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摘要

本文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分析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通过实践案例展示效果,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传授,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能够突破常规、产生新颖独特想法的能力,是现代社会所需的重要素质。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方式单一:许多教师依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引导。

评价标准局限:当前评价体系更多关注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忽视了创新能力的考察。

课外阅读不足: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拓展。

培养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

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

注重过程评价: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创意表现,而不仅仅是最终结果。

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文学作品和科普读物,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激发创新灵感。

实践案例

案例一:角色扮演

在讲解《西游记》选段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自己编写对白,设计情节。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案例二:头脑风暴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自由发言,提出各种新颖的想法。教师对这些想法进行归纳整理,并引导学生将其应用到作文写作中。

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创新教育是一种健全的人格教育,它努力塑造智商与情商和谐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强调人格发展的独立品质。创新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属于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突出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而创新教育核心是创新教学。创新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发展型教学。语文作为一门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一方面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丰富的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增强,关系着民族兴衰的命运。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真正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语文教学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必需要立足于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那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创新教育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与实践。

一、环境“活”,激发创新意识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闲暇出智慧。”心理学原理也告诉我们,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人的智力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个性心理特征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由此可见,轻松、活跃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学生在全神贯注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创造力。

由此,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宽松、活跃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认为,良好的课堂环境应该包括宽松的氛围和创新的情境,二者分别构建了课堂的“大环境”和“小气候”,它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有效创新不可或缺的外部条件(一)精心营造宽松氛围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张小红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张小红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育

小学语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基础阶段,肩负着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使命。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小学语文教育理念及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如何有效的开展创作性的教育工作也就自然成为摆在广大教育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小学语文的教育创新,贵在坚持,必须转变原有的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的改革,尝试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专家学者较为深入的分析了制约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发展的几个因素,对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并阐述了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一些途径和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彰显小学语文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

一、制约小学语文创新教育发展的几个因素

小学语文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稳定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从本质上把教学看成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过程,传授知识便成为教学的主要目的,并以灌输式,机械化思维方式对待教学中的一切。这种教学方式,长期制约着我国小学语文教育发展的水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教学目的和社会实践严重脱离,把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抹杀得一干二净。由于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把教学当作自我表演的舞台,学生成为舞台下的看客,主动意识提高不起来,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然,这种教育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和人类自身的要求提高,必然会引发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种种弊端。

1、“教本位”思想严重

经过这么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教学观念仍只是“知识本位观”,把答疑解惑作为教学环节的最终目标。而学生呢?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被动安逸的学习生活,不去主动思考问题,导致思维惰性化,更不用说培养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质———这种“教”是一种异化的灌输。这种“学”是一种知识的机械堆积。教师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主体,学生则成为被动接收的客体,教师与学生成为主体与客体、能动与被动的关系。教师成为无所不能的、无所不知的圣人,决定着教学中的一切,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就像从机器中制造出来的产品,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他们的一切早已设计好了。教师成为高高在上的君主他有权力指挥学生的发展方向,他主宰着他的臣民———学生。

浅谈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

浅谈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

浅谈小学语文的教学创新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对小学生而言,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主要落在让学生会创新性学习上。其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性学习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展开想象,大胆求异以此达到自主创新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对小学生而言,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主要落在让学生会创新性学习上。其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性学习的核心。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质疑,展开想象,大胆求异以此达到自主创新学习的目的。

一、营造氛围,是创新的前提

创新是一种高度复杂的脑力活动,一般是无法有序渐进、不断深化的。只有在轻松、自然、安静的氛围中,人们才会产生好奇心,萌发求知欲,才会有创新的意向和行动。心理学研究也告诉我们:凡是因为好奇而受到奖励的儿童,一定愿意继续进行试验和探索,从而促进智能的发展,产生创新的思想。所以,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种宽松和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使他们能自由的发表意见,能按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充分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要尊重学生,多用鼓励奖赏的办法,少用甚至不用指责惩罚的手段。对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哪怕是极其微小的,也要大加赞赏;即使他们有些失误,也要热情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创新,才会产生创新的见解,才易于表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如在教学中,我提出问题后,总是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回答,让他们把话说完,从不中途打断,并且指名回答的面很宽,兼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课堂上允许不同意见相互争论,有时还有意安排问题让学生辩论。我还特别注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者让他们互问互答,或者让他们用提问来”考”老师。这样,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感到无拘无束,思维也就非常流畅,于是便常常会有创新的见解涌现出来。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与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与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与素质教育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与素质教育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也愈加强烈。创新随之也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而语文是学好一切的基础,语言能力的表达直接影响学生的素养和社交能力。为培养顺应时代和国家发展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素质教育就需创新。现浅谈一下“小学语文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如何实现?表表个人理解。

