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讲义.doc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11.2化学肥料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
知识点讲义——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2 化学肥料知识点1 化肥简介〔重点〕1.化学肥料植物生长需要养肥,土壤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因此要靠施肥来补充,施肥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人类最早利用的肥料是人畜粪便、植物体等沤制的天然有机肥料。
18世纪中期,才出现以物理和化学方法制成的含农作物生长所需要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简称化肥〕。
2.常见的化肥及作用农作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有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等,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其化学成分及其主要作用见下表:3〔1〕定义: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做复合肥。
〔2〕常见的复合肥:磷酸二氢铵(NH4H2PO4)、[(NH4)2 HPO4]、硝酸钾(KNO3)等。
〔3〕特点:能同时均匀地供应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互相作用,有效成分高。
【巧记】氮、磷、钾三种元素的作用:分裂生长枝叶茂,缺少氮肥不可要;发芽开花早成熟,有了磷肥才看到;形成淀粉茎秆壮,需要钾肥来照顾。
【引申拓展】除了常见的化肥之外,农业消费中也常使用一些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硼肥、锰肥、铜肥、锌肥、钼肥等。
这些元素只占植物本身质量的十万分至几到千万分之几,但植物缺少这些元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减弱抗病的才能。
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一般是把含有所需微量元素的化合物跟玻粉熔合在一起,研成粉末,撒在地里,不易被雨水冲走,肥效可持续几年。
4.化肥和农药的利弊及合理使用〔1〕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利与弊利:化肥对进步农作物的产量具有重要作用,农药对农业得高产丰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为植物生长需要养分,土壤所能提供的养分是有限的,需靠施肥来补充。
农药是保护和进步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消费药剂〔化学除外〕,包括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鼠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弊: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很多环境问题,一方面是化肥中含有一些重金属元素、有毒有机物和放射性物质,施入土壤后形成潜在的土壤污染;另一方面化肥在使用过程中因某些成分的积累、流失或变化,可能引起土壤酸化、水域氮和磷含量升高、氮化物和硫化物气体〔N2O、NH3、H2S等〕排放等,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的污染。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10.1常见的酸和碱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
知识点讲义——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知识点1 酸、碱与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1)定义: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做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2)常用酸碱指示剂:紫色的石蕊溶液和无色的酚酞溶液。
2.酸碱指示剂在酸、碱中的变色情况②向其中一组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溶液,向另一组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如下表【实验结论】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成红色,遇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成红色。
(2)酸碱指示剂在酸、碱中的变色情况3【实验目的】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的方法并试验自制酸碱指示剂。
【实验步骤】①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如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分别在研钵中捣碎,加入酒精(乙醇与水的体积比为1:1)浸泡;②用纱布将浸泡出的汁液过滤或挤出,得到指示剂;③试验指示剂在白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实验结论】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汁液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明显,可做指示剂。
【易错点津】(1)溶质只是能溶解的一部分,没有溶解的部分不能算溶;(2)洁净水合物溶解于水时,其溶质是指不含水的化合物,结晶水是溶剂,如:蓝矾(CuSO4●5H2O)溶解于水,溶质是(CuSO4),而结晶水则转为溶剂;(3)有些物质溶于水时,如果和水发生反应,溶质就不是加入的物质,而是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如将SO3通入水中将发生如下反应:SO3 + H2O == H2SO4,其溶质不是SO3 ,而是生成的H2SO4 .知识点2 常见的酸(重、难点)1.几种常见的酸(1)探究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实验目的】探究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实验步骤】①观察盐酸、硫酸的颜色和状态;②分别打开盛有盐酸、硫酸的试剂瓶,观察现象并闻气味。
①浓盐酸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这是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word完整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大全新人教版,文档
