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一着惊海天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
教学内容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具体分析文章的写作背景、主题思想、篇章结构及修辞手法。
重点章节为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详细内容主要是对“一着惊海天”这一历史事件的具体描述及深层含义的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着惊海天”事件的来龙去脉及其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主题和深层含义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领会作者通过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表达情感和观点的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文章深层含义的挖掘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事件历史意义的认识,以及文章写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关于“一着惊海天”事件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事件背景的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一着惊海天”事件的经过。
3. 讲解:对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进行详细讲解,分析事件的历史意义。
4.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如文章的主题思想、修辞手法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及作者的观点。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的深层含义及修辞手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一着惊海天》2. 主要内容:事件背景事件经过历史意义写作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一着惊海天”事件的经过及其历史意义。
(2)分析文章中作者运用对比、衬托等修辞手法的具体例子,并说明其作用。
2. 答案:(1)事件经过: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历史意义:事件展示了我国海军的英勇顽强,提升了我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2)修辞手法分析:见课堂讲解。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与“一着惊海天”事件相关的资料,深入了解我国海军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重点采用了抒情和记叙的表达方式,进一步表达出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也点明了舰载机成功着舰这个事件的重大意义。
六、研读探索
有人说,这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通讯。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现实,谈谈你的理解。
①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落后于人,中华民族先后遭受到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经历了百年屈辱。惨痛的历史教训让中国人民懂得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富国强兵,一直是中国人民的梦想。这篇通讯向我们介绍了“辽宁舰”舰载机首架次着舰并获得成功的过程,这是中国人民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所以振奋人心。②这篇通讯让我们看到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增强了中国人民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3】文风平实,脉络直观。
作者在叙写中,将紧要处的口令和动作都用实词准确地阐述,为的就是让读者更加直观易懂,让舰载战斗机着舰这一高深的试验事件更加平实,为读者揭开高科技的神秘面纱。
6】拓展延伸
课外搜集其他关于此事件的新闻报道。
7】课堂练习
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新闻的六要素。
人物:着舰指挥员及众工作人员
时间:2012年11月23日
2.掌握释义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五、学习新课
(一)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三、文体知识
1.通讯的定义: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它和消息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但报道的内容比消息更具体更系统。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一着惊海天》 教案
《一着惊海天》简案执教:许紫雯☆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创设情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构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体验,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设置问题,激发思考,合作探究。
☆学习目标1、了解报纸通讯的特点。
2、体会文章的价值感、层次感和美觉感。
3、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增强爱国情感,发奋努力,扬我国威。
☆教学重点和学习难点重点:了解通讯和消息在特点和结构形式上的不同,感受此文的层次感。
难点: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增强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预设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展示目标1、了解报纸通讯的特点。
2、体会文章的价值感、层次感和美觉感。
3、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增强爱国情感,发奋努力,扬我国威。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让学生带着学习目标学习本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对照学习目标学习,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教师导学一、自主学习1、了解通讯的特点、此文字词。
2、读课文了解文章的结构。
3、标题的作用。
先独立阅读课文,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再小组讨论。
先让学生掌握通讯的特点,独立思考完成字词的积累。
再小组讨论结构,分享自己的思考成果,组员发挥合作精神。
结合《高分突破》提出疑问,巩固知识点。
二、启导精思1、第3、4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8段运用了什么修辞?作用?2、最后一段重点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独立完成,个别回答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思考文章的写作手法三、自主提升有什么疑问,收获了什么学生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对本文提出质疑与做出总结。
《一着惊海天》教案
