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生物学-桡足类
《水生生物学桡足类》课件
样品处理
03
将采集的样品进行分离、清洗、筛选和分类,以便进一步观察
和研究。
实验室观察与实验
01
02
03
显微观察
在显微镜下观察桡足类的 形态特征,如体形、附肢 、生殖器官等,并进行测 量和记录。
生活习性实验
模拟不同环境条件,观察 桡足类在不同环境下的适 应性、繁殖和生长情况。
生理生化实验
研究桡足类的生理生化特 征,如代谢产物、酶活性 等,以了解其生命活动规 律。
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养殖环境调控
桡足类可以作为水产养殖中的指示生物,通过对其种群数量的监测 ,及时发现养殖环境的变化,为养殖环境调控提供依据。
养殖废弃物处理
桡足类可以处理养殖废弃物,如残饵、粪便等,减轻养殖环境的污 染。
生物饵料
某些桡足类可以作为水产养殖动物的生物饵料,有助于提高养殖效率 。
06
桡足类的未来研究方向
食物链的位置
桡足类是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初 级消费者,处于食物链的较低层
级。
它们以藻类、有机碎屑等为食, 是水生食物链中连接浮游植物和
更高级消费者的关键环节。
桡足类的存在维持了水生态系统 的平衡和稳定,为其他生物提供
了食物来源。
对环境的影响
桡足类对水环境中的物质循环 和能量流动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摄食和排泄,桡足类参 与了营养物质的循环,维持
生态平衡维持
桡足类作为水生生态系统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 捕食、被捕食等生态关系 ,维持着生态平衡。
生物多样性研究
桡足类是水生生物多样性 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 究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维 持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修复与重建
利用桡足类进行水生生态 修复和重建,有助于改善 水环境质量,恢复水生生 态系统功能。
14桡足类解析
2、附肢
第一触角(A1)
单肢型,细长,由25节 组成,末2~3节具羽状 刚毛,是运动和执握的 器官,有明显的雌雄区 别,雄常特化成执握器, 哲水蚤目为一侧,剑、 猛水蚤则两侧均弯曲。
第二小颚:头节的最后 基肢很发达,基节:内缘形成一 一对附肢,单肢型,缺 大的咀嚼叶,外缘具一突出小叶, 外肢,基肢两节各向内 即上肢。底节:内缘具一突出小 突出2小叶,上生许多 叶。内外肢不发达,内肢2节, 羽状刚毛。 外肢1节。
2.食性
1 滤食性:用A2、大颚、第一小颚3对附肢上的 刚毛滤食细菌、微小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如拟 哲水蚤、许水蚤、纺锤水蚤等大多数种类 2 捕食性:捕食寡毛类、摇蚊幼虫、各种幼体、 桡足类、鱼苗等小动物及卵 3 杂食性:
3.经济意义
1 是各种经济鱼类如鲱、鲐、须鲸类等的重要饵料。 桡足类的分布和鱼群的洄游路线密切相关,可作为寻找渔 场的标志。 2 某些种类与海流密切相关,可作为海流水团的指标生 物。 3 影响渔业生产。如台湾温剑水蚤侵袭鱼苗、鱼卵, 影响鱼类孵化。 4 是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一些剑水蚤和镖水蚤 等,影响人体和家畜的健康和幼鱼生长。
1、体节
明显分节,全身由16-17个体节组成,但由于愈合 的原因,通常见到的一般都不超过11节。 身体略呈卵圆形,分前体部和后体部,前者较粗, 后者较细。在前体部和后体部之间具一活动关节, 其位置是区别各目桡足类的依据之一。在哲水蚤 目,其活动关节通常位于第五胸节与第一腹节之 间;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则位于第四、五胸节 之间;而怪水蚤目则在第三、四胸节之间。
第四章 桡足类
概
述
桡足亚纲是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广布于海洋、 淡水或半咸水,其中绝大多数生活于海洋。 生活于淡水中的桡足类,数量多,分布广为淡
桡足类的培养
桡足类的培养(P203)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是众多经济鱼类和虾蟹幼体主要的天然饵料生物;第一节桡足类的生物学一、形态特征1.外形:桡足类的体形是多种多样的,浮游种类的躯体呈圆筒状,附肢刚毛发达;底栖种类则扁平、狭长,适于爬行,海水表层种类的身体透明、无色或星蓝色,这是因其内表皮含有类胡梦卜类的蓝色素的缘故;深海种类,因含有甲壳素,故常带红色; 而热带海城的种类色彩更鲜艳美丽:淡水产的种类大多白色不透明。
桡足类绝大多数种类的体色还取决于身体中的油滴,这种油滴呈红色或蓝色,贮藏在中肠腺和整个身体中,这些油滴也可积聚形成油囊。
