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介入模式[研究材料]
危机介入模式范文
![危机介入模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646c36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db.png)
危机介入模式范文1.危机介入模式的概念2.危机介入模式的原则(1)及时性:对于危机,及时干预是非常重要的,越早介入越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全面性:综合考虑危机的各个方面,包括身心健康、应对能力等,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
(3)灵活性:因人而异,根据个体或群体的不同需求制定不同的干预方案。
(4)具体性:干预措施应该明确具体,指导具体行动,帮助个体或群体度过危机。
3.危机介入模式的步骤(1)评估危机情况:通过专业的评估工具了解个体或群体的身心状况、危机的严重程度以及导致危机的原因等。
(2)制定干预目标:根据评估结果,明确帮助个体或群体度过危机的具体目标,并与其共同制定可行的目标。
(3)制定干预计划:根据目标制定具体的干预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干预方式、关键环节等,确保干预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4)实施干预措施:根据计划进行危机干预,包括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鼓励个体或群体积极面对困难等。
(5)评估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干预,评估干预的效果,如果需要可以进行调整干预计划。
(6)支持和跟进:危机过后,继续提供支持和跟进工作,确保个体或群体的身心稳定,并帮助其完善应对危机的能力。
4.危机介入模式的作用(1)缓解情绪压力:危机常伴有强烈的情绪反应,通过危机介入模式可以提供情绪支持,并帮助个体或群体恢复情绪稳定。
(2)促进问题解决:危机通常是由于一些问题的积累导致的,通过危机介入模式可以发现问题的根源,并促进问题的解决。
(3)增强应对能力:通过危机介入模式,个体或群体可以学习应对危机的有效方法,提高应对能力,从而在将来的困难面前更好地应对。
(4)预防危机复发:通过建立有效的干预和支持体系,个体或群体在面临类似危机时可以更好地应对,降低危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总结起来,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帮助个体或群体度过危机的有效方法,它通过评估、制定干预目标、制定干预计划、实施干预措施、评估干预效果以及支持和跟进等步骤,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危机介入模式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危机介入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8f17f3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3.png)
危机的特点
2、个体有悲伤经历 3、存在损失、危险和羞辱 4、有一种无法控制的感觉
危机的特点
5、事情的发生是预料之外的 6、日常工作遭到破坏 7、未来具有不确定性 8、紧张持续事件过长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 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一般的情 感反应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7
6.执行和总结
在实现初级目标后,工作员应当帮助当事人做总结,包括当 事人对危机的看法;得到的经验教训;如何防止类似危机的进一 步发生;个人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当事人对工作员的看法 和意见;等等。
28
基本步骤
确定 问题
给予 支持
制定 计划
迅速做 出危险 性判断
锁定 问题
执行和 总结
1、确定问题 工作员宜采取开放式的问题,了解当事人所处的情境 ,并了解当事人近期的生活状况。
可供判断的信息有三个来源,包括当事人的陈述,即当事人 是否在陈述自己的问题时表露出采取破坏行为的念头;当事人表 现出非语言信息,即当事人从眼神、语气、表情等肢体语言中表 露出的意图;当事人以往的经历。
21
3.给予支持,稳定当事人的情绪,获得当 事人的信任
支持当事人,稳定当事人的情绪,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能 否成功处理危机。
5、制定计划 确定危机的成因后,工作员便要和当事人一起寻找解 决当前危机的方法。
7、执行和总结 工作员鼓励并帮助当事人去落实应对危机的计划,确 保当事人按计划行动。
解决危机。形成解决危机的方法。 恢复期。形成新的身心平衡状态。
2
练习
王某最近由于公司经济效益不好而被解聘。失业后, 王某多次参加招聘会,屡屡碰壁,情绪极度低落, 对生活感到绝望,于是向社会工作者求助。
浅析高校学生心理工作之危机介入模式
![浅析高校学生心理工作之危机介入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60456d155f0e7cd184253653.png)
浅析高校学生心理工作之危机介入模式赵楠(华东理工大学冲固上海200237)摘要:探充解决高校学生一心理问题的有效模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核心。
本文试图引八危机介入模式处理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文章以大学生中较有代表性的“出走”、“自杀”等心理问题为例,分析阐速了该模式的理论及现实意叉。
关键词:危机;危机介八;干预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7605{2005)03—0104—02Abstract:Theelficientwayonhowtosolvethementalpmblermsofthecollegestudents’isthecorepaidattentiontobythe30ci—etyallthetimeThisessay,takingtypical“leavingoff”and“committingsuicide'’forexample,triestosolvethementalproblemsofthecollegestudentshusingthemodelofcrisisintervention,anddardiesthistheoryanditspracticalsignificanceKeywords:crisis;crisisintervention;intervention案例一:某高校一大四学生在大四上学期突然留下三封书信(一封给父母、一封给好友、一封给士友)离校出走,并且不肯向任何人透露击向。
案例二:某高校一名大四的学生在某个晚上从学校的教学楼上跳下采,自杀了。
一、危机厦危机介入的含义危机是个人面对人生重要目标受阻的情况,或是经历紧张性的事件、情境时,会感觉到运用过去习惯性的处理机制,不足以应付当前状况所产生的状态,或找不出解决对策,陷入无力感状况,引起情绪起伏变动、激烈不安、紧张及其它异常,主要指反应状况,无法单独去锯决问题。
它包含有四个因索:L影响个人突发的事件或情境。
危机介入模式案例
![危机介入模式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c08118e71fe910ef12df868.png)
