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生物七下第三节信息的处理教案二

合集下载

2.4.3信息的处理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冀少版)

2.4.3信息的处理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冀少版)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阶段,教师将设计相关习题,检验学生对生物信息处理知识的掌握。
1.教师发放练习题,题目涵盖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难度适中。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学生互评练习题,分享解题思路,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1.教师展示一组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生物特征,并提出问题:“这些生物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如何对这些生物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
2.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适时引导,指出生物信息处理的重要性,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2.4.3信息的处理”。
3.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5.交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分享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对生物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认识到生物信息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4.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爱生命的价值观。
2.4.3信息的处理教学设计七年级生物下册(冀少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理解生物信息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学会运用列表、绘图、数据收集等方法,对生物信息进行整理、分类和归纳。
3.掌握运用科学方法,对生物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的信息处理技能,对实际生活中的生物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和解释。
6.课后拓展,提升素养: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生物奥秘,提升学科素养。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生物2.4.3 信息的处理 教案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生物2.4.3 信息的处理 教案设计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反射弧的结构。

2.举例说出反射弧的传导途径。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flash导入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板书课题: 第三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大家知道神经调节基本方式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以教材的“膝跳反射”实验为例,了解反射现象。

实物投影导学案:膝跳反射实验叩击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你能不能让小腿不突然跳起呢?放映课件—实验尝试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呢?实物投影:(2) 根据你做膝跳反射实验的体会,思考:这一反射活动,是人体通过哪个系统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具有什么特点的反应活动?板书:反射:动物(人)的反应。

实物投影导学案:(3)根据你对反射概念的理解,谈谈你对下面五个问题的看法?①、没有神经系统的生物,产生的活动也是反射。

②、所有的动物受到刺激后,都能产生反射活动。

③、生物只要具有神经系统,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④、反射是一种有规律的反应。

⑤、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教师点拨:打(力做的刺激)觉得疼,只是感觉而不是反射。

因为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才感到疼,到此为止反射的全过程并没完成。

而怎样才算完成了反射的全过程呢?(马上躲开, 对刺激做出了相应反应了,才是反射).放映课件—学生逐个分析这五个问题。

放映课件—说出以下活动,哪些不属于反射?大家能不能举出你们生活中常见的反射的例子吗?同学们举出了很多反射活动的例子,神经系统在完成各种反射活动的调节功能时,常常会产生疲劳而使调节功能降低,因此,同学们每天都要有充分得时间休息,以利于调节功能的恢复,使学习的效率从分提高。

学生完成自学时,教师板图反射弧的模式图;(4)阅读第一自然段和观察膝跳反射过程示意图,思考:①、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什么?②、它有哪些部分组成(在书上圈出各部分结构的名称),各组成有什么功能(用横线划出各部分结构的功能)?③、膝跳反射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是怎样的?放映课件—反射弧的组成,回答问题。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处理》 教案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处理》 教案设计

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处理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一、教学目标:1、掌握反射的定义,结构(反射弧),类型。

2、学会分析生活中反射的类型。

3、将反射运用与学习和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反射的类型,反射弧的结构。

2、难点:反射的类型。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的调节2、游戏:动动你的手得出结论: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二)新课学习: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2、反射的定义游戏动动你的脚:膝跳反射提出问题:A:膝跳反射通过什么系统完成?B:反射发生的原因?C:做出什么应答?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者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A:反射举例: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吮吸反射,吃杨梅大量分泌唾液,看到了东西害怕,想到了什么东西害怕B:练习:下列哪些属于反射的是:有尿意就会去厕所排便望梅止渴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合红灯停,绿灯行草履虫趋向有利刺激,躲避有害刺激3、反射弧对应书中图4-8回答下列填空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不同的反射,反射弧不同)练习:请填出正确的反射形成顺序:4、反射的类型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是比较低级的神经调节,由大脑皮层以下控制(脑干,脊髓)条件反射:后天学习形成,是比较高级的神经调节,由大脑皮层控制。

练习:判断反射的类型:(人类特有的反射:语言)缩手反射,眨眼反射,膝跳反射,吮吸反射,吃杨梅大量分泌唾液,望梅止渴, 看到了东西害怕,想到了什么东西害怕,谈虎生变,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5、脊髓的功能提出问题:刚才进行缩手反射的同学,是先感觉痛还是先缩手?脊髓:反射和传导的功能。

