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整理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市场上各个经济主体愿意在一定价格条件下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市场上各个经济主体愿意在一定价格条件下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需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的形成。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衡量商品或服务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大于1的弹性需求和价格弹性小于1的不弹性需求。

弹性需求表示当价格上涨时,需求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涨的幅度。

3.成本和效益:这是企业经济决策过程中的重要考虑因素。

成本是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所需要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的价值。

效益是指商品或服务的使用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感。

企业需要在成本和效益之间做出权衡,以最大化利润。

4.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各个参与者的数量、性质和行为方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寡头竞争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市场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都有不同的影响。

5.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要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曲线的。

生产函数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优的输入要素组合,以最大化产出。

6.边际分析:边际分析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研究单位输入或输出的变化对总收入或总成本的影响。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需要的额外成本,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所带来的额外收益。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使经济效率达到最优。

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等。

8.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经济政策的社会效果和经济福利。

它可以通过计算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剩余来评估经济政策的效果,以及实现最大福利的方式。

9.供给约束和需求约束:供给约束和需求约束是个体面临的决策问题。

供给约束指个体面临有限资源的限制,需求约束指个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限制。

10.风险和不确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是微观经济学中重要的考虑因素。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在市场上,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指供给或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那么它们具有较高的弹性。

3.效用理论:效用理论研究了人们如何做出消费决策。

效用是个体对一个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决策是基于他们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进行权衡和比较。

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带来的额外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认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会递减。

5.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用来衡量新增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

6.成本理论:成本理论研究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如何决定其生产和定价策略。

固定成本是企业无论产量如何都不变的成本,而可变成本是与产量成正比的成本。

7.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的成本。

边际成本递增的原理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产量会导致边际成本逐渐增加。

8.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定价能力和市场效率。

9.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产生经济活动的副作用对非相关经济主体的影响。

正外部性是指副作用给非相关经济主体带来积极影响,如环境保护行为的外部效应。

负外部性是指副作用给非相关经济主体带来负面影响,如污染的外部效应。

10.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所有人都可以无法排除且共同享受的商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干预,因为私人企业无法从中获利。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市场的运作和经济体系的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汇总版)

微观经济学重点概念1. 经济人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2.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3.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函数。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供给函数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6.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8.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9.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内生变量指一个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10.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值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

11.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

12.动态分析需要区分变量在时间上的先后差别,研究不同时间点上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13.弹性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14.弧弹性表示某商品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15.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6.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供给是指市场上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市场上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状态,价格相对稳定。

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市场出现过剩,价格下降;如果需求大于供给,市场出现短缺,价格上涨。

2.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经济效率的情况。

市场失灵通常由一些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垄断等因素引起。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非参与者产生的影响。

正的外部性例如教育和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负的外部性例如污染和交通堵塞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排除任何人使用该物品。

公共物品通常需要政府来提供和管理。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市场交易中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信息掌握不完全的情况。

对于卖方来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过度销售和不完全披露产品信息。

对于买方来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低质量产品的选择和无法识别潜在的好买家或卖家。

垄断指的是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或卖家,这使得市场无法实现竞争,导致价格偏高和低效率。

3.成本与利润:成本是指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要的资源和费用。

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品数量变化的成本,例如租金和设备折旧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品数量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和工人工资。

利润是指企业从销售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剩余。

利润可以分为总利润和平均利润。

总利润是企业从销售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平均利润是总利润除以产品数量。

企业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企业决策的核心是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寻找平衡,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对个体经济主体和市场行为的理解,并帮助我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供需关系:供给和需求是市场经济中互相作用的两个基本力量。

供给是指卖方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购买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平衡决定了价格和市场出清程度。

2.弹性:弹性是衡量市场参与者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收入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概念有助于理解市场的变化和预测市场的反应。

3.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一个特定的决策而放弃的最有价值的替代选择。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个体和企业必须权衡不同的选择,并评估放弃其中一种选择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4.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从多消费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额外满足感。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根据消费最后一个单位的边际效用和产品价格来选择消费的数量。

