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中间段落的作用及答题套路
![记叙文中间段落的作用及答题套路](https://img.taocdn.com/s3/m/15901d97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7.png)
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或故事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感受的文章形式。
中间段落在记叙文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连接了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还承载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本文将通过分析中间段落的作用和写作答题套路来探讨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一、中间段落的作用1.推动情节发展中间段落在记叙文中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通过描述事件的发展、人物的变化以及环境的变迁,中间段落使整个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读者可以通过中间段落了解到故事的发展脉络,从而更加沉浸在故事情节之中。
2.丰富人物形象中间段落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作者可以通过人物的情感、行为和语言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其更加立体和鲜活。
通过中间段落的塑造,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人物形象的魅力和鲜活性,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和共鸣。
3.引发思考与反思中间段落可以通过对事件的发展和人物的表现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反思。
作者可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来引发读者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使整个故事更加有内涵和意义。
二、记叙文中间段落的答题套路1.巧用过渡句,使段落连接自然流畅在写作中间段落时,应该巧妙使用过渡句来使段落之间的连接更加自然流畅,避免出现生硬的转折和跳跃。
通过合理运用连接词语和过渡句,使文章的结构更加紧凑和连贯。
2.把握事件发展主线,避免散乱无章在写作中间段落时,要把握好故事情节的发展主线,避免出现散乱无章的情况。
通过合理安排事件的发展脉络,使中间段落的内容紧扣主题,层层深入,引人入胜。
3.注重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塑造在中间段落中,要注重对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塑造。
通过人物的情感、行为和语言的描写,使人物更加鲜活和有血有肉,让读者对人物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连接。
4.巧妙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在中间段落中,可以巧妙地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通过对事件发展和人物形象的深入描写,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思考,让他们在阅读中深陷其中,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心灵的震撼。
在写记叙文的中间段落时,应该注重推动情节发展、丰富人物形象、引发思考与反思,并要注意巧妙运用过渡句、把握事件发展主线、注重人物形象的描写与塑造、巧妙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
(完整版)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教师用)
![(完整版)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教师用)](https://img.taocdn.com/s3/m/7a36a6e959eef8c75ebfb34e.png)
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在做题时,我们常常会遇到问段落作用的题目,回答这类题目,我们一般要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和回答:即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
一、把握段落在文中结构中的作用段落在文章不同的位置主要是从结构上讲,它在文章不同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也往往是不同的,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可从以下“六”看中入手:开头段:一看在文章开头是不是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二看是不是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中间段:三看是不是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发展成为必然;四看是不是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结尾段:五看是不是前后照应使结构严谨;六看是不是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
二、把握段落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也就是内容上的作用)解答段落的作用题除了把握段落在文中的结构作用,还必须把握段落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这也可以从以下入手:1、看是不是渲染了气氛;2、看是不是烘托了人物(或人物感情);3、看是不是点明中心;4、看是不是对主题的升华。
三、把握一些特殊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现代文段落的作用题有时是一些特殊的段落.如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段落.把握这种特殊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也可从以下“五”看入手:一看是不是交待故事或人物活动背景;二看是不是构建某种意境,渲染气氛;三看是不是揭示人物心境或烘托人物的性格品质;四看是不是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五看是不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如人物描写的段落,作用主要是交代人物的特征:如年龄、职务、经济等情况;刻画人物的性格、品质、精神等。