练习:如果上图表示缩手反射,回答下类问题①、破坏①处,用牙签刺激时,感觉,缩手②、破坏②处,感觉,缩手③、破坏③处,感觉,缩手④、破坏④处,感觉,缩手⑤、破坏⑤处,感觉,缩手四:课堂小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基本结构是反射弧。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处理》 课程教学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处理》 课程教学设计

第二节信息的处理教学设计(一)认知目标1.理解反射的概念和意义。

2.了解反射弧及其构成;了解反射活动的发生过程。

(二)技能目标1.培养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2.初步体验实验设计的一般方法;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利用一般原理分析实际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进一步体验生命活动的物质性。

2.体验科学实验的趣味性和科学性。

3.激发对科学实验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反射的概念和意义;反射弧的涵义和构成。

2.教学难点:反射弧的构成;反射活动中信息的传导。

三、教学准备青蛙2只;剪刀、镊子、探针、小钩、线、铁架台、滤纸、纱布、0.5%的硫酸溶液、清水、培养皿。

马陆、蜘蛛、乌龟等小动物。

反射弧模式图的挂图或投影片。

手电筒(学生自带)。

四、教学过程:(一)观察与体验反射现象我们知道,神经系统是人体主要的调节机构。

它是如何调节人体活动的呢?活动一:以同桌两同学为单位,用手电筒照对方眼睛,仔细观察瞳孔变化。

活动二:以同桌两同学为单位,在教师的示范下,做膝跳反射实验。

在学生回答实验现象后,教师介绍反射的概念和意义:1.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内部的各种刺激作出应答性反应,叫做反射。

如缩手反射、膝跳反射。

2.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反射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和处理。

并介绍,动物也有反射活动。

观察马陆等动物对刺激的反射现象,以加深对反射现象的理解。

反射活动是通过什么结构来进行的呢?(二)实验探索反射现象演示1:取两只青蛙,均切去颅部,把其中一只的脊髓用探针破坏(以上须向学生介绍)。

当脊蛙的休克消失后,对两只青蛙做屈腿反射测试。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有无反射现象发生)并分析该现象说明了什么。

演示2:将脊蛙的一侧坐骨神经剪断,用同侧后腿做屈腿反射实验。

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该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看书并讨论。

(三)尝试解释反射现象在自学和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对上述两个实验现象是可以作出科学的解释的。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处理》 教案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二单元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处理》 教案设计

第三节信息的处理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教学目标】1.理解反射的概念。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能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3.了解非条件反射的概念和特点。

4.认识神经系统的重要性,在生活中要关注健康和注意安全。

【教学重点和难点】1.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反射弧的结构。

【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通过课文P.78“身边事”引入新课。

【自主学习】阅读课文P.76~79,完成“同步学习”P.23~24的内容。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课件播放:探究竟:膝跳反射实验方法步骤:1.两位同学一组,一位是实验者,一位是被实验者。

2.被实验者坐在椅子上,,让一条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条腿上。

3.实验者用手掌内侧边缘快速叩击被实验者上面那条腿的膝盖下方的韧带,同时观察小腿的反应。

膝跳反射来不及思考,有关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所以不受大脑的控制。

但是,在完成膝跳反射的同时,脊髓中通向大脑的神经会将这一神经冲动传往大脑,使人感觉到膝盖被叩击了。

提问:叩击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这种反应是人生来就有的,还是在生活中逐渐获得的?总结: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一)什么是反射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如膝跳反射;吃酸梅会大量分泌唾液;遇有外界刺激,人会自动眨眼(眨眼反射)反射必须依靠完整的反射弧才能完成。

提问:反射是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的。

参与膝跳反射活动的反射弧由哪几部分构成?每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二)反射弧的结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感受器:指感觉神经末梢或接受刺激的结构。

效应器:指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强调:任何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在自然状态下,反射弧的五个部分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部分都将无法完成反射。

课件显示:反射弧五部分结构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过程示意图;缩手反射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当堂练习:不同的反射具有不同的反射弧,将下面反射弧模式图中的各部分结构填在图框里(课件播放课本P.79“当堂练”2,由学生动手填)。

冀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四章第3节信息的处理 第2课时(教案)