九年级化学下册知识点大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资料第一节金属资料金属资料:金属资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金属的物理性质在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彩〔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导电性、导热性、熔点较高、有延展性、能够波折、硬度较大、密度较大。
金属之最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钙目前生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铁〔铁>铝>铜〕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银>铜>金>铝〕熔点最高的金属——钨熔点最低的金属——汞硬度最大的金属——铬密度最大的金属——锇密度最小的金属——锂金属的分类黑色金属:平时指铁、锰、铬及它们的合金。
重金属:如铜、锌、铅等有色金属:平时是指除黑色金属之外的其他金属。
轻金属:如钠、镁、铝等金属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要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需要考虑价格、资源、可否雅观、使用可否便利,以及废料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要素。
铜、铝——电线——导电性好、价格廉价钨——灯丝——熔点高铬——电镀——硬度大铁——菜刀、镰刀、锤子等汞——体温计液柱银——保温瓶内胆铝——“银粉〞、锡箔纸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必然方法所合成的拥有金属特点的物质。
合金是混杂物。
金属氧化物不是合金。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 多种,而合金已达几千种。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抗腐化性强。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
常有的合金:合金铁的合金铜合金焊锡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生铁钢黄铜青铜成分含碳量含碳量铜锌合金铜锡合金铅锡合金钛镍合金2%~ 4.3%0.03%~ 2%不锈钢是含铬、镍的钢,备注拥有抗锈蚀性能。
紫铜是纯铜熔点低见下拥有形状记忆生铁较脆,钢铁拥有韧性。
效应生铁常制成暖气片。
钛和钛合金:被以为是21 世纪的重要金属资料,钛合金与人体拥有优异的“相容性〞,可用来造人造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酸和碱讲义
酸和碱【知识梳理】知识点1 生活中的酸和碱(一)如何识别酸和碱1、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是指能跟酸或碱其反应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
酸碱指示剂或试纸在不同性质的溶液中显示的颜色见下表。
石蕊溶液酚酞溶液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碱性溶液蓝色红色蓝色酸性溶液红色无色红色中性溶液紫色无色蓝色红色2、酸碱的概念(1)酸:解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作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等。
(2)碱:解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作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二)酸碱度-----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常用pH表示)1、溶液酸碱度的测定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即溶液的酸碱度,pH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2、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1)pH<7的溶液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酸性越弱(对酸性溶液来说)。
(2)pH=7的溶液呈中性。
(3)pH>7的溶液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越小,碱性越弱(对碱性溶液来说)。
3、测定溶液的pH的方法在玻璃片或表面皿上放一片pH试纸,用洁净的玻璃棒将待测液体滴到pH试纸上,把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读出待测液体的pH。
此方法只能粗略测出pH的整数值。
4、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的关系(1)溶液的酸碱性是指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常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酸碱度是指溶液酸碱性强弱的程度,常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2)酸碱度:不仅可以表示荣也是酸性还是碱性,还能表示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表示。
粗略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常用pH试纸(粗略读作整数)。
(3)溶液呈酸性不一定是酸溶液,有些盐的溶液也呈酸性,如硫酸氢钠(NaHSO4)溶液;溶液呈碱性也不一定是碱溶液,如碳酸钠(Na2CO3)属于盐,但它的溶液就呈碱性。
(4)使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注意:①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pH试纸不能用水润湿,否则测定的是稀释后溶液的pH,将导致测定结果可能不准确。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教学课件全册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 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钨的熔点高,锡的熔点低。锡丝熔断。
课堂小结
8.1 金属材料/
物质用途的主要决定因素及其他影响因素
废料是否易 于回收
是否环保
是否便利
物质性质
决定 物质用途
是否 美观
原料 价格
原料资源是否 丰富
课堂小结
1.2019年全国高铁营业里程已超2.9万公里。下列应
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 B )
A. 不锈钢
B. 玻璃
C. 铝合金
D. 铜线
课堂小结
金 属 材 料 的 应 用 广 泛
知识点 2
8.1 金属材料/
金属的物理性质
课堂小结
8.1 金属材料/
【想一想】下列金属制品都是利用了金属的哪 些物理性质?
熔点最高的金属── 钨 延性最好的金属── 铂
熔点最低的金属── 汞 展性最好的金属── 金
密度最大的金属── 锇 硬度最大的金属── 铬
密度最小的金属── 锂 硬度最小的金属── 铯
课堂小结
8.1 金属材料/
讨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铁的硬度大,铅的硬度小。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 不用银制?
