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礼教育总结
三礼总结
“三礼”教育的总结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三礼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使校风优秀同学说:“在我成长的路上,有无数盏灯为我指航,其中有老师的教诲、家长的督促、同学的帮助。
而‘三礼’教育是为我人生指航的一盏最明亮的灯。
”有的同学说:“中国是礼仪之国,这种美德我们应该继承。
‘三礼’教育使我们在平凡中高雅,在无形中高贵。
我感谢三礼教育,教会了我生命中最可贵的东西。
”三年级(1)班同学说:“通过‘三礼’教育,我知道了对父母最大的孝心是好好学习,成为优秀的学生。
以前总觉得‘三礼’和学习根本拉不上边,自从学了‘把对父母的孝敬化为学习的动力’后,才体会到孝敬父母不能只靠礼貌,还应该拿好成绩,让父母高兴。
这以后,我更加努力学习,因为我想让平日里为我着想的父母多点笑容。
”“三礼”使学生讲文明,懂礼貌,有现代学生样。
上操做到快静齐,真是站如松,没有一个小动作;到食堂吃饭排队整齐、同学互相谦让;学生一进校门和老师同学之间打招呼、问好;课堂纪律好,卫生干净。
全校教学秩序稳定,教学成绩明显提高。
“三礼”教育使教师素质提高一切教育改革都要通过教师去实施,在某种意义上,教师是任何一场教育改革的潜在领导者。
教师发展了,才会有教育改革的真正成功。
以“三礼”教育为切入点,对同学们进行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过程中,班主任老师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很重要。
其实大家都知道身教重于言教,为此教师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先做好。
如每天先到教室向同学问一声“好”!同学们也问老师好。
这一声相互的问候,拉近了师生关系,沟通了师生情感。
每天放学相互说一句“再见”,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叮嘱同学们路上要小心,同学们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关心,同学们看到老师做的,记在心里,也跟着关心同学了。
工作中,老师难免有工作失误的时候,过后老师都主动向同学们道歉,进行自我批评,请同学们原谅。
陶行知先生说过:学校教育是“以人教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应当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华山中学三礼教育具体内容
华山中学三礼教育具体内容一、校园“三礼”(礼仪礼貌礼节)(一)进校1.学生任何时候进入校园一律穿校服,不准佩戴饰物、不准染指甲。
2.学生不准染发、烫发,女学生不准留披肩发、穗发,男学生一律留平头(不准留毛寸)。
3.少先队员佩带红领巾。
4、每天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要立正站好,面带微笑,两眼看老师问好。
其他时间看到老师面带微笑,两眼看老师摆手问好。
5.早晨见到同学要面带微笑轻声问好,也可摆手问好。
6.孩子主动回头和家长说再见,用话语让家长放心,轻声慢步走进教室。
(二)楼内1.学生进入楼内自然排成一队,轻声、慢步、右侧通行。
(1)轻声:走路不故意发出声响,落地要轻,不用脚尖点着或者蹭着地面走路,手不摸墙脚不踢墙,走路不跳,不踩别人的鞋和鞋带,不踢别人的脚跟。
在楼道内走路时尽量不交谈。
(2)慢步:一步一步走,不追赶,自然跟在前面一位同学身后,学会排队跟随,不超越前面的同学,跟在他人后边行走。
(3)右行:指靠着右侧墙行走,不贴着墙也不得超过右边的一块地砖。
2上下楼要求:平时靠右上下楼梯,不得两人一排(除非特殊情况,如集体外出做操,紧急疏散,可以两三人一排靠右行走)。
上下楼不乱摸扶手,不踢栏杆下的铁片,不跨越台阶。
3.在楼道内见到老师不出声问好,向老师招手致意。
在校园,可以站稳后向老师问好。
(三)课前1学生提前将书本摞好整齐摆放在课桌不靠过道的一边的角上,铅笔盒放在另一边,其余要用的学习用具放在铅笔盒下面。
铃声响时端坐在座位上。
2书包,学习用具一律放在课桌抽屉里,不得挂在椅子上,衣服可以挂在椅子背上(四) 上课1当老师发出上课指令后,学生迅速起立向座位的左或右边跨出一步后立正,听完教师问候后,目视教师并问候:“老师您好!”看到老师的“请坐”的指令后学生迅速回归原位端坐座位上。
2.坐:双脚平放,双手自然放在腿上,后背自然靠在椅背。
3.起立坐下:从椅子上站起并站直;向外侧跨出一步:立正站好,双手紧贴身体两侧,眼睛注视前方,声音洪亮地回答问题。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引言小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品德修养。
在当前社会风气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而“三礼”教育作为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育机构所重视。
本文将围绕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展开讨论,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三礼”教育,促进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培养。
一、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内涵与意义“三礼”教育是指小学生要学会致谢、道歉、致敬。
致谢是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关心他人的品质,道歉是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责任感,致敬是培养学生的尊敬他人的品质。
这三项礼仪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到的社交礼仪,也是小学生最基本的品德素养。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意识。
通过“三礼”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促使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更加礼貌和关心他人,形成良好的品德风尚。
1.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是进行“三礼”教育的首要任务。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建立感恩、尊重、责任的意识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明白如何致谢、道歉、致敬,并且明白这些礼仪背后的道理和意义。
只有正确的认知和观念,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并积极参与“三礼”教育。
2.以身作则,树立师生榜样学校教师是学生行为和价值观的榜样,也是进行“三礼”教育的重要实施者。
教师应以身作则,自觉践行致谢、道歉、致敬,引导学生学习并模仿。
学校应对师生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素养和意识,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三礼”教育。
3.开展主题活动,增强学生体验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主题班会、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学习和体验“三礼”教育。
