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曾子易箦》阅读答案及翻译word版本 (2页)

合集下载

2019年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阅读附答案-推荐word版 (2页)

2019年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阅读附答案-推荐word版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阅读附答案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12分)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贻邑焉,曰:“请以此修衣①。

”曾子不受。

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

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

”【注释】修衣:添置衣服。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1)使人往贻邑()(2)足以全其节()小题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国君赏赐了我土地,也不对我显露骄色,(但)我能不害怕吗?B.虽然国君赏赐了我土地,我也不骄傲地待人,(但)我能不害怕吗?C.纵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也不对我显露骄色,(但)我能不害怕吗?D.纵使国君赏赐了我土地,我也不骄傲地待人,(但)我能不害怕吗?小题3:文中表现曾参生活异常艰苦的一句话是“____ __”。

(2分)小题4:从曾参拒绝赏赐的行为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3分)参考答案:小题1:(1)赠给(2分)(2)足够(2分)小题1:(3分)C小题1:(2分)曾子衣敝衣以耕小题1:(3分)曾参拒绝赏赐的行为启示我们无功不受禄。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

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如:“纵、我骄、畏”等词语理解要正确。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选文主要是通过曾参拒绝赏赐的内容,来表达一种无功不受禄道理,回答时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九省专用)专题03文言文阅读2

2024年高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九省专用)专题03文言文阅读2

专题3 文言文阅读一、(2024届安徽合肥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题材:明代人物传记】材料一:武王问太公曰:“论将之道奈何?”太公曰:“将有五材十过。

”武王曰:“敢问其目.。

”太公曰:A.目,指条目、纲目,在文中的意思与成语“巧立名目”中的“目”意思相同。

B.拔,指攻克,与《梦游天姥吟留别》“势拔五岳掩赤城”中的“拔”意思不同。

C.外,指向外,“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中的“西”表示向西,两者用法相同。

D.遮道,指阻挡道路,文中是指地方百姓要求留用政绩卓著、深得民心的官吏。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内容理解】A.太公建议武王在选任将帅前,要从“五材十过”等方面对这些人进行综合考察,这对战争胜负和国家存亡都至关重要。

B.王铭追随元帅俞通海在采石攻打蛮子海牙时,从作战开始就率领士兵冲锋陷阵,之后被选拔充当奇兵,多次立有战功。

C.王铭曾独自突入敌阵,即使被敌兵操槊刺伤脸部,仍能三进三出敌营,杀敌颇多,因此获得赏赐且被选为皇帝的警卫。

D.王铭随从作战,攻取了江州,在康郎山和泾江口一带作战时,又攻克了英山的各个营寨,凭借功劳被擢升为管军百户。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题型:句子翻译】(1)兵出逾境,期不十日,不有亡国,必有破军杀将。

(2)吾属为天子牧民,民视吾属去来漠然,愧王指挥多矣。

14.从王铭移守温州的经历来看,他符合太公“五材”的哪些标准?(3分)【题型:内容理解与梳理】二、(2024届甘肃兰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题材:先秦子书+儒家】〔注〕①曾西,曾参的孙子。

②镃基:耕田农具。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题型:断句】地未有过A千里者也B而齐C有其地矣D鸡鸣狗吠相闻E而达乎F四境G而齐有H其民矣。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题型:词语解释】A.诏,文中指告诫,与《陈情表》中“诏书切峻,责臣逋慢”的“诏”意思不同。

曾子易箦①

曾子易箦①

曾子易箦①作者:来源:《作文周刊·高二版》2012年第33期曾子寝疾,病。

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②,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③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④矣,不可以变。

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举扶而易之。

反席未安而没⑤。

(选自《礼记》)[注]①箦(zé):席子。

②睆(huǎn):光滑。

③瞿然:惊叹的样子。

④革:通“亟”,指病重。

⑤没:通“殁”,死。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然!斯季孙之赐也(是,对)B.我未之能易也(更换)C.尔之爱我也(喜欢)D.吾得正而毙焉(合于礼法)2.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乐正子春坐于床下/幸而至于旦B.华而睆/举扶而易之C.大夫之箦与/君子之爱人也D.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3.下列各句中,不能直接表现曾子病情危重的一项是()A.曾子寝疾,病B.曾元、曾申坐于足C.夫子之病革矣D.反席未安而没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写曾子病危,除“寝疾”后加一“病”字外,又通过叙事布景加以描述,如门人子弟环床而坐,童子执烛相守都说明曾子病情危急,处在弥留之际。

