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土地生态学题库
土地知识 试题 答案

土地知识试题答案
第一节:土地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土地是指地球表面及其下层的固体地壳、岩石、土石等自然资源的
总称,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根据用途和经济属性的不同,土地可以分为农用地、工矿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几大类。
第二节: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加
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各类土地的用途范围和开发强度。
其次,
要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机制,促进土地资源的
优化配置。
另外,还需加强土地生态保护,保护耕地、湿地等重要生
态功能区,防止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第三节:土地使用权与土地征收制度
土地使用权是指土地使用者依法享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土地的权利。
土地征收制度是指国家根据公共利益需要,对土地使用权的收回
和补偿安置的制度安排。
土地征收是国家的重要权力,必须遵循法定
程序,保障农民和其他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第四节:土地执法与纠纷解决
土地执法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土地管理和土地利用活动进行
监督和管理的行为。
纠纷解决是指解决土地利用权、土地流转等各类
土地权益相关的争议。
土地执法要依法行政,保障公平公正;纠纷解决要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结语:
土地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我们应当加强土地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共同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生态土地规划与建设考核试卷

7.生态土地建设的目标是使所有类型的土地都达到最高的生态质量标准。()
答:×
8.在进行生态土地建设时,应优先考虑生态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
答:√
9.生态土地规划是一个短期过程,一旦规划完成,就可以立即实施建设。()
答:×
10.生态土地建设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
答:略
(注:由于主观题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知识进行详细阐述,因此答案部分仅提供“略”字,表示这部分内容需要考生自行作答。)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C
4. C
5. C
6. C
7. D
8. D
9. D
10. A
11. D
12. B
13. A
14. B
15. A
16. D
17. C
C.农田改造
D.城市绿化
8.下列哪个指标不属于生态土地建设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A.土地利用结构指数
B.生物多指数
9.以下哪个区域不适宜进行生态土地建设?()
A.河谷地区
B.高原地区
C.沿海地区
D.极地地区
10.生态土地建设中,以下哪种措施可以降低土壤侵蚀?()
A.植被恢复
19. ABCD
20. ABCD
三、填空题
1.生态环境
2.植苗
3.生态平衡原则
4.成效评估
5.森林(或植被)
6.生态风险
7.土地利用
8.加强宣传教育(或举办讲座和培训)
9.自然(或地理)
10.增加就业机会(或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四、判断题
1. ×
土地生态学(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绪论1. 土地生态学是应用生态学的一般原理, 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等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开展土地利用优化与调控的学科。
其任务有两点:一是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二是揭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
2. 土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土地上无生命体(环境条件)与同一地域范围内的生命体(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之间,形成的一个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有机综合体。
土地生态系统与土地相比,更侧重土地单元中的物质能量流动与利用方式之间的关系;土地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相比,更侧重于立地条件与利用方式的空间异质性。
3. 土地生态学的产生背景与应用领域(了解当今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城市化、工业化、农业发展影响下的生态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能源消耗、气候变化、资源耗竭、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生态学的应用领域:土地生态系统的应用实践是土地生态学的特色之一。
①人工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功能研究②土地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实践(指导土地利用,总结土地利用的生态学原则、技术、方法)土地生态系统的应用领域:城乡规划、土地整治、工程选址、生态恢复、防灾减灾补充:土地生态系统研究包括:土地生态系统形成、演替、结构的研究,土地生态系统功能(主要是生产力)的研究,土地生态系统最佳生态平衡的研究二~五、生态学基础(一)1. 1935年,英国植物生态学家2.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借助于食物链和食物网来实现的。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显著的特点: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沿着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的顺序逐级被减少;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一方向,不可逆过程。
(能量流动的特点)3. 根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在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和食物网愈复杂,生态系统愈稳定。