5.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出现失败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是外部性(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没有反映在价格中),公共品(无法排除非付费消费者)、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只有一家或少数几家供应者)等。

6.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剩余:生产者剩余是指卖方愿意以较低的价格售出商品或服务时,实际售价与卖方期望价格之间的差异;而消费者剩余是指买方愿意以较高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实际购买价格与买方期望价格之间的差异。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剩余是衡量市场效率和经济福利的指标。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供应和需求的竞争程度。

根据市场结构,市场可以被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等不同类型。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于价格、效率和创新具有不同的影响。

8.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设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根据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市场竞争程度,企业可以创造性地设计价格歧视策略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9.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是指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交易市场。

通过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这些价格影响了企业的成本和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原理-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和应用-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第二章: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和意义-市场福利和市场效率-市场结构和垄断的产生及其对市场机制的影响-价格歧视和公平性的讨论第三章:个体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原则-预算约束和货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和计算-混合品和边际替代率的应用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生产函数和边际产出递减-边际成本的概念和计算-长期和短期成本的比较-规模经济和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第五章:市场结构和垄断-垄断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定价和利润最大化-垄断的福利损失和政府干预-自然垄断和垄断竞争的比较第六章:企业策略和市场均衡-市场竞争和均衡价格-不完全竞争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 Oligopoly和游戏理论的应用第七章:财政与政府干预-公共产品和原则代理的概念和分类-税收和供给侧政策的效果-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的考量-政府干预的成本和效果评估第八章:市场失灵和外部性-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正面和负面外部性的影响和后果- Pigouvian税和补贴的应用-公共物品和市场处置的问题第九章:信息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性质-隐性行动和道德风险-信号模型和屏蔽效应的应用-信用市场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第十章:劳动经济学-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工资决定-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和分化-最低工资和劳动合同的效果第十一章:地租与土地市场-土地价格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土地和城市规划的问题-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冲突以上只是对微观经济学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教材和教授的教学方式而有所差异。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还应注重理论的应用和例题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并有能力购买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并有能力提供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价格是根据需求和供给的关系确定的,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上涨,反之亦然。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变动较大,则称之为弹性的;如果变动较小,则称之为不弹性的。

价格弹性有助于理解市场变动和政策影响。

3.效用理论:效用是指人们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消费决策中会追求最大化效用。

马歇尔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认为,随着消费增加,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说人们对每个额外单位的消费都会感到越来越少的满足感。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固定设备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费用。

了解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决策和市场竞争分析。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竞争的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

在完全竞争市场,存在许多卖家和买家,没有单个市场参与者可以控制市场价格。

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卖家,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来操纵市场。

6.垄断力:垄断力指的是一个企业或市场对价格和产量的控制能力。

垄断力强的企业可以通过提高价格和减少产量来获取更高的利润。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能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可能发生在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情况下。

这时,政府可能需要干预来修正市场失灵。

8.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研究不同个体或群体在经济中获得收入的情况。

收入分配可以通过税收政策、社会福利和最低工资等手段来调整。

9.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市场调节是指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价格和分配资源。

然而,市场机制并不完美,政府可能需要干预来调整市场失灵或实现公共利益。

政府干预可能包括价格管制、补贴、税收和监管等。

微观经济学复习要点

微观经济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导论1.把握机会成本的概念及运用机会成本概念:指做出一项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

机会成本运用:(1)在不存在闲置资源的状况下,机会成本才有意义;(2)资源要有多种用途,即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性。

假如资源只有特定的用途,没有可供选择的用途,机会成本也就没有意义了。

2.实证分析与法律规范分析的区分及运用实证分析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本身动身,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猜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的评价。

相反,法律规范分析以肯定价值推断力为动身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与“不应”的评价,阐述怎样才能达到这样的标准。

3.微观经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均衡价格理论)4.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1)人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这是微观经济学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一个基本假设,这个假设又称为“经济人”假设;(2)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人都能不付代价地快速获得各种市场信息,这是微观经济学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又一个基本假设,这个假设又称为“完全信息”假设。

