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爱莲说试题

合集下载

三峡 陋室铭 爱莲说试题

三峡 陋室铭 爱莲说试题

《三峡》1、文学常识郦道元,字,我国(朝代)的地理学家,散文家,所著《》不仅是一部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地理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颇具特色的山水游记。

2、字词解释略无阙.处___________________ 重岩叠嶂.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沿溯绝或.王命急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奔疾素湍.绿潭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属.引凄异3、翻译句子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③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④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⑤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⑥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⑦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⑧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4、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5、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上文渲染了什么样的气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爱莲说》1、给下列汉字注音。

陋()馨()儒()牍()予()苔()2、读拼音写汉字。

甚fán() yū泥() zhuó清涟() xiè玩()隐yì() xiǎn有闻()3、解释下列画线的字。

①惟吾德馨()()②阅金经()③谈笑有鸿儒()④亭亭净植()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⑥斯是陋室()⑦濯清涟而不妖()⑧宜乎众矣()⑨陶后鲜有闻()⑩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4、填空①《陋室铭》作者____ _____,是____ ___朝诗人。

②《陋室铭》中押韵的字是名、_ ____、____ __、青、_ ____、经、 _____和___ ___。

③《爱莲说》的作者是__ _____,字___ ___,宋代_____ ___家。

④《爱莲说》以________和________衬托莲。

⑤“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或者_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___。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5篇《三峡》作业爱莲说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5篇《三峡》作业爱莲说

第5篇三峡[2021安徽]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

(16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

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

仰视天如匹练然。

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

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

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

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

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

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有改动) 【注】①油盎:油瓶。

②罅:裂缝。

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沿.溯阻绝沿:(2)不以疾.也疾:(3)发.大溪口发:(4)仰视天如.匹练然.如……然: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

3.【乙】文段写出了江水相对于滟滪堆在不同季节水位的高低变化:作者到瞿塘关时, ;等到夏秋水涨时, 。

(2分)4.【甲】【乙】两个文段都描写了三峡的山,画线句子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4分)第5篇三峡1.(4分)(1)顺流而下(2)迅速,快(3)出发(4)好像……的样子2.(6分)(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到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有人在圣姥泉旁大声喊叫,就会有泉水流出,(人们)多次喊叫(泉水)就会多次流出。

3.(2分)江水低于滟滪堆(数十丈) 江水高于滟滪堆(数十丈)4.(4分)【甲】文段画线句子突出了山绵延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群山连绵、没有缺口可以看出。

【乙】文段画线句子突出了山高峻的特点,从文中所描写的两岸悬崖峭壁耸入云霄可以看出。

【参考译文】【乙】二十六日,从大溪口出发,进入瞿塘峡。

第10课《三峡》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三峡》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专题一《三峡》——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B)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___________②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③沿溯阻绝___________④虽乘奔御风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吋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4)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

【链接材料】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幞③,瞿塘不可触……(节选自《乐府诗集》)【注】①滟(yàn)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

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

③幞(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

2.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1)《三峡》用“重岩叠嶂,_________________”和“自非亭午夜分,_________________”分别从正面和侧面描绘了三峡山势的挺拔高峻。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阅读理解选择题一、文学常识《爱莲说》作者是,字茂叔,(朝代)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

说,是古代一种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二、文言实词1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蔓:枝:(2)形容词作动词香远.益清远:2其他重点实词(1)可爱者甚蕃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独:(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4)濯清涟而不妖濯:涟:妖:(5)中通外直通:直:(6)香远益清益:(7)亭亭净植亭亭:植:(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9)宜乎众矣宜:3.一词多义(1)清①濯清.涟而不妖②香远益清.③以其境过清.④回清.倒影(2)远①香远.益清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亲贤臣,远.小人三、文言虚词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同予者何.人4.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四、句子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五、问题探究1.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分别代表的人生态度是什么?2.举例分析衬托手法在《爱莲说》中的运用。

3.《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4.《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六、阅读理解选择题爱莲说周敦颐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蕃:多)不蔓.不枝(蔓:藤蔓)B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沾染)C濯清涟而不妖(濯:洗)亭亭净植.(植:竖立)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应该)2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香远益.清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康肃笑而.遣之D自.李唐来屠自.后断其股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一句是说爱莲的人特别多。