(能量流动的特点)4. 生态系统从环境中获得营养物质,通过绿色植物吸收固定被其他生物重复利用,最后再回归于环境中,这种生物之间、生态系统之间物质的输入和输出及其在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之间以及生物间的流动和交换称为物质循环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完整word版)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

土壤地理学习题集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0.5分)1、(2.5分)影响土壤的五种自然因素:母质、生物、气候、地形和时间,从各自不同的侧面共同控制着土壤的发育和特性的形成。
2、(1.5分)一般来说,经典的发生学分类通常将地球陆地上的土壤划分为三大类别(或三大土纲):地带性土壤或显域土、隐地带性土壤或隐域土、非地带性土壤或泛域土。
3、(2.5分)土壤资源的丧失与退化比较严重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土壤侵蚀、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土壤污染、耕地占用。
4、(2分)土壤是个多相分散体系,由有机质、矿物质、空气、水分等四种不同物质组成。
5、(1.5分)陆地生态系统的“三向地带性”是指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6、(3分)按热量的地域差异及其对其他成分的影响,我国可以分为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赤道带六个热量带(及亚带)。
7、(2分)世界土壤分类存在多元分类体系,主要有:(1) 以前苏联的土壤分类系统为代表的发生学分类;(2) 以美国系统分类为代表的土壤诊断学分类;(3) 土壤形态学和发生学相结合的土壤形态发生学分类;(4) 其他土壤分类体系。
8、(1.5分)隐地带性土壤按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可分为三种类型:水成土壤、盐成土壤和钙成土壤。
9、(3.5分)按形态,土壤团聚体或结构体一般分为球状、板状(片状)、块状和柱状四种基本形态。
作为主要土壤胶结剂的胶体物质有三类,他们的重要性顺序是腐殖质胶体> 铁的氧化物胶体> 粘粒胶体。
10、(2分)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是由成土作用而形成的,称为土壤发生层,简称土层。
由非成土作用形成的层次,称为土壤层次。
11、(2.0分)1967 年国际土壤学会提出把土壤剖面划分为:有机层、矿质土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和母岩层等主要发生层。
12、(1.5分)根据风化的性质可以把土壤矿物质的风化过程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三种类型。
土地生态学复习题

土地生态学复习题填空题:1、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一般可分为(理论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两大类。
2、生物的生存环境包括(物理环境)和(生物环境)。
对物理环境,包括(能量环境)和(物质环境)。
3、生物的物质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
4、(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参与地表物质能量转化的重要因素。
5、(拮抗)是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
6、因其大小、数量或活动上起着主要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即优势度大而成为(优势种)。
决定群落中各个成员重要性程度,即(优势程度)。
7、(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物种的个体数。
(盖度)植物枝叶所覆盖的土地面积。
(频度)是指群落中某个物种在调查范围内出现的频率。
8、土地生态类型包括(土地生态类型的划分)、(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土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
9、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种群)不仅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还是(生物群落)的基本组成单位,也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基础。
10、世代不相重叠种群的离散增长模型:世代不相重叠,是指生物的生命只有一年,一年只有一次繁殖,其世代不重叠。
11、单种种群增长模型包括四个假设:种群增长是无界的。
世代不相重叠。
种群没有迁入和迁出。
种群没有年龄结构。
12、评价内容:(1)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2)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13、加拿大于(1969)年成立了土地生态分类委员会,形成了一套用生态学原则和标准对土地分类的方法。
14、1990年8月在日本横滨举行第(5)届国际生态学大会。
15、(土地系统生态层次)从区域和地理概念的高度来观察土地生态系统本身。
16、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在系统的形成与演变主要受人为调控。
构成简单。
食物链较短。
许多空间、时间及副产品、废弃物的利用不充分。
17、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光能的利用率不及森林的(六分之一)。
18、森林每年固定太阳能的总量为草地的(3倍多),农田的(6倍多)。
土壤学试题

《土壤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壤:能产生植物收获的地球陆地表面的疏松层次;2.土壤容重:指单位体积自然土体(包含孔隙)的干重;3.土壤退化:指土壤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降低;4.土壤养分:指主要由土壤供给的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5.BS:盐基饱和度是指交换性盐基离子占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率;6.同晶替代:层状硅酸盐矿物的中心离子被其它大小相近,电性相同的离子取代,而矿物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7.富铝化作用: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矿物发生强烈化学风化,铝、硅、铁和盐基物质发生分离,硅和盐基物质被大量淋失,铝和铁在土壤中发生相对富积;8.土壤圈:覆盖于陆地和浅水域底部的土壤所构成的一种连续体或覆盖层;9.粘化作用:指土壤中粘粒的形成和积累过程。
