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每课知能一测: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高中政治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往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新人教版高一必修4政治教案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目标]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了解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学重点]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教学难点]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学方法]理论与生活相结合,自主探究【导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产生于人们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指导我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本意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古希腊文或英文)。
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汉语)。
真正的哲学使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就是世界观。
2、哲学的含义: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1)区别①含义不同②特点不同A、世界观人人都有;而不是人人能成为哲学家,哲学需要经过系统的学习才能掌握。
B、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是不系统、不自觉的,缺乏严密的逻辑和理论论证;而哲学则是把自发的、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是自觉形成的。
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理论体系。
(2)联系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②都把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方法论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怎么样的根本观点是,用这种观点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
(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区别:含义不同(见上)※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是什么的根本观点;方法论是回答怎么办,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2)联系①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的两个方面。
世界观方法论,方法论世界观。
高中政治(课前自主导学+课堂互动探究+当堂双基检测)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新人教版必修4

【课堂新坐标】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课前自主导学+课堂互动探究+当堂双基检测)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1.1规定的“思考日常生活中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能够开启人的智慧”的要求。
●课标解读本标准要求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和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类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
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落实策略课前:自主学习,搜集材料。
学生预习教材,搜集蕴涵哲理的成语、故事及生活实例。
课上:教学互动,合作探究——走进生活,体验践行。
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典型案例,教师总结提升,走进生活、感悟哲学。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方式一:话题导入同学们,我们这个学期将学习《生活与哲学》。
究竟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为什么要在哲学前面加上“生活”两个字呢?从今天开始,让我们走进哲学,感悟哲学。
方式二:情景导入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有一天晚上走在路上,抬头仰望天空的星象,神情专注,竟然不小心掉进了路旁的一口井里。
这一情景被一位女仆看见了,便嘲笑他只顾看天而忘了地上的事情。
泰勒斯回答她说,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类的活动范围是如此狭小,忙于地上的琐事而忘了看天是一种更可笑的无知。
为什么说哲学开始于仰望天空?生活与哲学是什么关系?●教学地位分析哲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高二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三维设计》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4 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政治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结束
命题点三 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典例 3] (2014·江苏高考)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
园林,其设计源自人江在南意风识景的中指的导 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
下能够能动地改
置 哲身 理于 是苏于情其思州其中油园中林,然,的而““生风设风,计载造载体书源客书现声自观声江了出世出南意藕界识花风藕是景”花客的,”实 观观江置的践 世身事南江是 界沟 的南通 桥情主 梁思客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结束
(2)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 观实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 是物质的反映;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则必须依赖 于物质。
政治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结束
一、命题常设误点(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政治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结束
7.意识形式的差异性决定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的多样性 (2013·全国卷·T23-①)( ×)
理由:客观决定主观,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 映。
政治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结束
二、选择题常考点
命题点一 意识的起源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结束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政治
质量铸就品牌 品质赢得未来
课前 10 分钟循纲忆知
高中政治 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以模拟题为例,含答案解析)同步每课知能一测 新人教版必修4

【三维设计】2013-2014学年高中政治必修四同步每课知能一测: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以2013年模拟题为例,含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
”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每个人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哲学智慧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解析:选A B项错误,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哲学智慧则不是人人都有。
C项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哲学智慧的产生,不是哲学智慧的作用。
D项是哲学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幽灵”,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
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
这充分体现了( )①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哲学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③现代化发端和发达于欧洲是人类历史的必然④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选D ②③在材料中不能直接体现;材料从哲学角度体现了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哲学思想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从文化生活角度体现了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①④符合题意。
哲学的性质注定了它必须做“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也就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也就是“事前诸葛亮”。
据此回答3~4题。
3.哲学要成为“高鸣报晓的雄鸡”,先得老老实实地做好“在黄昏中起飞的猫头鹰”。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

