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年度语文试题(doc 9页)
2021年新高考江苏省语文试题(含解析)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
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
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
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
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
材料一:
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
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
材料二的作者是把莱辛的观点与中国古人的观点进行对比,首先提出“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接着引用中国古人对于绘画和诗歌的议论来证明该观点,指出中国古人划分“丹青”和“雅颂”的界限是一善于状物一善于记事。接着分析莱辛的议论更加深刻,他“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而该观点在中国古代中也有例子可循,举例沈括质疑王维可以通过图画看出乐曲处于那个节拍,提出“凡画乐,止能画一声”的观点,又由此联想到唐诗“欲作三声出树难”的理解,通过这些例子,证明“菜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里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的观点。把中西方艺术观点进行横向对比,突出画作不能表现时间上的“后续”的特点。
2021江苏省卷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docx

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2021.6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5分)1.同音字辨析。
(6分)(1 )jun( )工()马()严)(2 ) ju ( )体()怕()( )(3 )ban伙)搅()牵() ( )2.字词运用。
(8分)(1)用横线划出下列括号里正确的读音。
(3分)坚劲(jin jing)锲(qi qie)而不舍目眩(xuanxuan)追(dao diao)会黄炯(men men)鸡挪(nuo lud)(2 ) 给下列词语和诗句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3)a.截然不同(A.'切断;割断B.段C.阻拦D,截止b.孰为汝多翅乎()A.知道•B.主管C,知识 D.智慧C.终日不成章()A.诗、文、歌曲的段落B.章程;条目C,图章 D.花纹(3)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用的一切……好在新年时显出万物复苏的气象。
B.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C.母亲买菜回来却又翻箱倒柜忙开了。
D.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就有可能发现真理。
3.句子欢乐谷。
(11分)(1)根据语境补充句子。
(7分)①寒食节,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唐代诗人的《寒食》中有这样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
②传统节日“七夕”源自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填出本学期我们学过的古诗中的诗句:迢迢牵牛星,o , 札札弄机杼。
③南宋诗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现自己视死如归,要留下一片赤诚忠心的千古名句7^: ,。
(2)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有吉祥寓意的习俗?(4分)①建筑上雕刻蝙蝠:②中秋节吃月饼:二' 按课文内容填空。
(22分)1.跟随外国文学名著的脚步,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英国作家—的《》,了解到主人公流落荒岛的事,他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古代人做学问,写文章都非常投入,一字一句都反复斟酌,所谓""。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位诗人是唐代著名诗人?A. 杜甫B. 白居易C. 李白D. 王之涣2.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亡羊补牢C. 庖丁解牛D. 杯弓蛇影3. 下列哪个节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愚人节B. 感恩节C. 中秋节D. 情人节4. 下列哪个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西游记》C. 《阿Q正传》D. 《水浒传》5. 下列哪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朝代?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所著。
(×)2. “床前明月光”是杜甫的名句。
(×)3.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
(√)5. “桂林山水甲天下”是指杭州的风景。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庐山谣》的作者是_______。
2.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讲述了_______的故事。
3. “桂林山水甲天下”中的“桂林”位于中国的_______省。
4.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出自李白的_______。
5.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属于_______文学。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庐山谣》的主题思想。
2.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
3. 请简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由来和含义。
4. 请简述《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和道德观念。
5. 请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意义和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床前明月光”这句诗句进行创意写作,不少于50字。
2. 请用“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进行创意写作,不少于50字。
3. 请用《论语》中的教育思想,写一段关于学习的感悟,不少于50字。
4. 请用《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写一段关于英雄人物的描述,不少于50字。
江苏省年度语文考试试题

2011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