《一着惊海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三单元的第21课《一着惊海天》。
本文记叙了我国科研人员自主研制某新型战斗机的过程,特别是在一次试飞中遇到风险时,科研人员临危不惧,成功解决问题的经历。
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体会科研人员的艰辛和爱国情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
2. 通过分析课文,体会科研人员的艰辛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3. 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科研人员的艰辛和爱国情怀。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学会在实际情境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文本、黑板、粉笔、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教师播放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历程的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航空事业的辉煌成果,引出本课课题《一着惊海天》。
2. 自主学习(10分钟)(1)课文讲述了什么事件?(2)课文中的人物有哪些?他们的特点是什么?3. 合作探究(10分钟)(1)课文中,科研人员遇到了哪些困难?他们是如何克服的?(2)从课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科研人员的哪些品质?4. 讲解分析(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写作手法,如人物描写、场景描写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研人员的艰辛和爱国情怀。
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一着惊海天》人物:科研人员事件:某新型战斗机试飞遇到风险困难:技术难题、时间紧迫、压力大品质:团队合作、克服困难、爱国情怀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篇关于我国航空事业的短文。
答案:我国航空事业的辉煌成果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飞天的梦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17部编版)一着惊海天
1.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标题《一着惊海天》的含义,领悟文章主题。文章通过描述飞行员生死攸关时刻的英勇表现,展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英勇精神。教师需引导学生理解“一着”所指的具体事件,以及“惊海天”所蕴含的意义。
举例:文章中“一着”指的是飞行员在航母甲板上成功降落的一瞬间,而“惊海天”则形容了这一壮丽场景震惊了整个海空。
(2)掌握生字词,并学会运用。教师需强调本节课的生字词,如“瞥、胸有成竹、镇定自若”等,并指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正确运用。
举例:通过造句或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生字词的含义,如“他只是瞥了一眼,便已胸有成竹”。
(3)分析文章结构,学习写作方法。教师需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引子、发展、高潮、结局等结构,以及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腻描写表现人物形象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尝试运用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和重点难点解析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种方法较为有效。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理解文章高潮部分时仍存在困难,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尽量用更生动、具体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成果展示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确保讨论围绕主题进行。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理解文章标题《一着惊海天》的含义,这是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飞行员英勇精神的赞颂。这篇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和细腻描写,展现了飞行员在极端情况下的冷静与勇敢。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深入文章内容,分析飞行员在航母甲板上成功降落的关键时刻,理解作者如何通过文字传递紧张气氛和飞行员的英雄气概。
语文人教版(2017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修辞手法应用:教师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创新思维: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思维拓展练习,如设计不同的冒险结局,以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
-文化背景:教师需提供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3.表达交流:讨论课文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他们的心理活动,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表达。
4.写作技巧:学习如何通过设置悬念、描绘细节来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并尝试仿写类似的短文。
5.情感价值观:感悟勇敢、团结、拼搏的精神,认识到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保持坚定的信念。
6.课后实践: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小组合作,编写一段以海洋冒险为主题的故事,并在课堂上分享。
-修辞手法的应用:学生可能在分析修辞手法时感到困难,不知道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灵活运用。
-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灵感,创作新的故事时,学生可能缺乏创新点子和结构设计的能力。
-文化背景的理解:学生对海洋文化和相关历史背景可能了解不足,影响对课文深层次的理解。
举例解释:
-情感态度: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理解课文中人物在危机时刻所展现出的勇气和团结精神,这是难点。
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2.创设更多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增强课堂氛围。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优质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
本课选自教材第二章“讲述”,涉及详细内容为:通过叙述一场海上冒险经历,让学生解和掌握记叙文写作技巧,提高他们叙述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记叙文写作方法,学会运用生动语言描绘场景。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叙述能力,培养他们想象力和文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冒险精神认同,培养他们勇敢面对困难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生动语言描绘场景,表现出冒险精神。