桡足类的身体分节明显,由16~17个体节组成,但由于愈合的结果,一般不超过11节。
身体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头胸部包括头部和胸部。
头部由头节(5个体节愈合而成)和第一胸节(有时和第一、二胸节)愈合而成。
胸部由3~5节组成(应为6节,但在有些种类。
第一或第一、二胸节与头节愈合,末2胸节也常愈合),各节均有1对胸肢。
最末胸节的后侧角的形状,在哲水蚤目常随种类而异,这在鉴定种类上有一定意义。
腹部不具附肢,一般由3~5节组成,雄性比雌性的多一节。
第一腹节称生殖节,其生殖孔,在雌性中,腹面影大为生殖突起,这个腹节的形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生殖习性(P208)1.生殖系统:桡足类雌雄异体,异形;卵巢前端有一对输卵管,生殖孔位于第一腹节的腹面;2.生殖:桡足类一般进行两性生殖①自由产卵于海水中;②带卵囊:由输卵管分泌物把卵集聚成大小、形状和位置不同的卵囊;两个输卵管孔靠近的,只形成一个卵囊,悬挂于雌体腹面;卵可分为滞育卵或休眠卵和夏卵;三、发育与生长(P212)(一)生活史桡足类孵出的幼体叫桡足类无节幼体Ⅰ期;无节幼体一般分为5-6期,一般前三期为卵黄为生,第四期以后,肛门开口,开始摄食;(二)桡足类的生长每蜕皮一次,即进入新的发育期;桡足类的生长速度受温度、饵料、光照条件的影响;日本虎斑猛水蚤在低温条件下生长慢,在高温条件下生长快;温度不但影响桡足类的生长周期,也影响桡足类的个体大小和生长速度;四、摄食方式、投饵和饵料质量(P212)桡足类的摄食方式包括滤食方式、碎屑食性方式和捕食方式,滤食方式主要是哲水蚤的种类,碎屑食性方式是猛水蚤的种类,捕食方式主要包括一部分猛水蚤和剑水蚤的种类;(一)滤食方式、饵料和饵料质量桡足类产卵量随着饵料密度的升高而增加;饵料的其他营养成分对桡足类的生殖力也有重要作用;(二)碎屑食性方式、饵料和饵料质量食物数量、质量对生长繁殖的影响;用混合微藻培养猛水蚤的效果往往高于单一微藻培养的效果;碎屑以及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可能在猛水蚤的食物中起到重要的营养作用;第三节桡足类的收集和大面积培养我国池塘施肥培养桡足类的方法大面积土地培养桡足类,在我国两厂、浙闽地区、北方沿海以及台湾地区都有开展,(1)池塘面积。
第五章-桡足类
Copepoda
分类地位
节肢动物门Arthopoda 甲壳动物亚门Crustace 颚足纲Maxillopoda 桡足亚纲Cop布于海洋、淡
水或半咸水,其中绝大多数生活于海洋。
生活于淡水中的桡足类,数量多,分布广为淡水浮
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和其他动物良好的
型。大多数在海水中营底栖生活,少部分分布
淡水或咸淡水底栖。
25
小星猛水蚤属Microsetella
额角弯向腹面呈喙状。A1雌 5节,雄6节,执握状,前4对 胸足内外肢3节,内肢长于外 肢。P5退化。
26
美丽猛水蚤属Nitocra
体圆柱形,额突出,腹部各 节的侧面、尾叉及肛门板后 缘具细刺。A1,8节;A2,4 节,外肢仅1节。雄性第一胸 足底节内末角的刺呈钩状, P2-P4内、外肢均3节,P5两 性均2节。为淡水或咸淡水种 类。
人体和家畜的健康和幼鱼生长。
39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幼体。 2.简述桡足类的基本特征。 3.绘图区别哲水蚤目、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的 特征。 4.试述桡足类的经济价值及其与渔业的关系。 5.简述桡足类的生殖发育特点。
40
10
三、生殖和发育
• 雌雄异体,雄性用A1或P5抱握雌体,进行交配。
交配时把精荚从雄孔排出,用P5固定在雌体生
殖孔旁,受精形成受精卵。
• 无节幼体和桡足幼体
11
无节幼体: 一龄:体呈卵圆形,不分 节,有3对附肢,A1、A2、 大颚,身体末端具一对尾触 毛,又叫六肢幼体。 二龄:身体末端分叉。 三龄:出现第一小颚的原 基,尾触毛2对。 四龄:第一小颚较发达。 五龄:第二小颚出现,末端 具3 对尾触毛。 六龄:出现颚足及前2对胸 足的原基。
19第五章-桡足类解析
哲水蚤目 体形 前体部宽于后体部 活动关节 明显,第五胸节与 生殖节之间
剑水蚤目 前体部宽于后体部 明显,位于第四与 第五胸节之间
猛水蚤目 前后体部略等宽 不明显,如有在第 四五胸节之间
卵囊
一个(许水蚤除外)
二个Biblioteka 主要浮游生活一个以底栖生活为主
生活方式 主要浮游生活
第一触角 23~25节,长度超过 长度适中,6~17节 最短,5~7节,仅 后体部。最长可超 组成,长达1/3头节 为头节长的1/5,最 过尾刚毛之末端。 至头胸部末端之间。长也不超过头节末 雄一侧变为执握器。 雄左右皆为执握器。端。雄左右均为执 握器
7
第 五 胸 足
雌雄有别,雌:左右对称,雄左右不对称。
8
二、主 要 特 征
1. 体呈圆筒形,分节明显,由16-17个体节组成,但由于体节的
愈合,一般不超过11节,即头部1节,胸部5节和腹部5节。
2. 体分为较宽的头胸部和较狭的腹部,即前体部和后体部。 3. 附肢:头部5对(A1,A2,M,M1,M2);躯干肢6对(颚足(Mp),
