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复习题

合集下载

《幼儿游戏论》练习题

《幼儿游戏论》练习题
第六章游戏的基本教育学问题与研究
简答题:
1.关于幼儿园游戏活动的意义,存在哪些常见观点?
2.为什么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适合幼儿园教学?
参考答案
1.适应说、存在说、适应和存在之间的适度张力说
2.抽象的言语讲授方式不适宜幼儿的认知活动特点;集体教学的方式不能满足幼儿对个别化教学的需求;“静坐听讲”的要求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第五章不同年龄儿童游戏的特点与指导
案例分析:
雪儿(女,6岁2个月)和一个男孩各站在荡船的两头,逆推过来我推过去玩。又来了一个男孩子,他跑到雪儿的旁边伸手就推起了荡船。这是一种不恰当的强加于人的加入他人游戏的方式。他的行为引起雪儿的不满:“荡船只能一个人推!”男孩说:“也可以两个人推,两个人推,船走的更快!”雪儿接受了这种解释,于是给男孩腾出来地方,游戏继续下去了。从游戏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理解。
参考答案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遇到各种人际交往问题或社会性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为游戏能顺利进行,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必经之路。
男孩加入他人游戏的方式虽然是不恰当的,但是他以合理的解释修改了雪儿的“游戏规则”,产生了新的可以让人接受的“游戏规则”,于是以游戏双方的协商、妥协为基础,解决了游戏双方的矛盾。
第三章游戏发生学的基本问题
简答题:
1.游戏活动的基本特性是什么?
2.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幼儿游戏的动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
1.对象性、社会性、主体性、发展性。
2.身体活动的需要;认知的需要;交往和表达的需要。
第四章儿童游戏的发展价值
简答题:
1.游戏如何实现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2.为什么说游戏行为能帮助儿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随着游戏期的结束,游戏的行为逐渐转化为滑稽、幽默或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第二章对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第二章对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弗洛伊德的游戏观点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奠定了他游戏说的基础。人有三我——本我、超我、自我。个 体在发展过程中,本我和超我的对立冲突是逐步达到平衡的,年龄越小越不平衡。而 游戏是儿童自我获得,调节本我和超我矛盾的平衡机制。由于游戏是部分与现实分离 的,因此它允许“自我”自由的调节本我和超我的要求,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所以游戏对于儿童人格的正常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童年期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释放因内 驱力受到社会压制而产生的紧张与压力,帮助儿童处理适应不良的经验。游戏成为早 期人格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与想象构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比较 年龄 弗的阶段 艾的阶段 游戏形式 0-1.5岁 口唇期 信任对不信任 亲子游戏 1.5-3岁 肛门期 自主对羞怯 练习性游戏 3-6岁 阴茎期 主动对内疚 角色扮演游戏 6-11岁 潜伏期 勤奋对自卑 智力游戏 青春期 生殖器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青年期 亲密对孤独 成年期 繁殖对停滞 老年期 自我整合对失望
早期游戏理论的共同特征与影响
• 共同特征:
– 更多的关注在人的本性中,哪些因素导致了游戏 以及游戏的功用问题,不关注游戏的个体差异和 特点。 – 都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以进化的视角去 解释游戏,把儿童游戏生物学化。 – 主要以工作作为游戏的对立面,说明游戏是什 么以及为什么游戏。 – 都是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科学实验基础。
经典游戏理论
• 经典的游戏理论,由于是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 影响下产生的,带有浓厚的生物学色彩,有着明 显的从先天的、本能的、生物学的标准看待儿童 的游戏,否认游戏的社会本质的缺陷;它们是主 观思辨的产物,缺乏可靠的实验依据。但是它们 却或多或少地解释并说明了游戏这种人们司空见 惯的却又令人困惑、令人着迷的现象,虽然有许 多缺点,但它们对后人的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 推动了儿童游戏研究的进展。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游戏论试题及答案近年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与关注,游戏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智力、社交和情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学前游戏的理论与实践,并提供一些试题及答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学前游戏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

第一部分:学前游戏的理论基础学前游戏是指专门为3至6岁的幼儿设计和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性的游戏活动。

它通过积极、灵活、愉悦的方式,引导幼儿主动参与其中,通过互动和体验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学前游戏主要应用于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具有以下基本理论基础:1. 幼儿发展理论:学前游戏基于幼儿心理、生理、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特点,根据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幼儿的认知、情感、身体和社会等多方面能力。

2. 游戏认知理论:学前游戏强调通过游戏的方式来开展教育活动,游戏中的操作、观察、比较等过程能够促进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 社会文化理论:学前游戏强调社会文化对儿童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社会角色扮演、合作游戏等方式,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精神,为幼儿的成长奠定基础。

