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的转折

合集下载

政治建设的挫折和发展

政治建设的挫折和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1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 (11.10——12.15
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的讲话。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 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 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 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各种必要的 法律, …… 邓小平
让我们说一说知道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今年是“文化大革命”爆发40周年,请你根据本节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
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1958)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59 —1963) 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64~1965) 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5)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78—1982)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3—1987)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88—1992)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3—1997)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8—200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03—2005)
性质: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
家以及各族人民带来灾难深重的内乱.
在批斗中,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悲愤地抗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 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 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你们这样做, 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民,为什么不让我 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C.党的民主集中制严重破坏
D.国家法律遭到严重破坏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China Watch》一书中 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 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 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 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 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②1999年,“依法治国”被写入宪法。中国进入建 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 ③规范政府行为,使“民告官”有了法律依据
100921
案件几乎涉及所有 行政管理领域
27125
37.84%
35.93%
1992年 2001年
1989年 后“民 告官” 案件概 况
32.38%
受案数
28.61%
原告撤诉率 原告败诉率
合作探究

某县大上工业、房产开发项目,征地、拆迁风 暴席卷城区、乡镇。村民反映县政府违法批地 、非法征地。村民将县政府和城乡建设局告上 了法庭,认为该局颁发的拆迁许可证违法。
你认为上述案例村民能上诉吗?法律依据 是什么?并请你为此案例开出解决此类问 题的处方 能上诉。据《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 可以民告官。“处方”:政府行为要规范, 要依法行政;要倾听人民呼声,增强民本 意识。
时 间
第五届 第六届 第七届 第八届 第九届 第十届 1978-1982 1983-1987 1988-1992 1993-1997 1998-2002 2003-2008
制定\修订的法律
18部 7部 13部 10部 73部 115部
从1979年到2008年,中国总共通过了400多件 全国性的法律及关于法律的决定,地方人大及 其常委会制定了近8000件地方性法规。
材料:①十年来,我国90多万个村委会都建立起以村委会选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的转折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的转折

高考题
1、“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建 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 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②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③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 境中,容易将党内正常的意见分歧看做是阶级 斗争的反映,并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 ④权力过分集中、个人崇拜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 C.①1、原因 ①根本原因: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 斗争为纲”的恶果 ②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中 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 复辟的现实危险 ③林彪、江青等人的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 错误 ④导火线: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 瑞罢官〉》
2、全面发动: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分别通 过了“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 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3、表现①造反派夺取党政大权,建立革命委 员会,这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 倒退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遭到摧残 4、影响: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2、十年“文革”给党和人民最深刻的教训是 ( ) A.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制度建设 B.必须打破个人崇拜 C.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必须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A
重点问题分析: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与历史教训 1、原因 (1)主要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 为纲”。党内“左”倾思想在1957年后逐渐占了上风。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1958年在经济建设上 急于求成,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 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对国内形势作了过于严 重的估计,使“左”倾错误不断积累和发展,终于导 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国际因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局势动荡, 各种政治力量发生分化和改组,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 系趋向紧张。面对着侵略威胁的压力,党对战争危险 作了严峻估计,这些成为影响党在指导思想上转为以 阶级斗争为纲的重要因素。

2012高中历史 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件 人民版必修1

2012高中历史 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件 人民版必修1

的有效实施。要做好普法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
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从“法制”到“法治”的转变意味着什么? 提示:“法制”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法治”是依法治国的简 称。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前提条件,依法治国必须健全社
会主义法制,使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其他
领域都有法可依。一字之差表明中国进入建设法制化社会的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
知识点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6.(2010·福州高一检测)1999年宪法修正案指出:“中华
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 规定的重大意义是( )
A.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正式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C.确立了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极大提高了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这一规定
下列推理最正确的是(

A.甲:不对,一五计划后社会主义制度才基本确立 B.乙:对的,三大改造后的人民实现了当家做主
C.丙:不对,三大改造后中国仍是新民主主义经济
D.丁:对的,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解析】选D。本题考查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三大改造
后,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起来,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
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
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 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法律化、制度化,使这种制度
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
的改变而改变。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的报告(1997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的讲话为哪次会议的召开作了准备?这