B.曾子谨于礼法,听了童子的话,不顾身体虚弱,坚持更换席子,结果在更换后死去,满足了他“得正而毙”的心愿。

C.作者善于通过人物语言的运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描摹当时的情景。

子春听到童子的发问,怕惊动老师,只说了一个“止”字,表明子春无视礼法,与曾子不同。

D.童子两次发问,一是出于好奇,曾子怎么睡大夫的席子?一是回答曾子的问话。

用语虽同,但因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所以并无重复之感。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曾子烹彘》含答案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曾子烹彘》含答案

中考专项复习文言文阅读《曾子烹彘》曾子烹彘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汝还,顾反为女杀彘①。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①彘:猪。

306.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①顾反为女.杀彘②遂.烹彘也307.曾子坚持杀猪的理由是什么?从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答案】306.①同“汝”,你:②于是,就307.理由: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父母的,听父母的。

如果不杀猪,意味着母亲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

启示:教育子女,要注意言传身教,不能以欺骗作为手段或者做人不要轻言承诺,要言而有信……【解析】30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的能力。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等我回家后再杀猪给你吃。

女:同“汝”,你;(2)句意:曾子于是就把猪煮了。

遂:于是,就。

307.本题考查理解内容的能力。

要读懂语段,结合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句分析理解。

从“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可知,曾子杀猪的理由是:儿子什么都不懂,他只学父母的,听父母的。

如果不杀猪,意味着母亲欺骗了他,这就是在教育他欺骗人。

曾子烹彘的故事,小而言之,是家庭教育的问题:父母对孩子说话要算数,才能为孩子树立一个守信的榜样;大而言之,是处世为人要讲诚信的问题:父母对孩子答应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做到,要对孩子诚实相待。

这个故事启发示人们要有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不可欺骗别人。

【点睛】参考译文:曾子的妻子到集市去,她的孩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她说:“你先回去,等我回家后再杀猪给你吃。

”妻子从集市回来,曾子想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我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烹彘》文言文译文及启示答案

《曾子烹彘》文言文译文及启示答案

《曾子烹彘》文言文译文及启示答案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曾子烹彘》这篇文言文的故事啊?这个故事说明了要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不可欺骗别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同学们也要记得做人要守诚信哦。

《曾子烹彘》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成教也。

”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烹彘》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孩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去,等我回家后(再)杀猪给你吃。

”妻子刚从集市回来。

就看见曾子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随便开玩笑的。

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向父母学习的,听从父母的教导。

如今你欺骗他,这就是教他学会欺骗。

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

”曾子于是就把猪煮了。

《曾子烹彘》注释(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

孔子的弟子,字子舆。

被尊称为曾子。

(2)之:曾子之(的)妻,之:(到,助词,呈过度)市(3)泣:小声哭。

(4)彘(zhì):猪。

(5)适:往,到……去。

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6)止:阻止。

(7)特:不过,只是。

(8)婴儿:小孩子。

(9)戏:(通假字)通嬉,嬉戏,玩耍,这里指开玩笑(10)今:现在。

(11)女:通“汝” 意为你,对对方的尊称。

(12)烹(pēng):煮。

(13)顾:回来(14)是:这(15)反:通“返”,返回(16)还:回来(17)第一个子:你(18)遂:于是,就《曾子烹彘》启示父母与孩子答应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做到,要与孩子诚实相待。

这个故事说明了要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不可欺骗别人。

曾子简介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济宁嘉祥县)人。

《曾子杀猪》的阅读题目及答案

《曾子杀猪》的阅读题目及答案

《曾子杀猪》的阅读题目及答案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
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
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译文】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
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
吃。

孩子信以为真。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你
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原是哄他的。

曾子认真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了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

