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和雷达》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四年级上册)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1篇】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将计算机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直接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优化教学过程,帮助教师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小品。
在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方面,多媒体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景是唤醒学生主体意识,产生强烈探求欲望的敲门砖。
CAI在色彩、动画、声音上比其他的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揭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蝙蝠和雷达》时,教师首先放飞机夜航的动画片:在茫茫的夜空中,一红一绿的两盏等不停地闪烁,这是飞机在夜航。
幽美的夜空,神秘的亮光立刻吸引了学生,激发起探究的欲望。
教师提问:飞机靠什么在夜间安全航行呢?。
二、优化教学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科普作品包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和推理过程,让学生参与科学家的推理过程,经过自己的智力活动,支配、运用已有的知识,从中探求真理,发现真知,是教学的难点。
CAI却可以事先安排好推理的程序和步骤,让学生直接参与,自主探索。
教学《蝙蝠和雷达》第3.4自然段。
1.教师设计好科学家三次让蝙蝠飞行的实验情况统计表,问:小朋友,让我们都来当完成这几次实验的科学家,共同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好吗?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要求:填表,各小组分别介绍三次实验的场地布置情况、试验的方法、结果以及证明的问题。
3.汇报、交流。
4.辨析词语: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这句话中去掉配合起来通吗?为什么要加上配合起来。
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协作学习或向老师求助获取知识形成自己的观点。
教师利用多媒体指导,点拨,是学习群体活动的组织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象为直观,解决重点、难点。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蝙蝠和雷达》优质公开课教案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蝙蝠和雷达》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通过讲述蝙蝠如何在夜间飞行,以及科学家如何受到蝙蝠的启发发明雷达的故事,向学生揭示了科技发展的奥秘。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科学性,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科普知识有较高的兴趣。
但学生在理解雷达原理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理解雷达的原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雷达的原理。
2.难点:雷达原理的理解,学生实验的操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3.实验教学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增强对雷达原理的理解。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道具和实验器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对雷达有一定的认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蝙蝠夜间飞行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蝙蝠夜间飞行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蝙蝠的神奇。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雷达原理的理解。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基本信息,理解蝙蝠是如何利用雷达识别事物的。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文章内容,掌握蝙蝠和雷达的关系。
2.加深对雷达的认识,探究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课文《蝙蝠和雷达》2.多媒体课件3.学生练习册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蝙蝠的图片,引出话题:蝙蝠是如何在黑暗中飞行的?2.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蝙蝠的认识,了解学生对蝙蝠的印象。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蝙蝠和雷达》,然后小组互动讨论。
2.教师指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重点讲解蝙蝠利用声音波传播和接收的原理。
第三部分: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雷达和蝙蝠识别事物的原理是否相似?为什么?2.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第四部分:拓展应用1.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领域,如气象预报、军事侦察等。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励他们尝试想出更多雷达的应用场景。
五、活动设计1.学生分角色表演蝙蝠和雷达的对话,体会蝙蝠“侦察”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有创意的雷达模型,并进行展示。
六、作业布置1.完成练习册相关题目,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研究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撰写一篇小议论文。
七、板书设计•蝙蝠和雷达的关系•雷达的原理和应用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理解更加深入,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的好奇心。
同时,教师在课堂中也应不断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说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质说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蝙蝠和雷达》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讲述蝙蝠如何利用雷达来捕食昆虫的故事。
本文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简单的科普知识,引导学生了解蝙蝠的生活习性,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并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科学意识与科学素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关心动物保护,珍惜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蝙蝠如何利用雷达来捕食昆虫。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获取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和解释。
四、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科书、课件、图片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整洁,投影设备正常。
