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保有限公司客户档案管理办法
XX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细则

XX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细则
一、总则
1、本管理细则实行统一管理,旨在形成担保业务统一管理制度,依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及其他有关法规规定,制定本细则,以贯彻
落实担保业务统一管理制度。
2、本管理细则适用于XX担保公司的担保业务,所有担保业务档案应
遵循本管理细则,统一管理、利用与保管。
二、统一管理
1、担保档案的统一管理,包括档案的归档管理、资料管理、档案使
用管理、以及档案查询管理等。
2、归档管理:担保档案的归档管理,应按照担保分类归档,如果担
保业务分类很多,可以按照地域、担保对象、被担保的金额等不同条件进
行归档。
3、资料管理:担保档案的资料管理,应按照不同担保业务,保存不
同的担保档案资料,且担保档案资料应清晰完整,以方便安排使用及查询。
4、使用管理:担保档案的使用管理,除实行管理者控管外,还应实
行情况登记及报给申请使用者承担责任,使担保档案的使用高效有序。
5、档案查询管理:担保档案的查询管理,应实行档案查看及检索的
登记、登帐及统计,使担保档案资料的使用及查看更加高效安全。
三、档案保管
1、担保档案保管。
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制度业务档案管理规程1.目的为了加强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确保公司资料的完整性,促进业务经营的合法性和公司担保资产的安全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及《档案管理制度》等有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担保公司业务类档案的管理、归档。
3.业务档案管理总则3.1档案管理遵循“明确职责、科学管理、有效利用、严禁损坏”的基本原则。
3.2档案管理的目标是“在收集中整理,在补充中完备”。
3.3档案管理将根据档案的移交、立卷、归档、调阅、提取、保管、人员交接等流程执行,做到及时移交、分类科学、方便查阅,严防毁损散失,确保档案完整与安全及相关法律手续完备、有效。
3.4档案按担保客户或项目建立,分类编序管理。
公司内部管理资料实行集中管理。
4.业务档案的分类业务档案按重要程度分为三级管理:4.1 一级档案权证类主要包括抵(质)押物的权属证书及相关抵(质)押反担保物的文件、清单、证明、保险单、评估书等,该类档案业务结清后需要退还给客户的,档案管理人员应留存复印件入档,以备日常查用。
4.2二级档案要件类:办理融资业务过程中产生的能够证明融资业务的合法性、合规性的基本要件,包括产品说明书、与客户签订的《委托担保合同》、《反担保合同》以及股东会决议、承诺函、公证书等补充性文本;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保证合同》、《保证金质押》等合同以及公司对外签订的各种业务类合同文本等。
4.3三级档案管理类:公司对客户基本情况、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信用信誉等方面形成的基本资料,包括:客户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公司章程、客户融资业务尽职调查报告、调查表、业务审批表、担保意向书、征信报告以及保后管理资料等。
5.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一级档案、二级档案要求永久保存,三级档案在项目结清之日起保存2年。
6.业务档案的管理部门6.1一级档案对融资业务的顺利履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融资担保业务放款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业务部门将项目的一级档案交由风险管理部进行保管。
担保公司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担保公司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担保公司内部所有信息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三条担保公司信息档案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二)保密原则;(三)真实、准确、完整原则;(四)规范、高效原则。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担保公司设立信息档案室,负责公司信息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五条信息档案室的主要职责:(一)制定信息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负责公司信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三)负责信息档案的保管、维护和修复工作;(四)负责信息档案的利用、查阅和复制工作;(五)负责信息档案的销毁工作;(六)负责信息档案的保密工作。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六条档案收集范围:(一)担保业务合同、协议、担保申请书等原始文件;(二)担保业务审批、调查、评估、审查、放款、回收、终止等环节的相关文件;(三)担保业务风险监控、预警、处置等相关文件;(四)担保业务统计、分析、报告等文件;(五)担保业务培训、研讨、会议等相关文件;(六)担保业务档案管理相关文件。
第七条档案整理要求:(一)档案分类应遵循科学、系统、便于查找的原则;(二)档案装订应规范、整齐、牢固;(三)档案编号应清晰、准确、连续;(四)档案目录应完整、准确、便于查阅。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八条档案保管要求:(一)档案库房应保持通风、干燥、防潮、防虫、防火、防盗;(二)档案存放应按照分类、编号、时间顺序排列;(三)档案查阅、复制应办理相关手续,确保档案安全;(四)档案修复、复制应确保档案内容完整、准确。
第九条档案利用要求:(一)档案利用应遵循合法、合规、保密的原则;(二)档案查阅、复制应办理相关手续,登记备案;(三)档案利用不得损害档案内容、形式和完整性;(四)档案利用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和及时性,提高担保公司信息化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担保公司内各部门、各级工作人员在档案管理及相关服务中的活动。