2. 教学重点:掌握记叙文写作方法,学会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主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海上冒险图片,引发学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和讲解。
4. 例题讲解:以课文为例,分析记叙文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如何描绘场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编写一个简短故事,要求运用生动语言描绘场景。
6. 互动交流:学生展示自己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并给予建议。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一着惊海天》2. 记叙文写作方法: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主题运用生动语言描绘场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一次难忘冒险”为题,编写一篇记叙文。
答案示例:一次难忘冒险去年暑假,我和几个好朋友决定去附近山上探险。
那天,阳光明媚,我们带着背包,踏上征途。
山路崎岖,我们一路欢歌笑语,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山涧。
山涧两侧是陡峭悬崖,中间是一条湍急河流。
我们看着眼前景象,都惊呆。
这时,一个朋友提议:“我们试试看能不能跳过去。
”大家纷纷附和。
我小心翼翼地踏上河中一块石头,准备起跳。
然而,就在我即将跃起那一刻,脚下一滑,整个人掉进河里。
我惊慌失措,挣扎着想要上岸,但水流太急,始终无法摆脱困境。
2017年秋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4一着惊海天(教案)
2017年秋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4一着惊海天(教案)明确:课文中描写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景的句子有:“飞行员稳准狠,像一只精确的鸟儿,准确地落在了着舰索上。
”、“在这一刻,整个舰载机甲板上的人都激动得不行,欢呼声、掌声、鼓掌声此起彼伏,舰载机甲板上的海军官兵们更是热泪盈眶。
”、“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让中国海军成为仅有的世界上五个掌握航母技术的国家之一。
”这些句子生动地描绘了着舰过程中的紧张、刺激和成功后的激动人心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惊心动魄的气势。
目标导学三:寻读课文,理解作者用意提问4:课文中穿插的其他内容有哪些?它们在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明确:课文中穿插的其他内容有:我国航母的建设历程、舰载机的技术参数、舰载机的特点和优势、我国舰载机飞行员的素质等。
这些内容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背景和意义,同时也展现了我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海军的豪迈气魄。
三、课后拓展1.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文章,阐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意义和对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影响。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航母的建设历程和未来发展规划,写一篇文章,探讨我国航母建设对于中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答案:作者在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其他内容。
其中包括描述航母航行、国人强军梦想、着舰事故率高、飞行塔台内的紧张氛围等。
这些内容的作用是丰富文章的背景和情境,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这次成功着舰的重要性和意义。
从第三段中选择一处进行细读,如“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飞行塔台内的紧张氛围和着舰时的高风险,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了这次成功着舰的不易和重要性。
同时,这句话也增强了文章的气氛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一着惊海天》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一着惊海天》这篇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理解课文中的英雄品质和修辞手法,我看到了他们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的身影。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跟上课堂节奏,但仍有个别学生对一些生僻词汇和复杂句子感到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简化语言、举例说明等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一着惊海天》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语文教材第六单元《一着惊海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一着惊海天》的阅读与理解,掌握生字词,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具体内容包括:
-在分析修辞手法时,教师可选取课文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讲解,并指导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进行模仿和实践。
-通过介绍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教师可以结合历史背景、英雄人物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教学难点
-对课文中的复杂句子和长句进行理解和分析,这是学生阅读理解的难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拆解和分析。
-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应用,对于初学者来说,区分各种修辞手法并恰当运用是一项挑战。
5.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其在合作与探究中深入理解课文,学会总结学习方法,形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一着惊海天》的生字词学习和掌握,如“精湛”、“楷模”等,这些词汇是学生扩展词汇量的基础,也是理解课文内容的关键。
-理解课文的主旨和情感,把握作者对英雄人物的赞美,这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其次,在讲授修辞手法时,我发现自己讲解得有些过于迅速,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完全掌握。为此,我打算在下一节课中,放慢讲解速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吸收这些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017)语文第一单元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写作手法:分析课文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以及景物描写、人物刻画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模仿并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