专题四 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专题四   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专题四第二课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型:新课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课标导学】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的学习,从正反两个方面科学认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难点:“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严重破坏。

【基础梳理】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1.中国共产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56年9月,北京)背景:①在中国基本确立。

②探索建设之路成为党和人民面临的一个全新课题。

内容:(1)依据: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的变化。

(2)任务:①提出加强社会主义,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②重申中共和各民主党派“”;③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活动能够“”;④强调全党要坚持党的,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意义:是探索中国的一个良好的开端。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1966-1976年),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文章,公开点名批判北京市政府负责人;这件事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

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了“”和《》,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

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二、伟大的历史转折1.在徘徊中前进:“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家的政治工作一度处于徘徊的局面。

邓小平同志的《》的重要讲话,成为中国共产党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2.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思想:重新确立了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2)政治:停止使用“”的错误口号,及时果断地把全党和全国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上来,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

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政治发展历程

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政治发展历程

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政治发展历程辛亥革命被称为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政治的现代化和民主化道路的开启。

然而,辛亥革命后中国的政治发展历程经历了很多曲折和波折,从封建帝制到共和民主,再到军阀混战和内战连连,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这一历程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与选择。

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迎来了短暂的民主时期。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

国民党成为党国政府唯一合法执政党,迅速推动立宪政治和由宪政转向民主政治。

但是,整个时期政治和经济都陷入混乱和危机之中,国共两党矛盾激化,加上共产党在中国的崛起,导致整个国家陷入分裂局面。

1927年,国共两党的分裂和“北伐”失败,标志着中国进入了长期的内战和动荡时期。

1931年,日本侵入中国东北,拉开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这场战争把分裂的中国重新凝聚起来,也成为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前奏。

1949年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全国进入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时期。

中国先后实行了计划经济、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政策,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不断推进。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提倡科技创新和国力强盛,这些政治和经济的改革与变化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和环境影响。

然而,中国的政治和经济改革还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

政治上,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仍需要更深的政治改革,包括依法治国和民主化。

经济上,中国经济的发展依然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和转型,进一步提高经济的质量和效益。

此外,中国还需要处理好国际关系和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以及交流。

综上所述,辛亥革命后的中国政治发展历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从封建帝制到共和民主再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和社会变革。

但中国人民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实践证明,中国有信心和能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持续走向更加繁荣、稳定和和谐的未来。

人民版必修1课堂设计高中历史高中历史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学案

人民版必修1课堂设计高中历史高中历史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学案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标要求] 1.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

2.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

一、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挫折1.正确探索:中共八大(1)背景:1956年底,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2)时间:1956年。

(3)内容:①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

②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③坚持党的______________,发扬党内民主,反对个人崇拜。

(4)意义: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好开端。

思考1 简述“文革”时期我国的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摧残的原因?2.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1)原因:①20世纪60年代中期,党内指导思想的“左”倾错误不断发展。

②毛泽东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2)导火线:姚文元发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章。

(3)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召开。

(4)性质:“文革”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内乱。

(5)对民主法制的破坏:①造反派冲击党政机关,全国陷入空前的社会大动乱之中。

②各地建立革命委员会,形成党政合一、政企合一的一元化领导体制。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都被破坏。

思考2 “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建设的危害?二、历史的伟大转折1.背景(1)“文革”结束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一直处于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2)邓小平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实际上成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2.内容(1)思想路线:确立了解放思想、____________的指导思想。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高考历史母题揭秘(必修一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必修一专题四: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共0分)1.(2011年11月江西四市联考10题)1982年发行的我国宪法大全套,是新中国邮票的精品之一。

其中该宪法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下列表述中正确的选项是A.它强调保护公民财产以及人身权利 B.村民自治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C.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 D.我国公民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答案】A【点拨】本题考查新时期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

仔细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材料“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表明宪法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和私有财产的安全和不受侵犯。

2.(2011年9月湖北重点中学起点考试21题)每年的“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的工作报告,盘点过去一年的收获,阐明未来一年的方向。