学生活动:思考总结回答 教师点评总结: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自然和 改造自然(板书)
设计意图:深化认识哲学的作用 思考追问 5:“战争、瘟疫、贫困 ……世事纷纭,岁月沧桑,我们审视社会:人的本质 是恶还是善?世间有光明也有黑暗假丑恶是什么?真善美在哪里?社会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人和人应该怎样相处?人类的前途在哪里? 老子说: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法家韩非子说:应该严刑峻法,让人有所惧;儒家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西方存在主义: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马克思:社会的发展是由客观规律决 定的,也是物质 问题:你认为人类发展的前途是什么,谁教给我人认识世界?”(播放多媒体) 学生活动:思考总结回答 教师点评总结: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 有益的指导。(板书) 设计意图:深化认识哲学的作用 思考追问 6:“吸毒、自杀、…… 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我们考问人生:我们从哪里来? 又要到哪里去?我们为什么活着?又为什么死去?快乐是什么?幸福在哪里?人生有何价 值?生命有何意义? 老子:道法自然,从容面对人生; 佛家:一切都是空,幸福在天堂; 叔本华:人生就是一场悲剧; 马克思: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 问题:我们如何对待人生,谁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播放多媒体)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
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三维设计》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习题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四) 求索真理的历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四)求索真理的历程一、单项选择题1.(2015·西城二模)长尾鸟天性胆小,见到树蛇后会躲在远处的树洞里。
它警告飞向树蛇的其他鸟,甚至有时还有追上去阻止的冲动,可往往是刚钻出洞来,就又缩了回去。
而多多鸟发现树蛇后,会整天在这棵树的上空盘旋,一旦有哪只鸟想在此栖息,它就会冲上去撵走那只鸟。
故事启示我们:一个善举可能比十个善念还要宝贵,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实践能改变现实C.追求真理是认识的目的D.观念可以变为现实2.(2015·东城期末)时过境迁,如今再回头看徐悲鸿的画作,人们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因为()①旧作中藏有社会意识的印记②当代人更具有创新精神③人们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④人们的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2015·海南预测金卷)2013年12月20日,在成功完成月面软着陆后,“嫦娥三号”开始进入科学探测阶段。
科研人员利用着陆器上地形地貌相机传回的图像,制作完成了首张着陆区全景照片。
可见()①人类借助于科学仪器可以穷尽对客观世界的认识②科学仪器有助于延展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③实践的发展能够为人们提供更为先进的认识工具④科学仪器可以替代人类对客观事物作出精确反映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4.(2015·盐城三模)贴近群众生活的科普节目《原来如此》,创新科学实验的“实证”表现手段,针对生活中人们熟视无睹或似是而非的科学疑点和困惑,以问题提出、答案求证为线索,结合志愿者的参与体验,最终给出科学、正确的解答。
这个节目用实例、事实告诉我们()A.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人的认识都与客观对象相符合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过程来说的5.(2015·唐山三模)长期以来,GDP 都是考核干部政绩的重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
这常常使发展陷入竭泽而渔、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的困境。
新教材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课 1.1追求智慧的学问

联 系
①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具体哲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 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指导。
错 误 倾 向
①把哲学看做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 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②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
错误倾 1.反对把哲学简单化,把零散、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
向
; 2.反对把哲学神秘化,认为哲学与普通人无关。
注意 哲学与世界观都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3)方法论: ①含义: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4)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哲学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判断: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从最一般本质和 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 握了时代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 识成果。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 ①含义 ②特点: A.世界观人人都有 B.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 之分; C.世界观所涉及的问题是关于整个世界最普遍、最一 般的问题(不是具体的,个别的)
(3)哲学的产生: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 考。
(4)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不是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哲 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直接或间接地 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注意:(相关链接)
◆哲学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 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
哲学
区别 含义
特点 主体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课件

