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设计规范
影院设计规范
![影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8b8ddb10975f46527d3e18e.png)
电影院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三章观众厅3.1视点和视距3.2 视线和有关夹角3.3 坐席、排距和走道3.4 银幕3.5 干扰光的防止第四章声学第五章放映机房第六章其它用房6.1 门厅、休息厅6.2 办公、服务、设备用房6.3 厕所第七章防火和疏散7.1 防火7.2 疏散第八章建筑设备8.1 给水排水8.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8.3 电器附录一银幕尺寸及其于观众厅的关系附录二名词解释附录三本规范用词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以及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屏及普通银屏(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照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1、特大型1021座以上2、大型801座-1200座3、中型501座-800座4、小型500座以下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当电影院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三、试听等级: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以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2、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8388451264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8388451264](https://img.taocdn.com/s3/m/a01acbfb1711cc7931b7168b.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标准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8-88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电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a2ac53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1.png)
× 人流组织应符合下列要求: × 1观众厅人流组织应合理, 确保观众旳有序入场及疏散, 观众入场和疏散人流不得有 交叉; × 2应合理安排放映、经营之 间旳运营路线,观众、管理 人员和营业运送路线应便捷 通畅,互不干扰。 × 各个观众厅、放映机房旳 层高设计应根据观众厅规模、 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综 合拟定。
型电影院旳集散空地旳深度 不应小于10m;特大型电影
3
总平面
4
× 3.2.1 总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宜为将来旳改建和发展留有余地; 2 建筑布局应使基地内人流、车流合理分流,并应有利于消防、停车和人 员集散。 × 3.2.2 基地内应为消防提供良好道路和工作场地,并应设置照明。内部道 路可兼作消防车道,其净宽不应不大于4m,当穿越建筑物时,净高不应 不大于4m。 × 3.2.3 停车场(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新建、扩建电影院旳基地内宜设置停车场,停车场旳出入口应与道路连 接以便; 2 来宾和工作人员旳专用停车场宜设置在基地内; 3 贴邻观众厅旳停车场(库)产生旳噪声应采用合适旳措施进行处理,预防 对观众厅产生影响; 4 停车场布置不应影响集散空地或广场旳使用,并不宜设置围墙、大门等 障碍物。
× 1.0.3 当电影院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 应按其主要用途拟定建筑原则。
× 1.0.5 电影院建筑设计应遵照电影产 业可连续性发展旳原则,并应与电影 院工艺设计紧密配合。
× 1.0.6 电影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 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原则旳 要求。
2
基地
× 3.1.1 电影院选址应符合本地总体规 划和文化娱乐设施旳布局要求。
× 3中型电影院旳总座位数宜为
域需求、使用性质、功能定
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
电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1130251de80d4d8d15a4f93.png)
4.1.1 电影院的规模按总座位数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规模。
不同规模的电影院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应大于18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11个;2 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1201~1800个,观众厅宜为8~10个;3 中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7个;4 小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小于等于7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4个。
本方案电影院为中型电影院,座位数为737个,观众厅为6个,其中包括5个容纳89人的小厅,以及一个容纳292人的大厅,小厅尺寸为13.72mX10.2m,长宽比例为1.35:1(1.3—1.7);高度为8.9m。
建筑面积约为140㎡;大厅尺寸为25mX15m,长宽比例为1.66:1(1.3—1.7);建筑面积约为375㎡,高度为8.9m;六个观众厅斜视角为40°(≤45°),小厅的仰视角为40.11°(≤45°),放映俯角为5.61°(≤6°),最近视距为5.1m(≥0.55W,W=8m),最远视距为12.1m(≤2.2W,W=8m);大厅的仰视角为40.14°(≤45°),放映俯角为4.70°(≤6°),最近视角为6.1m(≥0.55W,W=13m),最远视距为23.6m(≤2.2W,W=13m);集中设置的放映机房有两处,走道相通,放映机房的净深为2.80m,净高为2.8m,放映机镜头光轴距离机房地面高度为1.25m;主要的功能空间分为观众厅、公共区域、放映机房和其他用房;公共区域分为门厅、休息厅、售票处、小卖部、厕所等,满足群众的需求;其他用房宜包括多种营业用房、建筑设备用房、智能化系统机房和员工用房等4. 2 观众厅1 观众厅的设计应与银幕的设置空间统一考虑,观众厅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1.5±0.2):1;4 观众厅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方的黑框高度(0.5~1.0m)三者的总和;4.2.6 每排座位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0.80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0.85m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22个,在此基础上排距每增加50mm,座位可增加2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2 长排法:两侧有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1.O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1.1m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44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1ff838baa00b52acfc7ca79.png)
