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温控措施(1)知识交流
混凝土温控措施
混凝土温控措施混凝土温控措施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旨在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以促进混凝土的正常硬化和提高混凝土的品质。
混凝土温度的控制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抗裂性能和耐久性能等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几种常用方法。
1.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是控制混凝土温度的重要一环。
一般而言,使用低热发散混凝土材料可以减少混凝土温度的上升。
低热发散材料的特点是在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热较少,从而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升高。
此外,选择低水灰比的混凝土也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2. 控制混凝土施工时间混凝土的温度受施工时间的影响较大。
在夏季高温季节,如果在中午或下午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往往会导致混凝土温度过高。
因此,合理控制混凝土施工时间,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时段施工,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3.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降温措施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采取降温措施是控制混凝土温度的有效手段之一。
具体的措施包括:•遮荫覆盖:使用遮阳网或覆盖物在混凝土表面形成遮荫,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喷水降温: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适时喷水冷却混凝土,防止混凝土温度升高过快。
•降温剂添加: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降温剂,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4. 混凝土后期养护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合理的后期养护也是控制混凝土温度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后期养护措施:•保温措施:覆盖保温物,如保温毯、保温棚等,可以防止混凝土温度过快下降,保持较高的温度,促进混凝土的正常硬化。
•湿润养护:在混凝土浇筑表面喷水湿润,使混凝土不易干燥,有利于混凝土的耐久性发展。
•避免干燥环境:混凝土在干燥环境中容易出现开裂,因此要避免混凝土暴露在直接阳光下或干燥的风中。
5. 温度监测和记录为了确保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的有效性,需要进行温度监测和记录。
可以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置温度传感器,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同时,需要及时记录温度数据,以备后续分析和评估。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一、温度控制措施混凝土温度控制是保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获得良好性能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一些常见措施:1. 混凝土材料预冷处理:在炎热季节或者高温地区施工时,可以采取对混凝土材料进行预冷处理的方法,以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预冷处理可以通过在混凝土配合物中加入冰块或者冷水来实现。
2. 控制混凝土浇筑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应尽量避免在中午或者下午时段进行混凝土浇筑,以减少混凝土与高温环境的接触时间。
可以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进行浇筑,以利用较低的环境温度。
3. 遮阳措施:在高温季节或者高温地区,可以采取遮阳措施,如使用遮阳篷或者搭建遮阳棚,以减少混凝土的暴露时间,降低温度。
4. 冷却剂的使用: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冷却剂,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冷却剂可以通过吸热或者蒸发的方式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5. 水泥品种的选择:在高温环境下,可以选择使用含有较多矿物掺合料的水泥,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矿物掺合料可以减少水泥的水化热释放,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二、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混凝土性能稳定、强度合格的关键。
以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常见措施:1. 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很大,因此,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特殊是水泥、骨料和外加剂等关键原材料,要选择质量可靠的供应商。
2. 配合比的设计: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性能的基础。
在设计配合比时,要根据工程要求、原材料特性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的控制: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过程中,应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均匀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
同时,要控制浇筑速度、浇筑高度和浇筑方式等因素,以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偏析。
4. 养护措施的执行: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稳定。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对混凝土的凝结和强度发展具有明显的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
二、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1. 温度监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置温度监测点,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温度监测点应布置在混凝土的不同位置,以全面了解混凝土的温度分布情况。
2. 温度控制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制定合理的温度控制方案。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温度控制:- 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合理控制水灰比,以减少混凝土的温升。
- 采取降温措施,如在混凝土中加入冰块或者冷水,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 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对混凝土进行降温,如喷水降温、覆盖遮阳网等。