举办感恩节活动,让学生学会用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老师和周围的人;举办诚信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明白道歉的意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主动承担错误,并学会用正确的方式和词语向人道歉;或者开展尊师重道主题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尊敬和感恩他人的重要性。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文明素养与品德修养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小学生的道德修养与礼仪教育尤为重要。
因此,小学生应该接受“三礼”教育:尊师礼、尊长礼、尊重礼。
一、尊师礼教育尊师是一种基本的道德素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所强调的重要品质之一。
如何进行尊师教育呢?首先,要学生要懂得师者,高德、正大、渊博;师者,引路、启迪、教化。
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意识到尊师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而不是强制性的。
其次,尊师教育要落实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学生在校内要注意礼仪和安全,不要在校内乱动物、乱扔垃圾,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在老师讲课时,要认真听讲,不要打瞌睡、玩手机或者做其他事情。
在家庭生活方面,学生还应该懂得爱戴父母,听从父母的教导和安排,不拒绝父母的批评和指责;在社会生活方面,学生应该尊重老年人,不要嘲笑他们、侮辱他们,要帮助他们倡导社会公德。
尊长礼指的是对长辈的尊重和礼仪。
长辈在小学生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教育学生学习尊长礼呢?首先,家长要起到表率作用,让孩子从小懂得尊敬长辈。
其次,学校要加强尊长礼教育,教育学生懂得尊重长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遵守长幼有序的意识。
尊重礼即对人的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礼仪。
在当今社会中,尊重礼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学校应该提倡尊重礼教育,在课堂中营造人人平等、尊重差异的氛围,激发学生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精神。
例如,教育学生尊重女性权利、尊重宗教信仰等等。
学校还应该采取多种方法,比如举办主题班会或者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习俗和传统,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总之,小学生“三礼”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道德修养与礼仪教育。
教育工作者应该针对小学生的实际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让学生从小就培养尊师、尊长和尊重的好习惯,成为有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小学生是学习礼仪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小学生进行“三礼”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礼貌、习惯和性格。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小学生“三礼”教育的落实。
要注重学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学校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认识到礼仪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
教师要做好自身的示范,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感,从小培养学生的优良品德。
要加强对学生的礼仪教育。
小学是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学生的礼仪教育必须着重加强。
可以通过校园文化教育、班级礼仪守则、师生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礼仪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规范意识,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
要注重家庭礼仪教育的开展。
家庭是学生性格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环境,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孩子的榜样,传递正能量。
还可以通过开展家庭礼仪教育活动,如家庭规范,家庭文化艺术节,开展家庭礼仪讲座等,引导家长重视礼仪教育,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行为规范。
要建立健全学校礼仪教育的管理机制。
学校要以“三礼”教育为核心,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规章,形成系统、全面、有序的教育管理体系。
制定明确的校园礼仪规范,对学校管理和服务过程中的礼仪要求进行细化和规范,确保学生的礼仪教育能够落到实处。
要加强对学生礼仪行为的评价和引导。
学校可以通过成立学生礼仪小组、评选“最有礼貌学生”等方式,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进行评价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公平与正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小学生“三礼”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我们可以促进学生的礼仪教育落地生根,让小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茁壮成长,成为文明礼貌的新一代。
三礼教育总结
三礼教育总结
通过“三礼”教育实践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要搞好“三礼”教育工作,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一、思想统一是开展“三礼”教育的前提。
只有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必要性和及时性,才有做好此项工作的信心,才有学好规则的决心,为长期开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领导重视是开展“三礼”教育的保证。
领导是学校的指挥棒,只有领导重视,才能对“三礼”从制度规则,评价办法、具体实施、评比激励等给予方向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给予的保证。
三、评价激励是落实“三礼”规则的关键。
