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特色创新之路-扬素质教育之帆
重庆市教育科研实验基地学校优秀论文获奖名单
奉节师范附小
搭建平台 活动引领 整合资源 促进提高
石柱师范附属小学校
石柱师范附属小学
开展小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石国权 秦忠信
酉阳第二中学
以校本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均衡发展
黄元伟 谢胜
重庆市渝高中学
坚持科研兴校 促进均衡发展
丁嬿
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
学校实施教育科研的有效策略
刘 艳
高新区歇台子小学
农村中学教育科研的创新与发展的现状及途径
彭德才
荣昌县永荣中学
勤勉育人科研兴校
林贤德
荣昌县安富镇中心小学
推进教育创新 提升学校品位
荣昌初级中学
荣昌初级中学
加强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先儒才
重庆市壁山来凤中学
学校办学理念的多角度思考
刘大川 王树芬
重庆市壁山中学
构建网络型特色学校的思考
黄凤德 况红英
垫江县澄溪小学
杨文俊
重庆市江北中学
和谐教育促发展科研创新显特色
封淑一
渝北实验小学
创新城乡教育互动方式推进城乡教育协调发展
陈永惠
巴南区鱼洞二小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暨青年教师专业化校本培养
邹勤 苏建新
重庆市巴县中学
加强科研管理 创设特色机制提升办学质量
雷文超 罗永明
重庆市长寿中学
互动双赢均衡发展
刘小红
江津区四牌坊小学
建构科研文化成就教师发展
教育科研促学校跨越式发展
陈瑜 陈开龙
合川区太和中学
只有科学管理,才能提高学校质量
吴锦福
合川区凉亭子小学
以校为本的学校内涵发展探索
陈勇 陈小渝
扬传承之帆行创新之路写烧饼作文
扬传承之帆行创新之路写烧饼作文《扬传承之帆》小朋友们,你们吃过烧饼吗?那种香香脆脆的烧饼,可好吃啦!在我们家乡,有一家很老很老的烧饼店。
做烧饼的是一位老爷爷,他的手艺是从他的爷爷那里传下来的。
老爷爷做烧饼的时候,动作可熟练啦!他先把面粉和好,揉成一个大大的面团,然后揪出一个个小面团,擀成圆圆的饼。
接着,在饼上撒上芝麻,放进炉子里烤。
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烧饼就出炉啦!老爷爷说,这做烧饼的手艺是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不能丢。
他要把这手艺一直传下去,让更多的人能吃到这么好吃的烧饼。
《扬传承之帆》同学们,我今天要给你们讲讲烧饼的故事。
我家附近有个小小的烧饼摊,摊主是一位和蔼的阿姨。
她做的烧饼那叫一个香!每天都有好多人排队等着买。
阿姨告诉我,她的手艺是从她妈妈那里学来的。
她妈妈小时候,就跟着外婆学做烧饼。
就这样,一代传一代。
阿姨说,这不仅仅是做烧饼的方法,更是一种传承,是对过去美好回忆的延续。
就像我们学的古诗、传统的节日,都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宝贝,我们可不能让它们消失,要把它们一直传下去,你们说对不对呀?《行创新之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烧饼也能有新花样呢!有一次,我去买烧饼,发现那家店推出了一种新的烧饼,叫“水果烧饼”。
这种烧饼里面加了水果粒,有草莓的、香蕉的,吃起来甜甜的,还有水果的香味。
老板叔叔说,他一直想让烧饼变得更特别,所以就想出了这个新点子。
这就是创新,让本来普通的烧饼变得不一样啦!我们做事情的时候,也可以多想想新办法,说不定会有惊喜哦!《行创新之路》同学们,我跟你们说哦,烧饼也能创新出好多新花样!上次我去一家烧饼店,他们居然做出了一种巧克力味的烧饼。
哇,咬一口,既有烧饼的香脆,又有巧克力的香甜,简直太棒啦!店老板说,他总在琢磨怎么能让烧饼更吸引人,就尝试着加了巧克力。
没想到,大家都特别喜欢。
就像我们画画,不一定要照着原来的样子画,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画出新的东西。
创新能让生活变得更有趣,你们也试试吧!。
创新的口号
创新的口号创新的口号11、创阳光事业,展青春风采。
2、创新改变生活,创造事业成就你我。
3、创造事业,改变未来。
4、水城因创新而精彩,你我因创造事业而辉煌。
5、开拓创造事业之路,照亮精彩人生。
6、创造事业是富民之道,服务是安商之本。
7、创造事业重在行动,梦想点燃激情。
8、创造事业从行动开始,梦想在青春点燃。
9、手拉手打造创造事业平台,心连心建设和谐深圳。
10、扬起梦想之帆,开拓创造事业之路。
11、点燃创造事业梦想,崛起和谐水城。
12、创造事业天不负,立志事竟成。
13、创造事业改变命运,培训提高能力。
14、全民创造事业年,人人都争先。
15、回乡创造事业你我同行,报效桑梓父老受益。
16、睿智创新始于心,激情创造事业践于行。
17、青春创造事业,展翅圆梦。
18、青春创造事业,幸福你我。
19、放胆敢冒天下险,无畏才能赚大钱。
20、围绕创造事业抓服务,抓好服务促创造事业。
21、创造事业,我们能行!创造事业,我们同行。
22、创造事业谋发展,发展促和谐。
23、家在吴江,创造事业无限。
24、精彩人生路,创造事业第一步。
25、创造事业艰难百战多,彩虹总在风雨后。
26、点燃创造事业星火,建设魅力都市。
27、创造事业,就从这个想法开始!28、知创造事业所想,帮创造事业所需,解创造事业所难。
29、科技魅力无限,创造事业精彩有约。
30、创造事业致富是机遇,干部群众都参与。
31、放飞中国梦想,创造人生基业。
32、爱心凝聚力量,创造事业成就梦想。
33、乐·居吴江,创·享未来。
34、选择自主创造事业,演绎自强人生。
35、绿色城市,全民创造事业。
36、创造事业有起点,事业无终点。
37、水城创造事业精彩有约,科技创新魅力无限。
38、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创造事业在吴江。
39、耕耘银土地,收获金世界。
40、你我放飞梦想,创造事业收获希望。
41、创造事业不必去远方,家乡一样铸辉煌。
42、崇尚自主创造事业,缔造美好生活。
43、全民创造事业大舞台,家乡有你更精彩。
申论范文:创新扬帆远航 中华大有可为3篇
申论范文:创新扬帆远航中华大有可为3篇申论范文:创新扬帆远航中华大有可为1申论范文:创新扬帆远航中华大有可为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从亘古到今,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色、优点和独特魅力,历经沧桑变迁,走过荆棘坎坷,凭借着创新扬帆远航,现如今,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
创新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原动力。