3. 温度控制记录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记录,包括浇筑前、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的温度监测数据。
记录应包括温度监测点的位置、混凝土的温度变化曲线等信息,以便后期分析和评估。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控制- 水泥:选择优质水泥,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采购和验收。
- 粗、细骨料:选用符合规定要求的骨料,保证骨料的质量稳定。
- 水:使用清洁、无杂质的水源,避免使用含有盐类、有机物等有害物质的水。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性能要求,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应满足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的要求。
3. 混凝土搅拌和浇筑- 搅拌:确保搅拌时间充分,搅拌均匀,避免浮现团聚、分层等现象。
- 浇筑:控制浇筑速度,避免过快或者过慢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
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的温度过高或者过低。
4. 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湿、喷水养护等,具体根据施工环境和混凝土要求确定。
四、质量控制记录对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进行记录,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报告、配合比设计记录、搅拌过程监测数据、浇筑过程监测数据、养护措施记录等。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一、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1. 温度监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监测。
可以使用温度计或红外线测温仪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点的选择应该覆盖整个施工区域,以确保对混凝土温度的准确掌控。
2. 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是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水灰比、掺合料的使用等方式来实现的。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气温、环境湿度等因素,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3. 冷却措施在高温季节或大面积混凝土浇筑时,可以采取冷却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常用的冷却措施包括喷水降温、使用冷凝剂、覆盖遮阳网等。
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温度,防止混凝土过热导致开裂或产生其他质量问题。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对水泥、骨料、掺合料等原材料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同时,要对原材料进行充分的试验和检验,以确保其质量稳定可靠。
2. 搅拌质量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对最终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搅拌比例等参数,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3. 浇筑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控制浇筑速度、浇筑方式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同时,要注意避免混凝土的过早干燥或过早脱模,以避免产生裂缝或其他质量问题。
4. 养护质量控制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养护措施包括保湿、覆盖保温等。
在养护过程中,需要控制养护时间和养护条件,以确保混凝土的充分硬化和强度发展。
总结: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通过温度监测、温度控制和冷却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目的、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二、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目的1. 避免混凝土过早脱水:高温会导致混凝土表面水分过快蒸发,从而引起混凝土表面龟裂和强度降低。
2. 控制混凝土内部温度:高温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蒸发过快,从而引起混凝土收缩和开裂。
3. 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适宜的温度有利于混凝土中水化反应的进行,促进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三、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方法1. 使用低温混凝土:低温混凝土是一种特殊的混凝土,其配合比中添加了特殊的添加剂,能够在低温下进行施工,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2. 使用冷却剂: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添加适量的冷却剂,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3. 使用遮阳网: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即将覆盖遮阳网,以减少太阳直射和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4. 使用冷却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冷却水进行冷却,可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四、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1. 选用合适的原材料: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料的影响较大,因此要选择符合要求的水泥、骨料和掺合料。
2. 控制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应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施工条件合理控制水灰比。
3. 严格控制配合比: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特性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4.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包括搅拌、浇筑、养护等环节,确保施工过程的规范和质量的稳定。
五、结论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手段。
通过合理的温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龟裂、开裂等问题,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像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混凝土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一、背景介绍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自身性质,其在养护期间易受温度影响,从而导致裂缝、变形等问题。