创新的制度和规定,没有组织评价,没有适度的奖惩激励,很难达到设计的效果,我校“三礼”教育在对学生个人、小组、班级的评比、竞赛细则规定,对学生和教师均起到自我约束,自觉参与,大大提高了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荣辱感。
同时,班主任是“三礼”教育规则实施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只有正确把握评价的方法和度,才能达到激励学生进步的目的。
四、研讨探索是完善“三礼“教育的好途径。
“三礼”教育对于我校的师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课题,要达到师生文明进步以及带动家庭、社会文明的目的,必须经常开展研讨,总结、探讨解决存在问题与困难的途径、办法、措施,这样才能使“三礼”教育不断完善、成为小学德育教育响亮的品牌。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紧紧抓住“三礼”教育为切入点,把“三礼”教育渗透到科学科中去,把“三礼”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深入开展下去,为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作出应有的贡献。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小学生“三礼”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道德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结合实践与措施,对小学生“三礼”教育进行阐述。
小学生“三礼”教育应注重榜样引领。
学生是模仿的动物,他们的行为习惯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
为了有效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学校和家庭要创造良好的榜样,鼓励和表扬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批评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
只有身教先于言教,给予学生正确的行为示范,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走上正道。
小学生“三礼”教育应注重规范培养。
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和家庭要紧密结合,制定生活规章制度,明确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礼仪培训课程,教授学生基本的礼仪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仪表仪容和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貌。
家庭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注重培养孩子的细节礼仪,如起床时帮助家长整理床铺,吃饭时注意规范用餐礼仪等。
规范培养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小处做起,逐渐形成全面的礼仪意识。
小学生“三礼”教育应注重实践引导。
单纯的理论教育往往难以深入学生内心,实践引导是十分必要的。
学校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座谈会或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到礼仪的力量。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活动,让他们体验到互助、友善、奉献等社会公德情怀;组织学生开展文明出行活动,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通过实践引导,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和接受礼仪教育的价值,并将其付诸行动。
小学生“三礼”教育应注重多元化教育。
学校和家庭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三礼”教育。
通过戏剧、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通过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开发学生的广泛文化视野;通过与同学开展合作学习和团队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多元化的教育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强他们对“三礼”教育的接受度。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小学生是校园的主要群体,他们是未来社会的希望,而“三礼”教育则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和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当前社会风气不断败坏的大环境下,“三礼”教育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那么,针对小学生的“三礼”教育应该如何实践和落地呢?接下来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一下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一、理解“三礼”教育的内涵“三礼”教育是指学校对学生进行礼貌礼仪、仪表仪容、待人接物等素质教育的总称。
“礼貌礼仪”是指学生的语言行为和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礼貌礼仪规范,“仪表仪容”是指学生的仪表形象和仪容礼仪等方面的规范,“待人接物”是指学生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的礼节和待人接物的规范。
而小学生正处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阶段,是理解和接受“三礼”教育的最佳时期。
二、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1、建立“三礼”教育理念学校应该正确认识“三礼”教育对小学生的重要性,明确“三礼”教育的内涵,不仅要将其上升为一项必须完成的教育任务,还要将其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将“三礼”教育纳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
2、设置相关教育课程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学校可以设置“礼貌礼仪”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亲身示范,让学生了解礼貌礼仪的重要性和基本规范;同时还应该设立“仪表仪容”课程,教授孩子们如何树立正确的仪表形象和健康的生活习惯;还可以开设“待人接物”课程,从交际礼仪、社交技巧等方面着手,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的基本规范。
3、培养学生的“三礼”习惯通过以上相关课程的开设和开展,学校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三礼”习惯。
在日常课堂中,老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规范的礼貌礼仪和仪表仪容要求进行交往和表达;在生活实践中,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能够主动展示自己的礼貌,练习与人交往,逐渐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习惯。
