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与情志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前言:晚间食饭,巧见文化中国:《养生之道》之七调好情绪成良医,颇感兴趣,亦欲从中聊慰吾心,遂搜罗整理,了然于心,并与之共阅。

在中医理论中,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了人体的肝、心、脾、肺、肾。

中医情志分七,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故又称为“七情”。

中医认为,适度的七情,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反之,七情失度,就会引生疾病,需要治疗。

喜,在五行属火,在五脏属心;怒,在五行属木,在五脏属肝;忧、悲,在五行属金,在五脏属肺;思,在五行属土,在五脏属脾;恐、惊在五行属水,在五脏属肾。

心主喜,肺主忧,肝主怒,脾主思,肾主恐。

大喜伤心,多忧伤肺,大怒伤肝,多思伤脾,多恐伤肾。

依据中华传统中医五行图:木、火、土、金、水是相生的关系金、木、土、水、火是相克的关系所以情志上相生关系为喜生思、思生忧/悲、忧/悲生恐/惊、恐/惊生怒、怒生喜情志上相克关系为怒克思、思克恐/惊、恐/惊克喜、喜克忧/悲、忧/悲克怒下面分别以事例说明。

怒克思:愤怒可以克制思结。

中医言:“思则气结”。

思考某一问题而长期获得不到答案,气机就会结滞,引发疾病,轻则食欲减退,心情抑郁不畅,重则思考力下降,不堪思考。

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病,请宁国名医文挚来诊治。

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但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

”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

”文挚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

齐王见文挚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

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了,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粗话激怒齐王,齐王起身大骂文挚。

经这一怒一骂,齐王的病也好了。

可惜,太子和他的母后并没有保住他的性命,齐闵王还是把他杀了。

为什么怒能克思呢?“大怒则气通血脉畅达也。

”了知这个道理后,我们也不必非要用激怒的方法。

情志体质学五脏分析

情志体质学五脏分析

情志体质学五脏分析中医基础理论——情志与五脏的关系人的神志活动包括五神和五志,五神是五种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五志人对外界刺激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动变化。

情志活动也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故与五脏的生理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

五神五神是神、魂、魄、意、志的统称,是五种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五神分属五脏,与五脏的关系为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

心藏神心能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因为心藏神,心神高魂、魄、意、志四神一级,其他四神都归心神管理。

肝藏魂肝藏血,血舍魂,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魂是受心神控制的精神情志活动,魂随着血藏在肝中。

肝血不足就会魂不守舍,出现梦游、梦呓(说梦话)、梦魇(鬼压床)、幻觉等症,都是魂不受心神控制引起的。

肺藏魄肺藏气,气舍魄,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魄是随着精气一起出入的,人从父母那获得先天之精的时候就有了魄,魄随着气藏在肺中。

人与生俱来的各种本能的感官与动作能力,如皮肤对冷热痛痒的感觉,婴儿会啼哭,视觉听觉等都属于魄的范畴。

魂和魄都属于人体的心理活动,魂是后天形成的相对高级的神经心理活动,魄是先天的相对低级的本能神经心理活动。

脾藏意脾藏营,营舍意,心有所忆谓之意。

营是营养物质,指经脉内的精气;意是意念,是指外界事物在心中的印象,人的记忆力就是把这个意保存下来的能力,意是记忆力的基础。

脾气健运,意念丰富,是人的思考和记忆力强的前提。

肾藏志肾藏精,精舍志,意之所存谓之志。

把意保存下来就是志,所以志就是记忆能力。

还需要知道的是短期记忆能力是志,长期记忆能力是魄。

比如老年痴呆记不得刚发生的事,却能记得小时候的事,说明出问题的是志不是魄。

五志五志是喜、怒、忧(悲)、思、恐(惊)五种情志,是人对外界刺激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动变化。

五志也分别对应五脏,分别是: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心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适当的喜乐情绪,可以使营卫之气运行通畅,但过度喜乐会使心气涣散,损伤心神。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五脏PPT课件
六腑之大主” ❖ 心的生理特性是为阳脏而主通明。
(一)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自《医学入门》提出心有血肉之心和 神明之心以来,一般认为血肉之心主 血液运行,而神明之心主人体的生理 活动和心理活动。
1.主血脉
❖涵义:心主血脉,是说心具有化生血 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
┌化血:水谷之精奉心化
∣ 赤而为血(浊气归心)
2.藏神
❖ 心藏神,又称主神明或主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 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 理活动的功能。
❖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 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 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 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
❖ 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 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 之神。
之精向下输布到其它脏腑以濡
诸窍,外达皮毛肌腠
养之
─────────────────────────────
宣发卫气于体表肌腠,发挥保
将脏腑代谢产生的废水下输于
卫机体的作用
肾,成为尿液生成之源
─────────────────────────────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4 在液为涕
5 与秋气相通应
五行同属于金
三、脾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2、主统血
(二)生理特性 1、脾气主升 2、喜燥恶湿
(三)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
(一)生理功能
1.主运化
字面理解:运, 转运、转输; 化, 消化(变化)。
基本概念:
具有把饮食水谷转化为水谷精 微和津液,并将其吸收、转输到全 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