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1.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起裂缝。
2.高温会使得混凝土过早干燥,从而降低强度。
3.低温会使得混凝土的硬化速率变慢,从而延长养护时间。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1.预防性措施(1)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早强水泥、矿物掺合料等材料可以缩短养护时间。
(2)调整配合比:通过调整水灰比、骨料粒径等参数可以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其耐久性和抗裂性。
(3)采用降温剂:在混凝土中加入降温剂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减小温度应力。
(4)使用遮阳板: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遮阳板可以防止太阳直射,从而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
2.治理性措施(1)喷水养护:在混凝土表面喷水可以降低其表面温度,从而缓解温度应力。
(2)覆盖湿布: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布可以保持其表面湿润,从而延长养护时间。
(3)加热养护:在低温环境下采用加热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可以提高其硬化速率。
四、具体实施步骤1.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预防性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预处理。
2.采用实时监测技术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理性措施。
3.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遮阳、通风等。
4.对于高重要性的工程,应采用加热养护等措施进行强化处理。
5.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措施,并对温度变化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于后期总结经验。
五、总结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调整配合比、采用降温剂等预防性措施和喷水养护、覆盖湿布、加热养护等治理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应力,避免裂缝和变形等问题的发生。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措施。
最终达到保证建筑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混凝土温度控制是指在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混凝土的温度控制非常关键,因为混凝土的温度影响着其强度、耐久性和变形性能等重要指标。
在混凝土温度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初始温度、浇筑温度和养护温度等因素,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材料的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水泥、砂、石子等)在使用前应进行室内堆放,避免受到高温或低温的影响。
尤其要注意水泥的温度,避免水泥在潮湿环境下吸湿,或者在高温环境下失水。
2.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尽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在15℃~30℃之间,具体温度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混凝土的具体要求来确定。
在高温天气条件下,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降温剂或者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来控制温度;在低温天气条件下,可以采取保温措施,如在模板上加布保温材料或喷洒保温剂来控制温度。
3.混凝土养护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以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养护期的保养。
养护温度一般应在5℃~35℃之间,具体温度要根据混凝土的水泥类型、混凝土的厚度和气候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在高温天气条件下,可以采取保湿措施,如覆盖塑料薄膜或喷洒养护剂;在低温天气条件下,可以采取加热措施,如使用加热器或者加热保温设备来控制温度。
4.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温度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避免温度的突变对混凝土的影响。
浇筑过程中,可以采取分段浇筑的方式,以减少混凝土的自身温升;同时要注意避免浇筑过程中的阳光直射,避免温度过高。
综上所述,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重要手段。
在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混凝土的要求和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温度。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一、混凝土工程执行的温控标准(1)混凝土温度控制应遵循《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中的有关规定;(2)具体温控措施见设计方的《大坝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3)趾板、面板强约束区混凝土在低温季节浇筑;(4)趾板混凝土最高温度不超过33~35︒C,面板混凝土最高温度不超过31~33︒C,基础约束区稳定温度16.5︒C。
二、混凝土温控措施(1)合理安排混凝土施工时段趾板、面板及基础强约束区的混凝土在低温季节浇筑。
(2)优化配合比设计严格选择优质原材料,按设计推荐的配合比进行配合比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
掺用高效优质复合型外加剂、I级优质粉煤灰,提高混凝土的增强、抗裂性能。
(3)严格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分缝分块分层趾板沿长度方向设施工缝,施工缝间距不超过25~30m;在趾板转折点、地质缺陷处或基岩岩性发生变化处设置伸缩缝;面板混凝土分缝分块严格按施工图纸要求进行。
(4)加强养护与通水散热。
在混凝土表面覆盖绒毛毡保温被或双层草袋进行保温,防止气温骤升时表面水份过分挥发或气温骤降等产生表面干缩裂缝。
夏季浇筑混凝土时,在仓面内采取喷雾、隔热、防晒等措施,运输设备设置遮阳棚等。
混凝土表面连续喷(洒)水养护。
对一般浇筑层连续养护至上一层施工;对面板和趾板混凝土,保湿养护至大坝蓄水。
(5)加强施工组织管理,确保现场施工顺利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前,作好各项准备工作,机械设备、材料供应、施工人员等均安排充足,做到“人停机不停”。
在滑模上部设置防雨棚,若温度较高,可起到遮阳防晒的作用;若遇气温较低,可起到保温作用,必要时在棚内设置碘钨灯升温。
若浇筑混凝土期间温度较高,则尽量利用夜间施工,避开中午高温时段。
混凝土温控的措施1
1绪论实习任务:根据所学内容和相关专业知识,简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的概念以及应力作用下产生的裂缝。
详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任务和作用,以及在不同施工阶段解释说明温控的具体措施。