10.土壤肥力:在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中,土壤供应和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肥、气、热的能力;11.CEC:单位质量的土壤所含有的交换性阳离子(+)的多少;12.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是土壤在生态系统界面内维持生产,保障环境质量,促进动物与人类健康行为的能力;13.土壤结构性:土壤中单粒、复粒的数量、大小、形状、性质及其相互排列和相应的孔隙状况等综合特性;14.可变电荷:在介质的酸碱度影响下产生的,其电荷类型和电荷数量均决定于介质的酸碱度,又称pH依变电荷;15.土壤呼吸强度:单位时间通过单位断面(或单位土重)的CO2数量;16.有机质腐质化: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结构、成分更为复杂的腐殖质的过程;17.田间持水量:毛管悬着水达最大时的土壤含水量称田间持水量;18.土壤热容量:指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的土壤温度升高1度或降低1度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卡/克.度);19.土壤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质量恶化的现象。
20.有机质矿质化:复杂的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彻底的分解,形成CO2和H2O 的过程。
(二)填空题1.土壤肥力因素有水、肥、气和热。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 环境因素B. 生物个体C. 生物种群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素,因此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A. 物种多样性B. 群落结构C. 群落动态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群落动态等,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特征。
3.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环境污染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A. 温度B. 光照C. 食物D. 空间答案:D解析: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等)和生物因子(如食物、竞争等),空间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
二、判断题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从消费者到分解者,最后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不可逆转。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错误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层面,不仅仅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保持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三、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生态学题库及答案

生态学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A 生物群落B 生态系统C 生物圈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涵盖了生物群落、生态系统以及整个生物圈。
2、以下属于种群特征的是()A 年龄结构B 出生率和死亡率C 性别比例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数量特征主要有年龄结构、出生率和死亡率、性别比例等。
3、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E 以上都是答案:E解析: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共同组成,它们相互作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4、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A 热带雨林B 草原C 农田D 荒漠答案:A解析:热带雨林的物种丰富度高,营养结构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强,抵抗力稳定性最强。
5、生物多样性包括()A 遗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二、填空题1、生态因子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
答案: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2、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均匀分布;随机分布;集群分布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
答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4、群落的演替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类型。
答案:初生演替;次生演替5、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状态,其调节机制主要是________。
答案:负反馈调节三、简答题1、简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答: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可分为水循环、气体型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和沉积型循环(如磷循环)。