一、创新教学的类型

(一)引思型

在教学中,教师常采用提问式去引导学生探索新事物及其奥秘,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进入思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就要常用“激疑引思”的各种手段引导学生带疑思考,以引发其创新。

1.读题引思。作者为什么会以此为题?引生思题激兴趣,因疑而引好奇心,因奇促使往下究。

2.抓关键词句,师提问题,引生思词思句。抓关键词句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更好奇,感兴趣。即使在思考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怀着好奇心和求知欲继续探讨下去,直到把问题解决。

3.通读全文,教师提出文章所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作者烘托主题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通过教师对问题层层深入的诱导,结合学生深思,诱共鸣。

(二)讨论型

利用生与生之间对问题的沟通,教师综合意见,引生取长补短。当学生讨论发现新问题主动提出质疑时,教师要因势利导,以达举一反三效果。教法是否合理,在于实施中能否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用讨论式教学,教师作为“导演”,就要对学生的思维加以引导和启发。引导得法,学生学习就始终处于“问题—思考—探索—解答”的积极状态。在教师提出相应问题让其讨论后,也要注意给学生留独立思考和谈論的空间。那样才能让学生将思维发散到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探究

摘要:时代教育创新发展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重新转变教学思路,及时调整引导方向,关注学生的创新教育,运用有效策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努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打造优质的发展平台,使学生更好的走上全面发展之路,真正体现出基础教育的核心价值。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决定着学生未来的人才价值。笔者凭借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发表几点新的看法,希望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一些可行性参考,从而为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奠定下坚固基础。

中国论文网/1/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教育培养方法研究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具有极强的情感性、趣味性、综合性特征,学生通过语文文化知识的的深入探究,可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完成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计划。将小学语文中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在一起,一方面能够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鼓励学生深入挖掘自身的内在潜能,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在点滴进步中成为一名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教师提供充足时间实施个性化的活动方案,迎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更加辉煌的明天,促进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加快。创新教育应该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

一、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依靠教材,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启发,创新精神

进行培养。小学生天性活泼,对于外界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与求知欲,但是实际的学习经验不足,阅历不甚丰富,难以凭借自身努力探索到未知的神奇世界。因此教师的正向引导就显得非常关键且必要。语文教材精心编制,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创新资源,适合用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教师利用这些资源实施创新教育,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学习能力的综合发展。如《司马光砸缸》一课,教学时教师应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引导学生认识救人既要有勇,又要有谋,进而从这一故事引申到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方式:按定势思维方式救人,得想办法让人离开水,而司马光运用逆向思维,把缸砸破,让水离开人。如果教师挖掘出了这一创新因素,通过训练,就能使学生既受到见义勇为的思想教育,又得到创新思维的锻炼。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因为教材伴随学生成长的每一天,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就会

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实践案例

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实践案例

小学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实践案例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尝试

创新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本文将介绍一位小学

语文教师的创新教学实践案例,从中我们可以探索到一些有效的教学

策略和方法。

这位语文教师名叫李老师,她所在的学校位于一个中等城市的郊区,学生的学习情况相对较差,多数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面对这样

的情况,李老师决定尝试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首先,李老师注重活动设计,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增加课堂的互

动性。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李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朗诵比赛,让学

生在激烈的比赛氛围中提高背诵古诗的积极性。此外,她还设置小组

活动,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语文作业和阅读任务。这种活动设

计不仅增加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参

与度。

其次,李老师注重多媒体与多元资源的运用。她将课堂变成了一个

充满多种资源的学习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她使用电子白板,播放音

频和视频素材,让学生通过多感官的参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此外,她还鼓励学生到图书馆寻找与课文相关的书籍和材料,让学生在丰富

的阅读材料中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

再次,李老师注重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她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差

