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4.治疗实施:采用中药、针灸、推拿、食疗等多种中医治疗方法;
5.疗效评价:定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6.随访与健康教育: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提供健康指导。
五、具体治疗方案
1.慢性胃炎
(1)中医辨证:脾胃虚弱证、湿热蕴结证、气滞血瘀证等;
(2)治疗方案: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等;
(3)疗程:3个月为一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调整。
六、保障措施
1.加强中医药政策宣传,提高患者对中医诊疗的认识;
2.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3.完善中医药质量控制体系,确保医疗安全;
4.加强中西医结合,促进优势互补;
5.深化医改,优化中医药服务价格和医保政策。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第1篇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一、方案背景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医药在防治疾病方面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为充分发挥中医在诊疗优势病种方面的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二、目标病种
本方案针对以下中医优势病种进行诊疗:
1.慢性胃炎
2.
5.肠易激综合征
三、诊疗原则
1.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特点,注重个体化治疗;
2.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
3.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4.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
四、诊疗流程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病史,了解病情发展、治疗经过及生活习惯等;
2.诊断: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进行中医辨证诊断;
(2)治疗方案: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食疗调理等;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第一部分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第一部分在中国传统医学中,中医诊疗方案是基于经验总结和理论指导,适用于不同的病症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以下是22个专业中医诊疗方案的第一部分,涵盖了95个病种。
1.脑血栓中医诊断:中医常根据患者的脉象、舌苔和病史来判断是否为脑血栓。
中医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黄连素、天麻素等,并结合中药膏剂进行外敷治疗。
2.高血压中医诊断:通过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分析其体质、病史以及舌苔来确定高血压的中医诊断。
中医治疗:中医常采用药物及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如用黄芪、丹参等中草药配制汤剂。
3.糖尿病中医诊断:通过检查患者的血糖水平、尿糖及分析病史和舌检等来确定糖尿病的中医诊断。
中医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如用黄芪、苦瓜、火麻仁等进行治疗。
4.肺癌中医诊断: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肺部CT扫描结果,配合舌诊和脉诊等来确定肺癌的中医诊断。
中医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如用黄芪、石膏、板蓝根等进行治疗。
5.胃癌中医诊断: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胃镜检查结果,配合脉诊和舌诊等来确定胃癌的中医诊断。
中医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如用山楂、大黄、柴胡等进行治疗。
6.鼻窦炎中医诊断:通过询问病史和检查患者的鼻窦CT扫描结果,配合舌诊和脉诊等来确定鼻窦炎的中医诊断。
中医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如用黄芪、苍术、熟地等进行治疗。
7.肝癌中医诊断: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肝功能检查结果,配合脉诊和舌诊等来确定肝癌的中医诊断。
中医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如用黄芪、山楂、柴胡等进行治疗。
8.冠心病中医诊断: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心电图和脉诊等来确定冠心病的中医诊断。
中医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如用丹参、三七、黄连等进行治疗。
9.食管癌中医诊断: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胃镜检查结果,配合脉诊和舌诊等来确定食管癌的中医诊断。
中医治疗:中医常采用中药治疗方法,如用黄芪、石膏、柴胡等进行治疗。
10.胃溃疡中医诊断:通过询问病史和检查患者的胃镜检查结果,配合舌诊和脉诊等来确定胃溃疡的中医诊断。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中医诊疗方案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病种,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中医诊疗方案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涵盖了各种疾病和病因。
本文将为读者介绍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
中医学对疾病的分类主要依据病因、病位和病机进行,病因是指导致疾病的主要原因,病位是指疾病在人体中的发生和发展的部位,病机是指疾病的发展过程和病理变化。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医诊疗方案常分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24个专业。
一、内科类1. 气管炎2. 哮喘3. 肺结核4. 肺炎5. 支气管扩张6. 消化性溃疡7. 肝炎8. 肠炎9. 胃炎10. 胆结石11. 冠心病12. 高血压13. 低血压14. 心绞痛15. 心律失常16. 中风17. 糖尿病18. 痛风19. 内分泌失调20. 失眠21. 神经衰弱22. 抑郁症23. 痿病24. 肾炎二、外科类1. 痔疮2. 疝气3. 瘢痕疙瘩4. 外伤5. 蚊虫咬伤6. 烧伤7. 切口感染8. 骨折9. 腰肌劳损10. 颈椎病11. 肩周炎12. 跌打损伤13. 关节炎14. 风湿性关节炎15. 骨质疏松症16. 痛风病17. 黑斑18. 痤疮19. 脓肿20. 痈疽21. 慢性溃疡22. 白癜风23. 痤疮24. 银屑病三、妇产科1. 子宫颈糜烂2. 子宫脱垂3. 卵巢囊肿4. 月经不调5. 更年期综合症6. 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7. 子宫肌瘤8. 妇科炎症9. 子宫内膜异位症10. 脱发11. 卵巢功能减退12. 乳腺增生13. 乳腺癌14. 不孕不育15. 难产16. 宫外孕17. 流产18. 妊娠呕吐19. 妊娠中毒症20. 胎动不安21. 宫颈癌22. 产后抑郁症23. 妇科肿瘤24. 产后恶露不利四、儿科1. 感冒2. 咳嗽3. 发热4. 肺炎5. 哮喘6. 消化不良7. 腹泻8. 食欲不振9. 营养不良10. 发育迟缓11. 脾虚12. A型流感13. 手足口病14. 百日咳15. 肺结核16. 小儿疳积17. 湿疹18. 尿床19. 小儿遗尿症20. 病毒性心肌炎21. 婴儿腹泻22. 新生儿黄疸23. 小儿斜视24. 小儿脱肛五、眼科1. 近视2. 远视3. 散光4. 眼睑垂坠5. 眼结膜炎6. 青光眼7. 眼球突出8. 玻璃体浑浊9. 视网膜脱落10. 视神经炎11. 夜盲症12. 白内障13. 眼底出血14. 角膜溃疡15. 干眼症16. 眼屈光不正17. 黄斑病变18. 眼球扭转19. 角膜炎20. 痛眼病21. 眼外伤22. 白瞳病23. 老年性黄斑变性24. 角膜混浊六、耳鼻喉科1. 中耳炎2. 鼻炎3. 鼻窦炎4. 鼻窒息5. 咽喉炎6. 声带息肉7. 音聋8. 耳鸣9. 鼻出血10. 鼻息肉11. 鼻中隔偏曲12. 鼻咽癌13. 鼻咽淋巴瘤14. 咽部异物15. 扁桃体炎16. 梅核气17. 漏斗胸18. 喉癌19. 气管食管瘘20. 咽喉肿瘤21. 鼻疽22. 打呼噜23. 眩晕病24. 嗓子疼痛以上即为24个专业105个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目录,这些方案是中医学通过几千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406种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目录