其次章需求与供应L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是什么需求是指消费在肯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情愿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因素是:(1)商品本身的价格;(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3)消费者偏好;(4)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5)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

2.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定义替代品:在消费中可相互替代以满意消费者某种欲望的商品。

互补品:在消费中可以相互补充以满意消费者某一种欲望的商品。

3.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的区分需求的变动是指消费者在肯定时期内,在每个价格水平上情愿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由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某一个或某一些因素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而需求量的变动则是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本身价格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

4.供应量的变化与供应的变化的区分供应量的变化是指在影响供应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由商品本身价格引起的供应量的变动;而供应的变化则是指生产者在肯定时期内,在每个价格水平上情愿而且能够供应的 商品数量的变化,由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某一个或某一些因素引起的供应量的变动。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经济学基本概念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
-个体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理性选择理论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及应用
2.市场供求
-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市场均衡的概念与分析
-市场调节机制及其限制
3.弹性
-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弹性对价格变动和收入变动的影响
4.生产与成本
-长期和短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组合及其边际生产力
-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
5.市场结构
-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特点与分析
-垄断定价策略及效果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
-偏好和预算约束的相互作用
-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
7.生产者行为
-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优化问题-生产要素选择和投入组合
8.广义均衡
-供给和需求的整体均衡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影响
9.非完全信息理论
-隐藏动机和逆向选择
-计划与契约
10.公共物品和外部性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
-外部性和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11.剩余理论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计算和分析
-税收和补贴对剩余的影响
12.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指标和影响因素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的汇总。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可以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和练习,使其更加熟悉和掌握。

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本知识点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是卖方愿意向市场供应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市场数量。

2.均衡:需求和供给相等时,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均衡价格是市场上买卖双方都认可的价格。

3.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大于1,表示需求/供给对价格变动敏感;价格弹性小于1,表示需求/供给对价格变动不敏感。

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指消费一单位商品或服务的额外满足程度。

边际效益递减意味着每消费一单位商品,消费者对其边际效用的增加逐渐减少。

5.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与产量无关,如租金、利息等。

可变成本与产量相关,如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

6.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生产一单位额外产品所需的成本。

当边际成本高于边际收益时,不推荐继续生产。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一个市场中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四种。

8.企业行为:企业决策通常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追求最大利润。

企业利润等于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9.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垄断、外部性、公共品等。

10.市场干预: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补贴等手段来干预市场,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政府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11.消费者福利:消费者福利可以通过消费者剩余和边际效用曲线来衡量,消费者福利提高时,消费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

12.生产者福利:生产者福利可以通过生产者剩余和边际成本曲线来衡量,生产者福利提高时,生产者的利润也有所提高。

13.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属性设定不同价格。

常见的价格歧视包括第一度价格歧视(个性化定价)、二度价格歧视(分阶段定价)和三度价格歧视(按市场细分设置不同价格)。

14.理性行为:微观经济学假设个体经济单元都是理性的,即能够评估成本和收益,并做出最优决策。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1.市场供求:市场供求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供应曲线表示企业对产品的供应意愿,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对产品的购买意愿。

市场均衡发生在供求曲线交叉点,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指市场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衡量了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供应弹性衡量了企业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3.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描述如何将输入转化为产出的关系。

它显示了不同输入对产出的影响,并通过边际产品表示每个额外的输入对产出的贡献。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折旧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不同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

6.完全竞争市场:在完全竞争市场中,有许多小型买家和卖家,产品是标准化的,市场价格由供求决定。

7.垄断市场:在垄断市场中,只有一个供应者,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产量来影响市场。

8.垄断竞争市场: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许多相对小型的供应商,他们生产的产品相似但不完全相同,通过产品差异化来吸引消费者。