其实这些所谓的特殊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也都是围绕前文的2、3点来解答的。
例1、静悄悄的昆仑山王宗仁昆仑山下,部队营院一角的枯草丛中,亮亮地袒露看一个野兔窝。
额角上有块白印记的兔妈妈,带着三个儿女旁若无人地生活着。
日出而起,日落而归。
炎阳爆燥的中午,它们到太阳晒不到的不冻泉边散步。
大雪扫山的傍晚,它们躲开口喧闹到雪水河里爽饮.偶尔也会看到老兔独自离开营院,随心所欲地走在通往荒原的山径上,走走停停,停停又走走。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十—— 分析段落作用(练习+答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考点十—— 分析段落作用(练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9e16f1158fafab068dc027b.png)
记叙文阅读考点十分析段落作用分析段落的作用,就是在阅读中把握某一段落在行文结构和思想内容等方面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重要能力点。
它主要考查对重要段落在主旨表达、结构安排、情感抒发等方面的分析理解能力。
▲命题形式1.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有什么表达效果)?2.文章某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3.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某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题思路分析段落的作用,必须有整体阅读的意识,切忌只阅读被考查的段落内容或只看它的位置就急于答题。
要从内容表达和文章结构这两方面去分析。
段落在文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也各不相同:1.开头段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点题,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领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奠定感情基调)。
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或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起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以衬托、勾勒环境来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氛围。
2.中间段的作用。
文章中比较短的中间段落,往往起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
分析时要注意指出承接了上文的什么内容,引出了下文的什么内容。
比较长的段落,描写的往往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除起过渡作用外,还起扩展思路、丰富内涵、深化主题或照应上文的作用。
3.结尾段的作用。
在内容方面的作用:①画龙点睛、点明事件的意义,点明中心;②深化文章中心,抒发作者的感悟或者情感;③言有尽而意无穷,留下想象的空间,增强感染力。
在结构方面的作用:①总结上文;②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③照应题目。
▲答题格式1.开头段:这段话开篇点题,照应题目(点明题旨)/开门见山,交代写作对象、内容/渲染了……氛围,奠定了……的感情基调/引发读者的思考……;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为……做铺垫/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中间段:起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
记叙文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段落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2214f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1.png)
记叙文段落的作用记叙文段落的作用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形式。
五种表达:叙述:是表述时间过程的艺术。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记叙文段落的作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段落的作用把握段落在文中结构中的作用段落在文章不同的位置主要是从结构上讲,它在文章不同的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也往往是不同的,但还是有一些规律可循,可从以下“六”看中入手:开头段:一看在文章开头是不是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二看是不是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中间段:三看是不是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发展成为必然;四看是不是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结尾段:五看是不是前后照应使结构严谨;六看是不是总结全文,使结构完整。
静悄悄的昆仑山王宗仁昆仑山下,部队营院一角的枯草丛中,亮亮地袒露看一个野兔窝。
额角上有块白印记的兔妈妈,带着三个儿女旁若无人地生活着。
日出而起,日落而归。
炎阳爆燥的中午,它们到太阳晒不到的不冻泉边散步。
段落欣赏一1、幽静的夜晚,再次进入梦乡,在梦中,我轻轻的为您披上一件暖暖的外衣,我们共同携手,坐在陈旧的摇椅上,一起看日落……2、多姿的四季好比多彩的人生;冬天,是纯洁的幼年;春天,是生机勃勃的青年;夏天,是稳重的中年;而秋天,则是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迟暮的老年。
3、夜的遥不可及是夜的美丽所在;夜的触手可及也有非凡的魅力。
夜,这本古老的书,被我翻开,细细地品读……4、秋风萧瑟,黄了曾是绿颜的树叶。
我不经意地缩了缩手—的确,太凉了。
更多的是我的心也冷了。
迷失在考试失利的阴影中的我却正赶上了这样的一个凄凉秋日。
面对着那张洁净的成绩单,我仿佛感觉我的道路上被蒙上了一层黯黯的雾霾。
5、听了风伯伯的解释,我的心才平静了下来。
我享受着风伯伯给我带来的乐趣,俯看大地上所蕴含的无穷乐趣。
6、热牛奶上升的雾气泛出了父母慈祥的笑容。
对,父母的爱散发着光芒,照耀着我,刺破了雾霾,空白的道路泛上色彩,心明亮了,黑暗,散了。
专题04记叙文阅读之段落作用-初中语文古诗文现代文阅读常见考点讲解与训练
