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测设复习(2)

合集下载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

1设计速度:指在气候良好、交通密度低的条件下,一般驾驶员在路段上能保持安全、舒适行驶的最大车速。

即: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使的最大行使速度。

(在设计车辆或者道路时,允许正常行驶的速度。

)2动力因数:是指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单位车重所具有的有效牵引力。

3行车视距:汽车沿公路路面行驶所需的最小必需安全距离称为行车距离。

4平均纵坡:指在一定长度的路线内,路线纵向所克服的高差值与该路段的距离之比。

(指的是含若干坡段的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

)5自然展线:以适当的坡度,顺着自然地形,绕山坳和侧沟延展距离克服高差6横向力系数:为了准确地衡量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的稳定、安全和舒适程度,采用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

7合成坡度:指在设有超高的的平曲线路段上,由路线纵坡与超高横坡所组成的坡度。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9临界车速:道路理论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的车速。

10识别距离:为了保证车辆安全顺利通过交叉口,应使驾驶员在交叉口之前的一定距离能识别交叉口的存在及交通信号和交通标志等距离称为识别距离。

11部分互通式立交:是一种不同高程的相交道路之间有特设匝道的立交桥,但它与完全互通式立交桥的区别在于:不是每个方向的车辆都采用立体交叉的形式。

12服务水平:主要以道路上的运行速度和交通量与可能通行能力之比综合反映道路的服务质量。

13缓和曲线:在切线和圆形曲线之间以及两条具有不同曲率的圆形曲线之间逐渐引入曲率和超高14超高:当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为抵消一部分横向力,将行车道绕旋转轴旋转,逐渐形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一横向坡度。

15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1方格网式路网2 放射环式路网3 自由式路网4混合式道路网16道路平面线性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17:各级公路的视距要求: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视距采用停车视距;2二、三、四级公路的视距应满足会车视距的要求,其长度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18超高过渡方式: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a当超高值等于路拱横坡度时:只需行车道外侧绕中线外侧逐渐抬高,内侧不动,直至内、外侧坡度相等为止b当超高值大于路拱横坡度时:①绕内边线旋转②绕中线旋转③绕外边线旋转;2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a绕中央分隔带中线旋转b绕中央分隔带边线旋c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土木工程《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道路勘测设计》 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1.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的要求。

A.行车视距B.超车视距C.停车视距D.会车视距答案:C2. 公路弯道上设置超高的目的主要是()。

A.克服离心力B.路面排水C.美观D便于施工答案:A3. 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车辆。

A. 左转弯B. 直行C.右转弯D.掉头答案:A4. 路基设计表是()。

A. 汇集了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B .汇集了纵断面设计成果C .汇集了横断面设计成果D. 汇集了平面设计成果答案:A5. 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

A. 二次抛物线B. 高次抛物线C. 回旋曲线D.圆曲线答案:A6. 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式。

A.填方B.挖方C .半填半挖D .挖大于填答案:C7. 用GPS定位技术,可在测站之间不通视的情况下获得高精度()维坐标。

A.二B .三C.四D.一答案:B8. 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A.一阶段测设B.二阶段测设C.三阶段测设D.四阶段测设答案:B9. 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A.水准仪B.手水准C.罗盘仪D.求积仪答案:B10. 某断链桩K2+100=K2+150,则路线( )。

A.长链50米B.短链50米C.长链25米D.短链25米答案:B11. 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答案:错12. 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

()答案:错13. 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答案:错14. 车速愈大,横向力系数愈大,则汽车在弯道行驶时的稳定性愈差。

()答案:对15. 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内车道路中心线的法向距离。

()答案:对16. 交叉口立面设计中,路脊线通常是对向行车轨迹的分界线,即车行道的中心线。

()答案:错17. 公路等级的确定只与预测年限的交通量有关。

道路勘察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察设计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

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20 )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15 )年预测。

5、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三种。

6、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

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三种。

二、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

A 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C 混合交通行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C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C 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 )。

A 设计车辆B 交通量C 设计车速5、公路的设计车速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B )行车速度。

