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化学讲义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重点总结
临床化学第七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讲义

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考纲要求》1.钙、磷、镁代谢(1)钙、磷、镁的生理功能掌握(2)钙、磷、镁代谢及其调节熟悉(3)钙、磷、镁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熟练掌握2.微量元素熟悉(1)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2)锌、铜、硒、铬、钴、锰、氟、碘的生理作用与代谢(3)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
99%以上的钙和86%以上的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构成骨盐,和胶原纤维结合在一起使骨牙组织具有特殊的硬度和韧性。
一、钙、磷、镁代谢(一)钙、磷、镁的生理功能1.钙的生理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
(4)是重要的调节物质:①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③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2.磷的生理功能(1)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
(3)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
(4)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谢调控上均起重要作用。
还可以通过化学修饰起代谢调控作用。
3.镁的生理功能镁一半以上沉积在骨中。
(1)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
(2)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
(3)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参与氨基酸的活化等。
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1.钙、磷、镁的代谢(1)钙:吸收:吸收部位:十二指肠,是在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
影响吸收的因素:①肠管的pH:偏酸时促进吸收。
②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
排泄:主要由肠道排出其次是肾脏排出。
肾小球滤过钙约10g/天,由尿中排出的仅约150mg/天,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了。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钙、磷、镁的代谢以及微量元素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参与构成身体的组织结构,还在生理功能的调节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首先,咱们来聊聊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大约占体重的 15% 20%。
其中 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余下的 1%分布在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
钙在人体中的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
维生素 D 对于钙的吸收起着关键的促进作用。
当维生素 D 缺乏时,钙的吸收会明显减少,容易导致儿童佝偻病和成年人的骨软化症。
钙的排泄则主要通过肠道和肾脏。
如果饮食中摄入的钙过多,肠道排泄会增加;而当血钙水平升高时,肾脏的排泄也会相应增加。
钙在生理功能方面的作用十分广泛。
骨骼和牙齿的形成离不开钙,它赋予了骨骼和牙齿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同时,钙离子在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调节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血钙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会增高,可能导致手足抽搐;而血钙浓度过高时,则会出现肌无力等症状。
此外,钙离子还参与血液凝固、调节细胞的通透性以及维持心肌的正常收缩等生理过程。
接下来谈谈磷。
磷在人体中的含量也较为丰富,约占体重的 1%左右。
其中 85% 90%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的分布在软组织和细胞外液中。
磷的吸收部位与钙相似,也是在小肠。
食物中的磷主要以磷酸盐的形式被吸收,其吸收过程也受到维生素 D 的影响。
磷的排泄途径主要是肾脏,约 70%的磷通过尿液排出。
磷同样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
它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与钙一起维持着骨骼的硬度和结构。
在细胞代谢中,磷参与能量的储存和转移,如三磷酸腺苷(ATP)的合成。
此外,磷还是核酸、磷脂等生物大分子的组成成分,对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细胞结构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再来说说镁。
镁是人体内的常量元素之一,约占体重的 005%。
大约 60% 65%的镁存在于骨骼中,其余的分布在肌肉、肝脏、心脏等组织器官中。
镁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其吸收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肠腔内镁的浓度、肠黏膜的吸收能力等。
最新初级检验技师考试《临床化学》讲义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一、钙、磷、镁代谢钙、磷、镁的生理功能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约99%的钙和86%以上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钙的生理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
(4)重要的调节物质:①影响膜的通透性;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③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2.磷的生理功能(1)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
(3)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
(4)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谢调控上均起重要作用。
3.镁的生理功能镁一半以上沉积在骨中。
(1)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2)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
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参与氨基酸的活化等,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1.钙、磷、镁的代谢(1)钙1)吸收:十二指肠(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影响吸收的因素:①肠管的pH:偏酸时促进吸收;②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
2)排泄:80%肠道排出,20%肾脏排出。
血钙低于2.4mmol/L时,尿中几无钙排出。
(2)磷:食物中磷以有机磷酸酯和磷脂为主,在肠管内磷酸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磷被吸收。
由于磷的吸收不良引起的缺磷现象较少见。
磷主要由肾排泄,其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70%。
(3)镁: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是主动运转过程。
消化液中也有多量镁,长期丢失消化液(如消化道造瘘)是缺镁的主要原因。
排泄:主要是肾。
2.钙磷代谢的调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
(1)甲状旁腺激素: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调节因素。
总结果: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临床检验技师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讲义

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