9.寡头垄断市场:在寡头垄断市场中,市场由少数几个大型供应商主导,他们可以通过协调定价来控制市场。

10.不完全信息:在经济活动中,信息的不对称性会导致市场出现问题。

卖方通常拥有更多的信息,这可能会影响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

11.外部性: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不直接参与该交易的其他个人或企业产生的积极或消极影响。

外部性可能导致资源配置效率的失衡。

12.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可被免费使用且无法排他性使用的物品,无法通过市场供给机制进行有效供应。

13.税收和补贴:税收是政府收取的对于商品或服务销售额的一种费用,补贴是政府的支付给企业或个人的一种款项。

税收和补贴可以影响市场均衡,改变消费和生产决策。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材料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材料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材料1.需求与供给:需求表示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数量,供给表示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2.市场价格与数量:市场价格是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点上的价格,市场数量是需求与供给的平衡点上的数量。

当需求增加或供给减少时,市场价格上升,市场数量增加。

3.弹性: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的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高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需求弹性低表示需求对价格变化不敏感。

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或生产一个单位额外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表明,随着消费或生产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减少。

5.价格刚性:价格刚性是指价格对需求与供给的变化不敏感。

价格刚性常见于基本生活必需品,如食品与燃料。

6.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租金和固定工资。

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化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

7.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递增的原理表明,随着产量的增加,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的成本逐渐增加。

8.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选择其中一种行动所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强调了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

9.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存在许多买卖方的市场结构,买卖方没有能力影响市场价格。

完全竞争市场具有价格接近边际成本、产品同质化和自由进入与退出等特点。

10.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只有一个卖方的市场结构,卖方有能力通过控制供给来影响价格。

垄断市场通常具有高价格、低产量和高利润等特点。

11.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只有少数几个卖方的市场结构,卖方有能力通过协作来影响价格。

寡头垄断市场通常具有高价格、低产量和高利润等特点。

12.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是指市场结构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之间的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产品差异化、存在进入壁垒和价格不受太大影响。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供给是指市场上参与交易的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是指市场上参与交易的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交易量。

2.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时所产生的效益或成本的变化。

边际效应是理解个体决策的基础,也是理解市场行为的基础。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中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互动方式。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价格、生产量和资源配置等方面。

4.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商品或服务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可以分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中间弹性。

了解价格弹性有助于企业制定定价策略和市场预测。

5.生产成本:生产成本是生产一定数量商品或服务所需的资源和费用。

生产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租金和管理费用;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如原材料和劳动力费用。

了解生产成本有助于企业决策和资源配置。

6.企业行为:企业行为是研究企业如何在市场中做出决策的过程。

企业行为包括生产决策、定价决策、投资决策和营销决策等。

企业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最大化利润、提高效率和适应市场需求。

7.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品、不完全竞争和不对称信息等。

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干预来纠正,例如通过征税、补贴和监管等措施。

8.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对社会福利影响的学科。

福利经济学研究如何在市场和政府干预之间平衡,以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最优组合。

9.个体决策:个体决策是指个体经济主体在面对稀缺资源时如何做出最佳选择的决策过程。

个体决策包括了效用理论、边际效用和收入效应等的应用。

10.消费者行为:消费者行为研究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和消费行为。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供给是生产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交互决定了市场的价格和数量。

2.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达到平衡,即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在市场均衡点,价格和数量被决定。

3.弹性:需求或供给的弹性衡量了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需求弹性高表示消费者对价格敏感,需求弹性低表示消费者对价格不太敏感。

4.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效益。

当边际效益等于边际成本时,理性的消费者或生产者会停止增加或减少其行为。

5.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为了选择其中一种行动而放弃的最佳替代行动的成本。

考虑机会成本能帮助人们做出更有效的决策。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导致资源浪费或不公平分配。

市场失灵的原因包括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的问题、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等。

7.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市场结构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影响价格和数量的确定。

8.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研究政府决策的经济学理论。

它考虑政府行为的动机和影响,并研究公共政策的效果。

9.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生产过程中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帮助生产者决定最有效的生产方式和生产要素的使用。