![专题04记叙文阅读之段落作用-初中语文古诗文现代文阅读常见考点讲解与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a192dd70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41.png)
专题04记叙文阅读之段落作用★[考点概述]理解文中重要句段的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能力点,也是一个常考点。
筛选文中的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段的把握。
重点句段主要指:记叙文中揭示主题、表明中心的句段。
★[考点阐释]段落作用题考查的设问方式通常有:1、选文第x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结合第x段,谈谈这一段这样写的好处。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涉及到……内容,从全文结构来看,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联系全文,简要概括第x段的作用。
5、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第x段能否删去。
6、两段能否调换顺序?一、第一段的作用★[例题回放]例1:阅读肖复兴《笔下犹能有花开》,分析第①段在文中的作用。
①秋末冬初,天坛里那排白色的藤萝架,上边的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了。
想起春末,一架紫藤花盛开,在风中像翩翩飞舞的紫蝴蝶还是季节厉害,很快就将人和花雕塑成另外一种模样。
【参考答案】1.内容上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春末盛开的紫藤萝与初冬凋零的紫藤萝对比,写出了时间对人的影响。
2.结构上反衬了下文老太太“心未与年俱老”的特别。
例2:《济南的冬天》中第①段为什么先写北平、伦敦与热带?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参考答案】1.内容上: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的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突出济南冬天的温情,直接抒发对济南的赞美之情。
2.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济南的“山、水、天”作铺垫。
例3《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
段落的作用
![段落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b3606cf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ee.png)
段落的作用记叙文之关键句(段)的作用文章关键句段有多种作用。
从结构上看,它们可以总领全文、总起全文、总结全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开头(上文)以及为下文做铺垫。
从内容上看,它们可以交代(或强调)某个内容,揭示(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对故事情节起到作用(丰富了故事;使情节更加曲折)等。
开头段的作用开头段在结构上可以总领全文或总起下文,同时也可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从内容上看,开篇点题(扣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如果开头段是环境描写,也可以从环境描写作用分析,如渲染、烘托……气氛。
中间段的作用中间段在结构上可以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从内容上看,它们可以交代了某些内容,突出了人物的特点,考虑对情节的作用。
结尾段的作用结尾段在结构上可以总结全文,照应文章开头(题目),首尾呼应。
从内容上看,它们可以点明(升华)中心,揭示(或深化)文章主题(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无穷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考虑对塑造人物或对故事情节的作用。
如果用了修辞,还要从该修辞所产生的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像向日葵一样灿烂去年冬天,我的工作和婚姻相继出了问题。
我带着满心的颓废和落寞,回到乡下老家。
像一只冬眠的丑蛤蟆,整日蛰伏在房里,回避邻人关切的询问和眼光,躲避世俗的热闹和喧嚣,沉湎在惆怅和忧伤中,一天天地委靡、凋敝。
三月的一个清晨,春寒料峭,父亲破天荒地把我从昏睡中叫醒,逼着我吃完热乎乎的早饭。
然后,塞给我一把小锄头,让我跟他一块儿下地干活。
父亲领我来到院外的一块麦地边。
我望着被薄霜打蔫的麦苗,心头的哀伤挥之不去,眉毛绞成一个难解的结。
父亲弯着腰,在田埂上刨出藏在土里的茅草茎,再把地面归置平整,一锄一锄地凿出一个一个的小坑。
我皱眉问父亲:“你这是准备种啥?”父亲直起腰,笑着却答非所问地说:“别看庄稼这会儿被霜打蔫了,等会儿太阳一出来,就又精神了。
专题09阅读记叙文段落的作用-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
![专题09阅读记叙文段落的作用-四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理解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18bf53f6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f3.png)
总领全文、引起下文 承上启下、过渡
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中心是否有关?
如有:点明/深化文章中心,并
2.内容上:与 写出中心是什么
写出的内容 2.与题目是否有关? 有关、要分 如有:照应标题、点题 析写了什么
3.结尾是否有问号、省略号
如有: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
人回味。
请问文中的第四段有何作用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 的一个侧面,——作为学者的方面。闻一多先 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承上启下
请问文中的最后一段有何作用
楼兰已死,只留下一片废墟和王昌龄那首 著名的诗篇,让后人发出无限的感叹,难道我 们能听任这种悲剧重演吗?
1.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楼兰之死》 2.总结全文。
段落的作用: 段落是指文章根据内容划分成的部
分。有些段落在结构和内容上面有特殊 的用处。所以这个在阅读中常考。
标志
1.句子、段落
2.作用
3.没有使用任何手法
1.首段的作用 2.中间段的作用 3.尾段的作用
1.我与父亲不见已经两年多了,我最不能 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选自《背影》
点明中心 开篇点题
引出下文
段落的作用
结构上...... 内容上......
