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二轮总复习 光的本性教案
2020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1部分专题7选考部分第2讲振动和波动光及光的本性教案
振动和波动光及光的本性[高考统计·定方向] (教师授课资源)机械振动和机械波(5年11考)从近五年高考可以看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是历年考查的热点,题型一般为选择题,有1.(2019·全国卷Ⅰ·T 34(1))一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T2时刻,该波的波形图如图(a)所示,P ,Q 是介质中的两个质点。
图(b)表示介质中某质点的振动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b)A .质点Q 的振动图象与图(b)相同B .在t =0时刻,质点P 的速率比质点Q 的大C .在t =0时刻,质点P 的加速度的大小比质点Q 的大D .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b)所示E .在t =0时刻,质点P 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 的大CDE [t =T2时刻,题图(b)表示介质中的某质点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而题图(a)中质点Q 在t =T2时刻从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所以质点Q 的振动图象与题图(b)不同,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的质点的振动图象如题图(b)所示,选项A 错误,D 正确;在t =0时刻,质点P 处在波谷位置,速率为零,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最大,加速度最大,而质点Q 运动到平衡位置,速率最大,加速度为零,即在t =0时刻,质点P 的速率比质点Q 的小,质点P 的加速度比质点Q 的大,质点P 与其平衡位置的距离比质点Q 的大,选项B 错误,C 、E 正确。
]2.(2019·全国卷Ⅱ·T 34(1))如图所示,长为l 的细绳下方悬挂一小球a ,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O 点处,在O 点正下方34l 的O ′处有一固定细铁钉。
将小球向右拉开,使细绳与竖直方向成一小角度(约为2°)后由静止释放,并从释放时开始计时。
当小球a 摆至最低位置时,细绳会受到铁钉的阻挡。
设小球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水平位移为x ,向右为正。
(高中物理)高二物理光的本性北师大
高二物理光的本性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光的本性二. 教学过程:1. 光的干预:在两列光波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亮纹;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出现暗纹,且有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相间的现象。
光的干预形成条件:两列光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2. 托马斯·杨氏双缝干预:〔1〕双缝〔孔〕干预实验装置使太阳光或某种单色光,通过一具有单一小孔和单一狭缝的挡板,而成为一“点光源〞,如以下列图所示。
再让这一束光射到另一挡板上,此板相隔很近的两个小孔〔或狭缝〕,而且每一个孔〔或狭缝〕与单孔〔或单缝〕距离相等。
通过双孔〔或双缝〕的两束光就成为相干光,即频率相同的两束光,当它们再次在屏幕上相遇互相叠加,就形成了稳定的明暗相同的〔或者是彩色〕条纹。
〔2〕双缝干预实验规律P点将出现亮条纹P点将出现暗条纹〔中央条纹〕;假设用白光实验,该点是白色的亮条纹。
假设用单色光实验,在屏上得到明暗相间的条纹;假设用白光实验,中央条纹是白条纹,两侧是彩色条纹。
③屏上明条纹暗条纹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其距离大小△x与双缝之间距离d,双在L和d不变的情况下,△x和波长λ成正比,应用上式可测光波的波长λ。
3. 薄膜干预:光照在薄膜上,从膜的前外表和后外表反射回来的光再次相遇而产生的干预现象。
〔1〕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光照射到薄膜上时,在膜的前外表和后外表分别反射出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并且叠加。
①假设单色光照在上述薄膜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
②假设白光照在上述薄膜上,将形成彩色条纹。
〔2〕在水面上的油膜、肥皂泡等在白光的照射下,出现灿烂的彩色,都是薄膜干预现象。
〔3〕薄膜干预的应用①检查精密零件的外表质量将被检查平面和放在上面的透明标准样板的一端垫一薄片,使样板的标准平面和被检查平面间形成一个楔形空气薄层,单色光从上面照射,入射光在空气层的上、下外表反射出两列光波叠加情况,从反射光中看到干预条纹,根据干预条纹的形状,来确定工作外表情况。
光及光的本性教案
光及光的本性 教案一. 专题要点1. 折射率和全反射(1)折射率(绝对折射率n)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θ1的正弦与折射角θ2的正弦之比n,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即21sin sin θθ=n 。
(2)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显然,临界角是一种特殊的入射角.当光线从某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其临界角的正弦值为cv n C ==1sin . 注意:发生反射时,不一定发生折射,如:全反射时无折射;发生折射时,却一定存在反射。
(3)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两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才发生全反射。
2.光的干涉和衍射⑴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为横波。
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之间的间距(相邻亮条纹中央间距,相邻暗条纹中央间距)为λd L x =∆。
利用双缝干涉实验可以测量光的波长。
⑵干涉和衍射的产生条件①光屏上出现亮条纹(或暗条纹)的条件:亮条纹: .)0.1.2.3...(n 22=∙=∆λn s 暗条纹: .)0.1.2.3...(n 2)12(=∙+=∆λn s②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可比(相差不多)二. 考纲要求考点要求 考点解读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Ⅰ 本章的重点内容:理解折射定律并能熟练运用折射定律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Ⅰ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探究Ⅰ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Ⅰ 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Ⅰ三. 教法指引此专题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习题,在精心批阅之后以题目带动知识点,进行适当提炼讲解。
这一专题绝大多数知识点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比较杂乱,学生易于掌握每个知识点,但是不易掌握全面,光的折射与全反射还是很重要的二轮复习时还是要稳扎稳打,从基本知识出发再进行总结提升。
四. 知识网络五. 典例精析题型1.(平行板玻璃砖)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A.t 1始终大于t 2B.t 1始终小于t 2C.t 1先大于后小于t 2D.t 1先小于后大于t 2解析:设折射角为α,玻璃砖的厚度为h ,由折射定律n=sinθsinα ,且n=c v,在玻璃砖中的时间为t=h vcosα ,联立解得t2∝n4n2- sin2θ,红光频率较小,θ为零时,t1<t2,θ为90°时,趋近渐近线,初步判定该函数为单调函数,通过带入θ为其它特殊值,仍然有t1<t2,故B 对。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教案人教 专题10 光及光的本性
专题十 光及光的本性 教案一. 专题要点1. 折射率和全反射(1)折射率(绝对折射率n)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θ1的正弦与折射角θ2的正弦之比n,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即21sin θθ=n 。