前体部(头胸部): 头节+1-5胸节 额角、A1、感觉棒、 A2、M、上唇、下唇、 M1、M2、颚足、第1 至第5胸足。 后体部(腹部):
生殖节、生殖孔、第2 腹节、第3腹节、尾节、 尾叉、羽状刚毛。 由3~5节组成,雌雄有
哲水蚤Calanus
别,雄比雌多一节。
3
第一触角(A1)
单肢型,细长,由25 节组成,末2~3节具 羽状刚毛,是运动和 执握的器官,有明显 的雌雄区别,雄常特 化成执握器,哲水蚤 目为一侧,剑、猛水 蚤则两侧均弯曲。
第四章 桡 足 亚 纲
Copepoda
桡足亚纲是一类小型的甲壳动物,广布于海洋、 淡水或半咸水,其中绝大多数生活于海洋。 生活于淡水中的桡足类,数量多,分布广,为 淡水浮游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鱼类和其他动 物良好的天然饵料。另外,也有一些种类是营寄 生生活的,寄生于鱼类中,引起疾病。
第七章 桡足类的培养
第一小颚是一对很小的附肢,原肢发达,2节组成,第 一节内缘基部形成一大的咀嚼叶,外缘具一突出小叶, 即上肢;第二节内缘具一突出小叶,内、外肢都不发 达,内肢为2节,外肢为l节,外缘亦具羽状毛。第一小 额的形状随种类而异,滤食性者(如哲水蚤)有较多的刚 毛,捕食者(如歪水蚤)则刚毛退化。
第二小颚呈叶片状,单肢型,外肢,构造简单;基肢 由2节构成,内缘各突出2小叶,上生许多羽状刚毛; 内肢2节,缘亦有羽状刚毛,刚毛能形成网状,以搜集 食饵。
桡足类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
桡足类能提高海水鱼幼体的成活率和促进生长。 原因: (1)桡足类是鱼虾蟹的天然饵料,摄食桡足类无节幼体能刺激或诱发其开口阶段的 摄食反应 ; (2)海水幼鱼对其他生物饵料(轮虫)的利用率比较低; (3)桡足类的营养与其他生物饵料相比,营养价值高,能满足鱼虾幼体的生长需求。
颚足是胸部的第一对附肢,单肢型,缺外肢,较长大; 基肢2节,较粗大;内肢分5:各节的内缘均生羽状刚 毛。颚足的结构亦随种和食性而不同,滤食者多羽状 刚毛,捕售则具强刺,有的则呈爪状。
胸足:位于胸部的腹面,上生 羽状刚毛,用于游泳,通称游泳足, 即为第2—6胸肢,通称1—5对胸足 (P1-5)。前四对皆为双肢型,其结构基 本相似,一般没有雌雄的区别。基肢 2节,内、外肢各3节,通常内肢较短 小,外肢的外缘常有短刺,称外缘刺, 外肢和内肢具发达的羽状刚毛,为主 要的游泳器官。第五对胸足随种类的 不同,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雌、雄 有显著的区别,是鉴定种类的最主要 依据。哲水蚤属雌性左右对称,雄性 )生活史 发育过程中有变态
卵 无节幼体:分为5~6期,前3期以卵黄为生,第4期后,肛门开口,开始摄食 桡足幼体:体增长,出现体节,身体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基本具备成 体外形特征,可分为5~6期。
桡足类培养—桡足类营养成分(生物饵料培养课件)
桡足类幼体阶段的脂类含 量一般以新孵化出的无节 幼体的比较高
体新 脂孵 类化 含出 量无 高节
幼
储存 脂类
桡足幼体以后的发育,需要储存脂类(中性脂), 以维持其生殖和度过不良季节。储存脂类一般有 两种:蜡脂(Wax esters WE)和甘油三酯(TG)。
蜡脂
蜡脂储存形式是为应付长时期(4~8个月)的不良 环境,如高纬度桡足类种类,长时间处于低温环 境,食物缺乏,如上述西北太平洋的哲水蚤类的 蜡脂含量占总脂肪含量的80%以上。桡足类产生滞 育卵前,储存了大量的蜡脂
氨基酸
桡足类的氨基酸组成和营养,也 比卤虫的营养价值高(必需氨基酸 含量相对较高 可用每种氨基酸重 /总氨基酸重计算),除了含有较 低含量的蛋氨酸和组氨酸以外, 其游离氨基酸的含量也较高
3.脂类营养
脂
类 海水浮游桡足类的脂类含 量,根据其纬度,季节和
含 食物丰度有巨大的变化,
量 为2%~73%DW。
甘油 三酯
甘油三酯的储存主要是为了应付短时期内的能量 需求。不同种类的桡足类的卵的储存脂肪也不同, 大部分哲水蚤卵是甘油三酯,也有储存蜡脂的卵。
4.脂肪酸强化
饵料对桡足类脂肪酸组成会产生一 定的影响,但不同的种类,饵料产 生的影响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现已 证实,哲水蚤的脂肪酸组成受饵料 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比较大,而且随 着其不同阶段而有所变化。
二、桡足类消毒
2.挠足类消毒
鲜活及冷冻的生物饵料必须经过高效 的消毒处理才可使用。常规的消毒方法, 如冷冻、紫外线杀菌、双氧水处理等都不 能彻底解决生物饵料可能携带病原的问题。 目前,世界公认的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 gamma射线辐照处理。
三.桡足类营养成分
1
桡足类概述PPT课件
授课:XXX
33
(一)哲水蚤目
哲水蚤目的前体部比后体部显著宽大,活动 关节位于末胸节和第一腹节之间。
第一触角通常比身体长,雌性的左右对称, 雄性的对称或一边形成执握触角。
我国有21个科,其中较常见的有11科。
