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失街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简介《失街亭》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失街亭》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2.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文本,领会作者的表达技巧和寓意。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解析2. 人物分析3. 主题探讨4. 写作技巧分析5. 课后练习与拓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人物性格特点的分析。

3. 课文主题的探讨。

教学难点:1. 文中古代用语的理解。

2. 写作技巧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背景、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人物和主题的看法。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4. 实践法:课后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2. 与课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3. 分析课文人物的表格4. 写作技巧案例库5. 课后练习题目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介《失街亭》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兴趣。

2. 课文朗读与解析: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逐段解析文本内容,理解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

3. 人物分析: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性格特点,分享看法。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的主题,探讨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

5. 写作技巧分析:举例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技巧,让学生了解并学会运用。

6. 课后练习与拓展: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提高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问答和练习中的积极性。

2. 课文理解:通过课后练习和拓展活动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写作技巧应用:评估学生在课后练习中运用写作技巧的能力。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以不断优化教学。

七、教学反思在每堂课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针对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学拓展1. 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代文学作品,扩大阅读面。

失街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师中心稿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失街亭》的故事背景、情节发展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3)能够解读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失街亭》的主题思想;(2)运用比较分析法,探讨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3)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培养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3)感悟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失街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2. 作品中的成语、典故和文化内涵;3. 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对主题思想的体现。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古代战争策略和地理环境;2. 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3. 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欣赏。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失街亭》原文及注释;2. 参考资料:有关《失街亭》的背景知识、人物分析等;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失街亭》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掌握人物关系。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4.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难点知识点,如古代战争策略、地理环境等。

5. 欣赏与解读:引导学生深入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

6. 拓展延伸:讲解与《失街亭》相关的成语、典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9. 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思考;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失街亭》为例,讲解古代战争策略和地理环境对战争的影响;3. 采用比较分析法,让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4.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5.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作品中的情感氛围。

《失街亭》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失街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3)能够运用文言文阅读和赏析的基本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失街亭》;(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战争的残酷和智慧;(2)理解忠诚与背叛、正义与邪恶的斗争;(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和平,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失街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2)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3)掌握文言文阅读和赏析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1)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理解;(2)对作品中复杂人物关系的把握;(3)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深入剖析。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失街亭》的作者和背景;(2)引发学生对战争、忠诚、智慧等话题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失街亭》,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解决文言文中的疑难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师讲解:(1)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2)详细讲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赏析方法。

5. 课堂练习:(1)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失街亭》进行赏析;(2)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评价学生的讨论成果和练习作品。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2)关注学生在作业中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运用。

3. 考试成绩:(1)定期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2)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和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失街亭》原文及注释;2.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战争故事等;3. 工具书:古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4.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高中语文教案优秀8篇

高中语文教案优秀8篇

高中语文教案优秀8篇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高中语文教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高中语文《失街亭》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情节2、分析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的形象教学重点:人物形象分析教学难点:人物语言分析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这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也是小说的卷首词。

歌声高亢浑厚,意境深邃悠远,歌词里却包含着笔墨难尽的历史沧桑。

每当这首歌回响在耳畔,我们的思绪都会情不自禁地被它引向电视剧《三国演义》中那动人的画面,引向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那动人心弦的争霸故事。

节选自第95回和96回的街亭失守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早已脍炙人口,京剧里就有《失空斩》(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孔明挥泪斩马谡)的经典曲目。

二、整体感知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了解《三国演义》第95回和第96回梗概。

1、需重点注意下列字词。

谡睿偏裨椅角垓心文几殛鲧干系疑兵须哨见鼓噪2、弄清众多出场人物列出蜀、魏双方出场人物,弄清相互间的关系。

3、指明学生翻译课后练习二中出自《三国志》中的两则史料。

明确:译文1.诸葛亮出兵祈山。

魏主曹睿加封张郃特进的官职,派他统领各路军马,到街亭抵御诸葛亮的将领马谡。

马谡依仗南山的险要,不到山下据守城寨。

切断了马谡部队的取水道路,发动进攻,将马谡打得大败。

2、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攻打祈山,军队阵容整齐,赏罚严肃,号令明确,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离曹魏而响应诸葛亮,关中一带,訇然震动。