3.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教学的提问和引导思考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蝙蝠的特点和雷达的原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学习课文(15分钟)让学生阅读课文并理解其中的重点内容,对生词和难句进行解释和讲解,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 活动一:角色扮演(20分钟)组织学生分角色演绎蝙蝠和雷达之间的互动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情感体验。
4. 活动二:雷达模型制作(30分钟)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易的雷达模型,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精神。
5. 总结与讨论(10分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强调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交流,巩固学习成果。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内容。
2.搜集有关蝙蝠和雷达的知识,进行小研究,撰写小结。
3.观察身边的事物,找出使用雷达原理的例子,进行简单记录。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在参与讨论、制作模型等活动中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蝙蝠和雷达》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蝙蝠和雷达》优质课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蝙蝠和雷达》,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并能简单描述雷达的工作原理。
3.启发学生思考并联系实际生活,展现学生对科技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会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初步掌握雷达的基本原理。
•难点:培养学生对雷达等科技装备的好奇心,帮助学生理解雷达的作用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课文《蝙蝠和雷达》的教材及相关课件•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形象•课堂板书准备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引入蝙蝠和雷达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并简要介绍雷达的作用和原理。
第二步:学习课文重点讲解《蝙蝠和雷达》的内容,并引导学生理解蝙蝠如何利用类似于雷达的方式寻找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第三步:启发思考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雷达在现实中的应用场景和重要性,激发对科技探索的兴趣。
第四步:拓展延伸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雷达的理解和认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五、课堂板书•蝙蝠和雷达的关系•雷达原理简介•学会模仿蝙蝠的飞行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注重生活实际和科技知识的结合,通过引入蝙蝠和雷达这一有趣的主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可以更多地引入实践性的案例和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上为《蝙蝠和雷达》优质课说课稿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展开相关教学工作。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如何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来躲避障碍物,以及人们是如何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旨在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理解雷达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雷达的工作原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情感体验。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资料:课文原文、图片、视频等。
2.准备实验器材:如蝙蝠模型、雷达设备等(根据实际情况可选)。
3.制作课件:内容包括课文讲解、科学知识拓展、互动环节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蝙蝠如何在夜间飞行?人们是如何发明雷达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朗读课文,让学生跟随课文内容,了解蝙蝠回声定位的原理和雷达的工作原理。
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探讨蝙蝠和雷达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或抄写有生字新词的小黑板。
2教师搜集有关仿生学的图文资料,准备蝙蝠图片、雷达图片。
第一课时预习探究1以图为媒,引入新课(依次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2朗读课文,读通读顺①自由朗读课文两遍,难读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②两人一组轮流读课文,互相认读生字词。
③出示写有生字词的小黑板,指名开火车从读生字词,提示学生注意形声字和“蝙、荧”等字的读音。
合作交流1课文主要讲什么?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品读体验:①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③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
(表中加黑部分为需填写的内容,答案供参考,只要学生抓住要点即可,语言是否简洁不做重点强调)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二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蝙蝠和雷达》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蝙蝠和雷达》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的一篇课文,通过讲述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发现目标和逃避障碍物的原理,以及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发明雷达的过程,引导学生认识到了科学的重要性和创新的魅力。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本文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对科学知识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蝙蝠和雷达的相关知识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此外,学生对课文中的科学原理和现象可能难以理解,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实例体会科学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基本知识,理解课文中所讲述的科学原理;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科技成就的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蝙蝠和雷达的基本知识,课文中所讲述的科学原理;2.难点:课文中所涉及的科技名词和概念,以及科学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讲述的科学原理;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4.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生活中科学原理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到科学的实用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动画等资料;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科技文章、视频等素材,方便学生查阅和了解科学原理;3.课堂练习题: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4.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8个生字;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启示、证明”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的内容。