(2)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显然,临界角是一种特殊的入射角.当光线从某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其临界角的正弦值为cvn C ==1sin . 注意:发生反射时,不一定发生折射,如:全反射时无折射;发生折射时,却一定存在反射。
(3)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 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两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才发生全反射。
2.光的干涉和衍射⑴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为横波。
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之间的间距(相邻亮条纹中央间距,相邻暗条纹中央间距)为λdLx =∆。
利用双缝干涉实验可以测量光的波长。
⑵干涉和衍射的产生条件①光屏上出现亮条纹(或暗条纹)的条件: 亮条纹: .)0.1.2.3...(n 22=∙=∆λn s 暗条纹: .)0.1.2.3...(n 2)12(=∙+=∆λn s②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可比(相差不多)二. 考纲要求考点要求 考点解读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 Ⅰ 本章的重点内容:理解折射定律并能熟练运用折射定律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Ⅰ 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探究 Ⅰ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Ⅰ 激光的特性及应用Ⅰ三. 教法指引此专题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习题,在精心批阅之后以题目带动知识点,进行适当提炼讲解。
这一专题绝大多数知识点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比较杂乱,学生易于掌握每个知识点,但是不易掌握全面,光的折射与全反射还是很重要的二轮复习时还是要稳扎稳打,从基本知识出发再进行总结提升。
四. 知识网络五. 典例精析题型1.(平行板玻璃砖)一束由红、蓝两单色光组成的光线从一平板玻璃砖的上表面以入射角θ射入,穿过玻璃砖自下表射出.已知该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1.5.设红光与蓝光穿过玻璃砖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和t 2,则在θ从0°逐渐增大至90°的过程中( ) A.t 1始终大于t 2 B.t 1始终小于t 2 C.t 1先大于后小于t 2 D.t 1先小于后大于t 2解析:设折射角为α,玻璃砖的厚度为h ,由折射定律n=sinθsinα ,且n=cv ,在玻璃砖中的时间为t=h v cosα ,联立解得t2∝n4n2- sin2θ,红光频率较小,θ为零时,t1<t2,θ为90°时,趋近渐近线,初步判定该函数为单调函数,通过带入θ为其它特殊值,仍然有t1<t2,故B 对。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振动和波动光及光的本性教案
专题十六 振动和波动 光及光的本性■储知识·核心归纳…………………………………………………………………. 1.简谐运动的五个特征(1)动力学特征:F =-kx.(2)运动学特征:简谐运动为变加速运动,远离平衡位置时,x 、F 、a 、E p 均增大,v 、E k 均减小,靠近平衡位置时则相反.(3)运动的周期性特征:相隔T 或nT(n 为正整数)的两个时刻振子处于同一位置且振动状态相同. (4)对称性特征:相隔2n +12T(n 为正整数)的两个时刻,振子位置关于平衡位置对称,速度的大小、动能、势能相等,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相等.(5)能量特征:简谐运动过程中,系统动能与势能相互转化,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受迫振动与共振(1)振动特点:受迫振动的周期或频率等于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2)共振:驱动力的周期或频率等于系统的固有周期或频率,系统的振幅最大. 3.波的形成与传播(1)波速、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 v =λT=λf(2)波的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的互判方法①“上下坡”法:沿波的传播速度的正方向看,“上坡”的点向下振动,“下坡”的点向上振动,简称“上坡下,下坡上”.②同侧法:在波的图象上的某一点,沿纵轴方向画出一个箭头表示质点振动方向,并设想在同一点沿x 轴方向画个箭头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那么这两个箭头总是在曲线的同侧. (3)波动问题出现多解的主要原因①波传播的周期性,在波的传播方向上相距波长整数倍的质点振动情况相同,因此质点的位移、加速度、振动方向和波的形状出现了周期性的变化.②波传播具有双向性,当波沿x 轴方向传播时,波既可以沿x 轴正方向传播,也可以沿x 轴负方向传播,导致多解. 4.光的折射与全反射(1)折射率的两个公式①n=sin θ1sin θ2(θ1、θ2分别为入射角和折射角).②n=cv(c 为真空中的光速,v 为光在介质中的速度).(2)全反射的条件及临界角公式①全反射的条件: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②临界角公式:sin C =1n .5.波的干涉、衍射等现象(1)干涉、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干涉条件: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明显衍射条件:d≤λ.(2)明条纹(振动加强区):Δr=kλ;暗条纹(振动减弱区):Δr=⎝ ⎛⎭⎪⎫k +12λ. (3)光的干涉条纹特点:明暗相间,条纹间距Δx=ld λ.(4)各种色光特征比较项目 红→紫 频率 越来越大 波长 越来越短 折射率 越来越大 介质中传播速度 越来越小 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越来越小6.电磁波的特点(1)横波 (2)传播不需要介质 (3)具有波的共性 (4)真空中的速度c =3×108m/s■品真题·感悟高考……………………………………………………………·1.(2020·Ⅱ卷T 34(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 )A .改用红色激光B .改用蓝色激光C .减小双缝间距D .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E .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ACD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相邻亮条纹的间距Δx=ld λ,因此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增大屏幕与双缝的距离,换用波长更长或频率更小的光做光源.故选A 、C 、D.]2.(2020·Ⅲ卷T 34(1))如图161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实线为t =0时的波形图,虚线为t =0.5 s 时的波形图.已知该简谐波的周期大于0.5 s .关于该简谐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61 A .波长为2 m B .波速为6 m/s C .频率为1.5 HzD .t =1 s 时,x =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峰E .t =2 s 时,x =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BCE [由简谐波的波动图象可知,波长为4 m ,A 错误.t =0.5 s 时波向x 轴正方向传播的距离为x =⎝ ⎛⎭⎪⎫n +34λ(n=0,1,2,3…),即t =⎝ ⎛⎭⎪⎫n +34T =0.5 s(n =0,1,2,3…),又T >0.5 s ,解之得T =0.5n +34,当n =0时,T =23 s ,符合题意;当n =1时,T =27 s <0.5 s ,不符合题意,则波速v =λT =6 m/s ,B 正确;频率f =1T =1.5 Hz ,C 正确;t =0时x =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峰,因t =1 s 时n =t T =123=1.5,则此时x =1 m 处的质点处于波谷,D 错误;t =0时x =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因t =2 s 时n =t T =223=3,则此时x =2 m 处的质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E 正确.]3.(2020·Ⅰ卷T 34(1))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B .