2021/3/24
授课:XXX
34
• 前体部(即头胸部)显著宽于后体部(腹部),活动关节位于最末 胸节与第一腹节之间。头 部与第一胸节、第四与第五胸节常 愈合。腹部雌体4节,雄体5节。雌体生殖节大,腹面有l对 生殖孔。雄体生殖孔1个,位于左侧。
2021/3/24
授课:XXX
13
(5)第二小颚(maxilla)
• 是一对较小的附肢,位于第一 小颚后方,是头节的最后一对 附肢。单肢型,由发达的基肢 和简单的内肢构成,
• 外肢退化。基肢分2节,内侧突 起,称为小叶,一般有5个。
• 内肢短小,一般不超过5节,都
具有刚毛。刚毛能形成网状,
以搜集食饵。小叶和刚毛的形
是一对双肢型附肢,位 于第一触角后方。一般 由2节基节、2节内肢和 5-7节外肢组成。各节的 内缘和内、外肢末节的 远端都有刚毛。内、外 肢的结构及其长短比例 是分类的依据之一。这 对附肢与桡足类的食性 有关。
2021/3/24
授课:XXX
11
(3)大颚(mandibula
是第1对口器附肢,位于第二 触角后方的上唇之下。
最后一次蜕皮,即变为成 体,雄性腹部增至5节,有 雌雄区别。
2021/3/24
授课:XXX
25
2021/3/24
授课:XXX
26
二、桡足类的分类
• 哲水蚤目(Calanoida) • 剑水蚤目(Cyclopoida) • 猛水蚤目(Harpacticoida) • 怪水蚤目(Monstrilloida) • 背卵囊水蚤目(Notodelphyoida) • 颚虱目(Lernacopodoida) • 鱼虱目(Caligoida)。
19第五章-桡足类
60
3.经济意义
1 是各种经济鱼类如鲱、鲐、须鲸类等的重要饵料。桡足类的 分布和鱼群的洄游路线密切相关,可作为寻找渔场的标志。 2 某些种类与海流密切相关,可作为海流水团的指标生物。 3 影响渔业生产。如台湾温剑水蚤侵袭鱼苗、鱼卵,影响鱼类 孵化。
4 是某些寄生虫的中间宿主,如一些剑水蚤和镖水蚤等,影响
P5
45
广布中剑水蚤M. leuckarti 雄
46
广布中剑水蚤M. leuckarti 雌
47
48
温剑水蚤属Thermocyclops
头胸部卵圆形,腹部瘦削。 尾叉较短,内缘光滑。第五 胸足分2节,基节短而宽, 外末角突出1根羽状刚毛, 末节窄长,末缘具1刺和1刚 毛。本属在鱼池中常见的是 台湾温剑水蚤 T.taihokuensis和透明温剑 水蚤T. hyalinus,在鱼苗孵 化季节常侵袭鱼卵和鱼苗, 影响渔业生产。
4
A2:双肢型,游泳器官。
大颚:双肢型,基肢2节
基肢:2节(基节+底节),内肢2节, 基节-几丁质板,面向口的 外肢7节 一端呈锯齿状,称咀嚼缘
内外肢各有许多强状的刚毛 内外肢的结构及长短比例-分类 内肢2节,外肢5节,皆为羽 状刚毛。
5
第一小颚:双肢型,很小。 基肢很发达,基节:内缘形成 一大的咀嚼叶,外缘具一突出 小叶,即上肢。底节:内缘具 一突出小叶。内外肢不发达, 内肢2节,外肢1节。
雌性第4胸节背面有1矩状突起。 腹部3节,生殖节长而宽,第2 腹节窄而短。雌性P5内肢2节, 外肢第2节末端爪状刺发达, 内、外缘有锯齿,末端有2根
♂ P5左 ♂ P5右
♀
不等长的刺。雄性第4胸节背
面无矩突,右足内肢短小,仅 1节,左足外肢末端的钳板粗 壮,内侧面有横的梯级状隆线。
《桡足类的培养》课件
疾病防治
桡足类可以作为养殖鱼类的生物防治 手段,通过捕食病原体和寄生虫,降 低鱼类疾病的发生率。
桡足类能够净化水质,改善养殖环境 ,有利于养殖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科学实验与研究
01
生态学研究
桡足类在生态学研究中具有重要 价值,可以用于研究生物多样性 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
02
生物学特性研究
03
环境监测与评估
的生态平衡。
富营养化治理
桡足类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 营养盐,有助于降低水体的富营养 化程度,改善水质。
消减污染物
桡足类能够通过食物链作用消减水 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有害 物质,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水产养殖
鱼类饵料
桡足类可以作为养殖鱼类的优质饵料 ,提供丰富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
养殖环境调控
解决方案2
优化繁殖条件,如食物供应、光照等,以缩短繁殖 周期。
问题3
疾病和寄生虫的传播
解决方案3
定期检查,及时隔离和治疗病患,防止疾病扩散。
桡足类养殖的市场前景
市场1:水产养殖业
01
市场2:生物科学研究
03
02
前景1: 作为高蛋白饲料,满足水产养殖业 的需求。
04
前景2: 在生态学、生理学等领域有广泛 应用。
野外采集与合适的采集工具和采 集地点,掌握采集技巧, 确保采集的桡足类健康且 具有代表性。
驯化环境
模拟自然环境,提供适宜 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使 采集的桡足类逐渐适应人 工饲养环境。
驯化管理