实习的作用:全面检验和巩固课程学习效果,可以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水利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我们的专业素质,提高自我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2温度应力2.1温度应力的概念:由于温度变化,结构或构件产生伸或缩,而当伸缩受到限制时,结构或构件内部便产生应力,称为温度应力。
2.2产生的原因:在凝固、冷却的过程中因为产品结构、环境等因素造成各个位置散热条件不会完全相同,热胀冷缩而形成的互相之间因为收缩而产生的作用力。
3温度裂缝3.1裂缝的类型:(1)表面裂缝(2)贯穿裂缝和深沉裂缝3.2裂缝的部位(1)表面裂缝:多发生在浇筑块侧壁,方向不定,数量较多。
(2)贯穿裂缝和深沉裂缝:这种裂缝自基础面向上开展,严重时可能贯穿整个坝段。
此种裂缝切割的深度达3~5m,宽度达1~3mm,且多垂直基面向上延伸,既能平行纵缝贯穿,也能沿流向贯穿。
3.3温度裂缝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缝,时期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 一方面是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内约束阻止这种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1)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后,其内部由于水化热温升,体积膨胀,如遇寒潮,表层降温收缩。
内胀外缩,在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层产生拉应力。
在混凝土内处于内外温度平均值的点应力为零,高于平均值的点承受压应力,低于平均值的点承受拉应力。
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
当表层温度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允许抗拉强度时,将产生裂缝,形成表面裂缝。
(2)贯穿裂缝和深沉裂缝:一般把基岩和已凝固、弹性模量较大的下部混凝土视为刚性基础,这种基础对新浇不久的混凝士产生温度变形所施加的约束作用,称为基础约束。
混凝土温控措施
混凝土温控措施(1)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升:①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②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强度,耐久性、和易性的前提下,改善混凝土骨料级配,依据实验确定添加优质的掺和料和外加剂,以适当减少单位水泥用量;③控制浇筑层最大高度和间歇时间。
(2)低温气候条件下的施工措施①冬季尽量安排白天浇筑混凝土,夜间混凝土表面覆盖苫布保温;②采用保温模板,防止混凝土表面裂缝。
③白天温度低于1℃,不浇筑混凝土,对混凝土表面进行保温,覆盖两层苫布。
④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在自卸罐车的上表面覆盖苫布等,使出机后的混凝土,不能迅速降温,并及时卸料,吊装入仓及时振捣。
⑤在浇筑完成一段包封混凝土后,应及时回填保温,同时临时封堵管道洞口,防止对流冷空气对混凝土表面产生不利影响。
(3)高温天气浇筑混凝土措施每年的6月-8月份属高温季节,我们将采取如下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①将混凝土尽量安排在早晚或夜间施工。
②采取骨料堆高、粗骨料洒水降温、拌和用水搭棚降温、仓面搭棚降温等降温措施,保证了混凝土入仓温度<28℃,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正常施工及质量标准。
③在模板和硬化的混凝土表面连续均匀地喷洒水。
特殊高温天气,在混凝土表面形成流水、冷却散热,并且,浇筑混凝土时,在混凝土仓面上空用喷雾机喷雾,制造“小气候”,降低混凝土仓面温度。
④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在混凝土运输罐车上表面覆盖苫布等,使出机后的混凝土不能迅速升温,并及时卸料,吊装或溜槽入仓,及时振捣。
⑤为利于混凝土浇筑块的散热,在混凝土分层时,上、下层浇筑时间均超过7天,相邻调仓区浇筑时间超过6天。
(4)雨季施工措施当降雨强度大于5mm/h时停止混凝土浇筑施工,要在最短时间内把入仓混凝土振捣密实,然后在混凝土上面覆盖防雨苫布进行保护。
如果停浇时间没有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仍按正常施工;如果超过初凝时间而没有达到终凝时间,在混凝土施工缝上铺一层2-3cm厚与混凝土同标号砂浆,进行二次振捣,继续浇筑;如果超过终凝时间,必须按施工缝处理后,才能再浇筑混凝土。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1、温控措施为防止混凝土结构、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出现温度裂缝,主要采取以下温控措施:(1)减少单位体积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2)控制浇筑温度,增加表面散热面积,减少仓面温升。
(3)加强表面保护,减少内外温差等。
(4)如遇高温天气,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温控:A、尽量安排在早晚或夜间浇筑;B、缩短混凝土运输时间,加快混凝土入仓覆盖速度;C、混凝土运输工具设置必要的隔热遮阳措施等。
(5)如遇寒冷天气,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温控:A、适量预备加热、保温和防冻材料;B、尽量安排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浇筑等。
2、混凝土质量控制(1)配合比用实际使用的水泥、骨料送质量检测站检测;(2)现场混凝土施工按操作规程进行;(3)混凝土拆模后检查是否有蜂窝麻面,外观是否光滑、平顺;(4)按规范要求留置混凝土试块,及时送质检站检测,对取样试验报告作统计、分析,检查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等。
3、混凝土外观工艺质量控制(1)为保证完工后的混凝土工程色泽均匀一致,本工程采用同种沙、碎石、同厂、同品种水泥。
(2)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采用相同的的配合比。
(3)混凝土永久性外露表面尽量采用较新的定型组合钢模板,并在使用前由专人均匀涂刷不污染混凝土表面、掺有适量滑石粉的矿物油脱模剂。
(4)对模板及支架的刚度、强度、稳定性进行认真计算、复核,对模板的垂直度、平整度、按缝位置与严密程度、几何尺寸反复检查。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派专人加强旁站、看护,杜绝跑模、漏浆的情况发生。
(6)加强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工艺控制,防止混凝土出现蜂窝、麻面、孔洞、烂眼等质量缺陷。
(7)混凝土拆模在达到规定强度后进行,禁止用铁撬等硬撬硬拆混凝土表面。
(8)模板拆除后,将拉杆两端伸出保护层外的部分截除,并用环氧树脂填实抹光。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对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有重要影响。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相关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
二、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1. 混凝土浇筑温度范围:根据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22),混凝土浇筑温度应控制在5℃~40℃之间。
超出该范围的温度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
2. 混凝土温度监测: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混凝土温度监测点,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点的数量和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以确保对混凝土温度的全面监控。
