答辩:在第三学年进行,完成学位论文并答辩。

四、导师制度1. 每位硕士研究生配备一名主要导师和一名副导师。

2. 导师负责学生的学术指导、科研训练和学业管理,帮助学生解决学术和生活中的问题。

3. 学生需与导师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定期汇报科研进展,听取导师的意见和建议。

五、学位论文1. 学位论文应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创新性。

2. 学位论文答辩通过后方可毕业。

六、学位授予1.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并完成学业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并符合毕业要求的学生,将被授予硕士学位。

2. 成绩合格但未完成学业规定的全部课程,学生将获得结业证书。

七、学习环境1. 学校提供宽敞明亮的实验室和图书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电气工程 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 培养方案

电气工程培养方案培养电气工程人才,需要从教育体制、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多个方面做出全面规划和安排。

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一下电气工程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电气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强的学科,因此基础课程非常重要。

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等。

通过这些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是电气工程学生的重要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电机与电器、电气控制、电力系统、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等。

通过这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了解电气工程的相关知识,掌握电气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3.实践教学电气工程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桥梁。

在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实习、社会实践等形式,获取相关领域的实际操作经验,提高自身技能。

二、教育体制电气工程的教育体制应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和技术水平,结合国际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电气工程人才。

1.师资队伍建设电气工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说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

应该增加电气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提高电气工程教师的整体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引进国外优质师资,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高素质电气工程教师。

2.学生培养模式培养电气工程人才,应该着重发挥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推进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共同培养的机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开展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

三、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电气工程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提供学生学习和实践的地方。

通过实验室教学和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

四、学生实习学生实习是学生接触社会实践、了解企业运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过程。

集成电路工程-清华大学

集成电路工程-清华大学

集成电路工程-清华大学微纳电子学系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一、培养目标和要求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要求具备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集成电路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解决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工程硕士生根据培养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1.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按照清华大学分数线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统一录取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或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按照清华大学免试推荐录取原则,经免试推荐择优录取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

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论文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之日起至完成学位论文申请答辩之日止一般不少于一年。

2.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的委托、定向培养类不离岗工程硕士生,或不脱产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或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经参加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并通过清华大学复试,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统一录取。

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到一年半,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 年。

论文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

三、适用领域集成电路工程领域。

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2,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