冀教版七年生物下册第四章第3节信息的处理 第2课时(教案)
a.灰质:表面是大脑皮层,即大脑灰质,平均厚度为2~3毫米,其上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表面积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b.白质:大脑的内部是白质,具有联系左右大脑半球、脑的其他部位以及脊髓等作用。
②大脑是人体的“总指挥部”。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聚集在一起,调节人体某一项生理活动,这一功能区叫神经中枢。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皮层中的众多神经元的细胞体构成了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多种神经中枢,其中比较重要的神经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躯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写字、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为人类所特有)、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等。
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在时间上把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多次结合后,当无关刺激转化为条件刺激时,条件反射就形成了。
条件反射建立之后,如果总是只给条件刺激,而不给能引发动物产生非条件反射的刺激,原来已建立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退。
条件反射的建立,使人和高等动物的行为有了预见性,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6.人类所特有的条件反射
人类除了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应,建立与动物相同的条件反射以外,还能对由具体信号抽象出来的语言、文字发生反应,建立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人类之所以能对抽象的语言文字等信息发生反应,主要是因为人的大脑皮层中有人类所特有的神经中枢——语言中枢,这样人与动物就有了本质的区别。
重点
1.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难点
1.条件反射的概念
2.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冀教版生物七下《第3节 信息的处理》公开课(教案) (2)

(新)冀教版生物七下《第3节 信息的处理》公开课(教案) (2)

第三节信息的处理三、脑的功能教学准备脑的模型或脑的纵剖图;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及其功能的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补充材料一:1987年,瑞士一位受伤的男银行职员,内脏、四肢全部损坏,而大脑却完好无损。

同时有一位受伤的女芭蕾舞演员,她的大脑已死亡,但其他器官完好。

医生们提出一个“改头换面〞的方案,专家们把男人大脑植入女子的颅腔内,并把二人细如蛛丝的神经纤维一根根接起来。

结果,大脑可以依稀记起撞车的情景。

从此这个“男人〞便开始驾驭一个女人的身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学院的斯宁德教授给一只兔移植了一颗猫头获得成功。

这棵植入的猫头能指挥兔体。

不仅猫性十足,还能捕鼠呢。

补充材料二:据统计,人的大脑约有1011~1012个神经元。

人脑中还有比神经细胞多10~50倍的神经胶质细胞。

大脑皮层的总面积2200厘米²,每天能记录8600条信息。

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比世界的络还要复杂1400多倍。

每秒钟大脑约进行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响。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以下符合学生实验规则的一项为哪一项〔〕A.学生进实验室前无须进行任何准备,进实验室后一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B.学生进实验室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进实验室后一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C.学生进实验室前必须进行认真预习,进实验室后自主操作、完成实验,不一定要按老师的要求去做D.实验过程中,出现异常或意外事故,尽量不要麻烦老师,要学会自行处理2.如果在光线条件较差的实验室内使用显微镜,在对光时应〔〕A.调大光圈,用平面反光镜 B.调大光圈,用凹面反光镜C.调小光圈,用平面反光镜 D.调小光圈,用凹面反光镜3.在对显微镜进行对光时,要注意以下结构构成一直线的是〔〕A.目镜、镜筒、物镜、通光孔 B.目镜、镜筒、物镜、载物台C.目镜、镜筒、物镜、反光镜 D.目镜、物镜、转换器、反光镜4.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被观察的生物材料必须是极薄或透明的,其原因是 ( )A.便于放置在显微镜上 B.能让光线透过C.不宜污染物镜 D.易染色二、填空题1.认识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写出显微镜主要局部的名称。

4.3信息的处理 第2课时 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下)

4.3信息的处理 第2课时 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下)

第三节信息的处理(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通过搔扒反射的材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通过对“为什么将经典实验——搔扒反射改为材料分析,而不进行分组实验”的解释,渗透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有利于学生树立环境意识。

本节中探究“条件反射的形成”,这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异的创新思维将有帮助。

学生分析初一的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又没有充足的动物学知识为基础。

虽然他们知道人体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但人体是怎样处理这些信息,对他们来说这些知识是全新的、深奥的、生活中没有注意和体验的。

因此,在“条件反射的形成”一课中,学生不理解的就是人对语言文字发生反应所建立的条件反射,与动物对具体信号发生反应所建立的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

比如,动物和人都能对红绿信号灯发生反应,但有什么不同?教师可多通过实例来解除他们的疑惑。

设计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所追求的价值,也是生物学课程的根本目的。

生物课程标准强调了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是要在原有“双基”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生物课程标准强调了三个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课堂原本就是学生的,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举例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原因。

(2)区别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主要特点,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适应意义。