99%以上的钙和86%以上的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构成骨盐,和胶原纤维结合在一起使骨牙组织具有特殊的硬度和韧性。
一、钙、磷、镁代谢(一)钙、磷、镁的生理功能1.钙的生理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
(4)是重要的调节物质:①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③是许多酶的激活剂;④其他。
2.磷的生理功能(1)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
(3)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
(4)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谢调控上均起重要作用。
还可以通过化学修饰起代谢调控作用。
3.镁的生理功能镁一半以上沉积在骨中。
(1)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
(2)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
(3)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参与氨基酸的活化等。
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1.钙、磷、镁的代谢(1)钙:吸收部位:十二指肠,是在活性维生素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
影响吸收的因素:①肠管的pH:偏酸时促进吸收。
②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
排泄:主要由肠道排出,其次是肾脏排出。
肾小球滤过钙约10g/天,由尿中排出的仅约150mg/天,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了。
尿钙排出量直接受血钙浓度影响,血钙低于2.4mmol/L时,尿中几乎无钙排出。
(2)磷:食物中磷以有机磷酸酯和磷脂为主,在肠管内磷酸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磷被吸收。
磷在空肠吸收率达70%,由于磷的吸收不良引起的缺磷现象较少见。
磷主要由肾排泄,其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70%,每天经肾小球滤过磷约5g,但85%~95%被肾小管回吸收。
2020年临床医学检验技士考试辅导 ( 第七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讲义及练习

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本章考点1.钙、磷、镁代谢(1)钙、磷、镁的生理功能掌握(2)钙、磷、镁代谢及其调节掌握(3)钙、磷、镁测定的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熟练掌握2.微量元素熟悉(1)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2)锌、铜、硒、铬、钴、锰、氟、碘的生理作用与代谢(3)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
99%以上的钙和86%以上的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构成骨盐,和胶原纤维结合在一起使骨牙组织具有特殊的硬度和韧性。
一、钙、磷、镁代谢(一)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1.钙、磷、镁的代谢(1)钙:吸收部位:十二指肠,是在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
影响吸收的因素:①肠道的pH:偏酸时促进吸收。
②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
食物中钙、磷比例对钙吸收也有一定的影响。
Ca2+:P3+=2:1时,吸收最佳。
排泄:钙主要由肠道排出,其次是肾脏排出。
肾小球滤过钙约10g/天,由尿中排出的仅约150mg/天,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了。
尿钙排出量直接受血钙浓度影响,血钙低于2.4mmol/L时,尿中几乎无钙排出。
(2)磷:食物中磷以有机磷酸酯和磷脂为主,在肠管内磷酸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磷被吸收。
由于吸收不良引起的缺磷现象较少见。
磷主要由肾排泄,其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70%,每天经肾小球滤过磷约5g,但85%~95%被肾小管回吸收。
(3)镁:镁的日摄入量约250mg,其中2/3来自于谷物和蔬菜。
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是主动运转过程。
消化液中也有多量镁,长期丢失消化液(如消化道造瘘)是缺镁的主要原因。
排泄:主要是肾。
经肾小球滤过的镁大量被肾小管回吸收,仅2%~5%由尿排出,每日排出约100mg。
2.钙磷代谢的调节调节钙磷代谢的因素有三个: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活性维生素D。
(1)甲状旁腺激素(PTH)由甲状旁腺分泌,是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的调节因素,有升高血钙、降低血磷和酸化血液等作用。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钙、磷和镁这些矿物质其实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们不仅与我们的骨骼健康密切相关,还影响着神经、肌肉和心脏的功能。
而微量元素则是身体所需的“隐形英雄”,虽然数量微乎其微,但缺一不可。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元素的代谢,以及它们对我们身体的影响。
首先,钙是最为人熟知的矿物质之一。
它不仅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还参与了神经传导和肌肉收缩。
钙的代谢主要通过肠道吸收、骨骼储存和肾脏排泄来调节。
人们常常忽视的是,维生素D对钙的吸收至关重要。
缺乏维生素D 时,肠道对钙的吸收率会大大降低,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
因此,确保充足的维生素D摄入,能够有效提升钙的利用率。
接下来,磷的代谢同样重要。
磷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能量的产生和转运。
磷的来源主要是蛋白质食物,比如肉类、鱼类和豆类。
磷的吸收也受到维生素D的影响,但过多的磷摄入可能导致身体对钙的吸收产生干扰,进而影响骨骼健康。
现代饮食中,尤其是快餐和加工食品中,磷的含量往往超标,长期如此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说到镁,它在许多生理过程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镁参与大约300种酶反应,对能量代谢、肌肉功能以及神经信号的传递都非常重要。
镁的缺乏可能导致肌肉痉挛、心律不齐等症状。
我们通常通过坚果、全谷物、绿叶蔬菜等食物来获取镁,但现代生活中,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很多人难以获得足够的镁。
至于微量元素,它们虽然在体内的含量极少,却是维持健康的关键。
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在体内的作用各有不同。
以铁为例,它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乏时会导致贫血。
而锌则对免疫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缺锌会使得身体抵抗力下降。
铜和硒则参与抗氧化和代谢的过程,缺乏这些元素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以上这些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代谢网络。
例如,钙与镁的平衡就非常重要,钙摄入过多可能抑制镁的吸收,导致镁缺乏。
同样,磷和钙的比值也需保持在合理范围内,过高的磷可能引发钙的流失,从而影响骨骼健康。
第十四章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

(二)磷代谢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1.磷的含量、分布和血磷 含量:正常成人含磷600g左右。每kg无脂肪的组织约含磷12g。
分布:体内磷的86%分布于骨,其余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及体液中。
3.内分泌系统的影响铁、锌、铜、锰、镍 4.对免疫系统的影响铁、锌、铜 5.对心血管疾病及创伤的影响锌、锰、硒、铬 6.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铁、锌、铜、铬 7.对胚胎及胎儿发育的影响锌、铜、碘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二)微量元素测定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缺铁性贫血和铁幼粒细胞贫血时测定铁的水平 Wilson病测定血清铜的水平
二、 镁代谢和生理功能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一)镁的代谢
含量:
血浆中的镁浓度约0.67~1.23mmol/L约占体重的0.03% 正常成人含镁约20~28g.