第二部分:学前游戏试题及答案下面是一些关于学前游戏的试题及答案,供读者参考。

1. 问:游戏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游戏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它可以帮助幼儿开发思维、培养创造力、促进社交能力、提升动手能力等。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主动、积极地参与,从而在愉悦的氛围中实现全面发展。

2. 问:学前游戏的设计原则有哪些?请列举并简要说明两个。

答:学前游戏的设计原则包括:适应性原则和趣味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游戏的设计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年龄阶段和个人发展需求,因材施教,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够获得合适的游戏体验。

趣味性原则要求游戏的设计应富有趣味性,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对游戏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参与度。

3. 问:列举三种适合学前游戏的游戏类型,并简要说明它们的特点。

《儿童游戏理论》考试范围

《儿童游戏理论》考试范围

指导介入
由教师建议或开始一个游戏,教师在 游戏中有一个固定的角色,以角色的 语言对幼儿进行隐而不露的点拨。
外部介入
教师不参加到游戏中去,而在游戏外 部以教师真实身份做出评价和建议, 可以通过言语提示、提问、评论或适 时出示玩具和游戏材料,来推进游戏 的进一步开展。
2、儿童游戏的指导可以分为几个环 节?每个环节的指导关键是什么?
3、我们可以通过对幼儿游戏中的哪些外 显行为的观察,来认识游戏的外部特征?
表情 动作 角色扮演 言语 材料
4、幼儿游戏动作具有哪些 基本类型与特点?
类型:探索、象征、嬉戏
特点:非常规性、重复性和个人随意性
5、幼儿扮演的角色类型
机能性角色 互补性角色 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游戏讲评的重点: (1)共同分享游戏的体验 (2)共同探讨游戏中的问题
游戏讲评的注意点
教师要随机地、灵活地抓住游戏的闪光点 让它在游戏的讲评中得到肯定。
以正面教育为主,消极内容不讲评。 每次游戏讲评的时间不宜过长,以5—10分
钟为宜。 游戏讲评并不是每次游戏后的必要环节,
4、介入幼儿游戏的时机
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不安全倾向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想放弃努力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
极内容时; 当幼儿在游戏中因为遇到挫折、纠纷难以
实现自主愿望时。
5、游戏讲评的重点与注意点
创造性游戏
创造性游戏是儿童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 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是幼儿期 典型的、特有的一种游戏。它包括角色游 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
角色游戏

学前游戏论复习资料

学前游戏论复习资料

学前游戏论的复习资料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理论与研究的开展及现状1、心理学的儿童游戏研究开展的阶段有哪些?答:把儿童游戏作为真正科学工作者研究〔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对象,始于19世纪下半叶。

一百多年来,心理学的儿童游戏研究经历了三个历史开展阶段。

〔1〕儿童游戏研究的初步兴起阶段。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30年代左右,这是儿童游戏研究的初步兴起阶段。

〔2〕儿童游戏研究的缓慢开展阶段。

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儿童游戏研究进入相对而言缓慢的开展时期。

在这一阶段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儿童游戏的研究领域中占据总揽地位。

〔3〕儿童游戏研究的飞跃开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至今,游戏研究领域出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儿童游戏研究呈飞跃开展的态势。

2、心理学理论与研究的演进的开展趋势有哪些?答:纵观一百多年儿童游戏的心理学理论与研究的演进,我们可以看到这样几个开展趋势:〔1〔2〔3〔4技巧:心理学理论与研究的演进的开展趋势成实验。

3、简述教育家对学前游戏的论述及其运用?答:〔1〔2〔3底,所以应该加以奖励。

他甚至提出这样的期望,对儿童来说应该通过游戏来学习。

〔4而作为我们就应和他们共同游戏〞。

“应为他们找些玩具以替代真的工具……这些东西可援助他们自寻其乐,并可锻炼身体的健康、精神的生动和肢体的敏捷。

〞〔5解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6儿童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虽然他没有特意研究儿童游戏,但较早地开始了游戏在学前公共教育中的实施。

〔7尔在幼儿园里所创立的游戏体系及“恩物〞和作业,是学前教育史上的首创。

〔819选择题类型:教育家对学前游戏的论述及其运用可通过关键词串联记忆:4、恩物和作业的概念分别是什么?〔名词解释〕答:〔1〕“恩物〞意为神赐予的东西。

〔2〕福禄培尔在幼儿园所创立的游戏体系及其“恩物〞和作业体系,是学前教育史上的首创。

5、我国学前游戏理论实践研究的开展阶段有哪些?答:以托幼机构教育实践为根底的我国学前教育的研究轫于20~30年代。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整理(陈老师)

自考-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整理(陈老师)