-文章结构:讲解课文的篇章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起承转合,提高他们的文章构思能力。
举例: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程度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课后加强个别辅导,帮助这部分学生巩固所学。
1.注重问题的设计,提高问题的针对性和引导性。
2.简化语言,用更直观的方式讲解知识点,确保学生理解透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敢于表达。
- “惊涛拍岸”一词通过形象的描绘,表现了海浪的猛烈,学生需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并学会在写作中运用。
-作者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绘,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氛围,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情感。
2.教学难点
-情感理解:学生可能难以体会到作者在面对大自然壮丽景象时的内心情感,需要教师引导和情境创设来帮助学生感悟。
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写作练习使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但我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过于依赖课本,缺乏独立思考。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
此外,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享成果时,有些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着惊海天》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被大自然壮丽景象深深震撼的情况?”比如,面对汹涌的海浪或壮美的日落。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作者如何在课文中描绘这种震撼人心的场景。
一着惊海天教案(大全5篇)
一着惊海天教案(大全5篇)第一篇:一着惊海天教案一着惊海天南京汉开书院备课材料课标分析:1、“把握文章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即通过新闻阅读实践活动,学生既能从新闻事实提取的角度出发,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又能从新闻采写角度出发,学习作者获取和组织新闻事实的方法,尝试参与新闻作品的创造;2、“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即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能“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即学生能说出重点词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或表达手法,起到了形象、生动或精确的表达效果。
教材分析:1、第一单元是部编版教材新增的活动探究单元,学生要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新闻阅读、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三大任务。
新闻阅读任务包括消息《消息二则》、消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特写《“飞天”凌空》和通讯《一着惊海天》,旨在让学生以新闻的方式学新闻,要学会分析新闻要素、梳理新闻(特别是消息)结构,理解作者是组织、呈现新闻事实,用事实表现态度与倾向,以达成较佳的新闻效果的方法。
同时,新闻阅读为新闻采访和写作任务提供知识、技能储备。
2、《一着惊海天》是本单元唯一一篇通讯,记录了2012年11月23日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经过,将这一宏大历史事件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对新闻事件的采访和精心组织安排,传递给读者。
3、教材选编《一着惊海天》正是为了达成课标,使学生能够用新闻的方式学新闻,通过对新闻事件来龙去脉的梳理和概括,体会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掌握作者对新闻事实获取和组织的方法,了解采访的价值和作用,并通过对比消息等其他新闻题材,掌握通讯新闻性、文学性、评价性的特点。
学情分析:本文是军事题材,学生对辽宁舰发展历程及舰载战斗机起降能力对于航母的重要意义缺乏了解,因而难以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渗透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学生初次接触新闻体裁,经过前三课的学习,对于消息、特写等新闻体裁的基本知识已有初步认识,但对于通讯的特点、新闻事实的获取方式、新闻采访的价值等还处于盲区。
《一着惊海天》教案3.docx
2017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学设计课题一着惊海天单元第一单元学科语文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通讯,理解通讯的特点。
2、理解这个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3、学会阅读新闻通讯的方法。
4、感受祖国的强大,增强爱国情感。
重点1、理解这个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2、学会阅读新闻通讯的方法。
难点1、了解什么是通讯,理解通讯的特点。
2、学会阅读新闻通讯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我们首先欣赏《大国强军梦》的视频剪辑。
然后谈谈你的感想。
是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这个伟大的梦想就是强国梦,对军队來说也是强军梦。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通讯《一着惊海天》,领略我国强军梦中的一件大事。
欣赏视频,谈谈感受。
由国家军事力量导入新课,激起学生学习通讯的兴趣。
讲授新课一、出示学习目标请大家齐读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带着学习目标进行这节课的学习活动。
1、了解什么是通讯,理解通讯的特点。
2、理解这个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
3、学会阅读新闻通讯的方法。
齐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生听课的目的性,捉高课堂效率。
4、感受祖国的强大,增强爱国情感。
二、展示自学成果同学们,课前你自主学会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问呢?现在,请大家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展示你们的自主学习成果吧!一个小组展示一个知识点,其他小组根据展示情况进行补充或纠正。
教师点拨下面重点知识:1、写作背景2012年11月23 0,我军飞行员驾驶国产歼・15 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舰,一举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受到世界空前关注。
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性难题,一向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
国产歼・15舰载机总设计师孙聪说:战机以几百公里的吋速,必须精确落在甲板上4根阻拦索之间,每根阻拦索间隔10余米,有效着陆区域只有儿十米。
