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T细胞记忆T细胞活化的T杀伤细胞与B细胞结合

合集下载

疫学概论抗原

疫学概论抗原
(四)对免疫系统的全面认识。
(二)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学派的形成。
19 世纪末俄国动物学家 Metchnikoff 发现了细胞吞噬作用。 德国细菌学家 Behring 和同事发现了免疫血清具有抵抗病原菌的作用, 并研制出白喉抗毒素。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三、现代免疫学时期 (一)抗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遗传学基础
求职履历介绍清新风格模板
Medical Immunology
医学免疫学
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第二章 抗原(Antigen) 解释免疫、免疫学与医学免疫学的概念 掌握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掌握抗原的概念、特性及种类 熟悉免疫的类型与特点及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了解抗原的特异性 教学目标:
抗原 (Ag) :
与T细胞结合, 激活T细胞 记忆T细胞 活化的T杀伤细胞 与B细胞结合, 诱导B细胞释放抗体 记忆B细胞 活化的B细胞 抗体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包括诱导产生抗体及效应淋巴细胞。
活化的B细胞
抗体
活化的T杀伤细胞
反应原性 (immunoreactivity) 能与抗体或效应 T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1.化学性质:蛋白质是良好的抗原
2.分子量大小:分子量>10KD为免疫原 分子量>100KD为强抗原
3.结构的复杂性:芳香族氨基酸
5.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
4.物理状态:聚合状态的蛋白质>单体 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
PART 02
传统免疫概念
免疫的概念
现代的“免疫”概念
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区分)自身成分(自我,self)和异己物质(非我,non-self),产生一系列特定的应答过程,最后排除异物,对自身组织形成耐受,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免疫反应的概念

免疫反应的概念

免疫反应的概念免疫反应是机体对外来物质的一种防御反应。

在机体遭受感染或受伤后,免疫系统能够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物质和细胞相互作用,识别并消灭病原体(如细菌、病毒等)或损伤组织,从而恢复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免疫反应不仅能够清除病原体和修复受损组织,还能够产生免疫记忆,使机体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应对再次遭遇相同病原体的感染。

免疫反应主要由两种类型的免疫机制组成:先天免疫和获得免疫。

先天免疫是机体天生具备的一种非特异性免疫防御机制,它通过阻断病原体入侵、引起炎症反应和吞噬病原体等方式来防御外来入侵。

获得免疫则是机体在遭遇病原体后,通过特异性免疫应答识别、消灭和记忆病原体,以提高免疫效应的防御机制。

免疫反应的发生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相互作用。

当机体受到感染或损伤时,免疫系统中的树突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宏噬细胞会识别病原体的特异性分子(如病毒表面的抗原),并将其加工、呈递给T细胞。

T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会激活其他T细胞和B细胞,从而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

在免疫应答的过程中,T细胞和B细胞起着核心的作用。

T细胞有多种类型,包括T辅助细胞、T杀伤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等。

T辅助细胞(Th细胞)通过促进B细胞产生抗体、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等方式来加强免疫应答。

T杀伤细胞(Tc细胞)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从而清除病原体。

调节性T细胞(Treg 细胞)则可以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平衡,防止过度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

B细胞则可以产生抗体,抗体是一种特异性的免疫蛋白,能够识别并结合病原体抗原,并引导其他免疫细胞来清除病原体。

当病原体进入机体后,B细胞将其特异抗原结合到表面的B细胞受体上,从而激活B细胞。

激活的B细胞会进一步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能够大量产生特异性抗体,以中和病原体毒性和增强效应,从而清除病原体。

免疫反应的启动和调控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化学物质和细胞相互作用。

细胞因子是一类蛋白质,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

常见的细胞因子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细胞免疫知识点总结高中

细胞免疫知识点总结高中

细胞免疫知识点总结高中细胞免疫是机体对抗外界病原体的一种主要免疫方式,通过细胞介导的方式来清除病原体,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细胞免疫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解释细胞免疫的原理、细胞免疫的细胞类型、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免疫记忆和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细胞免疫的原理细胞免疫的原理是机体通过巨噬细胞、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来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

这些免疫细胞可以识别并攻击侵入机体的病原体,从而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细胞免疫基于对抗外源抗原,免疫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产生免疫应答,进而清除病原体。

细胞免疫的原理还包括免疫细胞的分化和发育、细胞因子的参与以及免疫调节等。

这些机制共同作用,形成了细胞免疫的整体免疫反应。

二、细胞免疫的细胞类型1.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细胞免疫中的重要免疫细胞,具有吞噬和杀伤病原微生物的能力,还能分泌多种免疫调节因子,参与免疫应答。