爱莲说

爱莲说

《爱莲说》1、解释下列加点词:蕃.濯.染.妖.益.植.鲜.宜.2、翻译下列句子: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D、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按原文填空:A、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B、文中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C、文中比喻君子志洁行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起敬不敢轻辱的句子是:D、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是:E、文章的主旨句是:F、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4、本文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和?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5、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本文赞扬莲“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诩。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7、本文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是什么?8、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9、“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10、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二《陋室铭》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陋室..德馨..调素琴...鸿儒..案牍..西蜀..诸葛亮...嗫嚅..磐石..2、写出文的中心句:3、写山水对陋室有何作用?4、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7、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9、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0、你认为“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是写“陋室”的“陋”还是“不陋”?请说说你的理由?《论语》十则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论语三省罔殆诲弘毅焉2、为下列字注音并组词:愠温诲悔殆冶罔惘3、解释加点的词语:人不知而不愠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三省吾身择其善者4、翻译下列语句: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课内文言文《桃花源记》《爱莲说》《三峡》复习卷

课内文言文《桃花源记》《爱莲说》《三峡》复习卷

课内文言文复习卷《桃花源记》一、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

(13分)〔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

”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

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 (选自《资治通鉴》)〔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

②阅:查看。

③上:指唐太宗。

④炀帝:指隋炀帝。

⑤乂(yì):安定。

9.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1)便要.还家要:(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3)诚.不可缺诚:(4)卒.亡天下卒: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乂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12.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

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

(3分)〔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

答案:10.(1)同“邀”,邀请 (2)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3)确实 (4)终于11.(1)竟然不知道有个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2)如果你们尽心竭力,使老百姓安定,这是我的武器装备(或盔甲兵器)。

12.示例1:我认为关注民间疾苦可以使百姓安乐。

《捕蛇者说》中蒋氏等人的悲惨遭遇说明了“苛政猛于虎”。

减轻赋税,关注民生,这是使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关键。

示例2:我觉得为官者亲历亲为、廉政爱民可以使百姓安居乐业。

《治水必躬亲》一文中海瑞在治理水患时亲临现场,风雨无阻,不苛扣百姓钱粮,像他这样才可以真正造福于百姓。

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三峡阅读(带答案)

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大道之行也,三峡阅读(带答案)

《桃花源记》桃花源人“皆叹惋”的原因:为桃花源外的世界的动荡不安和百姓的生活痛苦而叹惋。

桃花源的社会风尚(原句回答):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走到桃花源的自然景色(原句回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写桃花源民风淳朴的句子(原句回答):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们都各尽所能的参加劳作,老人和小孩都生活的高兴愉快,人与人和平相处
《陋室铭》为什么引用古人事例:意在以古人自况,告诉世人自己也有古人的志趣和抱负
运用比兴的句子(原句回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的品质: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作用:引出下文的观点: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爱莲说》本文总提句(原句回答):水路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无似乎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言外之意:对官僚寻欢作乐生活的批判和对灯红酒绿生活的厌恶
如何理解作者在最后的慨叹:表明自己的生活态度:既不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也不像是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利禄,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三峡》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峡的自然景色:从山和水,写出山的连绵不断遮天蔽日以及水在不同季节的景象
概括山,夏,春冬,秋景物美点:雄壮美,奔放美,清幽美,凄婉美
作者为何先写夏水?作者是为《水经》作注,重点写水,又因为水夏季最为盛,所以先写夏水
为何写“高猿”?猿的叫声烘托深秋的凄清寂静,渲染了秋天悲凉肃杀的气氛,侧面体现出三峡的山高峡长岭连的特点。

2024年北京市六大主城区中考二模语文汇编:古诗文阅读(含答案)

2024年北京市六大主城区中考二模语文汇编:古诗文阅读(含答案)

一、(2024北京海淀初三二模)古诗文阅读(共17分)(一)默写。

(共4分)5.沙鸥翔集,锦鳞游泳,_________,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6.诗人善于运用典故寄寓自己的情感。