分布:
约60%以磷酸镁及碳酸镁的形式存在于骨组织中骨骼肌中 含镁约占体内总镁量的20%~30%,其余约10%分布在其它 组织中;从体液中镁的分布看,细胞内液的镁的含量约占总 量的39%,是细胞内仅次于钾的主要阳离子。仅有约1%的 镁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参考范围】2.1~2.7mmol/L
(二)血清磷的测定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人体内的磷元素尚不能直接测定。在临床化学实验室进行的无机磷 测定实际上只是直接分析磷酸盐阴离子(H2PO4-,HPO42-)。
1.磷钼酸还原法
标本中的磷酸盐与钼酸生成无色的磷钼酸,用还原剂将磷钼酸还原 成蓝色复合杂聚物钼蓝,620nm进行比色分析。临床实验室较多采用。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钙磷镁与微量元素的临床生物化学

钙磷镁与微量元素的临床生物化学钙、磷、镁是人体的重要组成物质,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其代谢异常在临床上亦较多见。
微量元素(traceelements)在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和临床意义,已引起医学界的重视。
本章将扼要介绍钙磷镁及某些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体内分布、代谢和代谢异常以及测定这些物质的临床意义。
第一节钙、磷代谢及其异常一、钙、磷的生理功用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无机盐,成人体内钙总量约为400-800g,约99%的钙和86%以上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一)体内Ca2+的生理功能⒈血浆Ca2+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当血浆Ca2+的浓度降低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高,可引起抽搐。
⒉血浆Ca2+作为血浆凝血因子Ⅳ参与凝血过程它是因子Ⅸ、因子Ⅹ、凝血酶原、因子ⅩⅢ等的激活作用中不可缺少的辅因子。
⒊骨骼肌中的Ca2+可引起肌肉收缩当肌细胞内储存Ca2+受神经冲动而释放,Ca2+浓度增大到10-7-10-5mol/L时,Ca2+可迅速地与钙蛋白的钙结合亚基结合,引起一系列构象改变后导致肌肉收缩。
⒋Ca2+是重要的调节物质一方面作用于质膜,影响膜的通透性及膜的转运。
一方面,在细胞内Ca2+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
此外,Ca2+还是许多酶(脂肪酶、ATP酶)的激活剂,Ca2+还能抑制维生素D3-1α-羟化酶的活性,从而影响代谢。
(二)磷的生理功能⒈血中磷酸盐(HPO42-/H2PO4-)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⒉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如磷酸基转移反应、加磷酸分解反应等。
⒊构成核苷酸辅酶类(如NAD+、NADP+、FMN、FAD、CoA等)和含磷酸根的辅酶(如TPP、磷酸吡哆醛等),还构成多种重要的核苷酸(如ATP、GTP、UTP、CTP、cAMP、cGMP等)。
⒋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以及代谢调控上均发挥重要作用。
酶蛋白及多种功能性蛋白质的磷酸与脱磷酸化则是代谢调节中化学修饰调节的最为普遍、最为重要的调节方式,与细胞的分化、增殖的调控有密切的关系。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

血清中无机磷在酸性溶液中与钼酸铵作用形成的磷钼酸铵杂聚化合物, 在340nm或325nm波长的吸光度值与无机磷含量成正比,与标准品比 较可计算出标本无机磷含量。适用于微量无机磷的测定。
3.酶法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和黄嘌呤氧化酶(XOD) 偶
联并以过氧化物酶(POD)为指示剂的方法,可用于常规 标
钙、磷、镁
钙、磷在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氧、碳、氢、氮而居第 五、六位,镁含量约居第十一位。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s)
指含量占体重0.01%以下元素。
一、钙、磷代谢和调节
(一)钙代谢
1.钙的含量、分布和血钙
含量:约1~1.25kg,正常人血钙水平为2.1~2.7mmol/L 分布:99%的钙分布在骨组织,其余分布于体液和其它组织中。
1.磷的含量、分布和血磷 含量:正常成人含磷600g左右。每kg无脂肪的组织约含磷12g。
分布:体内磷的86%分布于骨,其余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及体液中。 血磷:指血浆中无机磷酸盐所含的磷,正常人仅有0.6~1.6
mmol/L,儿童稍高。
血磷浓度没有血钙稳定,它不但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 在同一天也会有较大的生理变化。
尿 铜: 0.24~0.47μmol/24h
(三)锌的测定 标本:血浆、尿、唾液和头发标本 测定方法: 1.原子吸收光光度法 2 .吡啶偶氮萘酚比色法 【参考范围】
血清锌 8.4~23μmol/L
尿 锌 2.3~19.9μmol/24h
必需的 无害的 有害的
人体必需的:铁、锌、铜、锰、镍、钴、钼、硒、铬、 碘、钒、硅、硒、砷和氟 。
(一)微量元素对人体各种生命活动的影响
1.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 2.对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4.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5.对心血管疾病及创伤的影响 。 6.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 。 7.对胚胎及胎儿发育的影响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

3.酶法
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和黄嘌呤氧化酶(XOD)偶联并以过氧化物 酶(POD)为指示剂的方法,可用于常规标本的自动分析 。
【参考范围】0.6~1.6mmol/L
35
三、血清镁的测定 血清镁的测定包括总镁和离子镁
①总镁的测定 比色法: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是推荐的常规测定方法 酶法 AAS法:参考方法 ID-MS法:决定性方法 ②离子镁测定
光光度法;④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31
1.离子钙的测定 临床应用的方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为主。
迅速、简便、敏感性高,重复性好
影响因素:标本pH值的改变,添加剂,标本类型。 【参考范围】1.10~1.34mmol/L
32