思考:本段有什么作用? 一位美国总统曾说,没有到过科罗拉多大
峡谷,等于没有到过美国。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不看看雅鲁藏布大峡谷,就不能说看过人世间 最壮丽的山河。——选自《雅鲁藏布大峡谷》
总结全文、 篇末点题
首段
1.结构上: (位置上 的关系、 中间段 直接答)
记叙文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段落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ebd868e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f.png)
记叙文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或故事来表达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文学形式。
在记叙文中,段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起着连接、衔接和组织文章的作用。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记叙文段落的作用。
段落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章的结构和组织。
一个好的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它能够概括段落的主要内容,并且与文章的主题和论点相一致。
此外,段落中的句子应该有一定的逻辑关系,它们应该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以便读者能够理解文章的思路和结构。
段落可以帮助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在记叙文中,段落不仅仅是一个组织结构,它也是作者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通过段落,作者可以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第三,段落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细节和细节。
在记叙文中,细节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事和事件的情节和背景。
通过段落,作者可以将细节分散在不同的段落中,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
段落可以帮助作者控制文章的节奏和节奏。
在记叙文中,节奏和节奏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和有趣。
通过段落,作者可以控制文章的节奏和节奏,以便读者更好地体验文章的情感和意义。
段落是记叙文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起着连接、衔接和组织文章的作用。
通过段落,作者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因此,在写记叙文时,我们应该注重段落的组织和表达,以便更好地传达文章的主题和意义。
段落的作用
![段落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f598bb1ce87101f69e3195fd.png)
记叙文之关键句(段)的作用一、文章关键句段有哪些作用结构上:总领全文、总起全文、总结全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开头(上文)、为下文做铺垫。
内容上:交代(或强调)了某个内容;揭示(深化)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的外貌、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对故事情节所起的作用(丰富了故事;使情节更加曲折)等。
二、开头段的作用1、结构上:总领全文或总起下文;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2、内容上:开篇点题(扣题);奠定全文感情基调。
(注:如果开头段是环境描写,也可以从环境描写作用分析,如渲染、烘托……气氛)三、中间段的作用1、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为下文……情节做铺垫2、内容上:交代了……内容;突出了人物……的特点;考虑对情节的作用。
四、结尾段的作用1、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文章开头(题目);首尾呼应2、内容上:点明(升华)中心;揭示(或深化)文章主题(画龙点睛);引人深思,给人启迪,令人回味无穷或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考虑对塑造人物或对故事情节的作用。
注:如果用了修辞,还要从该修辞所产生的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
像向日葵一样灿烂去年冬天,我的工作、婚姻相继出了问题。
我带着满心的颓废和落寞,回到乡下老家。
像一只冬眠的丑蛤蟆,整日蛰伏在房里,回避邻人关切的询问和眼光,躲避着世俗的热闹和喧嚣,沉湎在惆怅和忧伤里,一天天地委靡、凋敝。
三月的一个清晨,春寒料峭,父亲破天荒地把我从昏睡中叫醒,逼着我吃完热乎乎的早饭。
然后,塞给我一把小锄头,让我跟他一块儿下地干活。
父亲领我来到院外的一块麦地边。
我望着被薄霜打蔫的麦苗,心头的哀伤挥之不去,眉毛绞成一个难解的结。
父亲弯着腰,在田埂上刨出藏在土里的茅草茎,再把地面归置平整,一锄一锄地凿出一个一个的小坑。
我皱眉问父亲:“你这是准备种啥?”父亲直起腰,笑着却答非所问地说:“别看庄稼这会儿被霜打蔫了,等会儿太阳一出来,就又精神了。
”我和父亲忙了一天,麦地四周的田埂两侧,有了无数个间距齐整的小坑,一眼看上去颇为壮观。
记叙文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段落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d6bbe4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b5.png)
记叙文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段落是记叙文中的基本单位,它具有传达信息、描写情景、表达感受等多种作用。
首先,记叙文段落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故事情节。
通过合理的段落划分,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元素得以清晰明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故事中的内容。
其次,记叙文段落可以描绘细节,使故事更加生动。
通过细致地描写人物、场景、情感等细节,读者可以更加立体地感知故事中发生的事情,情感也得以更加细腻地表达。
再次,记叙文段落可以表达情感和思想。
作者可以通过人物的行为、语言、心理活动等方式,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引导读者去思考、感受。
最后,记叙文段落也可以对故事进行批判或者评价。
通过分析、评论故事中的事件、人物等,作者可以引导读者思考其中的意义、价值。
总之,记叙文段落在刻画故事情节、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和思想等方面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记叙文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
- 1 -。
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考点:句段的理解
![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考点:句段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b34481d00740be1e640e9a1d.png)
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记叙文阅读考点:语段的理解与赏析(解析版)题型:第X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1、段落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入手。
A、重要段落的作用①开头段:统摄全篇、提纲挈领、领起下文、引出悬念、开门见山、渲染气氛、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②过渡段:承上启下。
③结尾段:总结全文,呼应前文或题目,深化(升华)主题,卒章显志,言有意而意无穷,画龙点睛,与首段相照应。
④其他语段:补充说明,呼应上文,形成对比。
B、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的作用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了……气氛。
②表现(或烘托)人物的……的心情、……性格。
③为下文埋下伏笔或作铺垫。
④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⑤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2018娄底)现代文阅读(17分)(一)父亲数钱李书霞①每个月,父亲发饷的那天,家里就像过节一样,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②父亲踏进家门时,晚饭都已经准备好了。
父亲坐下来,先不动筷子,而是伸手去怀里,掏出今天的工资。
他将几张薄薄的钞票捏在手里,抖上两抖,把食指和拇指伸到嘴边,哈一哈气,开始一张张地数。
当时的钱,最大面额是十块,主要是五块、两块和一块的,还有角分币。
虽然工资少,但细细地数起来,仍然要花费两三分钟。
父亲数毕,报出数目,递给母亲。
母亲笑眯眯地接了,站起身来,走进卧房,把钱锁进一个隐秘的柜子里。