10.成本理论:成本理论研究生产过程中成本的决定因素。

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它们的变化会影响生产者的决策。

11.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研究社会中各个经济主体收入的分配情况。

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关注点。

12.进步性税收和累进性税收:进步性税收是指税收在收入较高的人身上征收的税款比例大于在收入较低的人身上征收的税款比例,累进性税收是进步性税收的特殊形式。

以上是对微观经济学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对于理解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明智的经济决策。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主要知识点总结1.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的基础。

需求是消费者愿意购买其中一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供给是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平衡将决定市场价格和数量。

2.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指市场中的竞争程度。

完全竞争市场下存在许多买家和卖家,没有个体的市场力量影响价格。

垄断市场下只有一个卖家,可以控制价格和供给。

其他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3.弹性:弹性是个体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动的敏感度。

需求弹性可以分为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

4.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在短期内不变的成本,例如租金和工资;变动成本是根据生产数量的变动而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和劳动力。

5.效用与边际效应:效用是个体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的度量。

边际效应是指个体通过增加或减少使用或购买一个单位的商品或服务而产生的额外满足度。

6.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生产函数表示输入因素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边际生产力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输入因素所产生的额外产出。

7.利润最大化:生产者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利润最大化发生在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的点上。

生产者需要考虑不同的生产要素、供给曲线和竞争环境。

8.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市场无法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可能的市场失灵原因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竞争。

9.收入分配:收入分配是研究个体和社会收入如何分配的经济学。

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受到工资、利润和利息等不同因素的影响。

10.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政府通过立法、监管和纳税等手段对经济进行调控的方式。

政府干预的原因包括解决市场失灵、促进资源分配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有助于理解个体和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

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总结1.市场需求与供给-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需求曲线的变化与价格弹性等概念密切相关。

-供给曲线表示生产者在一定价格下愿意出售的商品数量,供给曲线的变化与价格弹性等概念密切相关。

-市场平衡在需求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处,市场价格和数量等因素决定市场的均衡状态。

2.市场结构和行为-完全竞争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特点是有很多买家和卖家,没有垄断力量,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等在市场竞争中决定。

-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特点是只有一个卖家,有很大的垄断力量,商品的质量和价格等由垄断者决定。

-寡头垄断市场是一种市场结构,特点是由少数几个卖家垄断市场,具有一定程度的市场力量。

3.供给与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与生产数量无关,如租金、折旧等;可变成本随生产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如原材料、人力成本等。

-厂商的生产决策基于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比较,边际成本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需要增加的成本,边际收益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能获得的收益。

4.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市场外部性指市场交易行为对非直接参与者产生的外部效应。

正外部性有助于社会福利的增加,负外部性对社会福利产生损害。

-公共物品是指消费不排他且无法排斥他人消费的商品,给私人企业提供公共物品存在困难,需要政府提供。

-不完全竞争市场存在市场垄断者,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政府通过反垄断法和监管机构来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5.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力市场是指买卖劳动力的市场。

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

-资本市场是指买卖资本的市场。

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资本市场的利率水平。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资源的买卖市场。

土地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土地市场的地租水平。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期末复习的重点知识总结,重点掌握市场需求与供给、市场结构和行为、供给与生产成本、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以及生产要素市场等内容,理解各个概念的含义和相互关系,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和模型分析和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微观经济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复习知识点总结

机会成本: 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 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需求: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 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变动通过整条曲线的移动来表示出来。

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是通过点在曲线上的移动来表示的。

决定需求的非价格变量:○1可支配收入○2消费者偏好○3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决定供给的非价格变量—生产成本: 劳动力价格——工人的工资w○2资本的价格——利息r○3原材料的价格需求的变动: 表示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 表示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

弹性: 度量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敏感性。

它告诉我们, 一个变量发生1%的变化将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相应的百分比变化。

需求的价格弹性: 度量了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它告诉我们, 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时, 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发生多大的百分比变化。

需求的价格弹性衡量的是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的百分比所导致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Ep=(%△Q )/(%△P), 通常情况下,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一个负数。