巨噬细胞来源于骨髓,分布于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中,主要生存在组织间隙,并在组织感染或损伤时活跃起来。

2.T 细胞T细胞是细胞免疫中的重要免疫细胞,主要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两大类。

辅助性T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协助B细胞产生抗体。

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直接杀伤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是细胞免疫的重要执行细胞。

3.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具有杀伤肿瘤细胞和感染细胞能力的淋巴细胞,无需抗原的激活,能够迅速杀伤侵入机体的异常细胞,是机体维持免疫平衡的重要保护细胞。

4.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是一类具有抗原递呈功能的专门免疫细胞,能够摄取外源抗原并呈递给T细胞,激活T细胞并促进免疫应答。

5.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指被活化后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或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关键执行细胞。

6.记忆T细胞记忆T细胞是在机体初次感染后形成的一类长寿细胞,能够在再次感染时快速反应,加速清除病原微生物,是机体实现免疫记忆的重要细胞。

TB免疫细胞-精选文档

TB免疫细胞-精选文档

CD4+ T CD8+ T
Th0
Th Th1
Th2
Tr
Th3
Tc(CTL)
初始 T 、 效应T、 记忆 T
1. 初始T、效应T、记忆T细胞
初始T
APC
效应T
未接触过Ag CD45RA、CD62L 高亲和力IL-2R CD45RO、CD44
记忆T
再次应答
CD45RO、CD44
2.按TCR结构不同分为 T和 T
2. NK细胞的功能
(1)杀伤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2)介导ADCC (3)免疫调节作用
分泌 IFN-、IL-2、TNF- 等细胞因子
3. 调节NK细胞杀伤活性的表面受体
(非特异性识别肿瘤和病毒感染细胞)
杀伤细胞抑制受体
杀伤细胞活化受体
胞浆区均具有ITIM结构, 胞浆区均具有ITAM结构,
介导抑制信号的产生,抑 可转导活化信号,使NK
协同刺激分子(2)
LFA-1
配体为ICAM-1
4. 丝裂原受体
植物血凝素(PHA)受体 刀豆蛋白(ConA)受体 美洲商陆(PWM)受体
(三) T细胞亚群及功能
T、 T


CD4+ T 和 CD8+ T

Th、Tc 、Ts、Tr、TD


初始 T 、效应T、 记忆 T

NK T
TCR T TCR T
5. 丝裂原受体
脂多糖(LPS)受体 美洲商陆(PWM)受体
6. 其他膜分子
Fc受体 CD32(FcRII)抑制B细胞活化
CR1(CD35)
C3b受体
CR2(CD21) C3d受体,EB病毒受体。

免疫细胞的记忆性与抗体产生的关系

免疫细胞的记忆性与抗体产生的关系

免疫细胞的记忆性与抗体产生的关系导言免疫是人体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保护机制。

免疫细胞在免疫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其中包括记忆性免疫细胞和抗体。

免疫细胞的记忆性能够使机体对再次遭受相同病原体的侵袭具有更快速、更强力的免疫应答。

抗体则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具有特异性结合病原体并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

本文将探讨免疫细胞的记忆性与抗体产生之间的密切关系。

免疫细胞的记忆性免疫细胞的记忆性是指免疫系统对于先前遭受感染的记忆,当再次遭受相同病原体入侵时,能够迅速产生针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这种记忆性由两类免疫细胞负责,即记忆性T细胞和记忆性B细胞。

记忆性T细胞记忆性T细胞主要由CD4+辅助T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细胞组成。

它们通过经历免疫应答后形成,并在免疫应答结束后留在体内长期存活。

当再次遭受相同抗原的侵袭时,记忆性T细胞能够迅速被激活,进行免疫应答。

记忆性T细胞的形成和维持依赖于信号通路的调控。

在活化状态下,记忆性T 细胞表达特定的膜分子和细胞因子,使它们具备更强力的免疫功能。

此外,记忆性T细胞还能够扩增并分化为效应性T细胞,进一步增强免疫应答。

记忆性B细胞记忆性B细胞是另一类重要的记忆性免疫细胞。

它们是由激活的B细胞经过活化和分化形成的,并在抗原刺激结束后存活于体内。

当再次遭受相同抗原的侵袭时,记忆性B细胞能够迅速分泌大量的抗体,提供更快速、更强力的免疫应答。

记忆性B细胞的形成和维持也需要信号通路的调控。

在抗原激活状态下,B细胞经历类似于T细胞的活化和扩增,并分化为记忆性B细胞。

这些细胞通过表达特定的抗原受体和细胞因子,具备更强大的免疫功能。

抗体的产生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蛋白质,也叫免疫球蛋白。

它们具有特异性结合抗原的功能,并能够调节免疫应答。

抗体的产生经过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抗原刺激:当病原体入侵机体时,抗原会刺激免疫细胞,引发免疫应答。

