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初一到初三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初一到初三都要看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初一到初三都要看语文试卷中,对古诗词的考查,很大程度上跟它们的意象和典故是不可分割的,豆姐整理了初一到初三各个年级课内外的古诗文意象、典故、主题和哲理,收藏起来吧!一、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以下是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以及相关诗句的例举: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适合初一至初三的学生使用)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01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部编版七至九年级全册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至九年级全册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古诗的知识点分析:一、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临”和“观”体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气概和雄心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本篇诗歌景物描写的总写句子三、虚实结合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
实写部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虚写部分:从“若”字可以看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虚写,是诗人的主观想象1.赏析本文的修辞手法。
(注意格式)本文运用了“想像”的修辞手法(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海好似孕育着日月的壮阔景象(具体拓展手法作用1分),体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也体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以及求得贤人的雄心壮志。
(情感2分)2.诗中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出好在哪里。
(2分)“若”是“好像”的意思,是一种想象的口吻。
(解释字,1分)“若”字说明后面的景象都是作者内心的主观情感,想象着大海能够孕育星辰。
(讲解内容1分)体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也体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以及求得贤人的雄心壮志。
(体现情感2分)四、动静结合“水何澹澹(动态景象),山岛竦峙(静态景象)”是先入作者眼睛的景象,所以是对这片大海的一个总写(全景描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是对“山岛竦峙”的细致刻画,因此也与“山岛竦峙”一样属于静态景象。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是对“水何澹澹”的细致刻画,因此也与“水何澹澹”一样属于动态景象。
五、情感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政治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部编版七至九年级全册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至九年级全册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梳理部编版七至九年级全册语文古诗词赏析整理知识梳理七年级上册《观沧海》XXX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XXX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古诗的知识点分析:一、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观,体现了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临”和“观”体现了诗人高瞻远瞩的气概和雄心二、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本篇诗歌景物描写的总写句子三、虚实结合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
实写部分:“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XXX涌起。
”虚写部分:从“若”字可以看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虚写,是诗人的主观想象1.赏析本文的修辞手法。
(注意格式)本文运用了“想像”的修辞伎俩(伎俩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海宛如彷佛孕育着日月的壮阔景象(详细拓展伎俩感化1分),体现大海吞吐日月星斗的气概,也体现了作者渴想建功立业以及求得贤人的雄心壮志。
(情绪2分)2.诗中两个“若”字用得好,请你说出幸亏哪里。
(2分)“若”是“好像”的意思,是一种想象的口吻。
(解释字,1分)“若”字说明后面的景象都是作者内心的主观情感,想象着大海能够孕育星辰。
(讲解内容1分)体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也体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以及求得贤人的雄心壮志。
(体现情感2分)四、动静结合“水何澹澹(动态景象),山岛竦峙(静态景象)”是先入作者眼睛的景象,所以是对这片大海的一个总写(全景描写)。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是对“山岛竦峙”的细致刻画,因此也与“山岛竦峙”一样属于静态景象。
“秋风萧瑟,XXX涌起。
”是对“水何澹澹”的细致刻画,因此也与“水何澹澹”一样属于静态景象。
五、情绪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政治抱负。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XXXXXX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初中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总结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总结一、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以下是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并例举出相关诗句。
意象情感 / 思想例句及出处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遇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七至九年级教材重点古诗词赏析(人教版)
七,至,九年级,教材,重点,古诗词,赏析,人教,版,七至九年级教材重点古诗词赏析(人教版)七年级(一)观沧海曹操诗的主旨是:这首四言诗借诗人登山望海所见到的自然景物,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形象,更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本诗中哪些诗句是虚写的?有什么作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是诗人丰富而奇特的想象,虚写,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2.请默写在写秋的思想感情上与曹诗相近的一首诗(词).《秋词》刘禹锡《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二)《次北固山下》王湾主旨:淡淡的乡愁。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请对“阔”发挥一下想象。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两句给人以怎样的感受?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
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三)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主旨:通过描绘了西湖的秀美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愉悦的心情。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句中的动词很有表现力,请你描绘一下句中图景,说说这两词好在何处?运用拟人手法用了“争”和“啄”两个富表现力的动词,勾画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使画面充满了生机。
初中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总结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七年级到九年级必背古诗词
七年级到九年级必背古诗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衍生注释:- 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 碣(jié)石:山名。
- 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 竦峙(sǒng zhì):高高地耸立。
二、赏析: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
诗人描绘了大海的壮阔景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写出了海水的浩渺和山岛的巍峨,“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则展现了大海的澎湃力量。
诗中还通过“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夸张想象,表现出大海的吞吐宇宙的气势,抒发了诗人的宏伟抱负和壮阔胸襟。
三、作者介绍:曹操,字孟德,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他一生征战,统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区。
他的诗歌风格苍凉悲壮,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运用片段:“哇,你看那大海,简直就像曹操诗里写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太壮观啦!”《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若说新景象,还看北固山。
一、衍生注释:- 客路:行客前进的路。
- 潮平:潮水涨满。
- 风正:风顺。
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北固山下的壮丽景色和旅途中的感受。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生动地写出了江面的开阔和平静,“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蕴含着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三、作者介绍:王湾,唐代诗人,他的诗作多以写景为主,意境开阔,风格清新。
四、运用片段:“我们这次旅行就像王湾在《次北固山下》里写的那样,一路都是美丽的风景,真让人开心呀!”《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衍生注释:- 天净沙:曲牌名。
-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二、赏析:这首小令仅用28 个字就勾画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语文版七至九年级诗歌赏析要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一、《杂诗》王维: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1、解词:绮窗:雕画花纹的窗户着花:开花2、主旨:诗歌采用了白描记言手法,通过向故乡人询问家中梅花是否开放,表达了浓浓思乡之情。