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报告中的词汇从“斗争”转向“和谐”,如,1978年前特别是“文革”期间往往有感情色彩强烈的词汇,比如恶毒、小丑、一小撮、倒行逆施等;90年代出现“依法治国”“服务”等词汇,“经济”高频率出现;进入21世纪,“科学发展观”“全面小康”等新词不断涌现。

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有①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②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③社会的发展进步④坚持改革开放政策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点拨】每一个词汇都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反映时代特征。

通过分析材料,把握阶段特征,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历史现象。

题干强调了改革前后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C为正确选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并没有发生变化,都是人民内部的矛盾,①项错误。

3.(2011年11月烟台期中2题)2011年3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宣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我国立法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历史性转折
文革期间,《毛主席语录》 共发行10亿 册,是中国发 行量最大的出版物。 文革期间,发行毛主席像章 22亿个,国人平均每人4个。 买者:毛主席教导我们,一 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给我 一包烟。 卖者:毛主席教导我们,枪 杆子里出政权。找你五毛钱。
红卫兵运动对公民的人身基本权利的践踏
老舍,著名作家。1966.8.24跳 北京太平湖溺死。
刘少奇曾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悲愤 地抗议道: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 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我要捍卫国家 主席的尊严,谁要罢免我,要通过全国人大, 你们这样做,是在侮辱我们国家。我个人也是公 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宪法保障每一个公民的 人身权利不受侵犯。 思考:刘少奇以什么为武器进行抗争?为什么 在当时没有起到作用? 因为文革中,造反派全面夺权使社会处于无政府 状态,公检法无法开展工作,公民的基本人权被 肆意践踏,宪法遭到破坏, 民主法制遭到践踏。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转折

景: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文革”结束后,由于没有能够及时地在 根本思想上清理“左”的错误, 党和国 家工作处在徘徊中前进局面

容:
Hale Waihona Puke 思想路线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政治路线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工作重点转
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组织路线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 导集体 改革开放 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挫折
——文化大革命
原因:党内指导思想的“左” 倾错误的发展。 毛泽东对形势的错误判断 林彪、江青集团利用和助长毛泽东的错误 导火线: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的发表
标志: “五一六通知” 《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高中历史 第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件 人民版必修1

高中历史 第2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课件 人民版必修1

二、历史的伟大转折 1.背景:“文革”结束后,由于没有从思想上彻底 背景: 文革”结束后, 清理“文革”的错误, 清理“文革”的错误,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了在 徘徊中前进的局面; 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召开的 中央工作会议上, 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提出要彻 底纠正“文革”错误;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 底纠正“文革”错误;邓小平作了题为《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想, 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 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
课时作业
1.“文革”时期民主与法制遭到严重摧残的主要原 文革” 因是 A.全国处于无政府状态 B.极“左”思潮的泛滥 C.红卫兵组织建立 D.许多人被抄家、批斗 许多人被抄家、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在极“ 在极“左”思潮的严重影响下,导致了A、C、D三 思潮的严重影响下,导致了A 项的情况,因此选B 项的情况,因此选B项。 ( B )
5.你如何理解“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间的 你如何理解“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 关系的? 关系的? 依法治国” 以德治国”互相联系、 提示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互相联系、 互相补充。 依法治国” 互相补充。“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和维护 人民各项权利的重要保障; 以德治国” 人民各项权利的重要保障;“以德治国”是提高 人民的思想觉悟和法律意识,使人民自觉遵守法 人民的思想觉悟和法律意识, 律、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二者互相结合, 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二者互相结合, 统一发挥作用, 统一发挥作用,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 发展和完善。 发展和完善。
2.“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文化大革命”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 (1)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把社会主义 原因 世纪60年代中期 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 社会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 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 错误地认为党中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已面 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2)导火线:1965年,姚文元发表《 评新编历史剧 (2)导火线:1965年 姚文元发表《 导火线 》 〈海瑞罢官〉 。 海瑞罢官〉 (3)发动: (3)发动: 1966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发动 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 和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文化大革命” 的全面发动。 的全面发动。