儿童发展理论复习提纲和练习第一章绪论1.发展的定义:发展是由一种新结构的获得或从一种旧结构向一种新结构的转化组成的过程。

2.发展与变化的关系:①发展是一种变化,是一种连续的、稳定的变化,这种变化应发生在个体内部。

②发展是由决定要素之间联系的基本规则的获得或变化组成的。

3.发展理论的任务:①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

观察与实验的资料,是构成发展理论的基础。

②描述几个心理领域之间的变化关系。

只有充分研究各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才能全面地把握心理的实质。

③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

发展理论必须说明心理发展的规律、趋势和原则,阐述变化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揭示调整发展速率的变量。

4.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理论指导的迫切性,认识发展理论的重要性与作用: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支柱,在学习儿童心理发展理论时最核心的任务是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培养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辨别良莠、识别真假的能力。

具有〔1〕组织信息。

〔2〕指导研究的作用。

5.发展理论的主题①心理的实质②量变与质变③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

④理论自身的建设附练习: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发展二、思考题:1. 发展与变化是同一个意思吗?2. 发展理论有什么任务?3. 请结合自己的经验说明任何人无论是否意识到,都是按照一种理论在观察和处理幼儿教育中的具体问题,从而进一步认识学习和掌握发展理论的重要性。

4.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对理论指导的迫切性,认识发展理论的作用。

第二章成熟势力说一、选择题:1.格塞尔既重视儿童的行为模式,还重视什么?A、量变B、个别差异C、质变D、相互作用2.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什么?A、遗传B、成熟C、环境D、训练3. 在格塞尔看来,成熟是如何从一种发展水平向另一种发展水平发展的?A、突然转变B、阶段连续C、逐渐过渡D、线性连续4. 格塞尔把儿童机能一侧占优势的现象称为什么?A、单侧原则B、偏好原则C、不对称原则D、主导性原则5. 格塞尔认为儿童行为的变化有时好有时差,因而具有什么样特性?A、冲突性B、周期性C、矛盾性D、方向性二、填空题:6.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

儿童游戏论第二章 第五节 后皮亚杰理论复习题

儿童游戏论第二章  第五节 后皮亚杰理论复习题

第二章第五节后皮亚杰理论
1什么是后皮亚杰理论?
2(游戏的唤醒理论)和(元交际理论)是皮亚杰之后的比较有影响的系统性也比较强的游戏理论。

3游戏的唤醒理论是什么?它的理论背景是什么?
4游戏的唤醒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和哪两个因素有关?
5“唤醒”调节的具体过程。

6游戏的唤醒理论在教育上的应用价值。

133p
7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8什么是“元交际”?
9元交际与言语交际的关系。

134p
10元交际与游戏的关系,人类学家贝特森揭示的游戏作为“元交际”的深刻意义。

136p
11元交际与文化的关系。

137p
12元交际与学习的关系。

138p
13各种各样的游戏理论对于游戏的解释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异口同声”所要表达的基本观点是:游戏是重要的任务。

00399 学前游戏论 复习提纲

00399 学前游戏论 复习提纲

第一章学前儿童游戏的基本概念(本质与特征)(参考教材:丁海东编著《学前游戏论》)第二章一、建立科学的儿童游戏本质观(一)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历程(一般演变趋势):儿童游戏本质观在态度上由不自觉到自觉,在内涵上由生物性到社会性。

1。

游戏概念的非自觉化理解:游戏一词在其意义的渊源上是从古汉语中的“遨”“嬉”等词义发展而来,而在现代词语系列中与“玩”“玩耍"等十分相似。

其含义与动作或运动有关,其活动特点是轻松自在。

英文中的游戏“play”作为名词所指向的行为特征是:不要求沉重的工作;使人愉快和满足。

2。

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

在大约19 世纪中期及其后,游戏开始真正成为理论研究的对象,出现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游戏理论。

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上升到自觉的本质化阶段。

表现为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的直接影响,人们对游戏本质的理解建立在本能论的基础上,即初步建立起了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德国的福禄培尔是教育史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创立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游戏可以表现和发展神的本源.席勒、斯宾塞把游戏看做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发泄。

霍尔指出游戏是种族的过去活动习惯的延续和再现,将儿童对游戏的爱好和参与理解为生物进化复演规律的被动适应。

拜敦代克提出游戏游戏成熟说,指出游戏不是本能,是个体适应环境,寻求自由和和主动的欲望的表现.【生物性本质观一直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人们对游戏概念的理解和游戏理论的研究。

例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认为,游戏是儿童潜意识中的本能和欲望在活动中的宣泄或补偿】贡献:游戏的本能论及生物性的游戏本质观,第一次以抽象的思辨方式,充分肯定了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关注了游戏对于个体的生物学意义和价值以及游戏活动的生理性特点。