人教部编本(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4一着惊海天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有关知识,明确通讯的一些特点。
2.感知课文内容,培养提取信息的能力。
3.揣摩文章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4.感受作者的爱国激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富国强军的豪情。
教学重点:通讯的文体特点.教学难点:揣摩文章写作手法,品味文章语言特色。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辽宁舰图片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
二、背景展示舰载机是航母编队实施舰队防空、抵近威慑、纵深打击和战场控制任务的核心装备,如果把航母编队比作一名武士,舰载战斗机就是武士手中的那把利剑,因此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于2012年11月23日正式进行了着舰试飞。
三、文体知识通讯的定义: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
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四、预习检测1.字音检测着陆(zhuó) 桅杆(wéi) 凛冽(lǐnliè) 舰艉(wěi) 浩瀚(hàn)娴熟(xián) 默契(qì) 镌刻(juān) 澎湃(péngpài) 殚精极虑(dān)2.掌握释义白手起家:比喻原来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一番事业。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镌刻:雕刻。
浩瀚:形容水势盛大,也形容广大或繁多。
娴熟:熟练。
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五、讲授新课(一)初读感知1.请同学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和圈点。
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2.层次结构第一部分(1-4):交代着舰的环境及着舰前的准备情况,叙述此次着舰的意义和困难。
第二部分(5-19):详细报道了舰载机成功着舰的过程。
第三部分(20-25):描写了舰载机成功着舰后,人们激动、幸福的场景。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4一着惊海天》教案
4 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况。
2.了解通讯的写作特点,区别通讯与消息、特写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的作用教学难点了解我国在富国强兵的道路上取得的巨大进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导入一(文本导入):2012年11月23日,我军飞行员驾驶国产歼-15舰载机首次成功降落航空母舰辽宁舰,一举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拦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受到世界空前关注。
你想知道这次着舰惊心动魄的一刻吗?阅读蔡年迟和蒲海洋的这则通讯,你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导入二(情境导入):出示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的图片。
下面我们一起读通讯,了解着舰这“刀尖上的舞蹈”吧。
1.交流背景航母建设承载国人百年强国强军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的航母。
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稿件刊发后,在广大读者中产生强烈反响。
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媒体在第一时间对稿件进行了转载,读者认为,此稿抓住了舰载战斗机上舰中最精彩、最关键的一环,回答了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既是一篇集新闻和史实的佳品,又是一篇振奋人心、凝聚正能量的精品,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收藏性。
一位退休的海军上将专门派秘书到报社,指定要刊有此稿的报纸100份,送给老战友们留作收藏。
在第四届解放军新闻奖评选中,稿件以全票通过的形式,被评为一等奖。
2.积累字词(1)注音澎湃(pénɡ pài) 桅杆(wéi) 凛冽(lǐn liè)浩瀚(hàn)娴熟(xián)默契(qì)咆哮(páo xiào)紧绷(bēng)镌刻(juān)一丝不苟(ɡǒu)惊心动魄(pò)殚精竭虑(dān)(2)解释词语①澎湃:形容浪互相撞击;形容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一. 教材分析《一着惊海天》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课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描写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成功完成舰载战斗机着舰训练的通讯。
课文通过讲述辽宁舰飞行甲板上官兵们紧张而有序的工作,展现了我国航母战斗群官兵的英勇风貌和高尚品质。
本文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时代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对时事政治和国家发展有一定的关注。
但对于航空母舰、舰载战斗机等专业术语以及航母战斗群官兵的工作和品质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形象,感受官兵们的英勇风貌和高尚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航空母舰、舰载战斗机等专业术语;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人物形象,感受官兵们的英勇风貌和高尚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专业术语;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人物形象,感受官兵们的英勇风貌和高尚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4.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专业术语、人物形象分析等;2.图片资料:收集与航空母舰、舰载战斗机相关的图片资料;3.视频资料:寻找与航母战斗群官兵工作相关的视频资料;4.学习工具:准备课文阅读理解题、人物形象分析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出课文《一着惊海天》。
语文4一着惊海天教案 → 语文4一撞惊海天教案
语文4一着惊海天教案→ 语文4一撞惊海天教案语文4一撞惊海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一撞惊海天》,并理解其中的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对诗歌语言的理解。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作品表达个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 导入:通过引入一些相关的诗歌或图片,激发学生对海洋和自然的兴趣。
2. 理解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一撞惊海天》中的情节和主题,通过课堂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诗歌语言解析:分析课文中的一些诗歌语言,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和表达方式。
4. 绘画表达:鼓励学生使用绘画形式表达个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是插画、画卷或画册等形式。
