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小麦植株形态特征的观察
小麦的分类和形态特征
小麦的分类和形态特征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l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
小麦的分类和形态特征简要概述如下:
小麦分类:①按生长季节: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
冬小麦秋季播种,越冬后春季返青,夏季收获;春小麦则春季播种,同年内夏末或秋季收获。
②按穗型结构:有硬粒型、半硬粒型和软粒型等,依据籽粒硬度划分。
③按遗传特性:可分为普通小麦(六倍体)、二粒小麦(四倍体)和一粒小麦(二倍体)等。
形态特征:①根茎叶: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茎秆直立丛生,叶鞘无毛,叶片条状披针形。
②花与果实:穗状花序圆柱形,含多朵小花,成熟后形成颖果,即小麦粒。
③颖果结构:果皮与种皮愈合,横切面显示果皮表皮细胞壁厚,中层细胞数列,有明显横细胞排列。
④籽粒构造:由外至内包括角质层、糊粉层、胚乳和胚,胚乳富含淀粉,为主要食用部分。
小麦是全球广泛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子(颖果)不仅是人类主食,也是加工面包、面条等多种食品的原材料。
小麦的形态结构特征
小麦的形态结构特征
小麦的形态结构特征
小麦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十分熟悉的粮食作物,它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作为一种高收益、低成本的作物,
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
那么,小麦的形态结构特征
是怎样的呢?
小麦是根茎性草本植物,全草高度可以达到1-1.5米,其茎直立且粗壮。
小麦的根系为纤细而有力的白色细根和黄色断根,并且它的根系发达,在种植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可以深入地下达到数米之深。
小麦的叶子为线形或披针形,表面光滑,边缘锯齿状,叶片较扁平而
有弹性。
小麦的叶子排列成两行,相邻两个叶片互相错开90度,形成
对称的结构。
小麦的花序为穗状花序,花穗为粗大、呈绿色、略向下弯的形态。
每
个穗头包含很多颖片和成对的小花,小麦的雌花长在穗的顶端,雄花
分布在穗的底部。
小麦的果实为颖果,主要由薄膜质的外壳和内部的胚乳组成。
胚乳中
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小麦粉的主要来源。
颖果形态不一,有长颖和短颖之分,不同品种的颖果会有着明显的形态、颜色和大小差异。
总的来说,小麦的形态结构特征十分丰富。
从根部到叶子、从花序到果实,每一个部位都蕴含着不同的形态和结构特征。
这些特征为我们深刻了解小麦的生物学特性和生长环境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这些特征也为我们研究小麦的生产技术、优化种植模式以及改良品种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小麦的形态特征
小麦的形态特征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形态特征对于识别和研究小麦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小麦的根系、茎、叶、花和果实等方面,详细介绍小麦的形态特征。
一、根系小麦的根系发达,主根粗壮,呈锥形向下延伸。
在主根的基部有许多侧根分布,形成根系的完整结构。
根系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并固定植物在土壤中的位置。
二、茎小麦的茎直立,高度一般在50-100厘米之间,具有一定的抗倒伏能力。
茎的表面光滑,有许多节,每个节上生长着一对叶子。
茎的内部有髓腔,可以输送水分和养分。
三、叶小麦的叶片狭长而尖,呈线形。
叶片的表面光滑,有绿色的色素。
叶子排列成两列,分别生长在茎的两侧。
叶片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
四、花小麦的花生长在茎的顶端,通常是以穗的形式出现。
小麦的花序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每个小花都有花瓣和雄蕊。
花瓣呈黄绿色或白色,花粉呈淡黄色。
小麦的花主要用于传粉,使雌蕊受精并形成果实。
五、果实小麦的果实是由花受精后发育而成的,通常是一颗颗的颗粒状结构。
小麦的果实被外层的颖被包裹着,颖被的颜色和形状各不相同。
果实的内部是由胚乳和胚芽组成的,胚乳中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是小麦的主要食用部分。
总结起来,小麦的形态特征包括根系发达、茎直立、叶片狭长、花序成穗状和果实为颗粒状。
这些形态特征使小麦能够在土壤中生根发芽,吸收水分和养分,进行光合作用,并最终形成果实。
了解小麦的形态特征不仅有助于我们识别小麦种类,还有助于研究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希望通过对小麦形态特征的介绍,能够增加大家对小麦的了解和认识。
小麦形态特征的辨认
实验二小麦种、变种和品种的鉴别一、目的根据小麦种、变种和品种麦穗的特征特性,练习识别小麦种、变种和品种的方法。
二、材料小麦各个种及本地区栽培品种的麦穗;小麦种及变种的标本。
三、用具和药品放大镜、实验针、烧杯、培养皿、滤纸;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苯酚(白碳酸)等。
小麦植物学的分类是按形态学的特征、结实器官的特点与生物学特性,将相似的小麦类型组成一个分类单位,由这些单位再组成一个分类系统。
根据小麦类型在分类系统中的地位,就能了解它们在形态学和生物学上的特征特性,以及它们的亲缘关系,以便有效地加以利用,创造新类型,培育成新品种。
但由于小麦植物学分类主要是根据形态上的差异,没有注意到小麦类型形成发展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它们在生产上的经济价值。
因此,为了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品种资源,还必须认识小麦的品种。
小麦品种是人类创造的栽培植物群体,是农业生产上的重要生产资料。
因而小麦品种是经济上的类别,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而且品种在经济上的价值还具有时间性和地区性。
这在认识、选育和利用小麦品种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小麦种小麦属于禾本科(Gramineae Juss.),小麦属(Triticum L.)的植物。