局限性:它尽管强调了游戏是人在童年的重要活动,却仍然不能改变人们对儿童游戏不屑一顾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和态度。

第二讲 游戏理论ppt课件

第二讲 游戏理论ppt课件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讨论
请对早期的游戏理论进行评价,可整体评价,也可 针对某一种理论评价。说说该理论的优点及不足在哪 里。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早期的游戏理论点评
剩余精力说 优点 说明了动物进化与游戏的生物学条件之 间的关系。
不足
使得人们对游戏产生消极看法 无法解释儿童在精疲力竭后仍然要游戏
说明了动物进化与游戏的生物适应机能 之间的关系,肯定了游戏的积极意义 更适合解释动物的游戏而非儿童的游戏
前练习说
优点 不足
无法解释为何成人还需要游戏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早期的游戏理论点评
共 同 特 征 关注人的本性因素,不关注个体差异和特点 受生物进化论的影响,用生物发展的规律解释儿童游戏 以工作作为游戏对立面说明什么是游戏以及为什么游戏
主观思辨的产物,缺乏科学的实验基础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二、现代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游戏是表现原始 的、受压抑的冲动和欲望的隐晦曲 折的最好的一种方式,是可供个人支配的自由天地 与领域。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二、现代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过去的游戏理论都力图发现引起儿童 游戏的动机,但是它们都没有把‘经济的’动机, 即由于游戏而能获得愉快放在突出的地位。驱使儿 童游戏的不是别的,正是心理生活的唯乐原则。唯 乐原则体现在儿童的游戏中,表现为游戏能够满足 儿童的愿望,掌握创伤事件和使受压抑的敌意冲动 得到发泄。”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剩余精力说 斯宾塞: 游戏与审美活动 共同特征是“它们都不以任何直接 的方式来推动有利于生命的过程”。两者的区别 于, 游戏中表现低级能力,审美活动中表现高级能力。 游戏是由处于静止期 的、得到修复的或重新活跃的 神经细胞的“多余的”活动。 游戏是诸如生存、征服、统治等与生俱来的本能的一 种无意识的产物。 游戏分为四种形式:感觉器官的过剩活动,艺术-美 学的游戏,高级的协调力量的游戏,模仿

学前游戏论复习重点(最全)

学前游戏论复习重点(最全)

《学前游戏论》复习重点第一章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1.简述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趋势?2.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具体表现?3、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有哪些具体表现?4、儿童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的局限性表现在哪些方面?5、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新探索内容是什么?它具体表现有哪些?6、把游戏的本质概括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具有怎么样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7、我国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的归结有哪些?8、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具体指的是什么?9、克拉思诺和佩培拉的游戏四因素论具体指的是什么?10、加维提出了游戏行为的五个特征包含哪些内容?11、法国克罗伊斯指出游戏活动六种特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12、鲁宾对游戏特征是如何分析的?13、学前游戏的结构要素有哪些?14、游戏的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有哪些?15、儿童所扮演的角色,有哪几种类型?16、简述儿童游戏语言的分类及儿童言语的意义?17、游戏构成的内部主观心理因素有哪些?18、游戏的外部条件因素的特征有哪些?参考答案:1.简述儿童游戏本质观的演变趋势?答:(1)游戏的概念的非自动化理解(2)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活动(3)游戏的社会性本质观:游戏是儿童的社会性活动技巧:该知识点可以根据同学们上生物课的情景联想记忆:老师给出一张鲨鱼图片,问及它的特点和作用,同学们第一反映是会吃人(概念的非自动化理解),并且会游泳(生物性本能),还可以放在海洋公园里供人观赏(社会性)2.游戏的生物性本质观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具体表现?答:(1)德国的福禄贝尔是教育吏上系统研究游戏的价值并为儿童尝试游戏实践体系的第一个教育家,他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存在的自我活动的表现,是一种本能性的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通过游戏可以表现和发展神的本源。

(2)德国思想家席勒和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将游戏看作是剩余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把人与动物的动力都归结为是剩余精力的发泄或运用,并从中获得愉快和满足。

游戏理论

游戏理论

第一篇社会文化视野下的儿童游戏对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第一节早期的游戏理论一、“剩余精力”说(席勒——斯宾塞)游戏是集体的基本生存需要(吃、喝等)满足之后,仍有富余的精力的产物。

二、“前练习”说(格鲁斯)游戏具有生物适应的技能,小动物游戏是因为游戏在生存斗争中是有用的,游戏是对与生俱来、但不完善和成熟的本能行为的练习,它能够帮助小动物适应未来生活。