影剧院设计规范第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第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应能使观众及工作人员迅速疏散至有照明的安全地带,并为消防作业提供合适的通路及场地;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三、合建、附建的电影院除以防火墙与毗邻建筑划分成独立防火分区外,其余临空部分仍应按上款执行;四、设备用房应置于对观众干扰最少的位置,且应注意安全、卫生、消声、减振和设备安装维修的方便;五、总平面内宜设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场,或由城镇交通规划统一考虑;六、总平面内尚应满足排水、隔噪、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据条件布置绿化。
电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097b457581b6bd97f19ead9.png)
4.1.1 电影院的规模按总座位数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规模。
不同规模的电影院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应大于18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11个;2 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1201~1800个,观众厅宜为8~10个;3 中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7个;4 小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小于等于7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4个。
本方案电影院为中型电影院,座位数为737个,观众厅为6个,其中包括5个容纳89人的小厅,以及一个容纳292人的大厅,小厅尺寸为13.72mX10.2m,长宽比例为1.35:1(1.3—1.7);高度为8.9m。
建筑面积约为140㎡;大厅尺寸为25mX15m,长宽比例为1.66:1(1.3—1.7);建筑面积约为375㎡,高度为8.9m;六个观众厅斜视角为40°(≤45°),小厅的仰视角为40.11°(≤45°),放映俯角为5.61°(≤6°),最近视距为5.1m(≥0.55W,W=8m),最远视距为12.1m(≤2.2W,W=8m);大厅的仰视角为40.14°(≤45°),放映俯角为4.70°(≤6°),最近视角为6.1m(≥0.55W,W=13m),最远视距为23.6m(≤2.2W,W=13m);集中设置的放映机房有两处,走道相通,放映机房的净深为2.80m,净高为2.8m,放映机镜头光轴距离机房地面高度为1.25m;主要的功能空间分为观众厅、公共区域、放映机房和其他用房;公共区域分为门厅、休息厅、售票处、小卖部、厕所等,满足群众的需求;其他用房宜包括多种营业用房、建筑设备用房、智能化系统机房和员工用房等4. 2 观众厅1 观众厅的设计应与银幕的设置空间统一考虑,观众厅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1.5±0.2):1;4 观众厅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方的黑框高度(0.5~1.0m)三者的总和;4.2.6 每排座位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0.80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0.85m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22个,在此基础上排距每增加50mm,座位可增加2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2 长排法:两侧有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1.O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1.1m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44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967a1f790c69ec3d4bb75c9.png)
影剧院设计规范第1。
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
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
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
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第2.0.2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应能使观众及工作人员迅速疏散至有照明的安全地带,并为消防作业提供合适的通路及场地;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5m;三、合建、附建的电影院除以防火墙与毗邻建筑划分成独立防火分区外,其余临空部分仍应按上款执行;四、设备用房应置于对观众干扰最少的位置,且应注意安全、卫生、消声、减振和设备安装维修的方便;五、总平面内宜设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场,或由城镇交通规划统一考虑;六、总平面内尚应满足排水、隔噪、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据条件布置绿化。
〖万达院线〗影剧院设计规范
![〖万达院线〗影剧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403fd1ff242336c1eb95e9d.png)
〖万达院线〗影剧院设计规范影剧院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1a59b0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a1.png)
室内装修 室内装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观众厅室内装修应满足电影院声学要求; 2 室内装修所用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装饰装修 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规定;应采用防火、防污染、防 潮、防水、防腐、防虫的装修材料和辅料; 3 观众厅室内装修选材应防止干扰光,应选用无反光 面饰材料; 4 室内装修不得遮挡消防设施标志、疏散指示标志 及安全出口,并不得妨碍消防设施和疏散通道的正常使用;
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 〔1.5±0.2:1;
1.2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应取3kN /m2;观众厅踏步承 重500kg,周围的墙体要求200mm厚防火墙.