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①____”,将历史事件进行假设,含蓄表达了怀才不遇的不平之气;秋瑾的《满江红》中“____②____?____③____!”化用白居易的诗句,抒写了知音难觅、抱负难成的苦闷心境。

(3分)(二)阅读《望岳》,完成7-8题。

(共6分)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前两句以问答形式领起全篇,“青未了”写出了泰山的郁郁葱葱、绵延无尽。

B.“钟神秀”以拟人笔法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的钟爱,它将神奇秀丽聚集于泰山。

C.“荡胸生曾云”一句写诗人看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变幻不已,心胸为之荡漾。

D.诗歌最后两句写诗人登临绝顶之后生发感慨,表现了他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8.苏轼有“诗赋以一字见工拙”之语,本诗中“阴阳割.昏晓”和孟郊《游终南山》中“南山塞.天地”皆因加点字而成为写山的奇句。

请分别赏析两句中的一字之妙。

(4分)(三)阅读《爱莲说》,完成9-11题。

(共7分)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甲】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下列对文中加点字意思或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水陆草木之花”中“之”的意思与“往之女家”中“之”的意思不同。

B.文章第一段中两处加点的“而”都表转折关系,凸显了荷花的可贵品质。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古诗文默写填空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古诗文默写填空

八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古诗文默写填空八上语文古诗文默写填空一、《三峡》1、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___。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3、《三峡》中表现山峰多而高大的句子是:,表现山高谷峡的句子是:。

4、在三峡一文中,从侧面表现三峡山势高陡险峻的句子是: , 。

5、《三峡》文中“”一句写出了四种不同事物的不同景象,用词高度凝炼、概括。

6、郦道元在《三峡》中写出夏季三峡江水流速快的句子是:,。

二、《陋室铭》《爱莲说》1、《陋室铭》中表现主人在人际交往方面高雅脱俗的句子是:“,”。

2、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

可以,阅金经,,。

3、刘禹锡《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中描写陋室清幽雅致环境的句子是“,。

”5、古往今来,人们多以《爱莲说》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醒自己,以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自己高洁的品质。

6、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莲花自比,在文中最能表现莲花特点的句子是:予独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周敦颐《爱莲说》中,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8、有一句诗说:“时人莫小池水浅,浅处无妨有卧龙。

”,《陋室铭》中与这句诗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9、人们常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10、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有“豁然开朗”一词,陆游的《游山西村》中与之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11、《爱莲说》中写莲品质高洁(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的句子是。

三、《核舟记》1、《核舟记》一文中,作者介绍苏东坡肖像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___。

2、最能体现王叔远雕刻技艺高超的两个短语是、。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文言文复习题一、阅读《桃花源记》,回答1~5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我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渔人甚异.之②阡陌..交通③不足.为外人道也④便扶向.路⑤寻.病终⑥后遂无问津.者2.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 研读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描写的?我的研读: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我的联想:5. 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两题都答,只按第①题计分)①本文的语言简洁而含蕴丰富,试举一例进行说明。

我的鉴赏:②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得以实现?试作评价。

我的探究:二、阅读《陋至铭》,回答1~5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三峡》复习题最全(含答案)

《三峡》复习题最全(含答案)

《三峡》复习题一、基础知识1.填空或按要求默写(1)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朝代)人,选自《水经注校证》,它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地理巨著。

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2)作者写山从正面和侧面突出山高。

从正面写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侧面写的句子是面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描写水势盛大,又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4)写春冬之时山水草木秀丽的句子:清荣峻茂。

(5)写春冬之水的特点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6)文中用“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自/ 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 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其间/ 千二百里,虽/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清/ 荣/峻/茂,良多/趣味。