魏明帝亲自西临长安督战,命令张郃抵御诸葛亮,诸葛亮派马谡率领军队为前锋,与张郃在街亭交战。

马谡违背诸葛亮的部署,措施行动不当,被张郃打得大败。

失街亭教案一等奖3篇

失街亭教案一等奖3篇

1、失街亭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1、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境界。

3、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目标1、3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导入:学习《智取生辰纲》,我们了解了施耐庵那精巧的艺术构思,也欣赏了梁山好汉们的.智勇双全的气概,相对于施耐庵的《水浒》,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又向我们展现了另外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和历史风云人物。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三国古战场看看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吧。

二、介绍作家作品: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大约生活于公元1330年至1400年之间,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

他可能是山西太原人(还有庐陵、钱培、东原等不同说法)。

曾经充当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的幕僚。

他写过词曲,杂剧,以小说的创作成就最大。

他“与人寡合”,而“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他可说是中国第一个用全力作小说的作家,其作品包罗万象,著有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教师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成书和故事要点,街亭之战的战前情况。

详细见教师用书)西江月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卷首词)三、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C)A马谡(shu)曹叡(rui)寨栅(zha)B偏裨(bi)文几(ji)咽喉(yin)C张郃(he)犄角(ji)城垣(yuan)D垓心(gai)长史(chang)辎重(zi)2、下列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B)A司马懿非等闲之辈(平常的人)男亲自哨见(探见)B彼若有命,不来围山(有性命)孔明跌足长叹(跺脚)C把魏延围在垓心(战场的中心)又命马岱、姜维断后(在后面掩护军队后退)D只鼓噪呐喊(击鼓喧哗)思舜帝殛鲧思禹之义(杀死)四、请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给课文的四部分命一个小标题。

失街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失街亭》这篇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阅读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问题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引导学生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深入解读《失街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从《失街亭》中汲取人生智慧,提升个人品德修养。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失街亭》全文2. 教学重点:理解《失街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分析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

3. 教学难点:文本中的古代战争策略和术语。

对文本深入解读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失街亭》的作者、背景和文学地位。

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战争描写和人物形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失街亭》,理解故事情节。

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古代战争策略。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题思想等。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探究,进行点评和讲解。

重点讲解文本中的战争描写和人物形象。

5. 练习巩固: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批改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2. 同伴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促进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失街亭》的相关内容,辅助教学。

2. 参考资料:提供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参考。

3. 课后练习:设计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失街亭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诸葛亮、马谡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对人物的评价。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简要介绍《失街亭》的背景及故事梗概。

2.引导学生关注诸葛亮、马谡等主要人物。

二、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分析人物性格1.分析诸葛亮:智勇双全、严谨认真、善于用人。

2.分析马谡:自高自大、刚愎自用、轻敌冒进。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诸葛亮、马谡等人物的认识。

2.引导学生从课文描写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回顾诸葛亮、马谡等人物的性格特点。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

二、分析课文描写手法1.诸葛亮的人物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

2.马谡的人物描写:对比描写、讽刺手法。

三、分析课文表达技巧1.诸葛亮的语言表达:严谨、简练。

2.马谡的语言表达:狂妄、自大。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描写手法和表达技巧的理解。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具体的例子,进行分析。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回顾诸葛亮、马谡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课文描写手法。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主题思想。

二、分析课文主题思想1.诸葛亮:忠诚、敬业、为国家利益着想。

2.马谡:狂妄、自大、不顾国家利益。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课文主题思想的理解。

2.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

2.拓展练习:让学生以诸葛亮或马谡的视角,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几节课的内容,回顾诸葛亮、马谡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及课文描写手法。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现实意义。

二、分析课文的现实意义1.诸葛亮:敬业精神、忠诚为国家。

失街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在本章中,教师将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失街亭》。

通过对文章的简要介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

1.2 教学目标1.2.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失街亭》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1.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1.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文本解析2.1 文章梗概在本章中,教师将带领学生对《失街亭》的文章梗概进行梳理,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2 字词解析2.2.1 教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学习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2.2.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文中的难懂句式和词义,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2.3 内容分析2.3.1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内容,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2.3.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对文章的精彩片段进行解读和分享。