1.3 观众厅体形设计,应避免声聚焦、回声等声学缺陷; 1.4观众厅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 方的黑框高度〔0.5~1 m三者的总和; 1.5 新建电影院的观众厅不宜设置楼座; 1.6 乙级及以上电影院观众厅每座平均面积不宜小于 1.0m2,丙级电影院观众厅每座平均面积不宜小于0.6m2.
5.5:观众厅内座位楼地面宜采用台阶式地面,前后两排地坪相 差不宜大于0.45m;观众厅走道最大坡度不宜大于1:8.当坡 度为1:10~1:8时,应做防滑处理;当坡度大于1:8时,应采用 台阶式踏步;走道踏步高度不宜大于0.16m且不应大于 0.20m;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 于1:8.
8.3 放映窗应安装光学玻璃,观察窗宜安装普通玻璃;
8.4 垂直放映角为0º时,放映机镜头光轴距离机房地面 高度为1.25m;
8.5 放映窗口外侧的观众厅最后一排地坪前沿距离放映 光束下缘不宜小于1.90m.
8.6 放映机房至少有一外开门通至疏散通道,其楼梯和出 入口不得与观众厅的楼梯和出入口合用.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ca5a4d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de.png)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保证电影院建筑的设计质量,使其满足适用、安全、卫生及电影工艺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放映35mm的变形宽银幕、遮幅宽银幕及普通银幕三种画幅制式电影和数字影片的新建、改建、扩建电影院建筑设计。
1.0.3 当电影院有多种用途或功能时,应按其主要用途确定建筑标准。
1.0.4 电影院建筑应为观众创造安全和良好的视听环境,为工作人员创造方便有效的工作环境。
1.0.5 电影院建筑设计应遵循电影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并应与电影院工艺设计紧密配合。
1.0.6 电影院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 基地和总平面3. 1 基地3.1.1 电影院选址应符合当地总体规划和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要求。
3.1.2 基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宜选择交通方便的中心区和居住区,并远离工业污染源和噪声源;2 至少应有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
与基地临接的城市道路的宽度不宜小于电影院安全出口宽度总和,且与小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8m,与中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12m,与大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20m,与特大型电影院连接的道路宽度不宜小于25m;3 基地沿城市道路方向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和疏散人数确定,并不应小于基地周长的1,6;4 基地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5 基地和电影院的主要出入口,不应和快速道路直接连接,也不应直对城镇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26 电影院主要出入口前应设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或广场,其面积指标不应小于0.2m,座,且大型及特大型电影院的集散空地的深度不应小于10m;特大型电影院的集散空地宜分散设置。
3.1.3基地的机动车出入口设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350352中的有关规定。
4 建筑设计4. 1 一般规定4.1.1 电影院的规模按总座位数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规模。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8-88.doc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58-88.doc](https://img.taocdn.com/s3/m/f9f052df9e314332396893af.png)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JGJ58-88第1章总则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第3章观众厅3.1 视点和视距3.2 视线和有关夹角3.3 座席、排距和走道3.4 座席、排距和走道3.5 银幕3.6 干扰光的防止第4章声学第5章放映机房第6章其它用房6.1 门厅、休息厅6.2 办公、服务、设备用房6.3 厕所第7章防火和疏散7.1 防火7.2 疏散第8章建筑设备8.1 给水排水8.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8.3 电气附录一银幕尺寸及其与观众厅的关系附录二名词解释附录三本规范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219ab5d9e31433238689311.png)
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第1章总则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第3章观众厅3.1 视点和视距3.2 视线和有关夹角3.3 座席、排距和走道3.4 座席、排距和走道3.5 银幕3.6 干扰光的防止第4章声学第5章放映机房第6章其它用房6.1 门厅、休息厅6.2 办公、服务、设备用房6.3 厕所第7章防火和疏散7.1 防火7.2 疏散第8章建筑设备8.1 给水排水8.2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8.3 电气附录一银幕尺寸及其与观众厅的关系附录二名词解释附录三本规范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 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2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d81cf63767f5acfa1c7cdc0.png)