定期监测和调整环境条件 ,提供适宜的饲料,保持 水质清洁,预防疾病发生 。
人工繁殖技术
桡足类的生活环境与习性
生活环境
4.桡足类
如果在鱼苗未下塘时,已出现大量的大 型枝角类和桡足类,用0.3ppm的晶体敌百 虫杀死大型枝角类。保证在鱼苗下塘时, 轮虫是塘中的主要种群。
复习思考题:
1、解释:桡足类,无节幼体,桡足幼体。 2、简述桡足类的基本特征。 3、绘图区别哲水蚤目、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的特 征。
第五对胸足随种类而不同, 雌、雄有显著的区别,是鉴定 种类的最主要依据。
雌性一般左右对称,雄性一般不对称
第二节 生殖发育特点 1、生殖;在生殖季节 雄体用第一触角或第五 胸足抱握雌体。交配时, 雄体先用第一触角抓住 雌体的尾叉,随后用第 五右胸足抱住雌体的腹 部。接着精荚从雄孔排 出,雄体就利用第五左 胸足取下精荚,并固着 在雌孔旁,然后精卵受 精,排到水中孵化成无 节幼体。
人、畜、禽的食料;有些桡足类的产量很大, 如挪威沿海水域直接捕捞飞马哲水蚤已有几十年 的历史,作为人类、家畜和家禽的食料,具有很 高的营养价值。
案例1;罗源岐后村养殖桡足类。
2 、危害;
侵袭鱼卵、鱼苗. 寄生虫的中间寄主;一些剑水蚤和镖水 蚤是人和家畜的某些寄生蠕虫,如吸虫、 绦虫、线虫的中间宿主。
三. 休眠现象和方式
休眠现象;夏眠或冬眠,休眠以桡足幼体 (通常是第1期至第5期)和雌、雄成体进行。未 见无节幼体进行冬眠的报导。
休眠方式;身体藏在一个包囊中,包囊由特 殊的分泌物粘住一些泥块、植物块组成。有的剑 水蚤带着卵囊,在包囊中的卵囊也一并度过不利 的环境条件。也有的种类在水域底部的淤泥中越 冬,如广布中剑水蚤。
4、试述桡足类的经济价值及其与渔业的关系。 5、简述桡足类的生殖发育特点。
6、试述鱼苗池浮游动物种群演替与鱼苗食性的改 变的关系。
雄 雌
桡足类概述
节,由16-17个体节组成, 但由于愈合的结果,一般 不超过11节。身体分为前 体部(metasome)和后 体部(urosome),二者 之间有1个活动关节,其 位置是分类的依据之一。
前体部:
头部:由头节(5个体节 愈合而成)和第一胸节 愈合而成。
胸部:胸部由3-5节组成, 每节均有1 对附肢,最 末胸节的后侧角形状在 哲水蚤目的种类鉴定上 具一定意义。
一般为双肢型,基节2节,为 几丁质板,面向口的一端呈 锯齿状,称为口缘或咀嚼缘。 在咀嚼缘上有不同形状、大 小和数目的缘齿:腹齿、中 央齿和背齿。齿的形状和数 目与食性有关。
(4)第一小颚(maxillula)
是一对很小的附肢,位 于口的下方。 双肢型,构造复杂,随 种类和食性而异。一 般,基肢分4节,第一 至第四节分布称为基 前节、基节、第一底 节和第二底节。
桡足类概述
桡足类
一、 桡足类的形态构造和生殖发育特点 二、桡足类的分类 三、桡足类的生态分布和意义
• 桡足类在分类地位上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 是一类小型、低等的甲壳动物。
• 分节明显。一般由16—17个体节组成,但由于愈合原 因.一般不超过11节。体分前体部(metasome)和后体部 (urosome),在两者之限 具一活动关行。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年11期
海
洋
浮
(二)生长与个体大小
游 生
物
学
六
浮
桡足类的生长受内在因素和外界因素的
游 甲
壳
共同影响。内在因素主要是代谢率,外界因
动 物
素主要是温度和饵料。
同一种桡足类的个体大小常与纬度、深度
水生生物学-桡足类
第二篇浮游动物Zooplankton浮游动物(zooplankton)是指悬浮于水中的水生动物。
它们或者完全没有游泳能力,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做远距离的移动,也不足以抵抗水的流动力。
一般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
第三章桡足类Copepoda学习重点形态特征生殖方法各目的特征及雌雄鉴别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
已知3目206种和亚种,其中26种为世界性种类我国96种,占总数的47%1.体长:体长0.3~3mm,最长5mm,一般小于2-3mm。
2.体形:体窄长,分节明显,实际不超过11个。
(1)头部:6个体节愈合成一节,称头节,腹面具6对附肢。
*第一触角:为主要的运动器官,是一对不分枝的附肢。
雌雄异型。
* 第二触角:短小,是一对两叉式的附肢。
剑水蚤的外肢消失呈单肢状。
口器:大颚(咀嚼)、第1、第2小颚(辅助滤食和捕食)、颚足(游泳及捕食)组成。
第1小颚额角:位于头节前的突出,第一触角的前面部分。
单眼(无节幼体眼):头部前端,两个侧眼和一个中眼组成,呈黑色、蓝色、红色,与视觉神经相连。
(2)胸部:A. 体节:5个体节,每节腹面有一对胸足。
第一胸节大都和头节愈合,因此头部和胸部合称为头胸部。
B. 胸足或游泳足:5对,起游泳作用。
Swimming legs第1-4对胸肢:构造基本相同,为双肢型。
第五对胸肢:雌体:一般左右对称。