五脏与情志的关系

五脏与情志的关系

五脏与情志的关系⼈有七情六欲,其中“七情”是在中医总称情志活动,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是⼈对客观事物或现象作出的不同情志反应。

七情分属于五脏,称为“五志”。

《素问·阴阳应象⼤论》说:“⼈有五脏化五⽓,以⽣喜怒悲忧恐。

”1.情志与“情绪”、“情感”中医学“情志”概念类似于现代⼼理学的“情绪”、“情感”。

在⼼理学中,情绪是指⼈和动物所共有的、因需要是否得到满⾜⽽产⽣暂时性的⽐较明显的情感,如愤怒、恐惧、欢喜、悲伤等。

情感是指⼈在⾃⼰已形成的思想意识(包括需要、态度、观念、信念、习惯等)⽀配下,对当前⾯临的事物的切⾝体验或反映。

情绪具有较⼤的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情感⼤多与⼈的社会需要相联系,具有较强的深刻性和稳定性。

显然,情感⽐情绪更具有稳定性,更能体现⼈的⼀般⼼理状态。

中医学的研究情志活动“以⼈为本”,既注意到情绪的情景性、激动性和短暂性,更加注重从“⽣物⼈”到“⾃然⼈”到“社会⼈”的社会属性。

因此,情志学说兼容“情绪”、“情感”的概念,在“神”的⽣命活动、精神活动⽀配下,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2.情志与神志中医学认为,针对⼈体⽽⾔,“神”即神明,指⽣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亦指⼈的神志活动,包括对⼀切⽣理活动协调控制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神志活动与情志活动不同,⼈的精神活动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决断、情感、想象等内容,情志活动则主要指七情的变化。

但情志活动属于神志活动范畴。

神的活动主要体现在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情志活动主要体现在喜、怒、忧、思、悲、恐、惊等⽅⾯。

3.情志活动与情感智商彼得·塞拉维在解释情感智商的内涵时将其扩⼤为五⼤类:第⼀,认知⾃⼰的情绪;第⼆,妥善管理情绪;第三,⾃我激励;第四,认知他⼈的情绪;第五,⼈际关系的管理。

情感智商主要是⼈对⾃⼰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情绪的揣摩和驾驭,以及承受外界压⼒,不断激励⾃⼰和把握⾃⼰⼼理平衡的能⼒。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前言:晚间食饭,巧见文化中国:《养生之道》之七调好情绪成良医,颇感兴趣,亦欲从中聊慰吾心,遂搜罗整理,了然于心,并与之共阅。

在中医理论中,木、火、土、金、水分别代表了人体的肝、心、脾、肺、肾。

中医情志分七,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故又称为“七情”。

中医认为,适度的七情,是人类正常的心理活动;反之,七情失度,就会引生疾病,需要治疗。

喜,在五行属火,在五脏属心;怒,在五行属木,在五脏属肝;忧、悲,在五行属金,在五脏属肺;思,在五行属土,在五脏属脾;恐、惊在五行属水,在五脏属肾。

心主喜,肺主忧,肝主怒,脾主思,肾主恐。

大喜伤心,多忧伤肺,大怒伤肝,多思伤脾,多恐伤肾。

依据中华传统中医五行图:木、火、土、金、水是相生的关系金、木、土、水、火是相克的关系所以情志上相生关系为喜生思、思生忧/悲、忧/悲生恐/惊、恐/惊生怒、怒生喜情志上相克关系为怒克思、思克恐/惊、恐/惊克喜、喜克忧/悲、忧/悲克怒下面分别以事例说明。

怒克思:愤怒可以克制思结。

中医言:“思则气结”。

思考某一问题而长期获得不到答案,气机就会结滞,引发疾病,轻则食欲减退,心情抑郁不畅,重则思考力下降,不堪思考。

传说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病,请宁国名医文挚来诊治。

文挚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齐王的病只有用激怒的方法来治疗才能好,但如果我激怒了齐王,他肯定要把我杀死的。

