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人才与企业国际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化人才与企业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国际产业格局的深刻变化,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要在这一轮大改革大调整中抢占先机,牢牢把握战略上的主动权,增强在核心关键技术领域的掌控权,提高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就必须从现在开始着手策划和布局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
准确把握国际化人才的内涵
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的专家认为,国际化人才有以下六大特征:有全球视野及全球性思维模式;掌握国际最新、最先进的知识、技术与信息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及国际竞争能力;熟悉国际规则,具有较高的国际化运作能力及管理水平;熟悉中外多种文化,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及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一般具有在海外学习、培训进修及在跨国公司多年的工作能力。普华永道咨询公司认为,国际人才的特征有三个:具有国际化意识,包括国际视野,对WTO规则的了解等;具有国际化能力,这些能力有一种国际衡量标准;具有国际化工作经验,包括丰富的国外从业经验。联想把国际化人才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留学生,这是初级国际化人才;二是在国外企业工作过一段时间,对国外运营有一定了解的人才,这属于中级国际化人才;三是在国外真正参与过企业创业,或者已经走到公司决策层的人才,这是高级国际化人才。台湾宏基集团的领导人认为:国际化人才需要具备国际视野、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了解多元文化,以及实务经验;
国际化人才不但要充分了解全球最佳典范,并掌握合作对象的需求,具备一流的专业能力,从而赢得合作对象的信任和信服,更要让自己充满信心面对多元挑战,并有追求世界水平的企图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国际化人才理解为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人才。
总结国内外专家和企业家的认识,笔者认为不同类型的国际化人才所具备的特征不同,大致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具有国际视野及全球性思维模式;
2.掌握本专业国际最新、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3.通晓国际规则和惯例;
4.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
5.具有较高的国际化管理和风险把控水平;
6.具有较强的全球资源配置的能力。
同时,应从能力、领域和层次三个方面正确理解国际化人才的内涵。
一是能力。判断一个人是否是国际化人才,关键是从能力的角度判断,看其所具备的能力是否是国际化的。因此,理解国际化人才应避免两个误区:一是地域标准。不是只有工作在国外的人才才是国际化人才,国内也存在国际市场和国际竞争,而且在国内也可以操作海外业务,所以,不论工作地点在国内还是海外,只要其所具备的能力是国际化的,能在国际市场发挥作用,这样
的人才就可称之为国际化人才。二是水平标准。不是水平高的人才就是国际化人才,国际化人才与国内人才的本质区别在于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了解的规则和惯例等不同。水平再高,如若不能逾越国际这个界限,也不能称之为国际化人才。因此,对国际化人才的判断,归根结底是对其所具备的能力是否是国际化的判断。
二是领域。国际化人才不仅包含国际化管理人才,也包括国际化科技人才和国际化技能人才。例如能在国际技能大赛上获得好成绩,说明其在获奖领域的国际市场上是领先的、有话语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应该是企业不可多得的国际化高技能人才。
三是层次。国际化人才可分为战略层、运营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其中,战略层核心应具备全球视野和思维模式及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运营层核心应熟悉和掌握国际规则、惯例,具有独立的国际化运作和风险把控能力;执行层核心应熟悉掌握本领域国际最新、最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交流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笔者认为,国际化人才是拥有国际化视野,并且在相关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包括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技能人才。
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应符合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和市场进入模式
从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发展阶段来看,一般要经历多国企业、
全球企业、国际企业和跨国企业四个阶段。企业所处的国际化阶段不同,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不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多数处于国际化的初级阶段。国际化初级阶段一般需要三类国际化人才:一是谋划和布局集团公司国际化业务的人才。包括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总部战略发展部门的相关负责人、有海外业务的子企业主要领导人员,及国际化的技术领军人才等。二是运营国际组织体系及业务体系的人才。包括总部职能部门负责人、境外机构领导团队、有海外业务的子企业的投资规划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子企业海外营销和采购等部门的负责人等。三是在全球资源配置链条中承担“关节”职能的人才。包括从事国际贸易、营销、采购与全球物流业务的人员,承担技术引进与输出、境外制造基地与产品平台建设、境外合资合作项目管理等职责的人员,具体协调与管理涉外职能,如财务、法律、金融、人力资源、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
从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模式来看,主要分为贸易型进入模式、契约型进入模式、投资型进入模式和战略联盟进入模式。贸易型进入模式指直接或间接出口。间接出口模式是通过本国的各种外贸机构出口,包括通过外国公司在本国的采购机构和分公司、通过贸易公司出口或代理出口。直接出口是指企业直接向国外的中间商或客户销售其产品,与间接出口相比,根本区别在于生产企业参与出口产品和国际营销活动的程度不同,出口企业往往设出口部或国际部,与国外的代理商、零售商甚至设立专卖店
与客户直接挂钩;契约型进入模式指通过授权经营、服务合同、建设合同或生产合同进入海外市场;投资型进入模式指国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扩张,包括独自经营、合资经营、新建、兼并和收购等方式;战略联盟是指某个企业的结盟对象超越了国界,在世界范围内与对自己发展有利的企业结成合作伙伴。
不同的进入模式,对国际化人才的类型、层次和素质能力的要求不同。例如,贸易型市场进入模式重点需要熟悉和掌握国际贸易规则、惯例,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开拓和维护国际市场,达成合同交易的国际营销人才。投资型市场进入模式重点需要具有国际化战略思想,熟悉现代企业管理,具有独立的国际化运作能力和较高的国际管理水平,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的国际化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对于有海外新建和国际工程承包类业务的,则重点需要精通国际项目管理,熟悉项目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经济政策、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等,具有较强的国际项目风险把控和国内、国外沟通协调能力的国际化项目管理人才。
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要把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任务来抓。国际化人才是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首要因素,从华为、联想、三星等企业的经验中可以看到,企业不能寄希望于单纯依靠引进解决人才国际化问题,必须要立足自主培养,引进国际化人才也是为了带动提升整个人才队伍的国际化水平。企业必须要提前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