雄体——随种类差别很大,如哲水蚤雄体左右不对称,右肢的内外肢皆短小,左肢变成了执握器。
第六对胸肢第1触角第2触角第1小鄂鄂足第1胸足第2345腹节尾叉额角大鄂第2小鄂头节第1胸节第2胸节第3胸节第4胸节第5胸节生殖节晢水蚤雄体模式图(腹面观)第2胸足第3胸足第4胸足第5胸足(3)腹部或体后部:无肢区,不多于5节。
最后一节称肛节。
(4)*尾叉:为肛节后缘的分叉。
4.内部构造(1)消化系统:口、食道、胃、肠、直肠、肛门。
(2)排泄器官:为颚腺或壳腺:一对不规则的盘曲状管道,盲端在胃的附近,另一端开口于第二小颚基部。
第七章 桡足类的培养
第一节 桡足类的生物学
桡足类(Copepod)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 (Crustacea)、桡足亚纲(Copepoda)。
桡足类在海区的浮游生物种群中分布,至少占70%的种 类,而且主要是哲水蚤类 。桡足类除少部分在半咸水或淡 水区域,大部分是海水种类。是众多经济鱼类和虾蟹幼体主 要天然的饵料生物 。
桡足类的生物学
一、形态特征 二、生殖习性 三、发育与生长 四、摄食方式
一、形态特征
1. 外形
体形多样,与生活环境有关;体色多样,具保护意义 ; 大多数种类体色取决于生活环境和身体中的油滴颜色。身体 分节明显,由16~17个体节组成,但由于愈合的结果,一般 不超过11节。身体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桡足类雌雄异体,异形。 一般地,哲水蚤类从桡足 幼体第五期开始,生殖器官便有雌、雄性的分化代开始,人们开始试图进行 桡足类的集约化培养,主要是为了替代卤虫无 节幼体在鱼虾蟹育苗中的利用。
哲水蚤类和猛水蚤类的某些种类,由于对 环境的适应性较强,而被作为集约化培养的理 想的对象。
培养条件和要求
1. 种类特性:大部分用于集约化培养的哲水蚤种类都属于近岸 或河口的种类,这些种类的显著特点是个体小,繁殖快,广温 广盐性,适宜实验室培养,室外培养极易形成优势种。
二、繁殖习性
• 雌雄异体,单一生殖腺。 • 产卵的方式:
自由产卵于水中:大多数哲水蚤。 带卵囊:产出卵由输卵管分泌物形成卵囊,挂于生殖节背、腹两侧面。 粘性卵:产出卵粘于胸足。
• 发育与生长:
卵 无节幼体6期
桡足幼体5期 成体
桡足类的产卵形式有下列3类:
(1)自由产卵于海水中:大多数哲水蚤类; (2)带卵囊:由输卵管分泌物把卵集聚成大小、形状和位置不同的卵囊; (3)黏性卵:有些哲水蚤类(如拟哲水蚤)产黏性卵,黏附在胸足上或身体上。
第五章-桡足类
10
无节幼体: 一龄:体呈卵圆形,不分 节,有3对附肢,A1、A2、 大颚,身体末端具一对尾触 毛,又叫六肢幼体。 二龄:身体末端分叉。 三龄:出现第一小颚的原 基,尾触毛2对。 四龄:第一小颚较发达。 五龄:第二小颚出现,末端 具3 对尾触毛。 六龄:出现颚足及前2对胸 足的原基。
62
32
小星猛水蚤属Microsetella
额角弯向腹面呈喙状。A1雌 5节,雄6节,执握状,前4对 胸足内外肢3节,内肢长于外 肢。P5退化。
33
34
35
美丽猛水蚤属Nitocra
体圆柱形,额突出,腹部各 节的侧面、尾叉及肛门板 后缘具细刺。A1,8节;A2, 4节,外肢仅1节。雄性第 一胸足底节内末角的刺呈 钩状,P2-P4内、外肢均3 节,P5两性均2节。为淡水 或咸淡水种类。
4
A2:双肢型,游泳器官。
大颚:双肢型,基肢2节
基肢:2节(基节+底节),内肢2节, 基节-几丁质板,面向口的
外肢7节
一端呈锯齿状,称咀嚼缘
内外肢各有许多强状的刚毛
内肢2节,外肢5节,皆为羽
内外肢的结构及长短比例-分类 状刚毛。
5
第一小颚:双肢型,很小。 基肢很发达,基节:内缘形成 一大的咀嚼叶,外缘具一突出 小叶,即上肢。底节:内缘具 一突出小叶。内外肢不发达, 内肢2节,外肢1节。
生殖节之间
第五胸节之间
四五胸节之间
卵囊
一个(许水蚤除外) 二个
一个
生活方式 主要浮游生活
主要浮游生活
以底栖生活为主
第一触角
23~25节,长度超过 长度适中,6~17节 最短,5~7节,仅 后体部。最长可超 组成,长达1/3头节 为头节长的1/5,最 过尾刚毛之末端。 至头胸部末端之间。长也不超过头节末 雄一侧变为执握器。 雄左右皆为执握器。端。雄左右均为执
桡足类的培养
桡足类的培养桡足类的培养(P203)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是众多经济鱼类和虾蟹幼体主要的天然饵料生物;第一节桡足类的生物学一、形态特征1.外形:桡足类的体形是多种多样的,浮游种类的躯体呈圆筒状,附肢刚毛发达;底栖种类则扁平、狭长,适于爬行,海水表层种类的身体透明、无色或星蓝色,这是因其内表皮含有类胡梦卜类的蓝色素的缘故;深海种类,因含有甲壳素,故常带红色; 而热带海城的种类色彩更鲜艳美丽:淡水产的种类大多白色不透明。
桡足类绝大多数种类的体色还取决于身体中的油滴,这种油滴呈红色或蓝色,贮藏在中肠腺和整个身体中,这些油滴也可积聚形成油囊。
桡足类的身体分节明显,由16~17个体节组成,但由于愈合的结果,一般不超过11节。
身体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头胸部包括头部和胸部。
头部由头节(5个体节愈合而成)和第一胸节(有时和第一、二胸节)愈合而成。