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卷必须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M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35分)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_________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3)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6)有朋自远方来,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7)夫战,勇气也。
____________________,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8)____________________,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9)雨浸润了文人墨客多情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杜甫笔下的春夜之雨饱含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_,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笔下的渭城之雨充满离愁。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5分)《铁军情·盐阜情》纪念新四军重建军部七十周年音乐会在央视三套播出。
这场音乐会让全国观众在享受高品位的视听艺术盛.宴的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水绿盐城”的崭.新风貌和独特mèi力。
央视已把这场音乐会成为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的重头戏之一,在央视频道多次播出。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盛.宴______________ 崭.新______________ mèi力______________(2)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历年真题及答案(经典版)

江苏省高考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高亢.引吭.高歌伉.俪沆.瀣一气B. 稂.莠锒.铛入狱阆.苑书声琅.琅C. 孩.提骇.人听闻尸骸.言简意赅.D. 馈.赠功亏一篑.匮.乏振聋发聩.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1)读者欣赏作品清新的故事,却忽略了蕴藏的热情,欣赏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作品隐伏的悲痛,实际上近于___▲_____。
(2)中国古代文化是一座巍峨的高峰,不管我们在儒、释、道哪一条路上行走,___▲_____,最终都必然会在山顶上相逢。
(3)多年前,集团首席执行官就感觉自己___▲_____,在集团迅猛发展、国际市场不断拓展的今天,他的危机感丝毫未减。
A. 南辕北辙异曲同工如临深渊B. 买椟还珠殊途同归如履薄冰C. 南辕北辙殊途同归如履薄冰D. 买椟还珠异曲同工如临深渊3. 请以平实的语言表述下面材料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不超过15个字。
(4分)有个青年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4. 有研究者对200多位作家从发表处女作和代表作的年龄两个方面进行了统计。
比较..图表中两组数据,从作家渐至成熟的角度归纳出一个结论。
(5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李丰,字安国,故卫尉李义子也。
黄初中,以父任召随军。
始为白衣时,年十七八,在邺下名为清白,识别人物,海内翕然,莫不注意。
后随军在许昌,声称日隆。
其父不愿其然.,遂令闭门,敕使断客。
初,明帝在东宫,丰在文学中。
及.即尊位,得吴降人,问:“江东闻中国名士为谁?”降人云:“闻有李安国者。
”是时丰为黄门郎,明帝问左右安国所在,左右以丰对。
帝曰:“丰名乃被于吴越邪?”后转骑都尉、给事中。
帝崩后,为永宁太仆,以名过其实,能用少也。
江苏省语文合格考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语文合格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明察秋毫B. 甘之如怡C. 一诺千金D. 风声鹤唳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B. 经过这次事件,使他更加坚定了信念。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读。
D.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久久不能忘怀。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不假思索,结果常常出错。
B.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老当益壮。
C. 他这个人做事总是半途而废,不思进取。
D. 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是一孔之见,不足为凭。
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
B.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C.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
D. 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热爱学习,热爱自然。
答案:D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快如闪电。
B.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C. 他跑得比兔子还快。
D. 他跑得像箭一样快。
答案:A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努力?B.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努力,难道他不知道休息吗?C.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努力,是不是因为他有远大的理想?D. 他为什么总是这么努力,这真是个谜。
答案:A8. 下列成语中,表示“比喻事情进行得非常顺利”的是:A. 一帆风顺B. 顺风顺水C. 风平浪静D. 风调雨顺答案:A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勇猛。
B. 他像一只小绵羊一样温顺。
C. 他像一只小鸟一样自由。
江苏省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江苏省七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汉字读音?A. 氛围(fēn wéi)B. 氛围(fēn wéi)C. 氛围(fēn wéi)D. 氛围(fēn wéi)2.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词语解释?A. 喜出望外:非常高兴B. 喜出望外:非常失望C. 喜出望外:非常生气D. 喜出望外:非常害怕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句子结构?A. 我去学校。
B. 我去学校。
C. 我去学校。
D. 我去学校。
4.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成语用法?A. 一举两得:一次行动得到两个好处B. 一举两得:一次行动失去两个好处C. 一举两得:一次行动破坏两个好处D. 一举两得:一次行动破坏两个好处5.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诗句作者?A. 《静夜思》的作者是杜甫B. 《静夜思》的作者是李白C. 《静夜思》的作者是白居易D. 《静夜思》的作者是王之涣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杜甫的名句。