需求曲线越陡越缺乏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如咖啡、汽油等)对于一些耐用品而言——短期弹性要大于长期弹性(如汽车、电器等)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是指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由于价格和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化的, 因此, 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为正值。

供给曲线越陡越缺乏弹性▪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长期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大于短期的。

▪对于其他一些商品(可再生的产品):➢长期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小于短期的。

但总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还是要大于短期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收入变化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

微观经济学部分知识点总结一、需求与供给1.需求的弹性:需求弹性是指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变化,需求可以分为完全弹性需求、完全不弹性需求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需求。

2.供给的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变化,供给可以分为完全弹性供给、完全不弹性供给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供给。

3.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是指市场上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价格和数量都确定下来,并且不存在供需失衡情况。

市场均衡由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确定。

二、市场结构1.垄断:垄断是指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或几个卖方控制市场的情况。

垄断市场上的卖方能够通过控制价格和供给量来影响市场的行为和价格水平。

2.寡头垄断:寡头垄断是指市场上仅有少数几个卖方控制市场的情况,他们的行为也能够影响市场的行为和价格水平。

3.完全竞争: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许多卖方和买方,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少,没有一家企业能够通过调整价格和供给量来影响市场的行为。

4.垄断竞争:垄断竞争是指市场上存在多个卖方和买方,市场参与者相对较多,每个企业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并且能够通过调整产品差异化、广告宣传等手段来影响自己的市场地位。

三、价格与边际效益1.边际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品或服务对个体效用或利润的影响。

边际效益递减的原则表明,随着消费或生产量的增加,边际效益会递减。

2.价格弹性:价格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根据价格弹性的大小,需求和供给可以分别为完全弹性、完全不弹性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弹性。

3.价格歧视:价格歧视是指企业根据买方的需求弹性、价格敏感程度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对不同买方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

四、消费者行为1.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通过边际效用的比较来决定最大化自己的总效用。

根据边际效用的递减原则,消费者倾向于先满足基本需求,再增加对其他需求的追求。

2.效用弹性:效用弹性是指对需求变化的敏感程度。

wei观经济学重点知识

wei观经济学重点知识

wei观经济学重点知识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机制的分支学科,以下是其重点知识:
1. 需求和供给:研究个人和企业的需求和供给如何影响市场价格和数量。

2. 弹性:研究价格对需求或供给的变化的敏感程度。

3. 市场结构:研究市场中多少个竞争者和它们的相互作用如何影响价格和产量。

4. 成本分析:研究企业如何计算和控制成本。

5. 市场失灵:研究当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应该如何介入以促进经济效率。

6. 生产要素市场:研究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要素如何决定收入和利润。

7. 行为经济学: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如何影响个人和企业的经济决策。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也是理解市场经济和企业经营的基础。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阅读经济学相关书籍或请教专业人士。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1.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市场经济中价值交换的基础。

需求是指消费者购买其中一种物品或服务的愿望和能力,而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提供和能够出售的物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相交点即为市场均衡点,决定了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衡量一些经济变量对其它经济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指的是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收入弹性是指需求对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大小会影响市场的价格和数量调整。

3.效用与边际效应:效用是指个体对其中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满足程度,边际效应则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口产生的额外效用。

个体在购买决策中会考虑边际效应,即在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时作出决策最佳。

4.生产成本与生产要素:生产成本包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与产量无关的成本,如租金、设备折旧等。

可变成本是与产量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劳动力等。

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技术等。

5.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指市场中各个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见的市场结构有垄断、寡头垄断、寡头竞争和完全竞争。

不同的市场结构会导致不同的价格和利润水平。

6.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有效地分配资源。

常见的市场失灵包括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等。

政府通过实施政策来修复市场失灵,如税收、津贴和监管等。

7.收入与财富分配:收入分配是指在经济中个体或家庭收入的分配方式,财富分配则是指个体拥有财产的分配方式。

不同的收入与财富分配方式会对社会公平性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8.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项目或政策的方法。