第三条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应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原则,确保档案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第四条担保公司档案管理要与其经营活动相适应,服务经营目标,提供必要的经济、技术和管理支持。
第五条担保公司档案管理机构应定期进行档案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部门管理制度的修订和更新工作。
第二章档案管理机构第六条担保公司设立档案管理机构,负责协调、管理和监督全公司档案管理工作。
第七条担保公司档案管理机构的设置应符合公司规模、业务需求,保证档案管理专门化、专业化、高效化。
第八条担保公司档案管理机构应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他们应具备较强的档案管理理论和实践能力。
第九条担保公司档案管理机构应指导、监督全公司档案管理工作,负责档案管理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和实施。
第十条担保公司档案管理机构应指导全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和运行。
第三章档案管理制度第十一条担保公司应制定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的分类、归档、借阅和报废等程序。
第十二条担保公司应建立档案管理规章制度和流程文件,规范和指导全公司档案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制度应与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相一致。
第十四条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制度应包括档案管理的基本职责、权限、程序和措施等内容。
第十五条担保公司应根据业务的需要,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第四章档案管理工作程序第十六条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程序包括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传输和利用等工作内容。
第十七条担保公司应设置专门的档案室或档案库房,保管公司各类档案材料。
第十八条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工作应建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
融资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融资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资料的安全、完整、准确和高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融资担保业务、内部管理、员工培训等方面的档案资料。
第三条公司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资料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公司业务和管理活动。
2. 安全性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资料安全、保密,防止丢失、损坏和泄露。
3. 便捷性原则:简化档案查阅手续,提高档案利用效率。
4. 合规性原则: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归档第四条公司档案分为以下类别:1. 融资担保业务档案:包括融资担保合同、评估报告、尽职调查报告、担保费收据等。
2. 内部管理档案:包括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监事会决议、规章制度等。
3. 员工培训档案:包括员工培训计划、培训记录、考核结果等。
第五条档案归档要求:1. 按照档案类别、时间顺序进行归档。
2. 归档文件应齐全、完整,符合档案管理规范。
3. 归档文件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填写,包括文件名称、文号、日期、页数等。
4. 归档文件应进行编号,便于查阅和管理。
第三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六条档案保管:1. 档案柜应放置在安全、干燥、通风、防潮、防虫蛀、防霉变的场所。
2. 档案柜应配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蛀等设施。
3. 档案柜钥匙由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借阅。
4. 档案资料应定期检查,发现损坏、丢失等情况,应及时修复或补充。
第七条档案利用:1. 档案查阅需经公司领导批准,填写《档案查阅申请表》。
2. 查阅档案应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公司商业秘密。
3. 查阅档案后,应将档案归还原位,并做好记录。
4. 档案利用不得影响档案的保管和使用。
第四章档案销毁第八条档案销毁:1. 档案销毁应经公司领导批准,并填写《档案销毁申请表》。
2. 档案销毁前,应进行清点、核对,确保档案资料齐全。
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办法

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办法一、前言融资担保公司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机构,在推动企业融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融资担保公司面临着更为复杂、多样化的业务和风险,必须加强档案管理,确保业务运营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探讨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的办法,为行业提供指导和建议。