影剧院设计规范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 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 特大型1201座以上; 大型801座~1200座; 中型501座~800座; 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 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 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 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 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 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 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 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 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电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4edcf00ebe23482fb4da4c5d.png)
电影院的规模按总座位数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规模。
不同规模的电影院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应大于18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11个;2 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1201~1800个,观众厅宜为8~10个;3 中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7个;4 小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小于等于7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4个。
本方案电影院为中型电影院,座位数为737个,观众厅为6个,其中包括5个容纳89人的小厅,以及一个容纳292人的大厅,小厅尺寸为,长宽比例为:1(—);高度为。
建筑面积约为140㎡;大厅尺寸为25mX15m,长宽比例为:1(—);建筑面积约为375㎡,高度为;六个观众厅斜视角为40°(≤45°),小厅的仰视角为°(≤45°),放映俯角为°(≤6°),最近视距为(≥,W=8m),最远视距为(≤,W=8m);大厅的仰视角为°(≤45°),放映俯角为°(≤6°),最近视角为(≥,W=13m),最远视距为(≤,W=13m);集中设置的放映机房有两处,走道相通,放映机房的净深为,净高为,放映机镜头光轴距离机房地面高度为;主要的功能空间分为观众厅、公共区域、放映机房和其他用房;公共区域分为门厅、休息厅、售票处、小卖部、厕所等,满足群众的需求;其他用房宜包括多种营业用房、建筑设备用房、智能化系统机房和员工用房等4. 2 观众厅1 观众厅的设计应与银幕的设置空间统一考虑,观众厅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1;4 观众厅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方的黑框高度~三者的总和;每排座位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或软椅排距不小于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22个,在此基础上排距每增加50mm,座位可增加2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2 长排法:两侧有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或软椅排距不小于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44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
影院设计规范
![影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379fead71fe910ef12df844.png)
电影院工艺设计的技术要求(根据《电影院建筑设计规范》新报批稿和《星级电影院的评定要求》供参考)一、电影院建筑设计的基本条件:1、电影院的选址:考虑周边基本电影观众的人口数、文化层次、交通条件、消费水平、商业环境的拉动等。
2、电影院的规模:可根据基本电影观众人口数、电影院的建筑面积、所在的楼层高度、消防条件的要求以及经济效益、运营成本、投资金额、回报年限等来设计电影院的规模、影厅的数量、大小。
3、电影院的设置:一般设置在建筑的一至三层。
四层以上或地下建设的电影厅,其规模应符合消防规范,保证观众安全疏散要求。
二、电影院工艺设计要求:1、电影厅设计的几何尺寸:观众厅的长宽比例为1.5:1;最大面积≤700㎡。
最小面积应≥150㎡,不少于100座(考虑视听效果和投资成本)。
2、电影厅的大小设置:根据观众厅的面积、容积、和座位数、可分为大厅面积400㎡以上,350座---550座;中厅200㎡以上,180座---350座;小厅200㎡以下,180座以下。
电影厅的容积可根据银幕和视点的设置计算厅的净高,取6~10m3/座。
3、电影银幕的设置:根据五星级电影院的评定要求,最小电影厅的银幕应≥8M,中厅银幕应≥10M,大厅银幕应≥14M;4、电影院的建筑高度:设有大厅的影院内部净高度≥9.5M;设有中厅的影院内部净高度≥8M;设有小厅的影院内部净高度≥6.5M;5、电影院内电影厅的配置:《规范》要求电影院(城)电影厅的配置,下限至少不少于4个电影厅,总座席数700座以上。
一类城市最佳地段电影院(城)配置8厅以上;其中350座以上大厅1----2个,200座以上中厅4---5个,180座以下小厅2---3个。
总座席数1200---1800座二类城市最佳地段电影院(城)配置5厅以上,总座席数700---1200座。
6、电影院(城)内观众的进、出场应顺畅,便于管理,应避免人流交叉和拥挤,二层以上的大、中型电影城进场应设有电梯或扶梯;观众疏散楼梯的位置数量和出口的宽度应符合消防要求。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0756b9827d3240c8447effb.png)
