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剧院设计规范及案例139页

合集下载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影剧院是供人们观赏电影、戏剧等演出的场所,良好的设计规范能够为观众提供更好的观影体验。

以下是关于影剧院设计规范的一些建议。

1.座位设计规范座位的舒适度对观众的观影体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剧院的座位宜选用舒适、柔软的材质,同时应考虑观众的个人空间和视线的通畅。

座位的布局应合理,不仅要保证座位之间的距离合适,还要考虑到不同观众需求的多样性,例如留出一些留位给残障人士或家庭用座。

2.剧院布局影剧院应考虑到观众的就坐视线。

设计应充分考虑到每个座位对于舞台或屏幕的视野,尽量避免有遮挡物影响观众观影的角度。

此外,剧院的布局还应该考虑到观众流线的合理性,设计有效的进出口,减少拥堵和安全隐患。

3.音响设备良好的音响设备对于影剧院的观影体验至关重要。

设计师应该选购高品质的音响设备,保证音响效果的清晰、逼真,同时要考虑到影剧院的空间与声音的合理搭配,保证观众无论在什么位置都能获得良好的音效。

4.灯光设计灯光设计是创造剧院氛围和塑造舞台效果的重要因素。

设计师应考虑到灯光对于观众视觉感受的影响,合理布置灯光设备,确保灯光能够突出舞台或屏幕的画面和表演。

5.通风与空调通风和空调设备对于影剧院的舒适度和观众体验起着重要的作用。

设计师应考虑到人员密度和场地大小,合理布置通风设备和空调系统,保证空气新鲜,温度宜人。

6.易于导航和标识设计合理的导航系统和标识牌是为观众提供便利和安全的必要手段。

影剧院的设计规范应包括明确的通道标识、应急出口指示等,使观众在进入剧场和离开剧场时能够迅速找到目标。

7.场地安全性影剧院的场地安全措施需要被充分考虑。

在设计规范中应包括紧急出口设施、疏散通道、灭火器等防火设备的布置,以及观众安全的隐患探测等设备的设置。

8.厕所和饮食区布置影剧院的厕所和饮食区应该满足观众的需求。

设计规范应考虑到厕所和饮食区的数量、位置和布置,以及无障碍设施的设置,让观众能够方便地使用和进食。

9.卫生清洁影剧院的卫生和清洁是给观众提供良好观影环境的必要条件。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
2. 一般垂直 方向设两 道,间距3 米左右。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33
影剧院建筑设计
吊杆:
1. 平行于台 口,悬挂 用水平杆 件。
2. 分类:手 动和电动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11
影剧院建筑设计
剧场的功能关系
功能组成:
演出部分
观众部分
管理辅助部分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12
影剧院建筑设计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 要求
1. 与舞台有便捷的联 系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37
影剧院建筑设计 演员在演出准备中的活动路线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38
影剧院建筑设计 服务用房的三种布置方式
46
影剧院建筑设计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47
影剧院建筑设计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48
影剧院建筑设计
扬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8年9月
建筑系建筑设计教研室 sdjz9999@

电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设计规范

4.1.1 电影院的规模按总座位数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规模。

不同规模的电影院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应大于18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11个;2 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1201~1800个,观众厅宜为8~10个;3 中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7个;4 小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小于等于7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4个。

本方案电影院为中型电影院,座位数为737个,观众厅为6个,其中包括5个容纳89人的小厅,以及一个容纳292人的大厅,小厅尺寸为13.72mX10.2m,长宽比例为1.35:1(1.3—1.7);高度为8.9m。