”太子听了恳求道:“只要能治好父王的病,我和母后一定保证你的生命安全。

”文挚当即与齐王约好看病的时间,结果第一次文挚没有来,又约第二次,二次没来,又约第三次,第三次同样失约。

齐王见文挚连续三次失约,非常恼怒,痛骂不止。

过了几天文挚突然来了,连礼也不见了,鞋也不脱就上到齐王的床铺上问疾看病,并且粗话激怒齐王,齐王起身大骂文挚。

经这一怒一骂,齐王的病也好了。

可惜,太子和他的母后并没有保住他的性命,齐闵王还是把他杀了。

为什么怒能克思呢?“大怒则气通血脉畅达也。

”了知这个道理后,我们也不必非要用激怒的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ppt课件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ppt课件

VS
详细描述
肾在五行中属水,藏精气,主生长发育与 生殖,主水液代谢。肾所藏之精气包括先 天之精和后天之精,是构成人体胚胎及维 持人体生长发育和各种功能活动的基本物 质。肾主水液代谢则是指肾气具有调节体 内水液平衡的作用。
03
六腑详解

总结词
胆是储存胆汁的器官,具有疏泄功能,有助于消化。
详细描述
胆是六腑之一,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胆汁由肝脏分泌,储存在胆囊中,有助 于消化脂肪。胆还具有疏泄功能,能够调节情志,保持人体气机调畅。
中医基础理论之五脏六腑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中医五脏六腑概述 • 五脏详解 • 六腑详解
01
中医五脏六腑概述
五脏定义及功能

主疏泄,主藏血,与 情绪、筋脉、眼睛、 指甲等有关。

主血脉,主神志,与 舌、面、汗液等有关 。

主运化,主统血,与 肌肉、口唇、涎液等 有关。
大肠
传导和排泄糟粕。
五脏与六腑的关系
五脏与六腑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人体生理 功能。
五脏与六腑在生理上 相互协调,在病理上 相互影响。
五脏主藏精气,六腑 主传化物,两者相互 为用,互为表里。
02
五脏详解

总结词
主宰精神意识,主血脉,藏神志
详细描述
心在五行中属火,为阳中之阳脏,主血脉,藏神志,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命之 主宰。“主血脉”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藏神志”是指心有 统帅全身脏腑生理活动和主司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总结词
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
详细描述
肺在五行中属金,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 通过肺的呼吸作用不断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维持人体气体的正常交

中医学习---情志与五脏关系8页

中医学习---情志与五脏关系8页

中医学习---情志与五脏关系8页你是一个充满阳光的人?还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你易怒吗?胆小吗?爱哭?爱笑?乐观还是悲观?可是,你知道吗?其实人的很多举动,包括性格,跟身体本身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情志与身体是互相影响的。

你的情志会影响你相应的五脏,而你的五脏哪里出了问题就会导致情绪上的不同变化。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说说五脏与情绪的关系:1.肝:内经上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木。

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怒伤肝,悲胜怒。

简单的说,用东西南北中方位的东来表示肝,然后注意了,如果你在梦中呼喊的话,这是属于肝出了问题了,因为肝在声为呼;手握不住东西了,手抖了,手抽筋了,脚抽筋了,都和肝跑不了关系。

你的眼睛出了毛病,那是因为你的肝先有问题才引起的。

你喜欢吃酸的,那是因为肝的需要,但是你吃多酸味的东西,那是要伤肝的。

你易怒,是因为你肝火盛;你肝郁,你就容易生气。

生气是伤肝的,肝伤了你就更容易生气了,所以,你的身体和你的情志是相互影响的,你的肝脏健康了,你就不容易生气;你不容易生气,你的肝脏就不会受伤。

要注意的是,生气它不仅伤肝,它还会连累其他的脏器。

你说过或听过这样的话吗?“被你气得吃不下饭”“气饱了”“气哭了”因为你生气了,肝气盛,直接影响了脾气的生发,所以你气得吃不下饭了。

这是因为木克土。

你生气了,气哭了,那是因为悲胜怒,肝气不足。

肝它是藏魂的器官,人是有灵魂的对不对,这个连老外他们都承认的。

如果肝不藏魂的后果是怎样的呢?小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脑门是没合的,还留了一道缝,所以,小孩子有丢魂这么一说,小孩子丢了魂是会哭闹不休的,喊了回来就好了。