胸部由3~5节组成(应为6节,但在有些种类。
第一或第一、二胸节与头节愈合,末2胸节也常愈合),各节均有1对胸肢。
最末胸节的后侧角的形状,在哲水蚤目常随种类而异,这在鉴定种类上有一定意义。
腹部不具附肢,一般由3~5节组成,雄性比雌性的多一节。
第一腹节称生殖节,其生殖孔,在雌性中,腹面影大为生殖突起,这个腹节的形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生殖习性(P208)1.生殖系统:桡足类雌雄异体,异形;卵巢前端有一对输卵管,生殖孔位于第一腹节的腹面;2.生殖:桡足类一般进行两性生殖①自由产卵于海水中;②带卵囊:由输卵管分泌物把卵集聚成大小、形状和位置不同的卵囊;两个输卵管孔靠近的,只形成一个卵囊,悬挂于雌体腹面;卵可分为滞育卵或休眠卵和夏卵;三、发育与生长(P212)(一)生活史桡足类孵出的幼体叫桡足类无节幼体Ⅰ期;无节幼体一般分为5-6期,一般前三期为卵黄为生,第四期以后,肛门开口,开始摄食;(二)桡足类的生长每蜕皮一次,即进入新的发育期;桡足类的生长速度受温度、饵料、光照条件的影响;日本虎斑猛水蚤在低温条件下生长慢,在高温条件下生长快;温度不但影响桡足类的生长周期,也影响桡足类的个体大小和生长速度;四、摄食方式、投饵和饵料质量(P212)桡足类的摄食方式包括滤食方式、碎屑食性方式和捕食方式,滤食方式主要是哲水蚤的种类,碎屑食性方式是猛水蚤的种类,捕食方式主要包括一部分猛水蚤和剑水蚤的种类;(一)滤食方式、饵料和饵料质量桡足类产卵量随着饵料密度的升高而增加;饵料的其他营养成分对桡足类的生殖力也有重要作用;(二)碎屑食性方式、饵料和饵料质量食物数量、质量对生长繁殖的影响;用混合微藻培养猛水蚤的效果往往高于单一微藻培养的效果;碎屑以及与其相关的微生物,可能在猛水蚤的食物中起到重要的营养作用;第三节桡足类的收集和大面积培养我国池塘施肥培养桡足类的方法大面积土地培养桡足类,在我国两厂、浙闽地区、北方沿海以及台湾地区都有开展,(1)池塘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通过减轻身体比重
❖ 通过产生比水还轻的物质:a)产生气体:异形胞 、僧帽水母、群体顶部大气囊:调整气体的容量, 悬浮于一定水层b)油滴:硅藻,枝角类、桡足类 、浮游性的鱼卵
❖ 分泌胶质:微囊藻、空球藻 ❖ 增加体内水分:水分增加,更接近水的比重,浮游
生物含水量比底栖动物多 ❖ 外壳和骨骼退化和消失 ❖降低离子浓度:Gross 和 Zeuthen 1948年作了研
4. 水底生物:分六类
❖ 固着生物:固着于水底不移动。运动器官、感觉器官都已 退化
❖ 周丛生物:固着生物,于水底或水体物体上面,形成丛生 现象,如蠕虫、轮虫等,是许多动物的食物。同时是航行 的障碍,含有毒的重金属
❖ 底埋生物:居住在软的沙土,淤泥中;如瓣鳃类、蠕虫、 棘皮动物、双翅目昆虫幼虫。
❖ 底栖生物:居住于水体底部,能稍微活动的种类,如螺蛳 、蚌、海星、海胆
❖第五对胸肢: 雌体:一般左右对称。
雄体——随种类差别很大,如哲水蚤雄 体左右不对称,右肢的内外肢皆短小 ,左肢变成了执握器。
第六对胸肢
额角
大鄂 第2小鄂
头节 第1胸节 第2胸节 第3胸节 第4胸节 第5胸节
生殖节
第1触角
第2触角 第1小鄂 鄂足
第1胸足
(3)腹部或体后部: 无肢区,不多于5节。最后一节称肛节。 (4) *尾叉:为肛节后缘的分叉。
究认为,硅藻适应浮游生活的一个重要机制就是减 少体内重二价离子浓度
3.主动性适应
❖原生动物的鞭毛,轮虫的纤毛,枝角 类和桡足类的附肢;不仅使生物向前 运动,可是生物保持悬浮状态。溞第 二触角运动,不运动是下沉;哲水蚤 第一触角发达,借助之进行跳跃式运 动,不动时,下降滑翔。
❖ 钻蚀生物:海洋生物有些可钻蚀石、木,生活于自己钻蚀 的通道内,如船蛆
❖ 水底游泳生物:可暂时到水层中游泳一段时间,如虾蟹
二、浮游机制
1. 扩大身体表面积来增加浮力
❖ 扩大个体表面积:盘状体型的小环藻,角 甲藻夏季三个角,大多数体型微小本身就 是对浮游的适应:4ЛR2/4/3ЛR3=R/3
❖ 结成群体扩大表面积:脆杆藻,盘星藻 ❖ 遍生细长刺毛:鱼鳞藻
第2胸足 第3胸足 第4胸足 第5胸足
第2345腹节
尾叉
晢水蚤雄体模式图(腹面观)
4.内部构造
(1)消化系统:口、食道、胃、肠、直肠、 肛门。
(2)排泄器官:为颚腺或壳腺:一对不规则 的盘曲状管道,盲端在胃的附近,另一端 开口于第二小颚基部。身体表皮及消化道 后部亦有一定排泄作用。
(3)循环系统: A. 哲水蚤具心脏、血 管; B. 剑水蚤和猛水蚤无 心脏血管,通过消化 道的蠕动和外部附肢 的运动而促进血液流 动。
在1-2胸节之间
主要浮游生活,敞水带
滤食性
退化,很小、贫刺、贫毛 的单肢形;雄体有第6胸足 无 主要浮游生活,水中层
捕食性
退化,通常1-2节,雌雄 异型,多刺、多毛,无执 握作用
无
底栖生活为主,水底
刮食性
五、食性与运动方式
1.食性 (1)滤食性:藻类、细菌、原生动物、有机
碎屑。
(2)掠食性:水生昆虫的幼虫、水蚯蚓、枝 角类;肠中动物占3/4,植物占1/4。
剑水蚤有第六胸足),第1-4胸肢的刚毛 数、刺和节数等 4. 生殖器和可动关节的位置 5. 尾叉的形状及其上的刚毛和刺的数目。
十、复习题
1.桡足类的基本形态构造和主要特征 2.如何区分三个目的雌雄个体 3.如何区分枝角类和桡足类 4 .桡足类生殖和个体发育的特点