在全球经济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中华民族要想乘风破浪、跻身世界前列,就必须始终秉承着创新的思维方式,不断打造出引领时代潮流的创新成果。
以中国的5G产业为例,一场源于创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快速地改变着全球社会生产生活方式。
就在不久前,中国联通已率先完成覆盖全国地区的5G组网,产生了极其巨大的社会影响,深刻地演绎出了创新的巨大威力。
但是,创新不止限于技术创新,更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多个方向。
中华民族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准确发现社会问题和需求,用有力的手段和方法解决这些问题,并借鉴国际先进的管理机制,乐于与他人合作,从而打破束缚,探索创新之路。
我们在制定数字城管政策时,广泛吸取国外的经验,不断完善政策与管理,目前的数字城管已经全国范围覆盖,服务全民,是中国城市管理的一大亮点之一。
当然,要想实现创新扬帆远航,就必须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色和精髓。
中华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仁爱”、“礼仪”等方面的规范,更是中华文化传统的代表。
这种传统认识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优秀的文化特点,让我们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有了独具特色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
如今,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赞誉,例如传统文化系列漫画《国风美少男》火热上线,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关注。
面对未来,中华民族仍需重新冠军脚跟,以创新扬帆,乘风破浪。
中华民族一直是钢铁般顽强的,我们在过程中会遇到困难,会面对阻力,但要始终相信,在创新的道路上,中华民族独具的韧性和智慧,将开创出更为辉煌的明天。
只有不断创新,大有可为的中华大地才能更快地迎来美好的前景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
申论范文:扬创新之帆起发展之航3篇
申论范文:扬创新之帆起发展之航3篇申论范文:扬创新之帆起发展之航1扬创新之帆起发展之航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新发展阶段,我国已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战略支撑点、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定位。
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扬创新之帆,起发展之航,显得尤为重要。
一、统观全局,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是贯穿于国家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之中的重要元素。
我国当前还存在基础研究水平不高、人才队伍缺乏高层次、研发投入不足、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等一系列制约创新的问题。
要扬创新之帆,首先需要掌握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提高全民创新意识,找出突破口和方向。
此外,加强各领域之间的交流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形成产、学、研深入合作的新格局,加强对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的集聚,不断扩大创新的圈子和协同创新空间。
二、不断深化创新引领许多成功的案例表明,纵深推进科技创新即使需要付出较大的投入,但却能带来更加显著的回报。
近年来,我国加强创新引领,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全球创新网络,构筑营商环境支撑,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改革,既为企业家们减轻了负担,也极大地促进了新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我国还加快了智能制造的发展,推动5G技术的拓展应用,积极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际产业的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创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深化创新引领,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三、注重产学研用结合良好的产学研用结合,是扬帆起航的重要保障。
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知识产权和创新要素的占据至关重要。
而现实中,我国科研与产业无法协调进展的问题依然存在。
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们需要不断鼓励和培育民间资本,支持大学和研究机构在产业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积极推进产业和资本的合作,打破研究和开发过程的壁垒,实现更为快速、有效的技术革新。
四、注重人才培养企业是发展的载体,而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人才发展与创新密不可分,因此我们需要注重人才引进,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引进,营造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
研讨发言材料:激扬思维之帆,驱动创新之舟——领导干部提高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