同样,大人如果肝魂不稳,他就容易失眠多梦,甚至严重的会出现神志失常的问题。

比如说春天来了,有部分间歇性精神病人他们就会发病,因为春天是属于肝木的季节,对于这个脏器有病的人来说,肝脏生长的节奏跟不上季节生发的节奏它就要发病。

五脏与情志2风气.木气.勾芒气──象征物的诞生

五脏与情志2风气.木气.勾芒气──象征物的诞生
也就是说,风木之气,本身是一个直线跟曲线的排列组合,所以如果要在大自然中选一个象征物代表它的话,就好像一个植物,它刚发出来的苗是直线,可是长出来的叶是弯的,以「文学上的」象征物来讲的话是这样子。
古代中国人想要掌握的,是一个形而上的、有点像数学的画面,可是在那个时代,没有办法用计算机程序画给我们看,如果画出来了,可能是一种很像是今天的「碎形图」(fractal)的东西,所以就只好在大自然中寻找象征物来呈现他们所说的「曲直」或是「勾芒」的状态。
中国人的五行相生,又说「水生木、木生火」对不对?如果要找一个象征物的话,大概就是植物会吸水、行光合作用,长成一棵大树,然后就可以点火把它烧掉对不对?木就是一个从水转化成火这样的一个中间的状态──古人大概是这样选择这个象征物的。
当然,你也可以跟我摃:树木不是长在土里的吗?为什么不说「土生木」?
如果要打辩论战,是不是我也要回嘴:「前阵子警察不是才抓到有人在水耕大麻的吗?而且,水耕西红柿长得比土耕的更大棵耶!所以水生木比土生木正确!」
清末的唐容川就说,比如说空气的对流,如果底下有热空气、上面有冷空气,这样形成一个像台风的东西的时候,这个热空气就会从冷空气里面找一个地方钻上去,钻上去的时候就是一个「芒」的现象,像是草木发的芽,然后带动空气的扰动,形成旁边的圈圈的时候,「勾」的现象就出来了。又或者说,热气团跟冷气团遇到了,在接触面一定会产生对流,对流就会产量一种卷卷的、大圈圈会卷出小圈圈这样调调的东西,同一个调性的东西像这样不断复制它自己、向旁边卷绕蔓延的这种状态,跟树木的根、枝也很像不是?
我们照着《伤寒论》说的开药,疗效好到一般人都不能相信。今天的西医药,一千多年进步的合全都加起来,所具有的总体医疗能力,还不到一本薄薄的《伤寒杂病论》的几十分之一。网络上到处可以免费下载的《伤寒论》,里面随随便便「一个方子」的疗效,就是全世界药厂花几十兆美元的预算也研发不出来的东西!在人家是国家级预算都造不出来的东西,在我们是……「免费」耶……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身体五行金——皮、鼻孔、肺脏、大肠。

木——筋、眼睛、肝、胆。

水——骨、耳朵、肾脏、膀胱。

火——脉、舌头、心脏、小肠。

土——肉、嘴巴、脾脏、胃。

五脏的五行之性木主仁,其性直,其情和,其味酸,其色青。

木盛的人长得丰姿秀丽,骨骼修长,手足细腻,口尖发美,面色青白。

为人有博爱恻隐之心,慈祥恺悌之意,清高慷慨,质朴无伪。

木衰之人则个子瘦长,头发稀少,性格偏狭,嫉妒不仁.木气死绝之人则眉眼不正,项长喉结,肌肉干燥,为人鄙下吝啬。

火主礼,其性急,其情恭,其味苦,其色赤。

火盛之人头小脚长,上尖下阔,浓眉小耳,精神闪烁,为人谦和恭敬,纯朴急躁。

火衰之人则黄瘦尖楞,语言妄诞,诡诈妒毒,做事有始无终。

土主信,其性重,其情厚,其味甘,其色黄。

土盛之人圆腰廓鼻,眉清目秀,口才声重。

为人忠孝至诚,度量宽厚,言必行,行必果。

土气太过则头脑僵化,愚拙不明,内向好静。

不及之人面色忧滞,面扁鼻低,为人狠毒乖戾,不讲信用,不通情理。

金主义,其性刚,其情烈,其味辣,其色白。

金盛之人骨肉相称,面方白净,眉高眼深,体健神清。

为人刚毅果断,疏财仗义,深知廉耻。

太过则有勇无谋,贪欲不仁。

不及则身材瘦小,为人刻薄内毒,喜淫好杀,吝啬贪婪。

水主智,其性聪,其情善,其味咸,其色黑。

水旺之人面黑有采,语言清和,为人深思熟虑,足智多谋,学识过人。

太过则好说是非,飘荡贪淫。

不及则人物短小,性情无常,胆小无略,行事反复。

中医五行之五情与五脏1、心在志为喜”“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和精神情志与“喜”有关。

《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喜悦的过程,犹如人体能源(精神能源和机体能源)的释放过程,获得释放的能源,将形成原动力,展开新的精神活动,并支配着身体活力,创造出新的业绩。