土壤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土壤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包括细菌、真菌和以下哪一项?A. 原生动物B. 线虫C. 藻类D. 病毒答案:A2.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固定方式是?A. 自由氮气B. 工业合成氨C. 植物根瘤菌D. 闪电作用答案:C3. 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是?A. 岩石风化B. 土壤动物C. 植物残体D. 工业废料答案:C4.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形态是?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有机磷D. 以上都是答案:D5. 土壤中钾素的主要形态是?A. 可溶性钾B. 交换性钾C. 矿物钾D. 以上都是答案:D6. 土壤酶活性的高低与土壤肥力的关系是?A. 无关B. 负相关C. 正相关D. 先正后负答案:C7.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有机物分解B. 氮素固定C. 土壤结构形成D. 重金属污染答案:D8. 土壤动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破坏土壤结构B. 促进有机物分解C. 抑制植物生长D. 增加土壤盐分答案:B9.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A. 工业废水B. 农业化肥C. 城市垃圾D. 以上都是答案:D10. 土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合理耕作B. 过度施肥C. 保护土壤动物D. 减少农药使用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包括以下哪些?A. 有机物分解B. 氮素固定C. 土壤结构形成D. 重金属污染答案:ABC2. 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哪些?A. 提供植物营养B. 改善土壤结构C. 增加土壤保水性D. 抑制植物生长答案:ABC3. 土壤中氮素的主要形态包括以下哪些?A. 可溶性氮B. 氨态氮C. 硝态氮D. 有机氮答案:ABCD4. 土壤中磷素的主要形态包括以下哪些?A. 可溶性磷B. 难溶性磷C. 有机磷D. 交换性磷答案:ABCD5. 土壤中钾素的主要形态包括以下哪些?A. 可溶性钾B. 交换性钾C. 矿物钾D. 吸附性钾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生物组成部分。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影响考核试卷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地下水循环改变
D.太阳辐射增强
2.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导致土地退化?()
A.森林砍伐
B.农田轮作
C.沙漠绿化
D.城市建设
3.土地利用变化与以下哪项因素关系最小?()
A.人口增长
B.城市化进程
C.农业技术进步
D.太阳活动
4.下列哪种土地类型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作用最强?()
2.描述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并探讨这种变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潜在影响。
3.论述保护生物多样性与可持续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实际土地管理中如何平衡这两者。
4.针对当前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你认为有效的土地管理和保护策略,并分析其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效益。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影响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最直接的表现是()
A.草地
B.森林
C.农田
D.沙漠
18.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A.合理施肥
B.大量使用农药
C.耕地撂荒
D.乱占耕地
19.下列哪种情况下,最容易导致湿地退化?()
A.湿地保护
B.湿地开发
C.湿地生态移民
D.湿地保护区建设
20.下列哪种行为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A.乱采滥伐
B.乱捕滥猎
A.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生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学研究的主体是什么?A. 个体B. 种群C. 群落D. 生态系统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的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基因多样性答案:D3. 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包括?A. 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B. 个体多样性、种群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C. 物种多样性、种群多样性、个体多样性D. 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个体多样性答案:A4. 环境容纳量(K值)是指?A. 种群数量的最大值B. 种群数量的最小值C. 种群数量的平均值D. 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答案:A5. 群落演替的最终阶段是?A. 先锋阶段B. 次生阶段C. 顶级阶段D. 衰退阶段答案:C6. 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包括?A. 竞争、捕食、寄生B. 捕食、寄生、共生C. 竞争、寄生、共生D. 竞争、捕食、共生答案:B7. 什么是生态位?A.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B. 物种在地理环境中的位置C. 物种在食物链中的位置D. 物种在群落中的数量答案:A8. 什么是生态足迹?A. 物种对环境的影响范围B.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范围C. 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大小D. 人类对环境资源的消耗量答案:B9. 什么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 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B. 生态系统内部物种的多样性C. 生态系统内部能量的流动速度D. 生态系统内部物质的循环速度答案:A10. 什么是生态平衡?A.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平衡B.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平衡C.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平衡D. 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平衡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生态学中的“_”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个物种的个体数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
答案:种群数量动态2. 物种的_是指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答案:分布范围3. 生态系统中的“_”是指物种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土地生态学题库