窗棂

窗棂

(2)提出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
(3)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任务。
二、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
1.十年大动乱(1966年——1976年)
(1)原因:
1、毛泽东错误地估计了当时国内 的阶级斗争形势,“左”倾错误的 进一步发展 2、野心家林彪、江青等的推波助 澜
(2)导火线:1965年《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3)标志: 两次会议的召开和两个文件的通过
材料一:毛泽东认为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都将 存在,并企图复辟资本主义,这是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 源。他要求全党对资产阶级斗争问题要年年讲、天天讲。 号召“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材料二:1964年,毛泽东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进一步 提出“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 当权派”。
为发展和完善Leabharlann 会主义民主 政治,党和国家主要采取了 哪些措施?我们国家的民主 法制建设又取得了哪些成就?
时间 1980 年
会议 政治局扩大 会议 五届五次 中共十五大
治国方略
意义 初步构想
领导制度改革
八二宪法 依法治国
1982 年
1997 年 1999 年
总章程 正式提出 以国家根本 大法形式确 定
第二组 图片
的一次重大倒退,非法夺权造成党政领导机关 陷于瘫痪,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
第三组 图片 第四组 图片
3.公民的基本人权的肆意践踏,宪法遭到破坏;
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遭到破坏。
思考:现在我们要从这个历史事件中
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如何才能避免这 种悲剧的重演呢?
九届二次
把依法治国 写进宪法
成就: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人教必修一)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人教必修一)

一、主要内容
思想路线的转折 政治路线的转折 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的转折
二、历史意义
伟大转折 新道路 新时期 新时代
发展完善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确立
1980年8月政治局扩大会议 1982年11月全国人大 五届五次会议
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
1999年3月全国人大 九届二次会议
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 1982 .11
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 法》,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
中共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1997.9
①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 思想。②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1999.3
正式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 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 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四 川 省 岳 池 中 学 吴 才 银
程 及政 其治 历建 史设 性的 转曲 折折 历
课标要求:
了解“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 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列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 方略的重要意义
基本要求:
了解“文革”中民主和法制遭受严重破坏的典型史 实;知道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法制方针、宪法的修 订、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进宪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的史实。
发展要求:
了解中国八大召开的背景和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提 出的主要任务;运用史实来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 性和艰巨性;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说 明政治民主化和法制化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
良好开端中共八大的召开来自1956.9)我们党已经领导人民取得了以农业、手工业 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全面的决定 性的胜利。这就表明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 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社会主义的社会制 度在我国已经建立起来了。 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 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 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共“八大” 决议

高中现代史表—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

高中现代史表—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
2.中美关系正常化:⑴原因:①美国方面:由于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失败;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使之不得不重新考虑改善对华关系。②中国方面:面临新的战略抉择。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形成严重威胁。改善中美关系,既可应付苏联威胁,又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统一有利。改善中美两国关系成为双方的共同战略要求。③乒乓外交:1971年中美开展“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它成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良好契机。⑵经过:①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会谈。随后中美两国同时发表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将访问中国,以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②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双方都认为要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反对霸权主义威胁。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实质上承认了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影响:《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978年12月,中美双方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1979年元旦,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从此实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⑶影响: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中美关系的逐步缓和。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后,直接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国际上出现一个同中国建交的热潮,终于打破了从50年代以来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我国外交的新局面,这对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中日邦交正常化。⑴原因: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推动;日本许多友好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2)概况: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宣布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随后日本断绝与台湾当局的“外交关系”。⑶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历史新篇章。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维护亚洲与世美关系敌对紧张:美国继续敌视中国,利用台湾问题搞“两个中国”阴谋,继续在台湾海峡进行军事活动;发动侵越战争,从南面威胁中国。

新新学案系列: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学案(人民版必修1)

新新学案系列:4.2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学案(人民版必修1)

材料五%文革(期间&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说%政治 岂 纲要#&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即$%凡是毛主席作 出 的
由革委会指派'
!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 的 两 报 一 刊 社 论 !学 习 文 件 抓
政 权 机 构 瘫 痪 &公 检 法 被 砸 烂 &人 大 代 表 不 再 由 选 举 产 生 &而
!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
%! 国 的 一 项 基 本 政 治 制 度
$-共 同 纲 领 .规 定 各 少 数 民 族 聚 居 的 地 区 %实 行 民
民族区域自治 !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确立 #!./(年宪法正式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
" " " " "
%协 商 制 度
!./% 年 中 共 提 出 '长 期 共 存 %互 相 监
探 究 目 标中 共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召 开 的 背 景!内 容 和
其常委会职权范围 内 的 许 多 重 大 事 项&如 %大 跃 进(+人 民 公