2.总钙测定 方法:滴定法、比色法、火焰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酶法等 决定性方法:ID-MS 参考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常规方法:邻甲酚酞络合酮法(o-CPC)
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病
恶性贫血,甲基丙二酸尿症 克山病,大骨节病 生长发育迟缓,中枢神经系异 常 龋齿
30
第二节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测定
一、钙的测定
血钙测定方法很多。
化学法 ①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络合滴定);
②比色法(邻甲酚酞络合法,甲基麝香
血钙测定
草酚蓝法)。
物理法 ①火焰光度法;②ISE法;③原子吸收分
第十一章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
1
钙、磷、镁
钙、磷在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氧、碳、氢、氮而居 第五、六位,镁含量约居第十一位。
微量元素(trace elements)
指含量占体重0.01%(g/g)以下、每天需要量在 100mg以下的元素。
2
钙、磷、镁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总结.ppt

一、钙、磷、镁代谢
钙、磷、镁的生理功能
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 约99%的钙和86%以上的磷存在于骨骼和 牙齿中。
1.钙的生理功能 (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
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 (4)重要的调节物质:①影响膜的通透性;
3.血镁测定:镁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是细胞内含量 仅次于钾的阳离子。
血镁测定
1)测定方法:多采用化学法。如 Calmagite比色法、达旦黄比色法、甲基 麝香草酚比色法。
(2)参考值:
血清镁:0.74~1.0mmol/L,男性略 高于女性。
临床意义
①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在少尿、无尿时期。 ②其他:甲低、多发性骨髓瘤等。 2)血清镁减低:多见,且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 ①镁摄入量不足,如禁食、呕吐、慢性腹泻等。
(1)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 用;
(2)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
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 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参与氨基酸 的活化等,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 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
1.钙、磷、镁的代谢 (1)钙 1)吸收:十二指肠(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 影响吸收的因素:①肠管的pH:偏酸时促进吸收; ②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
血钙升高刺激降钙素 分泌,二者呈正比关 系。
钙、磷、镁测定的临床意义
(1)测定方法: 1)离子钙测定:钙离子选择性电极。 2)总钙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和滴定法(普遍应用)等。 (2)参考值:血清总钙:2.25~2.75mmol/L 离子钙:0.94~1.26mmol/L (3)临床意义: 1)血清钙升高:高血钙症比较少见 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腺瘤 ②甲状旁腺素异位分泌 ③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引起血钙升高最常见的原因 ④维生素D中毒,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时而引起 ⑤其他:肾上腺功能不全、酸中毒、脱水等情况
临床化学主管 讲义 (7)

临床化学主管讲义 (7)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一.钙.磷.镁代谢钙.磷.镁的生理功能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约99%的钙和86%以上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钙的生理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
(4)重要的调节物质:①影响膜的通透性;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③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2.磷的生理功能(1)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
(3)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
(4)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谢调控上均起重要作用。
3.镁的生理功能镁一半以上沉积在骨中。
(1)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2)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
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参与氨基酸的活化等,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1.钙.磷.镁的代谢(1)钙1)吸收:二指肠(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影响吸收的因素:①肠管的pH:偏酸时促进吸收;②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
2)排泄:80%肠道排出,20%肾脏排出。
血钙低于2.4mmol/L时,尿中几无钙排出。
(2)磷:食物中磷以有机磷酸酯和磷脂为主,在肠管内磷酸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磷被吸收。
由于磷的吸收不良引起的缺磷现象较少见。
磷主要由肾排泄,其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70%。
(3)镁: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是主动运转过程。
消化液中也有多量镁,长期丢失消化液(如消化道造瘘)是缺镁的主要原因。
排泄:主要是肾。
2.钙磷代谢的调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