他果真把猪杀了。

曾子言传身以身作那么教,为后世传颂。

1.曾子之妻之市里的俩之什么意思。

2. 妻止之曰里的止什么意思?
3.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什么意思?
1.曾子之妻之市:第一个之是的,第二个是前往,去
2.妻止之曰:止是阻止
3.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你现在欺骗他是在教他学会骗人呀。

《曾子杀彘》阅读答案

《曾子杀彘》阅读答案

《曾子杀彘》阅读答案
【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译文】: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他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家呆着,待会儿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要捉猪去杀.她就劝止说:“只不过是跟孩子开玩笑罢了.”曾子说:“妻子,可不能跟他开玩笑啊!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要向父母亲学习,听从父母亲给予的正确的教导.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母亲了,这不是实现教育的方法.” 于是曾子就杀猪煮肉给孩子吃
1.下列各句中词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曾子妻之市之:往
B.顾反,为女杀彘反:同“返”
C.妻适市反适:往
D.特与婴儿戏耳特:特别
2.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答:
现在你欺骗他,这是教孩子骗人啊!3.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的启示.
寓意:曾子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诚实”.为对儿子的承诺才杀猪煮肉给儿子吃
启示:在生活中.我们要做诚实守信的人.要实现对他人的承诺.不要欺骗他人
[《曾子杀彘》阅读答案]。

《曾子烹彘》文言文译文及启示答案

《曾子烹彘》文言文译文及启示答案

《曾子烹彘》文言文译文及启示答案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曾子烹彘》这篇文言文的故事啊?这个故事说明了要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不可欺骗别人。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同学们也要记得做人要守诚信哦。

《曾子烹彘》原文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智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成教也。

”遂烹彘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烹彘》译文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孩子边跟着她边小声哭,母亲对他说:“你(先)回去,等我回家后(再)杀猪给你吃。

”妻子刚从集市回来。

就看见曾子要抓住猪把它杀了,妻子阻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和小孩子开玩笑罢了。

”曾子说:“孩子是不能和他随便开玩笑的。

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向父母学习的,听从父母的教导。

如今你欺骗他,这就是教他学会欺骗。

母亲欺骗孩子,孩子就不会再相信母亲,这不是教育孩子该用的方法。

”曾子于是就把猪煮了。

《曾子烹彘》注释(1)曾子(前505~前432):曾参,春秋末年鲁国人。

孔子的弟子,字子舆。

被尊称为曾子。

(2)之:曾子之(的)妻,之:(到,助词,呈过度)市(3)泣:小声哭。

(4)彘(zhì):猪。

(5)适:往,到……去。

适市来:去集市上回来。

(6)止:阻止。

(7)特:不过,只是。

(8)婴儿:小孩子。

(9)戏:(通假字)通嬉,嬉戏,玩耍,这里指开玩笑(10)今:现在。

(11)女:通“汝”意为你,对对方的尊称。

(12)烹(pēng):煮。

(13)顾:回来(14)是:这(15)反:通“返”,返回(16)还:回来(17)第一个子:你(18)遂:于是,就《曾子烹彘》启示父母与孩子答应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做到,要与孩子诚实相待。

这个故事说明了要用诚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不可欺骗别人。

曾子简介曾子(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春秋末年鲁国南武城(山东济宁嘉祥县)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曾子易箦》阅读答案及翻译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曾子易箦》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曾子易箦①》,完成8—11题。

(14分)
曾子寝疾,病。

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②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华而睆③,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

斯季孙④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

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⑤矣,不可以变。

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

”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

”举扶而易之。

反席未安而没。

——选自《礼记》
【注】①箦(zé)席子。

②乐正子春曾参的弟子。

曾元、曾申曾参的儿子。


睆(huǎn)光滑。

④季孙鲁国大夫;曾子受其赐箦,非礼也。

⑤革通“亟”,
危急。

8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加点的词。

(4分)
①童子隅坐而执烛()②曾子闻之()
③请敬易之()④反席未安而没()
(2)下列与“瞿然曰”的“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所以然者何(《晏子使楚》) B.曾子曰然。

C.然往视之(《黔之驴》) D.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9.用“∕”标出下列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2分)
君子之爱人也以德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1)尔之爱我也,不如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