2.B细胞激活:抗原刺激下,特异性识别抗原的B细胞被激活,并进入增殖和分化的过程。

中南大学《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在线作业答案

中南大学《医学免疫与微生物学》在线作业答案
2.NK细胞表面具有鉴别意义的标志是: 3分
A.CD3-、CD56+、CD16+
B.CD3+、CD56+、CD8-
C.CD3+、CD4+、CD28+
D.CD3+、CD8+、CD28+
E.CD3-、CD34+、CD117+
★标准答案:A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3分评语:
3.MHC限制性表现在: 3分
B.成纤维细胞
C.DC
D.Mφ
E.B细胞
★标准答案:C;D;E
☆考生答案:C;D;E
★考生得分:6分评语:
3.组成B细胞共受体的成分包括6分
A.CD19
B.CD21
C.CD28
D.CD40
E.CD81
★标准答案:A;B;D
☆考生答案:A;B;D
★考生得分:6分评语:
4.关于CTLA-4分子;正确的是: 6分
☆考生答案:A;B;C;E
★考生得分:6分评语:
3.对佐剂的叙述正确的是:6分
A.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B.是常用的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
C.可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D.可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
E.可增强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
★标准答案:A;C;D;E
☆考生答案:A;C;D;E
★考生得分:6分评语:
B.所需离子相同
C.C3转化酶的组成相同
D.激活物质相同
E.膜攻击复合物的形成及其溶解细胞效应相同
★标准答案:E
☆考生答案:E
★考生得分:3分评语:
10.机体免疫自稳功能失调;可引发:3分
A.免疫缺陷病

[所有分类]抗原的概念

[所有分类]抗原的概念
凡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致敏的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抗体或致敏的淋巴 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a. 正性应答导致抗体或/和效应T细胞的产生 b. 负性反应则引起抗原特异性的无反应状态, 即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2.抗原分子具备两种特性: 一是免疫原性, 二是抗原性 抗原的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指抗原物质能诱导产生免疫应答,即诱导 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最常用的佐剂——弗氏佐剂 不完全佐剂:石腊油、羊毛脂 完全佐剂:石腊油、羊毛脂、结核杆菌 佐剂增强免疫应答的机制—— ① 改变抗原物理性状,增加抗原在体内的 滞留时间。 ② 通过刺激单核-巨噬细胞,增加对抗原的 加工和呈递能力。 ③ 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从而增强 和扩大免疫应答能力。

佐剂的应用——
诱导免疫耐受的一般规律: 1 抗原本身的特性 —— 非聚合物容易诱导耐受; 佐剂诱导正性免疫反应; 右旋多肽诱导耐受而左旋的易诱导免疫反应。 2 宿主年龄 —— 年龄越小越容易诱导耐受。 3 免疫抑制药剂与抗体 —— 辅助诱导抗原特异的免疫耐受。 4 诱导途径和方式—— 静脉、口服、低剂量的抗原的反复注射。

应用与科研和疫苗。 ② 用与抗肿瘤和慢性感染的辅助治疗。
小结:
一、抗原的免疫原性 名词: 免疫原 完全抗原 半抗原 抗原决定簇 antigenic determinant 表位 epitope 1. 化学基础 化学组成 分子量 化学结构 2. 宿主因素 异种性 遗传性 免疫佐剂 adjuvant 抗原进入途径 二、抗原的抗原性 1. 特异性 (specificity) 抗原决定基的性质, 数目和空间构型影响与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2. 交叉反应 (cross reaction) 不同抗原有相同的表位, 不同表位有类似结构。 3. 反应特点 特异性 可逆性 非共价结合 4. 亲和力(affinity) , 亲合力( avidity)

简述T细胞和B细胞的主要功能

简述T细胞和B细胞的主要功能

简述T细胞和B细胞的主要功能
T型细胞和B型细胞是免疫系统的两大支柱,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促进人体免疫力,降低感染的风险,维持人体健康。

T细胞(T淋巴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出来的一种免疫细胞,也是最重要的淋巴细胞,其主要功能是杀死细菌、毒素和病毒感染的细胞,并帮助B型细胞产生抗体来对抗病毒等外来微生物的侵害。

T 细胞有很多种,它们起着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分别是激活T细胞、调节性T细胞和记忆性T细胞。