她坐回饭桌旁,对着我们两个小人儿说:“存着,给你们交学费。
”③我早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抢过酒壶,给父亲的杯子里,倒上满满一杯酒。
父亲笑眯眯地摸摸我的脑袋,左手端起酒杯,右手拿起筷子,对着桌上的回锅肉,点上几点。
得到开饭的信号,我们欢喜雀跃,急不可耐地夹菜刨饭、大快朵颐。
④几年后,全家人围着爸爸数钱的乐趣,被工资打卡剥夺了。
不过,父亲最近又开始数钱。
⑤去年,父亲得了脑梗。
治疗了半年,虽然康复了,但他的左手左脚仍然不灵便。
受此打击,父亲性情大变,原本爱说爱笑的他变成了一个木讷的老头儿。
不开口说话,问话也不回,好像脑梗让他的耳朵也坏掉了。
记叙文中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中段落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99f9c1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7c64d5f.png)
记叙文中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段落起到划分篇章结构、组织情节情感、表达主题中心、引导读者阅读等多重作用。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记叙文中的段落起到划分篇章结构的作用。
记叙文通常由多个段落构成,每个段落代表一个具体的情节、事件或思想。
通过合理划分段落,可以使全文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和线索的逻辑关系。
段落的划分可以根据时间、空间、人物、主题等多个维度进行,将故事串起来,使全文具有连贯性和可读性。
综上所述,记叙文中的段落起到划分篇章结构、组织情节情感、表达主题中心、引导读者阅读等多重作用。
合理设置段落对于保持文章的结构完整性、梳理故事情节、突出主题思想以及引导读者的阅读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写作记叙文时,我们应该注重段落之间的衔接和逻辑,合理设置段落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
记叙文阅读—段落的作用-学生
![记叙文阅读—段落的作用-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1bf763043169a4517723a3d2.png)
记叙文阅读——段落的作用一、段落的写作特色和作用段落的写作特色是指该段落在写作技巧方面所表现出的与众不同的特点,涉及到手法运用的特点、结构上的特点、语言运用的特点等。
段落的作用是指该段落在全文结构上所起到的作用(如总起、过渡、照应、总括……)、手法运用的作用以及表达思想情感态度方面的作用等。
二、考点类型:1、选文某某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2、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提问变式:1.为什么这样写?2.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3.删去这一部分可以吗?三、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段落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一般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入手)。
v 结构(包括表现手法)+内容(表现什么内容,抒发什么感情)四、分析段落的写作特色和作用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通读并深入钻研全文,领会文章的主旨。
2、必须全面系统地把握文章的结构。
3、必须具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如常见修辞及其表达效果、表达方式及其效果、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结构作用表达模式等)。
这里仅将段落结构作用表达模式作如下简述:(一)文章开头有何特点和作用呢?引出下文所要记叙的内容;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作铺垫。
(二)文章中间部分有何特点和作用呢?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渲染,烘托气氛。
为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三)文章末尾有何特点和作用呢?1、总结上文。
2、呼应上文。
前后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3、点明主旨。
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4、含蓄地表达主旨。
往往是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5、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体知识】一、1、记叙文的表达方式和作用?答: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
兼用描写、议论、说明、抒情。
①记叙文中的抒情,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②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画龙点睛地揭示人物和事件的意义,以深化主题。
2.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诙谐幽默。
记叙文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段落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5f5f22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80.png)
记叙文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段落是记叙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表达作者意图的基本单位,也是帮助读者理解故事情节的关键。
在记叙文中,每一个段落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并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致的叙述,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首先,记叙文段落可以帮助作者构建故事情节,展示人物性格和情感变化。
通过合理的分段,作者可以将故事情节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小段,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行为和思维变化。
同时,段落的转换也能帮助作者展示人物的性格变化和情感转折,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其次,记叙文段落可以帮助读者进行阅读理解和情感体验。
通过段落的组织和叙述方式,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产生情感共鸣和情感体验。
同时,段落中的描写和细节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增强故事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记叙文段落在记叙文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帮助作者构建故事情节和展示人物性格,也能帮助读者进行阅读理解和情感体验。
因此,在写记叙文时,我们必须注重段落的组织和叙述方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故事。
- 1 -。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段落的作用讲解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段落的作用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f35c1a5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b4.png)
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理解段落的作用讲解
1.揭示故事情节:记叙文通常以叙述一个具体的故事为主线,段落和语句通过叙述事件的发展、转折和结局,揭示故事的情节和情感变化。
2.展示人物形象:记叙文中的人物是故事的主要承载者,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等,段落和语句可以展示人物的形象和特征,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感知人物。
4.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好的记叙文能够触发读者的情感共鸣,并引发他们对生活、人性或价值观的思考。
通过选择恰当的情节安排、写作技巧和富有启示性的语句,段落能够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
总之,段落和语句在记叙文中起着承上启下、串联情节、展示人物、表达观点和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是记叙文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段落(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段落(句子)在文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c2aad0a3b3567ec102d8ab3.png)