三、“复演”说和“松弛”说(一)“复演”说(霍尔)儿童的游戏是对二类祖先生活的“回忆”(二)“松弛”说(拉察鲁斯)恢复在工作中消耗的经历并获得放松与休息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一、弗洛伊德关于游戏的思想游戏可以帮助儿童释放因内驱力受社会压制而产生的紧张与压力,帮助儿童处理适应不良的经验,因而具有“治疗”的作用。

二、掌握、宣泄和角色选择(一)埃里克森的“掌握”理论游戏可以帮助“自我”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协调和调整。

帮助儿童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游戏着的儿童不断进入掌握的新的阶段”。

(二)蒙尼格的“宣泄”理论(三)伯勒的角色选择理论第三节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游戏理论一游戏的认知本质和功能(一)游戏的认知本质顺应超过同化:外部影响超过自身能力,表现为主体对客体的模仿。

同化超过顺应:主体自身的兴趣与需要超过外部影响而占据主导地位,主体只是为自我的需要与愿望去转变显示而很少考虑事物的客观特征。

这是游戏的特征。

(二)游戏的功能游戏对于认知的发展,主要起到了一种“机能练习”的作用,所谓“机能练习”,就是巩固、成熟。

二、儿童游戏的类型与发生发展(二)儿童游戏的发生与发展1、感知运动活动时期游戏的发生、发展第四节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游戏理论一、发展概况和主要观点(一)高级心理机能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低级心理机能是指感觉、知觉、机械记忆等心理过程。

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和动物共享的心理机能。

个体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后天的人际交往过程中,在有经验的成人的帮助下,通过掌握以语词符号为载体的社会文化历史经验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学前儿童游戏》网上复习题库

《学前儿童游戏》网上复习题库

派是( ) A、皮亚杰的游戏理论 B、社会文化学派的游戏理论 C、唤醒调节理论 D、元交际理论 答案:B 5、皮亚杰曾经用( )作为幼儿游戏发生的标志,用以区分探究和游戏。 A、微笑 B、动作 C、言语 D、材料 答案:A 6、“我想玩就玩,不想玩就不玩”属于( ) A.兴趣性体验 B.自主性体验 C.生理快感 D.幽默感 答案:B 7、幼儿园游戏的鲜明特征是( ) A、多样性 B、生活化 C、教育性 D、群体性 答案:C 8、学前儿童典型的游戏形式是( ) A、练习性游戏 B、象征性游戏 C、规则游戏 D、建构游戏
盾的机制,是儿童人格完善的途径。
A.宣泄
B.强迫重复
C.冲动
D.游戏
答案:D
5、皮亚杰认为,游戏是智力(认知)活动的一个方面,是
A.顺应超过了同化
B.顺应
C.同化超过了顺应
D.同化
答案:C
6、角色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伯勒 B.蒙尼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答案:A
7、练习性游戏发生在( )
答案:错。
2、游戏的“松弛说”认为,人之所以游戏并不是因为精力的“剩余”,而是因为
“缺乏”或“不足”。
答案:对。
3、弗洛伊德认为,“强迫重复”是“唯乐原则”的一种表现形式。
答案:对。
4、皮亚杰认为,游戏是“顺应”超过了“同化”。 答案:错。 5、规则游戏是前运算阶段儿童游戏的典型形式。 答案:错。 6、象征性游戏在 2 岁以后大量出现。 答案:对。
二、多项选择题
1、幼儿学习滑滑梯可以分为( )阶段 A、无所事事阶段 B、旁观者阶段 C、特殊性探索阶段 D、多样性探索阶段 E、重新定向阶段 答案:CDE 2、关于游戏的认知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助于幼儿概念的同化 B、有助于幼儿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C、有助于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

幼儿游戏理论试题及答案

幼儿游戏理论试题及答案

幼儿游戏理论试题及答案幼儿游戏理论是学前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儿童通过游戏进行学习和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关于幼儿游戏理论的一些试题及答案,旨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1. 幼儿游戏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A. 娱乐- B. 学习- C. 社交- 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2.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幼儿处于哪个发展阶段?- A. 感觉运动阶段- B. 前运算阶段-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幼儿游戏的类型?- A. 角色游戏- B. 建构游戏- C. 数学游戏- D. 竞争游戏答案:C二、简答题1. 简述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答案: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体发展,提高身体素质,还能够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模仿和角色扮演学习社交技能,理解社会规则。

此外,游戏还能帮助幼儿缓解压力,提高情绪管理能力,促进心理健康。

2. 描述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中“近端发展区”的概念。

答案:维果茨基的“近端发展区”是指幼儿在成人或更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下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与他们独立操作时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这个概念强调了社会互动在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成人或同伴的适当引导和支持,幼儿可以完成超出其独立能力范围的任务。