危机介入模式1、祁某,女,未婚,羌族,四川理县薛城镇蒲溪人,大地震前迁往薛城镇沙金村居住,家里有父母及两个哥哥,她曾是四川九寨沟某艺术团演员( 祁某因余震致使脊椎受伤,受伤后到平武县医院做治疗,后转到绵阳市骨科医院做第一次手术,手术费共花了两万多元,除此之外,加上各种复查费和医药费花了一万元左右,家里的积蓄全部用完并负债,第二次手术的时间是手术关键时期,此次手术需要花费约七千元,目前还差五千元的缺口,才能够完成第二次手术自受伤后,祁某一直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原先活泼爱笑乐观开朗的她像变了个人似的,整日将自己锁在家里,沉默寡言,无精打采,对任何事情都没有兴趣,有时甚至无缘无故向父母大发脾气,这让她的家人束手无策,父母亲看到孩子这样,心痛不已,但不知道如何去劝慰,其父亲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来到社工站求助社工希望得到帮助,问题的诊断根据从案主本人及其家人了解。
2、基本情况,社工对案主的问题主要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心理问题,案主因地震受到重伤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容易暴怒;感觉无法应付外界事物,很无助;情绪不稳定等#案主的情绪变化阴晴不定,难以像正常人那样控制自己的情绪。
经济问题案主经常感到生活无法继续不知如何去改变经济问题案主家庭经济收入偏低,高昂的治疗费用带给这个家庭巨大的压力,目前,家里很难凑够第二次的手术费用,导致案主难以及时进行康复和治疗身体康复问题。
身体康复问题第一次手术后,祁某背部脊椎受损处被植入钢板,走动出行面临着很大的困难,经常卧躺在床上或封闭在家,由于缺乏专业的康复指导,自己和家人也都不懂如何进行手术后的康复训练,祁某手术后的康复进展缓慢。
就业问题,案主由于地震致残,正处于治疗康复期,无法工作,先已被九寨沟艺术团辞退,祁某能歌善舞,之前是艺术团的文艺骨干,在舞台上为观众献上精彩表演后常常获得阵阵掌声,失去了心爱的工作,没有了自己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无法实现自我价值,无法获得成就感介入目标与个案工作理论模式(一)工作者确定的工作目标经常与案主聊天,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逐步深入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案主减轻心理压力,稳定情绪;让案主尽快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况,逐渐开始每天进行康复训练;进行资源连接,协助案主顺利完成第二次术;整合社会资源,帮助案主重新树立自信心,实现就业。
危机介入模式的案例
![危机介入模式的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93b730e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9.png)
危机介入模式的案例老张在一家工厂干了十几年,一直勤勤恳恳。
他以为自己能在这个厂子里干到退休,可谁能想到,经济不景气,工厂订单锐减,开始大规模裁员,老张就这么毫无防备地被裁掉了。
这对老张来说,简直就是个超级大危机。
一、危机发生。
老张刚接到被裁通知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
他就像个突然没了方向的陀螺,在工厂门口呆呆地站了半天。
回家的路上,他脑袋里乱糟糟的,满是对未来的担忧。
“我这一把年纪了,除了在厂里干活,啥也不会啊。
家里还指望着我挣钱呢,这可咋整?”老张一边走,一边嘟囔着。
二、危机应对。
1. 情绪舒缓。
老张到家后,就把自己关进了房间,饭也不吃,话也不说。
他老婆可着急了,就给他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打电话。
儿子一听这情况,赶紧请了假回家。
儿子知道老爸现在最需要的是把心里的苦水倒出来,于是就陪着老张,让他把心里的委屈、愤怒、担忧一股脑儿地全说出来。
老张一边说一边叹气,说着说着还忍不住掉了几滴眼泪。
儿子就在旁边耐心地听着,时不时拍拍老张的肩膀,表示理解。
这一通倾诉下来,老张感觉心里的大石头好像轻了一点。
2. 评估资源。
儿子开始和老张一起梳理家里的情况,看看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
儿子说:“爸,您虽然没了工作,但是咱们家还有些积蓄呢,能撑一段时间。
而且您在厂里干了这么多年,肯定有不少人脉关系吧。
”老张听了儿子的话,眼睛亮了一下。
他想起来自己以前在厂里和一个老客户关系还不错,那个老客户自己开了个小厂,说不定能给他个机会呢。
还有,老张的老婆在社区里人缘很好,社区经常会组织一些技能培训或者就业推荐活动。
3. 制定计划。
有了思路之后,他们就开始制定计划。
老张决定给那个老客户打个电话,探探有没有工作机会。
然后,老张让老婆去社区打听一下近期的就业活动。
儿子呢,在网上帮老张搜索一些适合他这个年龄段的工作招聘信息,还帮老张修改简历。
老张自己也没闲着,他把自己以前在厂里学到的技术知识重新整理了一下,准备在找工作的时候能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能力。
危机介入模式实验报告
![危机介入模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9a69d1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2.png)
一、实验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危机事件的发生也日益频繁。
为了更好地帮助危机中的个体或家庭,提高其应对危机的能力,本研究采用危机介入模式进行实验,旨在探讨该模式在解决危机事件中的实际效果。
二、实验目的1. 了解危机介入模式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流程。
2. 探讨危机介入模式在解决危机事件中的实际效果。
3. 分析危机介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择10名处于危机状态的服务对象作为实验组,5名未处于危机状态的服务对象作为对照组。
2. 实验过程:a. 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等。
b. 对实验组进行危机介入模式干预,包括:- 了解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建立信任关系;- 分析危机原因,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危机;- 引导服务对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其应对危机的能力;- 提供心理支持和资源链接,帮助服务对象度过危机。
c. 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实验后评估,包括:- 评估服务对象的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变化;- 评估服务对象对危机的应对能力。
3. 实验工具:- 心理状态评估量表;- 危机应对能力评估量表;- 访谈提纲。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在危机介入模式干预后,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危机应对能力显著提高。
2. 对照组在实验期间,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无明显变化,危机应对能力无明显提高。
3. 实验组在实验后评估中,对危机介入模式的满意度较高,认为该模式有助于解决其面临的危机。
五、实验结论1. 危机介入模式在解决危机事件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帮助服务对象度过危机,提高其应对危机的能力。
2. 危机介入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为服务对象提供心理支持;- 分析危机原因,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危机;- 引导服务对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其应对危机的能力;- 提供必要的资源链接,帮助服务对象度过危机。