(1)甲状旁腺激素: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调节因素。
第十二章 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

第十二章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检验第一节概述一、钙、磷代谢及调节(一)含量与分布钙是体内含量最多的无机盐,占体重的1.5%~2%,总量约700~1400g,其次是磷,占体重0.8%~1.2%,总量约400~800g。
99%以上的钙和86%以上的磷是以羟磷灰石形式沉积于骨、牙。
(二)吸收与排泄吸收:在pH较低的小肠上段,钙的吸收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每增加10岁减少5%~10%,婴儿吸收率可达50%以上,儿童40%,成人20%左右,故老人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磷的吸收率约70%,低磷时可达90%。
排泄:主要通过肠道和肾脏。
钙:80% 肠道20% 肾脏磷:30% 肠道70% 肾脏(三)血钙与血磷血液中钙几乎全部存在于血浆,正常血清钙2.25~2.75mmol/L(9~11mg/dl)。
血钙存在形式柠檬酸钙碳酸氢钙蛋白结合钙非扩散钙发挥生理作用的是离子钙,但临床实验室测定的大多数是总钙。
血磷是指血液中的无机磷酸盐(HPO42-、H2PO4-)正常人血清无机磷0.97~1.61mmol/L(3~5mg/dl),儿童稍高。
[Ca] ×[P] = 35~40大于40骨盐沉积,有利于骨钙化。
小于35骨盐溶解。
(四)钙、磷生理功能钙:1.参与血液凝固。
2.参与肌肉收缩。
3.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4.作为第二信使。
磷:1.作为核酸、磷脂、磷蛋白合成的原料。
2.参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合成。
3.构成核苷酸辅酶。
4.构成磷酸盐缓冲对。
(五)钙、磷代谢调节1.维生素D 3(VitD 3)3233D OH 251OHD 25D )(,肾肝-−→−-−→−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协同PTH 促进骨重建。
2.甲状旁腺素(PTH ) 甲状旁腺主细胞分泌的84肽。
促进溶骨作用,促进间充质细胞转化成破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转化为成骨细胞;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抑制磷的重吸收。
3.降钙素(CT )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分泌的32肽,与PTH 拮抗。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钙、磷、镁的代谢以及微量元素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物质的正常代谢和平衡一旦被打破,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钙的代谢。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约占体重的 15% 20%。
绝大部分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只有约 1%的钙分布在细胞外液和软组织中。
但可别小瞧这 1%的钙,它在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调节心脏节律、参与血液凝固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人体对钙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进行。
维生素 D 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当维生素D 缺乏时,钙的吸收会明显减少。
此外,食物中的钙磷比例、肠道 pH 值以及某些药物等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钙的排泄途径主要包括肠道和肾脏。
正常情况下,肠道排出的钙与吸收的钙保持动态平衡。
肾脏对钙的排泄量取决于血钙浓度和肾小球滤过率。
当血钙升高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减少,尿钙排出量增加;反之,尿钙排出量减少。
接下来谈谈磷的代谢。
磷在人体内的含量也较为丰富,约占体重的1%左右。
其中 85% 90%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其余 10% 15%分布在软组织和细胞外液中。
磷的吸收部位也在小肠,其吸收过程与钙相似,也受到维生素 D 的调节。
同时,食物中钙磷比例、甲状旁腺激素等因素也会影响磷的吸收。
磷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少部分通过肠道排泄。
肾脏排泄磷的过程受甲状旁腺激素和血磷浓度的调节。
当血磷升高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对磷的排泄,使血磷降低;反之,当血磷降低时,肾小管对磷的排泄减少,血磷升高。
再来说说镁的代谢。
镁是人体细胞内仅次于钾的阳离子,正常人体内镁的总量约为 20 28g 。
约 60% 65%的镁存在于骨骼中,其余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只有 1%左右存在于细胞外液中。
镁的吸收主要在小肠上段,其吸收量与摄入量有关。
镁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肾小球滤过的镁约 65%在肾小管被重吸收。
微量元素虽然在人体内的含量极少,但却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理功能。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钙、磷、镁等矿物质的代谢以及微量元素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物质不仅是构成身体组织的重要成分,还参与了众多的生理和生化过程。
先来说说钙。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它对于维持骨骼的坚固性和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
在血液中,钙的浓度也需要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
当饮食中摄入的钙不足时,身体会从骨骼中释放钙来维持血钙水平,长期如此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而血钙过高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心脏功能紊乱等。
钙的吸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维生素 D 是促进钙吸收的关键因素之一。
它可以增加肠道对钙的吸收,并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积。
此外,胃酸的分泌、食物中的钙磷比例等也会影响钙的吸收。