这一属包括许多种,过去按形态特征曾被定名为20多个种,以后,根据详细的形态比较和细胞学研究,又将这些种归并为三个系统:一粒小麦系、二粒小麦系和普通小麦系。
三系之间染色体数目不同,成倍数性关系,都是7的倍数。
一粒系体细胞的染色体是14条(2×7=14),二粒系是28条(4×7=28),普通系则为42条(6×7=42)。
故一粒系的各个种称为二倍体,二粒系的各个种称为四倍体,普通系的各个种称为六倍体小麦。
遗传学和细胞学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少的种间存在着一系列形态上的过渡类型,而且有些种间染色体组相同,种间相互杂交能得到正常的后代。
所以有些遗传育种者根据染色体组的异同,提出新的分类体系,将小麦属过去的种归并为五个种,即一粒小麦(二倍体)、圆锥小麦(四倍体)、提莫菲维小麦(四倍体)、茹可夫斯基小麦(六倍体)和普通小麦(六倍体)五个种,但旧的分类体系至今仍为一般人所沿用。
小麦初生根的形态特征
小麦初生根的形态特征
小麦初生根具有以下形态特征:
1. 初生根生于胚上,一般3~5条,种子越大的初生根越多。
2. 根细,坚韧,上下直径较一致,扎根较集中,一般垂直向下生长。
3. 发根较早,出苗到拔节是初生根发挥作用的主要时期。
4. 在发芽期阶段,小麦初生根从种子中长出,逐渐向下延伸,吸收土壤养分和水分。
此时,小麦初生根的生长速度较快,一般能够达到每天长2-3厘米的速度。
5. 在伸长期阶段,小麦初生根进入伸长期后,生长速度开始变慢。
此时,小麦初生根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土壤,寻找并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
6. 在分枝期阶段,小麦初生根在土壤中寻找到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后,就会开始分枝,形成更多的根系,为小麦的生长提供坚实的支撑。
总之,小麦初生根在生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形态特征和生长特点。
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小麦的生长过程和管理措施。
小麦的特征范文
小麦的特征范文小麦植物是禾本科小麦属的一种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特征包括生物学特征、形态特征、生长习性、适应能力等。
生物学特征:小麦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一般在50-150厘米之间,直立性强。
主根发达,侧根分布广,根系结构复杂。
小麦具有单子叶,狭长条形的叶片,逐叶形成卷曲状。
花序为穗状花序,每个穗由许多小穗组成,小穗中含有多个花粒。
成熟的小麦籽粒呈椭圆形或长方形,表面有皱纹,分为外皮、糊粉层、胚乳等部分。
形态特征:小麦植株的根是白色的,具有较强的吸收和供给水分和养分的能力。
茎呈圆柱形,有分枝,根部较粗壮。
叶片瘦长,纵向脉络明显,叶尖有尖点状。
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小穗间有长短不一的间隔。
小穗由花节数目不等的多个小花粒构成。
小麦籽粒的外皮较硬,糊粉层较薄而透明,胚乳呈乳白色。
生长习性:小麦属于光照要求较高的植物,对光照的要求为日照长短和强弱均匀。
适宜的温度范围为15-25摄氏度,若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
对土壤要求较为宽松和肥沃,排水性好的土壤对小麦的生长有利。
小麦的生长周期较短,种子萌发后约90-120天即可收获。
小麦是一种自花授粉植物,大多数小麦植株需要经过授粉才能结实。
适应能力:小麦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它对光照、温度和土壤的适应范围较宽,可以生长在高寒地区和亚热带地区。
小麦的耐旱性较强,能耐受较长时间的干旱,但也需要一定的水分供应。
对于土壤要求较宽松和疏松,但对酸性土壤的适应能力较差。
小麦形态特征
小麦形态特征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形态特征变化非常显著。
本文将从小麦的根系、茎、叶和花部四个方面,分别讲述小麦的形态特征。
一、根系形态特征小麦的根系分为主根和侧根两部分。
主根是小麦生长最初形成的根,从根颈部向下延伸,作为支撑植物体的主要部分。
侧根则是从主根向两侧生长的根,主要用于吸收水分和养分。
小麦的根系一般比较发达,但深度较浅,根长与地表周转层深度大约在同一水平面上,这是因为小麦属于早熟作物,所以不需要太深的根系去吸收土壤深处的养分。
二、茎形态特征小麦的茎是由一系列类似节的单位构成的。
茎的主体高度大约在1米左右,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逐渐加粗加长,呈现出锥形,顶部的穗部长出花粒。
小麦茎的内部存在底部结构化的空隙,这是穗部内壳表皮发育旺盛所导致的,有利于水分和养分的运输。
三、叶形态特征小麦的叶子是植物的主要光合器官之一,呈线状披针形。
小麦的叶子成对生长于茎上,叶柄呈空心状。
叶子的背面有许多淡绿色的小点,这是叶绿体的分布,表明小麦叶子的内部组织是具有充分的结构域的。
小麦叶片的叶脉呈平行直线状,叶尖呈钝头,末端带有钩状弯曲。
四、花部形态特征小麦的花部是穗部的形态特征之一,不同品种小麦的穗部形态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小麦的花部为一根长形的花茎,上面长有许多小花,内部有雄蕊和柱头,外层为颖花被,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不同品种的小麦穗部颖花被颜色和形状不同,有芒种和光颖种之分。
通过对小麦根系、茎、叶和花部形态特征的剖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小麦的外形结构,更有助于我们在农业生产中合理的种植和管理小麦。
同时也说明了小麦亦是一个奇妙生命体,充满了神奇的生命力。
小麦长什么样子都有哪些形态特征呢
小麦长什么样子都有哪些形态特征呢
小麦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谷物,其形态特征丰富多样。
首先,从整体上看,小麦植株呈直立状态,丛生,具有6-7节,高度通常在60-100厘米之间,茎秆直径约为5-7毫米。
这种结构使得小麦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稳定生长。
其次,小麦的叶片呈长披针形,叶鞘松弛包茎,下部者长于上部者短于节间。
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
这种叶片形态有助于小麦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生产足够的粮食。
此外,小麦的穗状花序直立,长5-10厘米(芒除外),宽1-1.5厘米。
小穗含3-9小花,上部者不发育。
