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兴标志建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兴标志——聚远楼

德兴聚远楼,古城德兴,山水灵异,密翠浮天,乃幽奇秀美之境。聚远楼就座落在德兴城东朝阳门学官山巅、可尽览县城形胜之地。自古以来登临而凭眺者甚多,留下许多吟咏胜迹的诗篇。

遂因苏东坡一首脍灸人口的《聚远楼》诗,而今聚远楼楼阁生辉,名闻遐迩。

据清同治《德兴县志》载:聚远楼于宋熙宁年间(1068-1077)为邑内名士余仁隆所创建。余氏与眉山苏氏父子相友善。元丰七年(1084)六月苏东坡由黄州团练副使移官汝州,过江西湖口,游石钟山后,经饶州乘舟顺乐安河东上,伴送长子苏迈赴德兴任县尉。逗留德兴期间,苏东坡应同窗德兴县丞单锡之邀登临聚远楼。赋《聚远楼》诗:

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

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

苏氏《聚远楼》诗广传天下。宋高宗很欣赏苏东坡诗,兴致所至特赐御书“聚远楼”金匾。时有诗称:“高皇题御墨,内翰播新诗,聚远楼佳致,名闻天下知”。可见当时恩遇之隆,名贤之盛。随之,聚远楼也被誉为江东名楼(宋时,德兴隶属饶州鄱阳郡,属江南东路)。后来苏东坡父苏洵,弟苏辙和黄庭坚、佛印、赵抃、马延鸾等都曾先后莅止德兴,登监聚远楼。历代名人题咏甚多。

苏东坡长子苏迈在德兴县尉期间,不负父望,勤政、廉洁、爱民,深受百姓称赞和爱戴。后来,德兴邑人在银城西隅的县治尉司前建了“景苏堂”,以颂扬和怀念眉山苏氏父子在德兴的功绩。

游记:

8月3日中午时分,我随同一批朋友,赴德兴市郊、凤凰湖畔的聚远楼参观游览。对于聚远楼的形象与图片,我早已烂熟于心,至于实地登临,始为首次。

车子可以直达聚远楼下的休闲平台上,聚远楼则矗立在古龙山的制高点上。踏上底座平台,四周环行,整个德兴市貌尽收眼底,就在两边高山、中间一处盆地上,娇小但繁华的城区错落有致地展开,颇有现代城市的韵味,只是1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较少而已。

进入一楼厅堂,一幅巨大的木雕展现在眼前,号称“江南第一雕”。木雕的内容全面反映了德兴的历史,从古代开矿、建城,到如今的城市面貌,以及规划的城市建筑,均一一有序地排列其上。

我们一口气直登顶楼,然后逐层而下,先后了解了德兴古代的采矿、冶炼史,苏东坡游历聚远楼的场景,对德兴的历史与聚远楼的来历名声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聚远楼始建于宋熙宁二年(1069),由德兴人余仕隆集资兴建,坐落在城北学官后的枕山之巅,当时德兴县令单锡与苏东坡是同科进士,才华横溢。余仕隆尊单锡才华,请为楼定名,单锡登楼远眺,全城尽收眼底,故取楼名为聚远楼。元丰七年六月(1084),苏东坡由黄州团练副使移官汝州,过江西湖口,游石钟山,乘舟经饶州顺乐安河东上,送长子苏迈赴德兴任县尉。期间,应同窗德兴县令单锡之邀,游聚远楼。苏东坡登上聚远楼,写下了“云山烟水苦难亲,野草幽花各自春。赖有高楼能聚远,一时收拾与闲人。无限青山散不收,云奔浪卷入帘钩。直将眼力为疆界,何啻人间万户候。”的诗句。诗之大气,广传天下。建炎年(1127),高宗深赏此诗,兴致所至,特赐御书“聚远楼”金匾。才子作诗,皇帝赐匾,一时传为佳话。“高皇题御墨,内翰播声诗,聚远楼佳致,名闻天下知。”恩遇之隆,可见一斑。

聚远楼声誉鹊起,苏洵、苏辙慕名而来,黄庭坚、佛印、赵掂、马廷鸾紧追其后,名人雅士纷纷登上聚远楼,并写下诗歌词赋。元初,书画家、文学家赵孟兆游德兴,作诗赞曰:思陵宸翰坡仙句,云汉奎光聚此楼。二妙风流是千古,更夸远景集双眸。由此可见,登聚远楼,看万家灯火,听书声琅琅,别有一番韵味。史载,苏迈任德兴县尉期间,勤政廉洁爱民,深受百姓爱戴。百姓感其恩,在县治尉前建“景苏堂”,

颂扬和怀念眉山苏氏父子。

2003年德兴市为进一步弘扬德兴历史文化,加快旅游业的发展,重建了聚远楼。现在的聚远楼位于凤凰湖西面海拔高160多米的古龙山顶,一条宽6米的水泥盘山公路直抵中心,它根据宋朝建筑风格设计,碧瓦丹柱,斗拱重檐,气势恢宏,高39米,外观三叠层,内设三层,总占地面积639.87平方米,四周悬挂着八块镀金匾额,门前朱红的柱子上挂着赵孟頫题的“思陵宸翰坡仙句,云汉奎光聚此楼”的楹联,最顶层是宋高宗题“聚远楼”三个苍劲镀金大字,聚远楼内装饰四幅大型德兴风情木雕。站在楼顶可览全城,是德兴的一座标志性建筑。

聚远楼的重建,我感觉较好地延续了德兴人文历史,景点虽小,但能让游客获益良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