激活T细胞是细胞媒介的免疫反应的核心部分,它能够识别病毒感染的细胞,并释放出抗原特异性的活性物质调节免疫细胞反应。

调节性T细胞可以分泌抑制细胞因子,减少T淋巴细胞的反应,防止过度免疫反应,维护机体的稳态。

记忆性T 细胞可以快速应答抗原,一旦机体遇到相同的抗原,记忆性T细胞可以快速识别到并发起强烈的反应,加快免疫反应的速度,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B型细胞是另一种淋巴细胞,也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细胞,它们不能直接杀死病原体,而是分泌抗体,与外来的微生物结合,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把外来的病原体包裹起来,使其更易被机体免疫细胞杀死。

B细胞还可以通过分泌特殊的结构性蛋白刺激T细胞,从而促进T细胞产生抗原特异性活性物质,激活免疫反应。

总的来说,T型细胞主要负责杀死外来的病毒和细菌,调节免疫系统的反应,而B细胞的主要功能则是分泌抗体,作为机体的一种防御,来抵抗病原体的侵袭。

这两种细胞相互配合,形成我们机体的免
疫系统,保护机体免受病毒和细菌的侵害,保持人体健康。

因此,培养和保护T型细胞和B型细胞是我们保护健康的最重要的方法,通过均衡饮食、及时充足的休息、提高心理素质、多运动等方式,以及定期检查免疫功能,均可以有效保护T细胞和B细胞,维护人体健康。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流程图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流程图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流程图免疫系统是人体内一套非常复杂的防御系统,它由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能够识别并清除入侵的病原体,维护机体的稳态。

免疫系统主要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部分,它们协同工作,共同保护着我们的身体。

下面我们将通过流程图来了解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的工作原理。

首先,我们来看细胞免疫的流程。

当机体受到外界病原体的侵袭时,先是由巨噬细胞将病原体吞噬入细胞内,然后将其降解为抗原肽段,并通过MHC分子呈递在细胞表面。

接着,T细胞中的CD4+辅助T细胞识别并结合MHC-II分子呈递的抗原肽,激活并分化为不同功能的效应T细胞。

效应T细胞分为Th1和Th2两个亚群,Th1细胞主要介导细胞免疫应答,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和杀伤病原体;而Th2细胞则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促进B细胞的活化和抗体产生。

同时,CD8+细胞识别并结合MHC-I分子呈递的抗原肽,激活并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直接杀伤感染的细胞。

细胞免疫通过T细胞的介导,直接清除感染的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体液免疫的流程。

当机体受到病原体侵袭时,B细胞通过表面的抗原受体识别并结合病原体的表位,激活并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这些抗体会与病原体结合,中和病原体毒素,促进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吞噬和杀伤,最终清除病原体。

另外,B细胞还可以分化为记忆B细胞,长期保存在体内,一旦再次受到相同病原体的侵袭,能够迅速产生大量抗体,加速清除病原体,起到免疫记忆的作用。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免疫系统。

细胞免疫主要清除细胞内感染的病原体,体液免疫则主要清除体液内的病原体,两者相互协作,共同保护着机体的健康。

同时,免疫系统的异常也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比如自身免疫病、感染病等。

因此,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是机体免疫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两大部分,它们通过复杂的信号传导和细胞分化,共同保护着我们的身体。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
汇报人:XXX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体液免疫过程 • 细胞免疫过程 •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协同作用 •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中的调节机制
01
体液免疫过程
抗原识别
1 2
抗原呈递
抗原通过与体内抗原提呈细胞结合,由抗原提 呈细胞将其带入淋巴系统。
抗原识别
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通过 其表面的T细胞受体(TCR)识别抗原。
要点一
抗体类别转换
要点二
抗体亲和力成熟
在抗体类别转换过程中,B细胞通过 其表面表达的类别转换酶(classswitching enzyme)改变抗体的类 别,以产生更有效的抗体。
在抗体亲和力成熟过程中,B细胞通 过突变其BCR以优化其与抗原的结合 能力,提高抗体的亲和力。
要点三
记忆B细胞形成
记忆B细胞在体内长期存在,当再次 接触相同抗原时,它们能够更快地响 应并产生抗体。
自身组织的攻击。
抑制性B细胞的作用
01
抑制抗体分泌
02
抑制炎症反应
抑制性B细胞(Breg)能够抑制抗体 分泌,从而防止过度的免疫反应。
Breg细胞还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 减轻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
03
促进免疫耐受
Breg细胞还可以促进免疫耐受,使得 机体能够容忍外来抗原和避免对自身 组织的攻击。
杀伤肿瘤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能够识别并杀伤肿瘤细胞,阻止肿瘤细胞的生 长和扩散。
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
分泌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2、IL-4、IL-10等,这些细胞因 子能够调节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增强免疫应答。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教案讲义: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人教版)教案讲义: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含答案