三、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展示一些与海洋和自然相关的图片或诗歌,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欣赏课文(10分钟):朗读课文《一撞惊海天》,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感和节奏。
3. 讲解课文(15分钟):通过问题引导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情节和主旨。
4. 分析诗歌语言(15分钟):选取课文中的一些诗歌语言,解释其含义和表达方式,扩展学生的诗歌词汇。
5. 绘画表达(30分钟):让学生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通过绘画形式表达出来,可以是插画、画卷或画册等形式。
6. 展示作品(15分钟):学生可以相互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7. 总结回顾(10分钟):学生们回顾今天的研究内容,总结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绘画活动。
2. 课文理解:学生能够准确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主题。
3. 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的绘画作品能够表达个人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4. 作品展示:学生能够自信地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与他人分享。
五、教学资源1. 课文《一撞惊海天》2. 海洋和自然相关的图片或诗歌3. 绘画和绘图工具六、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画家或诗人到班级进行讲座,分享绘画和诗歌的魅力。
人教部编本(2017)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够熟悉或者缺乏自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课堂中,多给予这些学生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更好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4.了解课文背景,探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注国家大事的精神。
5.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品质。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使其能够深入理解《一着惊海天》所传达的航天精神,培养审美情趣。
2.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分析课文中的词汇、句式,提高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分享成果时,表述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例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准备讨论提纲,并在讨论过程中引导他们遵循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发言。
另外,我还发现部分学生在总结回顾环节,对于航天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缺乏深刻的认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了让学生们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与航天精神相关的实践作业,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和践行航天精神。
-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方面,教师可以设计更具挑战性的练习,如改写句子、仿写段落等,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表达能力。
-在文化背景的融合方面,教师可引入相关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英雄人物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一着惊海天》-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此外,课堂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小组在讨论时仍显得有些拘谨。为了鼓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讨论,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尝试采用更多鼓励性语言,以及设置一些有趣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一着惊海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首先,学生在理解文章结构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尽管我通过时间线、事件链等方式进行了解释,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把握。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寻找更多直观、生动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
其次,在人物形象分析环节,学生对于从有限的描述中全面把握人物特点感到吃力。我意识到,除了提供历史背景资料外,还可以尝试采用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人物形象。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的观点和想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不足。为了拓宽学生的思维,我打算在课堂上引入更多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着惊海天》中所传达的“细节决定成败”的观点,以及这个观点在文章结构、人物形象和修辞手法中的体现。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个观点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游戏体验的结果。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1)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一着惊海天》。
本课选自李白的诗篇,主要描绘了诗人在观看围棋比赛时,被一步巧妙的棋着所震撼的情景。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将了解围棋文化,感受古人对围棋的热爱,同时也能深入理解李白的豪放诗风。
教学内容包括:1. 诗歌朗读与解析:熟读诗歌,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2. 生字词学习: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惊”、“着”、“海”等。
3. 课文赏析: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课文内容,理解诗歌主题,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赏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人对围棋的热爱,学习诗人豪放不羁的品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生僻字词、修辞手法。
2. 教学重点: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围棋故事,引起学生对围棋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学习。