4、搭建“三礼”实践平台学校可通过组织各种“三礼”相关的实践活动,如举办社交交流活动、礼仪礼节表演、形象展示比赛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提高学生对“三礼”教育的重视程度,让“三礼”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一、概述小学生“三礼”教育是指对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培养他们的社交礼仪、家庭礼仪和学校礼仪等方面的能力。
这种教育旨在指导小学生了解、尊重和遵守社会规范与礼仪,培养他们良好的品行和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 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通过学习社交礼仪,小学生能够学会与人相处的基本规则,增进与同学、老师和家人的关系,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
2. 塑造良好的品行和习惯:通过学习家庭礼仪,小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自律性和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习惯,如整洁、守时等。
3. 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学习学校礼仪,小学生能够了解和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学会尊重师长和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 社交礼仪教育(1)课堂教育:在课堂上设置专门讲授社交礼仪的课程,包括如何与人打招呼、如何问候、如何使用礼貌用语等。
通过互动和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社交礼仪。
(2)角色扮演: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社交场景,让他们分角色进行扮演,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模拟真实的社交情境,培养自己在不同情况下的社交礼仪。
(3)示范与实践:以老师为榜样,示范给学生如何正确地行为和交流。
并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加义工活动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社交礼仪。
(1)家庭教育: 倡导家长和小学生共同参与家务活动,如整理房间、摆放餐桌等,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感和家庭礼仪。
(2)家庭讲座:组织家长参加家庭礼仪讲座,讲解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和习惯,互相倾听和尊重。
(3)校家合作:学校与家长共同制定家庭礼仪的规定和活动,定期组织家庭活动,引导家长和小学生共同参与,加强家庭的凝聚力。
(1)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注重礼仪教育的融入,如校园标语的设置、校园宣传画的制作等。
(2)师生互动: 培养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尊重,让学生能够尊重和遵守师长的指导。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小学生“三礼”教育是指对小学生进行尊敬长辈礼、尊重师长礼和友善同学礼的教育。
这种教育旨在培养小学生具备良好的家教、尊师重教和团结友爱的品质。
下面将介绍一些实践和措施,以帮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理解并践行“三礼”。
家庭、学校和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共同努力,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家风、教育环境和社会氛围。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注重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进行引导。
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如家庭会议、儿童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分享等,向孩子们宣传“三礼”的内容和意义。
学校可以进行定期的主题教育活动,如班会、课堂讨论等,引导学生了解和体验“三礼”的具体实践。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小学生进行“三礼”教育的培养。
他们可以通过开展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组织班级会议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和强调尊敬长辈、尊重师长和友善同学的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参与团队合作等方式,帮助他们理解并践行“三礼”。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实践活动和体验课程,帮助学生在实际中学会尊敬长辈、尊重师长和友善同学。
学校可以组织参观社区或老年院,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尊敬长辈的重要性。
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区服务活动,如义务清扫、义务劳动等,让学生体验尊重师长和友善同学的实际行动。
学校可以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如电视、网络等,开展“三礼”教育宣传活动。
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或文化名人进行讲座或演讲,向学生介绍传统文化中尊敬长辈、尊重师长和友善同学的实践方法和技巧。
学校还可以制作和发布一些宣传教育资料,如宣传画、宣传册等,用以提醒学生和家长关于“三礼”的重要性。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和措施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层面合作,将“三礼”教育融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他们能够在言行中践行“三礼”,培养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这将有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引言: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孩子们的道德素质越来越重要。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我们要重视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为他们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而“三礼”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以期能够帮助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更好地开展小学生的道德教育。