3.重点字词。

(1)通假字略无阙处阙通缺,意思是缺口空隙,(2)一词多义自:自三峡七百里中(在)自非亭午夜分(如果)长:常有高猿长啸(长时间地)巴东三峡巫峡长(长度大)绝:沿溯阻绝(断)哀转久绝(消失)绝谳多生怪柏(极)其:其间千二百里(这,指从白帝到江陵)飞漱其间(它们,指怪柏)清:回清倒影(名词清波)清荣峻茂(形容词清澈)(3)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素湍.绿潭(动词用作名词,急流)回清.倒影(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每至晴初霜.旦(名词用作动词,下霜)4.解释加粗字(1)晴初霜旦.(早晨)(2)夏水襄.陵(冲上、漫上)(3)素湍.绿潭(急流)(4)飞漱.其间(冲荡)(5)乘奔.御.风(飞奔的马)(6)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7)林寒涧肃.(肃杀,凄寒)(8)空谷传响.(回声)凄异(接连不断)(9)属引..5.翻译下列句子(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022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总结试题

2022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总结试题

2022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总结试题2022年语文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篇目总结试题(一)《论语》十二章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两处)可/以/为师矣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2)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3)为人谋而不忠乎忠:竭尽自己的心力(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5)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6)不逾矩逾:越过矩:法度(7)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8)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9)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10)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11)匹夫不可夺志也夺:改变(12)博学而笃志笃:坚定(13)切问而近思切:恳切(14)富贵于我如浮云于:介词,对,对于(15)必有我师焉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我,(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有才德的人吗?(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4.做到孔子教导的“人不知而不愠”,对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有何益处?①不怨天尤人,能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

②宽容对待别人,能让人际关系更和谐融洽。

(二)陋室铭(刘禹锡)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有仙则名名:出名,有名(2)有龙则灵灵:神异(3)斯是陋室斯:这(4)惟吾德馨惟:只(5)谈笑有鸿儒鸿:大(6)可以调素琴调:调弄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这是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

《桃花源记》《马说》《爱莲说》《三峡》最新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马说》《爱莲说》《三峡》最新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马说》《爱莲说》《三峡》最新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文言文阅读一、主旨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

(12 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摘自《桃花源记》)【乙】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

是谓大顺。

故事大积焉而不苑①,并行而不缪②,细行而不失。

深而通,茂而有间。

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

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

摘自《礼记·礼运》)【注释】①苑:郁结。

②缪:互相妨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______ (2)父子笃.,兄弟睦笃:__________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

2.【甲】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分)3.【甲】【乙】两文分别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理想社会?请简要作答。

(4 分)二、内容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

(12 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桃花源记》《马说》《爱莲说》《三峡》最新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马说》《爱莲说》《三峡》最新文言文对比阅读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一、主旨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

(12 分)【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摘自《桃花源记》)【乙】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

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

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

是谓大顺。

故事大积焉而不苑①,并行而不缪②,细行而不失。

深而通,茂而有间。

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

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

摘自《礼记·礼运》)【注释】①苑:郁结。

②缪:互相妨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__________ (2)父子笃.,兄弟睦笃:__________ 2.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

2.【甲】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 分)3.【甲】【乙】两文分别为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理想社会?请简要作答。

(4 分)二、内容相关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 题。

(12 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之古诗文默写题精选及专题默写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之古诗文默写题精选及专题默写复习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题精选(含答案)(一)、《桃花源记》 1、写出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写出描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劳动,幸福生活的语句: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写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豁然开朗;世外桃源;怡然自乐;无人问津。

4、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渔人甚异之。

5、文中描写桃花源老人小孩生活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8、表现“村人”都来关心渔人的句子: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二)《陋室铭》 1、文中的名句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写居室环境的句子:台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写作者交往对象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写室中生活的句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互文见义的句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画龙点睛的句子是:何陋之有? 8、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三)《爱莲说》1、作者描绘的莲花的形象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全文的纲领句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3、表明作者对追名逐利的世风的鄙弃的句子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四)《核舟记》 1、全文围绕着“奇巧”一词选择材料。

2、文中引用《赤壁赋》的句子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3、文中引用《后赤壁赋》的句子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4、文中直接描写鲁直的句子是: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爱莲说》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爱莲说》专项训练含答案

2023年中考文言文专项训练《爱莲说》一、课内阅读1.(2022·重庆·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芳草鲜.美陶后鲜.有闻B.自.李唐来自.三峡七百里中C.出.淤泥而不染出.则无敌国外患者D.中通外直.系向牛头充炭直.(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之情。