1. 了解金属材料的发展和利用。
课堂小结
知识点 1
8.1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的发展和利用
试一试 观察下列图片,总结出金属材料的发展过程。
后母戊鼎
后母戊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 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含铜84.77%、 锡11.64%、铅27.9%,充分显示出商 代青铜铸造业的生产规模和技术水平。
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全册课件
7.【中考•葫芦岛】铜能被加工成超薄铜箔,是因为
铜具有良好的( A )
A.延展性
B.导热性
C.导电性
D.抗腐蚀性
8.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的导热性的是( A )
9.【中考•恩施】根据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 的内在联系,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比石墨的硬度大得多,原因是 _碳__原__子__的__排__列__方__式__不__同_____;
4.
用金属材料制成的是
5.
①②④ (填序号)。
课题1 金属材料 第2课时 合金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1 课堂讲解 ➢ 对合金的认识与判断
➢ 合金的性质与用途
➢ 几种重要的合金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课后 作业
合金 制造飞机的材料中为什么大量使用铝合金而不用纯铝?
知识点 1 对合金的认识与判断
问题
金属和合金在颜色和硬度上有什么不同?
性质比较
颜色 硬度 结论
现象
黄铜 铜 焊锡 锡
黄色 紫红 银白色 银白色
黄铜硬度大
锡硬度大
…………..
归纳
1.合金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颜色鲜艳。 2.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组成它的纯金属。
实验2 比较焊锡、锡、铅的熔化温度,从而说 明合金材料性质和其组成的金属性质的不同。
1.【中考•邵阳】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B )
A.钢
B.金刚石
C.焊锡
D.黄铜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 ) A.合金也是金属材料 B.合金中最少有一种金属 C.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
制成的 D.合金是纯净物
知识点 2 合金的性质与用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全册课件精选
2020/7/16
第八单元 课题1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奖牌】
一、几种重要的金属
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统称为金属材料
人类使用金属材料历史追溯:
青铜器 → 铁器 → 铝制品 → 钛和钛合金
(春秋战国)(西汉) (一百多年前) (现代)
青铜器时代
球墨铸铁
黄铜合金
不锈钢婴儿床
锰钢
现代常用合金
焊锡丝
18K黄金饰品
18K白金饰品
化学·技术·社会
铝的应用(仅仅100多年 的历史)
美国正在研制 象鸟飞的"空中轿车"
未来的飞机机翼将 能够自己弯曲
白金
白金全称为“白 色 K 金”,是将 黄金与铜、镍、 锌等金属熔合在 一起后所制成的 一种白色合金。 其中,18K黄金 的质量分数最多 为75%。
论 2 .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
用银制?
3 . 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 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 如果镀金会怎样?
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_____, 还需要考虑那些因素?
性质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银 硬度最高的金属── 铬 熔点最高的金属── 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 汞 密度最大的金属── 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 锂
合金比其组分金属的颜色更鲜艳 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们的金属 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们的金属 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一般强于组成
它们的金属
07中和反应 讲义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化学 (知识点+中考真题,机构用)
第七讲中和反应知识点一: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和的反应1.实质:酸溶液中的与碱溶液的结合生成水的过程,H++ OH-===H2O2.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NaOH+CO2====+3.如图,在烧杯中加入10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溶液。
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并不断用玻璃棒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色为止。
酚酞在实验中的作用:起作用。
因为NaOH与HCl反应明显的现象发生,根据酚酞溶液由色变为色来判断NaOH和HCl 是否反应。
在操作中必须逐滴滴入稀盐酸:防止稀盐酸滴加。
知识点二:酸碱盐的定义1.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三大)强酸和弱酸盐酸、硫酸、硝酸水溶液中都电离出和离子,即在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故酸有一些相似的性质(酸的通性)。
2.碱:水溶液中电离出的离子全部是的化合物(四大)强碱和弱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和离子,即在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所以碱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碱的通性)。
3.盐:由离子和离子构成的化合物a.盐溶液中除了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也可能含有H+、 OH-如NaHSO4,KH2PO4 Cu(OH)2CO3b.铵盐铵根离子与酸的化合物。
都容于水不是所有的盐都含有金属离子c.盐的命名 :无氧酸盐:某化某 KBr NH4Cl CaF2 AgI含氧酸盐:某酸某 KNO3 MgSO4(NH4)3PO44.中和反应的应用a.改善土壤的酸碱性;农作物一般在中性土壤中生长,偏碱加水中和,偏酸加中和.b.处理工厂废水;,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进行中和处理。
c.用于医药和日常生活胃酸(HCl)过多马蜂毒滴醋,蜜蜂毒涂肥皂知识点三:溶液的酸碱度表示法——pH1.溶液酸碱度:是指溶液的性强弱程度。
2.pH的取值范围:0~14。
pH<7时,溶液显性,pH越小,酸性越。
(硝酸硫酸氢钠)pH=7时,溶液显性。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12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知识点讲义
知识点讲义——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1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知识点1 食物中的营养素食物中的营养素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粮食、蔬菜、水果、肉类、豆制品等食物从营养角度看,基本成分只有六种,分别是:蛋白质、糖类、脂质、维生素、无机盐(也称矿物质)和水,它们通常被称为六大基本营养素。