三、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1. 预冷措施:在高温季节或者高温地区施工时,可以采取预冷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
预冷可以通过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加入冰块或者冷水等方式实现。
预冷能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的升高,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
2. 加热措施:在低温季节或者低温地区施工时,应采取加热措施,保持混凝土的适宜温度。
加热可以通过加热混凝土原材料、加热搅拌设备或者使用加热混凝土的热水等方式实现。
加热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和硬化速度。
3. 遮阳措施:在高温季节或者高温地区施工时,应采取遮阳措施,减少混凝土的直接日晒暴晒。
遮阳可以通过搭建遮阳棚、使用遮阳网等方式实现。
遮阳能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度,减少温度应力的产生。
4. 保温措施:在低温季节或者低温地区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的过早冷却。
保温可以通过搭建保温棚、使用保温剂等方式实现。
保温能有效延缓混凝土的硬化时间,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四、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调整。
配合比设计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等因素,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2. 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有重要影响。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一、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混凝土温度控制是保证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温度适宜的重要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以下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一些常见措施:1. 环境温度控制:在施工现场,要合理控制环境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可以采取遮阳措施、喷水降温、覆盖保温等方式来调节环境温度。
2. 混凝土原材料温度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矿粉等,这些原材料的温度对混凝土的温度有直接影响。
在施工前,要对原材料的温度进行检测,并根据需要进行冷却或加热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
3. 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可以采取分层浇筑、控制浇筑速度、使用冷却剂等方式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4. 混凝土养护温度控制: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养护过程中,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可以采取覆盖保温、喷水养护、使用养护剂等方式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措施,以确保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性能。
以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常见措施:1. 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矿粉等,这些原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在施工前,要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并根据需要进行筛选、清洗等处理,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2. 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关键因素。
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要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确定配合比,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水灰比、骨料比例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3. 混凝土搅拌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在搅拌过程中,要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参数,确保混凝土充分均匀地搅拌,避免混凝土中出现孔隙、团聚等质量问题。
4. 浇筑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过程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温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的标准格式。
一、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1. 温度监测系统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使用温度监测系统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系统应具备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能够记录温度数据。
监测系统应包括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和数据存储设备。
2. 温度限制混凝土的温度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温度应控制在5℃-35℃之间。
在特殊情况下,如高温地区或者寒冷季节施工,应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温度限制。
3. 温度调节措施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一些温度调节措施,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常见的温度调节措施包括使用冷却剂、加水降温、覆盖保温材料等。
具体的温度调节措施应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混凝土的特性来确定。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检验在混凝土施工前,应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检验。
原材料包括水泥、骨料、砂浆等。
检验内容包括外观、化学成份、物理性能等。
惟独通过检验合格的原材料才干使用于混凝土施工。
2. 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工程要求、原材料性能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
配合比设计应包括水灰比、骨料配合比、砂浆配合比等。
3. 施工工艺控制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控制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关键。
施工工艺控制包括搅拌、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
在每一个环节中,应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进行质量检查。