(完整版)危机介入模式
![(完整版)危机介入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b5f3964ade80d4d8d15a4fee.png)
(3)输入希望。当危机发生之后,服务对象通常处于迷 茫、无助、失去希望的状态中,所以在危机中帮助服务对 象的有效方法是给服务对象输入新的希望,调动服务对象 改变的愿望。
个案工作模式之
危机介入模式
一、理论背景与历史发展
1946年,林德曼与卡普兰合作,提出“危 机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 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从事预防自杀的 研究,成立了预防自杀的介入中心。
1974年美国将危机介入模式正式列入社会 服务的重要项目,并且在社会工作领域逐 渐推广危机介入模式。
二、基本概念与假设
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它 虽然没有完整系统的理论基础,但在不断 吸收其他理论以及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基 础上,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理论假设和基本 的概念,这些理论假设和基本概念成为危 机介入模式的理论核心。
(一)危机与危机介入
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 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6)培养自主能力。危机是否能够解决最终取决于服务 对象是否能够增强自主能力。虽然服务对象在危机中自主 能力有所下降,但社会工作者不能认为服务对象缺乏自主 能力,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增 强自主能力面对和克服危机的过程。
四、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通常服务对象在危机面前会表现出迷茫、不安和不知所措
,而且时间又非常紧迫,要求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 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 问方式帮助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迅速作出危险判断 危机之后经常伴随服务对象的一些破坏行为。因此,作为 危机介入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工作者在了解服务对 象的主要问题过程中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 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
危机介入模式案例
![危机介入模式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d77fdc47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d8.png)
危机介入模式案例危机介入模式是指组织或个人为应对危机事件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
它的目的是通过快速反应和积极应对,尽量减少危机的影响和损失,并恢复受影响部分的正常运作。
以下是一个危机介入模式的案例,以说明其应用过程。
案例背景:公司是一家电子产品制造商,主要生产和销售智能手机。
由于一项新技术突破,该公司开发了一款能够实现全息投影的智能手机,并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推广和销售。
然而,在产品上市后的短时间内,面临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1.危机意识的形成该公司首先需要意识到该产品面临危机,并明确危机的性质和影响。
他们收到了大量客户的投诉和退货请求,并且媒体也开始报道该产品的技术问题和质量缺陷。
这些迹象表明该公司面临着一场产品危机。
2.危机诊断与分析该公司应该深入了解危机的原因和影响,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他们派遣团队对产品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测试,并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进行了沟通。
调查结果显示,产品的设计问题导致了技术故障和质量问题。
3.紧急行动的制定与实施为了解决问题和稳定客户信任,该公司需要立即采取紧急行动。
他们修复了产品的设计缺陷,并发布了一份公开道歉信以回应投诉和退货请求。
随后,他们决定召回已售出的产品,并为受影响客户提供全额退款或产品更换。
4.危机管理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该公司应该制定一份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以规范危机处理过程。
他们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危机管理团队,负责危机的监测、协调和执行。
团队成员根据危机情况更新计划,并与其他部门和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协调。
5.公共关系与沟通6.危机结束与总结当危机处理完成后,该公司应该进行一次全面总结。
他们应该评估危机管理计划的有效性,并总结出经验教训。
此外,他们还应该了解危机对企业形象和声誉的影响,并制定相关措施来恢复和提升品牌价值。
通过以上危机介入模式的应用,该公司能够及时发现和应对产品危机,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减少损失和影响。
这种危机管理的方法可以帮助组织应对各种类型的危机,并实现危机后的恢复和发展。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危机介入模式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危机介入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00635fb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44.png)
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急大事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危机通常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成长危机,即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二是情境危机,即因生活情境的突然转变而引发的危机。
(1)危机介入的原则:①准时处理。
②限定目标。
危机介入的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的危害,避开不良影响的扩大。
③输入盼望。
在危机中关心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服务对象输入新的盼望,让服务对象重新找回行动的动力。
④供应支持。
社会工需要充分利用服务对象四周他人的资源,如父母亲的关怀、伴侣的支持等,为服务对象供应必要的支持。
⑤恢复自尊。
危机的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的混乱,使服务对象的自尊感下降。
社会工要关心服务对象恢复自信。
⑥培育自主力量。
实际上,整个危机介人过程就是社会工关心服务对象增加自主面对和克服危机力量的过程。
(2)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①快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②快速作出危急性推断。