颖卵圆形,长6-8毫米,主脉于背面上部具脊,于顶端延伸为长约1毫米的齿,侧脉的背脊及顶齿均不明显。
这种结构特点使得小麦能够产生丰富的果实。
最后,小麦的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8-10毫米,顶端具芒或无芒。
内稃与外稃几等长。
这种外稃结构可以保护小麦的果实,防止其在成熟前受到外界环境的侵害。
总之,小麦的形态特征包括其植株高度、茎秆直径、叶片形态、穗状花序结构以及外稃和内稃的特点等。
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小麦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使其能够适应各种生长环境,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粮食资源。
小麦成熟各期的形态特征
小麦成熟各期的形态特征
又快进入紧张的三夏大忙时期了,小麦的收获已提上议事日程,为了做到颗粒归仓,增产丰收,现就小麦成熟各期的形态特征介绍如下:
乳熟期:植株下部叶片变黄,茎秆有弹性,基部节间开始皱缩,内颖和籽粒尚呈绿色,内含物为乳汁状。
此时籽粒体积已达最大值,但含水量较高,不宜收获。
腊熟期(黄熟阶段):整个植株大部变黄,茎秆仍具弹性,基部节间全部变黄皱缩,叶片大都枯黄,护颖和籽粒外部呈黄色,内含物已呈蜡质状,用指甲压挤易破碎,养分积累基本停止。
蜡熟末期植株呈金黄色,叶片基本干枯,籽粒硬化,此时为机械收获的最佳时期。
完熟期:茎秆全部干枯,籽粒体积缩小,含水量降低,呈干硬状,用指甲挤压不易破碎,颜色发亮,此时为人工收割最佳时期。
完熟期后茎秆呈灰黄色,脆而易断,茎叶枯干,籽粒养分倒流,千粒重下降。
此时收割掉穗严重,若遇阴雨连绵籽粒又会生芽发霉,品质变差,损失更大。
因此提醒广大农民朋友一定要掌握好恰当的收获时期,达到丰产丰收。
小麦的形态特征
小麦的形态特征小麦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具有许多独特的形态特征。
从根部到茎部再到叶部,小麦的形态特征都展现出其生长发育的奇妙过程。
让我们从小麦的根部开始。
小麦的根系发达,呈分支状,向土壤深处延伸。
这些根系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为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它们像一张网一样覆盖在土壤中,稳固地将小麦固定在地面上,确保其稳定的生长。
接着,我们来看小麦的茎部。
小麦的茎呈圆柱形,高大挺拔。
茎部表面光滑,并且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抵抗外界的风吹雨打。
茎部内部有许多细长的管道,这些管道负责将水分和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叶部。
茎部的生长速度很快,可以迅速适应不同的环境。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小麦的叶部。
小麦的叶子呈长条状,互生于茎上。
叶子的颜色呈浅绿色,表面光滑。
叶子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植物所需的能量。
小麦的叶子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叶绿素,使其能够吸收更多的光线,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
除了这些基本的形态特征外,小麦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
例如,小麦的穗部是由许多小花组成的,它们排列在茎的顶端。
这些小花会经过授粉和受精的过程,最终形成小麦的籽粒。
小麦的籽粒是食用的部分,富含淀粉和蛋白质,是人类重要的粮食来源之一。
小麦的形态特征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长条件。
它们的形态特征使其能够在各种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并产生丰富的粮食。
小麦的形态特征也反映了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从幼苗到成熟,一步步展现出生命的奇迹。
总结起来,小麦的形态特征包括根部的分支状根系,茎部的圆柱形和叶部的长条状叶子。
这些特征使小麦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产生丰富的粮食。
小麦的形态特征不仅仅是一种外观上的表现,更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奇妙展示。
通过对小麦形态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小麦的生长规律,为小麦的种植和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小麦植物知识点总结
小麦植物知识点总结一、小麦的生长环境小麦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0摄氏度。
在生长期间,小麦对阳光的需求较大,光照充足的地方有利于其生长发育。
土壤方面,小麦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中等肥沃、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河谷地带、平原、盆地和内陆干旱地区都适宜小麦生长。
二、小麦的生长周期小麦的生长周期大致可分为播种期、幼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开花授粉期、灌浆期、成熟期等几个阶段。
播种期一般在每年的秋季或春季进行,幼苗期为播种后至苗期长出分蘖的时期,拔节期为秆子抽节的时期,抽穗期为抽穗至吐丝的时期,开花授粉期为小穗开花、授粉成粒的时期,灌浆期为小麦籽粒充实生长的时期,成熟期为小麦籽粒完全成熟、待收获的时期。
小麦在生长期间会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如气温、日照、降水等都会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起到重要作用。
三、小麦的形态特征小麦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一般在60-120厘米左右。
叶片呈线形,叶面绿色,叶背较灰绿色。
小麦的根系发达,根系多分枝,有利于吸收养分和水分。
茎干直立,中空,容易中折折断。
小麦的花序为穗状花序,花序的形状为顶生穗状花序,每个花序分为小穗,每穗有多个小花。
小麦的种子为小麦籽粒,成熟后呈金黄色,籽粒内部含有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