3、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是怎样发现蝙蝠夜间飞行的奥秘的。
2、理解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学习1、2节1、(出示飞机夜航的画面)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
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引发质疑: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2、出示: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板书:蝙蝠(蝙蝠虽然是哺乳动物,但非常爱吃昆虫,所以“蝙”和“蝠”都是虫字旁)3、让我们一起来读读1、2节。
4、飞机是交通工具,蝙蝠是动物,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因为飞机上有——雷达。
板书:雷达(简介雷达)无线电检测和测距,是利用微波波段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白天黑夜均能探测远距离的目标,且不受雾、云和雨的阻挡,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特点,并有一定的穿透能力。
因此,它不仅成为军事上必不可少的电子装备,而且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发展(如气象预报、资源探测、环境监测等)和科学研究。
5、揭示课题:26 蝙蝠和雷达(齐读)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轻声读全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蝙蝠在夜里飞行,不仅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现(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2、指名交流。
3、相机学习生字“蛾”、“摹”摹仿:照某种现成样子学着做。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蝙蝠和雷达》教案教学设计【2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篇1】6、蝙蝠和雷达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蝙”“蝠”等13个生字,会写“达”“蚊”等14个生字。
2.了解飞机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引导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事物,并从中也得到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重点:1.弄清人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才能够让飞机也在夜里安全飞行的。
2.练习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弄清蝙蝠夜间飞行和飞机夜航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分两步出现)1.介绍蝙蝠(播放有关蝙蝠的多媒体资料)2.简介雷达(播放有关雷达的多媒体资料)3.引导学生思考课题:蝙蝠是一种夜间飞行的哺乳动物,雷达却是一种现代化的推测装置,它们是不是同一类事物呢?(不是)课题用一个“和”字把蝙蝠和雷达两种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块儿了,为什么会联系在一块呢?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同学们,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弄清楚这个问题。
二、检查自学生字词情况。
1.多媒体播放生字词,检查学生读音情况,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有困难的可查字典。
2.多媒体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1)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本课指眼光尖锐。
(2)反复:①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②颠过来倒过去。
③重复的情况。
找出课文中带有“反复”的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出示句子“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在这里,“反复”就是第①种解释。
(3)证明:①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②证明书和证明信。
同样从文中找出带有“证明”的句子。
多媒体出示句子“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应选①。
3.自由读课文。
要求流畅、读准字音。
4.理解了生字词,现在让我们玩一个小小的游戏。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然后用毛巾蒙住他的眼睛。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蝙蝠和雷达》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蝙蝠和雷达》。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课文所学的知识,正确运用雷达原理解释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讲解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和雷达的作用原理。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雷达与蝙蝠发现天敌之间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蝙蝠和雷达》2.课堂展示道具:雷达模型、蝙蝠玩具、图片资料等3.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4.PPT课件5.教师准备好预习教案和教学计划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雷达工作原理的视频,介绍雷达的工作原理,引发学生对雷达和蝙蝠的认知。
2. 学习课文《蝙蝠和雷达》(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解释生词。
3. 探讨蝙蝠如何发现天敌(15分钟)教师使用图片资料展示蝙蝠发现天敌的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蝙蝠是如何借助雷达发现天敌的。
4. 理解雷达和蝙蝠的联系(2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雷达和蝙蝠发现天敌的联系,进行互动问答和小组讨论。
5. 实践活动(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一组扮演蝙蝠,一组扮演天敌,模拟雷达发现过程,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6.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堂内容,总结蝙蝠与雷达的联系,评价学生表现,鼓励学生对动物和科学保护更加关注。
五、课后作业1.默写课文《蝙蝠和雷达》。
2.完成与雷达和蝙蝠相关的思考题。
六、板书设计•课文标题:蝙蝠和雷达•学习目标:理解蝙蝠发现天敌的方法,掌握雷达原理。