知识点2 蛋白质(重点)1.蛋白质的生理作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它与生命及各种形式的生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营养物质。
2.蛋白质的分布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许多植物(如大豆、花生)的种子里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因此,人类可从肉类、牛奶、蛋、大豆制品、鱼等食品中获得蛋白质。
3. 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蛋白质是一类在组成和结构上比糖类和油脂更为复杂的有机物,主要含碳、氢、氧、氮元素,还可能含有少量的硫、磷、锌、铁和铜等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
4.蛋白质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重要意义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物质,蛋白质也是备用能量的来源,每克蛋白质完全氧化放出约18KJ的能量。
成人每天摄入60 ~ 70g蛋白质,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需要的会更多些。
如果蛋白质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体重减轻、发生贫血等。
5.蛋白质在人体内的转化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人体后,在蛋白酶和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氨基酸。
其中一部分氨基酸在人体内重新组合成肌肉、皮肤、毛发、血液和激素等,另一部分氨基酸可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尿素和水等排出体外,同时放出能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
(1)蛋白质的水解蛋白质被人体摄入后,在肠胃内被水解成氨基酸。
再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被细胞进一步利用。
(2)蛋白质的转化氨基酸被小肠壁吸收后,再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处,被进一步利用。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下册 12.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知识点讲义(无答案)
知识点讲义——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课题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知识点1 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重点)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世界上的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而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它们约占人体质量的99.5 % .2.人体中元素的含量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是氧、碳、氢、氮,它们主要是以水、蛋白质、糖类、油脂和维生素的形式存在的。
(2)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含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一些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下:微量元素主要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于水溶液中。
一些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然很小,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
它们有些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有些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
知识点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重、难点)1.钙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作用: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成人体内所含钙的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使得骨骼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
(2)缺钙的危害:幼儿及青少年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3)含量和分布:成人体内约含钙1.2 kg,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主要以羟基磷酸钙[Ca (PO4)6(OH)2]晶体的形式存在。
(4)主要来源:奶、奶制品、豆类、虾皮等食物中涵盖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较好来源。
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等补钙药品。
未成年人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摄入比成年人更多的钙。
【易错点津】钙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但也不是摄入量越多越好,钙元素摄入过多会引起身体浮肿、多汗、厌食、恶心、便秘、消化不良,也会影响视力和心脏功能。
【引申拓展】如何补钙:①尽量食补,可吃含钙较多的牛奶、奶酪、鸡蛋、豆制品、海带、紫菜、虾皮、芝麻、山楂、海鱼等。
在食用这些食品时,应避免过多食用含植酸、草酸、鞣酸的食物,以免形成难溶的钙的化合物,影响钙的吸收。
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讲义---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 金属材料一、几种重要的金属说到金属材料,我们应该不会感到陌生。
家里的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如锅、刀、水壶、水龙头等,它们大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1.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
金属的种类有很多,而我们最常见的金属有铁、铝和铜。
铜和铁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了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
(图8-1 图8-2)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
但由于铝具有密度小和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图8-1 东汉晚期的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图8-2 河北沧州的铁狮子,铸造于953年,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现已成为我国的旅游标志历史,狮高5.3m,长6.5m,宽3m,重约40t2.金属的物理性质看到图8-3来认识一下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1)有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金属不仅具有以上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还具有各自的特性。
例如,铁、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的,但铜却呈紫红色,金呈黄色;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态,但体温计中的汞却是液体;还有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2)金属的特性①铁、铝等大多数金属呈银白色,但铜呈紫红色,金呈黄色。