B.文章句式骈散结合,以散句为主,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读起来音节和谐、顿挫有致C.“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与前文“予独爱”相照应,表现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慨叹世间与自己志趣相同的人太少。

D.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高尚的品质。

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4)下列链接资料与原文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侧重点却有所不同,试作简要分析。

【链接资料】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

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

兰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

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③是而无闷”者也。

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

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④也。

(节选自黄庭坚《书幽芳亭记》)注释:①楚之逐臣:屈原。

爱莲说陋室铭三峡理解性默写

爱莲说陋室铭三峡理解性默写
1、《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3、《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4、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的:,。
5、《陋室铭》中运用比兴的句子是:
,;,。
6、《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
7、《爱莲说》中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
,,,,,。
8、《爱莲说》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的句子是:,。
9、《爱莲说》中,借莲的形象写君子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欺侮的句子是:
,。
10、《爱莲说》中写君子美名远扬,有美好的资质的句子是:,。
11、《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或:表明自己虽然身居陋室,却同古代名贤一样安贫乐道,具有远大抱负,引用了两个典故)是:,。
,,,。18、《三峡》写山来自连绵不断的句子是:,。19、《三峡》正面写山高的句子是:,。
20、写三峡夏季江水水势盛大是:,。
21、文章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2、《三峡》引用渔歌突显三峡的萧瑟凄凉的句子是:,。
12、《陋室铭》中,起画龙点睛的句子是:,?
13、《三峡》表现三峡春冬之水清澈异常的句子是:,。
14、《三峡》总写三峡春冬之景色的句子是:,。
15、《三峡》渲染出三峡的秋景肃杀凄清,侧面写山高峡长的句子是:
,,,。
16、《三峡》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17、《三峡》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爱莲说》中考检测一、2009年黑龙江齐齐哈尔市2010·广东省,湖南省娄底市、2011泰安1.解词。

略无.. 襄:.. 2.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天高地厚华夏情。

4.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相同点:都从侧面写水。

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5.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描写水势盛大,又用“□□□□,□□□□”描写江水迅疾,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

(用原文的语句填空)6.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7.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 .至于/夏水襄陵 B .绝/多生怪柏 C .虽/乘奔御风 D .常有高/猿长啸 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隐.天蔽日(隐瞒)B .良.多趣味(确实)C .绝多巘.生怪柏(山峰)D .哀转久绝.(消失)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 .何陋之.有 B .古仁人之.心 C .已而之.细柳营 D .策之.不以其道 10.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 .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 .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 .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4.文章每至晴初霜旦------猿鸣三声泪沾裳!”一段给读者的感受是( A )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

11.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B )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二、(四川凉山)(浙江温州)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不以疾也。

【乙】六里,渡一溪,颇大。

又南,有峰东环.而下。

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

……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

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注释】①派:量词。

②界:隔断。

③清碧:溪水名。

④下流:河流的下游。

⑤蹑:踩、踏。

⑥穹:隆起。

⑦骈:并列。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隐天蔽.日:__遮藏 __(2)或王命急宣.:宣布,传达 (3)有峰东环.而下:环绕_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A.渡一.溪而或长烟一.空 B.即清碧之.下流也水陆草木之.花C.与对崖骈突.如门隳突.乎南北 D.上.耸下削上.书谏寡人者3.翻译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乃西向觅小径入峡。

(我)于是向西寻找小路走入峡谷(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4.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2分)峡中西望/ 重峰掩映/ 最高一峰当其后5.请分别写出【甲】【乙】两文中表现水流湍急的句子。

(用原文语句回答)(4分)甲.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或全句。

乙.溪破其中出。

6.解词(1)不见曦.月(2)沿溯.阻绝(3)或.王命急宣(4)每至晴初霜旦.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通“缺”B.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上C.其间千..二百里间,相距 D.清荣.峻茂荣,茂盛8.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新课标第一网A.朝.发白帝,朝.晖夕阴B.或.王命急宣或.以钱币乞之C.哀转久绝.沿溯阻绝.D.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作者在文中依次写出了夏季的三峡呈现奔放美;春冬的三峡显示出清幽美;而秋季的三峡却展示着凄婉美。