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学习目标] 1.概述细胞免疫的过程。

2.认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一、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1.细胞免疫的概念: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①被病原体(如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

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

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判断正误(1)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2)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将病原体消灭()答案(1)×(2)×任务一:分析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1.探究细胞免疫的研究历程资料1:1883年,俄国学者梅契尼科夫提出原始的细胞免疫学说,他认为吞噬细胞是执行抗感染免疫作用的细胞。

资料2:1942年,蔡斯和兰德施泰纳用致敏豚鼠血清给正常动物注射后做结核菌素免疫实验,结果没有出现阳性反应。

当转输淋巴细胞后,结核菌素反应出现阳性结果。

证实了此免疫反应是由淋巴细胞引起的。

此后,科学家将细胞免疫的概念改为由淋巴细胞引起的特异性免疫,这是现代的细胞免疫概念。

资料3:1974年,辛克纳吉和杜赫提证实小鼠T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的靶细胞时,不仅需要特异性识别抗原种类,而且同时需要识别MHC分子,这种现象也称为MHC限制性。

注:当细胞被病原体感染时,细胞降解抗原并将其加工成抗原多肽片段,再以抗原肽-MHC 复合物的形式表达于细胞表面,供T细胞识别。

资料4:1980年莱因茨和斯基洛斯曼根据分化标志和功能将T细胞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两个亚群。

此外,研究发现被抗原呈递细胞激活的辅助性T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可以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增殖,进而分化为具有效应功能的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

Ag

Ag

RBC
自身抗体
67
C 5b
C 8
C9
激活补体 红细胞膜
独特型抗原
• T细胞抗原识别受体(TCR)及BCR或Ig的V 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氨基酸顺序和空间构象, 可诱导自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这些 独特的氨基酸序列称为独特型(idiotype Id)抗原而成为自身免疫原,所诱生的抗体
称独特型抗体。
根据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 来源分类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抗原的特异性
1、抗原的特异性:即免疫原性的特异 性和抗原性的特异性。
三、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 抗原表位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 的化学基团,它是TCR/BCR及抗 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又称表 位( epitope )。
抗原的结合价
抗原决定基
抗原的结合价(antigenic valence )是指能和抗体分 子结合的功能性决定基的数目。半抗原为一价,而天然抗 原一般是大分子,由多种、多个抗原决定基组成,是多价 抗原,可以和多个抗体分子交互结合。
COOH
抗体:针对N 端1~17氨基酸 残基
*B细胞表位是天然的, *位于分子的表面或转折处 *为构象决定基或顺序决定基 *是抗原分子的三级结构
* T细胞表位是 抗原提呈细胞 加工提呈的抗 原肽 *呈线性排列
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特性比较
T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表位受体
TCR
BCR
MHC分子
必需
无需
免疫佐剂:选择--- 弗氏佐剂:IgG
明矾佐剂:IgE
第三节 抗原的种类
根据产生抗体时需否Th细胞 参与而分类
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而 分类
(一)根据产生抗体时需否Th细胞参与而分类

抗原基础知识

抗原基础知识

抗体
记忆B细胞
抗原的两种基本特性
抗原分子具有两种特性:
免 疫 原 性 (immunogenicity)— 抗 原 分 子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特性。
免 疫 反 应 性 (immunoreactivity)— 抗 原分子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T 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 特性,又称为抗原性或反应原性。
1、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Immunogenicity is the ability to induce a humoral and /or cell mediated immune response, including induce production of antibody and effector lymphocytes.
抗原的特异性:
(一)、抗原决定基 (antigenic determinant)
抗原分子中与抗体特异性结合或被淋巴 细胞抗原受体识别的特殊化学基团,称 为抗原决定基,又称表位(epitope)。
抗原决定基是抗原分子与相应抗体或致 敏淋巴细胞结合的基本单位。
表位的性质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抗原与机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越远,组织结构的差 异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具有异物性的抗原物质可分三大类: ①异种物质:各种病原微生物、动物血清、植物蛋
白质等 ②同种异体物质:ABO血型、Rh血型、HLA抗原等 ③自身抗原:外伤、感染、药物等因素导致自身组
织成分的结构发生改变;隐蔽性抗原(在胚胎期 未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过的物质如精子、眼晶状 体等)释放入血。
(二)理化性质
1、大分子量
>10kD 免疫原 >100kD 强免疫原 <10kD 弱免疫原