影剧院设计规范第1。
0。
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
0。
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
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第2。
0.2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应能使观众及工作人员迅速疏散至有照明的安全地带,并为消防作业提供合适的通路及场地;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3。
5m;三、合建、附建的电影院除以防火墙与毗邻建筑划分成独立防火分区外,其余临空部分仍应按上款执行;四、设备用房应置于对观众干扰最少的位置,且应注意安全、卫生、消声、减振和设备安装维修的方便;五、总平面内宜设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场,或由城镇交通规划统一考虑;六、总平面内尚应满足排水、隔噪、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据条件布置绿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合理安排观众厅出入口,保证观众的有序入场及疏散,应避免观众和其他人流的交叉;
2 合理安排放映、入场、退场、经营之间的运行路线,使观众、管理人员和营业运送路线便捷畅通,互不干扰。
4.1.4 电影院层高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结合观众厅工艺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综合确定,有机组合各个观众厅、放映机房的层高;
2 基
地应至少有一面直接临接城镇道路,以减少人员疏散时对城镇正常交通的影响;
3 基地沿城镇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和疏散人数确定,并不应小于基地周长的1/6;
4 基地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镇道路的(包括以基地道路连接的)出口;
4 观众厅的平面应符合所在建筑物的柱网结构。楼面活荷载应取3kN/㎡
5 观众厅体形设汁,应使声场分布均匀,避免声聚焦、回声等声学缺陷。
6 观众厅的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方的黑框高度(0.5~1.0米)的总和(见图4.2.2)。
7 观众厅的每座平均容积宜取6 m3~10 m3。
8 观众厅每座平均面积不宜小于1.20㎡,不宜大于1.50㎡。
9 根据观众
厅的面积、容积和座位数,可分为大厅、中厅和小厅,具体划分宜符合表4.2.1的规定。
表4.2.1 不同厅型电影厅的面积、容积与座位数
2.0.3 遮幅法宽银幕影片:拍摄时将35mm影片的片门上下遮挡,放映时用短焦距镜头放大,高宽比为1:1.85(也有1:1.66等)。
2.0.4 70mm影片:片宽为70mm,高宽比为1:2.2和1:1.78的较大视野的磁性立体声影片。
2.0.5 合建电影院:几个不同功能厅堂(几个电影观众厅,甚至其它厅堂)合建的建筑群。
4.1.12 电影院建筑中的方便残疾人设施,应符合现行的《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
4.1.13 电影院建筑中的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设施,应符合现行的《公共信息标志用图形符号》GB10001的有关规定。
4.1.14 电影院建筑应考虑维护管理的方便性和经济性,使用中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有安全、可靠的对策。
2 乘客电梯的台数应通过设计和计算确定;
3 主要乘客电梯应设置于门厅观众易于看到且较为便捷的地方;
4 宜设置残疾人专用设施;
5 自动扶梯上下两端水平部分3m范围内不应兼作它用;
6 当只设单向自动扶梯时,附近应设置相配套的楼梯。
4.1.7 建筑热工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室内基本的热环境要求,发挥投资的经济效益。建筑热工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3.0.9 对于合建电影院,应与当地城镇规划、消防、绿化部门协商,参照本章有关规定执行。
4 建筑部分
4.1 建筑设计通用规则
4.1.1 电影院建筑应根据所在地区市场需求、使用性质、功能定位、服务对象、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合理确定建筑的等级和规模。
4.1.2 电影院主要由观众厅、门厅、休息厅、放映机房、多种营业用房、办公用房、设备用房等组成。各类用房根据电影院规模、等级以及经营和使用要求可增减或合并,其主要用房的分区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
2.0.6 附建电影院:观众厅附设于商场、宾馆、办公楼等建筑内的电影院。
2.0.7 视距、视点及水平视角:视距(最小、最大)及相应的水平视角O示于图2中;设计视点见图2、3中的S。
2.0.8 水平斜视角:边座观众至普通银幕远边的视线与普通银幕所形成的夹角,第一排边座的最小水平斜视角不应小于45,见图4.3.2中的a角(宽银幕的座席排列亦以此a角的边线控制)。
3 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应能使观众及工作人员迅速疏散至有照明的安全地带,并为消防作业提供合适的通路及场地;
3.0.5 建筑基地内道路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基地内应设道路与城镇道路相连接,道路应能通达电影院的安全出入口;
2 道路改变方向时,无论采用弧形和截角,路边绿化及建筑物均不应影响行车有效视距;
厅型 面积(㎡) 容积(m3) 座位数(座)
大厅 401以上 2501~4500 550~351
中厅 201~400 900~2500 350~181
小厅 200以下 900以下 180 以下
10 新建电影院的观众厅不应设置楼座。
11 多用途的观众厅宜设置主席台,主席台面距第一排座席地面的高度不宜小于0.3m,不宜大于0.60m。
2.0.9 仰视角:中心观众至最高画面上缘的视线与视平线之间的夹角,第一排中心观众的最大仰视角不应大于46,见图4.3.2中的δ角。
2.0.10 放映俯(仰)角:放映光轴与银幕中形成的垂直俯(仰)角,仰角不宜大于3,俯角不宜大于6,见图4.3.2中的心法线所Pv角。