4. 强度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评价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
在混凝土硬化后,应进行强度检测。
强度检测可以采用现场试验或者实验室试验等方法。
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5. 质量记录和报告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混凝土的质量数据,并制作质量报告。
质量记录和报告应包括原材料检验结果、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操纵情况、强度检测结果等内容。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
一、混凝土原材料温度控制
1、选用优化的配合比,使用中低热水泥及高效减水缓凝剂、掺加20%左右的粉煤灰,降低水泥用量,以降低混凝土内水化热温升。
二、混凝土运输过程温度控制
要求混凝土供应商提供出机口温度为12℃的混凝土,采用搅拌车运输,在运输混凝土前对机械运输设备喷雾或冲洗预冷。
运输道路优选最短路径,以使混凝土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浇筑地点。
并把混凝土入仓温度控制在12~14℃以内。
三、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措施
进水口底板、尾调室底板、尾水出口闸体底板混凝土等有温控要求的混凝土,故安排低温时段施工。
高温时段,新浇混凝土表面覆盖1cm厚聚乙烯卷材进行保温,减少太阳辐射及温度倒灌。
高温时段施工,混凝土浇筑仓内安装喷雾机喷水雾。
喷雾装置采用喷头通过轻型耐压管与主机连接,沿模板设置喷雾头。
在局部位置采用人工手持喷雾装置的方式对仓面进行局部喷雾增湿处理。
在大风、干燥气候条件下施工时,加强仓面喷雾工作及其喷雾效果,以达到降低仓面小环境气温,增加仓面空气湿度,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混凝土温度回升的目的。
仓面喷雾必须呈雾状,避免小水珠出现。
通过以上手段,把浇筑温度控制在15℃以内。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引言概述: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受到温度的影响很大。
因此,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的角度,分别介绍相关措施。
一、混凝土温度控制1.1 温度监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监测,以确保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表面温度计、内部温度计等。
1.2 冷却措施:当混凝土温度过高时,需要采取冷却措施,以避免混凝土早期龄期过快,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常用的冷却措施包括水淋、覆盖绝热材料等。
1.3 预热措施:在寒冷季节施工时,需要对混凝土进行预热,以确保混凝土的温度在适宜的范围内。
预热措施包括加热拌合料、加热模板等。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2.1 原材料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受到原材料的影响很大,因此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
包括水泥、骨料、水等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2 配合比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需要对配合比进行严格的控制。
配合比控制包括水灰比、骨料粒径分布等。
2.3 搅拌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对搅拌过程进行严格控制。
包括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等。
三、施工现场管理3.1 施工人员培训: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需要接受相关的培训,以了解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确保施工质量。
3.2 施工现场检查:施工现场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对混凝土的温度和质量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3 施工记录管理:对混凝土温度和质量的相关数据需要进行记录管理,以便日后的查阅和分析,确保施工质量。
四、质量验收4.1 温度检测: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规定的要求。
4.2 强度检测:混凝土的强度是其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3 质量验收报告:对混凝土的温度和质量进行验收后,需要出具相应的质量验收报告,以证明混凝土的质量符合要求。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一、引言混凝土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温度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目的、方法以及质量控制措施。
二、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目的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避免过高或者过低的温度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三、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方法1. 预热措施:在低温季节或者寒冷地区施工时,可以采取预热混凝土原材料的方式,使其温度达到适宜施工的范围。
2. 温度监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设置温度监测点,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可以使用温度计等设备进行监测。
3. 控制降温速度:在高温季节或者炎热地区施工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降温速度,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混凝土的龟裂和开裂。
4. 保温措施:在低温季节或者寒冷地区施工时,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过快降温,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四、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1. 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的质量受原材料的影响较大,应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稳定。
2. 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合比的控制。
3. 混凝土浇筑工艺控制:混凝土浇筑工艺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应采取适当的浇筑方式和工艺,避免混凝土的分层和空洞现象。
4. 混凝土养护措施:混凝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应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如喷水养护、覆盖保温等,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的发展。
五、案例分析以某高层建造施工为例,该项目采用了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并设置了温度监测点进行实时监测。
同时,在高温季节施工时,采取了降温措施,避免混凝土温度过高。