四、小麦的主要品种小麦的品种繁多,根据其生长周期和适应性不同,可以大致分为秋播小麦和春播小麦。
秋播小麦一般在秋季种植,生长周期较长,适应性较强,耐旱、耐寒,产量一般较高;春播小麦一般在春季种植,生长周期较短,适应性相对较弱,对气候和土壤要求较高。
常见的小麦品种有:春小麦有“京麦22”、“长麦23”、“郑麦908”等;秋小麦有“冬小麦”、“云南春”、“鲁麦351”等。
五、小麦的栽培技术1. 土壤准备:选择中等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深翻和松土,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2. 播种和秧苗:选择健康的种子,控制播种深度,保证种子的萌发率;幼苗期注意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幼苗生长。
小麦是什么
小麦是什么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属于农作物,是三大谷物之一,种植的历史比较悠久,其中的颖果被用来磨成粉制成馒头、面包等。
它的杆部比较笔直挺立,高度一般在60到100厘米之间,属于长日照作物,每天需要保持8到12小时的光照。
一、是什么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为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是全世界中三大谷物之一,种植历史颇为悠久,其中的颖果可以被磨成粉制成馒头、面包等,供给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二、形态特征
小麦的杆部笔直挺立,高度一般在60到100厘米之间,直径一般是5到7毫米之间,比较细,叶片为长披针形,比较细长,为穗状花序,直立在杆部之上,长大约5到10厘米左右。
三、生长环境
小麦生长在比较深并且厚的土层中,这种土层有利于保持住水土和养料,能够使植株茁壮生长,它属于长日照作物,每天需要保持8到12个小时的光照,所以小麦一般是露天大范围种植,分布地区比较广泛。
实验2小麦的形态特征观察教案
教案实验2--2小麦形态观察汤阴职教中心郑慧军学习目标1、掌握小麦幼苗的形态结构特点。
2、熟悉分蘖期麦苗的形态特征:3、了解主茎叶片与分蘖发生的同伸关系及分蘖与不同根发生的关系;4、学习分析小麦分蘖期麦苗性状的方法。
5、初步学会绘制小麦幼苗结构简图。
能力目标1.通过练习用解剖镜或放大镜进行观察以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2.学会画小麦幼苗结构简图以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锻炼创新思维,培养勇于质疑和尝试改革的精神;3.体验小组交流和合作学习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1.正确区分主茎和各级分蘖。
2.认识小麦幼苗各器官形态特征及功能。
[教学难点]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小麦幼苗结构简图[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设计思路]本节的实验教学,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模式,突显实验的“探究”功能,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探究式学习,变个人独立学习为多方合作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流程如下:复习巩固小麦冬前壮苗标准→创设情境引入实验教学→介绍小麦幼苗材料→教师示范观察小麦幼苗的方法→学生动手观察小麦幼苗→交流得失,体会总结制作技巧→评价→讨论总结小麦幼苗的特征→课堂总结→布置作业→整理仪器[教学过程]I.复习巩固小麦冬前壮苗标准是什么?冬性、春性、半冬性小麦形态有何不同?II.教学引入创设情境:请观察小麦幼苗,你能区分壮苗、弱苗、旺苗吗?大家不妨试试。
III.实验教学一、介绍小麦幼苗材料二、实验目的要求1、掌握小麦幼苗的形态结构特点。
2、熟悉分蘖期麦苗的形态特征:3、了解主茎叶片与分蘖发生的同伸关系及分蘖与不同根发生的关系;4、学习分析小麦分蘖期麦苗性状的方法。
5、初步学会绘制小麦幼苗结构简图。
三、演示依次观察小麦幼苗的方法1、依地下部向地上部的顺序观察小麦幼苗的器官种子根→地中茎→次生根→主茎→分蘖2、区分种子根和次生根着生的位置、条数、形态及生长特性3、地中茎的长短(影响因素是什么?)、分蘖节的位置4、区分鞘叶及叶的叶鞘、叶舌、叶耳和叶片5、各品种类型幼苗形态与分蘖力的区别。
第一节 小麦植株形态特征的观察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农学专业实践课教案第一节小麦植株形态特征的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熟悉小麦植株的形态特征,掌握发育进程及其外部表现特征。
(二)技能内容在播种好小麦的基础上,通过田间定点定时或室内定期取小麦的各期标本样株,特别是幼苗分蘖后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的样株标本进行仔细观察。
明确根、茎、叶、蘖、分蘖节、种子根、次生根、穗型、穗轴、颖壳等形态特征。
(三)条件准备扩大镜、镊子、直尺、米尺、剪刀等。
(四)观测项目1.根纤维状须根系,由种子根(又叫胚根或初生根)和次生根(又叫不定根或节根)组成。
种子根在种子发芽时由种子的胚陆续长出。
小麦的种子根一般是5条,最多达7~8条;大麦的种子根为5~8条。
当第一片绿叶出现后,种子根的数量即停止增加。
初生的种子根粗而柔软,上下粗细一致。
种子根长至10~15cm以后,长出许多侧根,长成后直径缩小。
在生育前期,种子根的生长速度超过地上部分,在水、肥、土壤条件良好时,越冬前小麦种子根的长度可达100cm以上。
次生根是在麦苗三叶期开始分蘖时从分蘖节生长出来的,每发生一个分蘖,就从该分蘖节上长出2~3条次生根。
次生根的生长,有冬季和春季两个高峰,在适宜的条件下,越冬期次生根可达30~60cm长。
次生根比种子根粗壮,它的入土深度比种子根浅。
抽穗以后,根系基本停止发展。
小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内(一般20cm耕层内的根系占总根量的60~70%;20~40cm土层内占20~30%),40cm以下的土层内,根系只占总根量的10%左右。
2.茎小麦茎的原始体在幼苗生长锥伸长初期已经形成,茎上各节紧密聚集在分蘖节上。
分蘖停止前后,节间开始伸长,当茎伸长到3~4cm,茎生长点和位于其基部的第一节间都露出地面时称为拔节,50%以上的第一茎节露出地面1.5cm以上时,定为拔节期。
小麦主茎通常有5个地上节间,也有4~6个的。
小麦农艺性状调查
主茎节间长(cm) 12 34 5
1
播期
种植密度
万/hm2
考种日期
取材方法
每穗粒 数
平均 平均 粒色
12
3
4
5
6
7
穗粒 单穗 数 重 千粒重(g)
容(g/L)