研讨发言材料:激扬思维之帆,驱动创新之舟一领导干部提高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尊敝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在今天这个充满活力与挑战的新时代,我们面临着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各种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情况。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如何不断提高自身的创造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和积极行动的重要课题。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创造力。
一、强化学习,筑牢创造之基“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习是领导干部提高创造力的基石。
在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
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广泛的知识储备,才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创新。
因此,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谦虚好学的态度,自觉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领导干部要提高创造力,首要任务是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不仅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还要关注科技前沿、经济动态、社会热点等,跨学科地汲取知识营养。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通过不断学习,我们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开阈视野,拓展思维之翼开阔视野是领导干部提升创造力的关键一环。
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信息流动越来越快,我们领导干部必须拥有开阔的视野和宽广的胸怀,才能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局面。
通过开阔视野,我们能够了解不同文化、不同思维方式的优点,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拓展思维空间。
这样,我们在面对问题时,就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思考,找到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领导干部提高创造力的第二个关键,在于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之翼。
我们要敢于跳出固有的思维框架,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解决问题。
要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了解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以此来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
引领教师走出平庸 跨上教育创新舞台
引领教师走出平庸跨上教育创新舞台祁县三中县级以上教学能手占专任教师(109人)的58.8%,地级能手6人,地级学科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3人,地级首席教师1人,在全县比较,可谓师资力量雄厚,教学成绩优异。
但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是祁县三中的软肋,仍制约着三中的发展。
因此,引领教师走出平庸,跨上教育创新舞台是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作为学校管理者,既要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统筹规划好整体工作,同时又要俯下身子,从细致入微处着手,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有效的检查,制定、落实整改措施,从“管”、“理”两个层面开展工作。
现将自己在学校教学管理方面的案例及评析呈报如下。
一、背景及所面临的问题我们祁县三中,始建于1978年,经过三十载风雨磨砺,几代人的心血浇灌,教育教学成绩斐然,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在当地起到了窗口示范作用。
作为拥有30年历史沿革的学校,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明显的办学特色。
然而,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在课程改革紧锣密鼓进行的今天,许多问题也接踵而至。
在逐班随堂的摸底听课中发现,老师们经过长期传统的教学实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基本授课思路,虽然不同的教师,其教学风格各异,但采用的教学模式近乎千篇一律,“一言堂”的透彻讲解、“我问你答”式的诱导分析仍大比例地主宰课堂,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学得无味,学得疲惫,缺少生气和活力。
而老师将在校大量的时间用于单纯的授课、教案的抄写、后进生的辅导和作业的批改上。
老师们满足于现状的多,大胆创新的少。
每周三下午固定的学科、年组教研也形同虚设,老师们总是被各种大事小情所牵扯,安定不下来,待到全部坐定,两小时的教研时间也所剩无几,而到位的老师也只是埋头于整理书写自己的教案。
如今的教案参考资料甚多,在促进教师吸纳先进教法的同时,也滋长了老师的慵懒之风,不求创新,一味照抄照搬,把本是一项复杂且富有创造性、艺术性的工作变成了一种机械操作、反复重复的劳动。
申论范文:扬创新之帆 起发展之航
申论范文:扬创新之帆起发展之航摘要:创新发展是我们国家的核心战略,在解决发展问题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文章从创新发展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创新的重要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指出创新不仅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式。