异性很大,于是在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和小组竞赛,让学生在合作中

共同学习,相互激励和帮助。同时,李老师还安排了每周的个别辅导时间,针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通过了解他们的学习难点和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困惑,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李老师注重启发式教学。她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而不仅仅是简单地灌输知识。她经常给学生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在阅读课中,李老师常常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推理和归纳,从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考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考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考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考论文

篇一、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考论文

一、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从呱呱坠地就开始学习语文,同时语文也在学校教育时期和我们的人生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在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下,小学语文教学得到了发展,语文教学上的创新也就成为广大人民教师的共识。首先,我们通过“小学语文教学思路9篇”得出以下结论:

1、内容古板,不能掌握学科特点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强大的知识储备量,不能够将语文的知识限定在课本中,要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但是这种融汇的尺度却是不好把握的,如果尺度把握不好,很容易将语文课变成社会课程。举例来说,在四年级的语文课本上有一篇文章叫做《太阳》,这篇文章是一遍说明文,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亲自感受大自然。讲课时老师问学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学生顿时鸦雀无声。老师紧接着又换种方式询问学生:“太阳经常被我们比喻做什么?”个别学生回答:“共产党。”老师听到回答后很高兴地说:“说得对,太阳就像党一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所以我们要更加爱党和国家。”这样的对话让我们看着就感觉到别扭,仿佛上的根本不是语文课,而是社会课程。这样的教育虽然说是创新,但却是脱离了语文学科的本质含义,忽略了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

2、课程过于形式化

在很多语文公开课上,教师所谓的创新教育,很多都是不需要学生思考的,他们更多的是将学生当做观众,然后展示自己。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更多的教师应用课件对学生进行授课,教师把所需提问一环扣一环地提出,学生答不出来,但教师却不继续从思维方式上诱导学生作答,而是以课件动画为基准,让学生了解所谓问题的答案。其实这种形式化的授课,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加强是没有推动的,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之我见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之我见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之我见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之我见论文

一、创新教学方式,改“教学”为“导学”,给足学生民主权

教师的亲切是来自于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是内心感情的自然流露。宽松和谐还表现在教师对每个学生的人格、特长及思维方式的尊重,以平等心态善待每个学生,特别是后进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充分民主的学习气氛中把学习当作自己必须高度负责的事,从而才能成为学习上的主人,其学习的自发性、积极性才能被调动起来。

二、创新课堂提问设计,给足学生独立思考的自由

设置问题和进行提问,是语文教师公认的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手段。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学过程的延伸是靠提问来支撑的。但也正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中,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大量的“问”与“答”。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使教学过程平淡无味.一篇篇精美的课文,在课堂上、在教学中被提问肢解得支离破碎、体无完肤,提问与答问代替了美读、美听、美析。提问的繁杂细碎,是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问设计的不周,实质上是课堂教学改革没有力度的表现。所以我们应有强烈的改革提问设计的意识。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我们应该提到“创新”的高度上加以再认识。

三、创新学习方式,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教学具有自主性。语文学习的自主性要求教师确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精神,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自我提高。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战斗在第一线教师努力探索和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是要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最大限度。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并不是老师讲得越多,学生就越有知识。因此,语文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首先要考虑如何为学生争取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二是要营造宽松、自由、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在教学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问题和建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问题和建议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问题和建议

新课改目标下,原有的课堂教学,无论从理念上、模式上还是方法上都显得力不从心,因而就需要教师对自身的课堂教学进行创新。但一些教师又因各种原因,对创新没有正确认识,没有正确把握,将课堂教学创新领入了另一个不宜的方向。本文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建议

每位教师都知道要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但在实践操作中,却因多种原因使自己的课堂教学陷入了无效的困境,教学花样也在不断翻新、课堂氛围也特别热闹,但回头来看却没有什么教学成效,甚至还不如回到传统的教学形态下所取得的效果。

问题没有出在“课程改革”上,而是出在了自己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上,没有搞清楚“教学质量低下的教育绝对不是素质教育”这个道理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问题

在新课改之前,教师们任劳任怨地主动灌输,学生神情漠然地被动接受。实施新课程以后,创新课堂教学,全面推进改革便成了当务之急。但不少教师并没有真正认识创新的理念,使得自己的教学创新走入了形式化、口号化、表演化、无效化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依然在课堂上唱“独角戏”,仅仅是在灌输的过程中加了几个提问环节,就美其名曰“讲授式教学法”。其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体现,只不过是给“传统”披上了“创新”的外衣。