二、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的概念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档案,是指记录公司业务活动的资料和文件,包括金融业务合同、合法有效的身份证明、贷款资料、抵押资料、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监控报告、风险评级、业务审批记录、授信决策记录、业务实施记录、客户投诉处理记录等。
这些档案信息对于公司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三、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的意义1、保护公司合法权益:档案管理能够有效地保护公司的合法权益,防止因文件、资料等的丢失或篡改而导致的法律纠纷和经济损失。
2、提高业务透明度:规范的档案管理能够提高公司业务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让监管机构、合作伙伴和投资人更加信任公司的合规经营能力。
3、优化经营决策: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系统,对于制定企业的决策和发展规划有着重要的作用,为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4、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有助于公司加强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和预防风险问题,避免不良资产的积累。
四、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的办法1、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
制定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档案登记、档案归档、档案借阅、档案销毁等具体流程和要求,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机密性和可追溯性。
2、落实档案管理责任。
公司应该明确档案管理的管理人员和具体责任人员,明确他们的管理职责和权限,确保档案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3、建立档案档案管理系统。
公司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档案资料的分类和归档、档案信息的采集和保存、档案查询和检索、档案备份和恢复等功能,借助IT技术提高档案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担保公司档案的安全、完整、准确、可靠和及时使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和服务能力,特制定本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二、档案管理的基本原则1. 法律合规原则: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应当遵循国家有关行业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档案管理活动合法合规。
2. 保密原则: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应当遵守国家、行业和公司的保密规定,确保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和安全性。
3. 审慎原则: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应当审慎处理档案管理活动,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 效率原则: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应当通过合理有序的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的利用效率和服务能力。
5. 统筹协调原则: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应当统筹协调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三、档案管理的组织机构1. 担保公司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管理和协调档案管理工作。
2. 档案管理部门设立档案管理岗位,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
3.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监督和评估。
四、档案管理的职责和要求1. 担保公司各部门应当主动配合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及时准确地提供档案信息。
2.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制定档案管理计划,包括档案的整理、归档、借阅和销毁等工作。
3.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应当编制档案管理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和有序进行。
4.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档案管理系统,包括档案管理软件和档案管理流程,提高档案管理的自动化水平。
五、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1.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档案库房,保证档案的安全存放和保管。
2.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档案借阅制度,明确档案借阅的程序和责任。
3.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档案销毁制度,定期清点淘汰过期档案,保证档案管理的有效性。
4.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保持档案信息的更新和完善,确保档案信息的及时准确。
六、档案管理的监督和评估1.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检查。