如:能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和耐久力,使人感到生活和工作中充满乐趣和信心,从而动作起来显得轻松有力、敏捷、准确、精力充沛;能使心脏、血管的肌肉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水平提高;能扩张肺部,使呼吸运动加强,肺活量增大,有利于肺部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能加强消化器官的运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促进新陈代谢。

五志与五脏的养生学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

五志与五脏的养生学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

五志与五脏的养生学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中医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

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

实践证明,中医情志养生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

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

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

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怒伤肝: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身体疲劳。

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

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

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从而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

《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老年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的喜伤心病例。

思伤脾: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忧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

《红楼梦》中多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甚至可致人于死地。

老百姓常说的“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言,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十分密切,老年人随着脏腑功能的减退、调节适应能力的减弱,面对过激的情志变化就会难以承受,故而易引起疾病。

古书中早就有过记载,认为过激的情志,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

七情是人体正常的心理活动表现,但是当七情过激过久,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限度时,便成了致病因素,从而危害健康。

情志与五脏六腑有何联系

情志与五脏六腑有何联系

情志与五脏六腑有何联系在中医理论中,情志与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着密切而微妙的联系。

这种联系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更是深深影响着我们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

先来说说什么是情志。

简单来讲,情志就是我们的情绪和情感状态,比如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常见的表现。

而五脏六腑呢,则是我们身体内部的重要器官系统,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生理功能,共同维持着身体的正常运转。

喜,通常被认为与心相关。

当我们遇到开心的事情,心情愉悦,心的功能也会相对活跃。

适度的喜悦可以让心气舒畅,气血调和,对身体有益。

但如果大喜过望,就可能会出现“喜伤心”的情况,比如有些人在突然中了大奖或者遇到极大的喜事时,可能会出现心跳加速、心慌甚至晕厥的症状。

怒,与肝有着紧密的联系。

中医讲“肝主疏泄”,愤怒的情绪会影响肝气的疏泄功能。

经常发怒或者长期处于愤怒的状态,容易导致肝气郁结,出现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头晕头痛等问题。

反过来,肝气郁结的人也往往更容易发脾气。

忧和思,多与脾有关。

过度的忧愁和思虑会损伤脾气,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

大家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心情沉重、忧虑过度或者思考问题太多时,往往会没有食欲,这就是忧思伤脾的表现。

时间长了,还可能会导致身体消瘦、乏力等症状。

悲,和肺的关系较为密切。

悲伤的情绪容易使肺气消耗,出现气短、咳嗽、乏力等症状。

比如在经历重大的悲伤事件后,有些人会觉得呼吸不畅,身体虚弱。

恐和惊,主要与肾相关。

突然的惊吓或者长期的恐惧会损伤肾气,导致肾气不固,出现遗尿、遗精、腰膝酸软等问题。

五脏六腑之间本身也是相互关联的。

比如,肝气郁结可能会影响脾胃的功能,出现肝脾不和;心火旺盛可能会导致肾水不足,出现心肾不交。

而情志对五脏六腑的影响,往往也是通过这种相互关联的关系而产生更为复杂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志,保持良好的心态,以维护五脏六腑的健康。

比如,当感到愤怒时,试着深呼吸,让自己冷静下来,避免肝气郁结;当陷入忧愁思虑时,要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通过适当的运动、社交来转移注意力,保护脾气。

小度写范文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_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模板

小度写范文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_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模板

中医情志与五脏五行_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小编在此整理了中医五行五脏及养生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五行五脏简介五行是:木火土金水按大自然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各脏器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从而形成统一整体,人体五脏,又是五大元素,有着对应关系。

肾属水,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 肝属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 心属火,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 脾属土,脾胃不和。

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 肺属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肾是先天之本: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肝功能调养好了,滋养心;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

这是相生,也是良性循环。

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脾胃不和。

与肺对应是大肠,这是五俯。

木主仁,其性直,其情和,其味酸,其色青。

木盛的人长得丰姿秀丽,骨骼修长,手足细腻,口尖发美,面色青白。

为人有博爱恻隐之心,慈祥恺悌之意,清高慷慨,质朴无伪。

木衰之人则个子瘦长,头发稀少,性格偏狭,嫉妒不仁.木气死绝之人则眉眼不正,项长喉结,肌肉干燥,为人鄙下吝啬。

火主礼,其性急,其情恭,其味苦,其色赤。

火盛之人头小脚长,上尖下阔,浓眉小耳,精神闪烁,为人谦和恭敬,纯朴急躁。

火衰之人则黄瘦尖楞,语言妄诞,诡诈妒毒,做事有始无终。

土主信,其性重,其情厚,其味甘,其色黄。

土盛之人圆腰廓鼻,眉清目秀,口才声重。

为人忠孝至诚,度量宽厚,言必行,行必果。

土气太过则头脑僵化,愚拙不明,内向好静。

不及之人面色忧滞,面扁鼻低,为人狠毒乖戾,不讲信用,不通情理。

金主义,其性刚,其情烈,其味辣,其色白。

金盛之人骨肉相称,面方白净,眉高眼深,体健神清。

为人刚毅果断,疏财仗义,深知廉耻。

太过则有勇无谋,贪欲不仁。

不及则身材瘦小,为人刻薄内毒,喜淫好杀,吝啬贪婪。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讲解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讲解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情志泛指人的情感、情绪,也是人的心理活动,亦属于神的范畴。