A 最小B 最大C 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三、名称解释1.公路技术标准: 是指一定数量的车辆在车道上以一定的设计速度行驶时,对路线和各项工程的设计要求。

2.设计车速:是指在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行驶只受公路本身条件影响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驶的最大速度。

3.交通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段面的交通流量(即单位时间通过公路某段面的车辆数目)。

道路勘测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复习资料

1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2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需要经过准备,实施,总结三个程序。

3行车视距及检测方法:为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随时看到汽车前方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最短距离称为行车距离。

视距检查的基本方法是绘制包络线(或称视距曲线)。

4不设缓和曲线的圆曲线半径:5缓和曲线的作用是什么?制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标准时考虑的因素有哪些?作用是1曲率连续变化,便于车辆遵循2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旅客感觉舒适3超高及加宽逐渐变化,行车更加平稳4与圆曲率配合,增加线形美观。

因素有1旅客感觉舒适2超高渐变率适中3行驶时间不过短。

6平面线性三要素是汽车在设有路面横坡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所发生的横向力:一般Umax=0.10——0.16,车速高时取低值,车速低时取高值。

7同向曲线间的最小长度:同向曲线是指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中间用直线或缓和曲线或相连接而成的平面曲线。

8设计时高速公路采用何种视距标准?为什么?采用停车视距,。

9计算题1汽车行驶的必要提条件:汽车行驶时,必须有足够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阻力。

2纵断面设计的两个基本要素:自然因素的影响和经济性要求。

3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空气密度,汽车迎风面积,汽车与空气相对速度,汽车流线型。

4纵断面控制设计的指标:5路基设计标高:1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高程。

二三四级公路路基边缘高程,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为设超高,加宽前该处边缘高程。

2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高程,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设计,也可以视具体情况采用行车道中线出的高程。

6竖线线性采用的是:圆曲线或抛物线。

7平均坡度的要求:二三四级公路越岭路线连续上坡(下坡)路段相对高差为200——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5%;越岭路线相对高差大于500m时,平均纵坡不应大于5.0%,且任意连续3km路段的平均纵坡不应大于 5.5%。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1、路线平面:道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2、路线纵断面; 沿道路中线的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在立面上的投影即是路线的纵断面3、路线横断面; 道路中线上任意一点的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横断面。

1、路线设计:指确定路线空间位臵和各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2、路线平面设计:在路线平面图上研究道路的基本走向及线形的过程。

3、路线纵断面设计:在路线纵断面图上研究道路纵坡及坡长的过程。

4、路线横断面设计:在路线横断面图上研究路基断面形状的过程1)极限最小半径.各级公路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安全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

2)一般最小半径.各级公路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安全、舒适行车的最小允许半径。

4)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圆曲线半径较大时,离心力就小,可以不设臵超高,而设臵与直线段相同的双向横坡的路拱形式1、平曲线:在平面线形中路线转向处曲线的总称,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

2、圆曲线:道路平面走向改变方向或竖向改变坡度时所设臵的连接两相邻直线段的圆弧形曲线3、缓和曲线:平面线形中,在直线与圆曲线、圆曲线与圆曲线之间设臵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1.行车视距定义:为了行车安全,驾驶员能随时看到前面相当远的一段路程,一旦发现前方路面上有障碍物或迎面来车,能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相撞,这一必需的距离称为行车视距(1)停车视距:指驾驶人员发现前方有障碍物后,采取制定措施使汽车在障碍物前停下来所需要的最短距离(2)会车视距: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汽车相遇,从相互发现时起,至同时采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离。

(3)错车视距:在没有明确划分车道线的双车道道路上,两队向行驶的车辆相遇,发现后即采取减速避让措施安全错车所需的最短距离。

(4)超车视距: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4)动力因素.在海平面上,满载的情况下,汽车行驶中克服道路阻力和惯性阻力的能力。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 我国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将公路分为几级?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4. 简述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6. 简述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第二章:平面设计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2. 路线设计的内容。