分科 序号
2 2 2 2 2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4 4 4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7
脱疽(闭塞性动脉硬化)
18
脱疽(糖尿病性足病)
19
臁疮(下肢溃疡)
20
水火烫伤(烧伤)
21
毒蛇咬伤(蝮蛇咬伤)
1
不孕病(多囊卵巢综合征)
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62
慢肾风(慢性肾小球肾炎)
63
尿血病(隐匿型肾小球肾炎)
64
肾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65
肾劳(慢性间质性肾炎)
66
慢性肾衰(慢性肾脏病4~5期)
67
狼疮性肾炎
68
水肿病(成人微小病变肾病)
69
水肿病(特发性膜性肾病)
70
痛风肾病(尿酸性肾病)
71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
72
疾病 对应序号
疾病名称
1
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
2
风温肺热病(病毒性肺炎)(轻症)
3
布鲁氏菌病(慢性期)
4
登革热
5
肺痨(耐多药肺结核)
6
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
7
急性咳嗽病
8
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9
慢性咳嗽病
10
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
11
肺炎喘嗽(支原体肺炎)
12
哮病(支气管哮喘)
12
目痒病(变应性结膜炎)
13
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4
青盲(视神经萎缩)
15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一、病种概述与诊断本诊疗方案针对的是中医优势病种——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慢性炎症病变,临床表现为上腹不适、饱胀、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诊断为“胃痛”、“胃痞”等范畴。
根据四诊合参,结合现代医学检查手段,可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
二、中医辨证分型根据中医理论,慢性胃炎可分为以下几个证型:脾胃虚寒型:症状表现为胃痛喜温喜按,空腹时痛甚,得食则缓,泛吐清水,神疲乏力,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肝胃不和型:胃痛常因情志因素诱发,嗳气、反酸,胸胁胀满,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胃阴不足型:胃痛隐隐,口燥咽干,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胃络瘀血型:胃痛较剧,痛有定处,食后痛甚,或有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
三、治疗方案选择根据辨证分型,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
以中药内服为主,辅以针灸、推拿等外治法,同时结合饮食与生活方式调整。
四、中药处方与剂量脾胃虚寒型:选用温中健脾、和胃止痛的方剂,如黄芪建中汤、理中丸等。
肝胃不和型:选用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四逆散等。
胃阴不足型:选用养阴益胃、生津止痛的方剂,如益胃汤、一贯煎等。
胃络瘀血型:选用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方剂,如失笑散合丹参饮、桃红四物汤等。
具体药物剂量应根据患者体质、病情轻重及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务必遵循中医辨证论治原则。
五、针灸与推拿方法针灸与推拿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根据辨证分型选用相应穴位及手法。
针灸:脾胃虚寒型可选用足三里、中脘、神阙等穴;肝胃不和型可选用期门、太冲等穴;胃阴不足型可选用三阴交、太溪等穴;胃络瘀血型可选用血海、膈俞等穴。
推拿:通过按摩腹部及背部相应穴位,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止痛消食的作用。
推拿手法应轻柔,避免损伤胃黏膜。
六、饮食与生活方式建议饮食建议: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可根据辨证分型适当选用食疗方,如脾胃虚寒型可选用生姜、红枣等温性食物;胃阴不足型可选用山药、百合等养阴食物。
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一、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症状包括咳嗽、流鼻涕、发热等。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邪入侵人体引起的,治疗时注重辨证施治。
1. 中医诊断: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法来确定病因及病位。
根据患者的症状,可以辨明病邪的性质,如风寒、风热等。
2. 中医治疗:根据辨证结果,中医采用药物治疗、针灸疗法或使用中草药等方法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等症状,可选用麻黄汤加减的方剂进行治疗。
二、失眠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持续入睡的症状,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或心神受损引起的。
1. 中医诊断: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法来确定病因及病位。
根据患者的舌象、脉象、症状等,可以辨明患者失眠的具体原因。
2. 中医治疗:针对失眠的不同原因,中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肝火旺盛引起的失眠,可选用柴胡泻肝汤进行治疗。
同时,饮食调理和良好的作息习惯也是中医治疗失眠的重要方面。
三、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指胃肠功能紊乱所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中医认为消化不良是因为脾胃功能失调或脾胃虚弱引起的。
1. 中医诊断: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法来确定病因及病位。
根据患者的舌象、脉象、症状等,可以辨明患者消化不良的具体原因。
2.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消化不良主要采用中草药调理脾胃功能、调整消化系统的功能。
例如,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可以选用四君子汤进行治疗。
同时,饮食调理和养生习惯的改变同样重要。
四、高血压高血压是指人体动脉压力持续升高的一种疾病,严重时会引发心脑血管并发症。