这样既可以有效削减或
者阻挡服务对象的破坏行为,又可以预防或者减轻对社会工自身的损害。
③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心情。
④乐观帮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e7d46b5d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4c.png)
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是围绕着危机展开的。
由于服务对象处于危机的状态中,所以社会工作者必须在非常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解决服务对象的困扰,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
危机介入模式的运用对社.会工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形成了危机介入模式的自身特点: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和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1.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由于服务对象在危机面前通常表现出迷茫和不安,而且时间又非常紧迫,社会工作者需要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服务对象最.近的生活状况上;采用开放式的提问方式引导服务对象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迅速了解和分析服务对象面临的主要问题。
2.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危机之后经常伴随服务对象的一.些破坏行为。
因此,作为危机介入模式的,一项重要任务,社会工作者在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过程中需要对服务对象采取破坏行为的可能性和危险程度进行评估,以便给予及时的介入和治疗。
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不仅对服务对象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或者阻止服务对象的破坏行为,同时对社会工作者来说也非常重要,可以预防或者减轻对自己的伤害。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服务对象的情绪在危机中通常是非常不稳定的,表现出紧张、不安、迷茫、无助和沮丧等,社会工作者需要借助简洁易懂的语言、专心的聆听、感情的支持等技巧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与服务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
4.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一旦服务对象的情绪稳定.之后,社会工作者.就需要协助服务对象分析危机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危机发生的原因制订介入计划,解决当前面临的、亟须解决的问题。
在服务对象周围他人的支持下,协助和检查介入计划的执行,帮助服务对象克服危机的影响。
社会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社会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a38e0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e.png)
社会公共危机治理中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和多样化,传统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对公共危机的需求。
社会工作介入成为了一种新的治理方式,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危机中的个人和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也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当前社会工作介入在公共危机治理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比如资源不足、专业知识不足、政策支持不足等。
有必要对社会工作介入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作用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以提升其在危机治理中的效果和影响力。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研究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危机治理的意义在于深入探讨社会工作在危机事件中的具体作用和实践策略,为提升公共危机治理能力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社会工作介入的案例分析和总结,可以为今后类似灾难事件的应对提供经验借鉴和启示,促进社会工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有效运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危机治理的实际效果和局限性,为社会工作者提供更加全面和有效的危机干预策略。
也为相关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决策参考,促进社会工作在公共危机治理中的持续发展和提升。
【研究意义】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社会工作在社会公共危机治理中的介入作用,分析其在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社会公共危机的定义和特点,以及社会工作介入的策略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来验证社会工作介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现有问题和挑战的分析,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为今后社会工作者在处理社会公共危机时提供借鉴和指导。
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加强社会公共危机治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促进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领域的深入发展,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2. 正文2.1 社会公共危机的定义和特点社会公共危机是指在社会整体范围内发生的突发事件或持续性问题,对社会秩序、社会稳定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影响,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理和应对措施。
这些危机可能涉及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经济危机、社会冲突等各种形式。
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