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C .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D .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可以实现无线通信,但电磁波不能通过电缆、光缆传输E .电磁波可以由电磁振荡产生,若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空间的电磁波随即消失ABC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与电磁波的频率无关,选项A 正确;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可以相互激发,形成电磁波,选项B 正确;电磁波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选项C 正确;电磁波可以通过光缆传输,选项D 错误;电磁波波源的电磁振荡停止,波源不再产生新的电磁波,但空间中已产生的电磁波仍可继续传播,选项E 错误.]4.(2020·Ⅲ卷T 34(1))由波源S 形成的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向左、右传播.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 Hz ,波速为16 m/s.已知介质中P 、Q 两质点位于波源S 的两侧,且P 、Q 和S 的平衡位置在一条直线上,P 、Q 的平衡位置到S 的平衡位置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5.8 m 、14.6 m .P 、Q 开始振动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同B .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C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时,P 、Q 两点也正好通过平衡位置D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 在波峰E .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 在波峰BDE [简谐横波的波长λ=v f =1620 m =0.8 m .P 、Q 两质点距离波源S 的距离PS =15.8 m =19λ+34λ,SQ =14.6 m =18λ+14λ.因此P 、Q 两质点运动的方向始终相反,说法A 错误,说法B 正确.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时,P 在波峰的位置,Q 在波谷的位置.当S 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P 在波谷的位置,Q 在波峰的位置.说法C 错误,说法D 、E 正确.]5.(2020·Ⅱ卷T 34(1))如图162,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射出a 、b 两束光线.则( )图162A .在玻璃中,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 光的传播速度B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小于b 光的波长C .玻璃砖对a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 光的折射率D .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a 首先消失E .分别用a 、b 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ABD [通过光路图可看出,折射后a 光的偏折程度大于b 光的偏折程度,玻璃砖对a 光的折射率大于b 光的折射率,选项C 错误.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波长小于b 光的波长,选项B 正确.由n =cv 知,在玻璃中,a 光的传播速度小于b 光的传播速度,选项A 正确.入射角增大时,折射率大的光线首先发生全反射,a 光首先消失,选项D 正确.做双缝干涉实验时,根据Δx=Ld λ得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于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选项E 错误.]■练模拟·沙场点兵…………………………………………………………………·1.(2020·厦门一中检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军队士兵过桥时使用便步,是为了防止桥发生共振现象B.机械波和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仅由介质决定C.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玻璃反射光的影响D.假设火车以接近光速通过站台时,站台上旅客观察到车上乘客在变矮E.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ACE [军队士兵过桥时使用便步,防止行走的频率与桥的频率相同,桥发生共振现象,故A正确;机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与波的频率无关,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波的频率均有关,故B错误;加偏振片的作用是减弱反射光的强度,从而增大透射光的强度,故C正确;根据尺缩效应,沿物体运动方向上的长度将变短,火车以接近光速通过站台时,站在站台上旅客观察到车上乘客变瘦,而不是变矮,故D错误;赫兹第一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E正确.] 2.(2020·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B.电磁波和机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在折射率越大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越慢D.在城市交通中用红灯表示禁止通行,这是因为红光更容易产生衍射E.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利用了光的色散现象ACD [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干涉现象,A正确;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机械波只能在介质中传播,B错误;根据公式v=c/n可知,在折射率越大的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越慢,C正确;红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照射更远的地方,故常用红灯表示警示和注意,D正确;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利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E错误.]3.(2020·南宁市高考物理一模)如图163所示为某时刻的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沿相同方向传播的波形图,此时a波上某质点P的运动方向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19624178】图163A.两列波具有相同的波速B.此时b波上的质点Q正向上运动C.一个周期内,Q质点沿x轴前进的距离是P质点的1.5倍D.在P质点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Q质点可完成20次全振动E.a波和b波在空间相遇处会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ABD [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故A正确.此时a波上某质点P的运动方向向下,由波形平移法可知,波向左传播,则知此时b波上的质点Q正向上运动,故B正确.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介质中质点只上下振动,不会沿x 轴前进,故C 错误.由图可知,两列波波长之比λa ∶λb =2∶3,波速相同,由波速公式v =λf 得a 、b 两波频率之比为f a ∶f b =3∶2,所以在P 质点完成30次全振动的时间内Q 质点可完成20次全振动,故D 正确.两列波的频率不同,不能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故E 错误.]4.(2020·遵义一中押题卷)如图164所示,a 、b 、c…k 为连续的弹性介质中间隔相等的若干质点,e 点为波源,t =0时刻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振幅为3 cm ,周期为0.2 s .在波的传播方向上,后一质点比前一质点迟0.05 s 开始振动.t =0.25 s 时,x 轴上距e 点2.0 m 的某质点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 )图164A .