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当前我国创新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最后,文章通过具体的案例,阐明了创新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创新发展、技术革新、改革发展、创新不足、解决方案、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申论范文:扬创新之帆起发展之航近年来,我国在科技、文化、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与创新发展密切相关。
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创新之路上需要克服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创新发展的要义,并通过系统性探讨,寻找解决的方案,以实现扬创新之帆,起发展之航的目标。
一、创新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
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曾指出:“没有技术进步,不可能有持续的经济增长。
”古往今来,许多创新成果,如蒸汽机、电力、计算机等,都推动了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演变,未来创新的发展方向已经趋向于技术和文化的融合,新能源、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正在成为新的热点。
二、改革发展是创新的保障创新不仅仅是技术革新,更是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式。
改革能够引导企业和市场主体,调动其创新活力,创造出更多的新动能,同时还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确保技术创新合法权益。
具体来说,在社会体制、政府管理、市场化改革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当前我国创新的不足我国在创新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创新投入不足,创新主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高,企业发挥市场主体作用不充分等。
其次,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新技术的产业化难度大等。
最后,还存在着科技与经济、社会的不协调和不平衡发展,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劳动效率不高等问题。
创学校特色-扬希望风帆
创学校特色,扬希望风帆市师资培训中心杨建瑛如今我们走进超市,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然而某种商品要长期受到顾客的青睐,在激烈的竞争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必须以优良的质量做保证。
同样为社会培养人才和建设者的学校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必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优质学校,而优质学校应该有特色、有品味。
有特色才有活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有品味才有认可、才有发展空间。
金秋十月,我市第三批骨干教师及挂职校长满怀憧憬前往上海、江苏等地考察学习。
一路上,给我们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每个学校都办出了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亮点。
如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星海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下的多媒体教学”、通安中学的“网络教研”、南洋中学重视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这些特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的的发展服务”的理念,提高了这些学校在当地、以致全国的知名度,得到家长、学生和社会的认可,洋思中学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及教师,每天要接待200多名的参观学习者。
上海、江苏这些学校的实践告诉我们:学校要发展,要在同行中被学生、家长、社会认可,就必须办出特色,那种“千校一貌、万人一孔”的学校教育模式既不符合新的教育理念,也会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甚至会淹没在激烈的竞争洪流中。
怎样来理解学校特色呢?特色就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就是特色。
也可以更深层次地理解为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在办学的某些方面而且是比较重要的方面,具有区别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之处,形成较稳定的个性风格。
办好学校,使学校各有特色,这是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的各方面不可能均衡发展。
有的学校生源状况好、有的学校某些学科师资力量强、有的学校硬件设施好、有的学校所处地理位置好。
由于这些种种差异的存在,学校不可能用统一模式来发展。
我市各学校也存在这样的现状,因此不同学校可发挥各自的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这有利于学校之间互相促进,从而推动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
开拓创新谋发展 素质教育谱新篇
育, 一 环 境 行人 , 造 浓 厚 的 校 园 义化 氛 围 , 强 学 校 精 神 文 持 忤 加 明建 设 ; 是 开展 帮扶 教 育 , 注弱 势 群体 , 好服 务 育 人 。 且 关 搞 “ 结合 ” 六 即 持 直接 教 育 熏 陶 教 l 结 合 , 久 教 育 与 厶相 持 阶段 性 教育 柏结 合 , 体 教育 与 个体 教 育 十结 合 , 部教 育 与 白 集 日 外 我教 育 相结 合 , 内教 育 与课 外 教育 相 结 合 , 课 学校 教育 与 家 庭教 育、 礼会 教 育相 结 合 。
加强基础建设 , 规范 办学 , 学发展 , 科 奠定素 质 教 育 之 根 基
一
、
四、 丰富校 园文化 活动 。 关注教 师生健 康和谐 的生 活。 绽放素质教育之 花