免疫系统中B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与相互作用

免疫系统中B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与相互作用

免疫系统中B和T淋巴细胞的功能与相互作用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支重要的队伍--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会帮助我们识别和抵抗各种病原体,比如细菌、病毒等等,保护我们的健康。

B和T淋巴细胞就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并通过相互作用来发挥免疫作用。

一、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白细胞,它主要存在于淋巴结、脾脏和骨髓等器官里。

B淋巴细胞通过识别病原体的表面抗原来发挥免疫作用,它会产生特异性抗体,结合并中和病原体,使其失去活性或排出体外。

B淋巴细胞的另一个重要的功能是记忆作用。

当B淋巴细胞遇见一个病原体后,一部分B淋巴细胞将会转化成记忆B细胞,这些记忆B细胞会长时间保存关于这个病原体的信息,在再次出现时可以快速反应,产生更多的抗体。

二、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另一种白细胞,主要存在于胸腺、淋巴结、脾脏等器官里。

T淋巴细胞分为几种亚型,如辅助T细胞、杀伤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等等。

辅助T细胞主要在免疫应答初期发挥作用,它通过识别病原体的表面抗原并与B细胞相互作用,促进B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

杀伤性T细胞则促进宿主细胞在病原体感染后清除感染细胞,保护宿主健康。

调节性T细胞则帮助维持免疫系统的平衡,避免过度免疫反应或自身免疫反应。

三、B细胞和T细胞的相互作用B细胞和T细胞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来发挥免疫作用。

辅助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用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当B细胞识别到一个病原体时,它会将病原体的表面抗原呈递给辅助T细胞。

辅助T细胞会通过识别这个抗原,激活并增殖,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进行免疫应答。

由于这种相互作用,B细胞可以更快、更准确地产生特异性抗体,为我们的免疫系统提供更好的保护。

除此之外,T细胞和大多数B细胞通常需要作用在抗原递呈细胞上才会对抗原做出反应。

抗原递呈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等,它们负责将病原体的表面抗原呈递给T细胞和B细胞,以期启动免疫应答。

免疫细胞知识点总结

免疫细胞知识点总结

免疫细胞知识点总结一、免疫细胞的类型1. T 淋巴细胞T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重要细胞,它们主要负责调节和调控免疫系统的应答。

T 淋巴细胞分为几种亚型,包括辅助 T 细胞(Th 细胞)、细胞毒性 T 细胞(Tc 细胞)、调节性 T 细胞(Treg 细胞)等。

它们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或直接接触靶细胞来调节免疫应答和清除感染病原体。

2. B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另一类重要细胞,它们主要负责产生和分泌抗体来识别和清除入侵体内的病原体。

B 淋巴细胞在感染后会不断分化和成熟,最终分化为成熟的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来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3. 巨噬细胞巨噬细胞是一类具有很强吞噬能力的白细胞,它们能够识别和摄取体内的病原体和异物,并将其分解为小颗粒。

巨噬细胞还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来调节免疫应答,是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4. 树突细胞树突细胞是一类专门负责"呈递"抗原的细胞,它们主要分布在组织和器官的边缘位置,如皮肤、黏膜等。

树突细胞能够识别和摄取体内的抗原,然后将其呈递给 T 淋巴细胞,从而启动免疫应答。

5. 自然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是一类具有细胞毒性活性的淋巴细胞,它们主要负责清除体内的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通过释放细胞毒素来识别和杀死异常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重要"杀手"。

二、免疫细胞的功能1. 识别和清除病原体免疫细胞通过识别和清除体内的病原体来保护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侵害。

它们能够识别病原体表面的抗原,并通过吞噬、分泌抗体、细胞毒性作用等方式来清除病原体,保护人体免受感染。

2. 调节免疫应答免疫细胞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来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方向。

它们能够增强或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保持免疫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3. 记忆作用免疫细胞具有一定的记忆功能,能够在初次感染后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并在再次遇到相同病原体时快速反应,从而保护人体免受二次感染的侵害。

简述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简述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简述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细胞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感染病原体或异常细胞的免疫反应过程。

它涉及多种免疫细胞、信号分子和机制的协同作用。

以下是细胞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1. 抗原显示:在感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它会被抗原呈递细胞(抗原提呈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吞噬或摄取,并在其表面陈列病原体的抗原片段,这也被称为抗原处理。

2. 抗原呈递和识别:抗原提呈细胞将抗原片段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结合,形成MHC-抗原复合物,在细胞表面展示出来。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其他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并与其结合。