该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8 m/sB .该机械波的波长为2 mC .图中相邻质点间距离为0.5 mD .当a 点经过的路程为9 cm 时,h 点经过的路程为12 cmE .当b 点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时,c 点位于平衡位置的上方BCD [根据题意可知波的周期为0.2 s ,t =0时刻e 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经过t =0.05 s ,e 点第一次到达最高点.t =0.25 s 时,x 轴上距e 点2.0 m 的某质点第一次到达最高点,则知该质点的振动比e 点落后一个周期,所以波长为λ=2 m ,波速为v =10 m/s ,故A 错误,B 正确.由波的周期为T =0.2 s ,后一质点比前一质点迟0.05 s =T4开始振动,可知相邻质点间的距离等于14λ,为0.5 m ,故C 正确.根据对称性知,当a 点经过的路程为9 cm 时,h 点经过的路程为12 cm ,故D 正确.波从e 点向左右两侧传播,根据波的传播方向知,当b 点在平衡位置向下振动时,c 点位于波谷,故E 错误.]5.[2020·高三第一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Ⅲ)]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的负方向传播,振幅为4 cm ,周期为T.已知在t =0时刻波上平衡位置相距40 cm 的两质点a 、b 的位移都是2 cm ,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 沿y 轴正方向运动,如图165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导学号:19624179】f图165A .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7.5 cmB .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3 cmC .质点a 振动周期是1.2 sD .当质点a 的位移为+4 cm 时,质点b 的位移为0E .在t =T3时刻质点b 的位移是-4 cmABE [设质点的起振方向向上,根据质点振动方程y =Asin ωt,此时有2=4sin ωt,可得ωt =π6+2nπ或5π6+2nπ(n=0,1,2,…),因为质点b 振动的时间比质点a 长,所以两质点a 、b 振动的时间差Δt=5π6ω-π6ω+nT(n =0,1,2,…),a 、b 间的距离Δx=vΔt=vT 3+nvT =λ3+nλ(n=0,1,2,…),则波长λ=1203n +1cm(n =0,1,2,…);当n =5时,λ=7.5 cm ,故A 正确;当n =13时,λ=3 cm ,故B 正确;根据题给条件,无法求出质点的振动周期,故C 错误;当质点a 的位移为+4 cm 时,a 到达正向最大位移处,a 振动的最短时间为T6,此时b 的位移为4cm·sin ⎝ ⎛⎭⎪⎫ωT 6+5π6=-2 cm ,故D 错误;在t =T 3时刻质点b 的位移为4 cm·si n ⎝⎛⎭⎪⎫ωT 3+5π6=-4cm ,故E 正确.]■储知识·核心归纳………………………………………………………………….· 1.机械波的特点(1)波动图象描述的是在同一时刻,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在时间上具有周期性、空间上具有重复性和双向性的特点.(2)质点振动的周期(频率)等于波源的周期(频率),等于波的传播周期(频率). 2.周期、波长、波速的计算(1)周期:可根据质点的振动情况计算,若t 时间内,质点完成了n 次(n 可能不是整数)全振动,则T =t n ;还可根据公式T =λv计算.(2)波长:可根据波形图确定,若l 的距离上有n 个(n 可能不是整数)波长,则λ=ln ;也可根据公式λ=vT 计算.(3)波速:可根据波形传播的时间、距离计算v =x t ;也可根据公式v =λT 计算.3.光的折射、全反射(1)折射率:n =sin i sin r ,n =cv .(2)全反射:sin C =1n.4.求解光的折射和全反射问题的四点提醒(1)光密介质和光疏介质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种介质,相对于其他不同的介质,可能是光密介质,也可能是光疏介质.(2)如果光线从光疏介质进入光密介质,则无论入射角多大,都不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3)在光的反射和全反射现象中,均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光路均是可逆的.(4)当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时,往往同时发生光的折射和反射现象,但在全反射现象中,只发生反射,不发生折射.■品真题·感悟高考………………...…………………………………………………1.(2020·Ⅰ卷T 34(2))如图166所示,一玻璃工件的上半部是半径为R 的半球体,O 点为球心;下半部是半径为R 、高为2R 的圆柱体,圆柱体底面镀有反射膜.有一平行于中心轴OC 的光线从半球面射入,该光线与OC 之间的距离为0.6R.已知最后从半球面射出的光线恰好与入射光线平行(不考虑多次反射).求该玻璃的折射率.图166【解析】 如图,根据光路的对称性和光路可逆性,与入射光线相对于OC 轴对称的出射光线一定与入射光线平行.这样,从半球面射入的折射光线,将从圆柱体底面中心C 点反射.设光线在半球面的入射角为i ,折射角为r.由折射定律有 sin i =nsin r ①由正弦定理有 sin r 2R =sin i -rR② 由几何关系,入射点的法线与OC 的夹角为i.由题设条件和几何关系有 sin i =L R③式中L 是入射光线与OC 的距离.由②③式和题给数据得 sin r =6205④由①③④式和题给数据得 n = 2.05≈1.43. ⑤【答案】 1.432.(2020·Ⅲ卷T 34(2))如图167所示,一半径为R 的玻璃半球,O 点是半球的球心,虚线OO′表示光轴(过球心O 与半球底面垂直的直线).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5.现有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半球的底面上,有些光线能从球面射出(不考虑被半球的内表面反射后的光线).求:图167(1)从球面射出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到光轴距离的最大值; (2)距光轴R3的入射光线经球面折射后与光轴的交点到O 点的距离.【解析】 (1)如图,从底面上A 处射入的光线,在球面上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为i ,当i 等于全反射临界角i c 时,对应入射光线到光轴的距离最大,设最大距离为l. i =i c①设n 是玻璃的折射率,由全反射临界角的定义有 nsin i c =1 ②由几何关系有 sin i =lR③ 联立①②③式并利用题给条件,得 l =23R. ④ (2)设与光轴相距R3的光线在球面B 点发生折射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别为i 1和r 1,由折射定律有nsin i 1=sin r 1⑤设折射光线与光轴的交点为C ,在△OBC 中,由正弦定理有 sin∠C R =sin180°-r 1OC⑥由几何关系有 ∠C=r 1-i 1 ⑦ sin i 1=13⑧联立⑤⑥⑦⑧式及题给条件得 OC =322+35R≈2.74R.⑨ 【答案】 (1)23R (2)2.74R3.(2020Ⅱ卷T 34(2))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沿x 轴正向传播,波长不小于10 cm.O 和A 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 =0和x =5 cm 处的两个质点.t =0时开始观测,此时质点O 的位移为y =4 cm ,质点A 处于波峰位置;t =13s 时,质点O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t =1 s 时,质点A 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求:(1)简谐波的周期、波速和波长; (2)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解析】 (1)设振动周期为T.由于质点A 在0到1 s 内由最大位移处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经历的是14个周期,由此可知T =4 s①由于质点O 与A 的距离5 cm 小于半个波长,且波沿x 轴正向传播,O 在t =13 s 时回到平衡位置,而A 在t =1 s 时回到平衡位置,时间相差23 s .两质点平衡位置的距离除以传播时间,可得波的速度v =7.5 cm/s②利用波长、波速和周期的关系得,简谐波的波长 λ=30 cm.③(2)设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y =Acos ⎝ ⎛⎭⎪⎫2πt T +φ0④将①式及题给条件代入上式得 ⎩⎪⎨⎪⎧4=Acos φ00=Acos π6+φ0 ⑤解得φ0=π3,A =8 cm⑥质点O 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y =0.08cos ⎝ ⎛⎭⎪⎫πt 2+π3(国际单位制) ⑦或y =0.08sin ⎝ ⎛⎭⎪⎫πt 2+5π6(国际单位制).【答案】 (1)4 s 7.5 cm/s 30 cm(2)y =0.08cos ⎝ ⎛⎭⎪⎫πt 2+π3.