二是在教学设计上,在教学方法上追求丰富多彩,在教学氛围上追求活跃、和谐……教师确实在课前下了足够的功夫、付出了很多心血,教学的过程也很精彩,也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才华,但精彩和丰满的教学设计背后却是被忽略了的学生。教师一手操纵的教学,从教学设计之初就是“目中无人”的。

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

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

小学语文的创新教学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

关键词:创新思维兴趣

语文是人们学习和掌握各门知识的基础学科,小学语文又是基础之基础,所以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尤其重要。那么,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怎样创新呢?

一、更新观念,强化主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没有新的教学观念,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不墨守成规,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设计要创新,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教学方法要有创新,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

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在授知的同时,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另一方面还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摒弃单纯重视”教”,把视点转向”学”,真正使学生通过”学”来最大限度地发掘自己的潜力,即课堂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扬课堂民主,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积极性,创设生动活泼、民主协商、主动探索和大胆质疑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自己读书、自己作文、自己领悟,使学生能够发现、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

二、课堂教学的创新。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当然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创新与实践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教学创新和实践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趣味活动、游戏和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可以使用故事演绎、角色扮演和课堂互动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

创设情境教学:将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应用语文知识。例如,在学习写作时,可以让学生撰写类似真实场景的作文,如给家长写信、写旅游日记等。

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思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并提供引导和反馈。

多元素素养培养:除了语文知识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可以通过课堂讨论、阅读活动、写作练习等方式进行培养。

利用科技手段:借助信息技术工具,如电子资源、教学软件、在线学习平台等,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交互形式。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学习评价的多样化: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表达、书面作品、表演、项目展示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能力和发展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创新与实践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校的资源条件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实施。教师在实践中应不断反思和改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和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总结(2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总结(2篇)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总结(2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总结(范文一)

一、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阻碍了创造性能力的提高。所以,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自由地表达,无论是记事、写人还是状物,只要言之有序,具有自己的思想,都是非常可贵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和思考。

二、教学联系学生实际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探索精神的培养,就是重新组合知识的能力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语文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以此来提高创新能力培养的效率;同时,教师还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因为想象和创造是不能分隔开的,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才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丰富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打破常规和局限。

三、创设轻松的教学环境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较为死板,并且教师都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兴趣较低,这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才能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中,把自己的想法真实地表现出来。

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潜能充分地激发出来。另外,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表扬,而对表现一般的学生要进行

引导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热爱学习,更好地掌握课文的主旨,有效地提高创新能力。

四、兴趣与知识的整合

小学生正处于对事物充满兴趣的时期,所以,教师要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基础知识结合到一起,这样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在学生正确掌握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否则学生的发散思维就会产生偏差,而且,只有真正掌握了知识,才能做出正确的理解,才能有效地进行创新。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侯丽平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面临重大改革。為了强化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关注学生成长,采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模式,拓展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整体质量与效率。本文首先对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满足的几个条件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创新性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2.039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问题,在这些问题的产生、解决中,学生的参与度往往较高,这能够有效推动教学的有序进行,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然而,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也相对枯燥,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提升。由于课堂生成资源有限,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因此,教师必须加强教学创新与实践,才能满足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

一、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满足的几个条件

1.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学只有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学生的学习状态,盲目推进教学进度,学生被动学习,机械记忆所学内容,导致知识记忆不深刻,理解不透彻。显然,这并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教学应转变教学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并围绕其进行教学设计。

2.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小学生的心智并不成熟,精力集中时间短,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形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在课堂上保持较高的投入度,教师要营造趣味的课堂环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自主学习,探索语文知识的魅力。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0篇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0篇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0篇