······
10 平均
饱满度
3、整理考种数据,比较各材料之间的差异。
感
感 谢
谢
阅阅
读读
12、经济系数: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13、理论产量:每公顷穗数(万)×穗粒数×千粒重(g)/100, 以kg/hm2表示。 14、单茎草重(g):(考种株生物学产量-经济产量)/考种株 总成穗茎数 15、草重系数:单茎草重(g)/平均株高(㎝) 16、克草粒数(个/g):平均穗粒数/单茎草重
三、作业
8、千粒重:以晒干(水分含量13%)扬净的籽粒为标准,混 匀样品后任取1000粒称重,做2份,相差不得超过5%。 9、穗粒重:单穗脱粒称重,或考种株混合脱粒称重除以考 种的总穗数,单位g。 10、生物学产量:将全部考种植株剪掉根,晒干、称重, 单位g。 11、经济产量:将全部考种植株脱粒,籽粒称重,单位g。
(二)小麦农艺形状调查方法和标准
1、株高:以主茎高表示。自地面或分蘖节至穗顶(不含芒) 的高度,取其平均值,单位㎝。 2、单株有效穗数:主茎穗加有效分蘖穗。每穗有5粒以上 为有效穗。 3、节间长度:由节的中心量至下一节的中心,顺序由基 部向上量,单位㎝。
4、茎粗(直径):一般只量基部一、二节间的茎粗,将相 同的节间并排在一起,量节间中部的宽度,求出单茎粗, 单位㎜。 5、穗长:自穗轴基部量至穗顶端(不含芒),单位㎝。 6、小穗数:分别记数结实小穗数和不实小穗数。 7、每穗粒数:脱粒后计数。
实验8小麦的形态特征观察与麦类作物识别
实验8 小麦的形态特征观察与麦类作物识别一、目的要求通过本实验掌握小麦幼苗与植株的形态结构特点,并了解四种麦类作物的主要形态区别。
二、材料与用具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的幼苗、植株、穗子及子粒;放大镜、镊子、尺子。
三、内容与方法(一)小麦幼苗的观察与分析小麦幼苗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基础,在北方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幼苗生长发育的优劣,如苗龄的大小、根系发育的状况、分蘖的多少与壮弱程度,对麦苗安全过冬、翌年植株的健壮程度、群体发展和产量形成等都有深远的影响。
所以认识幼苗的形态结构、各组成器官的功能以及环境因素(包括栽培条件、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对它们可能产生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对照实物标本,进行如下观察:(1)由地下部向地上部顺序观察幼苗的各个器官:种子根、盾片、胚节鞘、地中茎(根茎)、次生根、主茎、分蘖。
(2)区别种子根和次生根着生的位置、条数、形态和生长特性。
(3)地中茎的长短及其影响因素。
(4)区分主茎、一级分蘖、二级分蘖……,鉴定主茎叶龄与单株分蘖理论数值的对应关系;观察分蘖鞘、分蘖节、潜伏节;观察胚芽鞘分蘖、蘖节分蘖、多层分蘖等不同分蘖类型。
(5)区分鞘叶、叶鞘、叶舌、叶耳和叶片。
(6)观察不同品种幼苗的形态长相,注意主茎及分蘖生长的姿态,冬性、半冬性和春性品种各属于何种类型:匍匐型、半直立型、直立型,它们的分蘖力有无差异。
(二)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的形态特征及其区别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大麦(Hordeum L.)、黑麦(SecalecerealeL.)和燕麦(Avena sativaL.)是禾本科(Gramineae)中的几个不同的属,4种麦类不但生物学特性有较大差异,在植物学形态上也有明显的区别。
现将其主要植物学形态特征列表比较如下(表3 -1、表3 -2、表3 -3):表 3 -1 幼苗的形态特征表 3 -2 穗的形态特征表 3 -3 种子的形态特征附录:小麦各生育时期的标准1.出苗期田间有50%的幼苗第一片真叶露出胚芽鞘2 cm以上的日期。
小麦形态特征
小麦形态特征小麦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之一。
它的形态特征对于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小麦的形态特征展开,通过描写和解释,向读者介绍小麦的外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小麦的种子是小麦植株的繁殖器官,种子外观呈长圆筒状,表面光滑,颜色一般为黄白色。
种子在播种后发芽,形成幼苗。
幼苗的茎呈圆柱形,略带绿色,表面有细微纵纹。
茎的顶端长有一片叶片,叶片呈线形,质地柔软,呈浅绿色。
随着幼苗的生长,茎逐渐变粗,叶片逐渐增多。
当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出现分蘖现象。
分蘖是指茎的顶端长出侧芽,形成新的茎和叶片。
分蘖的程度与小麦的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分蘖较多的小麦品种生长势强,产量相对较高。
小麦的茎具有明显的节间,节间上生长着叶片。
茎的基部有一层鞘叶包裹着,鞘叶呈半透明状,颜色较浅。
叶片在茎上交替排列,呈韧性,质地稍硬。
叶片的形状为披针形,边缘有锯齿状纹理。
叶片的长度和宽度随着小麦的生长逐渐增加。
小麦的花序是由众多小花组成的,花序长在茎的顶端。
花序由许多小花组成,小花呈簇状排列。
小麦的小花呈无梗状态,花瓣呈黄白色,花瓣的形状近似于矩形。
每朵小花有一个子房,子房内有一个胚珠,可以发育成种子。
小麦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呈长圆筒状,称为颖果。
颖果的外表光滑,颜色为黄褐色。
颖果内部有胚乳,胚乳是由子叶发育而来的,是小麦种子的主要营养来源。
颖果的顶端有一根芒,芒的长度和形状因品种而异。
通过对小麦的形态特征的描述,我们可以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过程。
种子发芽后,形成幼苗,茎逐渐变粗,叶片逐渐增多。
随着生长的继续,小麦出现分蘖现象,茎上生长着叶片,顶端长出花序。
花序中的小花可以发育成果实,形成颖果。
颖果内部的胚乳是小麦种子的主要营养来源。
小麦的形态特征不仅对于了解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小麦的栽培和育种具有指导作用。
通过观察和研究小麦的形态特征,我们可以选择适合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的小麦品种,优化种植技术,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小麦的形态特征
小麦欣赏:详解小麦的形态特征小麦是人类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它的形态特征对于我们了解它
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麦的形
态特征吧!