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3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概论(60680021)1学分(考试)2、外国语(60648003) 3 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z随机过程(60230014) 4 学分(考试)z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 4 学分(考试)z运筹学(60428084) 4 学分(考试)经导师同意的工学硕士生培养方案中列出的其他数学课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稳定与控制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微机继电保护与控制(英) 电力市场概论 电能质量基础 新能源发电与并网 信息论与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实验 现代配电系统分析
我们身边的高电压 输配电技术 现代电气测量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 大电流能量技术 数字化变电站 电器原理及应用 过电压及其防护 电介质材料与绝缘技术 直流输电技术 高电压工程与数值计算 电气绝缘结构设计原理
B组 不少于2学分
计算机课组:
20220262 40220422 0022013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 可编程控制器及变频器系统
注:SRT可替代最多2学分专业课。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1学分 1学分 2学分 1学分 2学分
1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1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1学分 2学分
40220442 40220392 40220772 40220692 40220901 40220821 40220782 40220341 40221012 高电压课组: 00220081 40220812 40220102 40220472 40220891 40220872 40220462 40220432 40220762 40220793 40220941 40221002
军事理论与技能训练 电气工程专业英语实践 金工实习C(集中)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认识实习 电子工艺实习(集中) 电子专题实践 生产实习 大型电站机电设备简介(任选)
6.综合论文训练 15学分
40220590
综合论文训练
综合论文训练不少于 26 周。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1学分 1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1学分
春季学期
课程名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英语(1) 体育(1) 微积分B(1) 线性代数(1)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工程图学基础 大学化学B* 现代生物学导论* 大学化学实验B* 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 计算机文化基础** 电气工程导论 文化素质选修课 合计:
学分 3 2 1 5 4 2 2 2 2 1 1 2 1 1 23
三、学制与学位授予
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四、基本学分学时
总学分 173。其中春、秋季课程总学分 142,实践环节 16 学分,综合论文训练 15 学分。
五、专业核心课
本专业核心课为:电路原理、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与系统、自动 控制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基础、电力系统分析、高 电压工程。共 12 门。前 8 门为学科核心课,后 4 门为专业核心课。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与电能产生、传输、分配和使用相关的电力系统和电工设备制造业,培养基础扎实、 创新能力突出、有国际视野的电气工程专业人才。
二、基本要求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如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 (1)掌握与电气工程相关的数学、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技能; (2)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关注交叉学科并乐于发现知识,从而具备通过终生学习来解决现实世界 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3)在学术素养、沟通技巧、团队精神等方面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4)了解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并愿意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学分 4 2 1 2 4 4 1 2 2(1) 4 2(1) 2 24
周学时 3 2 2 2 4 4 1 2 2(1) 4 3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先修微积分、代数
考试 考试
先修大学物理B(1)
二选一
考查
先修物理实验B(1)
考试
先修电路原理A(1)
考查
跨学期课程
考试
先修电路原理A(1)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
30220414
电力电子技术基础(英文)
40220723
电力系统分析
30220323
高电压工程
中英文课程二选一。
(3) 专业选修课 18 学分
A组
通用: 40220921 40220502
电气工程导论 电气工程技术发展讲座
信号控制课组:
40220862 30220403
数字信号处理 通信系统原理
电力系统课组: 40220972 40220882 40220962 30220422 40220802 40220072 40220063 40220951
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与应用 智能电网概论 低碳电力技术基础 电力系统运行和管理基础 电力系统预测技术 发电厂工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继电保护实验课
夏季学期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语(2) 体育(2) 微积分B(2) 线性代数(2) 大学物理B(1) 大学物理(1)(英) 物理实验B(1) 电路原理A(1) 电路原理实验 文化素质选修课 合计:
学分 3 2 1 4 2 4 4 1 4 2(1) 2 24
周学时 2 2 2 4 2 4 4 1 4 2(1)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1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4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5.实践环节 16学分
12090043 10220022 21510082 20250141 40220301 21510192 40220562 40220353 40220991
复变函数引论
2学分
10420854
数学实验
4学分
1042080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3学分
(2) 物理课 4门 10学分
10430484
大学物理B(1)
4学分
10430494
大学物理B(2)
4学分
10430344
大学物理(1)(英)
4学分
10430354
大学物理(2)(英)
4学分
10430801
物理实验B(1)
2学分
10450021
现代生物学导论实验
1学分
2
4.专业相关课程 67学分
(1) 学科基础课 12门 34 学分
2012015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工程图学基础
30220392
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
20220174
电路原理A(1)
20220332
电路原理A(2)
20250064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20250103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周学时 2 2 2 5 4 2 2 2 2 1 1 1 1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考查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考查
课程编号 10610193 10640682 10720021 10421084 10421102 10430484 10430344 10430801 20220174 20220162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考试
考试
考查
考试
先修微积分(1)
考试
先修线性代数(1)
考试
考试
考查
先修大学物理B(1)
考试
考查
春季开课,跨学年
课程编号 10220022 21510082
课程名称 电气工程专业英语实践 金工实习C(集中) 合计:
学分 2 2 4
周学时 2周 2周
考核方式 说明及主要先修课 考查 考查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2学分 2学分 4学分 2学分 4学分 3学分 3学分 3学分 4学分 3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二选一
4学分 1学分 4学分 4学分 3学分 3学分
二选一
1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2学分 3学分 1学分
3
清华大学本科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
电机与电力电子课组:
00220072 40220742 40220732 40220452 40220682 40220831 40220912 40220482 40220712 40220842 40220932 40220982
超导体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 电机分析 电力传动与控制 电力电子仿真设计 电子电机设计与分析 可再生能源与未来电力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其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专题 微特电机 电力传动系统设计 智能电网中的储能技术 工程电力电子技术与新型电力电子拓扑
设清华大学本科生英语水平考试作为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水平检测,学生在校学习满一年后可 以报名参加。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等小语种学生入学后直接进入课程学习,本科毕业需完成三学期的课程, 取得 6 学分。
2. 文化素质课(理工类) 13学分
文化素质课(理工类)包括文化素质核心课及新生研讨课和一般文化素质课,要求在本科学习阶段 修满 13 学分。文化素质核心课及新生研讨课为限选,至少 8 学分,要求其中必须选修 1 门基础读写 (R&W)认证课;一般文化素质课程为任选。除新生研讨课外,其它所有课程划分为八个课组:①哲学与 伦理、②历史与文化、③语言与文学、④艺术与审美、⑤环境、科技与社会、⑥当代中国与世界、⑦ 人生与发展、⑧数学与自然科学。
1学分
10430811
物理实验B(2)
1学分
可选修高档(数学、物理等理科系)课代替低档课。大学物理B(1)和大学物理(1)(英)二选一,
大学物理B(2)和大学物理(2)(英)二选一。
(3) 生物/化学 1门 2学分
10440012
大学化学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