担保公司信息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担保公司信息档案管理,确保信息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信息档案的利用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担保公司内部所有信息档案的管理,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和影像档案等。
第三条信息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信息档案的完整性,不得遗失、损毁或篡改;2. 准确性原则:确保信息档案内容的准确性,及时更新和补充信息;3. 安全性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信息档案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4. 可用性原则:提高信息档案的利用率,方便查阅、检索和利用。
二、信息档案管理组织第四条担保公司设立信息档案管理部门,负责公司信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
第五条信息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1. 制定信息档案管理制度,组织实施并监督执行;2. 组织开展信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等工作;3. 对信息档案进行分类、编目、检索、统计和分析;4. 负责信息档案的保密、安全工作;5. 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信息档案管理工作情况。
三、信息档案的收集与整理第六条信息档案的收集:1. 公司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在业务活动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资料,均应按规定的程序及时报送信息档案管理部门;2. 信息档案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主动收集与公司业务相关的信息资料。
第七条信息档案的整理:1. 按照档案分类标准,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进行分类、编目;2. 对整理后的信息资料进行立卷、归档;3. 建立电子档案数据库,实现信息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四、信息档案的保管与利用第八条信息档案的保管:1. 按照档案保管要求,选择合适的保管场所和设施;2. 对信息档案进行定期检查、清点和维护;3. 建立信息档案的借阅、归还制度,确保信息档案的安全。
第九条信息档案的利用:1. 公司内部人员因工作需要查阅信息档案时,应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借阅手续;2. 信息档案管理部门应提供便捷的检索服务,方便用户查阅;3. 严格控制信息档案的对外提供,确保公司信息安全。
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担保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担保公司所有档案的管理,包括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等。
第三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二)分级管理原则;(三)依法管理原则;(四)安全保管与有效利用相结合原则;(五)规范化、标准化原则。
第二章档案分类与编号第四条档案分类应按照档案的性质、内容、形式和形成过程进行分类,具体分为以下类别:(一)文书档案;(二)业务档案;(三)财务档案;(四)声像档案;(五)电子档案;(六)其他档案。
第五条档案编号应采用统一编码方式,编号由档案类别、年份、序号组成。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六条档案收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全面收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二)及时收集,确保档案的时效性;(三)规范收集,确保档案的质量;(四)依法收集,确保档案的合法性。
第七条档案整理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按照档案分类、编号、整理顺序进行整理;(二)对档案进行鉴定,剔除失效、重复、无保存价值的档案;(三)对档案进行编目,编制档案目录;(四)对档案进行装订,确保档案的整洁、美观。
第八条档案收集与整理工作由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业务部门应积极配合。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维护第九条档案保管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库房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虫、防霉等条件;(二)档案存放应按照档案类别、编号、时间顺序排列;(三)档案查阅应办理借阅手续,确保档案的安全;(四)档案修复应按照国家档案修复标准进行。
第十条档案维护应遵循以下要求:(一)定期检查档案库房设施,确保档案安全;(二)定期检查档案保管条件,确保档案质量;(三)定期对档案进行消毒、防霉处理;(四)定期对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确保档案的长期保存。
第五章档案利用与保密第十一条档案利用应遵循以下要求:(一)档案利用应遵循国家档案法律法规,确保档案的合法利用;(二)档案利用应遵循保密原则,确保档案的秘密不被泄露;(三)档案利用应办理借阅手续,确保档案的安全;(四)档案利用应按时归还,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担保有限公司客户档案管理及保密制度

山东XX担保有限公司客户档案管理及保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业务档案管理、保证担保项目资料的安全完整,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担保业务档案是指公司在办理担保业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并反映担保业务的重要凭据,包括:①未保项目的客户档案;②已保项目(含在保和脱保项目)的文书档案、经济档案、客户档案;③反担保标的物权利证书。
第三条:业务档案管理的目标是“在流程中完成,在收集中整理,在补充中完备” 。