故曰:“分言之,则阳神曰魂,阴神曰魄,以及意志思虑之类皆神也。

合言之,则神藏于心,而凡情志之属,惟心所统,是为吾身之全神也”(《类经·脏象类》)。

对于情志的分类,中医学有五志说和七情说之分,五志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五,即怒、喜、思、忧、悲: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故称五志。

七情说认为,人的情志有七: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故称之为七情。

“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七情之中,悲与忧,情感相似,可以相合;惊亦有恐惧之意,故惊可归于恐。

如是“七情说”与“五志说”便统一了,即怒、喜、思、忧(悲)、恐(惊)。

五脏与五志的关系是: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喜怒思忧恐是人们对外界信息所引起的情志变化,是整个精神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志活动要通过五脏的生理功能而表现出来,故也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脏之中。

(1)心在志为喜:心的生理功能和情志活动的“喜”有关。

喜,对外界信息的反应,一般属于良性反应。

适当的喜乐,能使血气调和,营卫通利,心情舒畅,有益于心的生理活动。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

但过度的喜乐,则可损伤心神医`学教育网整理。

故曰:“喜伤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如,心藏神功能过亢,可出现喜笑不休,心藏神功能不及,又易使人悲伤。

由于心能统领五志,故五志过极皆能伤心。

(2)肝在志为怒:怒是人们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变化。

一般说来,当怒则怒,怒而有节,未必为害。

若怒而无节,则它对于机体的生理活动是属于一种不良的刺激,可使气血逆乱,阳气升发。

肝为刚脏,主疏泄,其气主动主升,体阴而用阳。

故肝的生理病理与怒有密切关系,尤以病理为最,所谓“忿怒伤肝”(《灵枢·百病始生》)。

五脏与五志

五脏与五志


脾虚
气血亏虚,思维迟缓、精力难以集中的表现



思虑过度
脾的运化
脘腹胀闷 食欲不振 头目眩晕 思则气结
在志为忧 (悲)
七情中悲和忧为两种情志变化,在五志中同属肺志。悲哀忧愁过度,
常见神疲乏力、意志消沉、声低气短喘息等气不足之象。肺主气, 故称“悲伤肺”、“悲者气消”
悲易伤肺
病理意义
影响宣降运动
肺病生悲——肺气虚,
肺气耗伤而呼吸气短无力 气机消沉——易悲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肾在志为恐
恐是自我感觉惧怕的情志状态,俗称胆怯。恐为自知,乃人
自心内生之恐惧;惊是人突然遭受外界刺激所引起的惊骇情绪反
应,为不自知。恐惧太过,最易导致二便失禁、遗精、滑 泄等肾气不固之证,故以恐为肾志。
病理状态下: 恐伤肾------二便失禁、遗精、滑泄
五脏与五志
❖肝在志为怒:怒是人在情绪激动时的一种情志
变化。肝气主升主动,具有刚强躁急的生理特性,
故为“刚脏”。其性喜条达而恶违逆,应志为怒。
怒与肝的关系最为密切,故称肝“在志为怒”
面红目赤
肝气亢奋 心烦易怒
病 理
怒伤肝
疏泄失常 血随气逆 吐血衄血
状 态
卒然昏仆
下 肝失疏泄 情志失常
情绪不稳,心烦易怒
病病理理状状态态下下::
1、气血不足,神失所养,------欲哭的情绪 2、痰热痰火扰乱心神------ 喜笑不休。 3、喜乐无度,心气涣散,耗伤心神,是谓
“喜伤心”------注意力不能集中
脾在志为思:凝神为之思,是精力集中思
考、思虑的状态。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血液又 是完成思虑活动的物质基础,故以思为脾志。