②常温下大多数金属是固体,但汞是液体。
③金属的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熔点、硬度等物理性质差别也比较大。
下面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和表8-1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铝制?点拨:因为铁的硬度比较大,而铝的硬度较小,并且铝有毒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不适于用来制造菜刀、镰刀等物品。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点拨:因为银的价格昂贵,而且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
3.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点拨: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是因为钨是熔点最高的金属,高温时不易熔化,而锡的熔点较低,如果使用锡作灯丝易熔化断开。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全册ppt教学课件(整套优质课件)
含碳量
钢 0.03%~2%
性能
硬而韧
不锈钢 (Fe、Ni、Cr)
锰钢
铁 合
(Fe、Mn、C)
金
…
生铁 2%~4.3% 硬而脆 生铁与钢性质上的差异是由含碳量决定的
讲授新课
②铜合金
黄铜(Cu 、Zn)
铜合金 青铜(Cu、Sn)
白铜(Cu、Ni)
战国初期的曾侯乙编钟 寅 生 刻 白 铜 墨
光绪元宝五文黄铜样币 盒
讲授新课
想一想
为什么镁、锌、铁、铜在相同的条件下与相同浓 度的盐酸反应的现象会不一样呢?
金属活动性(金属的活泼程度)不一样 镁>锌>铁>铜
讲授新课
小结
1.大多数金属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2.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
可根据金属是否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或反应 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熔点/℃ 327 321 271 232 183
70
启示
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们的金属的熔点
讲授新课
小结
合金与纯金属相比
1.更大的硬度 2.较低的熔点 3.更高的强度(韧性好、耐拉伸、耐弯曲) 4.更好的抗腐蚀性能
所以,尽管目前人类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90余种, 但人们为适用各种用途而将这些纯金属按一定组成和质 量比制得的合金已达几千种。
讲授新课
③铝合金
硬铝(Al Cu Mg Si) 制造飞机和宇宙飞船的理
想材料
超硬铝合金 火箭外壳、飞船等
讲授新课
镁、铝合金 (Mg—Al) 10~30%
用于制造飞机、轮船、火箭等
讲授新课
二 合金的性质
【实验8-1】比较黄铜片和铜片、硬铝和铝的光泽和颜 色;将它们互相刻画,比较它们的硬度。
完整word版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金属材料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金属材料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金属材料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1.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2.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3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3.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溶液的形成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溶液的形成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溶解度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溶解度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3溶质的质量分数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响1.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响2.ppt...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化学肥料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化学肥料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化学肥料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2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课件:课题3有机合成材料.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讲义
教学内容金属资源的存在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水中,除很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的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工业上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中提炼金属。
常见的金属矿石有: 矿石 赤铁矿 磁铁矿 菱铁矿 黄铁矿 铝土矿 黄铜矿 辉铜矿 主要成分 Fe 2O 3Fe 3O 4FeCO 3FeS 2Al 2O 3CuFeS 2CuS 2铁的冶炼1、 工业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2、 工业炼铁的原理:利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将铁从铁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如:3CO + Fe 2O 3 ——高温2Fe + 3CO 2 4 CO + Fe 3O 4 ——高温 3Fe + 4CO 2 炼铁设备:高炉 【注意】⑴工业炼铁中的还原剂是一氧化碳,不是碳单质。
焦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和产生热量,提高炉温。
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 + O 2 ——高温CO 2 CO 2 + C ——高温2 CO ⑵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而除去。
⑶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不是置换反应,且工业炼铁炼出的不是纯铁,而是生铁。
工业上炼铁时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一方面反应物为气体,能与铁矿石充分接触,可加快反应速率;另外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又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可循环使用,节约成本。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实验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点燃产生蓝色火焰。
【注意事项】①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后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毕后要先撤酒精喷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直到玻璃管冷却,一是防止高温下的铁与空气接触,被再次氧化;二是还可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