中医认为高血压是由肝火上炎、肾阴虚等因素引起的。
1. 中医诊断: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法来确定病因及病位。
根据患者的舌象、脉象、症状等,可以辨明患者高血压的具体原因。
2. 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高血压主要采用中草药调理肝火上炎、滋养肾阴等方法。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中医病种:颈腰膝痛
中医诊疗方案:
一、治疗方式
1、中药疗法:
根据不同的病情,使用不同的中药组合来进行治疗。
(1)活血化瘀方:桔梗、当归、白芍、玄参、防风、赤芍、荆芥、何首乌、石膏、熟地、半夏等
(2)温补调理方:枸杞子、炙甘草、当归、赤参、茯苓、白术、人参、党参等
(3)活血助活方:阿胶、红花、川芎、乌头、当归、党参、桂枝、熟地、芍药、白芍等
2、拔罐疗法:运用拔罐的手法,对病灶穴位进行拔罐治疗,能够活血化瘀,调理气血,舒经活络,改善肌肉疼痛状态。
3、拔罐推拿疗法:运用一定的拔罐手法对不同的穴位进行拔罐推拿的操作,可以刺激穴位,调理血肿,改善疼痛状态,祛除病痛。
4、内外治法:
(1)内服中药:针对症状,注重调理血液循环,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改善病痛状态。
(2)外用中药:采用中药调剂,以外敷的形式,可以起到封闭、补活、修复等作用,改善症状,促进恢复。
二、注意事项
1、预防:预防运动损伤,加强身体锻炼,注意调节饮食,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规律作息,保护好腰部,注意身体保健。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独具特色且源远流长的医疗体系,其中中医诊疗方案是中医医生根据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中医诊疗方案包括22个专业和95个病种。
下面是这些方案的合订版,详细介绍了每一个专业和病种的基本概况和诊疗原则。
一、内科类1.呼吸内科: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平喘化痰。
2.心血管内科:主要针对心脏和血管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调畅气血。
3.消化内科:主要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炎、胃溃疡等。
治疗原则是健脾和胃,清热解毒。
4.肝胆内科:主要针对肝胆系统疾病,如肝炎、胆结石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化痰祛瘀。
5.肾病内科:主要针对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结石等。
治疗原则是补益肾气,利水除湿。
6.血液内科:主要针对血液系统疾病,如贫血、白血病等。
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益气养血。
7.免疫学:主要针对免疫系统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治疗原则是祛风清热,调和阴阳。
二、外科类1.骨科:主要针对骨骼系统疾病,如骨折、骨质疏松等。
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补益肾气。
2.神经外科:主要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如颈椎病、脑卒中等。
治疗原则是通经活络,祛风散寒。
3.泌尿外科:主要针对泌尿系统疾病,如尿路感染、尿毒症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利湿,破瘀通淋。
4.耳鼻喉科:主要针对耳鼻喉系统疾病,如鼻窦炎、中耳炎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疏风散寒。
5.皮肤科:主要针对皮肤疾病,如湿疹、银屑病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祛风燥湿。
三、妇产科类1.妇科:主要针对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不调、子宫肌瘤等。
治疗原则是调经养血,温经通络。
2.产科:主要针对孕期和分娩过程中的疾病,如胎动不安、产后血晕等。
治疗原则是调和气血,活血化瘀。
四、儿科类1.小儿内科:主要针对小儿内脏系统疾病,如肺炎、腹泻等。
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补益元气。
2.小儿外科:主要针对小儿外伤和畸形,如脱臼、先天性心脏病等。
22 个专业 95 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
22 个专业95 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一、脑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1)1.1中风病(脑梗死)急性期诊疗方案 (3)1.2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诊疗方案 (10)1.3痴呆(血管性痴呆)诊疗方案 (15)1.4眩晕诊疗方案 (21)1.5肝豆状核变性诊疗方案 (25)1.6头痛(偏头痛)诊疗方案 (30)1.7假性延髓麻痹诊疗方案 (36)二、急诊科中医诊疗方案 (41)2.1外感发热(上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43)三、心血管科中医诊疗方案 (47)3.1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 (49)3.2病毒性心肌炎诊疗方案 (53)四、精神科中医诊疗方案 (57)4.1不寐(失眠)诊疗方案 (59)4.2郁病(抑郁症)诊疗方案 (67)五、肺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73)5.1风温肺热病(非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方案 (75)5.2咳嗽(感冒后咳嗽或感染后咳嗽)诊疗方案 (79)5.3哮病(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82)六、骨伤科中医诊疗方案 (87)6.1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案 (89)6.2单纯性胸腰椎骨折诊疗方案 (93)6.3附骨疽(慢性骨髓炎)诊疗方案 (98)— 1 —6.4骨蚀(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 (104)6.5骨蚀(儿童股骨头坏死)诊疗方案 (113)6.6桡骨远端骨折诊疗方案 (118)6.7锁骨骨折诊疗方案 (127)6.8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 (130)6.9踇外翻诊疗方案 (142)七、针灸科中医诊疗方案 (147)7.1面瘫病(面神经炎)诊疗方案 (149)7.2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 (153)八、内分泌科中医诊疗方案 (159)8.1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门诊) (161)8.2消渴病(2型糖尿病)诊疗方案(住院) (168)8.3消渴病痹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 (178)8.4瘿病眼病(甲状腺眼病、甲状腺相关性眼病)诊疗方案 (186)九、肾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193)9.1劳淋(再发性尿路感染)诊疗方案 (195)9.2肾风(IgA肾病)诊疗方案 (199)9.3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 (203)9.4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早中期诊疗方案 (209)9.5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晚期诊疗方案 (214)十、外科中医诊疗方案 (219)10.1股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方案 (221)10.2脱疽病(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未溃期诊疗方案 (225)10.3脱疽(糖尿病性足病-糖尿病肢体动脉闭塞症)未溃期诊疗方案 (229)10.4蝮蛇咬伤诊疗方案 (235)10.5臁疮(下肢溃疡)诊疗方案 (238)10.6乳痈(急性乳腺炎)诊疗方案 (241)10.7烧伤诊疗方案 (247)十一、风湿科中医诊疗方案 (253)11.1大偻(强直性脊柱炎)诊疗方案 (255)11.2骨痹(骨关节病)诊疗方案 (261)11.3痛风诊疗方案 (269)11.4尪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方案 (274)11.5燥痹(干燥综合征)诊疗方案 (280)11.6阴阳毒(系统性红斑狼疮)诊疗方案 (285)十二、皮肤科中医诊疗方案 (291)12.1白疕(寻常性银屑病)诊疗方案 (293)12.2粉刺(寻常性痤疮)诊疗方案 (298)12.3蛇串疮(带状疱疹)诊疗方案 (302)12.4湿疮(湿疹)诊疗方案 (306)十三、肿瘤科中医诊疗方案 (311)13.1肺癌诊疗方案 (313)十四、血液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323)14.1急性非淋巴(髓)细胞白血病诊疗方案 (325)14.2慢性髓劳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方案 (328)14.3紫癜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方案 (331)14.4紫癜风(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336)十五、眼科中医诊疗方案 (339)15.1白涩症(干眼病)诊疗方案 (341)15.2暴盲(视网膜静脉阻塞)诊疗方案 (344)15.3青风内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诊疗方案 (347)15.4青盲(视神经萎缩)诊疗方案 (350)15.5视瞻昏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诊疗方案 (355)15.6瞳神紧小(虹膜睫状体炎)诊疗方案 (357)15.7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方案 (360)十六、肝病科中医诊疗方案 (365)16.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诊疗方案 (367)16.2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方案 (370)16.3积聚(肝硬化)诊疗方案 (373)16.4急性病毒性肝炎诊疗方案 (377)十七、传染科中医诊疗方案 (381)17.1时行感冒(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 (383)17.2手足口病(普通型)诊疗方案 (386)17.3流行性出血热(轻型)诊疗方案 (396)十八、肛肠科中医诊疗方案 (399)18.1肛痈(肛管直肠周围脓肿)诊疗方案 (401)18.2肛裂病(肛裂)诊疗方案 (405)18.3脱肛病(直肠脱垂)诊疗方案 (409)18.4痔(混合痔)诊疗方案 (415)18.5肛漏病(肛瘘)诊疗方案 (421)18.6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 (425)十九、脾胃科中医诊疗方案 (429)19.1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 (431)19.2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诊疗方案 (435)19.3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诊疗方案 (444)19.4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448)19.5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方案 (453)19.6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456)19.7鼓胀病(肝硬化腹水)诊疗方案 (461)二十、儿科中医诊疗方案 (465)20.1小儿紫癜(过敏性紫癜)诊疗方案 (467)20.2肺炎喘嗽(肺炎)诊疗方案 (470)20.3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疗方案 (474)20.4小儿哮喘(支气管哮喘)诊疗方案 (477)20.5小儿泄泻(小儿腹泻病)诊疗方案 (482)20.6五迟、五软、五硬(脑性瘫痪)诊疗方案 (487)20.7小儿肌性斜颈诊疗方案 (496)二十一、耳鼻喉科中医诊疗方案 (499)21.1暴聋(突发性聋)诊疗方案 (501)21.2鼻鼽(变应性鼻炎)诊疗方案 (505)21.3耳鸣诊疗方案 (509)21.4慢喉痹(慢性咽炎)诊疗方案 (513)21.5慢喉瘖(慢性喉炎)诊疗方案 (517)二十二、妇科中医诊疗方案 (521)22.1绝经前后诸证(更年期综合征)诊疗方案 (523)22.2盆腔炎诊疗方案 (531)22.3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 (542)22.4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 (545)。
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常见病中医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一、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邪侵袭机体引起的,通常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发热等症状。
针对感冒,中医常采用以下诊疗方案:1.方剂治疗:常用的治疗感冒的中药方剂有葛根汤、麻黄汤等,这些方剂具有发汗解表、祛风解表的作用,可以帮助排除体内的寒邪,缓解症状。
2.针灸治疗:针灸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轻症状,并促进疾病的康复。
二、咳嗽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见于哮喘、支气管炎、感冒等疾病。
中医认为咳嗽多是由于风寒或痰热等因素引起的,常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
中医诊疗方案包括:1.方剂治疗:常用的治疗咳嗽的中药方剂有川贝清肺汤、板蓝根颗粒等,这些方剂具有祛痰、平喘、止咳的作用,可以缓解咳嗽症状。
2.推拿治疗:推拿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按摩胸部,调节呼吸道肌肉的张力,改善气道通畅度,减轻咳嗽。
三、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一类常见病,常见症状包括胃胀、食欲不振、腹泻或便秘等。
中医认为消化不良主要是脾胃失调引起的,诊疗方案有:1.方剂治疗:常用的治疗消化不良的中药方剂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这些方剂具有健脾和胃、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消化不良。
2.食疗调理:中医强调饮食调理,根据个人饮食习惯和体质特点,选择适合的食物,如姜汤、八宝粥等,有助于促进消化。
四、失眠失眠是一种睡眠障碍,常见于情绪紧张、压力过大等情况下。
中医认为失眠主要是心神失调、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诊疗方案包括:1.方剂治疗:常用的治疗失眠的中药方剂有安神补心汤、天麻钩藤饮等,这些方剂具有安神、养血、调理心脏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2.睡前调理: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兴奋,适当进行放松活动,如按摩、泡脚等,有助于调整心身状态,促进入睡。
五、湿疹湿疹是一种皮肤病,多由湿热、风邪、虚火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皮肤潮红、瘙痒等。
中医诊疗方案包括:1.方剂治疗:常用的治疗湿疹的中药方剂有龙胆泻肝汤、阿魏酸降脂汤等,这些方剂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湿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湿疹症状。