![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c6c7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4.png)
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摘要】博士生群体作为高端人才培养的重要群体,面临着各种危机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探讨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策略,并通过实践案例和效果评估来深入分析其实施效果。
首先对博士生群体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接着探讨了他们所面临的危机,然后提出了危机介入策略并通过实践案例进行讨论。
最后对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进行总结,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提出政策建议。
本研究旨在为博士生群体在面临危机时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博士生群体,危机介入,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特点分析,危机,介入策略,实践案例,效果评估,总结,展望,政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博士生群体是高校中的重要一员,他们通常具有较高的学术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竞争的加剧,博士生群体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危机。
博士生在学术上需要不断创新,发表高水平的论文和获得科研项目资助,这对他们的学术压力十分巨大。
博士生在心理上也可能面临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长期的孤独学习和研究环境容易让他们产生孤独感和失落感。
博士生在就业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竞争激烈的学术市场和岗位稀缺都给他们的就业前景带来了挑战。
对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关怀,帮助他们度过危机,健康成长。
1.2 研究目的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旨在探讨博士生群体面临的各种危机情况,并提出有效的危机介入策略,促进博士生群体的健康发展与成长。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1. 分析博士生群体的特点,了解其在学业、生活和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境;2. 探讨博士生群体面临的危机类型和原因,揭示危机发生的内在机制与外部影响因素;3. 提出针对博士生群体危机的介入策略,包括心理咨询、学业辅导、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干预措施;4. 分析博士生群体危机介入的实践案例,考察不同介入策略的效果和影响;5. 评估危机介入的效果,总结介入过程中取得的成果与问题,并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
![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1abb32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a.png)
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摘要】本文重点关注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通过分析博士生群体的危机表现与原因,探讨危机介入策略,构建心理健康支持体系,评估危机干预效果,研究预防策略等方面,提出对博士生群体危机的理解和干预措施。
研究发现,博士生群体存在多样化的危机表现和原因,需针对性设计介入策略和支持体系。
博士生群体的危机干预效果需不断评估,完善危机预防策略。
总结指出,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仍需加强,未来应加强研究深度和广度,提出政策建议以保障博士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博士生群体、危机介入研究、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危机表现、危机原因、危机介入策略、心理健康支持体系、干预效果评估、预防策略、结论、未来研究方向、政策建议1. 引言1.1 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概述博士生群体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在学术领域的研究积极推动着学术进步与社会发展。
随着博士生群体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研究压力的增加,博士生群体的危机状况也日益凸显。
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主要表现在学业压力大、情绪波动大、人际关系复杂、就业压力大等方面,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
博士生群体的危机介入研究旨在通过对博士生群体的危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干预策略和支持体系,帮助博士生群体有效应对危机,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整体素质。
本文将从博士生群体的危机表现与原因分析、危机介入策略探讨、心理健康支持体系构建、危机干预效果评估和危机预防策略研究等方面展开详细研究,旨在为博士生群体的危机问题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1.2 研究背景博士生群体作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科学研究人才,推动学术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但近年来,随着我国博士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博士生群体面临的危机也逐渐凸显出来。
博士生在研究过程中常常面临学业压力大、研究方向不清晰、导师关系紧张、学术竞争激烈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容易导致博士生的心理和情绪出现问题,甚至发展成危机事件。
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1bcb60602020740be1e9ba3.png)
危机介入(crisis intervention)模式个案工作的用武之地——解决问题•重要性:•理论背景介绍:•1946年,林德曼与卡普蓝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
•20世纪50年代:美国成立预防自杀的危机介入中心。
•1974年美国在社会工作领域逐渐推广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的定义:•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机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急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