磷也是人体不可或缺的矿物质。
它与钙一起构成了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除了在骨骼和牙齿中,磷还广泛存在于细胞内,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反应,如能量代谢、核酸合成等。
磷的代谢与钙密切相关。
血液中钙磷浓度的乘积是相对恒定的。
当血钙降低时,血磷通常会升高;反之亦然。
饮食中磷的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摄入过多的磷可能会影响钙的吸收,增加患骨质疏松的风险。
镁在人体内的含量虽然相对较少,但它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镁参与了多种酶的激活,对于维持心肌兴奋性、神经肌肉兴奋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镁的吸收与肠道功能有关。
某些疾病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时,可能会影响镁的吸收。
此外,肾脏在镁的代谢平衡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接下来谈谈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虽然在体内的含量甚微,但它们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铁是最常见的微量元素之一,它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运输氧气。
缺铁会导致贫血,使人感到疲劳、乏力、气短等。
锌在生长发育、免疫功能、味觉感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儿童缺锌可能会导致生长迟缓、智力发育障碍;成人缺锌则可能影响免疫力和生殖功能。
铜参与了多种酶的组成和活性调节,对于维持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在我们的身体里,钙、磷和镁这三位“兄弟”可谓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想象一下,没有他们的协作,身体简直就像一辆缺了轮子的车,走得摇摇晃晃,甚至可能翻车。
钙是骨骼的“支柱”,磷则是细胞的“电池”,镁则是代谢的“调音师”。
咱们来聊聊这三种元素,以及它们如何和微量元素一起,影响我们的健康。
钙,首先得说说它。
我们从小就听说要多喝牛奶,补钙。
钙的确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象一下,钙就像是建筑工人,日复一日地为骨骼搭建安全的“房子”。
缺钙了,骨头就软了,容易折。
可你知道吗?钙的吸收和维生素D密切相关。
没有阳光,钙也进不去,身体就像关上了大门。
磷是另一个重要角色。
它和钙的关系就像亲密的搭档,二者合作,保持骨骼健康。
磷在细胞里起着能量转换的作用,缺了磷,细胞就没有“电”,一切都难以运转。
它还有助于DNA和RNA的合成,换句话说,磷是生命的“密码员”。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科幻?但实际上,磷就在你日常的饮食中,像是肉类、豆类、坚果等。
再来说说镁。
镁在我们体内负责上千种反应。
它帮我们调节肌肉和神经的功能,让心脏保持节律。
缺镁时,可能会感到疲倦、焦虑,甚至抽筋。
这可不是小事哦,镁在能量代谢中扮演着“和事佬”,让各种元素和谐共处。
要想获取镁,坚果、全谷物、绿叶蔬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接下来,咱们得聊聊微量元素。
虽然它们的名字里有个“微”字,但在身体里的作用可不微小。
比如,铁是制造红血球的关键,锌则参与免疫系统的运作。
缺乏微量元素,健康就可能亮起红灯。
你可能会觉得,微量元素离我们很远,但其实它们就在你每天的饮食中。
多吃些水果、蔬菜、坚果,补充这些“微小”的力量。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问,如何判断自己身体里的钙、磷、镁和微量元素是否充足?其实很简单。
可以做一些血液检测,看看这些元素的水平。
医生会给你一些专业的建议,帮助你调节饮食和生活习惯。
如果检测结果不理想,别急,调整饮食习惯和补充营养品通常能改善状况。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在现代医学的舞台上,临床化学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就像是大合唱中的重要乐器。
它们相互配合,默契无比,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这些元素扮演着健康的守护者,保证着身体的各个系统运转良好。
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些元素的奇妙世界吧。
首先,钙。
听到“钙”,你可能会想到牛奶和奶酪。
的确,钙是维持骨骼健康的关键。
它不仅帮助我们的骨骼生长,还参与血液凝固、神经信号传递和肌肉收缩。
缺钙的后果可不是闹着玩的,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心脏问题,甚至影响情绪。
要知道,钙的吸收可不是单靠喝牛奶就能搞定的。
维生素D的作用可大了,没它,钙在肠道里的吸收效率会大打折扣。
因此,晒晒太阳,吃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都是对的选择。
接下来是磷。
磷和钙有点“冤家”的感觉,它们的平衡对身体至关重要。
磷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能量代谢和DNA的合成。
你能想象,如果磷水平失衡,细胞的“电路”就会短路,影响到整个身体的能量供应吗?不仅如此,过量的磷会导致钙流失,这就像把桥的支柱抽掉一样,岂不是危险?平常饮食中,鸡肉、鱼、豆制品等都是磷的丰富来源,适量摄入是关键。
说到镁,可能很多人没怎么关注过。
其实,镁是个“低调奢华有内涵”的角色。
它在超过三百种生化反应中扮演重要角色,包括能量生产、蛋白质合成和神经传导。
缺镁的人常常会感到疲惫、焦虑,甚至肌肉痉挛。
想要补镁,可以多吃坚果、绿叶蔬菜和全谷物。
镁在调节血糖和血压方面也有帮助,真是一个全面的好伙伴。
接下来的微量元素,像锌、硒、铜和铁,虽说数量不多,但影响可不小。
锌被称为“免疫之王”,参与了免疫系统的维护和伤口愈合。
很多时候,缺锌会让我们更容易感冒。
食物方面,海鲜、红肉和豆类都是不错的选择。
硒是个“神秘”的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它能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对预防癌症有一定帮助。
尽管需要的量很小,但缺硒的后果却不容小觑。
很多坚果、鱼和谷物中含有丰富的硒。
钙磷镁与微量元素的临床生物化学

37
2、镁的含量与分布
含量:成人含镁总量约为21-28g 分布:50% 存在于骨组织
45% 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 5% 存在于细胞外液
完整ppt课件
38
二、镁的代谢及调节 1、镁的代谢
(1)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2)影响吸收的因素:
甲状旁腺激素和维生素D促进吸收 降钙素和醛固酮减少吸收
完整ppt课件
35
2)临床表现
轻症可不出现任何症状 神经肌肉症状(急性):近端肌肉无力、厌
食、头晕、感觉异常等 严重可导致呼吸肌衰竭