一、什么是“三礼”教育“三礼”是指尊敬父母、敬重师长和友爱同学。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也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三礼”教育,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敬爱父母、尊重师长和友爱同学的良好品质,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
1. 尊敬父母父母是孩子们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行为和言语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
尊敬父母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品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1)父母之爱:教育者可以向孩子们讲述父母对自己的爱,让孩子们明白父母的辛苦和付出。
教育者应该鼓励孩子们感恩父母,通过行动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2)言语尊敬:教育者可以通过模仿来教导孩子如何用礼貌的方式与父母交流。
教育者可以与孩子们进行研讨,学习如何用礼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不发脾气,不嫌弃,不违背名份。
(3)行为尊敬:教育者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孩子们对父母的尊敬。
教育者可以组织孩子们整理房间、洗衣服等家务活,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并学会尊敬父母的良好行为。
2. 敬重师长师长是小学生的第二亲人,他们不仅是教育者,还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
敬重师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3)感谢师长:教育者可以鼓励孩子们学会感谢师长的良好习惯。
在孩子们成绩进步或获得荣誉时,教育者可以鼓励他们主动向师长表达感谢之情,让他们明白感谢之道是一种美德。
3. 友爱同学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建立友谊的重要时期,教育者要引导他们学会友爱同学。
具体实践措施如下:(1)鼓励帮助:教育者可以组织孩子们开展帮助同学的活动。
教育者可以让孩子们组织起来为同学解答问题、一起玩耍等,培养他们的友爱心。
“三礼”教育让学生做谦恭有礼的中国人
“三礼”教育让学生做谦恭有礼的中国人-教师教育论文“三礼”教育让学生做谦恭有礼的中国人太原三十二中太原三十二中将“三礼”教育(知礼仪、懂礼节、有礼貌)确立为学校的创建特色,培养学生拥有内在“学礼”“知礼”、外在“行礼”的中华传统美德,做谦恭有礼的中国人。
1.环境熏陶。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教育资源进行“三礼”教育。
通过文化墙、园林美化、宣传标语、班级文化建设等,营造浓厚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学生出入校门全天采用礼仪队标准迎送,使学生在礼仪氛围中成长,心灵在文明的环境中净化。
学校在楼道中开辟出“知书篇”“达理篇”“健康向上篇”三个文化主题长廊,每个主题系统地体现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图文结合。
还在每个班级的后黑板上开辟“三礼”教育专栏,结合每周主题设计教育训练内容,使学生随时能够根据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加强学生和家长对“三礼”的理解、认识。
2.教师培训。
为夯实“三礼”教育基石,学校通过提高教师认识,搞好教师“三礼”教育培训,重点是“教师的基本礼仪和素养”。
围绕教师工作礼仪、教学礼仪、个人形象礼仪、交往礼仪等内容,全校教师人人参与,共同编写了教师礼仪规范一书——《师魂》,并开辟“三礼”教育论坛。
针对《师魂》中各章节的内容,教师自觉参加学校论坛,谈他们自己的见解、感悟或反思,形成专题性论文。
学校不断规范教师考核细则,制定考核方案,严格考核,将教师工作中的礼仪表现纳入教师年终工作考核成绩。
3.课程开发。
针对实际,学校深入挖掘“三礼”教育资源。
围绕“三礼”教育工作目标,编写《三十二中“三礼”教育规范丛书》《礼貌礼仪礼节》和《(弟子规)解读》,开设“三礼”课堂。
结合德育工作计划和“三礼”教育计划,学校有计划地开设“三礼”教育实践课,每周四开设一节“三礼”教育课。
教师根据每月德育主题和每周“三礼”训练点,结合“三礼”教育读本,开展生动、活泼、多种形式的教学训练活动,进行礼仪规范训练,体现明理、知情、守信的特点,规范学生的行为。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礼仪之风逐渐淡化,人们常常忽视基本的礼仪规则。
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进行“三礼”教育十分必要。
所谓“三礼”,指的是入门礼、开场礼和闭幕礼。
下面将从实践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探讨小学生“三礼”教育的相关问题。
一、实践1.入门礼入门礼体现了小学生文明的基础,同时也是小学生礼仪教育的起点。
下面让我们看一位小学老师是如何实践入门礼的。
这位老师每天早上都会在教室门口迎接学生,并向各位学生问候。
每位小学生到达教室门口时,都要先用轻轻的手动开门,进入教室。
进入教室后,所有同学都要做个小小的鞠躬。
然后,这位老师会再次问候每一位学生,这时候学生也要回答。
2.开场礼开场礼即为在一些重要的场合,礼仪规范的表现。
下面让我们看一个课前的开场礼。
在上课之前,班级一同前往教室,等待老师的到来。
当老师到达教室门口时,同学们都要起身。
接着,老师会和学生进行问候,问候结束后会让同学们坐下,然后点名。
最后,老师会简单地介绍本次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学生们也要认真听讲,做好备课。
3.闭幕礼闭幕礼是在班级活动快要结束时,对于各项活动进行正式结束的仪式。
下面让我们看一个闭幕礼的例子。
班级进行了一次气球比赛,所有同学都参与了,现在比赛结束了。
此时,班长会向所有同学致谢,并感谢大家的努力和配合。
随着班长的致辞,所有同学起立,做一个小小的鞠躬,感谢比赛成功结束。
二、措施1.以身作则教师是小学生最值得信任的人之一,同时,也是小学生比较好的榜样之一。
在老师身上,小学生可以学习到很多关于礼仪的知识。
比如:老师迎接学生时的问候语、上课前的问候、课程结束礼仪的规范等等。
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和实践礼仪规范。
2.规范活动仪式在各种活动中,规范活动仪式是非常必要的。
当小学生们参加各种活动时,教师需要很好地组织活动,制定相关礼仪规范和实践。
同时,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们在活动中遵循相关礼仪规范,以及尊重他人,尊重活动等方面的要求。
三礼教育
三礼教育心得礼仪是人们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人们可以根据各式各样的礼仪规范,正确把握与外界的人及交往尺度,合理的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
如果没有这些礼仪规范,往往会使人们在交往中感到手足无措,乃至失礼于人,闹出笑话,所以熟悉和掌握礼仪,就可以做到触类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礼仪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