()3.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李白的诗句。
()4. 成语“画蛇添足”是用来形容做事多余,反而不好。
()5.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故事。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下一句是“_________”。
3. 《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和_________。
4. 成语“画蛇添足”的故事出自《_________》。
5. 《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解释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
2. 请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主要情节。
3. 请简要介绍《西游记》的主要情节。
4. 请简要介绍《静夜思》的作者李白。
2024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江苏省2024年学业水平调研考试语文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必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今,随着南京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城区用地面积也不断扩大,已经开始向郊区发展。
然而历史上的铁路往往位于城区与郊区交界处,这也直接导致了城区与郊区间开始出现隔阂,进而导致发展不平衡甚至无法发展的问题。
早期铁路多用于货运需要,货物主要以矿产品为主,随着矿物的开采殆尽,老旧铁路也逐渐走向废弃,目前城区内仍有少部分老旧铁路仍处于运营状态。
城市废弃铁路作为消极的线性空间,割裂了城市空间布局与功能联系,阻断了城市交通网络间的联系,同时,侵蚀了沿线的城市环境与品质。
部分废弃铁路沿线地区夹杂各类工业厂房、临时棚户、城中村等等。
南京市区内的大多废弃铁路均位于南京老城、河西、南部新城与东部几个片区的交界处,造成管辖困难、用地废弃或低价值开发等现象。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部分有污染企业均被迁往郊区,也导致大部分铁路被废弃,一时间,少部分市区铁路得以被成功改造,而大部分铁路仍处于搁置或运营状态,其已严重影响到城区扩张。
纵观南京铁路遗存的状况,南京铁路遗产具有以下优势:①第一,历史悠久,部分铁路为民国遗留;②第二,拥有丰富的且资源分布相对集中的铁路遗产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年度语文试题(doc 9页)更多企业学院:《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2010年5月份百题精练(2)语文试题(一)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骨.气(gǔ)肖.像(xiāo)功成名遂.(suí)暴殄.天物(tiǎn)B.聒.噪(guō)尽.管(jǐn)噤.若寒蝉(jìn)斐.然成章(fěi)C.信笺.(qiān)讣.告(bǔ)称.心如意(chèn)浑金璞.玉(pú)D.琴弦.(xuán)惭怍.(zuò)恣.意妄为(zì)乘.人之危(chè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纹身破天荒甘败下风为山九仞,功亏一篑B.词藻水笼头继往开来百尺杆头,更进一步C.录相里程碑依马可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阵脚缉私队大相径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日本律师尾山宏,一位70岁的老人,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
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唯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A.承担追踪跨越昭示B.承担追问超越启示C.承受追踪超越昭示D.承受追问跨越启示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一句是()A.在这部新作品里,他对几个人物的描摹和刻画真是有声有色....,细致入微,使读者产生了具体、真切的印象和感受。
B.不少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采取了“先找个窝,再做选择”的权宜之计....,这种做法是我国特定的社会转型时期的产物。
C.长久以来人事部门的管理观念是“因人成...事.”,其核心思想是要让人与事搭配,看重的是什么样的人适合什么样的职位。
D.现在很多学生不会学习,有些学生一头钻进了题海中,而放弃了对课的钻研,其实,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国政府将医疗体制改革委托给了包括国内著名高校、世界卫生组织在内的6个机构,每个机构将各自为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提出一套方案。
B.能否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克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过的土地调控政策实现其积极作用的关键。
C.中国证监会所属的应急处理中心监测互联网,在某证券网站提供的多款证券交易软件的安装程序中捆绑了木马程序,这对网上金融交易危害极大。
D.认真学习口腔保健知识,自觉建立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不断增强自我保健的意义和能力,是我们获得口腔健康的有力保证。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
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
”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
婴闻之。
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谤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
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
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
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
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身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
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
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
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
今丘失言于夫子,夫子讥之,是吾师也。
”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