危机类型•成长危机:指人在成长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各种阶段转变,如升学、异性交往、生育、高考、更年期、退休等。
•情境危机(意外性危机):指无法预料的危机,如受暴力伤害、致命性疾病、失业、离婚、自然灾害(地震、海啸等)、亲人意外死亡等。
•危机发展的四个阶段:危机发生,应对,解决危机,恢复期。
•危机处理≠辅导/心理治疗 !!!–提供实时支持,及协助有需要的人士寻求进一步的缓助•实时稳定危机事故所带来的压力及症状–不令情况变得更差•减轻危机事故所带来的压力及症状–介入目标亦以实时减轻症状为主•促进回复日常独立生活 / 适应能力–减低危机事故对生活之影响程度二、危机介入模式的原则•及时处理•限定目标•输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复自尊•培养自主能力。
三、危机介入的过程与阶段•1、开始阶段:建立良好沟通关系;评估致命性与安全性需求•2、危机问题预估与处置:指认主要问题;处理感受和提供协助;探讨可能的各种选择;协助列出处理目标和行动计划。
•3、危机介入阶段:协助了解危机状态、开放感情;检查非适应的应急方法;处理危机;社会关系重建等。
•4、结束与追踪:结案的决定标准;追踪的处理方式压力过大的征状身体方面的征状•疼痛 (头痛, 胃痛, 肌肉疼痛)•睡眠困难•进食困难 (消化不良, 作呕)•过度换氧 (hyperventilation)•疲劳 / 耗竭•心因性排汗 (psychogenic sweating)•心跳和呼吸加速•失去胃口较严重的身体方面的征状•抽搐(seizure)•心口疼痛•经常头晕•昏厥, 并失去知觉(loss of consciousness)•心跳持续不规律(persistent irregular heartbeats)•持续呕吐或腹泻•大小二便, 呕吐物等带血•持续且突然的强烈头痛•长期病患恶化什么时候转介灾民予医疗服务•明显的生理问题•身体征状持续且未有减退•对生理状况有疑问的时候情感方面的征状•震惊, 不相信, 麻木•担心, 焦虑•恐惧•悲伤, 悲哀•愤怒•易怒, 坐立不安•絶望•罪恶感, 内疚, 自责情感方面的征状•孤单•冷漠, 对身边的人和事失去兴趣•否认•无助较严重的情感方面的征状•情绪反应会危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歇斯底里•由于抑郁和无助感所引发的自杀念头•焦虑情绪影响日常生活•无情感表达(apathy)•创伤后压力症/ 创伤后适应障碍(PTSD)思想方面的征状•轻度定向迷失(disorientation)•思想混乱•记忆力差•分析力和组织力弱•难以作出决定•反复想着灾难事件(preoccupied with event)•侵扰的回忆(intrusive memories)较严重的思想方面的征状•自杀及伤害他人的想法•精神错乱(妄想, 幻觉)•解离征状(dissociation)•严重的记忆问题•严重的定向迷失•持续地出现解决问题能力问题(例如:难以作出简单的决定)行为方面的征状•孤僻离群•坐立不安•易哭易怒•对通常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做事效率降低•难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避免触及与灾难相关的地点和人物•时时警惕, 神经质较严重的行为方面的征状•暴力行为•滥用药物或酒精•自我伤害或反社会行为•过度活跃(hyperactivity)•完全缄默•过度退缩(extreme regression)•怱视个人卫生•经常遇到意外宗教方面的征状•信仰危机: 对神或万物主宰感到愤怒, 觉得毋需继续信奉原有宗教•对信仰有所提升•信奉另一个宗教较严重的宗教方面的征状•完全停止参加或进行原有的宗教活动•强迫性的宗教思想(obsessive religious thoughts)•强迫性的宗教行为(compulsive religious acts)•与宗教相关的妄想或幻觉个别危机处理之流程:SAFER-Revised模式•Stabilize 稳定情绪–引旨、照顾基本需要、减轻即时压力源头•Acknowledge the crisis–肯定/承認灾难事故的发生及带来的影响•Facilitate understanding–促进认识/心理正常化•Encourage effective coping–鼓励正面的压力处理方法•Recovery or Referral–复原/转介3、危机介入阶段:•协助了解危机状态、开放感情;检查非适应的应急方法;处理危机;社会关系重建等。
危机介入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39972d57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fd.png)
危机介入模式一、理论背景危机介入模式是社会工作常用的几大模式之一。
它的研究和应用最早始于1943年林德曼(Linderman)对美国波士顿火灾难民及死亡者家属的适应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林德曼发现: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一定会遇到他觉得危险的情况而产生情绪危机,并且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接受和适应这个情况。
表1 发展脉络二、危机及危机介入基本概念1、危机:危机就是指个体稳定状态被打破,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遇(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应激性情绪失衡状态。
危机理论的产生、形成与发展是社会工作者在实践中对应对理论、人类应力理论以及精神病理学的实践应用与反思中总结创新而来的,并被各行各业的人使用,如社会工作者、医生、心理咨询师、牧师、律师等。
——Francis J.Turner《Social Work Treatment 4th Edition》确定危机需要符合以下三项标准:A存在具有重大心理影响的事件。
B 引起争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躺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C当事人或患者用平常解决问题的手段暂不能应付或应付无效。
2、危机介入模式:危机介入模式就是针对服务对象的危急状态而开展的调适和治疗的工作方法。
它是一种特殊的介入,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情绪、恢复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
帮助对象服务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目的在于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并恢复社会功能。
3、危机理论的基本假设危机理论强调对人的情绪急救、认知重塑、心理调试和功能恢复,它的基本假设主要包括:a.人们在面对应急情境压力和重大生活事件表现出的急性情绪不平衡、社会分离、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生理躯体症状与平时是不同的;b.应激情境压力是正常的生活经历,它是人们正常情绪、认知以及身体状态的暂时不适应状态,而非病理或者疾病过程,这是被个人都会发生的;c.特定的生活事件可能会具有普遍毁灭性;d.经历一种不平衡的状态,人们会不自觉的在生活中重新追求和谐和平衡,这个过程包括对个体整体生活意义和可动员的个人及社会资源的重新评估;e.在重新获得情绪平衡的过程中,个体可能会产生紧迫感以及心理脆弱(某些情况下生理也会受到冲击)的时间压迫感;f.在脆弱加剧的情况下,个体尤其需要心理干预;g.危机反应是人们在解决危机时的一种适应不良的普遍状态;h.危机既能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也会产生一些消极后果。
社工危机介入总结汇报材料
![社工危机介入总结汇报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9b1e32f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2a.png)