它比较项目或政策的成本与效益,以确定其是否值得实施。

成本效益分析在政府和企业决策中有广泛的应用。

9.理性选择原则:理性选择原则指个体在做出决策时会选择能够使其最大化效用或利润的选项。

个体在受到不完全信息和有限资源的限制下,会根据自身的偏好和目标作出理性选择。

10.风险与不确定性:风险和不确定性是个体和企业在做出决策时面临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有能力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需求变动通过整条曲线的移动来表示出来。

价格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是通过点在曲线上的移动来表示的。

决定需求的非价格变量:○1可支配收入○2消费者偏好○3相关商品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互补品的价格决定供给的非价格变量—生产成本:○1劳动力价格——工人的工资w○2资本的价格——利息r○3原材料的价格需求的变动:表示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量的变动:表示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

弹性:度量一个变量对于另一个变量的敏感性。

它告诉我们,一个变量发生1%的变化将会引起另一个变量相应的百分比变化。

需求的价格弹性:度量了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化的敏感性。

它告诉我们,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发生多大的百分比变化。

需求的价格弹性衡量的是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变化的百分比所导致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Ep=(%△Q )/(%△P),通常情况下,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一个负数。

需求曲线越陡越缺乏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短期弹性小于长期弹性(如咖啡、汽油等)对于一些耐用品而言——短期弹性要大于长期弹性(如汽车、电器等)供给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supply)是指价格变化1%所引起的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

由于价格和供给量是同方向变化的,因此,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为正值。

供给曲线越陡越缺乏弹性▪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长期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大于短期的。

▪对于其他一些商品(可再生的产品):➢长期的供给价格弹性要小于短期的。

但总供给的长期价格弹性还是要大于短期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收入变化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1对于大部分商品和服务而言:➢长期的收入弹性要大于短期的收入弹性。

收入的提高会促使人们购买更大的汽车,长期地看,汽油的收入弹性会随着时间而提高。

○2对其他一些商品(耐用品)而言:➢收入的长期弹性小于短期弹性。

最初,消费者愿意购买更多的汽车,增加了现时购买量(currentpurchases)。

随后,人们仅仅是购买新车来替旧车,新车需求量的增加是有限的。

汽油与汽车是互补品。

▪汽油:长期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都要大于短期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

▪汽车:长期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都要小于短期的价格弹性与收入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一个百分比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化。

⏹替代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正值,而互补品的交叉价格弹性为负值。

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

§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1,2,3,……)来表示,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ordinal utility):§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

§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Utility):从消费额外一单位的商品中所获得的额外的满足。

或,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对某商品消费量的增加,人们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个消费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逐渐下降。

效用最大化原则:消费者应使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或者说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每一美元所带来的边际效用相同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价格之差。

◆或者:消费某种商品所获总效用与为此花费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

◆需求曲线以下价格以上◆边际替代率:效用不变,增加一单位某商品,需放弃的另一商品量。

边际替代率为正数某条效用曲线方程可以看作是X1、X2的方程。

写为X2=f(X1)◆其某点斜率为其方程的导数◆商品边际替代率=该点斜率绝对值任意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该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完全替代品:一种商品对另一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常数时,这两种商品是完全替代品。

MRS12=常数。

常数不一定等于1完全互补品:当两种商品的无差异取钱为直角时,它们就是完全互补品。

预算线: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线。

收入效应: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变动,导致需求量的变动。

替代效应:价格变动引起其相对价格变动,进而引起其对其他商品的替代,而导致需求量的变动。

边际技术替代率:产量不变,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的所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总产量TP(total product):投入一定量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

平均产量AP(average product ):平均每单位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如劳动力L)⏹AP = TP/L边际产量MP(marginal product):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如劳动力L)⏹MP =△TP/ L规模报酬:其他条件不变,各种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动,即生产规模扩大,所引起产量变动的情况。

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比例>规模(要素)增加比例。

f(λL ,λK)﹥λQ生产成本:生产一定产量所支付的费用。

⏹取决于:产量Q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P。

生产成本=经济成本=隐成本+显成本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经济利润=总收入-总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机会成本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AFC。