土地生态学题库绪论一、土地生态学:土地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结构、功能和优化利用的学科。
二、土地生态学基本任务:1、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2、揭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
三、土地生态学基本目的:为土地利用规划、利用工程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四、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土地生态系统五、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1、土地生态类型(1) 土地生态分类, 即土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
其目的是使复杂多样的土地生态系统类型得以条理化、系统化(2) 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3)土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
2、土地生态评价主要属于土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 重点是土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
一般包括:(1)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2)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3、土地生态规划设计是在土地生态评价基础上开展的土地生态学重要研究内容。
土地生态规划属于“总体规划”的性质,有两种情况:①以土地生态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布局,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②充分考虑土地生态评价结果的同时,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因素而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规划方案。
4、土地生态整治对影响和制约土地生态系统潜在生产力发挥的各种限制性因素的改造。
内容广泛,包括:水土流失地的治理;盐碱地的治理;风沙地的治理;沼泽地的治理;受污染土地的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荒山荒地的开发与治理。
5、土地生态管理土地生态管理主要是通过审查和监督各级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案,使人类按照规定的土地用途, 合理地利用、改造和保护土地, 不断提高土地肥力和生产力, 保持土地生态平衡, 获取最优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其重点是:(1) 土地利用结构的监督;(2) 土地肥力及其变化趋势的监督;(3) 土地开发活动的监督;(4) 土地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监督。
第一章生态学基础一、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一、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土地利用专业知识考试试题(有答案)

土地利用专业知识考试试题(有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国际组织关注土地利用问题?- A. 联合国- B. 世界卫生组织- 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 欧洲联盟- 答案:A2. 下列哪个因素不影响土地利用?- A. 气候条件- B. 土地所有权- C. 人口密度- D. 自然灾害- 答案:B3. 土地的四种基本利用类型包括以下哪些?- A. 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B. 城市用地、森林用地、旅游用地、水域用地- C. 耕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 D. 医疗用地、教育用地、娱乐用地、交通用地- 答案:C4. 土地规划的目的是什么?- A. 合理安排土地的利用和开发- B. 增加土地的所有权转移频率- C. 限制土地的使用权人数- D. 保护土地的普遍公益性- 答案:A5. 下面哪个法律法规主要规定了土地利用的管理和保护?- A. 市政法规- B. 土地管理法- C. 劳动法- D. 商标法- 答案:B二、简答题6. 请简要介绍一下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
答: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开发的方向和规模、土地利用的类型和强度、土地利用的布局和结构等。
通过规划,可以合理安排土地的利用和开发,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并实现城市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7. 列举几种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并简要描述每种类型的主要特点。
答: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和商业用地。
- 居住用地:用于建设住宅和相关的基础设施,如学校、医院等。
具有人口密集、服务设施完善的特点。
- 农业用地:用于农业生产,包括耕地、草地和林地等。
主要用于粮食种植、养殖等农业活动。
- 工业用地:用于建设工厂、工业园区等用地。
需要考虑交通、环保等因素,以确保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 商业用地:用于商业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商场、超市、饭店等。
通常位于城市中心或商业繁华地段。
8.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土地生态学复习资料

土地生态学复习资料其次章1.土地生态学的理论基础包括:系统论与整体论、生态系统平衡及其调控理论、资源经济-生态协调轮、渗透理论、等级理论、地域分异逻辑、生态动力源-汇理论、土地利用与管理生态系统原理等。
2.生态平衡:一个生态系统能够长久保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相对稳定性,例如,组成成分和数量比例持久地没有显然地变动,物质和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临近相等,这种状态叫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调整主要通过系统的反抗力、恢复力、自治力和稳态机制来实现。