酉 视校 园 义化 建设 , 通过 建 设高 雅 义 明的 教 疗环 境 , 而提 从 高办 学 质量 , 强学 牛 的综 合 素 质 。 增 丰 寓校 列 文化 活 动 , 给 生创 造 了 一个 良好 的学 爿生 活氛 长期 以来 , 充 分 发挥 广播 、 窗 端 报 等宜 传媒 体 的教 育 我们 橱
彰 Ⅲ个 新 的校 园 义 化 氛 围 。初 步 形 成 r和 谐 的 人居 、 育教 教
优势 , 以爱 闻主 义 、 集体 主义 为 主旋律 , 以科 学 的卵 论 武装 人 , 以 正 确 的舆 论 引 导人 , 以高 尚 的情 操 塑造 人 , 以优 秀 的作 品鼓 舞 人, 营造 良好 文 化氛 。 通 过 广 泛 宜传 引 导青 少 年 追 求 高 尚 的 道 德 情操 、 康 的 审美 情趣 。 健 个 培 养学 十 个 件 特 K , 积极 开 展 各 类 主 题 教 育 活 动 : 如 “ 中小 学 f扬 和 培养 族 精 神 月”、安 个教 育周 ” “ 理健 康 教 』 厶 “ 、心 育周 ” ; 举 办 各 种 十 富校 园 牛 活 的 义 化 义 岂活 动 : 演 讲 等 一 持 “ 比赛 ” 大 赛 ” 舞 踊 比赛 …‘ 唱 比赛 …‘ 化 长廊 手 抄 报 ” “ “ 合 义 “ 制作 、 造 小发 明 … ‘ 河 比 赛 …‘ 球 赛 …‘ r赛 …‘ 小 小创 拔 乒 青 春风采大赛” 扶奖作品 演… ‘ “ 阳光体育” 阅读 ” “ 等活动 , 升 丰 了视 野 , 示 了/‘ , f 展 4 同时 也 丰 南 了校 文 化 , 进 了素 质 教 华 推 育。 力强 生艺 术 团建 没 , 现素 质 教育 成果 。近 年米 , 们 建 I l 展 我 J 校 舞蹈 艺术 队 , 唱 队 , , 学 合 书法 兴 趣 班 。 每周 定 期训 练 , 儿
学生励志演讲稿3分钟左右
学生励志演讲稿3分钟左右学生励志演讲稿3分钟左右篇1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面临着人生的伟大挑战:这是一场肉体与灵魂的挑战,这是一场坚韧与顽强的挑战,除了迎难而上我们别无选择!让我们以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以勇敢的态度战胜畏惧,以激情的态度快乐学习,以平静的态度挑战忧虑,以自信的态度改变现状,以期待的态度憧憬未来!高三是人生履历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人生没有大学校园的记忆是不完美的,没有高三生活的回忆是有缺憾的。
高三是享受拼搏、奋斗人生的时光。
花季少年,初生牛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敢与天公试比高。
年轻是我们的资本,成功是我们的追求,奋斗不止是我们的宣言,愈挫愈勇是我们的气魄。
高三是拼搏的一年。
人们常说:此时不搏何时搏;就是说,拼搏要抓住时机。
幸福在于拼搏,享受在于拼搏。
拼什么?拼效率,有了效率才会有成功;拼心态,愉悦的心态激活大脑的思维;拼意志,顽强的毅力不畏惧任何失败;拼潜力,人们往往会被自己巨大的潜力惊得目瞪口呆。
高三是寂寞的一年,说寂寞,不寂寞,在知识的海洋遨游,自有其无穷的乐趣。
我们要与自己的胆怯与懦弱、虚荣与懒惰作斗争。
我们一同踏上了高三的征程,这条曲折坎坷的路,有辛苦,有挫折。
于是我们不禁有这样的感慨“寒窗十一载,数日决高下。
”可是,因为我们有一颗年青的心,因为我们风华正茂,所以也应该无所畏惧,勇攀高峰,指点江山,主宰沉浮。
高三,高三,这座太高的山,荆棘丛生,狂风肆虐的山。
但在我们身上,那一股不怕苦,不服输的拼劲儿,驱动着我们向理想的颠峰挑战。
把艰辛磨砺成利剑,驰骋于这竞争的时代,当希望之帆在心中升起之时,命运之船也即将起航,让我们一起风雨兼程,乘风破浪。
无论过去多么惨淡,无论过去多么辉煌,我们都将在高三这一起跑线上飞翔。
无论路途多么艰辛,无论身心多么疲惫,我们都将携手并进,永不退缩,请记住:选择泥泞的道路,才能留下脚印;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遇挫折,怎能品尝得到成功的硕果。
扬特色办学之帆 走内涵发展之路
扬特色办学之帆走内涵发展之路
———记武宁县第五小学
武宁县第五小学是武宁县投资新建的唯一一所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学校育人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先进齐全、教师队伍年轻精干。
2009年9月开班办学,现有23个教学班,55名教师均达到了本科学历,其中校长是江西省首届名优校长,教师队伍中市名优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30%以上。
学校始终坚持“以特色办学为双翼,优化学校发展目标;注重内涵式提升发展,实现师生和谐成长”的办学思想,以“塑厚德博学教师、建高效学习课堂、育全面特长学生、创和谐特色学校”为目标,全面营造“为每一名教师搭建平台、为每一个家庭培植希望、为每一位学生创建未来”的育人学习环境。
学校以诚信礼仪、感恩教育为重点着力养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以科研课题、智慧课堂为抓手全力打造学校教育质量品牌。
办学才两年,学校荣获了江西省“德育示范学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九江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师德师风先进学校”等光荣称号。
学校在教学方面边开展科研课题的研究,边进行智慧课堂的探索。
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了省市教育专家的高度评价,获得了九江市“课改先进学校”,因为科研教研的双向推进,学校被江西省科研课题组选入,加入并参与国家十二五课题《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研究。
武宁五小正迈开年轻矫健的步伐踏上了特色品牌学校的新征程。
素质教育之光 一中的风采与展望演讲稿
素质教育之光一中的风采与展望演讲稿大家好!今天,我荣幸地在此分享《扬素质教育风帆,展一中特色风采》的主题。
自20xx年起,我校坚持贯彻省素质教育方针,规范办学,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自主化管理,致力于营造充满活力的班级氛围。
为了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加强家校联系,我校将于20xx 年10月25日至10月31日举办“素质教育开放周”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通过亲密的交流,让家长深入了解学校的管理、教学及学生表现,广泛宣传我校的教育理念、特色、发展及素质教育成果。
同时,向家长普及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建立科学的育儿观念,与学校携手,共同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