完整ppt课件
36
镁代谢紊乱
一、概述
1、镁的生理功能:
• 维持正常神经、肌肉功能 • 骨盐的组成成分 • 是多种酶的激活剂 • 在细胞核内调节DNA的合成等
完整ppt课件
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 , PTH)
降钙素(calcitonin , CT)
完整ppt课件
17
2、靶器官:
小肠 肾 骨组织
完整ppt课件
18
3、调节机制 (1)活性维生素D(1,25-(OH)2-D3)
完整ppt课件
19
对小肠的作用:是促进小肠对钙磷吸收最 有效的物质
复合镁 15%
完整ppt课件
41
3、肌肉镁
有核细胞中的镁有80%存在于肌 肉中,与钙、磷、钾、钠共同调节肌 肉的兴奋性
完整ppt课件
▲消化液中含有多量的镁,如消化液大量 丢失可导致低镁血症
完整ppt课件
39
(3)排泄:
肾脏(主要) 肠道 影响排泄因素(肾): 高血钙、甲状腺素、降钙素及醛固 酮,促进排泄; 甲状旁腺素可减少排泄。
主管检验技师临床化学讲义2017年第七章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考纲要求》1.钙、磷、镁代谢(1)钙、磷、镁的生理功能——熟悉(2)钙、磷、镁代谢及其调节——掌握(3)钙、磷、镁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及方法评价——熟练掌握2.微量元素——了解(1)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2)锌、铜、硒、铬、钴、锰、氟、碘的生理作用与代谢(3)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钙占成人体重的1.5%~2.2%,总量为700~1400克。
磷占成人体重0.8%~1.2%,总量400~800克。
99%以上的钙和86%以上的磷以羟磷灰石的形式构成骨盐,和胶原纤维结合在一起使骨牙组织具有特殊的硬度和韧性。
一、钙、磷、镁代谢(一)钙、磷、镁的生理功能1.钙的生理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
(4)是重要的调节物质:1)作用于细胞膜,影响膜的通透性;2)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3)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2.磷的生理功能(1)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
(3)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
(4)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谢调控上均起重要作用。
还可以通过化学修饰起代谢调控作用。
3.镁的生理功能镁一半以上沉积在骨中。
(1)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2)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
(3)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参与氨基酸的活化等。
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1.钙、磷、镁的代谢(1)钙:吸收:吸收部位:十二指肠,是在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影响吸收的因素:①肠管的pH:偏酸时促进吸收。
②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磷、镁代谢与微量元素一、钙、磷、镁代谢钙、磷、镁的生理功能钙盐和磷酸盐是人体含量最高的无机盐,约99%的钙和86%以上的磷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1.钙的生理功能(1)血浆钙可降低毛细血管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
(2)血浆钙作为血浆凝血因子参与凝血过程。
(3)骨骼肌中的钙可引起肌肉收缩。
(4)重要的调节物质:①影响膜的通透性;②在细胞内作为第二信使,起着重要的代谢调节作用;③是许多酶的激活剂。
2.磷的生理功能(1)血中磷酸盐是血液缓冲体系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细胞内的磷酸盐参与许多酶促反应。
(3)构成核苷酸辅酶类的辅酶。
(4)细胞膜磷脂在构成生物膜结构、维持膜的功能和在代谢调控上均起重要作用。
3.镁的生理功能镁一半以上沉积在骨中。
(1)Mg2+对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有镇静作用;(2)Mg2+是近300种酶的辅助因子。
与体内重要的生物高分子并且和ATP、DNA、tRNA、mRNA的生化反应有关系,参与氨基酸的活化等,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和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钙、磷、镁的代谢及调节1.钙、磷、镁的代谢(1)钙1)吸收:十二指肠(活性D3调节下的主动吸收)影响吸收的因素:①肠管的pH:偏酸时促进吸收;②食物成分:食物中草酸和植酸可以和钙形成不溶性盐,影响吸收。
2)排泄:80%肠道排出,20%肾脏排出。
血钙低于2.4mmol/L时,尿中几无钙排出。
(2)磷:食物中磷以有机磷酸酯和磷脂为主,在肠管内磷酸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无机磷被吸收。
由于磷的吸收不良引起的缺磷现象较少见。
磷主要由肾排泄,其排出量约占总排出量的70%。
(3)镁:吸收部位主要在回肠,是主动运转过程。
消化液中也有多量镁,长期丢失消化液(如消化道造瘘)是缺镁的主要原因。
排泄:主要是肾。
2.钙磷代谢的调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
(1)甲状旁腺激素:维持血钙正常水平最重要调节因素。
总结果:升高血钙、降低血磷。
(升钙降磷)血钙降低刺激甲状旁腺激素分泌。
(2)降钙素:由甲状腺旁细胞合成分泌。
总结果:降低血钙、降低血磷。
(降钙降磷)血钙升高刺激降钙素分泌,二者呈正比关系。
(3)活性维生素D:在肝、肾作用下,维生素D3转变成活性维生素D,即1α,25-(OH)2-D3。
总结果:升高血钙、升高血磷。
(升钙升磷)钙、磷、镁测定的临床意义1.血钙测定:(1)测定方法:1)离子钙测定:钙离子选择性电极。
2)总钙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染料结合法和滴定法(普遍应用)等。
(2)参考值:血清总钙:2.25~2.75mmol/L离子钙:0.94~1.26mmol/L(3)临床意义:1)血清钙升高:高血钙症比较少见①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腺瘤②甲状旁腺素异位分泌③恶性肿瘤骨转移是引起血钙升高最常见的原因④维生素D中毒,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D时而引起⑤其他:肾上腺功能不全、酸中毒、脱水等情况2)血清钙降低:较多见,尤多见于婴幼儿。
①甲状旁腺功能低下。
②维生素D缺乏:婴幼儿缺乏维生素D可引起佝偻病,成人引起骨软化病。
③新生儿低血钙症:新生儿期常见惊厥原因之一。
④长期低钙饮食或吸收不良。
⑤严重肝病、慢性肾病、尿毒症等时血清钙可下降,血浆蛋白减低时可使非扩散性钙降低。