在低温季节施工时,采取了预热和保温措施,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混凝土温度监控措施
混凝土温度监控措施
1、建立温度监测体系,对施工环境温度、原材料温度、混凝土拌合料温度、混凝土养护温度等进行监测,针对温度变化情况,适时调整防寒保温措施。
2、在浇筑地点对施工环境温度进行监测。
每天测量6时、14时、21时的室外气温,求平均值计算环境昼夜平均气温。
3、测量原材料使用前的温度,根据测温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水泥、粉煤灰,粗细骨料、外加剂温度于混凝土开盘前4小时测量,水的温度于混凝土开盘前1小时测量,根据热工计算和实际试拌确定的温度参数,采取加热措施,保证原材料使用前的初始温度符合要求。
4、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对水泥、粉煤灰,粗细骨料、外加剂、水等原材料以及混凝土拌合料的出机温度进行监测。
原材料的温度监测每工作班不少于3次,拌合料出机温度监测每2小时测温1次。
5、混凝土运至浇注现场,对其出罐温度进行监测。
每2小时测温1次,并与其出机温度测量相对应,以便计算在运输途中的温度降低值。
6、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对工地环境气温、工作面的气温和混凝土入模温度进行监测。
工地环境气温、工作面的气温监测每工作班不少于3次,混凝土入模温度监测每2小时测温1次,并与其出罐温度测量相对应,以便计算在浇注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值。
7、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分别对热源、结构物温度进行监测。
8、所有测温活动均应详细记录,并按顺序、时间、部位整理成
册。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
混凝土温度控制及质量控制措施一、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混凝土温度控制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以下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一些常见措施:1. 配合比设计:根据混凝土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特性,合理设计配合比,控制水灰比、砂率、骨料粒径等参数,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温性能。
2. 控制水泥用量:适当控制水泥的用量,避免过多的水泥加入混凝土中,以减少水化反应的放热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升速率。
3. 使用低温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使用低温水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可以通过降低水的温度,减少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温升速率。
4. 使用冷却剂:在混凝土中加入冷却剂,通过吸热反应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冷却剂可以是化学物质,也可以是冷冻水。
5. 遮阳遮风措施: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采取遮阳遮风措施,减少太阳直射和风的影响,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升高速率。
6. 散热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散热措施,如喷水、覆盖湿布等,加速混凝土的散热,降低温度。
二、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混凝土质量控制是指在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以下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一些常见措施:1. 原材料检验: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检验,包括水泥、骨料、砂等,确保其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2. 配合比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灰比、砂率、骨料粒径等,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 混凝土搅拌: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控制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4. 浇筑工艺控制: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和浇筑速度,避免浮现堆积和分层现象,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5. 养护措施: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包括覆盖湿布、喷水养护等,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和温度稳定。
6. 强度检测:对混凝土进行强度检测,包括初凝时间、终凝时间、抗压强度等,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温度控制1概述温控措施要求(2) 常温混凝土为低温季节不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自然温度混凝土,也称自然入仓温度混凝土;预冷混凝土为高温季节或较高温季节采用预冷措施拌制的低温混凝土。
(3)应根据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气温资料、施工方法等及设计允许最高温度推算出浇筑块所需的浇筑温度及出机口温度,并建立相应的关系,报监理人审批后执行。
4月及10月浇筑贴坡混凝土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需达到7~10℃,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12~14℃。
(4) 为减少预冷混凝土温度回升,应严格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和仓面浇筑坯覆盖前的暴露时间,混凝土运输机具应加保温设施,并减少转运次数,使预冷混凝土自出机口至仓面浇筑坯被覆盖前的温度满足浇筑温度要求。
15.14.5.3 合理的层厚及间歇期(1)混凝土浇筑分层按设计要求进行,贴坡混凝土浇筑层厚一般采用 1.5~2m,加高混凝土浇筑层厚采用2~3m。
若需变动,应经监理人书面批准。
(2) 大体积混凝土层间间歇应满足表15-7的要求,墩、墙浇筑层厚3~4m,层间间歇时间4~9天。
表15-7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层间间歇时间单位:天注:低温季节浇筑取下限值。
(3)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施工进度要求和有关层厚及间歇期要求,规划好各部位混凝土浇筑具体层厚及间歇期。
(4) 对施工计划中预计为长间歇停浇面,应在仓面布设防裂钢筋。
15.14.5.4 合理的施工程序和进度主体建筑物施工程序和进度安排,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 混凝土在设计规定的间歇期内连续均匀上升,不得出现薄层长间歇。
(2) 贴坡混凝土安排在10月至次年4月施工。
(3) 贴坡混凝土相邻坝段之间高差不宜大于4~6m。
15.14.5.5 混凝土表面保护(1)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满足以上温控要求外,还应满足表面保护要求。
(2) 应根据设计表面保护标准确定不同部位、不同条件的表面保温要求。
尤其应重视基础约束区,贴坡部位及其它重要结构部位的表面保护。
应重视防止气温骤降及寒潮的冲击。
所有混凝土工程在最终验收之前,还必须加以维护及保护,以防损坏。
浇筑块的棱角和突出部分应加强保护。
各部位主要保温要求如下:1)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应选择保温效果好且便于施工的材料,保温后表面等效放热系数:一般部位混凝土β≤2.0~3.0w/m2·℃;对永久暴露面、棱角部位、溢流面、闸墩等重要部位β≤1.5~2.0w/m2·℃。