3、巩固练习①“应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理?“应知”解释为“自然知道”,表达了作者希望对方赶快告诉自己家乡情况的急切心情。
②连用两个“故乡”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表达了见到故乡旧友的欣喜和急于了解故乡的思乡之情。
二、《夜雨寄北》李商隐,字义山,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解词:何当:何时却话:再,还巴山:泛指巴蜀地区2、主旨:表现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3、巩固练习①君问归期未有期两个“期”字连用表达了什么情感?一问一答,一扬一抑,表达思念家人欲归不得的愁苦之情。
②巴山夜雨涨秋池析“涨”字:“涨”富于动态形象,既写出了巴山夜雨涨满秋池的景象,又表现了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秋”字在全诗中的作用:点明了季节,烘托人物的思乡之情。
析写法:情景交融,表现了诗人愁思的绵绵深重。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诗人设想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情感?设想团聚后在西窗之下共剪烛花,向家人诉说巴山夜雨思念家人的的请景。
表达了今日的愁苦夹杂着渴望团聚时的欢乐之情。
(或:思念与渴望团聚的心情)④诗人今晚的心境怎样?有漂泊在外的孤寂,苦雨深秋的落寞,归期无期的无奈,相见共语的期盼。
⑤源自本文的成语剪烛西窗,具体含义是表达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心情。
三、《淮上与友人别》郑谷,唐代诗人,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词解:杨花:柳絮愁杀:极度伤心淮上:扬州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秦:都成长安2.主旨:这是一首握别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握别于淮上的情景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
古诗词鉴赏知识汇总,初一到初三都要看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常见意象归纳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或思想的物象(事物或独特的艺术形象)。
以下是初中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中常见的一些意象,以及相关诗句的例举:酒、饮酒多表达豪情、悲愁、苦闷和郁郁不得志的情感。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醉花阴》李清照)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行路难》李白)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范仲淹)5.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6.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浣溪沙》晏殊)羌笛多传达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
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
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2.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范仲淹)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王之涣)柳折柳“柳”与“留”谐音,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
而“折柳”就有相留之意。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月(残月、明月、新月、玉盘)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1.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枫桥夜泊》张继)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渡荆门送别》李白)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无题》李商隐)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短歌行》曹操)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2.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渔家傲》范仲淹)3.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望江南》温庭筠)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送友人》李白)风、霜、烟多传达哀怨、惆怅、凄苦、苍凉等情思。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崔颢)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雁门太守行》李贺)3.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武陵春》李清照)4.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落花(落红、残红)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愁。
1.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武陵春》李清照)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浣溪沙》晏殊)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龚自珍)松坚贞高洁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刘桢)梅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陆游)菊坚贞高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陶渊明)萍多传达惆怅和哀愁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文天祥)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相见欢》李煜)草木多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杜甫)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短歌行》曹操)杜鹃(子规)凄凉哀伤的象征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鸿雁、青鸟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1.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王湾)舟表达离情别绪、思乡、愁苦之情。
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武陵春》李清照)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渡荆门送别》李白)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次北固山下》王湾)二、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典故: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典故: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了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5.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典故:射天狼——天狼星,据《晋书·天文志》说是“主侵掠”的。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这里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词人在这句中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6.八百里分麾下炙……马作的卢飞快。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典故:八百里——指牛。
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
的卢——良马名。
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三、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主题分类(课内古诗词有30首,课外古诗词有11首是新课标的推荐篇目,共41篇)1.送别诗,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劝勉友人乐观开朗的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唐2.离别之诗,抒发对家乡的思念。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次北固山下》王湾唐3.别后对家人,对朋友的思念。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水调歌头》苏轼宋《武陵春》李清照宋《望江南》温庭筠宋《蒹葭》《诗经》春秋《无题》李商隐唐4.表达思归之心,羁旅之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5.表达对古人的缅怀之情,抒发历史兴亡之感。
《赤壁》杜牧唐《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6.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石壕吏》杜甫唐《春望》杜甫唐7.对统治者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观刈麦》白居易唐《泊秦淮》杜牧唐8.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闲适恬淡的心情。
《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东晋《饮酒(其五)》陶渊明东晋《游山西村》陆游宋《西江月》辛弃疾宋9.表达忧国之思、报国之志、忧民之心。
《过零丁洋》文天祥宋《已亥杂诗》龚自珍清《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唐《渔家傲》范仲淹宋《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宋《雁门太守行》李贺唐《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宋10.即景抒情/ 言志《登飞来峰》王安石宋《望岳》杜甫唐《使至塞上》王维唐《观沧海》曹操三国11.抒发对自身遭遇的感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唐《行路难》李白唐《相见欢》李煜唐12.抒发对春天等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13.表现对年华已逝,好景不长的感伤。
《浣溪沙》晏殊宋14.对国事的关心,代父从军的叙事诗《木兰诗》《乐府民歌》南北朝15.表达对爱情、理想的追求。
《关雎》《诗经》春秋四、蕴含人生哲理的诗句归纳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
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苏轼《水调歌头》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站得高看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