⑥血pH影响血清游离钙浓度:酸碱中毒总钙不变,离子钙可有改变。
酸中毒,游离钙增加。
2.血磷测定:包括有机磷和无机磷。
无机磷主要以磷酸盐形式存在,构成血液的缓冲系统。
(1)测定方法:血清无机磷的测定方法一般有磷钼酸法、染料法和酶法。
磷钼酸法是血清中无机磷与钼酸盐结合形成磷钼酸化合物,再用还原剂将其还原成钼蓝进行比色测定。
酶法是一个偶联反应,反应中使NADP+还原成NADPH。
该方法不受有机磷酸酯的干扰。
(2)参考值:血清磷:0.81~1.45mmol/L(3)临床意义:1)血清无机磷升高: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②慢性肾功能不全:血磷上升,血钙降低;③维生素D中毒;④其他:甲状腺功能亢进、酮症酸中毒等情况。
2)血清无机磷降低:①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②维生素D缺乏:见于佝偻病、软骨病等;③肾小管病变。
3.血镁测定:镁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是细胞内含量仅次于钾的阳离子。
(1)测定方法:多采用化学法。
如Calmagite比色法、达旦黄比色法、甲基麝香草酚比色法。
(2)参考值:血清镁:0.74~1.0mmol/L,男性略高于女性。
(3)临床意义1)血清镁升高:①肾功能不全,特别是在少尿、无尿时期。
②其他:甲低、Addison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2)血清镁减低:多见,且常伴有水电解质紊乱。
①镁摄入量不足,如禁食、呕吐、慢性腹泻等。
②尿排镁量过多,如肾功不全多尿期,服用利尿剂等。
③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症、糖尿病酸中毒时也可出现血镁降低。
例题机体缺钙的病因不包括:A.长期日照不足B.维生素D摄入不足C.食物中钙磷比例不当D.肾功能障碍E.只补维生素D[答疑编号700834070101]正确答案:E二、微量元素(一)微量元素分布及生理功能微量元素:指其含量以毫克或更少/每千克组织来计算的元素(含量占体重0.01%以下元素)。
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①酶的激活剂;②构成体内重要的载体及电子传递系统;③参与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④影响生长发育、免疫系统的功能。
(二)微量元素与疾病的关系1.铁:体内含量最丰富的微量元素。
(1)生理功能①维持正常造血功能:铁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铁缺乏时可引起缺铁性贫血②参与体内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③对其他微量元素代谢的影响:缺铁可致锌、钴、镁、铅的代谢障碍(2)测定方法:多采用化学比色法,如亚铁嗪比色法、双联吡啶比色法、菲洛嗪比色法等。
血样中的铁常用血清铁和血清总铁结合力来表示。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在血清样品中加足量的铁标准液使运铁蛋白被铁饱和。
过量的铁用MgCO3除出,离心取上清液,按测血清铁的方法求出铁的含量,即为TIBC。
铁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100%(3)临床意义:①血清铁增高: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等。
②血清铁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急性或慢性感染、恶性肿瘤等。
③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缺铁性贫血、急性肝炎等。
④血清总铁结合力降低:见于肝硬化、肾病、尿毒症等。
2.锌:锌是体内含量仅次于铁的微量元素,在正常成人体内含量为2~2.5g。
锌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吸收,从粪便、尿、汗、头发及乳汁排泄。
可以测定血锌或发锌判断体内含锌情况。
①可作为多种酶的功能成分或激活剂。
②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核酸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③增强免疫及吞噬细胞的功能。
④抗氧化、抗衰老、抗癌;3.铜:正常人体内含铜100~200mg,约50%~70%存于骨骼和肌肉内,20%存于肝。
成年人每日摄取铜2mg可满足生理需要。
①参与造血和铁的代谢,影响铁的吸收和储存。
②构成许多含铜酶及含铜生物活性蛋白质。
③与DNA结合,与维持核酸结构的稳定性有关。
④许多氧化酶含有铜。
Wilson病时血清铜明显降低。
4.硒:人体内含硒量约14~21mg。
①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组成成分。
②参与辅酶A和辅酶Q的合成。
③和视力及神经传导有密切关系。
④对某些有毒元素和物质的毒性有拮抗性。
⑤刺激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产生。
⑥可以保护心肌的正常结构、代谢和功能。
⑦调节维生素A、C、E、K的代谢。
⑧具有抗肿瘤作用:克山病、心肌缺血、癌、多发性硬化症、肌营养不良等时血硒降低。
5.铬:成人体内含铬6mg,日摄入量5~150μg。
①形成葡萄糖耐量因子,协助胰岛素发挥作用;②降低血浆胆固醇及调节血糖;③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及造血功能。
6.钴:维生素B12重要的辅因子,因此也是重要的营养素。
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叶酸的利用率下降,造成巨红细胞性贫血。
恶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时血清钴降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时血钴升高。
7.锰:正常人体内含锰12~20mg。
①锰是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和激活剂,与蛋白质合成及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
②参与造血及卟啉合成。
③构成Mn-SOD,有抗衰老作用。
8.氟:成人体内含氟量约2.6g。
氟为牙齿和骨骼的必需成分,与牙齿和骨骼的形成有关。
缺氟易生龋齿,氟多可增加斑釉齿及骨密度。
9.碘:人体含碘量约11毫克。
碘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成分。
甲状腺素的功能是维持生长及智力发育和调节能量代谢。
缺碘可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及呆小症。
为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应食用加碘盐。
例题(B型题)A.氟B.硒C.锌D.钙E.碘1.地方性呆小病和甲状腺肿与那种元素缺乏有关:[答疑编号700834070201]正确答案:E2.克山病和大骨节病与哪种元素缺乏有关:[答疑编号700834070202]正确答案:B3.佝偻病年与那种元素缺乏有关:[答疑编号700834070203]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