[转载]五脏与情志

[转载]五脏与情志

[转载]五脏与情志五脏与情志五脏:肝、心、脾胃、肺、肾。

情志:怒、喜、思、悲、恐、惊。

情志与五脏的对应:肝与怒、心与喜、脾胃与思、肺与忧悲、肾与恐、惊分别相对应。

——当人爱生气或爱发脾气时,一般情况下肝脏功能下降。

肝脏功能下降常常伴有肝阴不足,导致失眠、多梦、夜醒、早醒、爱激动等的情况发生。

同时,导致肝火犯肺,肺气虚;还可肝克脾,导致脾胃虚弱;还会产生心血不足,肾阴不足等。

发怒伤时,会伤及肝脏。

常言道:气你肝疼。

当生气无法排泄时,肝脏会受损,而此时能哭出,是一种排泄的方法。

一年中,春天是万物生发的季节,对应人体的肝脏,肝脏开始活跃。

因而此时要保护好肝脏,避免肝脏受损伤。

避免情绪过激,饮食易食春天自然生长的食物,和一些保护肝脏食品。

同时,春天养阳气,注意休息养肝护肝。

一天中,午夜11到凌晨3点,对应人体的肝胆脏。

此时,人体阳气最弱,阳气开始上升,肝脏造血。

此时要深度睡眠,保肝造血。

——当人过份地高兴时,一般情况心脏功能下降。

人狂喜时,心气涣散。

会出现脑出血,心脏疾病,精神疾病。

范进中举,牛皋打败金兀术,气死金兀术乐死牛皋,都是心气散的原因。

因此,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能过份的忧愁,也不能狂喜,有一个愉悦的心情最好。

一年中,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对应人体的是心脏。

避免过激兴奋,正常身体状况的人,饮食夏季自然生长的食用应季蔬菜、水果食物等。

夏季是一年四季养护阳气最为关键时候,人体阳气足生命才有活力,精神才能饱满。

因此,尽可能用手摇扇子,形成自然风,少用空调。

尽可能食用绿豆水和西瓜等来降温,不食用冷饮和冰过的食物。

这样阴阳调和,心气足,精神倍增。

一天中,午时中午11点到下午1点,对应的是心。

此时需要休息,平卧使血液回归大脑和肝脏,午睡一个时辰,可养心,心情平和愉悦。

——当总爱想事情,思虑过度时,这时脾胃功能低下。

思考过度又会伤脾胃,造成脾气郁结,心情郁闷,心慌,气短,心神不宁,紧张,焦虑,焦躁,怨气聚增,疑虑等。

中医五脏心演示文稿

中医五脏心演示文稿

❖ 心与肾 心与肾的关系主要体现在水与火、精与血
两个方面。 1.水火既济 2.精血互生 3.精神互用 4.君相安位
第十四页,总共十五页。
附:心包络
❖ 简称“心包”,是心脏的外膜,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 的道路。心包和心都和中枢神经的活动有关,如果外 邪侵犯心脏,首先是心包受到影响,如高热引起的神 昏谵语,发狂,称之为“热入心包“;痰阻心窍,出现 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不醒等心神的症状,也称为“谈 蒙心包”。
❖ 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 心包络属于脏。
第十五页,总共十五页。
中医五脏心演示文稿
第一页,总共十五页。
中医五脏心
第二页,总共十五页。
内容
生理功能
与体窍志液的关系 脏腑之间的关系
心主血脉
心主神志
在体合脉 在窍为舌
在志为喜 在汗为液 其华在面
心与肺、心与脾、 心与肝、心与肾
附:心包络
第三页,总共十五页。
(一)生理功能
心主血脉 — ❖
《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
喜为心之志,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喜” 关系密切。愉快的情绪,有益于心脏,也有 益于身心健康。
若暴喜或喜乐过度,不仅无益,反而使心 气散乱,精神不能集中,所谓“喜伤心”。
第八页,总共十五页。
❖ 在汗为液 —《素问·宣明五气论》说“五脏化液,心为汗。”
汗为津液所化,血与津液同源,均为水谷 精气化生,故曰“汗血同源”。
心在脉为血,在津为汗,汗为血之液,故 称“汗为心之液”。
第九页,总共十五页。
❖ 其华在面 —《素问·五脏生成篇》:“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心的功能正常与否,可以从面部色泽反应 出来。