三、论述题1. 论述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幼儿全面发展的影响。

答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也是教师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通过游戏,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同时也能够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力。

游戏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身体发展方面,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在认知发展方面,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在情感发展方面,游戏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学会合作与分享;在社会性发展方面,游戏可以教会幼儿遵守规则,理解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幼儿游戏理论复习

幼儿游戏理论复习

幼儿游戏理论复习幼儿游戏理论复习第一章:一、填空:1、游戏与劳动有3种关系:劳动前的预演、游戏与劳动的结合、劳动后的再度体验。

2、游戏与艺术、体育是同态、也是同源的,以后三者逐步分化,分别以不同的发展形式而各自独立出来。

3、幼儿园诞生后,儿童游戏成为幼儿教育的一种手段。

4、福录培尔、蒙台梭利在观察了大量儿童自然游戏以后,根据儿童游戏主要是操作物体的特点,从教育的意义上把游戏的一系列操作的基本要素抽取出来,并使之系统化。

5、古代的文字游戏有诗钟、灯谜、字谜等6、古代幻术游戏:一类是科学性质的小实验、小设计;一类是戏法之巧。

二、概念:1、七巧板:拚图类的一种。

源出宋代流行的“燕几”,由宋代学者黄长睿发明。

通过游戏者巧用心智,可拼排出各种各样的自然事物。

能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空间思维能力。

深得教育者欣赏和儿童们喜爱,流传至今,并流传国外。

在国外称七巧板为“唐图”。

2、益智图:拚图类的一种。

是类似于七巧板设计思想的图形板块,由清代童叶庚创制。

三、简答:1、严教与乐学:1).严教——强调对儿童游戏进行干预2).乐学——主张对儿童教学要游戏化“严教”在德育的范畴使用,而“乐学”在智育的范畴使用。

严教是通过限制自发游戏来实现的,而乐学则必须寓教于乐,是要教师以合适的方法,使孩子以游戏的心里体验来从事学习。

2、为什么儿童游戏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因为在人类生活的早期,生产力极其低下,劳动过程简单,成人和儿童的思维差距不大,当生产力水平进步到使儿童不能直接参加劳动时,这才具备了纯粹儿童游戏的条件与可能。

所以,专门的儿童游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章:一、填空:1、经典的游戏理论:精力过剩说:代表人物:德国席勒,英国斯宾赛,主要观点:把多余的精力消耗。

松弛消遣说:代表人物:德国扎鲁斯,主要观点:游戏是储存精力的主要方式。

预演说:代表人物:德国格罗斯,主要观点:儿童游戏是未来生活的预先练习。

复演说:代表人物:美国霍尔,主要观点:游戏是重演人类种族进化的历史。

第二讲-游戏理论

第二讲-游戏理论

无法解释不工作的儿童为什么要游戏
儿童缺乏心理能力推断儿童游戏缺乏认 知的内容或功能,不符实际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早期的游戏理论点评
复演说 优点 不足 引起人们对游戏的社会历史性的关注 以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学说为依据,但 该学说至今仍是一种没有被证明的假设, 因而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无法解释现代儿童游戏的内容 前练习说 优点 不足 说明了动物进化与游戏的生物适应机能 之间的关系,肯定了游戏的积极意义 更适合解释动物的游戏而非儿童的游戏 无法解释为何成人还需要游戏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前练习说 格鲁斯: 游戏具有生物适应的机能。 游戏是对与生俱来的、但不完善和成熟的本能行为的 练习,它能够帮助小动物适应未来的生活。 游戏分为两类:练习性游戏,包括感知运动的练习和 高级的心理能力的练习;社会性游戏,包括追逐打闹 和模仿性的游戏。
早期的游戏理论
流派 代表人物 基本观点 生存需要满足之后的剩余精力的消耗 剩余精力 席勒 说 斯宾塞
松驰说
复演说
拉察鲁斯
柏屈克 霍尔
恢复在工作中消生活做准备
前练习说 格鲁斯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剩余精力说 席勒: 游戏与审美活动的性质相同,都是超越了功利活动范 围的‚自由活动‛。 游戏是‚充裕的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 游戏分两类:一类是由于物质(或体力)方面 过剩 引起的游戏,即动物性的身体器官运动的游戏;另一 类是由于美的(或精神)方面的过剩引起的游戏,即 人所特有的想象游戏,或艺术的审美活动。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二、现代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埃里克森的‚掌握‛理论:

学前游戏论历年自考真题

学前游戏论历年自考真题

2012年1月全国卷2004年10月全国卷2005年1月全国卷2010年10月2011年1月浙江卷2010年1月湖北卷第一章游戏及其特征一、名词解释亲子游戏:父母或婴儿看护者与婴儿一起玩的游戏。