第二章:档案管理第四条:公司档案管理将根据客户档案的移交、立卷、归档、调阅、提取、保管、销毁、人员交接等流程执行,做到分类科学、流程收集与补充、方便查阅、及时移交,严防毁损散失,确保业务档案完整与安全,确保相关法律手续完备与有效。
第五条:业务档案按担保客户或项目建立,做到一户一档,分类编序管理。
公司内部管理资料实行集中管理。
第六条:档案管理责任部门。
风险管理部是公司业务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但不同性质的档案其保管责任分别对应相关部门。
第三章档案保密管理制度第七条:为加强本公司档案的保密管理,确保档案的绝对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八条: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本制度规定了本公司档案保密工作的一般管理要求。
2.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档案保密管理。
第九条:引用标准和政策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及其他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第十条:管理职能风险管理部是本公司档案保密管理的职能部门。
第十一条:管理内容与要求1.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和执行党和国家有关保密法规和制度,保证企业档案的绝对安全。
2. 严格掌握档案材料和资料的查(借)阅范围及审批手续,一般档案材料、资料查阅应办理查阅手续,由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并登记备案。
3.已归档的文件材料和资料一般仅限于在档案阅档室内查阅,不得外借,任何部室和个人无权擅自扩大查阅范围和公布档案内容。
4.查阅档案材料一般不得摘抄、复制、拍照、翻印,特殊情况须经公司领导批准并作好记录。
5.外单位人员查阅一般档案应持有效介绍信并经领导同意。
融资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办法模版

**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业务档案管理办法1.总则1.1 为了加强和规范业务档案管理工作,保证业务档案的安全和完整,特制定本办法。
1.2 业务档案是指公司在从事担保、借贷业务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文件、资料、凭证等。
1.3 业务档案管理工作包括业务档案的建档、归档、保管等工作。
2. 业务档案的分类及内容2.1 档案分类业务档案分为一般类档案、要件类档案、权证类档案等。
一般档案包括担保公司内部一般性文件资料(称A类档案);要件档案包括担保公司内部审批性文件资料(称B类档案)、客户/企业资料/反担保人/中介文件资料(称C类档案)、反担保法律文件资料(称D类档案)、银行文件资料(称E类档案);权证类档案包括各种反担保物权证书(称F类档案)。
2.2 档案内容2.2.1 A类档案包括《业务资料清单》、《资产评估报告书》、《保后监管报告》……权证类资料复印件,按A-1、A-2、A-3……索引号排列;2.2.2 B类档案包括《项目调查评价报告书(代审批表)》、《担保意向函审批表》、《保证合同审批表》、《放款/用款审批表》、《解除或置换反担保审批表》等审批通过的各类审批表……, 按B-1、B-2、B-3……索引号排列;2.2.3 C类档案包括《委托担保申请表》、申请人基本资料、企业资料、反担保人资料、中介资料……,按C1、C2、C3、……索引号排列;申请人资料按基本资料身份证明、户口证明、婚姻证明、个人信用报告、收入证明、银行对账单/存折记录、住址证明、购车/房合同、首期款收据……归档,并按C1-1、C1-2、C1-3、……索引号排列;企业资料按基本资料营业执照、特殊行业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贷款卡及查询记录、工商登记信息查询单、公司章程、验资报告、财务报表、购销合同、住址证明、银行对账单……归档,并按C2-1、C2-2、C2-3、……索引号排列;反担保人资料按基本资料身份证明、户口证明、信用报告、收入证明、住址证明……归档,并按C3-1、C3-2、C3-3……索引号排列;2.2.4 D类档案包括委托担保合同、抵押合同、反担保保证书、公证委托书……,按D-1、D-2、D-3……索引号排列;2.2.5 E类档案包括借款合同、保证合同、资金监管协议、还款证明……,按E-1、E-2、E-3……索引号排列;2.2.6 F类档案包括各类业务种类要求提供的反担保物权证书等资料,以F-1、F-2、F-3……索引号排列。
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细则第一条总则(一)为规范公司档案管理、保证担保项目资料及人事资料的安全与完整,特制定本制度。
(二)担保业务档案是指公司在办理担保业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并反映担保业务的重要凭据,包括①未保项目的客户档案;②已保项目(含在保和脱保项目)业务合作项、担保投资项目、目等形成的文书档案、经济档案、客户档案;③反担保标的物权力证书。
(三)档案管理的目标是“在流程中完成,在收集中整理,在补充中完备”第二条业务档案管理(一)公司档案管理将根据客户档案的移交、立卷、归档、调阅、提取、保管、销毁、人员交接等流程执行,做到分类科学、流程收集与补充、方便查阅、及时移交,严防毁损散失,确保业务档案完整与安全,确保相关法律手续完备与有效。
(二)业务档案按担保客户或项目建立,做到一户一档,分类编序管理。
公司内部管理资料实行集中管理。
(三)档案管理责任部门。
行政人事部是公司业务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对以下不同性质的档案有保管责任:1.未保项目的客户档案;2.已保项目(含在保和脱保项目)、担保投资项目、业务合作项目等形成的文书档案、经济档案、客户档案;3.反担保标的物权力证书。
第三条业务档案分类(一)公司担保业务档案细分1.权证类档案主要包括抵(质)押物的权属证书及相关抵(质)押反担保物的文件、清单、证明、保险单、评估书等界时脱保后需还给客户的档案,存放在行政人事部,业务及财务部门有清单备查;2.要件类档案主要包括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委托担保协议、担保协议、公证书、律师见证书、抵(质) 押保证反担保协议等法律诉讼时需要的档案,该类档案经部门经理以上批准才能对外借阅;3. 备查类档案主要包括客户基本资料、审批过程资料、保后检查资料等用于查询的档案,经档案管理 员同意可以借阅。
(二) 公司内部管理资料列为综合类,内容包括各类业务统计报表、登记表、业务调 查报告及有关业务处理意见等。