(国际单位制)或y =0.08sin ⎝ ⎛⎭⎪⎫πt 2+5π6(国际单位制)4.(2020·Ⅱ卷T 34(2))如图168所示,在注满水的游泳池的池底有一点光源A ,它到池边的水平距离为3.0 m .从点光源A 射向池边的光线AB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水的折射率为43.图168(1)求池内的水深;(2)一救生员坐在离池边不远处的高凳上,他的眼睛到池面的高度为2.0 m .当他看到正前下方的点光源A 时,他的眼睛所接受的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为45°.求救生员的眼睛到池边的水平距离(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解析】 (1)如图,设到达池边的光线的入射角为i ,依题意,水的折射率n =43,光线的折射角θ=90 °.由折射定律有nsin i =sin θ① 由几何关系有sin i =ll 2+h 2 ②式中,l =3.0 m ,h 是池内水的深度.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h =7 m≈2.6 m. ③(2)设此时救生员的眼睛到池边的距离为x.依题意,救生员的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45 °.由折射定律有nsin i′=sin θ′ ④式中,i′是光线在水面的入射角.设池底点光源A 到水面入射点的水平距离为a.由几何关系有 sin i′=aa 2+h 2 ⑤x +l =a +h′⑥ 式中h′=2 m .联立③④⑤⑥式得x =⎝ ⎛⎭⎪⎫3723-1m≈0.7 m. ⑦【答案】 (1)2.6 m (2)0.7 m■熟技巧·类题通法…………………………………………………………………·1.“一分、一看、二找”巧解波的图象与振动图象的综合问题(1)分清振动图象与波的图象.只要看清横坐标即可,横坐标为x 则为波的图象,横坐标为t 则为振动图象.(2)看清横、纵坐标的单位,尤其要注意单位前的数量级.(3)找准波的图象对应的时刻.(4)找准振动图象对应的质点.2.光的折射和全反射题型的分析思路(1)确定要研究的光线,有时需根据题意,分析、寻找临界光线、边界光线为研究对象.(2)找入射点.确认界面,并画出法线.(3)明确两介质折射率的大小关系.①若光疏→光密:定有反射、折射光线.②若光密→光疏:如果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一定发生全反射.(4)根据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列出关系式,结合几何关系(充分考虑三角形、圆的特点),联立求解. ■练模拟·沙场点兵…………………………………………………………………·1.(2020·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Ⅲ))如图169所示,某种透明物质制成的直角三棱镜ABC ,光在透明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为2.4×108m/s ,一束光线在纸面内垂直AB 面射入棱镜,发现光线刚好不能从AC 面射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0×108 m/s ,sin 53°=0.8,cos 53°=0.6,求:图169(1)透明物质的折射率和直角三棱镜∠A 的大小;(2)光线从BC 面首次射出时的折射角α.(结果可用α的三角函数表示)【导学号:19624180】【解析】 (1)由折射率与光速间的关系:n =c v解出透明物质的折射率n =1.25由题意可知,光线从AB 面垂直射入,恰好在AC 面发生全反射,光线从BC 面射出,光路图如图所示设该透明物质的临界角为C ,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C =1n解得:∠C=∠A=53°.(2)由几何关系知:β=37°由折射定律知:n =sin αsin β解得:sin α=34. 【答案】 (1)1.25 53° (2)sin α=342.(2020·河南省天一大联考)如图1610甲所示,为一从波源发出的连续简谐横波在t =0时刻在x 轴上的波形图象,图乙为横波中某一质点P 的振动图象,若波源在t =7 s 时刻将波的频率变为原来的4倍,振幅不变,求:图1610(1)质点P 的平衡位置;(2)质点P 在0~14 s 时间内,质点的振动路程.【解析】 (1)从图甲可知:若波向x 轴正向传播,则质点P 滞后波源起振,其初始振动方向应该与波的前段质点振动方向一致,根据“上坡上,下坡下”判断,则P 点起振方向应该是向下,而根据图乙可判断质点P 在起振时,其振动方向是向上的,所以波应该是向x 轴负方向传播的从图乙可知波的周期为4 s ,从图甲可知波的波长为8 m所以波的传播速度为v =λT=2 m/s 则图甲的8 m 处是波源所在位置,0 m 处在t =0时刻是波的前端,经过3 s 波的前端传播到P 点 根据x =vt =6 m ,所以P 点位置在-6 m 处.(2)根据图乙可知,质点P 在第3 s 末才开始振动,所以0~14 s 时间内,P 质点实际只参与了11 s 振动前4 s 振动周期为4 s ,路程为4A =80 cm后7 s 振动周期为1 s ,路程为28A =560 cm 0~14 s 内质点振动的总路程为640 cm.【答案】 (1)-6 m 处 (2)640 cm3.(2020·福州一中模拟)如图1611所示,将半径为R 的透明半球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方,O 为球心,直径恰好水平,轴线OO′垂直于水平桌面.位于O 点正上方某一高度处的点光源S 发出一束与OO′夹角θ=60°的单色光射向半球体上的A 点,光线通过半球体后刚好垂直射到桌面上的B 点,已知O′B=32R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c ,不考虑半球体内光的反射,求:图1611(1)透明半球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n ;(2)该光在半球体内传播的时间.【导学号:19624181】【解析】 (1)光从光源S 射出经半球体到达水平桌面的光路如图.光由空气射向半球体,由折射定律,有n =sin θsin α 在△OCD 中,sin∠COD=32 得:γ=∠COD=60°光由半球体射向空气,由折射定律,有n =sin γsin β故α=β由几何知识得α+β=60°,故α=β=30°,n =sin γsin β= 3. (2)光在半球体中传播的速度为v =c n =33c ,由几何知识得:2ACcos 30°=R ,得AC =33R ,光在半球体中传播的时间t =AC v =R c. 【答案】 (1) 3 (2)R c4.(2020·衡水中学七调)如图1612所示是一个半圆柱形透明物体的侧视图,现在有一细束单色光从右侧沿半径OA 方向射入.图1612(1)将细束单色光平移到距O点33R 处的C 点,此时透明物体左侧恰好不再有光线射出,不考虑光线在透明物体内反射后的光线,画出光路图,并求出透明物体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 (2)若细束单色光平移到距O 点0.5R 处,求出射光线与OA 轴线的交点距O 点的距离.【解析】 (1)如图所示,光束由C 处水平射入,在B 处发生全反射,∠OBC 为临界角,由临界角公式:sin C =33R R =33① 解得:n =1sin C = 3. ②(2)如图所示,光束由D 点水平射入,在E 点发生折射,入射角为∠OED=α,折射角为∠NEF=β,折射率n =sin βsin α= 3 ③sin α=12R R =12④ 由③④解得:sin β=32,β=60° ⑤ 由几何关系可知:∠FOE=α, ⑥∠OFE=β-α=α,⑦ 则出射光线与OA 轴线的交点F 与O 点的距离为:OF =2Rcos 30°=3R.【答案】 (1)光路图见解析 3 (2)3R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半径为d 的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磁场垂直圆所在的平面。
高三物理二轮复习 第一篇 专题攻略 专题九 震动和波动 光和光的本性课件
如图所示,宽为a的平行光束从空气斜射到平
行玻璃砖上表面,入射角为60°,光束中包含
两种波长的光,玻璃砖对这两种光的折射率分别为n1=
3,n2
5 3,光束从玻璃下表面出射时恰好分成不重叠
6
的两束,求玻璃砖的厚度d为多少?(已知sin37°=0.6,
cos37°=0.8,结果可用根式表示)。
【解析】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则有:n1=
14.6 0.8
18
1 , 4
当S恰好通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时,Q在波峰,C错误,D、
E正确。
【题组过关】 1.(多选)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在t=1.5s时的波形 图如图甲所示,a和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乙是其中某 一个质点的振动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这列波的传播速度是1m/s B.t=3.5s时,质点b的振动速度最大 C.t=0时,质点a处于平衡位置 D.图乙描述的可能是质点b的振动图象 E.这列波的波长为4m
相比向左平移了3.46cm,已知透明体对光的折射率为 3 。求光在透明体里运动的时间。
【解析】设透明介质的厚度为d。作出光路图如图
所示。
根据折射定律得:n=
s s
i i
n n
,
将n= 3 ,α=60°,代入解得:β=30°