304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304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温馨提示:该文档是小主精心编写而成的,如果您对该文档有需求,可以对它进行下载,希望它能够帮助您解决您的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以对它进行修改,根据您的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即可。
另外,本小店还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比如工作总结、文案摘抄、教育随笔、日记赏析、经典美文、话题作文等等。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不同的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后续更新。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small master, if you hav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ocument, you can download it, I hope it can help you solve your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it can be modified and adjustedaccording to your actual needs.In addition, the store also provides you with a variety of types of practical information, such as work summary, copy excerpts, education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and so on. 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to the following updates.中医在治疗各种疾病中拥有着独特的疗效和优势,根据《304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医药可以有效治疗多种疾病,包括慢性疾病、急慢性结合型疾病、疑难杂症等。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秉承了千余年的临床经验和医学理论,拥有丰富的病种和诊疗方案。
以下是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的一些例子:1.内科疾病:中医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胃风病、脾胃虚弱、食积等,方案包括调理脾胃、消食导滞等。
2.呼吸系统疾病:中医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肺结核等,方案包括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
3.心血管疾病:中医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等,方案包括降压舒筋等。
4.神经系统疾病:中医治疗失眠、头痛、中风、帕金森病等,方案包括疏肝理气、补脑降火等。
5.耳鼻喉疾病:中医治疗鼻炎、耳鸣、咽炎等,方案包括通窍散结、清热解毒等。
6.眼科疾病:中医治疗眼疲劳、近视、青光眼等,方案包括滋养肝肾、清热明目等。
7.皮肤病:中医治疗湿疹、乾癣、痤疮等,方案包括清热解毒、润肺活血等。
8.骨伤科疾病:中医治疗骨折、关节炎、脊柱疾病等,方案包括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
9.妇科病:中医治疗月经不调、盆腔炎症、子宫肌瘤等,方案包括调经活血、清热利湿等。
10.男科病:中医治疗阳痿早泄、前列腺炎、不育症等,方案包括补肾壮阳、活血化瘀等。
11.儿科疾病:中医治疗发热、便秘、遗尿症等,方案包括清热解毒、调理脾胃等。
12.肿瘤科:中医治疗肺癌、乳腺癌、肝癌等,方案包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这些是仅仅一部分的病种和诊疗方案,中医还拥有更多的专业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尽管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多进展,但中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依然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和信任。
在适用的范围内,中医可以为病人提供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帮助其恢复健康。
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
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中医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中医在许多病种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医院中医科作为一支重要的医疗队伍,具备了治疗许多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优势。
本文将就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加以阐述。
一、肝胆疾病1、临床路径(1)初诊:为患者进行病史及身体状况详细询问,综合分析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诊断:通过对患者的抽血检查、肝功能检测等检查,来诊断肝胆疾病的具体类型和程度。
(3)治疗: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用针灸、中药、推拿等中医方法来治疗疾病,并辅以西医药物。
(4)观察: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定期观察,如诊断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随访:对治疗完成的患者进行随访,倾听患者宣泄情绪,纠正生活习惯,做好肝胆疾病的预防工作。
2、诊疗方案(1)肝炎:治疗方案根据实证、表里、振奋解毒规律,选用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填精补气等治疗方法。
(2)脂肪肝:选用明目、解毒、加强新陈代谢和抗氧化的治疗方案,辅之以适度的瘦身及运动,对脂肪肝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二、心血管疾病1、临床路径(1)初诊:对患者进行身体状况及病史详细询问,采集病例信息。
(2)辅助检查:通过测量血压、心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综合分析病情。
(3)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辨证情况,选择中医针灸、推拿、气功等方法,辅之以西医药物治疗。
(4)随访:治疗完成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加强运动与锻炼。
2、诊疗方案(1)高血压:选用扶正固本、清热祛瘀、通络行血等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2)冠心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借鉴中医疗法进行防治,寻找治疗久远、安全有效的方法。
(3)心律失常:中西医结合,针对个体化选用中药、针灸、调理饮食等治疗方法。
三、呼吸疾病1、临床路径(1)初诊:对患者进行病史详细询问,辨证施治。
304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304个优势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医诊疗方案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辨病辩证、施治原则、药方选用等内容,对于一些疑难杂症和慢性疾病有着独特的疗效。
下面将介绍304个优势病种的中医诊疗方案。
一、呼吸系统疾病方案1、急、慢性支气管炎辨证:表现为咳嗽、气喘、咳痰、胸闷等症状。