《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八》注:宰我,孔子的弟子。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维.其行维:维护,保持B.不自以为约.约:穷困,困窘C.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过:探望,拜访D.吾罪几.矣几:(到了)极点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有幸见.受,无幸见恶B.见君不见其.从政者见.行而从之者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C.见景公而.不见晏子D.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始吾望儒而.贵子非.人不得其故8.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文字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见君(而)不见其从政者,可乎B.(若)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C.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之)为师D.夫子讥之,(夫子)是吾师也9.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暗含..孔子或晏子评价对方的一组句子是()①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②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③婴则齐之世民也……不能自立也④今吾望儒而疑之⑤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⑥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孔子听说晏子事三君而顺,到齐国去就不肯见他,这虽不免有些主观,却也反映了孔子磊落坦荡,恪守自己的做人原则。
B.子贡当面对孔子“见面不见其从政者”的做法提出疑问,孔子也当即给予了答复,这表现了孔子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
C.晏子用孔子周游列国时“拔树削迹”“身穷陈蔡”的窘况回击孔子的讥讽,并因此非难儒生,显出晏子心胸不够宽广。
D.听到晏子的话,孔子深深自责,诚恳地表示歉意,并去拜会晏子,表现出他勇于责己,知过必改的胸怀,不愧大家风范。
(二)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卓.越茁.壮着.重弄巧成拙.B.忤逆.藏匿.溺.爱泥.古不化C.捐.赠倦.容眷.属卷.帙浩繁D.分.外氛.围吩.咐纷.至沓来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蕴涵螺丝钉人才倍出胜败乃兵家常事B.提要渡难关心心相映包子有肉不在褶上C.和谐边缘化始终不渝有志者事竟成D.就序腊八粥一路飙升八竿子打不着3.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常常讲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话对于保持自己的文化性格,优秀的民族精神是很有利也很有力的。
②经过近半年的暴力相向,巴勒斯坦和以色列这对“宿敌”通过,终于在2006年11月25日达成了停火协议。
③两次世界大战的悲剧为20世纪后50年人类能够比较理智地行动注入了的血液。
A.弘扬协调反省B.发扬协调反思C.发扬协商反省D.弘扬协商反思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曾经,易中天《品三国》签售的火爆度让媒体记者瞠目结舌....,而于丹《于丹<论语>心得》引来的读者,比易中天那次还多一倍。
B.政府在收费问题上的态度非常明确,收取卡拉OK版权使用费用已经是板上钉钉....,必须执行,没有条件,也不会再开听证会。
C.从2006年初以来,有关孔子标准像的争议就一直闹得沸沸扬扬....,鲜有赞扬声,绝大多数是批语或质疑。
D.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能相濡以沫....地生活在一起,不正是因为对对方的那一份理解与认同吗?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自从希区柯克重新定义当代恐怖片新类型的作品《精神病人》以及同期欧洲恐怖片的影响下,恐怖电影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直接暴力和流血场面。
B.世界许多城市,为保证某条街交通顺畅,也会采取在某个时段,限制某些车辆行驶,因此北京的这项规定也应该是正常的。
C.某些药品公司试图说服人们相信有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属于病症,从而促使人们相信一些在生活困境中产生的心灵困扰也属于健康问题。
D.通过日常的凡人小事、常见情景,反映重大的主题,把题材放入广阔的社会背景和时代高度,让文章跃动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信息,表现时代精神。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6—10题。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初为县吏,后仕郡。
后避乱江东,徙会稽。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
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仪陈尉,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
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
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
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
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无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时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
”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蜀相诸葛亮卒,权垂西州,遣仪使蜀申固盟好。
奉使称意,后拜尚书仆射。
仪以本职领鲁王傅。
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
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
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权曰:“仪俭,必非也。
”问果他家。
其见.知信如此。
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时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
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
权尝责权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庄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遣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敢材于《三国志·吴书》)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仪善.其计善:认为好B.收嘉系.狱系:拘禁C.权闻之,幸.仪舍幸:皇帝到某处D.惧于不称.称:赞许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8.下列句中括号内补充的文字,意思不符合...原文A B D C 遣仪之.皖就将军刘故民之.从之也轻 群臣为.之屏息 不足为.外人道也 其见.知信如此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权尝责仪以.不言事 敛赀财以.送其行的一项是()A.吕蒙图袭关羽,权以(此)问仪B.太子登留镇武昌,(权)使仪辅太子C.奉使称(蜀)意,后拜尚书仆射D.为傅尽忠,动辄规谏(鲁王)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直接表明是仪正真廉洁的一组是()①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②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