一、整体形态特征
小麦的株高一般在60~120厘米之间,其根系呈现出诸多分枝,且
深度较深。
小麦的叶子呈线形,顶端逐渐尖锐,基部较宽,长约20~25厘米,宽0.5~1厘米,初生时呈绿色,之后逐渐转为蓝绿色。
小麦的
茎呈圆柱形,通常不分枝,呈淡绿色或者蓝绿色,叶鞘呈V形、裂缝状,与茎连为一体。
二、花期形态特征
小麦的花期通常为春季,花序为穗状,长约5~10厘米,每个穗上
含有多个小花。
小麦的小花颜色为绿色、淡黄色或者淡红色,通常长
约2~3毫米,外部呈现出两个萼片和两个小瓣花瓣,内部装有雄蕊和
柱头。
三、籽实形态特征
小麦的籽粒为一种颖果,通常两边扁平,每个籽粒长约6~9毫米,宽0.5~1.2毫米,表面呈金黄色。
小麦的果实内部含有胚乳和胚芽,
外部覆盖着具有光泽的麦皮。
以上就是关于小麦的形态特征的详细介绍了,相信通过我们的欣赏,你已经对小麦的生长发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
冬小麦的植株形态与结构特点
冬小麦的植株形态与结构特点冬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冬季作物之一,其植株形态与结构特点对了解冬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有效地进行农艺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冬小麦的植株形态与结构特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作物。
一、植株外貌描述冬小麦植株通常呈直立的形态,高度在70厘米到120厘米之间,具有较为粗壮的茎部。
茎部具有分枝,笔直向上生长,顶端呈锥形。
茎的表面相对光滑,在成熟之后呈现一定的色泽,常呈黄褐色。
二、根系结构冬小麦的根系结构复杂,包括主根和侧根。
主根通常由种子萌发后形成,向下生长,逐渐分枝并伸展。
侧根则是由主根分生而来,主要生长在主根的中下部位置。
冬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为植株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三、叶片形态与结构冬小麦的叶片通常呈线状,较长而窄,两面光滑。
叶片的上部不断伸长形成一片片狭长的叶片,基部与茎部相连。
每个叶片通常具有一个叶鞘,叶鞘紧贴茎部,起到保护叶片的作用。
叶片的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将阳光能量转化为植物生长所需的化学能。
四、花序的形态与结构冬小麦的花序位于茎的顶端,通常呈聚伞花序。
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每个小穗内含有多个花粒。
小穗的排列紧密,呈锥形,整个花序由干大鳞片包裹着。
花粒通常由鳞片包裹,外表光滑,颜色呈黄白色。
五、种子特点冬小麦的种子呈长椭圆形,表面光滑,成熟后呈黄褐色。
种子通常具有萌发孔和胚根,可以萌发并生长为新的植株。
种子是冬小麦繁殖的重要部分,具有耐贮存、适应性强等特点。
结语:冬小麦的植株形态与结构特点呈现出一定的规律,通过对其形态与结构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进行农艺管理,促进冬小麦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冬小麦有所启发,并能够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发挥积极的参考作用。
小麦生长特点
小麦生长特点小麦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其生长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根系发达:小麦的根系由初生根和次生根组成,初生根又称种子根,在麦粒萌发时产生,入土较深,在分蘖盛期以前,主要起吸收和支撑作用。
次生根是小麦茎节入土生成的,是小麦吸收养分的主要器官。
小麦的根系发达,能够扎入土壤深处吸收水分和养分,因此具有较高的耐旱性和适应性。
2. 冬前生长发育特点:小麦从播种至越冬前这一段时间称之为冬前生长发育阶段,从10月上旬开始至12月中下旬,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
这一时期的生长以营养生长为主,主要进行分蘖、长根、长叶。
分蘖是小麦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冬前和春季早期,小麦的分蘖数量可以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分蘖不仅能够长成新的植株,还能够为小麦的产量形成奠定基础。
3. 冬季生长发育特点:小麦从越冬至返青前这一段时间称之为小麦的冬季生长阶段,一般从12月中旬开始至翌年2月中下旬,这一时期的生长以营养生长为主,主要进行分蘖、长根、长叶。
在冬季,小麦的地上部分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但地下部分仍然能够生长和发育。
4. 春季生长发育特点:小麦从返青至抽穗这一段时间称之为小麦的春季生长发育阶段,一般从2月中下旬开始至4月中下旬,这一时期的生长以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为主,既有分蘖、长根、长叶,又有穗分化。
在春季是小麦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以保证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5. 后期生长发育特点:小麦从抽穗至成熟这一段时间称之为小麦的后期生长发育阶段,一般从4月中下旬开始至6月底,这一时期的生长以生殖生长为主,主要进行籽粒的形成和灌浆。