第三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 感悟作者情感在本章中,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感悟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3.2 价值观引导3.2.1 教师通过文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忠诚、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

3.2.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四章:拓展与提高4.1 相关知识拓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与《失街亭》相关的文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4.2 能力提升4.2.1 学生通过模仿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4.2.2 教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的创作热情。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课堂小结在本章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5.2 学生反思5.2.1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收获。

5.2.2 教师对学生的反思进行点评和指导,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建议。

粤教版必修四《失街亭》优秀教案3篇

粤教版必修四《失街亭》优秀教案3篇

粤教版必修四《失街亭》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以“回目”形式概括情节发展,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并训练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2.以“评点”的方式欣赏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艺术技巧,切实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过程和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文与《语文读本》“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课上进行多向的对话与交流,感悟思考与讨论交流结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魅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从课文获取人生智慧。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三国时相关的历史背景,熟悉故事情节。

理解诸葛亮和马谡这两个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我国古典小说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理解本文“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如何正确评价诸葛亮任用马谡守街亭。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讨论、点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第71集《空城退敌》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片段。

以“马谡为什么被斩”的悬念导入新课。

二、明确学习目标1、熟悉并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2、了解诸葛亮、马谡等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塑造人物的'方法。

3、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

三、自读课文,完成下面问题展示自读提纲:1、了解作者及作品;2、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障碍;3、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材料的?4、小说的情节、结构是如何安排的?5、理解诸葛亮、马谡的性格特征;6、准备讨论:街亭之失,谁之过?7、马谡的失败给我们什么启示?四、理解课文内容(一)、双基练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C)A、马谡(shù)曹叡(ruì)寨栅(zhà)B、偏裨(bì)文几(jǐ)熟谙(yīn)C、张郃(hé)掎角(jǐ)城垣(yuán)D、垓心(gāi)长史(cháng)辎重(zī)2、《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是我国第一部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

失街亭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失街亭》教案教学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失街亭》的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人性美和道德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失街亭》的故事情节。

2.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3. 学习文中重要的实词和虚词。

难点:1. 深入剖析人物内心世界,理解作品中的复杂情感。

2. 运用文中的实词和虚词,进行有效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失街亭》的作者和作品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3. 讲解课文: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分析人物形象,解答学生疑问。

4.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主题思想,交流学习心得。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四、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知识点。

3. 收集与《失街亭》相关的资料,进行阅读拓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教学策略与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影视等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真实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对作品情感的理解。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力。

3. 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将《失街亭》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发现不同之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高中语文《失街亭》教案

高中语文《失街亭》教案

高中语文《失街亭》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失街亭》的故事情节,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2.分析课文中的精彩语句,领悟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分析诸葛亮、马谡等人物形象,理解课文主旨。

2.教学难点:诸葛亮与马谡的性格对比,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失街亭》的背景,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让学生谈谈对诸葛亮、马谡的了解,为分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2.自主阅读(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把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引导学生关注诸葛亮、马谡等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为分析人物性格作准备。

3.分析人物形象(1)诸葛亮:智慧、谨慎、忠诚、敬业、悲壮1.分析诸葛亮在失街亭事件中的表现,如:派马谡守街亭、临别时的叮嘱等。

2.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2)马谡:轻敌、自大、狂妄、悲剧1.分析马谡在失街亭事件中的表现,如:拒绝王平的建议、轻敌冒进等。

2.引导学生思考马谡悲剧的原因,如:性格缺陷、诸葛亮用人不当等。

4.分析课文主旨(1)引导学生从诸葛亮、马谡等人物形象中,理解课文主旨:忠诚、敬业、谨慎、勇敢等品质的重要性。

(2)让学生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践行这些品质。

5.课堂小结(2)引导学生认识到忠诚、敬业、谨慎、勇敢等品质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6.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课文。

(2)写一篇关于诸葛亮或马谡的人物分析文章。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分析诸葛亮、马谡等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同时,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思考人生价值和品质追求。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仍需在课堂组织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方面加强。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诸葛亮的人物形象分析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诸葛亮在《失街亭》中体现了哪些品质?请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描述来谈谈。