3.生态-经济协调论:(为什么要遵循这里理论)4.地域分异逻辑分类:地带性:水平地带性(经度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受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小气候、小环境影响(月牙泉、沙漠的小绿洲)5.生态动力源包括:自然生态动力源:太阳辐射能、重力、养分力和动植物力人类活动生态动力源:土地开垦、植树造林、施肥、用农药第三章1.土地生态讨论的办法与技术思路:1)系统讨论思路;2)“黑箱”与“白箱”技术思路;3)“灰箱”技术思路;4)精确与含糊技术思路;5)实证分析与规范讨论技术思路;6)土地生态学的技术系统框架。
(要知道什么是黑箱、白箱)2.数据猎取办法:1)实(试)验讨论;2)实地考察与调查;3)定位观测;4)是滴勘测与遥感技术;5)其他猎取技术。
3.数据处理分析与决策技术系统1)分析评价与预测技术;2)规划设计与计划优选;3)计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与信息反馈。
4.自然与工程科学调控技术系统1)物理工程技术:a.土地污染问题,可采纳客土法、污染源控制、污染物堵截法和热处理法、稀释、淋洗等技术来控制和解决。
b.水土流失问题,可通过修梯田、水平沟、淤地坝等物理工程技术来控制和解决。
c.土地风沙问题,以一定的宽度和面积为单元,可通过修防风设施、堵沙设施等物理工程技术措施来控制或解决。
2)生物工程技术:用生物的汲取、降解、吸附、拦截等功能来防治土地污染和水土流失。
3)农艺技术:污染的土壤,可通过筛选、种植能分解污染物且非食用的植物来防治土地污染;对于水土流失,可通过免耕笼罩,等高条带种植、增施有机肥等农艺技术措施来防治水土流失。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生态保护考核试卷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生态保护考核中,经济发展速度是评价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
2.提高土地开发强度有助于生态保护。()
3.生态保护规划应该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
6.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应实现______,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7.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生态保护考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8.生态保护考核的目的是为了评估土地利用的______和______。
9.在城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增加______和______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A.严格保护基本农田
B.合理开发未利用地
C.优化城市绿化布局
D.提高工业用地比例
2.生态保护考核中,以下哪些因素对生态环境有积极影响?()
A.森林覆盖率
B.生物多样性
C.土地沙化程度
D.水资源保护状况
3.下列哪些做法有助于提高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
A.绿色建筑
B.湿地保护
C.生态廊道建设
D.城市扩张
A.合理划分生态保护区
B.保护基本农田
C.大规模开发山地资源
D.提高绿化覆盖率
5.以下哪个城市的土地利用规划强调生态保护?()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杭州
6.生态保护考核中,下列哪种做法有助于提高得分?()
A.提高工业用地比例
B.减少城市绿化面积
C.保护湿地资源
D.提高土地开发强度
7.在土地利用规划中,以下哪个原则与生态保护密切相关?()
土地保护与生态建设考核试卷

C.水资源丰富
D.沙漠化加剧
19.下列哪项措施有助于保护城市绿化带?()
A.建设大型商场
B.增加住宅小区
C.严格规划控制
D.提高绿化带容积率
20.下列哪个季节最适合进行土地整治?()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以下为答题纸,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二、多选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D.产量低
7.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城市绿化建设?()
A.提高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B.发展立体绿化
C.增加城市绿带
D.推广屋顶绿化
8.以下哪些作物适宜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种植?()
A.玉米
B.小麦
C.蔬菜
D.草本植物
9.以下哪些行为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不合理开采矿产
D.乱扔垃圾
()
6.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生态工程中,______工程是一项重要措施。
()
7.土地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不当和排水不良。
()
8.绿色建筑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建筑的______和环保。
()
9.可再生能源中,我国资源量最丰富的太阳能形式是______。
13.以下哪些地区在我国属于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东北黑土地
D.西北干旱区
14.以下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
A.科学施肥
B.节水灌溉
C.轮作休耕
D.发展设施农业
15.以下哪些做法有助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自然地理学III》(生物与土壤)试题(一)

3、中国北方地区土壤,自东向西,土壤钙化过程
腐殖化
过程。
4、山东省地带性土壤是
和
。
5、生物分布区的类型,主要有
和
两种。
6、植物对光照的适应,主要有
、
和
三种生态类型。
7、群落的演替,按其发生的基质可分为
和
两种。
8、生态系统中, 初级生产量是由
决定的, 其食物链长度一般
不超过
个环节。
9、自然环境的组成包括
1 、土壤
2 、土壤孔隙度
3 、生活型
装
订
班线
级…
…
…
…
…
…
姓 名
…
… …
…
…
…
…
…
学 号
… …
…
…
…
…
…
…
…
…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5 分)
1 、土壤粘土矿物, 依据结晶构造特点可分为
、
和
三组。
2 、我国土壤以砂粒、 粗粉粒和粘粒三者的相对含量, 划分为
、
和
三类。
3、在物质大循环中的
和
二个环节,在土壤形成发
五、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 、以欧亚大陆为例阐述土壤的纬度分布规律。
… … … … … … 地… 理… 系… … … … … … … … 专… 业… … … …
装
订
班线
级…
…
…
…
…
…
姓 名
…
… …
…
…
…
…
…
学 号
… …
…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土地生态学:土地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土地生态系统的特性、结构、功能和优化利用的学科。