技能性目标:(1)模仿科学家科学研究的过程,设计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通过对“缩手反射”等现象的认真观察体验,认识到科学探究不仅要通过观察验、调查,还需要推理和判断。

(3)通过对“搔扒反射”及“脑各部分功能”的资料分析,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情感性目标:(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信息的处理》课件2共28页PPT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信息的处理》课件2共28页PPT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冀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信息的处 理》课件2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处理》教案及板书设计

冀少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三节《信息的处理》教案及板书设计

回。增加了大脑皮层的总面
展示大脑模型、引导学生区分模型的 积。白质中的神经纤维把左
前后及左右两大脑半球。
右两个大脑半球连在一起。
学生观察完后,教师总结脑的结构, 通过观察、知道大脑由左右
并引导学生进行课本的资料分析,认 两半球组成。
识脑的各部功能。
三、探究竟▪资料分析:
请同学们阅读 P81 资料分析,说明脑
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入。(事例见本教案 闻异事。
后补充材料)
3.通过事先布置学生搜集脑的功能的
有关材料,课上交流,引入本课。
以上这些事例,不得不使我们想到脑
有哪些重要功能呢?
二、观察:脑的结构
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脑的模型。(展示 仔细观察模型,分清脑的各
脑的结构图片、挂图、课件,指导学 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位置,
利用课件展示膝跳反射或缩 观看视频课件,了解反
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射的种类。
指导学生观察图 4-9 脊髓横
切示意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在教师引导下,认真观
3
出示准备好的带有脊髓和脊 察哺乳动物脊柱。观察
神经的一段大型哺乳动物脊 脊髓横切面,仔细辨认
柱让学生观察,如没有实物可 灰质和白质。阅读书上
利用模型、挂图、或多媒体软 知识链的内容,填写灰
件辅助讲解。
质和白质比较表,描述
脊髓结构:
脊髓的位置结构和功
先观察脊髓位置,再观察脊髓 能。仔细观察脊髓神经
横切面,“灰质”和“白质” 从 椎 间 孔 穿 出 并 如 何
两种概念首次出现。应列表加 分布到全身的情况,明
以比较(表中内容引导学生填 白 脊 神 经 分 布 到 全 身
11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信息的处理第一课时教案 (新版)冀教版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章 第三节 信息的处理第一课时教案 (新版)冀教版

第三节信息的处理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教学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4.掌握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描述反射弧的结构。

【教学难点】
反射弧的结构。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节信息的处理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一)反射
概念: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二)反射弧
1.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冀教版生物七下《信息的处理》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2)

冀教版生物七下《信息的处理》同课异构 精品教案 (2)

第三节信息的处理三、脑的功能教学准备脑的模型或脑的纵剖图;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及其功能的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补充材料一:1987年,瑞士一位受伤的男银行职员,内脏、四肢全部损坏,而大脑却完好无损. 同时有一位受伤的女芭蕾舞演员,她的大脑已死亡,但其他器官完好. 医生们提出一个“改头换面”的方案,专家们把男人大脑植入女子的颅腔内,并把二人细如蛛丝的神经纤维一根根接起来. 结果,大脑可以依稀记起撞车的情景. 从此这个“男人”便开始驾驭一个女人的身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科学院的斯宁德教授给一只兔移植了一颗猫头获得成功. 这棵植入的猫头能指挥兔体. 不仅猫性十足,还能捕鼠呢.补充材料二:据统计,人的大脑约有1011~1012个神经元. 人脑中还有比神经细胞多10~50倍的神经胶质细胞. 大脑皮层的总面积2200厘米²,每天能记录8600条信息. 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比世界的电话网络还要复杂1400多倍. 每秒钟大脑约进行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 第1节动物运动的方式一、学习目标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的适应.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意义.二、预习导学1、导入:绝大多数动物(如:珊瑚虫和海葵)能够迅速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动物的栖息环境可分、、三大类.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相适应的现象.2、知识点一: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主要是:①水母、乌贼可靠伞部做漂浮运动或运动.②草履虫(细胞动物【填单或多】):靠纤毛在水中做运动.③蛙、鹅、鸭等趾间有发达的 . 有利于适应水中的生活环境.④鱼的身体呈纺锤形有利于减少在水中的,身上还长有各种鳍,人们模仿了鱼的制造了浆和橹.3、知识点二: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请说出以下动物在陆地的主要运动方式:蜗牛鸵鸟袋鼠蛇大象蝗虫捕食的猎豹4、知识点三:动物在空中的主要运动方式是:①在空中飞行的有鸟类、和哺乳动物 .②是飞行动物一种省力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是5、思考:一种动物是否只有一种运动方式,举例说明.6、意义: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运动方式也有所不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 . 通过运动可以出击获取,可以逃避和迁移到适宜的场所,可以完成和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有利于和种族.7、小结:(1)水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2)陆地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3)空中环境的主要运动方式是 .8、拓展:仿生学是指模仿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的科学. 在生活中有许多仿生例子,小组结合课文举例. 如:浆模仿鱼鳍,天线模仿昆虫的触角,锯子模仿锯齿草,电子蛙眼模仿青蛙, .三、课堂检测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A.跳跃B.行走C.爬行D.游泳2.动物运动的意义是()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3.蚯蚓的运动方式是()A.飞行B.蠕动C.奔跑D. 行走4.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A.飞行爬行B.跳跃爬行C.跳跃游泳D.飞行游泳5.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 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6.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A.增大浮力B.减少阻力C.减少浮力D.增大阻力7、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体表有大量纤毛,该特征有利于它在水中A、爬行B、飞行C、游泳D、奔跑。