建筑面积约为140㎡;大厅尺寸为25mX15m,长宽比例为1.66:1(1.3—1.7);建筑面积约为375㎡,高度为8.9m;六个观众厅斜视角为40°(≤45°),小厅的仰视角为40.11°(≤45°),放映俯角为5.61°(≤6°),最近视距为5.1m(≥0.55W,W=8m),最远视距为12.1m(≤2.2W,W=8m);大厅的仰视角为40.14°(≤45°),放映俯角为4.70°(≤6°),最近视角为6.1m(≥0.55W,W=13m),最远视距为23.6m(≤2.2W,W=13m);集中设置的放映机房有两处,走道相通,放映机房的净深为2.80m,净高为2.8m,放映机镜头光轴距离机房地面高度为1.25m;主要的功能空间分为观众厅、公共区域、放映机房和其他用房;公共区域分为门厅、休息厅、售票处、小卖部、厕所等,满足群众的需求;其他用房宜包括多种营业用房、建筑设备用房、智能化系统机房和员工用房等4. 2 观众厅1 观众厅的设计应与银幕的设置空间统一考虑,观众厅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1.5±0.2):1;4 观众厅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方的黑框高度(0.5~1.0m)三者的总和;4.2.6 每排座位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0.80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0.85m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22个,在此基础上排距每增加50mm,座位可增加2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2 长排法:两侧有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1.O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1.1m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44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总9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影剧院设计规范第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第条总平面布置应功能分区明确,人行交通与车行交通、观众流线与内部路线(工艺及管理)明确便捷,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在火灾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应能使观众及工作人员迅速疏散至有照明的安全地带,并为消防作业提供合适的通路及场地;二、一面临街的电影院,中、小型至少应有另一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大型、特大型至少应有另两侧临内院空地或通路,其宽度均不应小于;三、合建、附建的电影院除以防火墙与毗邻建筑划分成独立防火分区外,其余临空部分仍应按上款执行;四、设备用房应置于对观众干扰最少的位置,且应注意安全、卫生、消声、减振和设备安装维修的方便;五、总平面内宜设机动车及自行车停车场,或由城镇交通规划统一考虑;六、总平面内尚应满足排水、隔噪、节能等方面的要求,并根据条件布置绿化。

电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设计规范

4.1.1 电影院的规模按总座位数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规模。

不同规模的电影院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应大于18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11个;2 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1201~1800个,观众厅宜为8~10个;3 中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7个;4 小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小于等于7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4个。

本方案电影院为中型电影院,座位数为737个,观众厅为6个,其中包括5个容纳89人的小厅,以及一个容纳292人的大厅,小厅尺寸为13.72mX10.2m,长宽比例为1.35:1(1.3—1.7);高度为8.9m。

建筑面积约为140㎡;大厅尺寸为25mX15m,长宽比例为1.66:1(1.3—1.7);建筑面积约为375㎡,高度为8.9m;六个观众厅斜视角为40°(≤45°),小厅的仰视角为40.11°(≤45°),放映俯角为5.61°(≤6°),最近视距为5.1m(≥0.55W,W=8m),最远视距为12.1m(≤2.2W,W=8m);大厅的仰视角为40.14°(≤45°),放映俯角为4.70°(≤6°),最近视角为6.1m(≥0.55W,W=13m),最远视距为23.6m(≤2.2W,W=13m);集中设置的放映机房有两处,走道相通,放映机房的净深为2.80m,净高为2.8m,放映机镜头光轴距离机房地面高度为1.25m;主要的功能空间分为观众厅、公共区域、放映机房和其他用房;公共区域分为门厅、休息厅、售票处、小卖部、厕所等,满足群众的需求;其他用房宜包括多种营业用房、建筑设备用房、智能化系统机房和员工用房等4. 2 观众厅1 观众厅的设计应与银幕的设置空间统一考虑,观众厅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1.5±0.2):1;4 观众厅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方的黑框高度(0.5~1.0m)三者的总和;4.2.6 每排座位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0.80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0.85m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22个,在此基础上排距每增加50mm,座位可增加2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2 长排法:两侧有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1.O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1.1m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44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