•重点难点:雷达与蝙蝠的联系•作业:默写课文、思考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其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动植物的保护意识,提高全面素质。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6.《蝙蝠和雷达》精品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6.《蝙蝠和雷达》精品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通过讲述蝙蝠利用回声定位发现目标和逃避危险的故事,引入雷达的发明,并阐述仿生技术的应用。
本文语言浅显易懂,富有童趣,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本文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认识雷达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对科普知识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普知识有较强的兴趣。
但在理解蝙蝠回声定位原理和雷达应用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借助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认识雷达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雷达的原理及应用。
2.难点:蝙蝠如何利用回声定位发现目标和逃避危险,雷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本内容。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直观演示法:运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蝙蝠和雷达的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思考题。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介绍蝙蝠和雷达的原理及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蝙蝠回声定位原理和雷达的发明。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如“回声定位”、“雷达”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蝙蝠如何利用回声定位发现目标和逃避危险。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分析蝙蝠和雷达的工作原理。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回答关于蝙蝠和雷达的问题。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要求:1、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
2、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弄清飞机夜晚安全飞行和蝙蝠飞行之间有什么联系。
教具准备:自制软件、鹏博士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蝙蝠是什么?你见过吗?你见过雷达吗?简介蝙蝠、雷达。
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二、按要求读课文。
1、提出要求:认真阅读课文,边读边想,看看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与雷达之间的联系的,分别做上记号。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教师巡视。
三、根据提出的要求进行讨论。
(一)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飞行的?(三、四、五、六)1、蝙蝠飞行有什么特点?课文有哪几个句子最能说明蝙蝠飞行的这个特点?2、科学家为了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做了几次试验?每次试验是怎么做的?3、这三次试验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4、这三次试验证明了什么?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三次试验为什么能证明这一点?5、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把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二)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的?(二、七)1、指名读第七自然段。
2、为什么说给飞机装上雷达是“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如果把课文分成三段,应该怎么分?为什么这样分?第二课时一、练习朗读全文。
二、联系全文,说说科学家是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雷达的。
先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说,再引导学生按课文的叙述顺序,有条理地完整地说一说。
我们要学习科学家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善于研究问题、善于从事物中受到启示为人类造福的科学精神。
三、练习造句。
1、出示课后思考练习第4题。
2、读读句子。
3、口头练习用“终于”“清楚”造句。
4、书面造句。
四、抄写读读写写中的词语3遍。
板书设计:7蝙蝠和雷达课后小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2】篇〗蝙蝠和雷达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科普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 优质课 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蝙蝠和雷达》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一篇科普童话故事,讲述了科学家通过研究蝙蝠的夜间飞行原理,发明了雷达技术。
本文以生动的童话形式,介绍了蝙蝠和雷达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科普知识有一定的兴趣。
但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文的学习,加深对这两个主题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基本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蝙蝠和雷达的基本知识,课文内容的理解。
2.难点: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蝙蝠和雷达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制作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实验器材:准备蝙蝠和雷达实验所需的器材。
3.参考资料:收集与蝙蝠和雷达相关的资料,用于拓展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蝙蝠和雷达有什么了解?为什么科学家要研究蝙蝠的夜间飞行?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情况。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探讨蝙蝠和雷达之间的联系。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提示和帮助。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深层含义的把握。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展示与蝙蝠和雷达相关的资料,引导学生拓展学习。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蝙蝠和雷达的重要性。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蝙蝠和雷达》优质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四年级上语文《蝙蝠和雷达》优质课教学设计
一、课程背景
1.1 课程名称
•本节课的课程名称为《蝙蝠和雷达》。
1.2 课程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蝙蝠利用雷达来感应周围环境的故事。
1.3 教学目标
•让学生认识蝙蝠和雷达的相关知识。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过程