材料一!.$$年"月$日&华 国 锋 批 准 由 !人 民 日 报#+
委会没有开过一次 会&各 级 人 大 被 革 命 委 员 会 所 取 代&国 家
情 景 与 问 题 阅 读 下 列 材 料 $
被压缩'))在长达)年多的时间里&三届全国人大及其 常 意义&

社等&不再提交人大 及 其 常 委 会 讨 论&全 国 人 大 的 组 织 机 构

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及历史性转折

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及历史性转折

三、历史的伟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全会召开奠定了基础
内容
确立了解放思想、实
思想路线 事求是的指导思想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 纲”工作重点转移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上来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 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1966年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疯狂的红卫兵运动
上海市委书记陈丕 显和市长曹荻月,以王洪 文为首的上海工人 革命造反司令部等 造反派组织召开打 倒市委大会,夺取 上海市委领导权, 接着,全国掀起全 面夺权风暴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
史海探究
1980年意大利女 记者法拉奇问邓小平 “今后中国如何避免 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 的悲剧发生?”
假如她采访你, 你将怎样回答?
这上这要受要从了制 封从度 建制方 主度面 义方解的决影面问响解题,决。包我括问们个题过人。去迷我信的、一们家些过长制去制度或,的家实一长际 作些风制,甚度至,包实括际干部上职受务了终身封制建。主我义们现的在影正响在研,究包避 免括重个复这人种迷现信象、,准家备长从制改革或制家度长着作手。风我,们甚这个至国包家 有主和括免几义社干重千的会年 法 主部复封 制 义职这建 。 的务种社 现 法终现会在制的我。身象历们只制,史要有。准,认这缺真样我备乏建,们从社立才现改会社能在革主会解义 主决正制的 义问在度民 的题研着主 民。和 主”究手社 制[ 避。会 度 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 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 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 和社会主义的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 问题。”

《社 会主 义政 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说课稿

《社 会主 义政 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说课稿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和说板书设计这八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是高中历史必修模块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在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历程,包括初期的积极探索、遭遇的挫折以及后来的调整与改革。

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材在编排上,以时间为线索,依次阐述了不同时期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重要事件和政策,为学生呈现了一个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

同时,教材还配备了丰富的图片、史料等资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说学情授课对象是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这一相对较为抽象和复杂的内容,学生可能在理解和把握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此外,由于学生生活的时代背景与所讲述的历史时期存在较大差异,可能会导致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和兴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及贴近生活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主要历程和重要事件。

(2)理解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曲折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3)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总结历史经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史料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客观评价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高一历史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

高一历史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一、新中国的成立
二、开创政治建设新阶段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建立标志:1954年一届人大的召开 2、中共领导的多党 ①初步确立:1949年一届政协 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②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
③完善发展:1956年中共提出“八字方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针” ①初步确立:1949年《共同纲领》 ②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民主政治建设 的重大挫折】 1956 中共八大 良好开端 1966 【历史的 伟大转折】 1976 1978 【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1982 1997 1999 依法治国 发展完善
“文革”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大挫折 伟大转折
政 治 建 设 的 趋 势
伟 大 转 折
(1)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2)加强经济文化建设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 上 邓 小 平 讲 话
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1)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重大转折; 1、背 景
①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10) ②党和国家工作处在徘徊中前进局面(两个凡是) ③ 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 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全会召开奠定了基础。 2、内容(拨乱反正)
时间
(1)中共“八大”的探索(1956.9)----良好开端;
(1)主要内容: (2)评价: 是党在全国执政后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个良 好的开端,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及社会 主义建设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2)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政治的践踏----重大挫折; 原因:思想上的“左”倾错误,毛泽东把一定范围内存在 的阶级斗争进一步扩大化,错误地认为党和国家已 经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 导火线 开始的标志 过程: 中央文革小组——领导机构;红卫兵运动——发展; 造反夺权(上海)——高潮;迫害老同志。