《失街亭》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失街亭》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3)能够欣赏和评价作品中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主题;(2)通过分析和比较,认识作品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3)通过创作和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了解和尊重;(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作品概述:介绍《失街亭》的作者、成书背景、历史背景等;2. 人物分析: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人物关系等;3. 情节理解:通过阅读和讨论,理解作品的情节发展、矛盾冲突、主题思想等;4. 艺术特色:分析作品的文学风格、表达技巧、修辞手法等;5. 文化内涵:通过分析和比较,认识作品中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2)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3)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2)作品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内涵;(3)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1. 导入:通过引入《失街亭》的历史背景和作者简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阅读与讨论:组织学生阅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情节、人物、主题等,组织课堂讨论;3. 分析与比较: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艺术特色等,进行比较和思考;4. 文化内涵:通过讲解和比较,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5. 创作与表达:组织学生进行写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作品的情节和人物的理解程度;2. 学生对作品的文学价值和艺术特色的欣赏能力;3. 学生对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认识水平;4. 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创作表达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水平。

失街亭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失街亭》教案教学设计课时安排:2课时年级学科:高中语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失街亭》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分析文学作品人物性格和情感的能力。

3. 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古文的语言美和表达技巧。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1. 《失街亭》情节的把握。

2.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3. 古文语言美的欣赏。

教学难点:1. 古文实词、虚词的理解。

2. 文中典故、意象的解读。

二、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1. 激发兴趣:简要介绍《失街亭》的背景,让学生对作品产生兴趣。

2. 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内容。

环节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标记生字词。

2. 教师辅导:针对学生遇到的生字词、语句进行讲解,解析文本。

环节三:合作学习1. 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课前发布的学习任务,进行小组讨论。

2. 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

环节四:课堂讲解1. 分析情节:讲解《失街亭》的基本情节,梳理故事脉络。

2. 人物剖析: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3. 语言欣赏:讲解古文的语言美和表达技巧,引导学生欣赏。

环节五:课堂练习1. 布置练习题: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

2. 学生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环节六:总结拓展1. 教师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失街亭》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提高人文素养。

三、课后作业1. 翻译并背诵《失街亭》全文。

3. 推荐阅读其他有关《失街亭》的文学作品,如小说、戏剧等,下节课分享阅读心得。

四、教学评价1. 课后跟踪: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习效果。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失街亭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失街亭》的故事背景、作者以及作品的基本情节。

(2)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形象,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3)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

(2)运用角色扮演、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2)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忠诚、勇敢、智慧等品质的重要性。

(3)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反思现实,提高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重要词语和句式的掌握。

3. 作品人物性格特点的把握。

三、教学难点1. 古代战争术语的理解。

2. 作品历史背景对课文内容的影响。

3. 作品人物内心活动的解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教案、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品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失街亭》的作者马谡及其历史背景。

(2)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马谡会失街亭?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2)要求学生注意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式。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分析作品人物形象,引导学生理解人物性格特点。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马谡失街亭的原因是什么?(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拓展延伸(1)对比分析其他历史背景下的小说作品,探讨作品主题和人物性格。

(2)引导学生从作品中反思现实,提高对人生和社会的认识。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所学内容。

(2)结合课后练习,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如何?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有哪些优点和不足?3. 学生参与度和兴趣如何?4.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七、课堂评价1. 学生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失街亭》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失街亭》是明代小说家施耐庵所著《水浒传》中的一个故事情节,讲述了宋江率领梁山好汉攻打街亭,因用错了将才导致战败的故事。

本章节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概括《失街亭》的故事情节。

能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其主要特点。

能够领悟故事中所体现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吸取教训,正确评价人物。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失街亭》故事情节的概括与理解。

人物形象的分析与评价。

主题思想的领悟。

2. 教学难点:人物形象复杂的性格特点分析。

故事情节中隐含的批判性思维训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水浒传》的背景及《失街亭》的故事情节。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失街亭》相关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的复杂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正确评价人物。

5. 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教师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水浒传》其他章节,了解梁山好汉的故事。

3. 思考《失街亭》主题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并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探讨和课堂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价其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阅读量、思考深度和写作能力。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失街亭》教案