影剧院设计规范及案例

影剧院设计规范及案例
剧场建筑观众厅常用的结构形式
1. 桁架:钢或混凝土 桁架
2. 平板网架 3. 拱壳结构 4. 折板结构 5. 悬索结构
的确定为关键 • 确定的方法:
– 楼座端部开口高与 出挑深度比值关系: L=1.2—1.5h.
– 利用池座末排观众 看到台口的控制线 求出楼座开口高度
68
影剧院建筑设计
台 口 效 果
69
影剧院建筑设计
70
影剧院建筑设计
71
影剧院建筑设计
72
影剧院建筑设计
剧场的声学设计
73
影剧音质院对建房筑间设尺计寸的要求
36
影剧院建筑设计
37
影剧院建筑设计
38
影剧院建筑设计
39
影剧院建筑设计
40
影剧院建筑设计
41
影剧院建筑设计
42
影剧观院众建厅筑的设剖计面形式
• 无楼座 观众厅
≤1000座
• 设楼座 观众厅
>1000座
43
影剧院观建众筑厅楼设座计形式
• 全挑式
部分悬挑式
双层出挑式
44
影剧院建筑设计
• 舞台防火
– 设防火幕 – 杜绝火路,
提高墙体和 结构耐火度。 – 舞台上部社 排烟口。设 消防控制值 班室等。
102
影剧院建筑设计
103
影剧院建筑设计
• 人流组织 – 人流流线要明确、短捷,进场口要明显易找,并有足 够的数量和宽度。 – 厅的布置方式要合乎人流方向和使用特点。避免形成 瓶颈。 – 楼座至少有两个分开的出口。
第4节 辅助部分设计
1. 门厅及休息厅 2. 放映室设计 3. 售票处设计 4. 文化娱乐和商业辅助 5. 贵宾休息室 6. 观众用卫生间设计 7. 设备用房设计

影剧院设计规范及案例

影剧院设计规范及案例
20
后舞台
• 表演区的延伸,展 示深远壮丽的场面。
• 平时可作为排练房 使用。
• 特大型剧场一般都 设。
21
舞台设备
• 舞台灯光
– 面光 – 耳光 – 天幕灯光 – 其他灯光
• 脚灯 • 天桥侧光 • 顶光 • 台口内侧面光及梯
子光
– 灯光控制室
22
• 三道面光
•耳光室的位置及其放大
23
灯光控制室的位置,及其要求
水平控制角
• 控制偏座区 • 戏剧时:天
幕中心与台 口相切的连 线夹角, ≤45o • 电影时:
61
地面坡度设计
1. 视线设计的目的:保证观众在观剧时,视线不受 或少受前排观众的遮挡。
2. 办法:座位逐排升高。 3. 第一排座位的位置:离开乐池1米。 4. 排距:800-850。 5. 设计视点的位置:
• 视角 – 水平视角:30o-40o60o – 电影院水平视角: 25o-55o(宽银幕) 12o-37o(一般银幕)
59
垂直控制角
• 俯视角:
– 检验楼座后排观众的观看条件 – 介于20-30o(戏剧) – ≤15o ( 电影)
• 仰视角
– 检验池座前排观众的仰视条件 – ≤45o( 电影)
60
• 短排法 – 座位排距为 50cmx85cm – 走道宽度 60cm/100人, 且≥1.0 米。边 走道≥80cm,第 一排≥1.0米。
• 长排法: – 排距≥90(105) cm,每排座位 数≤50.边走道 时≥1.2米。
观众厅座位排法
47
48
座位的横排曲率和错位布置
49
50
楼座的设计
35
观众厅的平面形式

《影剧院设计规范》课件

《影剧院设计规范》课件
影剧院声学设计
声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01 02
保证良好的音质效果
影剧院作为观影和听音的场所,音质效果是评价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声 学设计应确保观众席有良好的听音环境,声音清晰、饱满、无回声和颤 动。
满足不同类型节目的需求
不同类型的节目对声学设计的要求不同,如音乐会、歌剧、话剧等。声 学设计应能够适应不同节目的需求,提供合适的混响时间和音响效果。
舞台结构与承重设计
01
02
03
舞台基础设计
根据舞台设备的重量和动 荷载要求,进行舞台基础 的结构设计。
舞台承重框架
选择合适的承重框架材料 和结构形式,确保舞台承 重能力。
舞台设备支撑
根据舞台设备(如灯光、 音响、布景等)的重量和 布置要求,设计合理的支 撑结构。
观众厅结构与承重设计
观众厅梁板结构
03
影剧院建筑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01
02
03
04
安全可靠
确保影剧院结构安全,能够抵 御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影响

经济合理
在满足功能和安全的前提下, 合理控制结构造价,提高经济
效益。
适用性与耐久性
确保结构设计能够满足未来影 剧院的功能需求,并具有较长
的使用寿命。
环保节能
采用环保、节能的结构设计, 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
防火分隔
影剧院应设置防火分隔,将不同 区域分隔开来,防止火势蔓延。
防火门和防火窗
影剧院的门和窗应选用防火门和 防火窗,以提高建筑的防火性能