人称
作用
第一人称
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
第二人称
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便于交流感情,给人以亲切感,便于抒情。但有环境限制,有明确的倾诉对象
第三人称
第三人称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 ,便于客观描述。
说
明
作解释,有利于把人、事、物展示给读者。
修辞手法及作用
修辞
使用后达到的效果(作用)
答题格式
比喻
生动形象具体 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确认修辞手法并分析+修辞本身的作用+文中作用(主旨)
拟人
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赋予物以人的情感,便于抒发感情。如果将“物”直接说成“你”,显得亲切自然。(化物为人,亲切自然)
段落(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位 置
特点或作用
文章(段落)开头
1.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
2.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引出)下文,或与下文形成对照,或为下文做铺垫。
3. 文章开篇如果是景物描写,那么,首段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它可能是铺垫作用,从景物描写上看,它的作用是衬托、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渲染)某种气氛。
对比
用什么与什么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鲜明形象地表现事物的某个特点,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的某种感情。
强调了……突出了……
反复
强调、突出内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升华主题。
强调了+加强语气
记叙文阅读重要段落的作用
![记叙文阅读重要段落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7f16e57be1e650e53ea990f.png)
记叙文中,重要语段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文中段落,具体作用如下:一、开头段的作用1、统领全文 2、引起下文 3、营造氛围 4、开篇点题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6、表现的具体内容一、阅淡下面的文章,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
枣香醉人①枣香醉人洪丽丽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②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
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③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④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
寂静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
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
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
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⑤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刺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⑥“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⑦“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我问。
⑧“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⑨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
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⑩“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11)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
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
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
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营造氛围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 有一些活气。 ------《故乡》
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中间段的作用 1承上启下 例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 一个侧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 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例 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 人也便这么过。 ------ 《孔乙己》
2、 对比反衬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 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 的大人。 ------《爸爸的花儿落了》 3、伏笔铺垫 快回家去!快回家去!拿着刚发下来的小学毕业文 凭红丝带子系着的白纸筒,催着自己,我好像怕 赶不上什么事情似的,为什么呀? ------《爸爸的花儿落了》
三、结尾段的作用 1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 快了脚步。 ------ 《紫藤萝瀑布》 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 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口技》 2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愿你珍重第一次容: 概括段意(方法:抄原句、提取重组、自己概 括),联系主旨情感。 答题格式: 结构(包括表现手法)+ 内容(表现什么内容, 抒发什么感情)
例文引路: 一、开头段的作用 1统领全篇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2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 -------《口技》 3开篇点题,引出下文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 他的背影。 ------《背影》
3深化主题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 极大极深的影响。 …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 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 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 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 《我的母亲》
记叙文阅读之段落的作用
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 1.段落的作用(结构+内容) 2.结构:确认指定段落在行文中的位置。 开头:1统领全篇,2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3营 造氛围,4开篇点题,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 兴趣。 中间:1单独成段,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处于 段末,起总结上文引起下文的作用。3对比反衬。4 伏笔铺垫 。 结尾:1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2总结 全文,3篇末点题,4深化主题,5引人深思,给人启 迪,令人回味。
例: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 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 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 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 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513] ,我 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 们!……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