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失街亭》教案

《失街亭》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o了解《三国演义》及其作者罗贯中的相关知识。

o掌握文中重要词语、成语及文言句式,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能力目标o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人物性格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o鉴赏文中战争描写、人物对话等手法,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o培养学生通过情节分析、人物刻画等方法理解小说主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o体会三国时期的英雄气概和智谋较量,增强对智慧和勇气的向往。

o感受人物在复杂局势中的选择和命运,培养对人生选择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诸葛亮、马谡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情节发展的影响。

•难点:鉴赏文中的战争描写、人物对话等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在塑造人物和推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国演义》原著节选、相关视频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o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氛围。

o提问:你们知道《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吗?他有哪些经典事迹?2.作者及作品介绍o介绍罗贯中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背景。

o简述《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初读课文o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停顿。

o教师纠正发音,解释文中出现的生僻字和成语。

4.情节梳理o学生概括故事情节,包括诸葛亮派兵镇守街亭、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等。

o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以及主要人物在不同情节中的表现。

5.人物分析(诸葛亮、马谡)o诸葛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诸葛亮的语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智谋和决策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诸葛亮在三国时期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o马谡▪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马谡的语句,分析他的性格特点、军事才能和决策失误。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马谡失守街亭的原因和后果。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o回顾上节课内容,提问:诸葛亮和马谡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他们在失街亭事件中的表现如何?2.战争描写分析o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战争的语句,分析战争的规模、战术和结果。

《失街亭》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失街亭》教案(教师中心稿)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失街亭》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课文《失街亭》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2. 能够领会作者通过对街亭失守的描写,反映出的忠诚、担当、责任等品质。

3.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进行分析、解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式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课文《失街亭》的基本内容的理解。

2. 课文中忠诚、担当、责任等品质的领会。

3. 课文中的句子、段落的分析、解读。

4. 课文中的词汇、句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古代军事术语的理解。

2. 课文中的句子、段落的深入分析、解读。

3. 课文中的词汇、句式的灵活运用。

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古代战争的话题,引发学生对课文《失街亭》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

二、自主学习(15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失街亭》,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标记出不理解的地方。

三、课堂讲解(25分钟)教师对课文《失街亭》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讲解课文中的古代军事术语,分析课文中的句子、段落,引导学生领会忠诚、担当、责任等品质。

四、课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解读,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课堂讲解(25分钟)教师继续对课文《失街亭》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讲解课文中的句子、段落,引导学生领会忠诚、担当、责任等品质。

三、课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解读,运用课文中的句子、段落进行分析,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总结与拓展(1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句式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拓展。

五、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失街亭》教案

《失街亭》教案

《失街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失街亭》这首古文诗的背景和作者。

2.学习诗歌的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

3.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和作者介绍通过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失街亭》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特点。

2. 诗歌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解析通过分析诗歌的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特征和艺术表现手法,并能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3. 诗歌情感和思想的理解通过阅读和解读诗歌的内容,让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并能够从中汲取启示和思考。

4. 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通过阅读《失街亭》并进行问题讨论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诗歌背景和作者介绍:–讲解《失街亭》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杜牧的生平和创作特点。

–分析创作背景对诗歌表达的影响。

2.诗歌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解析:–教授诗歌韵律和格律的基本知识。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3.学生练习:–阅读《失街亭》并体会其中的韵律、格律和修辞手法。

–分组讨论诗歌中的细节和表达的情感。

第二课时:1.诗歌情感和思想的理解:–讲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象征。

2.学生练习:–阅读《失街亭》并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小组讨论诗歌中表达的思想和启示。

第三课时:1.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学生阅读一篇与《失街亭》内容相关的阅读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写一篇关于自己人生感悟的文章,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2.学生展示和讨论:–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小组讨论和分享对彼此作品的观点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听课笔记和参与讨论: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记录课堂笔记。

2.课后作业评价:检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3.学生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写的文章的思想深度和表达能力。

《失街亭》教学教案

《失街亭》教学教案

《失街亭》教学教案《失街亭》教学教案《失街亭》教学教案1蜀建兴五年(公元227年)冬,蜀军北伐,曹魏情势危急,司马懿得以重掌兵权率军来援,双方主帅都把街亭一地当作一决胜负之关键,最后结局是司马懿以夺取街亭而宣告诸葛亮北伐失败。