05
影剧院节能环保设计
节能环保设计的基本原则
节约能源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设备选型,降低影剧院的 能源消耗。

〖万达院线〗影剧院设计规范

〖万达院线〗影剧院设计规范

〖万达院线〗影剧院设计规范影剧院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影剧院设计要点设计规范设计案例案例分析

影剧院设计要点设计规范设计案例案例分析


• 面光 第一道面光光轴与大幕线夹角应为50°,射至表演区 中心为30 ° ~45 °。第二道面光光轴与大台唇前沿夹角为
人的视觉生理机能——水平视角
视线设计——视角

水平视角控制——
θ

* 偏座的水平控制角θ :由台口两侧向观

众厅同侧各引一直线,二线相交的夹角。观

众席应布置在此区域内,根据不同剧种宜控

制在 28° ~ 50°之间

* 首排观众水平角β:不应大于120°
线


视线设计——升起
无阻挡视线控制——
舞台设计——侧台外门的处理
侧台地面一般应高于室外地面1米左右,应设门直通室外。 在门外设装卸布景用的平台,其台面与运景卡车底板同高;
也可设坡道,汽车开进侧台,外门宽3.5米,高4.5米
五 、 其 他
乐池
乐池设计——乐池的平剖面
一般中型综合性使用剧场 大型歌舞剧场 特大型剧场
55~60平方米 75~80平方米 100~120平方米

一排观众视线与舞台口上沿连 线以上,并扣除结构厚度。

* 挑台以下空间应满足:

自然声时H:L=1:1.2;
采用扩声系统时H:L=1:1.5;
线
* 楼座栏杆应不遮挡视线。


视线设计——视距

视距控制——

• 视距超过 15m 时,对演员的面

部表情很难看清,对话剧、小

品、滑稽剧等剧种,演员的面


* 把最远视距限制在一定范围内-----视距
线


视线设计——视角

影剧院设计规范0304191404

影剧院设计规范0304191404

影剧院设计规范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 特大型1201座以上; 大型801座~1200座; 中型501座~800座; 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 基地和总平面 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 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 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 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 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电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设计规范

4.1.1 电影院的规模按总座位数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规模。

不同规模的电影院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应大于18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11个;2 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1201~1800个,观众厅宜为8~10个;3 中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7个;4 小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小于等于7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4个。

本方案电影院为中型电影院,座位数为737个,观众厅为6个,其中包括5个容纳89人的小厅,以及一个容纳292人的大厅,小厅尺寸为13.72mX10.2m,长宽比例为1.35:1(1.3—1.7);高度为8.9m。

建筑面积约为140㎡;大厅尺寸为25mX15m,长宽比例为1.66:1(1.3—1.7);建筑面积约为375㎡,高度为8.9m;六个观众厅斜视角为40°(≤45°),小厅的仰视角为40.11°(≤45°),放映俯角为5.61°(≤6°),最近视距为5.1m(≥0.55W,W=8m),最远视距为12.1m(≤2.2W,W=8m);大厅的仰视角为40.14°(≤45°),放映俯角为4.70°(≤6°),最近视角为6.1m(≥0.55W,W=13m),最远视距为23.6m(≤2.2W,W=13m);集中设置的放映机房有两处,走道相通,放映机房的净深为2.80m,净高为2.8m,放映机镜头光轴距离机房地面高度为1.25m;主要的功能空间分为观众厅、公共区域、放映机房和其他用房;公共区域分为门厅、休息厅、售票处、小卖部、厕所等,满足群众的需求;其他用房宜包括多种营业用房、建筑设备用房、智能化系统机房和员工用房等4. 2 观众厅1 观众厅的设计应与银幕的设置空间统一考虑,观众厅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1.5±0.2):1;4 观众厅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方的黑框高度(0.5~1.0m)三者的总和;4.2.6 每排座位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0.80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0.85m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22个,在此基础上排距每增加50mm,座位可增加2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2 长排法:两侧有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1.O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1.1m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44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电影院建筑设计满足安全、卫生及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以放映35mm的变形法、遮幅法宽银幕及普通银幕(包括立体声)三种影片为主的电影院建筑设计。

其他兼放电影且有固定放映设备的公共集会、文娱演出建筑可参照本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第1.0.3条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特大型1201座以上;大型801座~1200座;中型501座~800座;小型500座以下。