施治原则:清肺化痰,活血通络。
方药:防风、杏仁、黄芩、生地、黄芪、桔梗、甘草、茯苓、山药。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方案1、高血压辨证:表现为头晕、头痛、失眠、心悸等症状。
施治原则:疏肝清热,益肾健脾。
方药:茯苓、白术、山药、黄芪、龙胆、何首乌、生地、天冬、川芎、桂皮。
三、消化系统疾病方案1、胃炎辨证:表现为胃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
施治原则:清热解毒,健脾和胃。
方药:人参、茯苓、黄连、黄芩、甘草、白术、炒苦杏仁、木香、橘红。
四、神经系统疾病方案1、帕金森病辨证:表现为肢体震颤、肌肉僵硬、步态异常等症状。
施治原则:舒筋活络,补益气血。
方药:当归、黄芪、枸杞、桑椹、五味子、白术、黄连、石菖蒲、川芎、蒲公英。
五、内分泌系统疾病方案1、糖尿病辨证:表现为多饮多尿、口干、食欲不振等症状。
施治原则:滋阴清热,调理气血。
方药:黄芪、当归、三七、白术、苦瓜、桑叶、玄参、绿豆、枸杞子、人参。
六、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方案1、类风湿关节炎辨证:关节肿痛、活动受限、乏力等症状。
施治原则:祛风活血,舒筋止痛。
方药:乌梅、川芎、当归、黄芪、桑椹、赤芍、杜仲、黄连、蓼蓝、细辛。
七、血液系统疾病方案1、再生障碍性贫血辨证:表现为乏力、皮肤苍白、心悸、耳鸣等症状。
施治原则:补气养血,活血化瘀。
方药:当归、川芎、枸杞、三七、熟地、枸杞、山药、杜仲、鹿角霜、丹参。
八、肾脏疾病方案1、肾结石辨证:表现为腰痛、尿频、尿血等症状。
施治原则:通淋化瘀,利水通关。
方药:淫羊藿、当归、山茱萸、石菖蒲、鸡内金、龟板、牛膝、赤苏子、灯盏花、鱼腥草。
九、妇科疾病方案1、子宫肌瘤辨证:表现为月经不调、腰背酸痛、腹胀等症状。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
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中医作为中华民族医药的宝贵遗产,拥有丰富的疾病诊疗经验和方法。
在中医诊疗中,根据不同的病症和病种,制定了许多针对性的方案。
下面将介绍24个专业10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目录。
一、内科疾病方案1.肺系疾病: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癌等。
2.心脏系疾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
3.脑系疾病:脑中风、偏瘫、失语症等。
4.肝脏系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5.胃肠系疾病:胃溃疡、胃癌、结肠炎等。
6.胰腺系疾病:胰腺炎、胰腺癌等。
7.肾脏系疾病:肾炎、肾结石、肾衰竭等。
8.血液系疾病:贫血、白血病、血友病等。
9.免疫系统疾病: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肌无力等。
二、外科疾病方案1.外伤与骨科病: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
2.神经外科病:颅脑外伤、脑肿瘤等。
3.腹部外科病:阑尾炎、胃肠息肉、胆囊炎等。
4.胸部外科病:肺结核、胸膜炎、肺癌等。
5.泌尿系统疾病: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尿毒症等。
6.妇科疾病: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等。
7.男科疾病:性功能障碍、阳痿、前列腺增生等。
8.皮肤科病:湿疹、银屑病、痤疮等。
三、儿科疾病方案1.儿童传染病方案:水痘、麻疹、风疹等。
2.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方案:婴幼儿肺炎、哮喘、支气管炎等。
3.儿童消化系统疾病方案:胃炎、腹泻、便秘等。
4.儿童泌尿系统疾病方案:尿路感染、脐疝、尿床等。
5.儿童神经系统疾病方案:癫痫、脑瘫、多动症等。
四、妇科疾病方案1.月经不调方案:经量过少、经期延长等。
2.子宫肌瘤方案: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3.不孕不育方案:输卵管堵塞、卵巢功能低下等。
4.更年期综合征方案:潮热、心慌等。
五、男科疾病方案1.阳痿早泄方案:阳痿、早泄等。
2.男性不育方案: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力低等。
3.前列腺增生方案:尿频、尿急等。
六、皮肤科疾病方案1.湿疹方案:潮湿瘙痒、皮疹等。
2.银屑病方案:鳞屑、红斑等。
3.皮疹方案:红点、丘疹等。
常见病和重点病种、优势病种中医诊疗规范
重点专科肾脏科常见病和重点病种、优势病种中医诊疗规范慢性肾炎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
多见于成人,其临床表现主要是长期持续性尿检异常,有蛋白尿、血尿,可有高血压,程度轻重不一,浮肿,有的患者可呈缓慢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最终发生终末期肾衰。
可见于腰痛、水肿等病。
1 诊断依据1.1 起病缓慢,或有急性肾炎史,病情迁延反复。
1.2 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水肿和高血压等表现,病久常有肾功能减退。
1.3 病程中可因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急性发作,呈类似急性肾炎表现。
1.4 肾穿刺病理学检查可证实各种类型慢性肾炎。
2 辨证施治2.1 肺肾气虚,水湿内停证:面浮肢肿,少气乏力,腰膝酸软易感冒。
舌淡边有齿痕,舌苔滑润,脉细弱。
治宜益气固表,化湿利水,方如玉屏风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防风10g 黄芪60g 白术10g 防己10g 甘草6g。
2.2 气血两虚,瘀血内阻证:面色少华或面色晦暗,少气乏力。
咽干燥,大便干结。
舌紫暗,舌苔薄而干,脉细数或细涩。
治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方如参芪地黄汤合泽兰汤加减。
党参15g 黄芪50g 生地10g 丹皮丹参泽泻泽兰益母草怀牛膝各10g。
2.3 肝肾阴虚,湿热留恋证:眩晕,耳鸣,目干涩或视物模糊,口干咽燥,腰脊酸楚,小便黄赤,大便干结。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细带数。
治宜滋补肝肾,清利湿热,方如知柏地黄丸合三妙丸加减。
知母黄柏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各10g 苡仁30g 怀牛膝15g。
2.4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畏寒肢冷,浮肿明显,纳呆,便溏,腰酸腿软。
舌淡胖,脉沉细。
治宜益肾健脾,温阳利水,方如济生肾气丸加减。
制附子肉桂各6g 生地丹皮泽泻山药山萸肉茯苓各10g。
又如肾炎灵合剂(高邮市中医医院协定处方):红参10g 冬虫夏草3g 黄芪10g 白术12g 生熟地各12g 怀山药15g 山萸肉12g 枸杞12g 菟丝子10g 仙灵脾10g 丹参10g等。
3 其他疗法3.2.1 中成药:脾肾阳虚,水湿泛滥证可选用温阳利水类中成药。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痴呆(血管性痴呆)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2002年)。
1.血管性痴呆1.1临床很可能(probable)血管性痴呆(1)痴呆符合DSM—Ⅳ—R的诊断标准,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明显下降,尤其是自身前后对比,记忆力下降,以及2个以上认知功能障碍,如定向、注意、言语、视空间功能、执行功能、运动控制等,其严重程度已干扰日常生活,并经神经心理学测试证实。
(2)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临床检查有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如偏瘫、中枢性面瘫、感觉障碍、偏盲、言语障碍等,符合CT、MRI 上相应病灶,可有/无卒中史。
影像学表现:多个腔隙性脑梗死或者大梗死灶或重要功能部位的梗死(如丘脑、基底前脑),或广泛的脑室周围白质损害。
(3)痴呆与脑血管病密切相关,痴呆发生于卒中后3个月内,并持续6个月以上;或认知功能障碍突然加重、或波动、或呈阶梯样逐渐进展。