在这一活动中,我们每一位教师和学生都应如何更好地展现自我呢?作为教师,我们应当:1. 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开放周”的重要性,精心准备,确保每一节课的质量,展现我们的教学风采。
2. 热情接待家长,耐心交流,倾听他们的声音,引导学生明确目标、调整状态、培养情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班主任需积极宣传开放周活动,做好动员和服务工作。
全体同学应当:1. 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课堂学习,勇于探索,自主创新。
2. 严格要求自己,培养自我管理和约束的习惯,共同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3. 规范日常行为,展现文明礼仪,保持一中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正直人品。
4. 维护校园、教室、宿舍的整洁,确保自行车等物品摆放有序,体现校园文明。
一中正致力于成为一所具有特色的学校,推动内涵式发展。
我们全体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他们积蓄成才的力量,帮助每位学子实现理想。
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班级自主化管理、校本课程以及“心灵相约德育工作室”等,都是我们一中人默默探索和辛勤付出的成果,体现了我们的教育特色。
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契机,严格要求自己,让校园和课堂每天都充满素质教育的活力,随时准备迎接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光临与指导。
谢谢大家。
创新特色发展打造品质教育
创新特色发展打造品质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本质和目标也在不断变化和升级。
品质教育作为当今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而要实现品质教育的目标,就需要发展创新特色教育,寻求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特色发展来打造品质教育。
一、教育创新特色的重要性创新特色教育是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培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任务。
只有通过创新特色教育,才能够打造真正高质量的教育。
在实现品质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创新特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特色教育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而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而通过创新特色教育,可以开发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
创新特色教育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挑战感,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创新特色教育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社会发展做好准备。
为了实现创新特色教育,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从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创新。
在教育目标方面,可以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育应该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水平,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推动多元化、专业化的课程设置。
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
教育部门和学校可以设计丰富多彩、专业化的课程,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推动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性教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强调教师讲授,而创新特色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特色创新之路扬素质教育之帆——庐江四中办学纪实庐江四中创办于1999年9月,目前发展成由建校时的8个班到如今的48个初中教学班,在校学生3850余人,教职工170余人。
其中高级教师42人、中级教师72人,教师本科学历达99%以上。
校园占地面积80.8亩,建筑面积2.2万余平方米,拥有教学楼两栋、综合楼一栋,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理化实验室、图书室等一应俱全。
校园风景如画,四季如春,设施一流,人才荟萃,是一个求学、成长的理想之地。
12年,弹指一挥间。
庐江县第四中学的12年以磅礴气势经历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跨越腾飞三个阶段。
12年艰苦创业,办学规模、办学成果连年上台阶;12年教书育人,教师成长,学生成才,成就了今日庐江四中的辉煌。
作为全国教书育人特色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中国师德建设示范单位的庐江四中,为社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赢得了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认可。
然而,四中人并没有满足,因为他们深深地知道:教育之路,任重道远,孜孜以求,无私奉献,为续写庐江四中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而志存高远。
短短的12年,庐江四中建立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一座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校园,并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优势。