2. 朗读课文: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意。
3.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查找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帮助学生掌握。
4. 课文解析:分析课文内容,讲解修辞手法,深入理解诗歌。
5. 例题讲解:挑选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一着惊海天》2. 作者:李白3. 重点词语:惊、着、海、围棋、豪放、比喻、夸张等。
4. 诗歌结构:起承转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创作一首以围棋为题材的诗歌。
2. 答案示例:碧波荡漾棋盘间,一着妙手惊海天。
世间英雄谁敌手,唯有李白最豪放。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作品,了解其诗风特点,提高文学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一着惊海天
——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通讯的文体特点,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全过程,感受我
国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巨大发展变化和中国海军的豪迈气魄。
2.品读课文,欣赏文章映衬、烘托的手法特点。
3.体会作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炽热的爱国主义激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默读、品味、批注等多种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方式来理解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为祖国强大而奋斗的激情。
学习目标: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及其意义。
2.品读细节,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惊心动魄的气势。
(重点) 3.寻读课文,找出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中穿插的其他内容,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2分钟左右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视频短片)航母建设承载着国人百年强军强国的梦想,而只有舰载战斗机成功着舰起飞,中国首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母。
在跨越“着舰”“起飞”这两道坎中,着舰是“刀尖上的舞蹈”、世界公认的高风险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全身心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叙述顺序,概括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主要环节。
明确:课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着舰前检查准备、指挥调整战机的着舰姿态、成功着舰、欢呼庆祝等环节,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
提问2: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有何意义?
明确: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意义——它承载着国人和海军官兵的强军梦想,破解了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标志着我国海军真正进入航母时代。
目标导学二:品读细节,体味情感
提问3:勾画出描写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情景的句子,感受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时惊心动魄的气势。
明确:“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
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
如“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的震撼场面。
“牢牢地”“稳稳地”生动地
写出了我国舰载机着舰技术的成熟和飞行员操作技能的娴熟。
“定格了一个象征胜利的巨大‘V’字”的特写镜头,既是对当时情景的生动再现,更是表现了作者对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喜悦和自豪。
目标导学三:寻读课文,体会作用
提问4:作者在叙述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其他内容。
请找出来。
明确:①“渤海某海域,海风呼啸,海浪澎湃。
辽阔的海面上,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斩浪向前。
舰岛的主桅杆上,艳红的八一军旗迎风招展。
②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
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
浩瀚的大海可以作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③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
“咔嚓!”“咔嚓!”……随着照相机的快门声响起,中国第一位成功着舰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的风采,定格在人们的镜头里,镌刻在共和国的史册上。
④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
某大国一名上将曾说:“我们可以把航空母舰送给你们,但是,十年之内,你们不可能让舰载机上舰!”为了这一着……今天,终于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能不激动吗?
提问5:从上述语段中选择一处,细细品读,体会其作用。
学生交流后明确:①环境描写,把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置于渤海雄伟壮阔的背景中,既增加了紧张的气氛,又能展现中国海军的自信、自豪。
②这两段文字,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
③反复写人们的神态和心情,表现人们对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架次着舰的关注。
烘托了当时紧张的氛围、胜利的喜悦等。
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侧面表现舰载机着舰风险极大、意义重大,从而突出了主题。
④侧面描写,突出我国航母发展过程的艰难,歌颂中国人民和海军强军梦想、坚定信念和奉献精神,表现我国航母舰载机成功着舰的巨大历史意义。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后记
可取之处
教学内容选择上,主要考虑这几个问题:文体知识、语言特色、思想感情和学生需要。
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写通讯不是最主要的,所以,教学重点放在语言欣赏和情感体悟上,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朗读和批注的方法,把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了,有一定的收获。
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原因,对一些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只进行了选择性的解答,以后在这方面要多加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