4.3信息的处理第3课时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下)

4.3信息的处理第3课时教案(冀教版七年级下)

第三节信息的处理(第3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图片观察、资料分析的过程,使学生认识脑的各部分结构及大脑、小脑、脑干的主要生理功能。

本节中脊髓和脑的有关知识较难理解和掌握,教材运用材料分析、实验、观察等形式,使学生理解脊髓是低级反射的神经中枢,它通过白质中的神经纤维与高级反射的神经中枢——脑相联系。

脑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教材中通过分析材料,阐明大脑、小脑、脑干的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使神经调节系统成为结构和机能上的整体。

学生分析初一的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又没有充足的动物学知识为基础。

虽然他们知道人体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但人体是怎样处理这些信息,对他们来说这些知识是全新的、深奥的、生活中没有注意和体验的。

因此,在“脑的功能” 一课中,学生可能不太理解大脑皮层存在沟和回的意义,教师可用折纸打比方来直观表示。

左右两大脑半球如何联系,大脑、小脑、脑干如何联系,脑与脊髓如何联系,都将是学生面临的问题。

设计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新课程所追求的价值,也是生物学课程的根本目的。

生物课程标准强调了生物科学素养的形成,是要在原有“双基”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获取知识能力以及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知识能力的形成,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以及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养成。

生物课程标准强调了三个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课堂原本就是学生的,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描述脑的位置,识别大脑、小脑及脑干的位置。

(2)概述脑的各部位的主要功能。

技能性目标:通过对“脑各部分功能”的资料分析,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情感性目标:(1)体验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

(2)养成善于与人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脑的模型或脑的纵剖图;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及其功能的电脑课件。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生物 4.3信息的处理 教案设计

冀教版七年级下册 生物 4.3信息的处理 教案设计

条件反射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特点。

(2)描述条件反射的建立和重要意义。

(3)理解与语言文字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所特有的。

(4)说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
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条件反射在人类认知和语言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
1、条件反射的建立和重要意义。

2、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联系与区别。

三、学习难点
条件反射的建立和重要意义。

四、教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合理用脑高效学习
第三节信息的处理
三、脑的功能
教学准备
脑的模型或脑的纵剖图;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及其功能的电脑课件。

补充材料一:
1987年,瑞士一位受伤的男银行职员,内脏、四肢全部损坏,而大脑却完好无损。

同时有一位受伤的女芭蕾舞演员,她的大脑已死亡,但其他器官完好。

医生们提出
一个“改头换面”的方案,专家们把男人大脑植入女子的颅腔内,并把二人细如蛛丝的神经纤维一根根接起来。

结果,大脑可以依稀记起撞车的情景。

从此这个“男人”便开始驾驭一个女人的身躯。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苏联科学院的斯宁德教授给一只兔移植了一颗猫头获得成功。

这棵植入的猫头能指挥兔体。

不仅猫性十足,还能捕鼠呢。

补充材料二:
据统计,人的大脑约有1011~1012个神经元。

人脑中还有比神经细胞多10~50倍的神经胶质细胞。

大脑皮层的总面积2200厘米²,每天能记录8600条信息。

大脑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比世界的电话网络还要复杂1400多倍。

每秒钟大脑约进行10万种不同的化学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