3. T细胞活化:抗原片段与MHC-抗原复合物结合的细胞,在周围的淋巴组织中寻找与之特异性识别的T细胞。

激活的T细胞通过其T细胞受体(TCR)与MHC-抗原复合物相互作用,从而激活T细胞。

4. 细胞因子释放和信号传递:激活的T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如干扰素、白介素等,向周围环境传递免疫信号。

这些细胞
因子能够刺激并引导其他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功能。

5. 效应细胞杀伤:活化的T细胞通过与目标细胞相互作用,引发效应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如细胞毒性T细胞(CTL)或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

这些效应细胞能够杀伤感染病原体或异常细胞。

6. 记忆细胞生成: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一部分活化的T细胞和记忆B细胞会生成记忆细胞。

这些记忆细胞具有更快速、更强烈的免疫应答能力,以便在下一次感染中更快地抵御病原体。

细胞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感染病原体的重要免疫反应过程,其关键步骤是抗原显示、抗原呈递和识别、T细胞活化、效应细胞杀伤以及记忆细胞生成。

这些步骤的协同作用能够协调和加强机体对感染病原体的免疫防御能力。

兽医免疫学作业题(有答案的)

兽医免疫学作业题(有答案的)

兽医免疫学网上作业题作业题一一、选择题1.免疫的概念是( D )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的功能 B.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 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D.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E.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2.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D )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 D.反复感染 E.免疫增生病3.免疫原性较好的物质其分子量一般大于( B )A.5KuB. 10KuC. 20KuD. 50Ku4.下列哪种物质免疫原性最强( B )A.蛋白质B.多糖 C.染色质D.DNA5.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是( A )A.抗原决定基B.抗原的大小C.抗原的电荷性质D.载体的性质E.抗原的物理性状6.动物来源的破伤风抗毒素对人而言是( C)A.半抗原B.抗体C.抗原D.既是抗原又是抗体E.超抗原7.IgG的重链类型是( B )A.αB.γC.δD.εE.μ8.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 E )A.VHB. VLC. CHD.CLE. VH 和 VL9.能与肥大细胞表面FcR结合,并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Ig是( E )A.IgAB. IgMC. IgGD.IgDE. IgE10.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是( C )A.IgAB. IgMC. IgGD.IgDE. IgE11.在免疫应答过程中最早合成的Ig是( B )A.IgAB. IgMC. IgGD.IgDE. IgE12.下面哪一类Ig参与粘膜局部抗感染( A )A.IgAB. IgMC. IgGD.IgDE. IgE13.SIgA为( D )A.由二个IgA单体与J链组成 B. 由一个IgA单体与J链组成 C. 由二个IgA单体与J链和分泌片组成D. 由一个IgA单体与J链和分泌片组成E. 由五个IgA单体与J链组成14.介导NK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发挥ADCC效应的Ig主要是( C )A.IgAB. IgMC. IgGD.IgDE. IgE15.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补体成分激活顺序是( D )A.C123456789B. C145236789C. C124536789D.C142356789E. C13245678916.不参与C5转化酶形成的补体成分是( B )A. C4B. C5C. C3 D.C2 E.B因子17.能抵抗病毒的感染、干扰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称为( C );能刺激不同的造血干细胞,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称为( B );能直接造成肿瘤细胞死亡的细胞因子称为( D );能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称为( A );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统称为( E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用化学方法使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 与组织或细胞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结合, 进行定性定位检查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2)酶免疫测定
(enzyme immunoassay,EIA)

将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对底物高效催化作用 结合起来,根据酶作用底物后显色,以颜色变化判 断试验结果,可经酶标测定仪作定量分析。 常用于标记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碱性磷酶(alkaline phosphatase)等。
2. 沉淀反应 (precipitation neaction)

定义:可溶性抗原与抗体结合,在 两者比例合适时,可形成较大的不 溶性免疫复合物。在反应体系中出 现不透明的沉淀物,这种抗原抗体 反应称为沉淀反应。
(1)单向免疫扩散
(single immunodiffusion)

在凝胶中进行的沉淀反应。
(immunoelectrophoresis)


分成两步,即先进行电泳,再进行琼脂扩散。
先将样品加入琼脂中电泳,将抗原各成分依电泳速 度不同而分散开。然后在适当的位置上沿电泳方向 挖一直线形槽,于槽内加入含有针对各种抗原混合 抗体液,让各抗原成分与相应抗体进行双向免疫扩 散,可形成多答卷沉淀线。 此法进行血清的蛋白种类分析。对于免疫球蛋白缺 损或增多的疾病的诊断或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BAS-ELISA Nhomakorabea
使用生物素-亲合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作为指示剂,组成一 新的生物放大系统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敏感度。 可用来检测多种抗原抗体系统如细菌病毒肿瘤细胞表面抗原