2.0.11 放映水平偏角:放映光轴与银幕中心法线所形成的水平偏角,不应大于3,见图4.3.2中的Ph角。
甲级、乙级、丙级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不同等级电影院建筑设计使用要求与使用年限、耐火等级应符合表1.0.8的规定。
1.0.9 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1.0.10 电影院建筑防火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1年版)中有关设计规定。
表1.0.8 电影院建筑等级设计使用年限、耐火等级
等级 主体结构
设计使用年限 耐火等级
特级 >100年 不低于一级
1 根据功能分区应合理安排观众厅区、放映机房区的位置,对于多厅电影院应做到观众厅区相对集中,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机房区宜设置中央放映机房;
2 解决好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和分隔要求,各类用房在使用上应有较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便于分区使用统一管理;
3 根据使用功能,除观众厅外,应使大多数房间或重要房间布置在有良好日照、采光、通风和景观的部位。
4.2 观众厅
4.2.1 基本要求
1 观众厅设计应包括电影工艺设计,工艺设计应参与建筑设计全过程。
2 观众厅的设计应将银幕的设置空间作为统一整体考虑,观众厅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的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应为1.5(±0.2):1。
3 观众厅最大面积不宜大于700㎡,观众厅最大座位数不宜大于600座。
2 如因条件限制,停车场可在邻近基地的地区,由当地市政部门统一设置
,但部分专用停车场(贵宾、工作人员等)宜设置在基地内;
3 承担国际电影节的电影院,在设施附近应设有电视转播车的停放位置;
4 机动车停车场(库)产生的噪声和废气应进行处理,不得影响周围环境,其设计应符合有关规定。
4.1.6 特级、甲级、乙级电影院建筑2层及2层以上,丙等电影院建筑3
层及3层以上,宜设乘客电梯或自动扶梯,并根据营业规模合理设置载货电梯。电影院设置电梯或自动扶梯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电梯或自动扶梯不应与观众厅紧邻布置。凡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取隔声、减振措施;
1 当需要采暖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热阻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
2 当需要空气调节时,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19-87(2001年版)执行。
4.1.8 建筑体型设计应有利于减少空调与采暖的冷热负荷,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和隔热,以利节能。
甲级 50~100年 不低于二级
乙级 50~100年 不低于二级
丙级 25~50年 不低于二级
2 术语
2.0.1 普通银幕影片:片宽为35mm,高宽比为1:1.375的影片。
2.0.2 变形法宽银幕影片:拍摄时将景物横向压缩于35mm普通影片上,放映时又经变形镜头展宽还原的西尼玛斯科普系统。此处指银幕画面高宽比为1:2.35的光学立体声或非立体声影片。
3 基地内设地下停车场时,车辆出入口应设置有效显示标志;
4 基地内车流量较大时应设人行道;
5 建筑基地内道路宽度:单车道不应小于4m,双车道不应小于7m,人行道不应小于1.5m;
6 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
3.0.6 停车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新建、扩建的电影院基地内应设置各种车辆的停车场,其面积指标应符合当地有关主管部门规定,停车场的出入口应与道路连接方便;
3.0.7 绿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提倡全方位绿化(包括垂直和屋顶绿化等),绿化面积的指标应符合有关规范或当地城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2 绿化的配置和布置方式应根据城市气候、土壤和环境功能等条件确定;
3 绿化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管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
3.0.8 总平面设计中有关无障碍的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的有关规定。
5 基地前城镇道路的宽度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且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中型电影院不应小于12m,大型电影院不应小于20m,特大型电影院不应小于25m;
6 基地和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不得和快速道路直接连接,也不得直对城镇主要干道的交叉口;
7 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或广场,其面积: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0.2㎡/座,大型及以上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深度不应小于10m;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特大型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
2.0.12 视线升高“c”值:后排观众视线与前排(一排或隔一排)观众头顶相切或超过时,与前排观众眼睛之间的距离。
3 基地和总平面
3.0.1 电影院基地的选择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和文化娱乐设施的布局要求,讲求使用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