(三) 客户(项目)档案及公司内部管理资料包括重权证原件等,均以客户(项目) 为单位,分区、分类存放在档案柜,存放顺序按档案编号排列:存放在保项目的权证类、要件类、备查类档案;属重点管理的档案;1.归档的业务档案必须为原件或与原件核对盖有“经核对与原件相符”章的复印件,不允许是传真件,与文件有关的签报、批示等附属材料均应齐全完整;各担保业务部门在排 列资料清单时,需依照一定的顺序(见附件:业务档案归档要求)2.同一笔业务的原件及附件形成同一档案,应放在一起组卷;有效页编一个号; 4.组卷资料由归档责任人逐件填写一式三份 《资料目录》,连同档案移交管理部, 并履 行移交手续; 5. 《资料目录》归档责任人、监交人各存一份,案卷组卷一份;6. 归档时间:各担保、委托贷款项目的业务档案必须在《保证合同》、保函或委托贷 款协议生效后的十个工作日内完成归档手续,并交行政人事部立档保管;7. 《保证合同》、保函或委托贷款协议生效后的十个工作日内档案资料不齐全的,仍 必须将已有资料先行归档,对缺项资料应列入《缺项资料清单》,并注明缺项的原因,交档立卷区: 归档区: 存放解保项目的权证类、要件类、备查类档案;综合区: 存放公司内部管理资料档案。
担保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制度

担保有限公司档案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担保有限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确保公司各项业务活动的档案信息科学、稳定、准确地保存,同时提高工作效率,避免因档案管理不规范而带来的风险和不良影响。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担保有限公司的一切档案管理工作。
三、档案管理职责1、档案主管单位: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为本公司档案管理的主管单位,负责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并参与档案的阅读、审批和签订等工作。
2、档案管理人员:公司人事部门负责确定和“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的具体职责,并为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标准,确保档案管理的高效性和安全性。
3、档案管理领导:公司管理层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负责制定档案管理的总体规划及其目标、任务、职责,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展开顺利,达成并超越管理目标。
4、各部门相关人员:公司各部门相关人员需对其部门的档案进行管理;在档案移交、使用、销毁等环节时,需遵循总档案管理制度及相应规定,否则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四、档案的种类及保存期限1、公司的档案种类包括:公司章程、各类工商、税务、财务和审计报表、人事和劳资管理文件、重要会议文件、重大投资文件和项目文件、合同和协议、标准和规程、涉诉档案、安全生产档案,以及其他与公司经营和管理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等。
2、公司的档案保存期限遵循国家规定,如以下表格所示:序号档案种类保存期限1 公司章程永久保存2 合同/协议 3年3 报表 5年4 人事档案 30年5 安全生产档案长期保管5、涉及保密等特殊性质的档案保存期限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和制定。
6、门户电子存储的档案应备份存储,以确保其安全。
五、档案管理步骤1、档案采集:各部门负责人根据业务需要,及时收集、鉴定和提取档案。
2、档案整理:对采集来的文件、资料进行归类、装订、编码、整理、鉴定和标注,以便于日后的检索和使用。
3、档案传递:在公司内部需要使用档案的情况下,需填写相应的申请表,并由上级领导签署,然后经公司档案管理人员许可后方可使用,使用后应及时归档,并登记相应档案的借阅记录。
担保公司客户信用档 案管理制度

担保公司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一、一般原则1、担保公司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制度是准确掌握客户信用信息及时制定和调整担保措施并防范风险的有力工具。
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担保公司对各类担保客户执行信用档案管理工作。
2、本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旨在规范担保公司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工作、加强对客户的了解和研究,提高对客户信用风险的预警能力,建立完善客户信贷审批和担保措施制定的依据。
3、在客户信贷业务中,担保公司必须依照“客户为尊,合法经营,风险可控”的原则,加强对客户的关注和服务,与客户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二、工作流程1、客户档案的建立(1)客户档案建立的方式可分为自建和收集两种方式。
(2)自建方式建立客户档案的要求:担保公司应向每个客户签署授权书,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征得关键信息的授权,对客户资信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后存档。
(3)收集方式建立客户档案的要求:担保公司应收集客户的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身份证等必要的证件资料、担保需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报表以及信用评级机构评估报告等相关信息,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将客户信息加以整理和存档。
(4)客户档案内应包含以下内容:客户基本情况、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担保状况、历史业务、评估报告和其他相关附件等。
(5)客户档案应分类存放,设置控制试验并做好文档保管工作。
2、客户档案的更新(1)担保公司应每年对客户档案进行一次更新,更新客户的财务报表、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身份证等证件资料以及信用评级机构评估报告等相关信息。
(2)如果客户在财务、经营状况等方面出现变化时,应及时更新客户资料并重新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调整担保措施。