二、土地生态学基本任务:1、应用生态学原理指导土地开发、利用、整治、保护和管理2、揭示土地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过程中的生态规律。
三、土地生态学基本目的:为土地利用规划、利用工程和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四、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土地生态系统五、土地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1、土地生态类型(1) 土地生态分类, 即土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划分。
其目的是使复杂多样的土地生态系统类型得以条理化、系统化(2) 土地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3)土地生态系统的形成与演替。
2、土地生态评价主要属于土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研究, 重点是土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研究。
一般包括:(1) 土地生态适宜性评价;(2)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
3、土地生态规划设计是在土地生态评价基础上开展的土地生态学重要研究内容。
土地生态规划属于“总体规划”的性质,有两种情况:①以土地生态评价结果为依据进行布局,少考虑社会经济因素;②充分考虑土地生态评价结果的同时,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因素而编制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规划方案。
4、土地生态整治对影响和制约土地生态系统潜在生产力发挥的各种限制性因素的改造。
内容广泛,包括:水土流失地的治理;盐碱地的治理;风沙地的治理;沼泽地的治理;受污染土地的治理;中低产田改造;荒山荒地的开发与治理。
5、土地生态管理土地生态管理主要是通过审查和监督各级土地生态规划与设计方案,使人类按照规定的土地用途, 合理地利用、改造和保护土地, 不断提高土地肥力和生产力, 保持土地生态平衡, 获取最优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其重点是:(1) 土地利用结构的监督;(2) 土地肥力及其变化趋势的监督;(3) 土地开发活动的监督;(4) 土地污染与环境保护的监督。
第一章生态学基础一、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一、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
它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边界。
但是边界常常又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条件和需要来划定的。
三、生态系统的组成Ⅰ生物环境:1、生产者又称初级生产者,指自养生物,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一些化能合成细菌。
这些生物能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把环境中的太阳能以生物化学能的形式第一次固定到生物有机体中。
2、消费者不能利用无机物质制造有机物质,而是直接或间接依赖于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
它们属于异养生物。
3、分解者,指利用动植物残体及其它有机物为食的小型异养生物。
主要有真菌、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
Ⅱ非生物环境:能源、气候、基质与介质、物质代谢源四生态系统结构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态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有机体、种群或群落的水平分布状况和动态,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二维水平结构。
种群:生态系统中或一定区域内同一种生物的个体总和。
群落:由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种群构成的有机整体。
时间结构五、初级生产几个重要概念生产: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积累在植物体中,这就叫做生产。
初级生产:由于生产是生态系统最初的和最基本的能量储存形式,所以叫做初级生产。
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积累的能量叫初级生产力。
总初级生产:植物吸收的总光能,也就是总光合作用量叫做总初级生产。
净初级生产:总初级生产除去植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后,以有机物的形式储存起来的能量叫做净初级生产。
净初级生产= 总初级生产- 呼吸消耗六、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1、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形成以食物营养为中心的连锁关系,即食物链。
①牧食食物链:以绿色植物为基础,通过食草动物的采食再把能量传递给食肉动物。
eg:牧草→羊、牛→狼以绿色植物为起点,是活的生物体。
②腐食食物链(detritus food chain):又称碎屑食物链,从死亡的有机体或腐屑开始。
eg:动植物残体→腐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顶级肉食动物以动、植物残体为起点,数量越来越少。
2、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很少是单条、孤立出现的,它往往成交叉链索,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这就是食物网。
3、营养级:食物链上的每一环节称为营养级。
4、生态金字塔:由于营养级的能量在向上传递过程中的大量损失。
因此,沿食物链逐级向上,储藏在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也越来越少,形成—底宽、上窄的金字塔形生态系统能量分布模式,这就是“生态金字塔”。
三种表达形式:生物量金字塔;生物数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
七、次级生产1、次级生产是指储存在消费者中的能量值。
2、有两个指标用来度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次级生产的效率:林德曼效率=N营养级同化量/ N-1营养级同化量。
林德曼效率近乎一个常数,大约是10%左右。
消费率=输入N营养级的量/N-1营养级的净生产力。
消费率其值在20—25%之间。
八、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三个特征:①生态系统的能量可以由一种状态转化为另外一种状态;②能量传递过程,大约只有10%的能量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③能量的流动是单向的。