由题意及光路图得
Δs=2dtanα-2dtanβ
代入解得:d=1.5cm
【解析】选A、B、C。由图甲可知该简谐横波波长为2m, 由图乙知周期为2s,则波速为v= =1m/s,故A正确,E错
T
误;从t=1.5s到t=3.5s经历时间t=2s=1T,则知t=3.5s时, 质点b回到平衡位置,振动速度最大,故B正确;根据乙的 振动图象可知,质点在t=1.5s时位移为正向最大,可知 图乙为质点a的振动图象,则知t=0时,质点a处于平衡位 置,故C正确,D错误。
2019高三物理二轮练习教学案光的本性
2019高三物理二轮练习教学案光的本性● 知识络● 高考考点考纲要求:复习指导:“光旳本性”旳内容基本上是按照人类对光旳本性旳认识过程展开旳。
光旳干涉和衍射实验旳成功证明了光具有波动性,并推动了光旳波动学说旳发展。
光旳电磁说揭示了光现象旳电磁本质。
光电效应现象旳发现,又确凿无疑地说明了光还具有粒子性,最终使人们认识到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历年旳高考试题中,有关“光旳本性”旳内容多以选择或填空题旳形式出现。
在所列旳知识点中,命题频率较高旳是光旳干涉、光谱和光电效应,其次是波长、波速和频率旳关系,有时还与几何光学中旳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 要点精析☆光旳波动性:(一)光旳干涉1.干涉是波旳特有现象:只有相干波源才能产生稳定旳干涉现象,光若具有波动性则必能观察到它旳干涉现象,但必须要有产生干涉现象旳相干光源。
2.相干光源:振动情况(指描述振动旳物理量-频率、相位、振幅以及振动方向)总是相同。
由于物质发光旳特殊性,任何两个独立旳光源发出旳光相叠加均不能产生干涉现象,只有采用特殊旳方法从同一光源分离出两列频率相同旳光波相叠加,才可能发生干涉现象。
双缝干涉、薄膜干涉等都是采用这种“分光”方法而获得相干光源旳。
3.典型干涉实验: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薄膜干涉实验。
(二)双缝干涉1.实验结果:用单色光源在屏上出现明暗相间旳等距干涉条纹;若用白光做该实验则屏上出现彩色旳干涉条纹。
2.实验分析:当屏上某点到双缝S1、S2旳路程差是光波波长旳整数倍时,在这些地方出现亮纹;当屏上某点到双缝S1、S2旳路程差是光波半波长旳奇数倍时,在这些地方出暗纹;干涉条纹是等间距旳;同样条件旳双缝实验,用红光和紫光得到旳相邻暗条纹间旳宽度不等,红光旳宽度大。
3.结论:相邻明暗相间条纹间旳距离;同一实验中,任意两个相邻旳亮纹间旳距离是相等旳;Δx与、d、λ三因素有关,当、d相同条件下Δx与λ成正比,所以红光和紫光分别做实验得到旳条纹间隔是不同旳,红光旳波长比紫光旳波长长,因而红光干涉条纹比紫光宽。
光现象的复习教案
光现象的复习教案教案标题:光现象的复习教案教案建议和指导如下:教学目标:1. 复习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的传播规律的概念。
2. 理解光的折射、反射、散射和透射等光现象的原理。
3. 通过实验和活动加深对光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光学实验器材、投影仪或黑板、教学课件、活动材料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实验记录本。
教学内容和步骤:引入:1. 引导学生回顾光学基础知识,提问并讨论:什么是光?光有哪些基本性质?2. 通过实例解释光的传播规律:直线传播、波动传播、光速等。
教学主体:1. 复习光的反射现象:a. 回顾光的反射定律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b. 分析光的反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光的入射角、反射角的关系。
c. 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反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d. 引导学生运用反射定律解决简单的反射问题。
2. 复习光的折射现象:a. 回顾光的折射定律的概念和表达方式。
b.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折射现象。
c. 提供实例和实验,让学生探索光的入射角、折射角和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d. 引导学生运用折射定律解决简单的折射问题。
3. 复习光的散射现象:a. 回顾光的散射概念和产生散射的原因。
b. 展示实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光在不同媒介中的散射现象。
c. 引导学生了解散射对光线传播和能量分布的影响。
4. 复习光的透射现象:a. 解释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和透射现象。
b. 提供各种材料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光在不同材料中的透射行为。
c. 引导学生描述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材料对光的透射情况。
总结和应用:1. 简要回顾所学内容和实验结果。
2.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光的折射在光纤通信中的应用等。
3. 布置练习和作业,加深学生对光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验和观察,深化对光现象的理解。
2. 引导学生研究和探究其他与光相关的现象,如光的干涉和衍射等。
(最新原创)2021年高考二轮复习物理学案- 光及光的本性附答案和解释
(最新原创)2021高考二轮复习物理教案(10)光及光的本性一. 专题要点1. 折射率和全反射师雪清(1)折射率(绝对折射率n)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发生折射时,入射角θ1的正弦与折射角θ2的正弦之比n,叫做这种介质的折射率,即21sin sin θθ=n 。
师雪清 (2)临界角:折射角等于900时的入射角叫临界角.显然,临界角是一种特殊的入射角.当光线从某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时,其临界角的正弦值为c v n C ==1sin .师雪清注意:发生反射时,不一定发生折射,如:全反射时无折射;发生折射时,却一定存在反射。
(3)产生全反射的条件是:①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师雪清②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两条件必须同时存在,才发生全反射。
2.光的干涉和衍射⑴光的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证明了光的波动性,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波为横波。
相邻亮条纹(或相邻暗条纹)之间的间距(相邻亮条纹中央间距,相邻暗条纹中央间距)为λd L x =∆。
利用师雪清双缝干涉实验可以测量光的波长。
⑵干涉和衍射的产生条件①光屏上出现亮条纹(或暗条纹)的条件:师雪清亮条纹: .)0.1.2.3...(n 22=•=∆λn s 暗条纹: .)0.1.2.3...(n 2)12(=•+=∆λn s②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可比(相差不多)二. 考纲要求师雪清考点要求 考点解读 光的折射定律 折射率Ⅰ 本章的重点内容:理解折射定律并能熟练运用折射定律光的全反射 光导纤维 Ⅰ 师雪清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探究 Ⅰ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Ⅰ激光的特性及应用Ⅰ 三. 教法指引此专题复习时,可以先让学生完成相应的习题,在精心批阅之后以题目带动知识点,进行师雪清适当提炼讲解。
这一专题绝大多数知识点要求不是很高,但是比较杂乱,学生易于掌握每个知识点,但是不易掌握全面,光的折射与全反射还是很重要的二轮复习时还是要稳扎稳打,从基本知识出发再进行总结提升。
光的本性2
高二物理光的本性【教学结构】一.光的波动性1.光的干预:是波动的主要特征之一,证明光是波。
干预条件:相干波源产生的光,才能产生光的干预现象。
频率相同,相差恒定的波源叫相干波源。
干预现象:单色光产生干预时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白光干预时出现彩色条纹。
双缝干预原理:如图1所示,双缝S 1、S 2射出单色光波到O 点距离相等,在O 点互相加强是明纹。
光屏上任意一点P ,两列光波传播距离分别为r 1、r 2,光传播路程之差△=r 2-r 1,假设△为波长的整数倍,P 点为明纹,假设△为半个波长的奇数倍,P 点为暗纹,表示为△=n n n λλ或∆=+=(),,,,2120123 。
屏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双缝干预用白光,屏上那么出现彩色条纹,中间为白色,两侧由紫到红。
2.光是波。
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红光频率最小,在真空波长最长,紫光频率最大,在真空中波长最短。
由红到紫频率逐渐增大,在真空中波长逐渐减小。
由红到紫七色光统称可见光,频率在1014数量级,波长为几千埃。
1A 0(埃)=10-10m ,(1nm=10-9m)。
可见光在真空光速C=3.00×108m/s 。