社工危机介入总结汇报材料社工危机介入总结汇报材料一、背景介绍近期,由于各种社会问题和压力的累积,导致社工危机不时出现。
社工危机是指社工在工作中面临的突发事件或危机情况,通常需要紧急介入和处理。
为了有效应对社工危机,本次汇报将总结分析某社工机构在危机介入工作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二、介入流程及策略在危机介入工作中,本机构制定并贯彻了一套系统的介入流程和策略。
具体流程如下:1. 接警/接报:第一时间接收并记录事故报告,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评估:对危机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危机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等,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
3. 制定行动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行动计划,明确危机介入的目标和方向,并展开相关准备工作。
4. 进行介入干预:根据行动计划,由专业社工团队进行社工干预,包括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协调资源等。
5. 协同合作:积极与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合作,共同应对危机,确保危机介入的协同效应。
6. 监测和评估效果:在危机介入过程中,持续监测和评估介入效果,及时调整策略和措施。
三、成功案例分析本机构在社工危机介入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案例,以下是其中两个代表性案例的简要分析:案例一:突发火灾在某一社区住宅楼突发火灾的情况下,本机构迅速响应,进行社工危机介入。
工作流程如下:1. 接到火灾报告后,社工团队迅速赶到火灾现场,与所属社区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火灾情况和受影响人员情况。
2. 社工团队与相关部门协调,成功疏散受影响的居民,转移安置到临时避难点,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3. 社工团队与相关机构合作,调查火灾原因,并为受灾居民提供后续帮助和支持。
该案例中,本机构高效的应急响应和配合度,使得在火灾事件中仅造成财产损失,未造成人员伤亡,得到了广泛赞誉。
案例二:家庭暴力事件某一家庭发生严重的家庭暴力事件后,本机构接到报案,立即进行社工危机介入。
工作流程如下:1. 接收报案后,社工团队立即前往案件现场,与受害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了解案件的详细情况和受害者的需求。
危机介入模版
![危机介入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e6ff803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4.png)
危机介入模版如何有效管理时间。
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
然而,有些人似乎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时间,而有些人则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
这是因为有效管理时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管理时间,让每个人都能够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生产力和生活质量。
首先,要有效管理时间,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优先事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任务,要想有效管理时间就需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重要目标是什么,然后将其分解成具体的任务和时间安排。
在安排任务时,我们需要根据任务的紧急程度和重要性来确定优先级,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任务上。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避免因为琐事而影响重要任务的完成。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
良好的时间管理习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我们可以制定每天的工作计划,将任务分解成小步骤,然后按照计划逐步完成。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工具和技术来提高时间管理效率,比如使用时间管理软件、番茄工作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另外,要善于利用碎片时间。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因为各种事情而浪费很多碎片时间,比如等车、排队、午休等。
如果我们能够善于利用这些碎片时间,就可以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下完成一些小任务,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我们可以在等车的时候阅读一些资料,或者在午休的时候进行一些简单的伸展运动。
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
最后,要学会拒绝。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会因为各种琐事而耽误时间,比如接受别人的邀约、参加无关紧要的会议等。
如果我们能够学会拒绝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就可以更好地利用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当然,拒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坚持自己的原则,就可以更好地管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时间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要想更好地利用时间,就需要学会有效管理时间。
危机介入模式79815(实用资料)ppt
![危机介入模式79815(实用资料)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a203c6ee06eff9aff80750.png)
二是应对阶段。危机出现之后,服务对象寻找途径和方法 解决面临的困难。
三是解决阶段。在寻求应对危机的方法和途径过程中,服 务对象就会形成解决危机的方法,或者消极退缩停止问题 解决的努力,或者积极面对形成新的有效策略。
究,成立了预防自杀的介入中心。 意外危险事件发生,服务对象无法控制自己的紧张和不安,无法有效应对,从而导致危机的发生。
三、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
1974年美国将危机介入模式正式列入社会服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危 成机了介一入 些模 重式 要是 的一 理种 论具 假体设的 和工 基作 本方 的法 概, 念它 ,虽 这然 些没 理有 论完 假整 设系 和统 基的 本理 概论 念基 成础 为, 危但 机在 介不 入断 模吸 式收 的其 理他 论理 核论 心以。及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