在社会活动中。
交谈讲究礼仪;可以变得文明;举止讲究礼仪可以变得高雅;穿着讲究礼仪,可以变得大方;行为讲究礼仪,可以变得美好……只要讲究礼仪,事情都会做的恰到好处。
总之一个人讲究礼仪,就可以变得充满魅力。
礼貌是“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 是的,礼貌是一种表现。
表现不是假惺惺的奉承、拍马,而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友好、恭敬。
孟德斯鸠曾说过,“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礼貌就像一股春风,使心灵开出美丽的花,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好,使世界充满快乐。
也许,有人会问:“原来,礼貌就是让大家都高兴呀!那我一个人不讲礼貌又有什么关系呢?”礼貌不但为了让人高兴,而且在关键时刻,还能体现人的素质,让你受益匪浅。
所以我们土木学院进行了“学礼,知礼,懂礼”的三礼教育活动。
学雷锋活动日、植树节、五四青年节、母亲节、父亲节等特殊纪念日,学院组织同学们学习,积极开展以“懂礼、知理、守礼”、为主题的“三礼”教育活动、主题班会,使学生受到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
学雷锋、做好事、尊师重教蔚然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
以班校会形式,定期开展“三礼”教育活动。
每周寝室大检查、考勤检查,政教处结合值周总结对同学进行礼仪、礼仪、礼貌规范教育。
班主任通过班会,任课教师通过课堂主渠道对同学进行系统的礼貌、礼仪、礼节教育。
各班开展以“感悟天下父母心”等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组织各班精心设计黑板报,班级壁报、横幅,不断调整充实宣传内容,大力宣传正确的人生观、成才观和先进的教育思想。
加大对校广播、学生阅读刊物等文化阵地的监管力度,把好舆论导向,使这些阵地成为学生施展才华的重要舞台。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小学生的“三礼”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尊重、感恩和友善的三种礼仪,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有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氛围。
本文将就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进行探讨。
一、尊重礼仪学校应该从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习惯。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向学生灌输尊重他人的理念。
平时,老师可以用一些小故事、寓言、歌曲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他人的愉悦感和心灵满足感。
在学校生活中,老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做好礼貌用语、动作和表情等。
老师可以在班级里举行一些有关礼貌礼仪的小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向他人道歉、感谢和鞠躬等。
家长也是学生尊重礼仪教育的重要力量。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觑。
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交流,与孩子探讨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并且要给予孩子好的示范。
二、感恩礼仪感恩是一种美德,学会感恩是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品质之一。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学生分享感恩的故事,启发学生学会感恩的态度。
在校园生活中,可以组织一些感恩教育的主题活动,比如:做一张感恩卡、为老师或同学服务、到社区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等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并且在感恩中获得快乐。
家长也可以在家庭中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
家长可以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孩子从小看到感恩的榜样。
也可以通过家庭教育,让孩子明白家人、老师和朋友对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并且要懂得做一些感恩的小事。
比如:给爷爷奶奶倒水、给妈妈爸爸写一张感谢信等。
三、友善礼仪友善礼仪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
在学校里,教师可以通过情感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友好相处。
在日常交往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感受友善带来的快乐,比如:对同学微笑、给同学一个友好的拥抱等。
老师还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友善礼仪的主题班会和课堂教学,让学生逐渐形成友善相处的习惯。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小学生“三礼”教育是指在学校和家庭中推行“善谦恭让、尊重师长、尊敬长辈”的传统礼仪教育。
通过“三礼”教育,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健康心理,提高他们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加强小学生“三礼”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实践和措施两个方面来讨论小学生“三礼”教育的相关内容。
一、教育实践1. 设立“三礼”教育活动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可以设立“三礼”教育活动,例如每周定期举行一次“尊敬长辈”主题班会、每月评选一次“善谦恭让”之星、每学期进行一次“尊重师长”文明礼仪大赛等。
这些活动是通过实际行动来教育学生尊重师长、尊敬长辈、善谦恭让。
学校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开设“三礼”教育课程,通过教师和校外专家的讲解、角色扮演、互动讨论等形式,向学生传授尊敬师长、尊敬长辈、善谦恭让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对“三礼”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
学校可以建立“三礼”教育的文化氛围,例如在教师评优评先、校园文明建设、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充分体现“三礼”教育的内容,营造出校园尊重、和谐、有序的良好氛围。