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应为v=cn ,频率保持不变,波长变化。
在同种介质中不同频率的光折射率不同,介质对频率高的折射率大。
对红光折射率最小,对紫光折射率最大,红光传播速度最大,紫光传播速度最小。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是:C f =λ。
在介质中v =v λλλf c n n ,,==0。
3.薄膜干预:产生原因是当肥皂膜竖直放置,由于重力作用,膜上薄下厚。
光照射到肥皂膜上,经前后膜两次反射,又叠加在一起,后膜反射光的路程比前膜反射多2倍膜厚。
假设膜厚度2倍等于波长整数倍,两列光波加强,呈现明纹。
假设某种膜厚度2倍等于半个波长奇数倍,此处两处两列波互相减弱,出现暗纹。
膜厚度变化是连续的,就了现明暗相间条纹。
干预现象应用①检查精密零件的外表质量。
光的本性教学设计范文
光的本性教学设计范文光的本性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光的本性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关于教学设计物理互动课件应使用在常规条件下无法做真实实验的课题中,或难以清楚显现微观物理过程的课题中,因此我选光的本性的复习应该是正确的。
本着求精不求全的原则,我只选则了其中的三个重点内容,太多了复习肯定不全面,太少了又不能体现高三复习要求高效的原则。
我知道开展物理互动课件的探究应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实验优先原则。
但我考虑到在高二上新课时已经让每个学生认真的观察过有关的所有实验,因此,平时很重视实验设计和操作的我决定这次不用真实实验,我想告诉同行平时注重物理真实实验是复习课中应用物理互动课件提高复习效益的'前提和保证。
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十几个问题,以期达到构建一个支架,以问题方式引导学生的自主复习,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最近发展区的目的。
我注意到了教师的导(必要的铺垫)和学生的研(自主探究)相结合,也注意到了培养学生在物理互动课件探究中应遵循的科学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同时也注意到了让学生在探究双缝干涉现象中体会量变和质变的哲学原理。
在我的设计中更重视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事先准备了充分的电子复习资料放在网上,以使常规的抢答赋予了全新的内涵,这也是一种创新。
二、教学反思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事先设计了一个问题抢答,看上去很老套,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华师大的两位博士在点评时特别肯定了这一亮点。
反思成功的原因如下:第一,因为教学方法有了创新,采用了互动课件,而且是网络环境中学习,对学生来说很新奇。
第二,课题和课件的选择恰当。
课件多而且制作考究。
第三、上课前不试讲。
这是取得成功重要因素。
如果一节课上两遍学生的反应肯定不是如此真实生动。
高三物理最新教案-光的本性001 精品
第十五章 光的本性高考内容要求:1..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2.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常见的应用.光的衍射3.光谱和光谱分析.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Y 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光 的电磁本性.电磁波谱4.光电效应.光子5.光的波粒二象性说明:1.对于光的衍射,只要求知道现象;对于光的干涉要求定性了解2.不要求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教学过程:一、光的波动光具有波动性反映光具有波动性的实验事实主要是光的干涉和衍射。
⒈双缝干涉:⑴ 干涉条件:有相干光源,即几列光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
⑵ 屏上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决定于某处到双缝的路程之差∆=r 1-r 2。
∆=r 1-r 2=n λ,n=1.2.3……,振动加强,出现亮条纹。
∆=r 1-r 2=(2n+1)2λ,n=1.2.3……,振动减弱,出现暗条纹。
亮纹是光传到这里能量较强;暗纹是光传到这里能量较弱。
⑶ 干涉条纹每条亮纹和暗纹的宽度相等。
⑷ 白光是由许多不同频率(或波长)的单色光波组成的,在r 1-r 2=0处,(中央亮条纹)各种波长的光都是加强的,是白条纹。
其余各处,由于波长不同,亮条纹的位置不同,得到彩色条纹。
⑸ 光波的波长与频率的关系:C=λ/T=λ f不同频率的色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率都相等(c=3×108m/s)。
频率不同的色光,波长不同。
红光频率最小,波长最大。
不同频率的色光,从真空进入媒质时,频率不变,颜色不变,波速变小,波长变短。
⑹ 薄膜干涉空气膜(用于检查平面的平整情况)、增透膜。
例1,(1997年高考题)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
若在双缝中的其中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眼光),这时()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依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光亮。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光的本性
高三物理复习教案光的本性知识网络:一、光的波动性1.光的干涉光的干涉的条件是有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
(相干波源的频率必须相同)。
形成相干波源的方法有两种:⑴利用激光(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
⑵设法将同一束光分为两束(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因此频率必然相等)。
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
2⑵暗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即δ=)12(2-nλ(n=0,1,2,……)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λλ∝=∆dlx。
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1、用绿光做双缝干涉实验,在光屏上呈现出绿、暗相间的条纹,相邻两条绿条纹间的距离为Δx。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如果增大单缝到双缝间的距离,Δx将增大B.如果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Δx将增大C.如果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Δx将增大D.如果减小双缝的每条缝的宽度,而不改变双缝间的距离,Δx将增大2、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
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
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双缝到屏之距离l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
若所用激光波长为λ,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A.tlxV∆∆=λB.txlv∆∆=λC.txlv∆∆=λD.xtlv∆∆=λ3、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时,得到彩色的干涉条纹,下列正确的说法是:A、干涉图样的中央亮纹是白色的;B、在靠近中央亮纹两侧最先出现的是红色条b 物理光学光的本性学说发展史光的波粒二象性粒子性――光电效应微粒说(牛顿)波动说(惠更斯)电磁说(麦克斯韦)光子说(爱因斯坦)光的波粒二象说光的干涉波动性光的衍射纹;C、在靠近中央亮纹两侧最先出现的是紫色条纹;D、在靠近中央亮纹两侧最先出现的彩色条纹的颜色与双缝间距离有关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上观察到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用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这时: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干涉条纹,其它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干涉条纹消失,其它颜色的干涉条纹仍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干涉条纹都不存在,但屏上仍有亮光;D、屏上无任何亮光.5、a、b两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发现a光形成的条纹间距比b光形成的条纹间距宽。