(4)支持血管性痴呆诊断:①认知功能损害不均匀性(斑块状损害);②人格相对完整;③病程波动,多次脑卒中史;④可呈现步态障碍、假性球麻痹等体征;⑤存在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1.2可能为(possible)血管性痴呆(1)符合上述痴呆的诊断;(2)有脑血管病和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3)痴呆和脑血管病可能有关,但在时间或影像学方面证据不足。
1.3确诊血管性痴呆临床诊断为很可能或可能的血管性痴呆,并由尸检或活检证实不含超过年龄相关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和老年斑(sP)数,以及其他变性疾患组织学特征。
1.4排除性诊断(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1)意识障碍;(2)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所致的痴呆(如阿尔茨海默病等);(3)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痴呆:(4)精神疾病(抑郁症等)。
注:当血管性痴呆合并其他原因所致的痴呆时,建议用并列诊断,而不用“混合性痴呆”的诊断。
2.痴呆程度评定:采用临床痴呆评定表(CDR)进行程度评定,按照CDR量表=1分为轻度,CDR量表=2分为中度,CDR量表=3分为重度。
中医优势病病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优势病病中医诊疗方案
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在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病病的中医诊疗方案。
1. 感冒和流感
感冒和流感是人们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中医认为,感冒和流感
是由外邪入侵而引起的。
因此,中医诊疗方案主要包括驱邪、发汗
和解表。
具体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汤剂、拔罐和艾灸等。
2. 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医可以通过调整人体阴阳
平衡来控制血压。
中医诊疗方案包括针灸、中药调理和推拿按摩等。
此外,中医还注重改变不良的生活惯,如饮食和作息时间,以帮助
患者降低血压。
3. 高血脂
高血脂是血液中脂肪含量过高的疾病。
中医认为,高血脂是由体内湿热痰浊引起的。
中医诊疗方案主要包括化痰、祛湿和调理脾胃。
患者可以采用中药煎剂、针灸和适当的运动来降低血脂水平。
4. 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中医可以通过调理气血和调整脾胃功能来控制血糖水平。
中医诊疗方案包括针灸、中药调理和推拿按摩等。
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结构和合理的运动,以维持血糖的稳定。
5. 肩颈疼痛
肩颈疼痛是现代人常见的问题,中医诊疗方案主要包括针灸、推拿按摩和火罐疗法。
中医认为,肩颈疼痛是由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因此需要通过调整经络和促进血液循环来缓解疼痛。
总之,中医在许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
不同于西方医学的药物治疗,中医强调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24个专业104种中医临床路径及诊疗方案目录
475
92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中医诊疗方案
484
康复科
93
中风后肩痛(肩手综合征)中医诊疗方案
489
94
膝关节僵硬中医诊疗方案
498
95
中风后吞咽功能障碍中医诊疗方案
504
96
孤独症中医诊疗方案
510
97
腰肌劳损中医诊疗方案
517
98
健忘(轻度认知损害)中医诊疗方案
525
老年病科
99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365
70
胆胀(慢性胆囊炎)中医诊疗方案
369
71
胃缓(胃下垂)中医诊疗方案
374
72
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中医诊疗方案
378
73
食管裂空疝中医诊疗方案
382
74
呃逆病(呃逆)中医诊疗方案
387
75
腹痛病(功能性腹痛)中医诊疗方案
391
76 嗳气病(吞气症、非特异性过度嗳气)中医诊疗方案 395
77
厌食(神经性厌食症)中医诊疗方案
400
78
梅核气(癔球症)中医诊疗方案
405
79
小儿厌食病(厌食症)中医诊疗方案
411
80
小儿汗病中医诊疗方案
416
81
痄腮(流行性腮腺炎)中医诊疗方案
421
82
耳胀(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诊疗方案
427
83
鼻渊(慢性鼻-鼻窦炎)中医诊疗方案
430
耳鼻喉科
84
鼻窒(慢性鼻炎)中医诊疗方案
326
62
风赤疮痍(眼睑湿疹)中医诊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
中医病名:痔(1)症状:①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射血,量多、色鲜红,血不与粪便相混淆。
亦可表现为手纸带血。
②脱垂:便后颗粒状肿物脱出肛外,初期可自行还纳,后期需用手托回或卧床休息才可复位,严重者下蹲、步行、咳嗽或喷嚏时都可能脱出。
③肛门不适感:包括肛门坠胀、异物感、瘙痒或疼痛,可伴有粘液溢出。
(2)体征:肛检见齿线上下同一方位粘膜皮肤隆起,连成整体,质柔软,多位于3、7、11点处。
具备以上第(2)项加第(1)项中的①或②,诊断即可成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联合制定的“痔临床诊治指南”。
西医病名:痔痔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内痔是肛垫(肛管血管垫)的支持结构、血管丛及动静脉吻合发生的病理性改变和移位;外痔是齿状线远侧皮下血管丛扩张、血流瘀滞、血栓形成或组织增生,根据组织的病理特点,外痔可分为结缔组织性、血栓性、静脉曲张性和炎性外痔4类;混合痔是内痔和相应部位的外痔血管丛的相互融合。
(1)临床表现内痔:主要临床表现是出血和脱出,可并发血栓、嵌顿、绞窄及排便困难。
根据内痔的症状,其严重程度分为4度。
Ⅰ度:便时带血、滴血,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无痔脱出。
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脱出,便后可自行还纳。
Ⅲ度:可有便血;排便或久站及咳嗽、劳累、负重时有痔脱出,需用手还纳。
Ⅳ度:可有便血;痔持续脱出或还纳后易脱出。
外痔: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部软组织团块,有肛门不适、潮湿瘙痒或异物感,如发生血栓及炎症可有疼痛。
混合痔:主要临床表现为内痔和外痔的症状同时存在,严重时表现为环状痔脱出。
(2)检查方法①肛门视诊:检查有无内痔脱出,肛门周围有无静脉曲张性外痔、血栓性外痔及皮赘,必要时可行蹲位检查。
观察脱出内痔的部位、大小和有无出血及痔黏膜有无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
②肛管直肠指诊:是重要的检查方法。
Ⅰ、Ⅱ度内痔指检时多无异常;对反复脱出的Ⅲ、Ⅳ度内痔,指检有时可触及齿状线上的纤维化痔组织。
肛管直肠指诊可以排除肛门直肠肿瘤和其他疾病。
③肛门直肠镜:可以明确内痔的部位、大小、数目和内痔表面黏膜有无出血、水肿、糜烂等。
④大便隐血试验:是排除全消化道肿瘤的常用筛查手段。
⑤全结肠镜检查:以便血就诊者、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或本人有息肉病史者、年龄超过50岁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以及缺铁性贫血的痔患者,建议行全结肠镜检查。
(二)证候诊断1.风伤肠络证: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大便秘结或有肛门瘙痒,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2.湿热下注证:便血色鲜,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纳,肛门灼热,重坠不适,苔黄腻,脉弦数。
3.气滞血瘀证:肛内肿物脱出,甚或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则内有血栓形成,肛缘水肿,触痛明显,舌质红,苔白,脉弦细涩。