3. 汽车的行驶轨迹。

4. 汽车行驶的横向稳定条件.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6. 横向力系数。

7. 缓和曲线的作用。

第三章:道路纵断面设计1. 纵断面.2. 纵断面图上有哪两条主要的线形?3. 纵断面设计线由哪两条线形要素组成的?4. 路基设计标高.5. 最大纵坡; 最小纵坡.6. 理想的最大纵坡与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7. 最大坡长; 最小坡长.8. 平均坡度; 合成坡度.9.汽车的行驶阻力。

10.汽车的动力因数。

11.汽车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12. 汽车行驶的纵向稳定条件.13. 汽车沿纵横组合方向的稳定条件.14. 什么是竖曲线?并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15. 简述在道路纵断面上设置竖曲线的目的。

16. 深刻理解一条竖曲线的前后切线的坡度的含义。

17. 深刻理解竖曲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与通过该点的切线的坡度之间的关系。

18. 什么是竖距? 并写出其数学表达式。

19. 竖曲线的切线长和竖曲线长度的关系。

20. 决定竖曲线最小半径的主要因素有那些?21. 爬坡车道、避险车道及其设置条件。

第四章:横断面设计1.道路的横断面。

2.横断面的设计线、地面线。

3.道路横断面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4.路幅。

5.路拱、超高、错车道。

6.城市道路的横断面一般由哪些部分组成。

7.路拱一般采用哪几种形式。

8.路肩的作用及构造。

9.中间带的作用及组成。

10.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11.简述对平曲线进行加宽设计的原因。

12.加宽值与哪些因素有关?13.加宽值的选用条件。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解析)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资料(名词解释解析)

现代交通运输系统包括铁路、道路、航空、水运和管道运输。

交通运输系统,要符合我国国情:一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存在长中短途运输;二是东部经济兴旺,西部资源集中,形成北煤南运,西气东输,南梁北调,以及集中的暑运和春运等;三是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生活小康水平,余姚大量运费低廉,平安可靠,便捷的运输方式。

道路运输的作用:1便捷的唯一既有直达功能的运输方式。

2衔接其他运输方式的纽带作用。

3深度光,覆盖面达。

4是实现个助攻运输方式高效快捷转运的重要手段,起主导作用。

5是各国开展速度最快和主要的运输方式。

道路的种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乡村道路。

最早的道路——驰道,其次是直道。

我国道路存在的问题:一数量少。

二是质量差,标准低。

1993年正式发布实施?五纵七横规划?里程3.5万公里,投资9000多亿元,2004年发布?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由7条首都放射线,9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向线,简称“7918〞网。

道路功能:通过功能和通达功能。

公路按功能分类: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按行政区划分国道、县道、省道和乡道。

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道路勘测设计主要的技术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标准?〔JTG D20_2006)?城市道路设计标准?〔CJJ 37——90〕道路勘测设计相关的依据:?公路勘测标准?〔JTG C10_2007),道路勘测设计其他的技术依据:?公路工程根本建立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方法??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标准?〔GB 50220——95〕?厂矿道路设计标准?〔GBJ 22——87〕?公路环境保护设计标准?〔JTJ/T 006——98〕。

鞍式列车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运输,可作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有大型集装箱运输的公路的设计依据。

其他公路必须保证小客车和载重汽车的平XX利通行,绞式列车使用于城市道路控制之用。

小客车的最小转弯半径6米,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的12米。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复习资料1.一种有代表性的、作为公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叫做设计车辆_2.道路阻力又包括包括滚动阻力,坡度阻力3.当同向曲线间直线距离较短时,易引起驾驶失误,这种曲线叫断背曲线。

4设交点JD处路线转角为α,缓和曲线角为β,则设置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的几何条件(或能否设置缓和曲线的判别式)是α?2β。