3、客户信用评估(1)担保公司应根据客户资料和财务状况、信用历史、行业影响等因素,进行客户信用评估。
(2)客户信用评估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调研、电话调查、咨询信用评级机构等方式。
(3)根据客户信用评估结果,担保公司应明确客户的信用情况和担保方案。
4、客户信用档案的查阅和使用(1)担保公司应在内部设置访问权限,规范客户信用档案的查阅和使用,保证客户信息的保密性,防止信息外漏。
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依据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业务档案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担保项目档案、客户档案、内部管理档案等。
第三条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一)真实性原则:档案内容必须真实反映担保业务活动的实际情况;(二)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不遗漏任何与业务相关的资料;(三)安全性原则: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档案的安全,防止档案丢失、损坏、泄露;(四)便捷性原则:提高档案利用效率,方便业务人员查阅和使用档案。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担保公司设立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利用和销毁等工作。
第五条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业务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二)负责业务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三)负责业务档案的保管、保密和调阅工作;(四)负责业务档案的销毁工作;(五)负责业务档案的统计分析工作;(六)负责业务档案的数字化工作。
第六条各部门应积极配合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确保业务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七条档案收集:(一)业务档案的收集应遵循全面、及时、准确的原则;(二)业务档案的收集范围包括:担保项目档案、客户档案、内部管理档案等;(三)业务档案的收集方式包括:业务人员提交、电子文档收集、纸质文档收集等。
第八条档案整理:(一)业务档案的整理应遵循分类、编目、编号、装订等原则;(二)业务档案的整理内容包括:文件标题、日期、作者、内容摘要、页数、密级等;(三)业务档案的整理方式包括:纸质档案整理、电子档案整理等。
第四章档案保管与利用第九条档案保管:(一)业务档案的保管应遵循安全、保密、防潮、防霉、防虫、防火、防盗等原则;(二)业务档案的保管地点应选择安全、通风、干燥的场所;(三)业务档案的保管应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担保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担保业务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安全和有效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机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机构所有担保业务档案的管理,包括担保合同、担保评估报告、担保凭证、担保登记证明、担保业务审批文件等。
第三条担保业务档案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完整性原则:确保档案的全面、系统、连续。
2. 准确性原则:确保档案内容的真实、准确、可靠。
3. 安全性原则: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安全性、耐久性。
4. 可用性原则:确保档案的检索、利用方便快捷。
第二章档案收集与整理第四条档案收集1. 担保业务档案的收集应从业务发生之日起开始,直至担保期限届满。
2. 收集档案应确保其完整性和准确性,不得遗漏、损毁或篡改。
3. 档案收集应遵循以下程序:a. 业务部门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应按照规定收集相关档案材料。
b. 业务办理完成后,应及时将档案材料报送档案管理部门。
第五条档案整理1. 档案整理应按照档案分类、编目、归档等要求进行。
2. 档案分类应遵循以下标准:a. 按照担保业务类型分类。
b. 按照担保期限分类。
c. 按照担保金额分类。
3. 档案编目应包括以下内容:a. 档案编号。
b. 档案名称。
c. 档案形成时间。
d. 档案页数。
e. 档案保管期限。
4. 档案归档应按照档案分类、编目结果进行。
第三章档案保管第六条档案保管场所1. 档案保管场所应具备防火、防盗、防潮、防尘、防虫蛀等条件。
2. 档案保管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档案保管设备,如档案柜、温湿度控制设备等。
第七条档案保管要求1. 档案应按照分类、编目结果进行存放,确保档案的有序性。
2. 档案应定期检查,发现破损、霉变等情况应及时修复或采取相应措施。
3. 档案应按照规定的保管期限进行保管,不得随意销毁。
4. 档案保管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点,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第四章档案利用第八条档案利用范围1. 担保业务档案的利用应限于内部工作需要,未经批准,不得对外提供。
担保公司业务档案管理制度

业务档案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业务档案管理、保证融资担保项目资料的安全完整,特指定本制度。
第二条:融资担保业务档案是指公司在办理融资担保业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并反映融资担保业务的重要凭据,包括未完成融资担保项目的客户档案;已完成融资担保项目(含在保后和脱保项目)的文书档案、经济档案、客户档案;反担保标的物权利证书。
第三条:业务档案管理的目标是“在流程中完成,在收集中整理,在补充中完备”。
第二章档案管理第四条:公司档案管理将根据各业务部门档案的移交、立卷、归档、调阅、提取、保管、销毁、人员交接等流程执行,做到分类科学、流程收集与补充、方便查阅、及时移交、严防毁损散失,确保有关法律手续完备与有效。
