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植筋施工组织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建筑科技研究中心
混
凝
土
植
筋
专
项
方
案
编制:
审核:
七建工程集团
2015年7月10日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大学建筑科技研究中心项目施工图纸。
1.2规规程:
2.施工概况:
本工程位于东三街与丰产路东南角;总建筑面积:57404.24平方米;建筑基底面积:6635.44平方米;建筑高度79.750米;地下一层,基础底板最大埋深-7.85,地上主楼为20层,裙房为三层;首层地面设计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95.20m,室外高差60m,地下一层5.55米,一层5.20米。二层至三层层高为4.75 5米;主楼四至二十层层高为3.8米;电梯机房4.5米;水箱间3.6米。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Ⅰ级。
3.施工计划及安排
植筋根据工程进度,穿叉作业,进行砌体工程。根据工程进度情况,进行穿叉砌体和植筋。
植筋的部位主要有:柱、墙、梁侧面植筋。植筋时,从下板面起200mm往上,开植筋,按照规和05G701图集要求间距为600,伸入墙长为700mm且不小于1/5
墙体长度,同时根据砌块的尺寸进行排列植筋。植筋的长度和孔深根据有关规要求进行施工,在下面会介绍有关孔深和植筋锚固长度。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项目部总工及时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熟悉并认真审查图纸,将施工技术上和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和疑点做好记录,积极地与工程部和联系并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将图纸上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及时在施工前解决,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
在图纸接到手后,立即将与本工程施工有关的规、规程和图集(见编制依据)准备齐全并及时下发给项目部各施工口的管理人员, 技术部门根据图纸、方案及钢筋工程的有关规定做好对工长的技术交底。钢筋工长在施工前认真学习图纸、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艺,对专业技术工人、专业管理人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技术、质量、安全、消防、文明施工及环保(三级)交底。专业技术工人按工长下达的交底及质量标准和其它要求进行施工。
4.2机具准备
4.3材料准
4.3.1钢筋使用计划
钢筋工长提出计划,必须写明工程名称、钢筋规格、型号、数量、要求和使用日期。由专业工程师审核后,报项目主管经理审批,由材料部门进行采购。4.3.2钢筋的供应
结构工程使用的钢筋,所选择厂家必须符合供货协议规定,对钢筋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标准和相关程序文件进行控制,严禁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地。钢筋
进场时应按炉批号。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每捆钢筋应有炉批号,外观质量符合钢筋标准。进场钢筋应具有原材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和原材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志,进场时应按炉罐(批)号及规格分别堆放,批检验,质量证明与钢筋上的炉批号要相符,检查容包括对标志、外观检查,并按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试验,材料员要及时通知项目试验员取样送检,复试合格及符合设计和有关标准规定后方可使用。要求在原材的复试单上必须填明复试钢筋所使用的部位,以防由于复试部位不明而导致不合格钢筋在工程上使用。现场钢筋的供应实行按限额领料制度,材料部门建立领料台帐和钢筋节约台帐。
4.3.3钢筋的保管
按施工总平面图的布置,平整碾压好钢筋存放场地,搭设棚架,准备好垫木,按批分别堆放整齐,避免雨淋锈蚀。
钢筋进场后,材料组派专人挂上标志牌,标识牌上的主要容包括:型号、数量、炉号、类型、生产日期、试验日期以及生厂家等。并对钢筋进行挂绿牌以示可以使用。
验收合格后,材料部门收取合格证、原材试验报告、复试报告交技术部门存档。
4.4生产准备
施工前操作者要核对钢筋,按加工单规格、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进行现场加工成型后,按钢筋型号、规格,分层、分段码放。熟悉图纸,合理确定钢筋绑扎顺序
对钢筋机械按照平面布置图进行场地平整,机械安装、调试,符合要求后进行加工钢筋。
4.5作业条件
4.5.1 所用材料必须有合格证。
4.7.2 作业场地应有安全防护措施。
4.5.3 熟悉料单,熟悉图纸弄清植筋的位置。
4.6.4 植筋的位置要先画上线,画线时要考虑砌块的尺寸,钢筋必须植在
砌块的灰缝之中。否则,必须返工处理。
5.植筋技术
5.1原理
植筋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是一项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它是在已有混凝土结构或构件上以适当的直径和深度钻孔,并采用专用植筋胶,利用其粘结和锁键原理使新增的设计钢筋与原混凝土粘接牢固,使作用在植筋上的拉力通过化学粘接剂向混凝土中传递,从而形成整体受力体。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中。其工作原理是:在加固过程中,新旧混凝土界面的抗剪力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界面混凝土部结合力,界面摩擦力,植筋的抗剪力。当外力作用达到一定程度,界面混凝土部结合力被抵消,新增的混凝土与原混凝土面理论上分离,产生相对位移,此时植筋受拉力和剪力产生的弯矩作用,作用值的大小依赖于界面的粗糙度和强度。如果界面足够粗糙,此时会产生附加的混凝土层间的连锁作用(包括摩擦力和部结合力),起到部分抵消外部剪力的功效。
5.2优点
5.2.1设计的灵活性:根据需要可以在钢筋混凝土的任何位置,根据结构受力特征而设计植筋的数量及规格。
5.2.2可靠性优于预埋件:一般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需要与其他结构连接处均预留预埋件,但预埋件位置难以准确,调整功能后预埋件的位置难以改变且施工繁琐,而植筋具有灵活性,其可靠度与预埋件基本相同。
5.2.3比一般的铆、焊法受力均匀,材料不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如焊接时的热应力等),使植筋更耐疲劳。
5.2.4承载力大,按计算施工的植筋完全能满足受力要求。
5.2.5工艺简单,可大大缩短工期,往往在2 ~3 d或更短时间就可使用。
5.2.6钻孔直径、深度围广、施工灵活,抗高温,可近距离焊接施工。
5.2.6钢筋基本没有滑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