电影院应布点合理,规模适当。

当电影院总规模较大时,宜设多观众厅。

第1.0.4条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特等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甲、乙、丙等的相应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体结构耐久年限:甲等100年以上,乙等50~100年,丙等25~50年。

二、耐火等级:甲、乙等不应低于二级;丙等不应低于三级,且不应有特大型。

三、视听设施:甲等宜设置立体声。

甲等大型以上的观众厅主体结构宜具备能兼放、或以后能改建为兼放70mm影片的条件。

注:观众厅能兼放70mm影片的土建基本条件参见附录一。

第1.0.5条电影院建筑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章基地和总平面第2.0.1条电影院基地选择应根据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合理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基地的主要入口应临接城镇道路、广场或空地;二、主要入口前道路通行宽度除不应小于安全出口宽度总和外,且中、小型电影院不应小于8m,大型不应小于12m,特大型不应小于15m;三、主要入口前的集散空地,中、小型电影院应按每座0.2㎡计,大型、特大型电影院除应满足此要求外,且深度不应小于10m;四、多观众厅电影院各主要面的集散空地应按实际分配的最多人数计算;总座位数2000座以上的电影院宜分数处集散;五、位于交叉口的电影院尚应满足城镇有关交通车行视距的规定。

影剧院设计规范

影剧院设计规范
座位数:w500座。
进场:在中间为宜。
楼座挑台的结构形式
纵向悬臂梁式
横向刚架(或大梁)支撑加悬臂梁。
挑台拦板处理
垂直式
倾斜式
曲面式
观众厅视线设计
视距:
最小视角:1'
最小物象:1cm
最远视距:33。3m
建议值:25---36m
视角
水平视角:30o-40o-60o
电影院水平视角:25o-55o(宽银幕)12o-37o(—般银幕)
2、高度大于7米,开口大于6米高 任务书要求
侧台:1.台宽:6M
2.台深:8-12M
3.
表演区的延伸,展示深远壮丽的场面 平时可作为排练房使用。 特大型剧场一般都 设。
舞台设备
舞台灯光
面光
耳光
天幕灯光
其他灯光
脚灯
天桥侧光
顶光 台口内侧面光及梯子光 灯光控制室 三道面光
耳光室的位置及其放大 灯光控制室的位置,及其要求 位置有三种 计算机程序控制和可控硅调光设备 面积12M2左右 隔栅、天桥、吊杆 位置 作用: 打灯光 布景 要求
舞台的高度
台高计算公式:
主台宽度、进深及台口宽度、高度参考表 任务书的要求
1.
2.
3.台深:12-14M
4.
5.台高(包括舞台、格栅以上空间):18M.侧台的位置、功能、要求
位置:位于主台的 一侧或两侧 功能:存放布景、道具箱包和迁换布景。
要求:
1、宽度大于或等于台口宽度, 深度等于表演区深度或为台口宽的
20--50年 一般性文娱团体演出的一般剧场 丙等剧场 不低于II级
50--100年 省、市、自治区一般剧场 乙等剧场 不低于II级100年以上 省、市、自治区一般剧场 甲等剧场 国家级剧场、国际性文娱建筑 特等剧场 耐火等级 耐久年限

电影院设计规范

电影院设计规范

4.1.1 电影院的规模按总座位数可划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四个规模。

不同规模的电影院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应大于18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11个;2 大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1201~1800个,观众厅宜为8~10个;3 中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为701~1200个,观众厅宜为5~7个;4 小型电影院的总座位数宜小于等于700个,观众厅不宜少于4个。

本方案电影院为中型电影院,座位数为737个,观众厅为6个,其中包括5个容纳89人的小厅,以及一个容纳292人的大厅,小厅尺寸为13.72mX10.2m,长宽比例为1.35:1(1.3—1.7);高度为8.9m。