③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气要收集或点燃,以防直接排放污染大气。
含杂质物质的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 版 - 精品文档教学内容金属资源的存在1、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水中,除很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如金、银等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的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工业上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中提炼金属。
常见的金属矿石有:矿石赤铁矿磁铁矿菱铁矿黄铁矿铝土矿黄铜矿辉铜矿主要成分Fe2 O3Fe3O4FeCO3FeS2Al 2 O3CuFeS2CuS2铁的冶炼1、工业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2、工业炼铁的原理:利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将铁从铁的氧化物中还原出来,如:高温3CO + Fe2O3—— 2Fe + 3CO2高温4 CO + Fe3O4—— 3Fe + 4CO 2炼铁设备:高炉【注意】⑴工业炼铁中的还原剂是一氧化碳,不是碳单质。
焦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产生还原剂(一氧化碳)和产生高温高温热量,提高炉温。
用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 + O2—— CO2 CO2 + C —— 2 CO⑵石灰石的主要作用是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而除去。
⑶工业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不是置换反应,且工业炼铁炼出的不是纯铁,而是生铁。
工业上炼铁时用一氧化碳作还原剂,一方面反应物为气体,能与铁矿石充分接触,可加快反应速率;另外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又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可循环使用,节约成本。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实验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尾气点燃产生蓝色火焰。
【注意事项】①先通入一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点燃酒精灯,防止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后发生爆炸。
②实验完毕后要先撤酒精喷灯,继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直到玻璃管冷却,一是防止高温下的铁与空气接触,被再次氧化;二是还可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
③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尾气要收集或点燃,以防直接排放污染大气。
含杂质物质的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
当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含有杂质时,必须先将它们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代入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有关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计算的一般步骤:⑴将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⑵将纯物质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计算;⑶将计算得到的纯物质的质量换算成含杂质物质的质量。
100 t 含氧化铁质量分数为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A. 56 tB. 58.3 tC. 70 tD. 72.9 t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设计试管 1试管2试管 3铁钉生锈铁钉不生锈铁钉不生锈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化学反应,铁只与水或只与氧气接触不易生锈。
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xH 2O,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铁制品生锈后,应及时清除铁锈。
防止铁生锈的措施⑴保持铁制品表面的干燥和洁净;⑵在铁制品表面喷漆、涂油、烧制搪瓷等,隔绝空气和水;⑶在铁制品表面镀上一层其它耐腐蚀金属,如锌、铬等,还可以通过化学方法使铁制品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如烤蓝。
⑷改变金属的组成和结构,如加入铬、镍等金属制成不锈钢。
拓展:⑴铁生锈是缓慢氧化,反应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人们利用这一点在生活中用来制暖手宝;另外,铁生锈时消耗氧气和水,人们常用铁粉作食品保鲜剂。
⑵铁锈结构疏松,不能隔绝空气和水,不能起到防锈的目的,铁制品表面的铁锈应及时清除。
而铝“生锈”时表面形成的致密的氧化膜可以隔绝空气,可防止金属腐蚀,不能除去。
⑶铁在食盐水中生锈的速率会加快,因此切过咸菜的菜刀若没有及时清洗,过一晚上就会生锈。
二、金属资源的保护措施1、防止金属生锈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3、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4、寻找金属替代品铁在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时才能生锈,因此在设计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时,可采用控制变量法,使铁钉只与氧气、只与水、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比较现象得出结论。
溶液知识点一溶液的形成及组成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溶液的特征⑴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⑵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气体压强等),溶液长时间放置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物质或放出气体。
⑶溶液是混合物3、溶液的组成: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如水、汽油、酒精等)注意:溶液的质量等于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之和;但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和。
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溶液类型气液型固液型液液型无水有水溶质气体固体量少非水物质溶剂液体液体量多水5、溶液的命名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它的命名中包含溶质和溶剂,一般读成“某溶质的某溶剂溶液”,如白磷的二硫化碳溶液,氯化钠的水溶液,不过当溶剂为水时常把溶剂略去,如硝酸银溶液中的溶剂(水)略去了。
【易错提示】⑴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物质不一定是溶液,可能是纯净物,如水,酒精等。
⑵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⑶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但是溶液不一定是由一种溶质和溶剂组成,如海水、饮料等溶液中的溶质,就有多种。
⑷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但不是唯一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作溶剂。