2) 对于除过流部位之外的新浇混凝土上、下游永久暴露面,浇完拆模后立即设施工期的永久保温层。
施工期的永久保温指保温至本标工程完工前。
β值取15.14.5.5(2) 1)中下限值。
3) 每年入秋(9月底),应将竖井、廊道及其他所有孔洞进出口进行封堵。
4) 当日平均气温在2~3天内连续下降超过(含等于)6℃时,28天龄期内混凝土表面(顶、侧面)必须进行表面保温保护。
β值取15.14.5.5(2) 1)中上限值。
5) 低温季节如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温降可能超过6~9℃以及气温骤降期间,须在拆模后立即采取表面保护措施。
6) 当气温降到冰点以下,龄期短于7天的混凝土应覆盖满足要求的保温材料作为临时保护层。
7)应采用耐久性较好的保温材料作为施工期的永久性保温措施。
8)应在投标文件中,作出详细的保温设计。
在混凝土开始浇筑前,应将选用的保温材料、保温措施报监理人批准。
15.14.5.6 其它(1) 所有混凝土冬季浇筑时浇筑温度不得低于5℃。
当外界气温低于低温季节标准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冬季混凝土施工要求。
(2) 各部位混凝土浇筑时,如果已入仓的混凝土浇筑温度不能满足有关要求时,应立即通知监理人,根据监理人指示进行处理,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
15.14.6 通水冷却15.14.6.1 一般要求在混凝土浇筑前2个月应制订通水冷却有关材料、管道安装及埋设系统配制、施工工艺等报监理人审批;在每年6月份以前将本年9月至次年3月的中、后期通水冷却供水总、干管布置设计文件及冷却通水计划等报监理人审批。
15.14.6.2 冷却水管布置(1) 埋设部位:需要进行接缝灌浆的临时施工缝两侧坝体部位、大坝所有贴坡混凝土部位以及有中期通水冷却要求的加高部位均需埋设冷却水管,冷却水管采用1英寸(直径2.54cm)黑铁管,也可采用塑料、高密聚乙烯类管材。
(2) 承包人应在各仓冷却水管埋设前2个月向监理人递交冷却水管、供水管的材料类型、制造厂家及各仓冷却水管埋设图等资料报监理人批准后执行。
冷却水管埋设时应作好施工记录。
(3) 冷却水管及供水管的规格、类型、间距长度等应满足坝体设计最高允许温度、填塘陡坡通水降温及坝体初、中、后期通水降温各项要求,并报监理人批准。
(4) 冷却水管的布置要求1) 供水管按两套布置,在坝外布置进回水交换设施,以满足通水冷却的要求,制冷水应考虑回收。
2) 供水管布置应自成系统,冷却通水供水管的布置应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廊道布置,避免相互干扰,如现场施工条件限制需要穿过其它标段时,承包人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承包各方应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如引起纠纷由监理人协商解决。
3) 贴坡部位的蛇形水管一般按1.5m(浇筑层厚)×2.0m(水管间距)或者 2.0m(浇筑层厚)×1.5m(水管间距)布置,埋设时要求水管距上游老混凝土1.0m、距下游坝面2.5m~3.0m,水管距接缝面、坝内孔洞周边1.0~1.5m。
对仅有中期通水的大坝加高混凝土,蛇形水管一般按 2.0m(浇筑层厚)×2.0m(水管间距)布置,埋设时要求距接缝面、坝内孔洞周边的距离与贴坡部位埋设的蛇形水管相同,距上游面2.0m~2.5m,距坝顶的距离控制在3~5m,通水单根水管长度不宜大于250m。
坝内蛇形水管按接缝灌浆分区范围结合坝体通水计划就近引入廊道。
引入廊道的水管应排列有序,作好标记记录。
应注意引入廊道的水管布置不得过于集中,以免混凝土局部超冷,引入廊道的水管间距一般不小于1m、距廊道底板50~100cm。
管口应朝下弯,管口长度不应小于15cm,并对管口妥善保护,防止堵塞。
(5) 采用黑铁管作冷却水管时宜预先加工成弯管段和直管段两部分,在仓内拼装成蛇形管圈。
埋设的冷却水管不能堵塞,并应固定和清除表面的鳞锈、油漆和油渍等物。
管道的连接可用丝扣、法兰、焊接等方法,并应确保接头连接牢固,不得漏水。
混凝土浇筑前和在浇筑过程中应对已安装好的冷却水管各进行一次通水检查,通水压力0.3~0.4MPa,如发现堵塞及漏水现象,应立即处理。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水管受损或堵塞。
(6) 中、后期冷却通水前1个月应对埋设的冷却水管进行检查。
对于不通或微通的水管,承包人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要求处理至满足设计有关文件要求和使监理人认可为止。
15.14.6.3 通水冷却(1) 初期通水:贴坡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后一个月内进行初期通水将浇筑块温度降温至16~18℃,对于高温季节采用预冷混凝土浇筑的加高部位坝体混凝土最高温度仍可能超过设计允许最高温度时应采取初期通水冷却削减混凝土最高温度,初期通水可采用水温10~12℃的制冷水或水库低温水,在混凝土浇筑收仓后12小时内开始通水,黑铁管单根通水流量不小于18升/分,塑料水管单根通水流量不小于20升/分。
(2) 中期通水:每年9月初开始对当年5~8月浇筑的加高部位混凝土、10月初开始对当年4月及9月浇筑的加高部位混凝土、11月初开始对当年10月浇筑的加高部位混凝土进行中期通水冷却,削减混凝土内外温差。
中期通水一般采用水库低温水进行,通水时间1.5~2.5个月,以混凝土块体温度达到20~22℃为准,水管通水流量应达到20~25升/分。
(3) 后期通水:需进行坝体接缝灌浆部位,在灌浆前,必须进行后期通水冷却,后期通水冷却要求如下:1) 承包人应根据坝体接缝灌浆进度和坝体温度计算确定各部位通水类别和通水时间,通水时间以坝体达到灌浆温度为准。
2) 坝体应保证连续通水,坝体混凝土与冷却水之间的温差不宜超过20~25℃,控制坝体降温速度不大于1℃/天。
水管通水量通制冷水时黑铁管不小于18升/分,塑料水管不小于20升/分,通江水时应达到20~25升/分。
3) 坝体通水冷却后的温度应达到设计规定的坝体接缝灌浆温度。
控制坝体实际接缝灌浆温度与设计接缝灌浆温度的差值在+1℃和-2℃范围内,应避免较大的超温和超冷。
坝体温度主要考虑控制四个环节,即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控制、内外温差控制、接缝灌浆前温度控制等。
混凝土浇筑温度主要由拌和厂制冷设施和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主要由混凝土配合比、浇筑层厚、层间间歇期及一期冷却措施进行控制;内外温差由中期通水冷却控制;接缝灌浆前温度主要由后期通水冷却措施进行控制。
(一)凝土浇筑温度控制(1)严格控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
4、5、9、10月生产7~10℃混凝土,6~8月生产14℃混凝土;4月及10月浇筑贴坡混凝土时,混凝土出机口温度需达到7~10℃,混凝土浇筑温度控制在12~14℃。
(2)高温季节施工时,混凝土运输机具采取遮阳保温措施,减少转运次数减少预冷混凝土温度回升,满足浇筑温度要求。
尽可能避免高温时段浇筑混凝土,充分利用低温季节和高温季节早晚及夜间气温低的时段,加大浇筑强度。
(3)高温季节浇筑混凝土时,在仓面进行表面喷雾,降低仓面环境温度,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和降低水分蒸发损失,但水分不能过量,雾滴直径40μm~80μm,以防混凝土表面泛出水泥浆液。
(4)高温季节浇筑时,避开高温时段,减小浇筑层厚,混凝土收仓后,采取流水养护直至上层混凝土开浇,避免出现干湿交替;(5)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层厚和层间间歇时间。
混凝土浇筑分层按设计要求进行,贴坡混凝土浇筑层厚一般采用1.5~2m,加高混凝土浇筑层厚采用2~3m。
大体积混凝土层间间歇满足招标文件和其他有关规定要求,墩、墙浇筑层厚3~4m,层间间歇时间4~9天。
大体积二期混凝土部位,浇筑层厚按1.5~2.5m控制,对于门槽等结构尺寸较小的二期混凝土浇筑层厚为3~5m。
(6)贴坡部位混凝土1~4月通水库32M处的低温水进行初期冷却, 10~12月通10℃冷水进行初期冷却,通水时间按15~20天考虑。
加高部位混凝土9~12月通水库60M处的低温水进行中期冷却,通水时间按1.5~2.5个月考虑。
(7)为减少预冷混凝土温度回升,严格控制混凝土运输时间和仓面浇筑坯覆盖前的暴露时间,混凝土运输机具加保温设施,并减少转运次数,使预冷混凝土自出机口至仓面浇筑坯被覆盖前的温度满足浇筑温度要求。
(8)所有混凝土冬季浇筑时浇筑温度不得低于5℃。
当外界气温低于低温季节标准时,采取有效保温等温控措施满足冬季混凝土施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