高三复习专题四政治建设的曲折(二)

高三复习专题四政治建设的曲折(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八大” 继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民族团结
健全法制
多党合作 发扬民主
良 好 开 端
二、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根本原因: 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 (2)导火线: 《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1、概况 (3)标志: 两次会议的召开和两个文件的通过 (4)结束: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粉碎 (5)性质: 一场由……错误发动,被……利用,
灾难深重的内乱.
2、民主法制遭受严重破坏
3、教训
二、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背景:
中央工作会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思想路线: 重新确立指导思想
政治路线: 停止……,转移……
拨乱反正
2、内容: 组织路线: 形成新的领导集体
改革开放: 经济建设
3、意义: 伟大的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 时期,政治建设进入新时代。
我们身边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以宪法为核心的 社会主义法律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系框架基本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史海探究
1980年意大利女 记者法拉奇问邓小平 “今后中国如何避免 类似文化大革命这样 的悲剧发生?” 假如她采访你, 你将怎样回答?
(1)确立 了依法治国 的基本方略
(2)制定了大批法律及其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 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 告中指出:“建设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 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 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 秩序地推进。” 联系民主政治建设 的曲折历程谈谈我们对 江泽民讲话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重大挫折——文化大革命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 斗争为纲”的恶果 ②毛泽东对国内形势的错误判断,认为党中 央出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 复辟的现实危险 ③林彪、江青等人的利用和助长了毛泽东的 错误 ④导火线: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 瑞罢官〉》
2、全面发动: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 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分别通 过了“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 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3、表现①造反派夺取党政大权,建立革命委 员会,这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的一次重大 倒退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 度遭到摧残 4、影响:使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 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1、召开:1978年 2、内容: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指导思想 ②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 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③组织路线: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④经济路线: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3、意义: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 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它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③中国从此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从 此进入一个新阶段
考点二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的转折
一、正确探索——中共八大 ①背景: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 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三大 改造完成,实现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 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②内容:正确分析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 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国内各民 族团结;重申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意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开 端
2、十年“文革”给党和人民最深刻的教训是 ( ) A.必须高度重视民主制度建设 B.必须打破个人崇拜 C.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必须正确判断社会主要矛盾
答案:A
重点问题分析:
“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与历史教训 1、原因 (1)主要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 为纲”。党内“左”倾思想在1957年后逐渐占了上风。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1958年在经济建设上 急于求成,1959年庐山会议上的“反右倾”斗争, 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以后对国内形势作了过于严 重的估计,使“左”倾错误不断积累和发展,终于导 致“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2)国际因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局势动荡, 各种政治力量发生分化和改组,中国同周边国家的关 系趋向紧张。面对着侵略威胁的压力,党对战争危险 作了严峻估计,这些成为影响党在指导思想上转为以 阶级斗争为纲的重要因素。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的发展 1、1982年,修订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 的总章程 2、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3、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把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进宪法 4、基本形成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高考题
1、“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建 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其发生的原因是 ①毛泽东对国内形势估计错误 ②党内出现了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③中共由于长期处于战争和激烈的阶级斗争环 境中,容易将党内正常的意见分歧看做是阶级 斗争的反映,并采用阶级斗争的方法处理 ④权力过分集中、个人崇拜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D
(4)决不能把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问题扩大化 和绝对化。
特别提示:“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 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 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留给我 们最深刻最基本的教训是:在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坚决反对 “左”的错误。
三、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大力加强民主政治建设, 其主要措施有 ( ) ①提出“有法可依”等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政治协商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 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1946年的政协会议,达成了国共两党联合执政的决 议 B.建国初期,人民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C.“文革”期间,政协工作陷于瘫痪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政协工作得到恢复和改进 答案1、A 2 、A
(3)其他因素: ①民主法制不健全:“文化大革命”的发生与 党内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的逐步发展,党的民主 集中制以及集体领导原则的削弱和破坏有关。 ②我国实行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也是 “文革”发生的原因之一。 ③我国长期以来的专制传统影响深远,缺乏民 主传统。 2、历史教训 (1)必须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2)必须坚持依法治国,这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 家的基本方略。 (3)必须坚持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禁 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个人专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