作为进攻方的蜀军他的首要目的是攻入敌内腑夺取凉州而非防范司马懿的援军,街亭则是他的粮道,是保证蜀军进可攻退可守的军事重地。

而对于司马懿来说,一味抗击蜀军锋锐显非上策,能夺取街亭则不但使蜀军粮尽而退军,并能从侧翼困住蜀军,从而达到消灭蜀军主力的目的,因此双方主帅都把战略重点放在了街亭一地,只不过是蜀军要守而魏军要夺。

事后许多评论家在评论街亭一役时往往指责诸葛亮用人失当,在如此显要之地,却让一个从无实战经验的马谡上阵,而非蜀军精华赵云、魏廷等人。

其实这有些偏概而全,蜀军作为进攻方,其主要战斗部队都肩负着更为重要的攻击使命,再对蜀军来说街亭之地只要有一军依附地形死守住,以保证其进攻主力的攻击时间就以足可,如让赵云、魏廷等来守街亭则显得大材小用,难道要让马谡进入攻击序列吗?古之大臣能得统治者信任的只有两种,一是重臣;二是近臣。

作为国家重臣他不一定要跟统治者的关系有多亲密,他只要忠诚有能力就能得到统治者的信任,而作为近臣来说,他可以无甚么能力和才气,但他却和统治者的关系相当亲密,甚至还是一种家人、朋友关系,因此他也能作为自已人而深受统治者的信任。

马谡他恰恰却又是诸葛亮的近臣,在刘备时代有才的马谡得不到刘备的重用,只好凭借自已的多闻博知成为了诸葛亮的近臣,可以说从三国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是把马谡当朋友看待的。

以诸葛亮的高位和高能要想找个知心朋友是很困难的,马谡能进入这样的圈子除了人与人的缘份外还有一点就是马谡懂得够多知得够深,且还能爱好广泛,在各个方面都能有和诸葛亮交流之才,因此马谡以其近臣身份可谓是深受诸葛亮的'宠爱,几乎夜夜都要与其深谈,这有参军谋划的作用,但同样也有以解诸葛亮寂寞之心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街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地位及其意义
2、全面认识诸葛亮、马谡人物形象
3、比较《三国演义.诸葛亮传》的片断与失街亭的异同
教学重难点:全面认识诸葛亮、马谡的人物形象
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研究讨论法
2、媒体设计:
①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
②绘制街亭之战战略形势图
③检查重点词语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解说:创设氛围,引入情境)。

师:这是哪部电视剧的插曲?生:《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也是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

该书的影响巨大,不仅在政治、军事和外交方面有着明显的影响,而且在经济领域也表现出不凡的魅力。

他成
为当今厂长、经理的必读书。

这么重要的一部书,同学们了解《三国演义》中的那些故事?(学生自由回答: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空城计)。

今天我们欣赏《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段《失街亭》。

(解说:设计此导入法,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暗示学生要多读书,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解题
《失街亭》是节选自《三国演义》95、96回。

描写的是“伐魏复汉大业”六出祁山之一出中的关键性一次战役(媒体展示失街亭战略形势图)。

当时魏蜀以秦岭为界,互相对峙,蜀要伐魏,必过秦岭而取长安,魏要伐蜀,也必过秦岭,而且从汉中过秦岭有三条路:一是东路,十分险要,双方都有重兵把守,不易通过,所以孔明未走东路。

二是中路,蜀军可由此攻下郿城,一下长安,路程较近,孔明这次北伐,正是由此进军。

三是西路,街亭离长安较远,主力不易由此进兵。

孔明由中路取郿城。

司马懿由西路南攻,断绝蜀军粮道,使蜀军不战自溃,并使蜀方已得的三郡不能安宁,司马懿正是这样做的,可见街亭位置很重要。

三、检查预习
1、媒体展示词语(见附页一)
2、请同学复述《失街亭》故事情节并补充“空城计”内容
3、小说虽删去了一部分仍能体现小说的结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请你根据小说结构划分《失街亭》的结构(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见附页二)(解说:师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老师主导作用)
4、阅读文言段落。