5(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直线匀坡线和竖曲线组成的。

6(与容许速度 V对应的纵坡i称为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

7(中间带由中央分隔带及两条左侧、路缘带组成。

8(计价土石方数量V计 = 挖方 +借方9(考虑越岭线过岭方式,当垭口宽而厚,山坡平缓时宜采用浅挖低填,当垭口比较瘦削时宜采用深挖垭口。

10(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依次是全面布局(路线方案选择)、逐段安排(路线带选择)、具体定线。

11(越岭线直接定线中修正导向线相当与纸上定线的二次修正导向线确定了横断面的合理位置。

12(设置回头曲线必须检查上下线间的最小横距。

13(环形交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车辆行驶变左转为右转。

14(适于设置回头曲线的地形大致有:山包或垭口、山脊平台、山沟或山坳、平缓山坡。

(回答任3个即可)。

15(某双车道道路路面宽7.0米,一弯道ZH:———————————————————————————————————————————————K5+240,HY:K5+270,在全缓和长度内线性加宽,全加宽值b=1.5m,则K5+250处路面宽为7.5m。

1(城市道路的总宽度,就是红线宽度。

2(汽车每一排档都存在各自的最大动力因素,与之对应的速度称临界速度。

3(《设计规范》按计算行车速度的6 s行程规定了平曲线最小长度。

4.《技术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_回旋线,其方程表达式为A2?RL2S或A?rl。

5(在路线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一条是地面线;另一条是设计线。

6(路线如变坡点太多,使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增重与减重变化频繁,为此需进行最短坡长限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路测设复习资料(2)
一、名词解释:道路建筑限界;道路红线;通行能力;设计速度;交通标线;平面线形三要素;横向力系数μ;超车视距;缓和曲线;回头型曲线;爬坡车道;路拱;停车视距;平曲线加宽;平面“凸型”曲线;路线“自然展线”;超高;平面交叉口
二、填空:
道路是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

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公路、()、()、()及乡村道路等。

公路是承受荷载及自然因素影响的交通工程构造物,包括路基路面工程、()、()、()以及()等。

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14)的规定,公路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和四级公路等五个技术等级。

道路功能是道路能为用路者提供交通服务的特性,它包括()和()。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根据各级公路的不同要求,规定了圆曲线最小半径有三类:()、()、()。

根据《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为CJJ 37-2012)的规定,城市道路应按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等,分为()、()、()和支路四个等级。

交通事故的引发涉及五个关键因素,即人、()、()、()和规则,其中()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偏角或转角是指路线由一个方向偏向另一个方向时,偏转()的方向与()的夹角。

偏转后的方向位于原方向左侧时,称(),位于原方向右侧时,称()。

对圆曲线最大半径,《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m。

路线纵断面图上两相邻纵坡线的交点称为()。

根据汽车在道路上行驶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一般有5种视距,分别是()、()、()、()以及避让障碍视距。

无中央分隔带公路超高过渡方式有()、()、()。

定线按工作对象的不同分为()、()和()。

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要素通常包括:机动车道、()、()、中央分隔带、()、路缘带、绿化带。

越岭线路线布局主要的问题是()、()和垭口两侧路线的展线方案拟定(包括自然展线、回头展线、螺旋展线)。

3S技术是()、()和()的有机结合。

路线纵断面图由上半部,下半部两部分组成。

上半部主要有()和(),下半部自下而上分别有直线与平曲线、里程及桩号、()、()、填挖高度值、()、土壤地质说明等内容。

三、简答题:
道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
缓和曲线的作用?
越岭区选线布设要点?
在平面曲线视距检查中,对视距的保证有哪些要求?
爬坡车道的设置条件有哪些?
在平曲线加宽中,加宽缓和段的长度如何选取?
路线测设时,高程点的布设要点?
路基“设计断面方”由哪些组成?
公路路线平面图包括哪些内容?
四、简述题:
平面线形要素的组合类型有:基本型曲线、S型曲线、卵形曲线、凸型曲线、复合型曲线、C型曲线。

请任意选三种进行简要介绍?
路基设计表包括哪些内容?
路线里程桩与加桩包括哪些内容?
路基边桩的放样测量方法有哪些?
道路路基土石方体积计算方法有哪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