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张和情绪的 三、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危机出现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以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危机情景。 顾佳璐 韩 仪 陈芷桦 冯莹莹 朱晓岚 张义坤 杨金松
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 只有把精力集中在目前有限的目标上,社会工作者才能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和处理面临的危机。
危机
三、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意危外机危 介险入事模件式发就生是,针服对务服对务象对无象法的控危制机自状己态的而紧开张展和的留不调安适守,和儿无治法疗童有的效工应作对方,法从。而导致危机的发生。
顾佳璐 韩 仪 陈芷桦 冯莹莹 朱晓岚 张义坤 杨金松
一、理论背景与历史发展
3、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服务对象的情绪在危机中通常是非常不稳定的,表现出紧张、不安、迷茫、无助和沮丧等,社会工作者需要借助简洁易懂的语言、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者。
峰谷书屋
14
三、理论基础
• (一)心理社会治疗法 • 心理社会治疗法是社会工作专业最常用的治疗或辅导方法。在心
理社区治疗法中强调“人在情境中”这一独特的概念。心理社会治 疗法认为个人的心理发展是备受其社会环境和生理状态所塑造,“ 人在情境中”认为人不能被看为一个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研究一 个人,一定要同时了解他所身处的环境,即他的家庭、学校、朋辈 、工作场所等社会组别因互动所产生的状态。个人与其环境的互动 ,他的家庭和社会角色的影响,对超我和自我理想的建立都有着重 大的意义。 • 在运用心理社会治疗法时,下列的工作原则是需要我们采纳的: (1)个别化; (2)接纳; (3)服务对象自决; (4)不批判的 态度;(6)保密;(7)受控制的情绪反应
四是恢复阶段
危机产生之后,服务对象的身心处于极度的紧 张状态,经过调适和治疗就会形成新的身心平 衡状态。
峰谷书屋
11
案例
• (一)个案基本资料
• 案主姓名:高某 性别:男
• 年龄:75岁
个案背景资料
服务对象高某是一位七十四的老人,小学文化程度,现已退 休。其妻子也退休职工,身体状况差,体弱多病,行动不便,两 人有一儿子(养子),今年二十三岁,大学毕业一年,参加工作。 2010年6月某日晚上,服务对象的儿子和朋友(三女一男)在酒吧 喝酒,之后那四个朋友先走了,由酒吧经理继续陪服务对象儿子 喝酒至大醉后送他乘出租车回家,途中因出租车司机不知他住哪 里便驱赶他下车,此后服务对象儿子便一直没有回家,也无法取 得联系,下落不明。服务对象报了案后,公安机关展开调查和搜 索,但仍未有其子的任何消息。服务对象四处奔波,通过各种渠 道去寻找儿子,并为此事多次上访。
峰谷书屋
4
危机是什么
危机:由于个人生活压力或突发事件是原 有的满意状况有所改变,导致出现不平衡, 或者是失去稳定的一种状态。每个人在人 生的不同时期都有可能发生危机,危机是 正常的,而不是病态的。它的出现是必然 而随机的。
峰谷书屋
5
危机介入模式
• 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它虽然没 有完整系统的理论基础,但在不断吸收其他理论 以及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了一些重 要的理论假设和基本的概念。
峰谷书屋
12
二、案例分析
• (一)服务对象现状评估 • 服务对象与其妻子都是退休职工,二人均有退休金,能够保障
基本生活;服务对象健康状况良好,其妻子患有心脏病; 服务对 象居住在老的单位宿舍里,原来的房主都不愿意住在那里,房子 都租出去了,所以说服务对象的邻居都是外来人口,彼此比较陌 生,服务对象不能够从邻居那里得到帮助。此外通过居民小组及 本人的谈话我们得知服务对象没有什么亲属朋友,服务对象的支 持网络十分的狭小。
• 服务对象迫切要求公安机关深入调查儿子失踪案件。对他来说目前 最大的也是唯一的需求就是找回儿子,无论通过什么途径都有找回儿 子。
• 根据服务对象现状及需求评估结果,社工需要做的工作如下: • 1.服务对象目前承受着老年丧子的沉重打击,急需精神慰藉,心
理开导; • 2.服务对象为了寻找儿子,独自四处奔波,急需陪伴者; • 3.服务对象与相关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加之个人力量单薄,急需
10
危机的发展阶段
一是发生阶段
在这一阶段服务对象面对生活中的意外危险事件而无 法控制自己的紧张的不安,无法有效应对意外危险事 件,从而导致危险的发生。
二是应对阶段 三是解决阶段
危机出现后,服务对象就会寻找其他的途径和方法解 决面临的困难。
在寻求应对危机的方法和途径过程中,服务对象 就会形成解决危机的方法,或者消极退缩停止问 题解决的努力,或者积极面对形成新的有效策略。
•20世纪50年代,美国开始从事预防自杀的研究,成立了预防自杀的介入中心。
•1974年美国将介入模式正式列入社会服务的重要项目,并且在社会领域逐渐 推广危机介入模式。
峰谷书屋
3
二、 什么是危机介入
• 危机介入是指对危机状态下的个人、家庭或团 体提供一种短期治疗或者调试的过程。它是一 种特殊的介入,目的在于去除服务对象的紧张 情绪、恢复功能,使他们走出危机。帮助服务 对象采取处理危机的行动,目的在于帮助他们 解决危机恢复社会功能。
峰谷书屋
16
间接介入
• 间接介入是指以与服务对象联系不紧密的组织、 社区或者更大的社会系统为关注对象,由社会工 作者代表服务对象采取行动,通过介入到服务对 象以外的社会系统,间接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 机,解决问题。
峰谷书屋
15
危机介入的方式
根据介入的对象不同,将危机介入分为直接介入和间接介入
直接接入是指直接以处在危急中的个人以及与之联系较 为紧密的家庭或者团体为关注对象,通过采取针对个人、 家庭或者团体的一系列行动,来解决问题,从而使个人与 其达到一种良好的互动,使之恢复到危机前的状态,并且 从危机中获得能力的提升。
危机介入模式
峰谷书屋
1
Contents
1
危机介入理论发展
2
危机定义及分类
3 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4 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峰谷书屋
2
一、危机介入理论发展
*. 1943年林德曼(lLinderman)对美国波士顿火灾难民及死亡家属的适应研 究过程中,林德曼发现: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一定会遇到他觉得危险的情 况 而产生情绪危机,并且每个人都需要一段时间去接受和适应这种情况。 •1964年,林德曼与卡普兰合作,提出“危机调适”的概念,认为压力、紧张 和情绪的调适与危机有紧密的关系
峰谷书屋
6
危机的分类
1、成长性危机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
2、情境危机
因生活情境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
3、存在性危机
伴随着人生的重要问题
峰谷书屋
7
成长性 危机
留守儿童
失恋
亡亲人 死
峰谷书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自闭症 学习障碍
8
地震
情境危机
车祸
自杀
地震
峰谷书屋
9
后 悔
焦 虑
无奈
存在性危机
峰谷书屋
• 失踪者为服务对象唯一的孩子,父子关系十分好,失踪者为服 务对象的感情支柱。如今,儿子的失踪对服务对象打击很大,现 在他焦虑不安,精神状态很差但又很坚强,寻找儿子的信念支持 着他;服务对象情绪波动较大,提起儿子时很激动。服务对象的 妻子受到更沉重的打击,目前身体状况极差,卧病在床。
峰谷书屋
13
(二)服务对象的问题及需求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