B.第三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的静景,也描写了“回清倒影”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第四段中写“高猿长啸”突出了秋天三峡的凄冷。

D.文章第四段中作者引用渔歌歌谣,是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10.文章结尾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袁鸣三声泪粘裳”有什么作用?19.(3分)渲染秋天萧瑟的氛围,表现三峡的凄婉美。

三、2012黑龙江省鸡西市【甲】水陆草木之花-------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①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④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注释】①委:抛弃、丢掉。

②手版:笏,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③仕:指做官。

④媚:取悦、巴结。

11.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敦颐独与之.辩B.有狱.久不决小大之狱.(《曹刿论战》)C.濯清涟而.不妖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D.可爱者.甚番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12.翻译(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杀人取悦别人,(这样的事情)我不做。

13.用“/”画出【乙】段画线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1分)敦颐至/ 一讯立辨14.【甲】文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莲花的形象?(3分)作者从生长环境、长成后的形象和品格来描写莲花的形象。

15.黄庭坚称周敦颐“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结合【甲】文,谈谈【乙】文中的周敦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周敦颐确实如“莲”一样,是一个德才兼备的“君子”,一方面他才能过人,处理案件,快速准确,另一方面他刚正不阿,敢于据理力争,不阿谀权贵。

四、2012湖南省郴州市山东聊城市【甲】水陆草木之花,-------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乙】余.忆年少时,住西湖。

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一日,偕数友,观荷于湖边亭中。

兴正浓,忽有大雨倾盆而至,湖中荷花尽作飘摇之态。

少时,雨过天晴,波澜不惊,湖天一色。

荷花为雨所洗,鲜妍明媚,袅娜多姿,清丽雅致,实为花中仙子也。

李太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余以为妙绝。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可爱者甚蕃.()(2)余.忆年少时()(3)濯清涟而不妖.(4)不蔓.不枝2.翻译(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每至夏日,临湖赏荷,便欣然忘食。

每当到了夏天,面临湖水欣赏荷叶荷花,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3.文中画线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的什么品质?(2分)4.甲乙两文有何异同?试从内容与写法上加以分析。

(4分)内容上,甲文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乙文通过具体描写,写出了荷花的形态,表现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

相同点:都对荷花进行了细致描写5.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二)2010年重庆市、湖南长沙、09安徽省蚌埠二中1.解释加点的字。

(4分)(1)可爱者甚蕃蕃(2)濯清涟而不妖濯(3)不蔓不枝枝(4)陶后鲜有闻鲜(5)亭亭净植.植. (6)出淤泥而不染.染.(75) 亵.玩亵. (8) 宜.乎众矣亵.2.翻译(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具有不慕富贵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品德的人。

(或君子的美好形象: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正直不苟,豁达大度,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4.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示例l;兰花,兰花无论后于何处都是默默无闻的绽放,默默散发出幽香,具有纯朴高雅,不张扬、不媚俗的品质。

示例2:梅花,“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能凌霜傲雪,展示了逆境中奋进、战胜困难的精神。

示例3:桂花,桂花不仅香气浓郁,而且可以作为香料,入药、人茶,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自然让人联想到无私的奉献。

(由桂冠、月中的桂树想到桂花的高贵亦可)5.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用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盛爱牡丹”衬托作者的“爱莲”,表现了作者高洁的品质。

6. 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

7.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黑泥),与之俱黑”,而周敦颐则说莲“出淤泥而不染”。

围绕“环境与人”的关系,提炼出这两句话各自蕴含的观点。

答:环境可以改变人;人可以不受环境的影8.本文最显著的艺术特点是托物言志(限填4个字),借赞美莲花歌颂君子的可贵品质。

从表达方式上看,本文第一段运用描写,展现莲的形象;第二段是议论,通过品评菊、莲、牡丹,揭示主旨。

“爱莲”即爱君子之德。

通篇章法严谨,而行文却跌宕有致,摇曳多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