(多媒体展示:见附页二)
①读②译③订正④比较
明确:同写一个故事,史书只叙述一个梗概,而小说则进行了虚构和加工,加进了一些虚构的细节,是情节更丰富,使人物更生动。

如增加了蜀方守街亭的人员,虚构了马谡拒谏一段,增添了许多符合人物性格的对话,为了表现孔明的内心活动,表现其执法严明,有声有色的写了挥泪斩马谡一段。

(解说:学生通过比较,进入文学欣赏境界,锻炼欣赏能力)
四、具体研读,落实重难点
(一)阅读有关段落,找出表现人物性格的语句,概括人物形象
1、朗读孔明点将,表现孔明什么性格?
明确:深谋远虑、用兵谨慎、知己知彼
2、朗读马谡拒谏一段,表现马谡什么性格?
明确:狂妄自大、拒谏违令、刚愎自用
3、朗读挥泪斩马谡一段,表明了孔明什么精神?
明确:勇于自责、执法严明
4、速读。

请找出孔明三哭,揭示了孔明怎样的心理活动?
明确:勇于自责、体恤部将、勇于承担托孤责任
(二)讨论
1、街亭之失,谁之过,请同学们各抒己见。

(师激励学生们积极发言: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

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个苹果,那么你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我们每个人将有两种思想。


2、街亭之失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师恰当点评:它不仅留给人们办事要从实际出发,死搬教条必然失败的启示,而且让人深深领悟到准确识人恰当用人的重要性,希望我们每个人去掉骄傲之气,也希望我们的领导善于识别人才。


3、请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诸葛亮。

(总结:诸葛亮他是忠臣的典型、智慧的化身、用兵的奇才、治国的贤相,他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他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但街亭失守,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诸葛亮对马谡一贯有好感,在马谡主动请缨又信誓旦旦的情况下,终于抹不开面子,委以重任面对马谡的狂言不休他失察了,未引起重视,接着又派王平相助,尽管表现了谨慎的一面,但是岂不知马谡那肯听王平之言,有表现了诸葛亮用人失察而导致街亭失守。

马谡也是一个有才学之人,不然诸葛亮也不能重用他,官进参军,如七擒孟获,献计:攻心为上、离间魏明帝和司马懿君臣关系,但从这里我们看出他性格里的另一面,狂妄自大……持才而傲、
刚愎自用。

这些是我们不足取的。


(解说:引导学生关注课外知识,渗透研究性学习因素,锻炼实际分析问题能力,把学习语文与学会做人联系起来)
五、课堂小结:“言不甚深,文不甚俗”情节曲折,人物传神,今天在《三国演义》这条大河里,我们之取了一瓢甘浆,就已经领略了他的巨大魅力,今后我们可以继续研读,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写出有价值的研究性论文或专著,为我们的文学宝库在增一点亮色(引导学生回顾授课内容,树立远大目标)
六、布置作业
1、诸葛亮与司马懿之比较研究
2、谈《水浒传》与《三国演义》塑造人物方法
3、下个单元学习戏剧,可以把《失街亭》改成剧本
附页一
1、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细作告曰:“司马懿倍道而行。

八月已到新城,猛达措手不及,被乱军所杀。

B:魏兵骤至,把山四面围合,某引兵冲杀十余次,皆不能入,次日土崩瓦解,降者无数。

C、孔明褒衣博带坐于账中,忽报马谡,王平魏延,高翔至。

孔明先唤王平入账,责之。

D、孔明变色曰:“如自幼饱经风霜熟揞兵法。

吾累次丁宁告诫,
街亭是吾根本……”。

2、选出下列各项加点词与例句加点词用法不同的一项:()例句:安营既必,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A、司马懿非等闲之辈。

B、凡事商议停当而行,不可轻易。

C、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用法明也。

D、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附页二
亮身率诸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判魏应亮,关中响震。

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存破。

亮拔西县余家,还于汉中戮谡以谢众。

(引自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
板书设计:
失街亭
罗贯中
情节结构人物形象
细作探报(引子)诸葛亮:深谋远虑勇于自责严肃执法孔明点将(开端)马谡:狂妄自大违令拒谏刚愎自用
马谡拒谏(发展)
双方激战(高潮)
挥泪斩谡(结局)
设计者:黑龙江省木兰县高级中学刘玉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