2.1 热身活动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蝙蝠和雷达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2 导入课题
•在介绍蝙蝠和雷达的基本概念后,带领学生展开对话讨论。
2.3 主体教学
•分析蝙蝠利用雷达感应环境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
2.4 活动设计
•设计小组活动或实践操作,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简单的“雷达”进行感应。
2.5 思维拓展
•引导学生分角色表演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对话,促进深入理解。
2.6 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澄清疑惑。
三、教学评价
3.1 评价方式
•采用小测验、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3.2 教学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案。
四、延伸阅读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蝙蝠、雷达等主题的书籍或文章,拓展知识面。
五、教学资源
•准备PPT、教学板书等教学辅助材料,提高课堂效果。
六、结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蝙蝠和雷达》是⼀篇很有意思的科普知识短⽂,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的问题。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6课《蝙蝠和雷达》课⽂原⽂ 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红⼀绿的两盏灯。
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的夜⾥,飞机怎么能安全飞⾏呢?原来是⼈们从蝙蝠⾝上得到了启⽰。
蝙蝠是在夜⾥飞⾏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且⽆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的夜⾥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次试验。
在⼀间屋⼦⾥横七竖⼋地拉了许多绳⼦,绳⼦上系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飞。
蝙蝠飞了⼏个钟头,铃铛⼀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它⼀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做了两次试验:⼀次把蝙蝠的⽿朵塞上,⼀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飞⾏,靠的不是眼睛,⽽是⽤嘴和⽿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飞⾏的秘密。
它⼀边飞,⼀边从嘴⾥发出⼀种声⾳。
这种声⾳叫做超声波,⼈的⽿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朵⾥,蝙蝠就⽴刻改变飞⾏的⽅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线电波,⽆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就更安全了。
【篇⼆】部编版⼩学四年级上册语⽂第6课《蝙蝠和雷达》教案 教学⽬标 1.认识本课“蝙、蝠、启”等13个⽣字(包括1个多⾳字),会写“达、蚊、即”等14个⽣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横七竖八”等词。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是如何发现了这个谜,又是如何解开这个谜的,科学家又如何仿生创造而为人类造福的。
2、教学难点对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只是文字表述,总是比较抽象,宜用电教手段,实施直观教学,使抽象的原理讲述变成直观的形象演示。
【教学准备】蝙蝠、雷达的图片,仿生学资料,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11课。
(生读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生自主学习1、请学生自读第三自然段,找出关联词,说说从这个关联词懂得了什么?文中有什么疑问,请练习疑问句的读法。
2、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式是怎样的?结果如何?又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请自读四、五自然段,用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解决以上问题。
你可以通过填表,也可以通过在书上作符号的形式找出答案。
3、生交流自读情况。
4、请生上台介绍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探路之谜的。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第【1】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品味精炼准确的语言。
2、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感悟和体验三次科学试验的过程。
2、理解蝙蝠夜间探路和雷达工作的原理。
三、教学准备:三次试验表、仿生学小资料。
四、课时设计:2课时。
本节为第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吗?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解开了蝙蝠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解决了飞机()的问题。
二、细读第三段,体会蝙蝠灵巧的飞行本领。
过渡语:同学们,连那么先进的飞机都是从蝙蝠的身上得到启示,才解决了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那蝙蝠的本领一定很厉害吧!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画出写蝙蝠飞行本领高超的句子。
2、蝙蝠在夜间是怎样飞行的?(指生汇报)3、边……边……说明什么?你能说个句子吗?4、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蝙蝠也能灵巧地避开。
这里用到即使……也……,你知道它强调了什么吗?你能试着说一句话吗?在说完之后同学们说一说它强调了什么。
(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5、指导朗读。
蝙蝠夜行的本领真厉害!我们读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呢?(敬佩、佩服)全班齐读6、读到这里,你心里产生什么疑问了吗?(生说)难道他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三、小组合作,解密科学家的试验过渡:是呀!蝙蝠真是太厉害了!蝙蝠究竟是靠什么来探路的呢?大家拿出上节课的预习作业,把你填好的实验报告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有问题的地方大家再研究。
1.小组讨论并填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完成)试验次数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3.汇报交流。
(l)第一次试验是如何做的?结果怎样?证明了什么?(用一段连贯的话说一说)(2)第二次、第三次科学家是怎样做试验的?(3)根据表格说一段完整的话,说清楚科学家是如何进行三次试验的。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6《蝙蝠和雷达》优质课堂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6《蝙蝠和雷达》优质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1.1 班级情况本设计适用于四年级一班学生,班级人数为35人,学生普遍较为活泼好动,学习态度尚可,整体学习成绩良好。
1.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蝙蝠利用雷达定位的原理,了解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和团队合作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2.1 教学内容梳理在书本《蝙蝠和雷达》中,我们将学习蝙蝠利用雷达定位的原理,了解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相关活动加深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