学校可以组织野外拓展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文明礼仪体验活动等形式的活动,通过实际体验和观察,让学生深刻领会尊敬、尊重、善谦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技巧,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提高礼仪素养。
二、教育措施1. 规范管理学校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如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和教育纪律,加强师生交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学生遵守“三礼”教育的相关规范。
2. 激励激励学校可以设立奖励制度,对表现良好的学生给予奖励,如校长奖、文明学生、大赛获奖者等,以此来激励学生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鼓励学生在“三礼”教育中取得进步。
3. 合作共育学校可以与家长、社会和各相关部门合作,开展“三礼”教育活动,促进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资源共享和互动良性发展,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三礼”教育的浓厚氛围。
4. 情感关怀学校和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及时发现学生在“三礼”教育中的困惑和问题,并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指导,从而引导学生在“三礼”教育中健康成长。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
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小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他们的品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针对小学生的“三礼”教育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礼仪意识和品德素养,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本文将就小学生“三礼”教育的实践与措施进行探讨。
一、“三礼”教育的意义“三礼”教育是指小学生要学会行礼、用礼、谢礼。
行礼是指孩子们学会了解和遵循基本礼仪规范,包括见面问候、礼貌用语和礼节性行为等。
用礼是指小学生们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懂得感恩、尊重和关爱他人,不损人利己,以礼待人。
谢礼是指小学生要学会感恩之心,懂得在得到帮助或收到礼物时向他人表示感谢。
“三礼”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小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情感品质,激发他们的正能量和奉献精神。
1. 课堂教学:小学生进行“三礼”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之一是在课堂上进行系统的教学。
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故事、歌谣、小品等形式,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礼仪,为什么要学习礼仪,以及学习礼仪的意义。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们学习和模仿一些简单的礼仪动作和用语,比如握手问候、说谢谢等,以培养他们的礼仪意识和实践能力。
2. 日常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关礼仪的主题活动,比如开展礼仪规范教育周、开展礼仪大赛、开展礼仪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们通过参与这些活动,更深入地体验到学习和实践礼仪的乐趣和意义。
学校还可以在日常管理中,加强对学生们礼仪行为的引导和督促,比如加强对学生们起立、致意、谢礼等行为的约束和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技能。
3. 规范评价:在“三礼”教育中,规范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学校规章制度和班级纪律规定,对学生们的礼仪行为进行规范和评价,包括在考试、评比、考核等环节中对学生礼仪行为的评价和奖励。
学校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学生大会等形式,对学生们的礼仪行为进行评议和表彰,以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和实践礼仪。
4. 家校合作:在“三礼”教育中,家庭和学校是密不可分的。
三礼教育总结2010.12
加强“三礼”教育打造优秀品行——行“三礼”感“师恩”活动总结为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深入推进“校风育人”工程,我校本年度继续深入、有序开展“礼貌、礼节、礼仪”的三礼教育活动。
并着力落实行“三礼”,感“师恩”主题教育,以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培养学生良好文明习惯和品行的养成,全面提高学生素养,以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文明向上的校风。
一、成立行“三礼”,感“师恩”领导小组。
本年度,我们成立了以龙迎杰校长、姜新甫书记为组长,其它副校长、主任为副组长的“三礼”教育领导小组。
小组成员由各班班主任组成。
组长负责“三礼”教育的总思路,组员各负责一个方面,具体落实各项教育活动。
在2010年9月10日,举行学校启动仪式,全面部署行“三礼”,知师恩,感“师恩”主题活动,号召全校师生积极参与行“三礼”,感“师恩”教育,做文明礼仪的先锋,做感恩教师的表率,推动各班文明礼仪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努力营造尊师重教,感念师恩的良好氛围。
二、以“三礼”,感“师恩”为依托,促进文明习惯的养成1、规范活动仪式,以严谨的校风育人在落实行“三礼”,感“师恩”主题教育活动中,我校一直重视大型集会的活动仪式,力求以严谨规范的校风感染人,激励人。
本学年,我校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开学典礼,升旗仪式,秋季田径运动会,六一文艺汇演,颁奖仪式,散学典礼,为教师赠送爱心卡,广播操比赛,行“三礼”,感“师恩”经典诵读比赛多项大型集会活动。
如在开学典礼上,我们会在校园会场的正中间悬挂起开学典礼的条幅,布置好主席台,由政教处主持整个典礼的议程,在开幕词后,首先第一项是举行隆重庄严的升旗仪式,然后是校长致词,第三项是学生代表宣读做文明少年倡议书,第四项是教师代表发言,最后是闭幕词,宣布开学典礼结束。
整个仪式隆重,规范,庄重,使学生在规范严谨的校风中加强礼仪礼节的形成。
2、制定三礼校本教材,规范三礼内容。
依据教育局开展三礼教育的文件精神,结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我们制定了具体,有针对性的三礼教材读本,编写了便于学生诵读的《礼仪三字经》,使学生的言行有章可循,有文可依。
三礼教育
做文明小学生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 起。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做文明人,我们的学 校就会成为名符其实的文明学校,我们不仅 要做文明人,还要做有教养的人,做别人称 道的人,做受人尊敬的人,还要敢于同不文 明人做斗争,帮助不文明人改正不文明行为。
三礼
什么是三礼?