12年办学,成绩显著:中考成绩连创新高,2007年该校考入省示范高中庐江中学人数首次突破百人大关,达到120人;2008年达到137人;2009年更是在面对学区重新划分、优质生源严重减少、城郊生源增加等不利因素影响下达到169人新纪录,省示范高中升学率达51.6%;2010年中考又获得大丰收,特别是尖子生,全县中考文化课前十名,该校有7人,一、二、三、四名和八、九、十名均为该校摘得,2011年中考又获大丰收,全县前50名我校有15名,前一百名我校有30名,综合素质评比全县第一。
我校十届中考五次摘得庐江县中考“状元”;升学率高歌猛进的同时,庐江四中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飞跃的发展,近年来学生参加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竞赛获121人次分别获省级一等、二等、三等奖,学生的书画作品有120余件在市级以上获奖,学生文学社年发表作品200篇以上,巢湖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计算机竞赛连续多年摘冠,特别是2009年,邢寓同学的科技创新作品荣获首届“市长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唯一一个初中“市长奖”,2010年徐梓荃、许钟文、谭志伟的《简易安全可调速高楼逃生器》又获“市长奖”,为庐江县赢得了荣誉,市、县中学生运动会总是力拔头筹。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庐江四中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让莘莘学子魂牵梦绕的地方,去解读她、品味她……强师能塑师德打造一流名师队伍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造就一支政治觉悟高、品德高尚、业务精湛的教职员工队伍一直是该校历任领导的共识和追求。
建校以来,该校始终把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加强师德建设为先导,以教学和科研为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和措施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狠抓师德师风建设。
近年来,特别注重树校魂、立师神,明确提出咬定质量不放松,让每个学生在原来基础上都有提高,就是为每个学生终生发展奠基。
对教师,建校之初就提出“选择四中就选择吃苦,选择四中就选择奉献”,大力倡导“静下心来教育,潜下心来育人”,并明确提出加强自我修养四项要求:一、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勤业,刻苦钻研,严谨治学;三、创业,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乐业,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从而激发教师斗志,提升师德境界,提高工作幸福指数,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从根本上消除职业倦怠心态。
同时建立师德评价体系,每学期都对师德进行专项自评、学生评、家长代表评、学校评,评议所得结果直接影响教师的评优和晋职。
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建立教师学习制度,有自学,有教研组集体学,有专家引领学,规定一星期集中学习一次,一个月学一篇文章、提炼一节课精品,一学期读一本专著、写一篇教学体会,现在教师学习、读书已生活化,成为一种时尚。
同时突出教师课堂教学,对课堂教学提出明确具体的10个要求,张贴在学校显著位置,让教师学,让教师做;让学生知道,让学生监督,从而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使师生们在课堂上都能品尝到增长本领的快乐。
实施“名师工程”。
名师创名校。
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造一流名校。
积极实施“名师工程”,一方面广纳英才,引进名师;另一方面十分重视对本校教师的培养,积极为教师提供锤炼和展示自己的舞台,每学期举办一次人人参加的公开教学,然后教研组选拔优秀教师在全校进行示范教学,并利用一切机会把优秀教师送出去培训学习、参加研讨会、参加课堂评优比赛,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鼓励教师发表教育教学论文,积极宣传教师取得的教学成果。
短短几年间,涌现出一批教学能手,专家学者型教师,目前有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六人次,省级教坛新星三人,省劳动模范一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一人,巢湖市学科带头人五人(市初中仅有五人),省、市骨干教师10人以上。
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的名师队伍已经逐步形成。
建制度抓常规确保学校稳步发展学校的发展仅靠校长的个人魅力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形成符合学校发展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制度。
始终注重强化学校内部管理,注重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率。
近年来,新领导班子进一步审视和反思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实践的基础上,充分发动教职员工讨论并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逐步修订并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在各项规章制度下严格实施日常管理。
把教育教学纳入规范化的管理轨道,思路清晰,目标明确,从学生的“一日常规”到班主任的“工作细则”,从教师的“师德规范”到行政管理人员的“职责要求”,从学生的“学”到教师的“教”,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真正做到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事事有人负责、件件有人落实,从而摆脱了以往随意性的“人治”状况,进入到有严密组织管理、有一整套综合的和分工细致的制度化模式。
同时,为保证制度的实施,还制订了考勤、考绩检查评比、奖优惩劣等办法和措施,真正做到工作有计划、落实有措施、检查有记载、成果有评价的特色管理。