2.2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蝙蝠如何利用雷达定位;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雷达原理和应用的过程。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书本《蝙蝠和雷达》、图片、视频资料等;•教学环境:保持教室安静整洁,确保学生集中精力听讲。
3.2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蝙蝠和雷达的基本概念,引起学生兴趣。
第二步:教学•通过课文讲解,向学生介绍蝙蝠如何利用雷达定位,并探讨雷达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三步:展示•利用实际案例或实验展示雷达在军事、交通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雷达的实际作用。
第四步:讨论•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蝙蝠和雷达背后的科学原理,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五步:总结•整理学生讨论的观点,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并与学生一起回顾课程内容。
3.3 课堂互动•设立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互相交流意见,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促进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评估4.1 评估方式•课堂提问:通过提问学生对蝙蝠和雷达的了解情况,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参与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组内评价:让学生进行小组内互评,评价组员的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蝙蝠和雷达》优质课教学设计(部编本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认识“蝙、蝠、漆”等13个生字,会写“蛾、蚊、即”等14个字。
2.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4.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教育学生理解好蝙蝠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怎样探索出来的。
教学难点怎样使学生理解蝙蝠利用超生波导飞,飞机的雷达导航的工作原理。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和会写生字。
2.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出示蝙蝠和雷达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吗?(是蝙蝠和雷达)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的情况?蝙蝠和雷达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那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第6课。
(板书:蝙蝠和雷达)【设计意图:用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容易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读课文,排除字词障碍。
2.师检测读生字和课文的情况;特别强调注意“蝙、荧”的读音。
3.自己默读课文,试着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4.生反馈,并要求学生说出归纳的方法。
5.师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可以用课题拓展法、也可用把各部分的意思相加的方法、还可以用抓住要点的方法。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1.分析记忆字形。
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出示生字“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揭、障、荧、屏”“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如“蝙”不能读成“pi ān”,“锐”翘舌音要读准,“荧”要与“萤”要区别开。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达、蚊、即、科、横、竖、绳、系、蝇、证、研、究、驾、驶”指导书写:“绳”去偏旁加一虫字旁变成“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即”的第五笔是点。
“蛾、蚊、科、横、证、研、驶”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
四、朗读课文,自主学习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
提示:看看哪一句话既写了蝙蝠又写了雷达。
2.交流后展示并齐读一遍。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科学家摹仿蝙蝠探路的办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3.小结并质疑。
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围绕这个主要内容,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可能提出: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蝙蝠是怎样探路的?为什么装上雷达飞机就能安全飞行了呢……) 4.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这些问题老师都明白,那么是老师告诉你们呢?还是——是啊,科学家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真不容易,费了不少功夫,那蝙蝠和雷达到底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五、拓展延伸,体会情感课下搜集有关蝙蝠的资料,积累在采蜜集上,下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设计意图:资料的积累,有助于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课堂作业新设计一、读一读,并给下面的加点字加上拼音。
()()()()()蝙蝠揭开躲避障碍荧屏二、看拼音写词语。
fēiékēxuéjiàshǐyánjiū()()()()三、仿写句子。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仿写比喻句)大熊猫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懒懒地躺在地上晒太阳。
【答案】一、biānjiēbìzhànɡpínɡ二、飞蛾科学驾驶研究三、喝醉了的老汉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能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一、复习旧知,图片导入1.听写词语。
蚊子系着驾驶研究苍蝇证明科学2.出示蝙蝠图:师:同学们,你从课外资料中知道蝙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学生介绍课外搜集的资料)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蝙蝠和雷达》。
师述:无论何种蝙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夜间都能安全地飞行。
【设计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学下文打好基础。
】二、细读课文,明白关系接下来,请大家打开书本,自读第3自然段,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不理解的地方,请在书上做个标记。
(一)1.学生自学。
2.检查:读读第3自然段。
a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敏锐)(飞行特点)b你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圈出:还能、无论、即使、也)3.这段话该如何把它读好呢?谁来试试,这样吧,我们先练练,待会儿我们来比赛。