建筑面积约为140㎡;大厅尺寸为25mX15m,长宽比例为1.66:1(1.3—1.7);建筑面积约为375㎡,高度为8.9m;六个观众厅斜视角为40°(≤45°),小厅的仰视角为40.11°(≤45°),放映俯角为5.61°(≤6°),最近视距为5.1m(≥0.55W,W=8m),最远视距为12.1m(≤2.2W,W=8m);大厅的仰视角为40.14°(≤45°),放映俯角为4.70°(≤6°),最近视角为6.1m(≥0.55W,W=13m),最远视距为23.6m(≤2.2W,W=13m);集中设置的放映机房有两处,走道相通,放映机房的净深为2.80m,净高为2.8m,放映机镜头光轴距离机房地面高度为1.25m;主要的功能空间分为观众厅、公共区域、放映机房和其他用房;公共区域分为门厅、休息厅、售票处、小卖部、厕所等,满足群众的需求;其他用房宜包括多种营业用房、建筑设备用房、智能化系统机房和员工用房等4. 2 观众厅1 观众厅的设计应与银幕的设置空间统一考虑,观众厅的长度不宜大于30m,观众厅长度与宽度的比例宜为(1.5±0.2):1;4 观众厅净高度不宜小于视点高度、银幕高度与银幕上方的黑框高度(0.5~1.0m)三者的总和;4.2.6 每排座位的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两侧有纵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0.80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0.85m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22个,在此基础上排距每增加50mm,座位可增加2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2 长排法:两侧有走道且硬椅排距不小于1.Om或软椅排距不小于1.1m时,每排座位的数量不应超过44个;当仅一侧有纵走道时,上述座位数相应减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影剧院建筑设计
7
影剧院建筑设计
第1节 总平面设计
• 设计要求
– 观和演要有适当分 区
– 要组织好人流及交 通运输等流线。集 散用地:0.2M2/人
– 热、电、空调、水 等配套设施易靠近 负荷中心,并注意 隔震、隔声。
– 演员宿舍、餐厅、 厨房等,如果附建 时,应形成独立的 防火分区。
– 要处理好环境设计。
3. 台唇:1.5-2米,直线 型或弧线形,报幕或 讲话用
29
影剧院建筑设计
演出部分---后台
1. 直接为演出服务的 各种用房:
1. 化妆室 2. 服装室 3. 道具室 4. 候演室 5. 抢状室 6. 跑道场
2. 要求
1. 与舞台有便捷的 联系
30
影剧院建筑设计
演员在演出准备中的活动路线
31
影剧院建筑设计
2
影剧院建筑设计
功能设计
1. 设计要求 2. 功能关系 3. 总平面设计 4. 演出部分设计 5. 观众厅设计 6. 辅助部分设计
3
影剧院建筑设计
设计要求
1. 良好的演出条件 2. 良好的视听条件 3. 保证安全与舒适
影剧剧院场建的筑功设能计 关系
• 功能组成:
演出部分
观众部分
管理辅助部分
5
影剧院建筑设计
影剧院建筑设计
影剧院建筑设计
影剧院建筑设计
剧场的等级
等级
特征
耐久年限 耐火等级
特等剧场 甲等剧场
国家级剧场、国际性 文娱建筑
省、市、自治区一般 100年以上 剧场
不低于II级
乙等剧场 丙等剧场
省、市、自治区一般 50--100年 剧场
一般性文娱团体演出 20--50年 的一般剧场
不低于II级 不低于III级
– 演员用 – 宿舍、 – 食堂、 – 办公等
34
影剧院建筑设计
第3节 观众厅设计
1. 观众厅的平面形式 2. 观众厅的剖面形式 3. 观众厅楼座形式 4. 观众厅座位排法 5. 楼座的设计 6. 挑台拦板处理 7. 观众厅视线设计 8. 观众厅声学设计
35
影剧观院众建厅筑的设平计面形式
1.矩形 2 .钟形 3.扇形 4.六角形 5 .马蹄形 6.复合形
服务用房的三种布置方式 • 舞台后面 • 舞台侧面 • 舞台的前侧
32
影剧院建筑设计
化妆室的布置
• 分类:
– 男、女化妆室 – 一般演员与主要演员
化妆室
• 面积大小:
33
影剧院建筑设计
间接为演出服务
• 排练室位置
– 舞台后面 – 侧台或后舞台的上部 – 观众厅两侧上部 – 单独设置
• 美工室 • 库房 • 其他房间
2. 分类:手 动和电动
27
影剧院建筑设计