背景材料 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中谈到:“学懂 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虽然现 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哲学不能带来 钱”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势,但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 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
问题探究 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答案: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 问。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 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一门 艺术。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全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如何树立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看待”、如何“树立” 的起始点是生活、实践。生活和实践既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 世界的现实起点,也是哲学的逻辑起点。在这里,逻辑与历史、 逻辑与现实是完全统一的。因此,第一单元既带有绪论的性质, 同时也和其他三个单元一样,都是构成教材不可或缺的内容。
解析:选 B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1.哲学的本义:是一门给人 智慧 、使人 聪明 的学问。 2.真正的哲学的功能: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 和人 生的变化与发展,为生活和实践提供 积极有益 的指导。 3.哲学的任务: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 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 认识世界 和 改造世界。
答案:选 C
4.正确看待哲学在抗洪救灾中的作用,我们的正确态 度是( )
A.学习哲学,运用哲学,指导抗洪救灾的胜利 B.把科学的哲学作为我们取得抗洪救灾胜利的源泉 C.掌握哲学知识,充分认识到生活源于哲学 D.实事求是,领悟哲学对生活实践的促进作用
解析:取得抗洪救灾的胜利,离不开科学的哲学的指导 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哲学,运用哲学,A 项符合题意; B、C 两项错误,哲学源于生活;D 项错误,只有科学的哲 学才对生活实践起促进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党多次提出要“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这说明( ) 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C.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智力支持D.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解析:选A 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说明了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C是哲学的作用,不符合题意;D材料没有体现。
2.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
这表明( )①我们要走进哲学,自觉追求智慧,创造更美好的人生 ②我们要以高高悬浮在空中的思想楼阁——哲学为指导③我们不仅需要懂得具体科学知识,还需要理解和运用哲学知识 ④哲学总是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A.①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③ D.③④解析:选C ①符合题意;②中说哲学是“空中的思想楼阁”是错误的;③是正确的;哲学对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是自觉或不自觉的,④错误。
故答案为C。
3.“哲学”一词出自古希腊,是由“爱”和“智慧”组成的,意思是爱智慧。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解析:选C 哲学派别有很多,观点也多样,不是所有的哲学思想都是科学的。
4.一阴一阳,是中国哲学所追寻到的“一”,是中国哲学里简约的不能再简约的永恒“逻各斯”。
一阴一阳之谓道,应该是真正的哲学,它( )①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 ②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生活与实践 ③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④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得与失、名与利A.①③ B.②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解析:选D 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四选项表述正确,且均为真正的哲学对人的生活的积极意义,答案为D。
5.高淑珍,56岁,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
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
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但是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
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高淑珍的事迹说明( )A.世界观的养成在于平时的点滴积累B.世界观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决定作用C.世界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D.精神在一定意义上是万能的解析:选C 材料中的道德理性强调了世界观的导向作用,C符合题意,应入选;A说法与材料没有关系,应排除,B、D说法错误,应排除。
《建筑的七盏明灯》是英国哥特式建筑潮流的最主要代表人物拉斯金在30岁时完成的理论专著。
该书所阐述的建筑七大原则为:奉献、真理、权力、美、生命、记忆和顺从。
这也是建筑哲学的七大原则。
据此回答6~7题。
6.“七大”原则深刻论述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社会、建筑与自然、建筑与历史、建筑与生活等的关系和规律,强调建筑既要满足功能要求,更要满足建筑的精神思想要求。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创造哲学的最终目的是( )A.揭示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B.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的规律C.满足人类的好奇心D.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解析:选D 建筑哲学论述了各种关系,并强调建筑既要满足功能要求,更要满足建筑的精神思想要求,D符合题意;人们创造哲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揭示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和事物产生发展的规律,故A、B说法片面,C说法错误。
7.“七大”原则抓住建筑本质性的灵魂,颇多发人深省之处。
正如作者所说:“如果这些法则一旦得到如实表达,就不仅能防范各种错误的发生,而且能成为各种成功的源泉。
”这一论断的合理之处在于( )A.建筑哲学源于人们对建筑实践的追问和思考B.建筑哲学具有方法论的功能C.真正的建筑哲学能够防范人类各种错误的发生D.如实表达建筑本质性灵魂的哲学是我们获得成功的源泉解析:选B 由材料可知,如实表达建筑本质性灵魂的哲学有利于我们少犯错误,指导我们的实践获得成功,B符合题意;A与题意无关,C、D都是对上述论断的错误理解。
8.(2013·苏锡常镇四市调研)哲学家库恩说:“特别在公认的危机时期,科学家们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揭开他们领域中的谜的工具。
”此观点表明(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C.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D.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解析:选D “转向哲学分析,作为科学家揭开他们领域中的谜的工具”侧重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故D符合题意;A、B均不符合题意;C错误,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9.(2013·北京西城区期末)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哲学的任务在于它必须先于行动。
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
”这一观点强调了( )A.管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C.哲学是管理科学的基础D.哲学对管理实践有指导作用解析:选D 此观点强调哲学的任务,故选D;A不符合题意;B 错误,哲学有科学、非科学之分;C错误,管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10.列宁曾引用恩格斯的话说.“自然科学家应当知道,自然科学的成果是概念,但巧妙地运用概念却不是天生就会的,而是自然科学和哲学两千年发展的结果。
”这告诉我们( )①自然科学靠科技的力量推动,哲学靠纯粹思想的力量推动 ②自然科学的成果离不开哲学自觉或不自觉的指导 ③哲学所提供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规律有利于自然科学理论的建立 ④自然科学是具体的,哲学是抽象的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解析:选D 材料体现了哲学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自然科学的进步,②③符合题意;无论是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还是推动哲学的发展,都需要科技和思想的力量,①错误;具体科学揭示的是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妙,哲学则是对其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故两者都是抽象的,④错误。
11.“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
”这说明(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④哲学是“科学之母”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选A 自然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不能说是“科学之母”,③④错误。
本题选A项。
12.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乔布斯这样说的原因可能是( )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依据B.哲学能为现代科学的发展提供指导C.具体科学为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D.哲学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解析:选B “我愿意用我所有的科技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
”这句话突出哲学对具体科学的重要性。
故本题选B;A说法错误,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项突出具体科学对哲学的作用,故不符合题意,排除;哲学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根本动力,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13.围绕哲学和世界观这两个概念,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你概括评述同学们的观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哲学和世界观的科学内涵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答题时主要运用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思想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等知识分析漫画中的观点。
答案:(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自觉的和不系统的,而哲学就是把零散的、不自觉的和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
所以,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可见,哲学中讲的世界观和一般人的世界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我有世界观,所以我也是哲学家”的观点看到了哲学中的世界观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联系,但忽视了两者的区别。
(2)哲学思想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哲学思想才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所以,“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的观点是不准确的。
(3)世界观与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故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所以,“哲学也包括方法论”的观点是正确的。
14.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
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以后,它们又常常促使科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如何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
等到这种已经接受了的观点被推翻以后,又会有一种意想不到和完全新的发展,它又成为一个新的哲学观点的源泉。
”(1)爱因斯坦这段话阐述了什么基本观点?(2)简述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的作用及表现。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依据教材内容结合材料信息分析即可。
答案:(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推动具体科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科学家的研究活动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家就会在自己的研究活动中失去正确方向,甚至陷入混乱和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