⑸溶液中未溶解的物质不能计入溶液质量。
⑹当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通常把量多的一种叫做溶剂,量少的叫做溶质,如果其中有一种是水,常把水作为溶剂。
⑺溶质在溶液中有的以分子形式存在,如酒精、蔗糖等,有的以离子形式存在,如氯化钠。
【拓展】当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发生化学变化时,溶质的成分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如氧化钙与水混合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那么得到的是氢氧化钙溶液,锌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是硫酸锌溶液。
【方法规律】判断某物质是溶液的标准 :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
符合这 3 个条件的物质一定是溶液,当一种物质能溶解到另一物质中时,就能形成溶液。
如碘能溶于酒精,在酒精中就能形成溶液。
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要根据该溶液的形成方法来区别对待:当一种(或几种)物质只是简单地溶解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溶液,那么溶质就是被溶解的物质,如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稀盐酸;当一种物质与另一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新物质又能溶解形成新的溶液,那么溶质就是反应后产生的新物质了。
如稀盐酸与碳酸钙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是氯化钙溶液。
其他特殊的,如胆矾( CuSO4·5H 2O)溶于水后得到CuSO4溶液,胆矾中的结晶水变为溶剂的一部分。
知识点二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物质在溶解时通常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因此会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
⑴大多数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无明显变化,如氯化钠;⑵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氧化钙、浓硫酸等。
⑶有些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
【拓展】物质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这一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扩散的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这一过程放出热量,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⑴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⑵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溶液温度几乎不变;知识点三乳化现象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乳浊液不稳定,易分层,乳化作用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如在植物油中加入洗涤剂后,植物油被分散成无数的小油滴,而不能聚成大的油珠,从而使油和水不再分层,这种现象称之乳化现象【易错提示】⑴乳浊液经“乳化”后形成的并不是溶液,仍是乳浊液,因为乳化只是使植物油等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
⑵汽油清洗油污时,是汽油溶解油污,形成的是溶液,与洗洁精清洗油污原理不同。
乳浊液所起的作用称为乳化作用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比较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小液滴悬浮在液体中形定义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中形成的混合物成的混合物定的混合物分散物质的溶解性溶不溶不溶分散物质的状态固、液、气固液分散在溶剂里的粒子分子或离子许多分子的聚集体许多分子的聚集体现象透明、均一浑浊、不均一浑浊、不均一久置现象不变(稳定)沉淀分层相同点混合物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另一种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不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溶液是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下列关于溶液、乳浊液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植物油溶于汽油得到的混合物属于乳浊液B.可用过滤的方法将溶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物质分离出来C.植物油分散到水中形成的混合物不稳定,久置后会分层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得到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日常生活中除去油污的方法很多,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的是()A. 修车工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用洗发精洗去头发上的油脂C.用洗面奶洗去皮肤上的油脂D.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下列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 用酒精洗去残留在试管内壁的碘C.用洗洁精除去餐具上的油污D. 用盐酸除去水垢(主要成分:碳酸钙)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②溶液中各部分都是均一稳定的;③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④气体、液体、固体均可作溶质;⑤任何条件下的溶液都是稳定的;⑥两种液体互溶时,量少的一定是溶质;⑦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速率快;⑧硬水、泥水、油水、矿泉水都是溶液;⑨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⑩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②④⑤⑥⑦⑧C. ②④⑥⑦⑧⑩D. ②④⑦⑨溶液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面粉与水混合一定形成溶液B.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C.NH 4NO 3、NaCl 、CaO 三者分别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温度逐渐降低D.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混合物用水做试剂,不可能区分开来的一组物质是()A. 石灰石、氯化钠、氢氧化钠B. 植物油、酒精、浓硫酸C.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钠D. 氯化钾、硝酸铵、硫酸钠溶解度知识点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⑴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⑵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⑶强调两个前提: ①一定温度下②一定量的溶剂。
2.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⑴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简单方法:往溶液中加入原溶质,若不继续溶解,则为饱和溶液;若能继续溶解,则为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