十一、浮游生物对浮游生活的适应机制
2. 第一触角为主要的运动器官,是鉴别种类和雌雄个 体的依据。
3. 第五胸足:有的退化,有的左右不对称。 4. 具有1-2个卵囊,挂在生殖节的两侧或腹面。 5. 主要进行有性生殖,在发育的过程中经过变态,既
无节幼体期和桡足幼体期。 6. 有心脏或无。
九、种属鉴定的依据
1. 选择成体。 2. 从外形区分三大类(触角、体形、卵囊) 3. 分种依据:雌雄第一触角,第四五胸足(
腹面。 ❖ *雄体:第一触角或第一触角的右触角弯曲成执握器;
雄体比雌体小,腹部节数较多,第五胸足左右不对称, 为分类上的依据。
2.交配(以哲水蚤为例)
❖ 雄体以执握器抓住雌体的尾部,然后用第五胸足右胸足夹住雌体的生 殖节,第五左胸足将精荚挂在雌体的生殖孔上,受精后的受精卵排于 卵囊中,挂在生殖节,并开始胚胎发育,经过6个无节幼体期和5-6个 桡足幼体期的变态过程,才发育成成虫。
前体部后体部略等宽
2第一 触角
雌体:最长,一般由23-25 节组成,长度超过后体部 ,最长可达尾刚毛末端
雄体:左右不对称,其右 触角粗大弯曲成执握器
雌体长度适中,由6-17节组 成,短者化为头节长的1/3 ,长者可达头胸部的末端
雄体:左右对称的执握器
雌体最短,一般由5-9节组 成,短者仅为头节长的1/5 ,最长也不超过头节末端
雄体:左右对称的执握器
3卵囊
一个,在身体中间 (许水蚤除外)
两个,在身体两侧
一般一个,在身体中间
晢水蚤
剑水蚤
猛水蚤
4活动 明显,位于第五胸足与生 明显,位于第四、第五胸 不明显或没有,位于第四
关节 殖节之间
足之间
、第五胸足之间
5第五 胸足
6心脏
7生活 习性
8食性
雌体退化;雄体左右不对 称,成为辅助交接器。
一、水生生物的生态类群
1. 浮游生物:生活于水层中,具非常不发达的运动器 官的一类生物。悬浮状态,随水流和波浪被动移动 。如:浮游植物、细菌、浮游动物。
2. 游泳(自游)生物:具强大发达的运动器官的大型 生物,以很快的速度游动,甚至可逆流而进。如鱼 、哺乳类。
3. 漂浮生物:居住在水表膜上的生物。可在静水的水 面浮游生长,如浮萍。
3.发育 (1)无节幼体期1,2:
(2)桡足幼体期:
四、各目特征
哲水蚤Calanoida
剑水蚤 Cyclopoid
猛水蚤Harpacticoida
1体型
淡水桡足类三个目主要特征的比较
晢水蚤 Calanoida
前体部远宽于后体部
剑水蚤 Cyclopoid
前体部稍宽于后体部
猛水蚤 Harpacticoida
1.是幼鱼和某些经济鱼类的良好的天然食 料。
2.虾酱的原料、人类的食物 3.作为测定水体污染的指示生物。 4.剑水蚤和镖水蚤是人体及家畜、家禽、
蛙、鱼等有益动物某些体内寄生蠕虫的 中间宿主。 5.温剑水蚤的一些种类有时能侵袭鲢、鳙 、草、鲤等家鱼的鱼卵和鱼苗。
八、桡足类的主要特征
1. 体圆筒形,分节明显,分头、胸、腹和尾叉四个部 分,头胸部有11对附肢,腹部无附肢。
第二篇 浮游动物Zooplankton
❖ 浮游动物(zooplankton)是指悬浮于水中 的水生动物。它们或者完全没有游泳能力, 或者游泳能力微弱,不能做远距离的移动, 也不足以抵抗水的流动力。
❖ 一般有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 。
第三章 桡足类 Copepoda
学习重点
形态特征 生殖方法 各目的特征及雌雄鉴别
❖ *第一触角:为主要的运动器官,是一对不分枝的附肢。雌 雄异型。
* 第二触角:短小,是一对两叉式的附肢。剑水蚤的外肢消 失呈单肢状。
❖ 口器:大颚(咀嚼)、第1、第2小颚(辅助滤食 和捕食)、颚足(游泳及捕食)组成额角:位于头节前的 突出,第一触角的前 面部分。
(3)刮食性:刮食水底表层碎屑、动物、植 物尸体。
(4)混合型:藻类、原生动物、轮虫、动物 尸体。
2.运动 (1)浮荡:哲水蚤 (2)游泳:剑水蚤 (3)蠕动:猛水蚤
六、生态分布
❖ 绝大多数生活于海洋中,少数生活在淡水中
❖ 一般哲水蚤营浮游生活,猛水蚤营底栖生 活,剑水蚤介于上述两大类之间。
七、经济意义
(4)生殖系统:
❖ ♀:卵巢——输卵管——子宫——输卵管——纳精囊——
生殖孔。
纳精囊:是贮存由精荚释放出精子的地方。
❖ ♂:精巢——输精管——精囊——精荚囊——射精管排出
精荚。
三、生殖与发育
❖ 雌雄异体,主要进行有性生殖。 1. 雌雄个体区分 ❖ * 雌体:第一触角直,具1-2个卵囊,附在生殖节两侧或
❖ 单眼(无节幼体眼) :头部前端,两个侧 眼和一个中眼组成, 呈黑色、蓝色、红色 ,与视觉神经相连。
(2)胸部: A. 体节:5个体节,每节腹面有一对胸足。第一
胸节大都和头节愈合,因此头部和胸部合称为 头胸部。 B. 胸足或游泳足:5对,起游泳作用。
Swimming legs
❖第1-4对胸肢:构造基本相同,为双 肢型。
一、桡足类的分类地位
❖ 节肢动物门,甲壳纲,桡足亚纲。 ❖ 已知3目206种和亚种,其中26种为世界性
种类 ❖ 我国96种,占总数的47%
二、形态构造及其特征
1.体长:体长0.3~3mm,最长5mm,一般小于23mm。
2.体形:体窄长,分节明显,实际不超过11个。
3.外形构造:
(1)头部:6个体节愈合成一节,称头节,腹 面具6对附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