4.脾虚气陷证:肛门松弛,内痔脱出不能自行回纳,需用手法还纳。
便血色鲜或淡,伴头晕、气短、面色少华、神疲自汗、纳少、便溏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二、治疗方案(一)内治法1、辨证选择口服汤剂(1).风热肠燥证治法:清热祛风,凉血止血推荐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鲜生地、炒枳壳、当归、荆芥炭、地榆炭、粉丹皮、玄参、火麻仁、郁李仁、生大黄(后下)。
(2).湿热下注证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推荐方药:龙胆泻肝汤、五神汤加减,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栀子、黄芩、地榆炭、槐花、甘草。
(3).气滞血瘀证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推荐方药: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加减,生地黄、桃仁、红化、赤芍、乳香、没药、当归梢、白芷、牛膝、秦艽、苍术、甘草。
(4).脾虚气陷证治法:补中益气,升阳举陷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潞党参、黄芪、炒白术、升麻、柴胡、淮山药、白芍、当归、熟地、黄精、甘草。
2、中成药:术后便血可选用六味消痔片、地榆槐角丸、云南白药胶囊、龙血竭胶囊等凉血止血。
术后大便干燥可选用:麻仁润肠丸、麻仁软胶囊÷一清胶囊等润肠通便。
(二)外治法1、中药坐浴熏洗术后首次排便之后,辨证选用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为主的中药坐浴熏洗,利于预防术后创面出血水肿、疼痛。
推荐处方:蒲公英、生侧柏叶、花椒、苦参、芒硝、苍术、生地榆、防风、黄柏、赤芍、生甘草、五倍子。
上药煎取药液,于排便后坐浴熏洗。
2、中药外敷或中药纱条换药(1).术后可选用活血生肌中药纱条换药,每日一次。
(2).术后创面水肿可选用高渗盐水纱条或清热消肿、活血止痛中药外敷,以消肿止痛。
3、中药塞药法便后或睡前或换药时选用栓剂纳肛,如:普济痔疮栓、化痔栓、马应龙痔疮栓等。
4、手术治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1).适应症:非环状混合痔反复出血、脱垂、疼痛,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者。
(2).术前准备①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乙肝五项、丙肝、梅毒及艾滋病检测、胸部X线片、肛门镜检查、心电图,必要时可行腹部超声及结肠镜检查。
②局麻患者可以不禁食,采用其他麻醉须术前禁食4小时以上。
③术前局部备皮,排空直肠。
④填写手术知情同意书。
(3).手术方法:①麻醉选择:一般采用局麻,必要时可采用腰俞麻醉、腰麻等麻醉方法。
②操作方法:麻醉满意后,适当扩肛,指诊及肛门镜全面检查肛门情况,根据痔体大小及分布合理选择手术切口,弯钳提起外痔基底部,放射状锐性分离外痔组织至齿线上,做梭形切口,大弯钳提起并钳夹对应部位内痔,7号线结扎内痔组织。
多个手术切口者需注意保留切口间的肛门皮桥,修剪手术切口,结扎止血,油纱条纳肛,加压包扎固定。
(4).术后常规处理①依据相关麻醉情况处理。
②无需禁食,但忌辛辣炙煿之品。
③术后当日注意出血情况和小便情况,活动出血应及时处理,术后8小时未排小便应采取措施。
④酌用润肠通便药物,防止便秘和粪便嵌塞。
⑤酌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⑥便后坐浴,换药,可选用肛肠综合治疗仪、超声雾化熏洗仪、熏蒸床(坐式)、智能肛周熏洗仪。
⑦观察伤口情况,术后l周,应注意肛门功能情况,注意有无肛门狭窄。
(三)护理:辨证施护1.实证:风伤肠络、湿热下注、气滞血淤型病室室温宜偏凉,空气新鲜,衣被不宜过厚。
有汗出者用温热毛巾擦干汗液,汗退后及时更换衣被,避免对流风。
宜卧床休息,避免劳倦。
对于急躁易怒者要注意调畅情志,要鼓励和安慰患者应静心调养,保持情绪稳定,讲解气滞化火会导致病情加重的道理。
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品如:雪梨,莲藕,荸荠,甘蔗,百合,银耳,花生,蜂蜜等清热化火之品。
夏季暑多夹湿,湿热中阻,因此,有恶心呕吐泄泻者宜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刺激性食品,忌烟酒。
口服中药宜偏凉。
2.虚证:脾虚气陷。
病室宜保温,空气宜流通,注意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
患者情绪易低落情志不畅,护理人员应多关心爱护患者,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
饮食予以甘温补气作用的食品,如牛肉,鱼肉,蛋类,山药,扁豆,豆制品等。
中药宜温热服,服后休息片刻。
三.疗效评价(一)评价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肛肠科诊断疗效标准》治愈:症状消失,痔核消失或全部萎缩,疗效指数≥95%。
显效:症状改善明显,痔核明显缩小或萎缩不全,疗效指数≥75%。
有效:症状轻度,痔核略有缩小或萎缩不全,疗效指数≥30%。
未愈:症状体征均无变化或手术创面未愈合,疗效指数<30%。
(二)评价方法:疗效指数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标准:便血正常 0分轻度 2分带血中度 4分滴血重度 6分射血坠痛正常 0分轻度 2分下坠为主中度 4分坠胀,有轻度疼痛重度 6分疼痛较重脱垂正常 0分轻度 1分能复位痔粘膜正常 0分轻度 2分充血中度 4分糜烂重度 6分有出血点痔大小正常 0分齿线部2-4 7-9 10-11粘膜突起为正常轻度 1分一个痔核超过1个钟表数中度 2分二个痔核超过1个钟表数或一个痔核超过2个钟表数重度 3分三个痔核超过1个钟表数或一个痔核超过3个钟表数四.治疗中的重点、难点1、痔手术切口的选择对外痔及混合痔的外痔部分进行手术切除时,因肛门皱皮肌在肛呈放射状分布,取放射状切口,术后反应轻,创口对合整齐,愈后不影响肛门功能。
外痔多与母痔动脉相应,故切口多选择在截石位3、7、11点。
对于较大的静脉曲张性外痔或女性前侧赘皮外痔.单采用放射状切口,不能切除外痔;若皮瓣留得过多,则术后易发炎、疼痛、皮瓣增生遗留赘皮性外痔;若扩大夹角切除全部外痔,则肛管皮肤损伤过多造成肛管狭窄,为了弥补上述不足,术中可在切口的一侧或两侧加小“>”形切口,剥离边缘静脉丛,缝合固定皮瓣。
若皮辦对合差,易发生疼痛、水肿,皮瓣翘直,愈合缓慢等。
因此术中应注意切口的方位、大小及麻醉,体位改变时切口的变化,以保证创口对合整齐。
2、切口与肛门口径问题外痔及混合痔的外痔部分的手术切除常引起肛门狭窄。
据临床统计:肛管直径平均为±。
平均每切除1/12肛管皮肤,其肛门口径平均缩小±,缩小率为%。
而在切除范围相同的情况下,间隔保留皮桥的多少对肛门口径的影响是不同的。
临床资料显示切除范围相同(均为1/3)而分段不同(即保留皮桥的数量不一样)时,其结果就明显不同.因此一般地说对环状痔手术至少需分3段为妥。
保留肛管皮桥的数量越多,对肛门口径的影响越小。
肛瘘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中医病名:肛漏(肛瘘)(1)肛漏系肛痈成脓自溃或切开后所遗留的腔道。
又称痔漏。
有肛痈病史。
病灶有外口、管道、内口可征。
(2)疾病分类低位肛瘘:单纯低位肛瘘:只有一条管道,且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
复杂低位肛瘘:具两条以上管道,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且有两个以上外口或内口。
高位肛瘘:单纯高位肛瘘:只有一条管道,穿越肛管直肠环或位于其上。
复杂高位肛瘘:管道有两条以上,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且有两个以上外口或内口。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肛瘘诊断标准”。
西医病名:肛瘘(1)症状:反复发作的肛周肿痛、流脓,急性炎症期可发热。
(2)局部检查:视诊可见外口形态、位置和分泌物。
浅部肛瘘肛门周围可触及索状物及其行径。
直肠指诊可触及内口、凹陷及结节。
(3)辅助检查探针检查:初步探查瘘道的情况。
肛镜检查:与亚甲蓝配合使用,可初步确定内口位置。
瘘道造影:可采用泛影葡胺等造影剂,尤其对于复杂性肛瘘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直肠腔内超声:观察肛瘘瘘管的走向、内口,以及判断瘘管与括约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