学生练习———指名两人比赛———学生评议———认为自己读得好的同学站起来朗读4.同学们,读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怎样探路的)(二)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意大利科学家斯兰瑞尼已经做了很多试验,接下来,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根据表格自学第4、5自然段。
把表格补充完整。
试验顺序试验方式试验结果试验结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1.学生分小组学习。
2.检查:假如你就是意大利的著名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
学生代表交流学习情况。
(我是科学家--------,我在第---次实验中是这样做的-----------)3.小结:三次试验证明-------(多媒体出示,学生读)“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请大家把书上的这句话用双横线画出来,然后仔细地读读。
边读边想想你还想知道什么?4.学生自读后提问。
(三)引导学生探究蝙蝠的嘴和耳朵到底是怎样探路的?1.同桌一起自学第七节,找出有关蝙蝠飞行的秘密的句子,闭上眼睛想一想,你能理解它吗?2.同桌自学第7自然段。
3.检查:交流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什么?一起读第7自然段。
a老师根据回答画出2、4两句。
b请大家自读这两句话,看看你能自己读懂它吗?c学生介绍读懂的地方。
(教师板书:蝙蝠嘴超声波障碍物耳朵)d老师操作课件示意图e请学生上黑板标出超声波传播方向。
(生板演,生简评)4.师生分读第7自然段。
师1、3生2、4。
5.问: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6.赏读:好,那我们再一起来当一回研究成功的科学家,向在座的老师介绍一下蝙蝠探路的秘密吧。
(齐读第7自然段)过渡:科学家揭开了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后,就模仿它来发明了雷达。
那么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请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第8自然段,同时也帮老师设计一个雷达探路示意图的板书。
1.学生自学。
2.检查交流自学体会。
3.出示设计示意图并介绍设计意图,生评。
(教师板书:雷达天线无线电波荧光屏)4.集体朗读第8自然段。
三、总结拓展同学们,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联系呀?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
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当然,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生物的秘密还未发现,许多地方值得人类利用它来创造发明,为子孙后代造福,这个重任我希望大家能挑起它,有信心吗?【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给学生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要给足时间,让学生能够在读中生疑,并最终达到在读中释疑。
】【设计意图:适时地给学生补充一些语文学习的内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长此以往,学生将受益终生】四、作业巩固表演题:想象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尔碰到了夜行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呀?1.同桌练习,配以动作。
2.请一生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创设由内化到外化的转换实践活动,让学生切实地学好语言和表达方法。
】板书6蝙蝠和雷达嘴超声波蝙蝠障碍物反射耳朵天线雷达无线电波荧光屏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比一比,组词语。
郎()饿()蝇()揭()朗()蛾()绳()渴()二、选择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所以……不仅……还……不是……而是……即使……也……1.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2.()一根极细的电线,它()能灵巧地避开。
3.蝙蝠在夜里飞行,靠的()眼睛,()嘴和耳朵。
4.()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中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三、指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
1.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
()2.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
()3.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答案】一、读书郎朗读饥饿飞蛾苍蝇草绳揭开口渴二、1.不仅……还……2.即使……也……3.不是……而是……4.因为……所以……三、1.设问2.比喻3.比喻教学反思成功之处:1.为达到要求,我采用“设置悬念、讨论探究、方法指导、观察演示、表演讲说”等方法引导学生学文,从而达到引导学生由表及里、深入透彻地理解问题,化抽象为形象,突破教学重难点,训练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时,共分四步进行:第一采用读、问、想、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1—3段,使学生明白飞机安全夜航是蝙蝠身上得到的启示,感受蝙蝠夜间飞行动作的灵巧。
第二指导学生弄清三次科学实验的过程。
明白蝙蝠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从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和理解,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三指导学生揭开蝙蝠探路的奥秘。
蝙蝠发出和接收超声波这一内容比较抽象,为使学生易于接受,我采用“听朗读、看演示、说原理”的方法,帮助学生具体理解其奥妙,同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不足之处:本课教学中,最大的遗憾是让孩子们朗读的时间较少,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科普性文本的朗读,使语文课堂更显语文味,更具魅力。
【教材分析】《蝙蝠和雷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文章叙述思路清晰,逻辑性强,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同时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用词的准确性,在语言文字上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
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雷达利用极短的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
无线电波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能反射回来,雷达就根据这个原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再用接收装置接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就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收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像。
雷达在使用上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广泛应用在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超声波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000赫兹)的声波。
超声波沿直线传播,有方向性,并能反射回来,对物体有破坏性。
广泛应用在各技术部门。
仿生学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属于生物学和技术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