高中物理二轮教案
高中物理二轮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的问题。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光的性质,回顾光在真空中传播的特点,并引出光的直线传播。
2. 理论讲解(15分钟)
通过讲解,板书的方式,引入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以及折射定律的内容,向学生详细介绍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并讲解为什么光在传播过程中一般是直线传播。
3. 示例分析(15分钟)
给学生准备一些典型的折射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折射定律进行分析和解决。
通过让学生参与示例分析,巩固他们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
4. 实验操作(20分钟)
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情况,让他们亲身体验光的直线传播的过程,加深理解。
5. 练习与巩固(15分钟)
为学生提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解题巩固对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并对折射定律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在课堂上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他们理清相关概念。
6. 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光的直线传播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物理知识。
教学反馈与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验和练习中的表现,及时纠正错误,鼓励正确的思维方式。
同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为下节课的教学调整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八讲光的本性
命题点1 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的电磁说
本类考题解答锦囊解答
解答“光的干涉、衍射和光的电磁流”一类问题,主要了解以下内容:
本知识点试题以定性判断和现象理解为主,解答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干涉和衍射问题考虑相干光源和干涉、衍射图样间隔特征,记住实验现象.
2.光谱及光谱分析考虑光谱的概念和各类光谱的特征.
3.电磁波谱及波谱的排列特性和产生机制.
4.光的偏振概念、激光及其特性.
I Ⅰ高考最热门题
1 (典型例题)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v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t、双缝到屏之距离l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x ,若所用激光波长为λ,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B. C. D.
命题目的与解题技巧:光的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的应用
【解析】设双缝间距为d,由题意d=v△t,又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x=·λ,则d=,所以
【答案】 B
2 (典型例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种概率波
B.光波是一种电磁波
C.单色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子的能量改变
D.光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光的波长不变
答案:
3 (典型例题)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①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②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③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④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 ②③
4 (典型例题)对于某单色光,玻璃的折射率比水的大,则此单色光在玻璃中传播时
A.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
B.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大.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
C.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短
D.其速度比在水中的小,其波长比在水中的长
5 (典型例题)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人玻璃中,其中
A.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B.频率变大,波长不变
C.率不变,波长变短
D. 频率变小,波长不变
Ⅱ题点经典类型题
1 (典型例题)太阳表面温度约为6000K,主要发出可见光;人体温度约为310 K,主要发出红外线;宇宙间的温度约为3 K,所发出的辐射称为“3 K背景辐射”,它是宇宙“大爆炸”之初在空间上保留下的余热,若要进行“3 K背景辐射”的观察,应该选择下列哪一个波段
A.无线电波
B.紫外线
C.X射线
D.γ射线
命题目的与解题技巧:阅读材料题,得出温度越低发出老的频率越低、波长越长的结论
【解析】 6000K温度的物体辐射可见光,310K温度的物体辐射红外线,可见辐射光予能量渐小.3 K温度的物体所辐射的光子能量要低于红外线,即频率要小于红外线,四个选项中只有A符合.
【答案】 A
2 (典型例题)如图28 -1 -1(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凸薄透镜,在两者之同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同心内疏外密的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B.干涉现象是由于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
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
D.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
答案:
3 (典型例题)抽制细丝时可用激光监控其粗细,如图28 -1 - 2所示,激光束越过细丝时产生的条纹和它
通过遮光板上的一条同样宽度的窄缝规律相同,则①这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②纹是利
用光的衍射现象③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明抽制的丝粗了④如果屏上条纹变宽,表
明抽制的丝细了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②③
答案:
4 (典型例题)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黄光,则条纹间距变窄
C.光导纤维丝的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Ⅲ新中高考命题探究
1 下列属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①雨后出现的彩虹②红光比紫光更容易穿过云雾烟尘③泊松亮斑④透镜的表面镀上一层氟化镁薄膜,增加光的透射强度
A.①③④
B. ③④
C.①④
D.④
答案:
2 图28 - l - 3所示为单色光源发出的光经一狭缝,照射到光屏上,可观察到的图象
是
答案:
3 图28 -1 -4为X射线管的结构示意图,E为灯丝电源,要使射线管发出x射线,须在K、A两电极间加上几万伏的直流高压.则
A.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P点,X射线从K极发出
B.高压电源正极应接在户点,X射线从A极发出
C.高压电源正板应接在Q点,Q射线从K级发出
D.高压电源正板应接在口点,X射线从A板发出
答案:
4 下列应用激光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A.利用激光进行长距离精确测量
B.利用激光进行通信
C.利用激光进行室内照明
D.利用激光加工坚硬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