●短期内平均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

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短期内生产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可变成本。

短期平均成本SAC: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SAC = AFC平均固定成本+ A VC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SMC Marginal cost 。

FC始终不变,因此SMC的变动与FC无关,SMC 实际上等于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可变成本。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而产生的收入的增量。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产量而产生的成本的增量。

利润= 总收入–总成本总收入TR(q) = P.q总成本TC(q)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π(q)= TR(q)–TC(q)收益是指厂商出售产品后所获得的货币收入。

总收益(total revenue)TR=P×Q平均收益(average revenue) AR=TR/Q =P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MR=dTR/dQ=p内在经济:厂商由自身内部规模扩大所引起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也称作规模经济。

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

假定多种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比例是相同的,就是规模报酬问题内在不经济:随着厂商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由于本身规模过大而引起的经济效益的下降。

也称作规模不经济。

其他情况不变,产量增加倍数<成本增加倍数◆◆帕累托标准:如果至少有一人认为A优于B,而没有人认为A劣于B,则认为从社会的观点看亦有A优于B。

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是所有生产单位的边际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的总和。

即生产者供给曲线以上市场价格以下的那部分面积。

生产者剩余=PS=R-VC利润= π=R-VC-FC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价格控制导致总剩余的净损失。

是指价格控制的低效率;价格控制所导致的生产者剩余的减少超过了消费者剩余的增加。

垄断(Monopoly)(1)市场上只有一家企业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2)该商品没有其他的替代品;(3)存在着进入壁垒,其它企业进入市场非常困难或者不可能▪形成垄断的原因:1、独家厂商控制了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者基本资源的供给;2、独家厂商拥有生产某种商品的专利权;3、政府特许。

4、自然垄断——规模经济价格歧视的条件▪1)厂商对市场拥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可以控制商品价格。

▪2)厂商知道不同消费者对商品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

▪3)厂商必须能够有效地分割和控制不同的市场,即阻止商品在不同消费阶层之间的倒卖或转卖行为。

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有三种广义的形式:▪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First 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对每个消费者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或保留价格(reservation price )。

二级价格歧视:厂商对相同货物或者服务,根据不同消费数量规定不同的价格。

三级价格:将消费者分为不同消费特征的群,分别提供不同的价格。

在MR=MC处,不管是盈利还是亏损,厂商都处于由既定的收益曲线和成本曲线所能产生的最好的结果中,即厂商达到利润最大化.▪如果此时是盈利的,则一定是相对最大的利润;▪如果此时是亏损的,则一定是相对最小的亏损微观的画图解释那一大题:大家重点看MC,AC的那个图;无谓损失;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边际替代率、边际技术替代率•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总成本•会计成本和经济成本:机会成本•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消费者和生产者选择的原则•规模报酬、规模经济•帕累托有效(帕累托标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边际收益•道德风险•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原则•收入的边际效用•1、消费者效用函数为:u(x,y)=x2+y2,px=5,py=10,消费者总收入I=200。

•(1)该消费者分别消费多少单位商品x和商品y,才能实现其效用最大化?•(2)效用最大化时,其收入的边际效用是多少?•••2、厂商生产函数为:Q=f(L,K)= 50KL-10L2-2K,假定该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

•(1)总产量TPL、平均产量APL以及边际产量MPL函数;•(2)TPL、APL、MPL最大时的产量。

••3、两个厂商提供燃油,需求曲线:P = 100-Q,Q=Q1+Q2 ,厂商成本函数:C=10Q。

•古诺均衡解,厂商利润?•先行者利益——Stackelberg 模型的均衡解,厂商利润?•厂商合谋时总产量?每个厂商的产量和利润?•已知生产函数Q=f(L,K)=2KL-0.5L²-0.5K²,假定厂商目前处于短期生产,且K=10.(1)写出短期生产中该厂商关于劳动的总产量TPL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APL 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MPL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