九、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路径气态循环路径和沉积循环路径(由于是图,大家自己看PPT)第二章土地生态系统和土地生态分类一、土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土地上无生命体与同一地域范围内的生命体之间,形成一个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有机综合体。
二、土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体现在:①层次性②各子系统关联的复杂性③不确定性④开放性和动态性⑤自适应性和自组织性。
三、土地生态胞体:具有某土地生态系统的典型结构和特征的最小单元。
四、单元土地生态系统:由多个相同或近似的土地生态胞体所构成的“聚合胞体”。
五、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农用地;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六、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举例子,大家自己掰)净化功能:进入土地生态系统的污染物在土壤中发生物理、化学或生化学反应,使污染物失去活性或毒性降低,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
植物生产功能:初级生产功能。
承载功能:植物生产的场所、动物(包括人)离不开土地生态系统的支撑、建筑物都附着于土地上。
养育功能:土地因为有植物生产功能和承载功能,所以使她有养育功能。
交换功能:系统与环境、系统内部各成分之间都进行着物质、能量等的交换。
七、土地生态分类的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即遵守土地分类的基本原则又考虑其他要求;综合性原则;主导性原则。
八、土地生态分类与土地分类的相互关系两种分类是相互联系的:土地分类是土地生态分类的基础;土地生态分类是土地分类发展的必然分支。
共同点:分类的对象、体系、程序和方法相似。
不同点:目的不同;人与生物的因素对分类的重要程度不同;分类因子不同;对环境与生物的联系的重视程度不同。
九、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1、生物多样性: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通常被认为有四个层次:遗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多样性。
2、群落物种多样性的测度①Shannon—Wiener指数(H’)生态学意义:对于种数一定的群落总体,各种间数量分布均匀时,群落的多样性最高;物种分布1 分布2 分布3 分布4A 5 1 11 4B 5 8 3 6C 5 5 1 6D 5 6 5 4H’0.60 0.53 0.48 0.59两个物种数量分布均匀的群落,物种数目多则意味着多样性指数高;物种群落1 群落2 群落3A 9 6 3B 9 6 3C 6 3D 3E 3F 3H’ 0.30 0.47 0.78一个群落的多样性可以分离成不同的组成部分,为生物群落不同等级特征上的多样性测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②Simpson指数(D)③Pielou(皮耶罗)均匀度指数3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①“铆钉”假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是一种正的相关关系。
②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一般包括抵抗力、恢复力、持久性和变异性等4个方面的内涵。
根据扰动性质和强度,把生态系统区分为受非正常外力干扰和时间尺度上受环境因子正常波动干扰两类系统。
受非正常外力干扰的系统:抵抗力和恢复性是测度其稳定性的主要指标。
时间尺度上受环境因子正常波动干扰的系统:持久性和变异性是衡量系统稳定性的指标第三章耕地生态系统一、耕地生态系统有几个次级类型?灌溉水田、望天田、水浇地、旱地和菜地。
二、耕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耕地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太阳的辐射能;人工辅助能2、光能利用率:作物在生长期内对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的利用效率叫做作物的光能利用率。
3、人工辅助能(判断题)有机能:有机能是指有机农业时代的主要能量投入形式,包括了劳力、畜力、种籽、有机肥等。
无机能:无机能是指石油农业时代的主要能量投入形式,包括了农机具、燃油、农用电、化肥、农药等。
4、耕地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主要是农作物的净初级生产力,通常以单位面积的生物量计算。
(稻类最高,麦类次之,油菜较少。
)三、耕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耕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可以概化成输入和输出过程。
养分输入:主要包括施肥、降雨、灌溉(决定于灌溉水中的养分浓度和灌溉水量。
)、种子携入(与作物种类、播种量有关)和生物固氮(联合共生固氮\共生固氮、自生固氮: 某些细菌和蓝绿藻)养分输出:包括收获物带出、地表径流、淋失和挥发损失等。
2、养分途径输入:N、P 施肥;K 施肥、灌溉。
输出:N 收获物携出和气态损失;P、K 90%以上通过收获物携出系统。
四、养分平衡1、水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系统养分盈亏程度:指总输入量与总输出量之比值。
2、旱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与水田生态系统的最大区别在于:养分输入项缺少了灌溉的环节;养分输出项中多了水土流失引起的养分损失项。
3、菜地生态系统的养分平衡五、耕地退化1、退化问题耕地面积锐减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次生盐积化:不合理灌溉,导致土表积盐;易涝面积有所增加土地沙漠化水稻土次生潜育化:排水不畅,耕层和作物长期受积害;土地污染2、类型:侵蚀化、沙化、石质化、土壤贫瘠化、污染化。
第四章森林生态系统一、主要森林类型1、全球主要森林成带状分布于两个地带:热带地区;北纬35°到北极圈之间。
2、决定森林植被类型的因素:降雨、温度、土壤、地形以及历史(如人类的利用模式和冰期等)。
二、森林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1、一定时期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有四个方面构成:植物组织的增加量,包括树干、树枝、树叶、根、菌根和其他共生植物②凋落物③异养生物消耗④死亡的树木等。
2、影响净初级生产的因素主要有水分、养分、二氧化碳浓度。
三、森林生态系统的地球化学循环1、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输入通过三条途径:大气输入,包括降雨和降尘,通过水气和云雾中所含的化学物质在冠层的沉积;原生矿物风化;固氮2、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输出:分为未扰动和扰动森林生态系统的养分输出㈠未扰动:养分流失量很小;发生明显的养分流失的条件:可移动元素的含量超过生物的需求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