生态情志养生文稿演示

生态情志养生文稿演示
生态情志养生文稿演示
(优选)生态情志养生.
本章的主要内容
• 情志与健康 • 生态情志养生 • 老年人在情志方面需要注意的
事项
一、情志与健康
从五志与五脏的关系谈情志养生
情志指喜、怒、忧、思、悲、惊、 恐等人的七种情绪。其中怒、喜、思、 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 关系。
《黄帝内经》指出, “喜怒不节则 伤脏” ,说明情志不加节制会损伤脏腑 功能。《内经》有 “怒伤肝、喜伤心、 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等理论。该 理论在医疗和养生实践中,起到了调摄 情志、防病祛疾、益寿延年的效果。
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郁怒伤 肝,怒则气上,血随气逆,可出现肝经 气郁的两胁胀痛,烦躁易怒、头昏目眩 等症;或气滞血瘀,出现胁痛,妇女痛 经,闭经等症。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 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有高血压史的 患者,如遇事恼怒,肝阳暴张,血压会 迅速升高,发生眩晕,甚至突然昏厥, 或昏迷不语,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平衡养神
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也就 是人的精神状态、思维活动。只有神健全,才 能主宰生命活动,使全身处于阴阳平衡的正常 生理状态。所以说,精盈,气充,神全,为养 生长寿之本,而调摄精、气、神的关键又在于 平衡养神。
平衡养神的五种方法
• 安心养神 • 休眠养神 • 清静养神 • 糊涂养神 • 节欲养神
——阎敬铭《不气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喜伤心
《黄帝内经》:“悲哀 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 六腑皆摇。”《淮南 子·原道训》:“大喜坠 慢”。阳损使心气动,心 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 出现心悸、失眠、健忘、 老年疾呆等。
3、思伤脾胃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 思虑过度,则伤心脾,暗耗阴 血,心神失养则心悸、健忘、 失眠、多梦;气机郁结阻滞, 脾则运化无力,便会出现纳呆, 脘腹胀满,便溏等症。出现食 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 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五脏六腑与情志

五脏六腑与情志

五脏六腑与情志所谓五神即神、魂、魄、意、志。

情志相胜论是《内经》对中医心理治疗的最大贡献,后代很多中医家的心理治疗都是以其为基础理论开展的。

《内经》把人的心理活动称为“心”或“神”,神的活动是经“五神”和“五志”来表现的。

所谓五神即神、魂、魄、意、志。

它们发属于五脏,“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肾藏志”(《素问.宣明五气篇》)。

五脏又产生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又从五志发展成喜、怒、悲、思、忧、恐、惊七情之说。

而五脏又分别有其五行属性,即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行间的相克关系同时也决定了五志七情的相克关系。

因此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

而医生就可以根据这样的关系,激发病家的一种情志来纠正另外一种情志。

但是《内经》只提出了这种疗法的原则,并没有相应的案例说明。

中医里五脏六腑指什么?中医理论中的人体是由五脏和六腑组成的。

五脏即肝、心、脾、肺、肾。

而六腑则是胃、大肠、小肠、胆、膀胱、三焦。

中医的五脏是指心、肝,脾、肺、肾,六腑是指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五脏主要是贮藏精气,六腑壬要是消化食物,吸取其精华,排除其糟粕。

1. 心与小肠:心是脏腑中最重要的器官,起着主导和支配的作用。

而中医认为,心主神志,与人们的思维意识活动有关,如我们经常说“用心想一想”,就是讲的心在人的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心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血液通过心脏的搏动而输送到全身,心血的盛衰都可以从脉搏上反映出来;心主汗,开窍于舌,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心的生理及病理变化。

小肠位于腹腔,通过胃消化后的饮食水谷进入小肠,进行进一步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排除其糟帕。

小肠有了问题就会出现消化吸收功能障碍,大小便异常,如腹痛、腹泻、少尿等症状。

心与小肠互属表里,心属里,小肠属表,心之阳气下降于小肠,帮助小肠区别食物中的精华和糟粕。

如果心火过盛,可移热于小肠,出现小便短赤、灼痛、尿血等症状,反之,小肠有热,也可引起心火亢盛,出现心中烦热、面红、口舌生疮等症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脏与情志演示文稿
优选五脏与情志
喜 怒 忧 思 悲 恐 惊
五志与五脏
▪怒 伤 肝 ▪思 伤 脾 ▪悲 伤 肺 ▪恐 伤 肾 ▪喜 伤 心
肝脏疾病
脂肪肝、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化、 肝癌、胆结石、胆囊炎、胆囊息肉、甲减、 甲亢、甲状腺结节、胃压、血粘度、心脏、 脑中风、癫痫、帕金森、抑郁症、失眠。
脾虚容易患的疾病
糖尿病、脂肪肝、血脂高、血粘度高、
血压高、肥胖、肿瘤、风湿性骨关节病、 心脏病、脑中风、贫血。
肺容易得的疾病
慢性咽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哮 喘、肺心病、咳嗽、痰多、皮肤病、脑萎 缩、心脑血管疾病、肺结核、肺癌。
肾虚容易得的疾病
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病、膝关 节、股骨头、风湿、类风湿、听力下 降、耳聋、耳鸣、脱发、白发、贫血、 尿毒症、肾囊肿、肾结石、前列腺、 尿频尿急、尿等待、尿分叉、尿不出、 尿不尽、尿痛、失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