在后期生长发育阶段,小麦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分以促进籽粒的形成和灌浆,这时期也是决定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时期。
总的来说,小麦的生长特点包括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分蘖多、生长发育需水量大等特点。
了解小麦的生长特点对于种植管理和小麦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农学专业实践课教案第一节小麦植株形态特征的观察(一)目的要求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了解、熟悉小麦植株的形态特征,掌握发育进程及其外部表现特征。
(二)技能内容在播种好小麦的基础上,通过田间定点定时或室内定期取小麦的各期标本样株,特别是幼苗分蘖后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扬花期、灌浆期、成熟期的样株标本进行仔细观察。
明确根、茎、叶、蘖、分蘖节、种子根、次生根、穗型、穗轴、颖壳等形态特征。
(三)条件准备扩大镜、镊子、直尺、米尺、剪刀等。
(四)观测项目1.根纤维状须根系,由种子根(又叫胚根或初生根)和次生根(又叫不定根或节根)组成。
种子根在种子发芽时由种子的胚陆续长出。
小麦的种子根一般是5条,最多达7~8条;大麦的种子根为5~8条。
当第一片绿叶出现后,种子根的数量即停止增加。
初生的种子根粗而柔软,上下粗细一致。
种子根长至10~15cm以后,长出许多侧根,长成后直径缩小。
在生育前期,种子根的生长速度超过地上部分,在水、肥、土壤条件良好时,越冬前小麦种子根的长度可达100cm以上。
次生根是在麦苗三叶期开始分蘖时从分蘖节生长出来的,每发生一个分蘖,就从该分蘖节上长出2~3条次生根。
次生根的生长,有冬季和春季两个高峰,在适宜的条件下,越冬期次生根可达30~60cm长。
次生根比种子根粗壮,它的入土深度比种子根浅。
抽穗以后,根系基本停止发展。
小麦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内(一般20cm耕层内的根系占总根量的60~70%;20~40cm土层内占20~30%),40cm以下的土层内,根系只占总根量的10%左右。
2.茎小麦茎的原始体在幼苗生长锥伸长初期已经形成,茎上各节紧密聚集在分蘖节上。
分蘖停止前后,节间开始伸长,当茎伸长到3~4cm,茎生长点和位于其基部的第一节间都露出地面时称为拔节,50%以上的第一茎节露出地面1.5cm以上时,定为拔节期。
小麦主茎通常有5个地上节间,也有4~6个的。
分蘖茎比主茎短,节间数也少。
节间长度自上而下依次递增。
植株高度一般在60~140cm之间,矮秆、抗倒的高产品种一般株高60~100cm。
节间的直径,从第二节往上逐渐增大,至最上部的一个节间则有变细。
秆壁的厚度是下部厚上部薄。
同一茎秆中,第一节间的机械组织层特别厚,韧性大。
3.叶小麦出苗后的第一片叶子称为胚芽鞘,是不完全叶,呈管状,是保护幼苗出土的器官。
当第一片真叶从胚芽鞘中穿出,并长至正常大小时,胚芽就皱缩枯萎。
真叶是正常的绿叶,它由叶鞘、叶片、叶舌和叶耳组成。
4.穗小麦为复穗状花序,由穗轴和小穗组成。
穗轴由许多节片组成,每节着生一枚小穗,每个小穗又包括一个小穗轴、外有两片护颍(颖片)和内有小花数朵(一般3~9朵)。
每一个小穗一般基部2~4朵小花结实,上部小花退化。
每个正常小花有内、外颖(内、外稃),3枚雄蕊和1枚雌蕊,外稃厚而绿,上端着生芒,内稃薄而透明。
每枚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未成熟花药呈绿色,成熟花粉呈亮黄色。
雌蕊由柱头、花柱、子房组成,成熟柱头呈两裂羽毛状。
图1-5 小麦各生育阶段形态图5.子粒子粒的腹面有凹陷的腹沟。
胚位于背面基部。
小麦的子粒不带壳,卵圆形或椭圆形,皮色有白色、红色、褐色、蓝色、黑色等,蓝色和黑色种皮的小麦常叫蓝粒小麦、黑小麦。
图1- 小麦小穗结构图(一)、1.下位护颖 2.上位.护颖 3.第一小花 4.第二小花 5.第三小花 6.第四小花7.第五小花8.第六小花 9.芒 10.穗轴节片(二)、(1)~(6)代表小花位 1.下位护颖 2.上位.护颖 3.外颖4.内颖 5.籽粒6.穗轴节片 7.小穗轴(三)、1.下位护颖 2.上位.护颖 3.外颖 4.内颖 5.雌蕊 6.雄蕊 7.鳞片 8.穗轴节片(五)作业与考核1.作业画出小麦根及茎的基本结构图。
2.考核标准(1)观察结果(50分)(2)实验报告(50分)第二节、甘薯育苗移栽技术(一)目的要求了解并掌握甘薯育苗、移栽的基本方法、操作要领和技术要点。
(二)技能内容甘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栽培面积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居于地五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甘薯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高,用途越来越广。
甘薯的繁殖方式特殊,生产上多为采用无性生殖的方式进行。
收获时,在薯块的的“根眼”两旁已分化形成不定芽原基,在适当的温度时,不定芽就能萌发成苗,用于生产,本技能主要就是如何获得理想的甘薯壮苗,掌握甘薯移栽技术要点,为生产奠定基础。
(三)条件准备不同品种类型甘薯、台秤、水缸或水桶、皮卷尺、钢卷尺、塑料薄膜、撑杆、铁耙、铁锨、定点田块、建火炕育苗时还应备一些砖块、灰沙等。
(四)操作方法1.建好苗床甘薯育苗由于采用热源不同,一般有人工加热、生物热源、太阳辐射热源和电能热源等形式。