制订的制度涉及到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涉及到学生管理的每一个过程,完备、系统、规范、易操作已成为规范管理的重要依据。
制度建设是依法治校、以法治教的前提,规范化管理确保学校稳步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的根本保证,更是成功迈入示范学校的关键所在。
重全面求特色促进全体学生发展建校之初就把学生的德育放在首位,注重从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陶冶学生情操,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健康、向上、生动的校园文化。
学校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如何去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学生,如何让每个学生都有提高,又让整体教育效果突现,关键是要认识学生、了解学生,这样才能优化教育策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初中生每个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为此,要求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建立学生档案,观察和研究学生,掌握学生个性特点,实行分层教学。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把切实把“教育面向全体”落实到位的同时,加大对特长生培养的力度,为此成立了许多兴趣小组,满足不同爱好和特长学生的要求,使更多的学生的优势科目得到长足的发展。
文学社团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能力是一大办学特色,群星、绿洲、成长等七个文学社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以年级为阶梯的系列教育活动,寻找“传统,现代,现实”的最佳结合点。
让学生从小感悟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注重人文底蕴的积淀和熏陶,不断强化每位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因。
校文学社以“运用创新手段,多角度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为目标,以“展现生活风采,抒写心灵感悟”为宗旨,社员们经常参加省、市课题研究,定期出刊、举办作文辅导会、文学讲座、调查采风等各项活动。
目前,文学社社员在各级各类报刊上发表作品两千多篇,国家正规出版的书籍中收录社员习作三百多篇,在各级各类竞赛、演讲比赛中获奖一百多人次。
已有《创新作文》、《语文报》、《作文报》等全国近30家刊物对该校的文学社进行采访报道。
为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选用专任教师,利用常规实验原理和现有器具来启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通过对实验仪器的使用,发现缺陷,开发新产品;发现实验中的异常或失败,在分析成因中获取灵感,扩大创新的空间,修正学生的创新设计,使其作品可行化。
目前,学生们已取得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如机械式“鱼塘水位自动控制开关”、“太阳能自动关水机械装置”等五十多件发明在市级以上获奖。
另外,每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拓宽了育人渠道,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要、特长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校领导一班人在更多研究整体学生特征的同时,也在探索不同时期学生的教育特点,且制订不同年级的教育方法:初一新生注重习惯教育(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兴趣教育(提供平台,开展活动,使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社会);初二,分层教学,体会进步,夯实基础(防止两极分化);初三,关注心理健康,感受挫折,一心一意进行升学教育。
四中人以生为本、分层教学、注重特长、全面发展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去学习和推广,对新时期初中教育教学的研究和探索精神令人敬佩。
抓教研树品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向45分钟要质量,要效益。
紧紧抓住新一轮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并把新课改的推行看作培养人才、创建名校、造就名师三位一体的工程来抓,极大鼓舞了全体教师。
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参加各种培训、讨论撰写心得,组织课任课教师集体备课,鼓励教师上特色课、探究课、创新课,认真开展评课活动。
由于启动早、组织实施到位,新课改工作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肯定,现已成为新课改试点学校。
省、市、县三级领导、专家多次到校指导、考察,市、县新课改观摩课多次在该校举办,校内每学期一次的公开教学周活动,引来了其他学校教师来听课。
该校新课改教师多次走出校门给其他县、市培训教师,新课改经验多次在省、市、县级培训会上进行交流。
自创办之日起就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在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向科研要效益,向科研要质量,树四中“品牌”,创教育“精品”,把不断提升教科研水平作为提升质量的战略制高点、持续发展的后劲源泉和最根本的竞争力。
借新课程改革的东风,抓住校本教研这一契机,教科研活动广泛开展,浓厚的教研氛围已成为学校鲜明的特色之一。
为了使教育教学质量深层次发展,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走教研之路,求高质量教学”的办学策略,以一大批专家学者型教师、骨干教师为核心组成课题研究组。
目前,已有五个省级课题结题了,另有五个省级课题正在研究探索中,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几大课题的研究让骨干教师们有了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更难得的是培养出了更多的高素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