一个亲合素(avidin)分子可以结合4个生物素分子 (biotin)。结合非常稳定。亲合素和生物素都可与抗全、酶、 荧光素等分子结合,而不影响后者的生物活性。一个抗体分 子可偶联90个生物素分子,通过生物素又可连接多个亲合素。 因此大提高检测的敏感度。 目前应用生物-酶标亲合素系统,它是通过生物素标记抗体连 接免疫反应系统,同时借助生物素化酶或酶标亲合素引入酶 与底物反应系统。

1.直接凝集(direct agglutination):将细菌或红细胞 与相应抗体结合产生的细菌凝集或红细胞凝集现象。
可用于传染病诊断如肥达氏反应(Widal reaction)诊断 伤寒病。或利用血细胞凝集现象检查血型。

2.间接凝集(indirect agglutination):用可溶性抗原包 被在乳胶颗粒或红细胞表面,与相应抗体混合出现的凝 集现象。 如用γ球蛋白包乳胶颗粒检测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血清中的 类风湿因子,用甲状腺球蛋白包被乳胶颗粒用于检测甲 状腺球蛋的抗体。 也可以将抗体吸附到乳胶颗粒上检查临床标本中的抗原, 如细菌或真菌性脑膜炎抗体包被的乳颗粒,一旦与含有 相应抗原的脑脊液混合,便可发生凝集。
它们与抗体结合不影响抗体活性。这些酶具有一定 的稳定性,制成酶标抗体可保存较长时间。 常用的方法有酶标免疫组化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 前者测定细胞表面抗原或组织内的抗原;后者主要 测定可溶性抗原或抗体。




夹心法(sandwich assay):将已知的特异 抗体包装在固相载体(塑料板凹孔或纸片

四、免疫学检检测的应用
1.疾病的诊断

(1)感染性疾病 (2)免疫缺陷病 (3)自身免疫病 (4)超敏反应性疾病 (5)肿瘤

二、淋巴细胞的测定
(一)淋巴细胞的类别鉴定

1. 尼龙棉分离法


2. E花环分离法
3. 洗淘法 4. 流式细胞术
(二)淋巴细胞功能测定
1. T细胞功能测定

(1)T细胞增殖试验 (2)细胞毒试验 (3)皮肤试验 (1) B细胞增殖试验 (2)抗体形成的细胞测定
2. B细胞功能测定
上),加入待检标本,标本中的抗原即可
与载体上的抗原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材料
后加入该抗原的酶标记抗体,洗去未结合
的酶标抗体,加底物显色,用酶免疫检测
仪测量颜色的光密度。

可定量测定抗原。

间接法(indirecr ELISA):常用于检查 特异抗体。 先将已知特异抗原包被固相载体,加入待 检标本(可能含有相应抗体),再加入酶 标抗Ig的抗全(即第二抗体),经加底物 显色后,根据颜色的光密度计算出标本中 抗体的含量。
第八章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学检测
一、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一)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1.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特异性


可逆性
可见性
2.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电解质


酸碱度
温度
(二)抗原-抗体反应的基本检测方法
1.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定义:细菌、红细胞或表面带有抗原的乳 胶颗粒等都是不溶性的颗粒抗原,当与相 应抗体结合,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凝集团 块,即称为凝集反应。

3. 补体参与的反应


溶血反应(hemolytic assay)、
补体介导的细胞毒试验(complement mediated cytotoxicuty test) 补体结合试验(complement fixation test)。

4.用标记抗体或抗原 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 (1)免疫荧光技术(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

(2)双免疫扩散试验
(double immunodiffusion)

在琼脂板上按一定距离打数小孔,在相 邻的两孔内分别放入抗原和抗体材料。
当抗原和抗体向四周凝胶中扩散,在两 孔间可出现2~3条沉淀线。 本法常用于抗原或抗体的定性或定量检 测,或用于两种抗原材料的抗原相关性 分析。


(3) 免疫电泳
将抗体混入加热溶解的琼脂中,倾注于玻片上,制成含 有抗体的琼脂板,在适当位置打孔,将抗原材料加入琼 脂板的小孔内,让抗原从小孔向四周的琼脂中扩散,与 琼脂中的抗体相遇形成免疫复合物。当复合物体积增加 到一定程度时停止扩散,出现以小孔为中心的圆形沉淀 圈,沉淀圈的直径与加入的抗原浓度成正相关。 本方法简便,易于观察结果,可测定抗原的灵敏度(最 低浓度)约为10~20μg/ml,常用于定量测定人或动物 血清IgG、IgM、IgA和C3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