苗床建造原则一是方便管理,二是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人工加热火炕育苗多用回龙火炕,具体建法是:炕长6m,宽2m,深0.46m,先挖炕当中的土,把炕边砸结实(炕边略高于地面),再按规格挖好,然后在炕底当中挖一条40厘米宽的“T”字形斜沟,靠炉子的一头深53cm,另一头深30cm,斜沟当中再挖23cm见方的火道,用秸杆棚好,抹上泥,(靠炉子的一头3层秫秸3层泥);在“T”字形横沟的两端各留一个17~20cm见方的出火口,与两边的上火层火道相通。
在出火口两边垫几块半截砖,上面盖两块整砖,这两块砖比上层火道的上沿略低。
在炕墙内,靠两边(距炕边10cm)挖两条36 cm宽、20 cm深的长沟(即两边的上层火道),这样靠里边也就留出了两条33 cm宽的土埂当做火道的隔墙。
把靠炉子一头的隔墙挖通,并和中间的大沟(正中间的上层火道)相连,挖通的地方宽33 cm 左右,深13 cm左右。
在沟底插花着放几块砖,以便铺秫秸棚炉底。
当中的大沟在架好下火道之后用土填平,留20 cm深的一条上层火道,并将出火口的一头挖通了的土隔墙,用土补起来,这样就成了三道沟(即上层火道)。
在这三道沟上铺秫秸,抹上泥,就是炕底。
在棚盖下层火道之前,先挖一个1.3 m见方,1.6m多深的烧火坑(或烧火沟),并在烧火坑离炕边50 cm处掏一个自来风的炉灶,炉灶膛顶部略低于下层火道的底部,从下层火道斜着打一个洞和炉子连接起来,另一头挖一个烟囱口(离炕边约33 cm)和当中的上层火道相通,砌一个立于地面的烟囱。
棚好炕底以后,在炕内铺10 cm厚的无病床土即可。
火炕结合塑料薄膜覆盖,可利用太阳辐射热能,节省人工热能。
酿热温床覆盖塑料薄膜酿热温床是利用微生物分解牲畜粪、作物秸秆等的纤维素发酵产生的热量,并结合塑料薄膜覆盖,利用太阳能增高苗床温度,具体做法是:酿热物选用高热的驴、马粪和低热的牛粪、作物秸秆、茎蔓、杂草等,一般以高、低热酿热物搭配使用较好。
酿热物填放前要晒干弄碎,秸秆切成6~10 cm小段,畜粪和秸秆配合使用时应分层放置。
苗床酿热物填放厚度以25~30 cm为宜,填放后用铁锨略拍实,保持一定的通透性。
保持酿热物的水分(约在70%左右)、温度和补充氮素,为微生物的分解活动创造适宜条件。
在酿热物上铺4~5 cm细土,并覆盖薄膜,待床温升高至33~350C时,即可排放种薯。
苗床应选建在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苗床长度视地形和需要而定,一般5~7m长,宽度视薄膜宽度为准,一般在2m以内便于管理,床深依酿热物而定,以40 cm左右为宜。
床底挖成南深北浅,苗床南低北高有利于采光,提高床温,促进出苗。
冷床覆盖塑料薄膜育苗冷床的构造类似酿热温床,只是不加酿热物,因此床土要加厚到20~25 cm,盖上塑料薄膜后利用太阳辐射增温。
塑料薄膜覆盖冷床育苗,设施简单,但遇阴雨天过多则出苗缓慢,应用土壤增温保墒剂可弥补不足。
采苗圃采苗圃是以苗繁苗的一种育苗方法,它能扩大良种繁殖系数,为夏薯或晚春栽植提供秧苗。
方法是选择背风向阳、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管理方便的地块,一般有小垄密植,单行栽植,垄距50~67cm,株距13~20cm,每667m28000株左右;开沟条栽(朝阳沟),行距40~43cm,东西向开沟,开沟时把土放在沟的北边,沟深10~13cm,株距约10cm,薯苗贴着沟的南面栽,以防风保温,利于发根长苗;畦栽覆盖薄膜,一般畦宽117cm,长10m,分低畦和高畦两种。
低畦的畦面比地面低20cm左右,畦埂高约20cm,在畦埂上覆盖塑料薄膜,高畦的畦面比地面高20cm 左右,用拱形支架覆盖塑料薄膜。
栽植行距20cm左右,株距约10cm,每m2栽苗50株左右。
2.选择优良品种品种是增产的内因,要选用适合当地生产条件和不同用途的丰产、优质、抗逆性的品种。
目前我省主要优良品种有:豫薯7号、豫薯8号、豫薯9号、豫薯10号、豫薯12号、冀薯4号、鲁豫薯3号、苏薯8号、徐薯18-76。
图1-4 甘薯块根的形状1.纺锤型2.圆筒型3.椭圆型4.球形5.块状型3.做好种薯选择与消毒工作育好薯秧不仅要选好品种,更要选择具有本品种特色特征,色泽鲜明,没有外伤,未受冷害,大小适中,不带病毒的健薯做种薯。
为了防止种薯带病,可用温汤浸种消毒,在水温51~54℃的范围内浸种10min,也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浸种10min。
4.种薯上床种薯用量与品种的出苗特性、育苗方法、栽插期、栽插密度有关,一般每亩需用种薯量70kg左右,育秧面积约4m2。
适时排种是育好薯苗的关键之一,同时也是保证大田适时栽插的重要措施。
排种时间应根据气候条件,育苗方法和栽插时间而定,一般气温稳定在8℃以上(约在3月末4月初)排薯,1月后可适时扦插。
排种方法有斜排、平排、直排。
以斜排种薯的方法较普遍,要求种薯头、尾重叠,以不超过1/3为好。
这样薯块中上部发芽多,薯芽容易出土,薯苗健壮。
排薯时,要分清薯块的头、尾,防止倒排,以免影响出苗。
排完种薯后,用细沙土填满种薯间隙,随即用温水浇湿床土,再盖上营养土或细沙土,厚度1.5cm左右。
因地制宜,适时栽秧,合理密植,实现苗全、苗壮、苗匀,为高产奠定基础。
适宜栽植的时期应为5~10cm地温稳定在17℃以上。
华北地区春甘薯栽植时间在“谷雨”前后(4月中、下旬);夏甘薯栽植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整地、施肥、栽植,越早越好。
栽植密度因土壤肥力、品种、时间不同而不同,一般春薯667m2栽3000~4000株,夏薯667m2栽4000~5000株。
栽植的方式有单行垄栽、双行垄栽、堆栽。
栽植的方法有直栽法、斜栽法、水平浅栽法、船底式栽法、钓钩式栽法等。
(五)作业与考核1.作业(1)甘薯育苗的基本要求有哪些?(2)甘薯育苗建床是育苗的基础,试述建床的技术要点。
(3)甘薯移栽的适宜时期如何确定?栽植方法有几种?2.考核标准(1)育苗建床整地质量(25分)(2)排种技术(25分)(3)配套措施(15分)(4)出苗结果及移栽质量(35分)第三节玉米播种技术(一)目的要求了解、掌握玉米及自交系播种的基本方法、技术要点和操作要领,熟悉玉米及自交系播种的全过程和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