P262游戏主题:二、简答1、我国教育工作者一般把游戏特征归结为哪几方面?P122、简述游戏的外部条件特征3、简述游戏的假想性与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儿童游戏的内容与儿童的生活相关,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所以,游戏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儿童的游戏绝对不会局限于生活,或者照搬生活,小孩子的游戏充满了想象和创造性,他们会在自己的世界里创造自己的游戏,游戏充满了假想性和创造性.4、简述游戏特征的三内说纽曼的三内说:纽曼认为可以通过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来判断一种活动是否是游戏,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和内部动机。

内部控制:游戏由儿童自己来控制.内部真实:如,儿童游戏来源于真实生活,儿童会很认真地游戏。

内部动机:游戏动因来自于儿童从游戏中获得愉快.5、儿童游戏与成人游戏相比,有哪些方面的不同? P17四、案例分析某老师在语言活动“小乌龟开店”的基础上,组织一次表演游戏.教师一一出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

介绍完道具,配班老师带领全班幼儿“开火车”离开活动室去“剧场”看表演,主班老师忙着在活动室里布置场景:一家花店、一家书店、一家气球店.场地布置好了,幼儿由配班老师带领进“剧场”。

主班老师提问:“谁愿意上来表演?”“哗!”几十只小手举了起来。

老师挑了五个没有举手而上次语言活动表现又不好的幼儿上来表演。

表演时,老师不停地提示孩子们对话,做动作.第二轮,老师请了五个“坐得好的孩子”上来表演,五个孩子表演同一个角色。

老师还是不时地按照故事情节规范语言,纠正孩子们的动作。

好多孩子忙着摆弄有趣的道具,忘了表演,老师又不停地提醒…….结合我国对学前儿童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试分析该活动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

参考:该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游戏活动.游戏的本质:游戏具有愉悦性、主动性、虚构性、有序性.在案例中的活动里,儿童缺乏主动性和愉悦性。

第二章对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第二章对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的发展阶段比较 年龄 弗的阶段 艾的阶段 游戏形式 0-1.5岁 口唇期 信任对不信任 亲子游戏 1.5-3岁 肛门期 自主对羞怯 练习性游戏 3-6岁 阴茎期 主动对内疚 角色扮演游戏 6-11岁 潜伏期 勤奋对自卑 智力游戏 青春期 生殖器期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青年期 亲密对孤独 成年期 繁殖对停滞 老年期 自我整合对失望
“前练习”说(生活准备说)
• • “前练习”说(生活准备说)是关于游戏的一种生物效用观,德国学者格鲁斯(Karl Groos)提出。主要代表作,《动物的游戏》(1898)和《人的游戏》(1901)。 他认为“剩余精力说”对儿童游戏的价值没有做出充分的估计。儿童游戏不仅仅是作 为无伤害地处理幼小动物剩余精力的手段,而是为他们提供准备参加严肃生活的训练 途径。他相信,游戏具有生物适应功能,动物游戏是因为游戏在进化中有用的,游戏 是对“与生俱来”“不完善”“不成熟”的本能行为的练习,能够帮助小动物适应未 来生活。 理论依据:①游戏期长短与动物在种系演化中的阶梯高低位臵相关。低等动物的本能行 为是生来就成熟的、不学而能的。游戏只限于在演化阶梯中所处的位臵较高的、出生 时发育不充分、必须由父母帮助照顾的动物。机体越复杂,他的不成熟期就越长,游 戏期也就越长。②小动物的游戏是对未来严肃生活的模仿。小猫捉线团,老鼠,小狗 相互追逐嬉戏,未来要躲避和捕食敌人。所以,游戏是一种“本能练习”活动,与模 仿相联系。“幼年时代是为游戏而生存的。动物之所以游戏,并不是因为它们年幼的 缘故,它们之所以游戏,是因为它们必须要游戏。” 格鲁斯把游戏分成两类:练习性游戏(感知运动的练习和高级心理能力的练习),社 会性游戏(追逐打闹和模仿性游戏) 评价:游戏作为“学习”具有生物适应机能,对改变人们的儿童观、扭转对游戏的偏见 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因为人在动物进化上具有高于动物的方面,所以此理论能够更好 的解释动物的游戏,但是不能全部解释人类的游戏。不然,成人为什么也那么喜欢游 戏。