第五条:业务档案按融资担保客户,做到一户一档,分类编序管理。
第六条:档案管理责任部门。
综合办公室是公司业务档案管理的责任部门,但不同性质的档案其保管责任分别在如下部门:1、未做成融资担保项目的客户档案—担保业务部;2、已保项目、投资项目、业务合作项目等形式的文书档案、经济档案、客户档案—综合办公室;3、反担保标的物权利证书—综合办公室,按照已制定并公布实施的“权证类档案管理制度”执行;4、财务资料、凭证、报表统一由财务管理部保管。
第三章档案分类第七条:公司融资担保业务档案分三类:1、权证类档案:主要包括抵(质)押物的权属证书及相关抵(质)押反担保物的文件、清单、证明、保险单、评估书、入保险柜保管,由综合办公室造册登记后入双人双锁保险柜保管,同时由融资担保项目(主审)制作清单一式二份,担保业务部、综合办公室各留存清单一份备查,经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借阅(不得带出);2、要件类档案:主要包括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委托担保合同、出具担保协议书、公证书、律师见证书、抵(质)押保证反担保协议等法律诉讼时需要的档案,该类档案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才能对外借阅(不得带出,仅限现场浏览);3、备查类档案:主要包括客户基本资料、审批过程资料、保后检查资料等用于查询的档案,经部门经理同意可以借阅;第八条:公司内部管理资料列为综合类,内容包括各类业务统计表、登记表、业务调查报告及有关业务处理意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担保有限公司客户档案管理办法
一、基本内容
客户业务档案是指我公司与客户办理担保业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和反映担保业务的重要文件和原始凭据,主要有相关合同及凭证、担保申请人、反担保人的基本资料和担保业务资料。
二、控制措施
1、担保档案的管理要做到万无一失,建立档案交接登记台账,担保档案的管理要做到内容有效、形式规范,档案入库要做到及时、责任明确,管理合规。
2、担保档案的调阅、提取要做到手续规范。
外来人员查阅客户档案要经总经理批准,不准将档案带离现场,保证档案的安全。
3、档案管理员要对业务档案妥善保管,严格遵守保密制度,不得违章借出业务档案或透露档案内容。
三、工作流程
1、业务发生后或保后检查后,业务经理在7个工作日内整理好业务原始资料,移交档案管理员。
2、档案管理员审查档案资料是否完整、规范。
对内容不全的,应督促业务经理补齐资料或在移交清单上注明情况。
3、交接双方在担保档案交接台账上签字确认后,业务经理将全部资料移交档案管理员。
4、档案管理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担保业务档案的整理工作;定期对档案的保管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档案内容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5、客户业务档案的保管期限:有业务关系客户的档案永久保存;结清全部业务的客户,从最后结清之日起保管3年。
担保有限公司业务部
一、担保业务部工作职能
(1)负责完成公司执行董事制订的各项业务指标;
(2)负责担保业务的保前调查、保时审查、保后管理工作;
(3)负责对担保客户资料的搜集工作;
(4)负责对担保业务档案原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建立、健全担保客户资料档案。
(5)及时、准确、完整的录入担保管理系统,编制担保业务日常统计报表;
(6)监督、检查本部门内部管理、内控制度建设工作;
(7)负责组织对重点客户的分析评价;
(8)完成本部门对重点客户的分析评价;
二、担保业务部经理管理职责
(1)对总经理负责,主持本部门全面工作,负责贯彻和执行董事会制订的各项制度和工作部署;
(2)根据执行董事制订的工作目标,结合实际,分解实施工和计划及分期指标;
(3)负责担保区域内担保客户分析评价工作的组织实施;
(4)负责担保业务管理,制定工作方法,改进和提高管理水平;
(5)对本部门保后管理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加强担保业务的风险管理和监测,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重大事项及时报告总经理;
(6)负责本部门人员分工及劳动组合,对工作业绩进行评估,
组织理论和业务学习;
(7)完成总经理交办的事项及担保管理有关的其他工作;
三、担保业务部业务经理管理职责
(1)对担保业务部经理负责,完成本部门工作部署;
(2)负责保前调查,确认担保申请人的资格、条件及评价指标;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提出调查报告,并对调查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3)负责初审担保业务,办理担保手续;
(4)负责保后检查,跟踪担保贷款的使用、还款保障、还款意愿、经营方针、重大事件,定期检查担保客户财务指标、生产经营、反担保情况,撰写保后检查报告;
(5)负责保后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监测担保客户还款来源、还款记录、还款意愿及法律责任,对逾期贷款及代偿款的催收及各类风险担保采取补救措施;
(6)负责建立担保客户担保资料档案,对原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担保档案的真实、合法、完整和齐全负第一责任,并在规定时间内移交档案管理人员;
(7)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担保管理台账、日常统计报表,根据公司业务需求准确、及时、完整地提供第一手资料,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
(8)完成领导交办的事项及担保业务有关的其他工作;
四、担保业务部(档案管理人员)管理职责
(1)对担保业务部经理负责,完成统计数据、综合分析工作,
及时、准确编制、填写、汇总各项统计报表,对担保业务质量定期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2)负责向人民银行、银监局、担保协会等业务管理部门及时、准确的的送相关报表;
(3)负责内部管理工作,登记担保业务台账,集中管理合同及业务綍合资料;
(4)负责担保档案资料的审查和管理工作,在收到业务经理移交的担保档案后尽快完成审查工作,应着重审查业务经理提交档案的完整性,审查完毕后及时入库;
(5)负责本部门的行政性事务;
(6)完成领导交办的事项及担保业务有关的其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