1. 幕的位置: 2. 幕的种类:
– 台口 大幕及台口 檐幕
– 纱幕及衬幕 – 顶幕及边幕 – 银幕 – 天幕 – 防火幕及水幕
28
影乐剧池院和建台唇筑设计
1. 乐队分类: 管旋乐队 民族乐队
2. 面积和进深: 大型 75-80 5.4米 中型 55-60 4.2米 小型 35-40 3.6米
47
影剧院建筑设计
48
影剧院建筑设计
座位的横排曲率和错位布置
49
影剧院建筑设计
50
影剧院建筑设计
楼座的设计
• 座位数: ≤500座。
• 进场:在中 间为宜。
51
影剧楼院座建挑筑台的设结计构形式
• 纵向悬臂 梁式
跌落式楼座
45
影剧院建筑设计
跌落式楼座室内效果
46
影剧院建筑设计
• 短排法 – 座位排距为 50cmx85cm – 走道宽度 60cm/100人, 且≥1.0 米。边 走道≥80cm,第 一排≥1.0米。
• 长排法: – 排距≥90(105) cm,每排座位 数≤50.边走道 时≥1.2米。
观众厅座位排法
影剧院建筑设计
隔栅、天桥、吊杆
1. 位置 2. 作用:
– 打灯光 – 布景
3. 要求
– 隔栅顶面 离屋面结 构底面大 于1.8米
25
影剧院建筑设计
天桥
1. 天桥宽度 为 600+1800+ 500
2. 一般垂直 方向设两 道,间距3 米左右。
26
影剧院建筑设计
吊杆:
1. 平行于台 口,悬挂 用水平杆 件。
– 面光 – 耳光 – 天幕灯光 – 其他灯光
• 脚灯 • 天桥侧光 • 顶光 • 台口内侧面光及梯
子光
– 灯光控制室
22
影剧院建筑设计
• 三道面光
•耳光室的位置及其放大
23
影剧院建筑设计
灯光控制室的位置,及其要求
1. 位置有三种 2. 计算机程序控制和可控
硅调光设备 3. 面积12M2左右
24
8
影剧院建筑设计
前部设置广场
结合 内院设置室外休息场所
9
影剧院建筑设计
文化娱乐综合区(体)
10
影剧院建筑设计
第2节 舞台演出部分
舞台演出部分 主台 侧台及后舞台 舞台设备 乐池与台唇
后台设计
影剧院建筑设计
舞台及其空间尺寸
• 一般舞台平面 基本 比例关 系
• 台口的 宽度 : D(台口宽度) 是关键
36
影剧院建筑设计
37
影剧院建筑设计
38
影剧院建筑设计
39
影剧院建筑设计
40
影剧院建筑设计
41
影剧院建筑设计
42
影剧观院众建厅筑的设剖计面形式
• 无楼座 观众厅
≤1000座
• 设楼座 观众厅
>1000座
43
影剧院观建众筑厅楼设座计形式
• 全挑式
部分悬挑式
双层出挑式
44
影剧院建筑设计
16
影剧院建筑设计
任务书的要求
1.台口宽:16---18M 2.台口高:9-12M 3.台深:24M 4.台宽:32M 5.台高(包括舞台、格栅以上空间):18M.
17
影剧院建筑设计
侧台的位置、功能、要求
• 位置:位于主台的 一侧或两侧
• 功能:存放布景、道具箱包和迁换 布景。
• 要求:
1、宽度大于或等于台口宽度,深 度等于表演区深度或为台口宽 的3/4左右。
2、高度大于7米,开口大于6米高
18
影剧院建筑设计
19
影剧院建筑设计
任务书要求
侧台:1.台宽:6M 2.台深:8-12M 3.台高:8-18M.
20
影剧院建筑设计
后舞台
• 表演区的延伸,展 示深远壮丽的场面。
• 平时可作为排练房 使用。
• 特大型剧场一般都 设。
21
影剧院建筑设计
舞台设备设本计尺寸
• 深度:
– 大幕区 – 表演区 – 中景区 – 天幕灯光区 – 天幕至后墙
• 宽度
– 表演区 – 侧幕 – 演员活动区 – 单式吊杆装

13
影剧院建筑设计
14
影剧院建筑设计
舞台的高度
台高计算公式:H=2h+2-4m
15
影剧院建筑设计
主台宽度、进深及台口宽度、高度参考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