第二讲游戏理论

第二讲游戏理论
游戏与审美活动的性质相同,都是超越了功利活动范 围的“自由活动”。
游戏是“充裕的精力的无目的的消耗” 游戏分两类:一类是由于物质(或体力)方面 过剩
引起的游戏,即动物性的身体器官运动的游戏;另一 类是由于美的(或精神)方面的过剩引起的游戏,即 人所特有的想象游戏,或艺术的审美活动。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二、现代游戏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让人们认识到游戏是重要的、具有发展意义的活动: 通过游戏我们可以了解每个儿童的独特性; 游戏是儿童整合和建构他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人格的重 要方式,“自我”是在游戏中形成的,正是游戏使我 们得以成为“我们自己”; 儿童在游戏中以自己的方式处理和解决他们在现实生 活中遇到的问题; 情绪情感是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的生活经历对于理解“我们自己是谁”是非常重 要的,游戏使我们发现“我们自己是谁”。
游戏分为四种形式:感觉器官的过剩活动,艺术-美 学的游戏,高级的协调力量的游戏,模仿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一、早期的游戏理论—松驰说 拉察鲁斯: 游戏或消遣娱乐性的活动是具有精力恢复作用的活动。 柏屈克: 现代人游戏是因为现代人的工作性质造成“松驰”的
需要。 儿童游戏是童年期自发的、以本能为基础的活动,由
埃里克森的“掌握”理论: 游戏可以降低焦虑、补偿性地满足儿童的愿望、在儿 童人格的发展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自我”是积极主动的因素。游戏可以帮助“自我” 对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进行协调和整合,因为游戏创 造了一种“典型的情景”,在其中“过去可复活,现 在可表征与更新,未来可预期”。
第二讲 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1 把枕头叫“阿里”。阿里是丈夫正在照 看幼儿 2大人禁止玩水。她走到水池边假装舀水 说“我舀了一杯水” 3 大人哄他吃药不肯吃。过后,让玩具动 物吃药。 4以娃娃会晒黑为由气绝父亲散步的提议

学前游戏论参考知识点

学前游戏论参考知识点

学前游戏论第一章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本章核心概念:游戏是发生于一定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心理体验的儿童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

第一节儿童游戏的本质观1、游戏的生物生本质观的基本观点:肯定儿童的生理性机制及功能在游戏中的作用。

2、社会性本质观:(1)此观点由前苏联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首先提出,坚持社会性本质观是前苏联游戏理论的特征。

(2)我国教育百科全书中游戏的概念:游戏是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

这是一种社会性本质观。

(3)对社会性本质观的评价:这种游戏本质观容易导致:“游戏仅仅被作为获取大纲要求所规定的知识的补充教学手段,教师常常像组织作业那样领导幼儿的游戏。

”(4)教育家杜威的游戏本质观。

第二节学前游戏的基本特征1、了解我国的对学前游戏基本特征的认识(简答):一、游戏室儿童主动的资源的活动;二、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三、游戏没有社会的实用价值,没有强制性的社会义务,不直接创造财富;四、游戏伴随着愉悦的情绪;2、理解纽曼的游戏特征学说。

如控制:内控与外控?;真实;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纽曼提出,用控制、真实性和动机这三种指标来确定一种活动是不是游戏。

游戏的特征是内部控制、内部真实、内部动机(填空)动机可疑分为“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填空)第三节学前游戏的结构要素1、学前游戏的结构:(1)外部可观察的行为因素:表情、动作、言语、材料(玩具)等外显行为。

(填空)角色扮演是一种特殊的游戏动作,是儿童以自身或他物为媒介对他人或他物的动作、行为、态度的模仿,也可以说是一种象征性动作。

(名词解释)机能性角色:这是儿童通过模仿范例或对象(如司机)的一两个最富有特色的典型角色动作(如转动方向盘)来标志他所模仿的对象。

(名词解释)儿童游戏是“我要玩”而不是“要我玩”(这说明游戏是受哪种动机控制:内部动机的控制)(选择题)角色扮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对儿童游戏系统化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早期的游戏理论复习题
1最早注意研究游戏,并提出理论的事18,19世纪的思想家席勒,斯宾塞,格鲁斯等。

他们都是在研究哲学与美学时,由于探讨艺术的起源问题而涉及到游戏问题,认为艺术的起源与游戏相关。

2早期游戏理论的出现与当时被称为时代精神的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密切相关。

3早期游戏理论的时代背景。

86p
4斯宾塞的剩余精力说。

5席勒关于游戏的看法。

87p
6席勒关于游戏的分类。

7斯宾塞对游戏的分类。

89p
8对剩余精力说的评价。

9“前练习”说。

90p
10格鲁斯理论的依据。

11格鲁斯把儿童游戏的分类。

12对格鲁斯的游戏理论的评价。

92p
13“复演”说。

14试评价霍尔的儿童游戏理论。

15“松弛”说。

16“松弛”说的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观点。

17早期的游戏理论的共同特点与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