“三礼教育”是指礼节教育、礼仪 教育、礼貌教育。
礼貌是大家在交往过程中表示敬 重、友好的行为规范。
礼仪即是礼节和仪式。
礼仪首先表现在仪态和仪表。 仪态包括: (1)学会微笑 (2)基本的礼貌用语 (3)基本的站姿、坐姿、行姿。 仪表包括: (1)同学们的发型 (2)同学们的着装。
雷锋的名言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 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 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 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 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 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 为之。”文明行为,贵在实践。文明就寝、 文明就餐、文明用语、文明交往、文明聚 会、文明上网……看上去都是日常学习、 生活的小事,但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我 们每位同学都要少说漂亮话,多做实事, 积极参加各种修身养性的活动,做到举止 得体、言行文明、品德高尚、尊敬师长、 尊重他人,以自己的实际行为,告别各种 不良行为,坚持不懈地提升自身的道德素 质,做一个文明的小学生。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小毕业,先后在乡政府、县委会 担任通讯员和公务员 。
1957年,雷锋在团山湖农场开拖拉机时, 加入了共青团,在根治沩水河中,被评为 工地模范 。然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1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部队荣立二等功一 次,三等功三次,团、营嘉奖多次,被誉 为“毛主席的好战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礼”教育活动总结
古人说:“人无礼则不成,圆无礼则不宁。
”一个人不学“礼”缺少社会礼仪知识和规范意识,就不能在社会上立身。
以“讲礼貌、懂礼仪、知礼节”为内容的“三礼”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搞好三礼教育,我们班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道德规律,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与措施,完成学生行为外在表现和内在文明素养的全面提升。
本学期开学后,我班根据学校德育工作精神和要求,认真开展“三礼”(礼仪、礼貌、礼节)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明礼、实施、检查、评比、实效五个基本环节开展工作,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
一、“三礼”教育
班级实施“三礼”教育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学习、宣传发动阶段,学习校园礼仪内容,通过学习,规范学生在校园里的言行举止;第二阶段,学习家庭礼仪内容,使学生在家里懂礼貌,增强独立生活能力,改变过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现象;第三阶段,学习公共场所礼仪内容,使学生举止文明,知书达理,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懂得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第四阶段,重温学校“三礼”教育规划,学生通过对照检查,纠正缺点,使思想、行为更加规范;第五阶段,总结经验,为活动的长期开展提供借鉴。
二、针对要求,开展各项活动
1.开展“每周一礼”教育活动。
利用安全课等时间,把每周一礼的内容分别从学生仪表、举止礼仪、交谈礼仪、交际礼仪等方面进行讲解。
2.开展“读书明礼”活动。
向学生推荐并要求学生阅读以下5个方面的书籍:(1)礼仪知识;(2)中外名人讲礼貌重礼节的故事;(3)中外伟人传记;(4)英雄、先进人物传记;(5)中外名著名篇。
3.规范课间活动秩序。
通过开展了“三礼”教育,男同学争当“绅士”(要求可爱、宽厚、稳健、亲切、有礼、得体等等),女同学争当“淑女”(要求态度真诚而不虚假、性格文雅而不胆怯、着装打扮得体而不过于追求时髦、语言温和而不一味顺从他人等等),我们的活动将一直开展下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文明的礼仪形象,好的礼仪形象将伴随人一生。
4.培养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针对一部分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以前我们只把这种现象当作学习的事,现在我们认识到要让学生明白:不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对老师的最大不尊敬。
这样,学生就慢慢认识到不完成作业是不对的,是对老师劳动的不尊重,从而让学生自觉改正拖拉作业的坏毛病。
5.主题班会。
举行“三礼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同学积极准备,以丰富的内容、新颖的形式,进行了一次生动的自我教育。
三、制定规范,建立评价机制。
为促进和巩固学生学习礼仪的效果,班级制定了评价机制。
每月进行一次班级“三礼”学生评比,分阶段进行评分。
对学生表现综合成优秀、良好、进步进行评定,公布在班级公告栏,学期末开展一次学生“三礼”标兵和优秀学生评比,评比出文宇等5名“三礼”标兵,张瑜等5名“三礼” 优秀学生。
我班“三礼”教育活动的开展虽然时间不长,却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学生能依规约束自己、帮助他人,树立了荣辱观,以前个别学生课堂纪律、行为习惯较差的学生也有了很大转变。
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已初步形成。
同时,学生更注意卫生,校服比以前更整洁。
学生回到家里,都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比以前更尊重长辈。
我们正在努力,并将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