第一篇: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创新教学中的运用

一、合作学习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合作学习可以说是一种非常古典的教育思想,两千年前的孔夫子提出师生间应该是相互切磋、讨论、启发,实现教学相长。1798年的英国开始利用合作学习团体施教模式,这可谓是合作学习最原始的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历经20年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八十年代中叶合作学习理论走向成熟,也成为了那个时期主流教学理论及策略,促进了各国教育思潮的变革及实践,当然中国也不例外。国内学者一致认为应积极鼓励合作学习,更为广泛地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实现教学相长,使得师之间共同进步。合作学习属于一种促进学生处于异质小组间的互相合作,从而实现共同的目标,以小组的共同成绩为奖励依据,是一种新型教育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是在传统式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根据性别、能力、个性特点与家庭背景等进行混合编组,从而形成异质学习团体。合作学习有着极强的目标指向性,通过分工合作来完成所指定的任务,其主要组织形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强调协作互助活动,注重自主性及互动性,最终的学习成绩评价是以小组为唯一单位,进行多元化评价。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是引导者及辅助者,起着帮助的作用。具体来

讲,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们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组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去完成大家共同的学习任务,最终实现共同的学习目标。合作学习以小组合作成绩为主要的评价依据,并展开多样化评价,以便培养学生知识及技能,使得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情感及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形成。合作学习对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有着积极影响。小学生应用合作学习方式展开语文学习时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及加强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行为,使得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不断高涨,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合作学习可以更加的显现出学生在学习当中是处于一个主体的地位,合作学习方式与传统的学习方式截然不同,有很大的变化,突破了以往的束缚,体现新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持续加强,从而形成平等和谐的合作氛围,这样的话,学生们也更加主动愿意去学习,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被动的去学习,学习效率也大大增加,同学之前的关系也会更加的融洽。学生可以在自主发现问题的同时,共同探索问题的处理方式,从而培养凭借集体力量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浅谈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担负着这一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奇。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大力推进创新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教育发腱的显著标志。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担负着这一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本人从教十几年,从中国推行创新教育开始探索,在此对创新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 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参学习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主动参与便是学生创造性成长的开始。主动参与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要注意以下两点。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创造欲望,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工作。如教师在课前精心设计好导人新课的方式,课始就掉起胃口;根据课程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生活情境,把教学中“死”的知识用“活”的办法呈现出来;运用各种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去探求新知,唤起他们创新的意识。如:《狼牙山五壮士》一课五壮士英勇献身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的心,大家的心情都无比沉痛.有的同学还擦眼泪。此情此景,我把握时机,关切地问:“同学们,五位壮士宁死不屈的形象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试想,如果你是画家.是雕塑家,你要怎样去刻画,去雕塑他们的形象呢?”这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我想塑他们的半身像.目光炯炯,注视着前方,盼望胜利到来。”有的说:“我要画他们跳崖的时刻,头高昂着,嘴大张着的像。”……为使学生对革命先烈的英雄品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醉翁之意是哄他们多想多说,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说明了创新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前两年,中小学语文教学遭到教育界的口诛笔伐,认为多年的语文教学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收效甚微,一言以蔽之曰“少慢差费”。广大语文教师都为此而反思语文教学的对策,认为必须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本技能。本文所谈的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与探索。

一、创设民主的语文教学氛围

今天的教师应担任什么角色?韩愈在《师说》里讲“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讲的是能者为师。可是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往往把师道尊严摆在高高的位置上,无形中扼杀了学生应有的创造与特色。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要的是创设民主和谐的语文教学氛围。具体体现在:

1.鼓励质疑问难

“学成于思,思源于疑”。学习中常有疑点和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发现,常有创新。教师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教学中及时表扬、鼓励学生的发问。即使是错误的发问,也不应该训斥和嘲笑,而要加以点拨和引导。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学生就养成了想问、敢问、善问的好习惯,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笔者在平常听课中也常常发现许多精彩的发问。例如:有一位老师教《飞夺泸定桥》一课,就有学生问:题目为什么用“飞夺”?老师抓住这题眼,直奔课文中心,把课讲得紧凑精彩。学生理解得也深刻。

2.激励大胆的想象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通过扩想、续写、假想、画图等方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对课文概写或略写词句的内涵加以扩展充实,如教《再见了,亲人》一课,可以让学生扩想一番:当时的战斗情形是怎样的,大娘是怎样送打糕的。又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让学生想象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情形。

还有教《坐井观天》《凡卡》等课文结尾言尤未尽,深刻含蓄,可让学生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会怎样。凡卡把信寄出后爷爷会不会收到呢?让学生续写。

对未经历也没体验过的事,凭借想象去假设一番。如学《富饶的西沙群岛》《海底世界》后,让学生联系课外阅读和影视,以《海底漫游》等为题让学生漫

谈或作文。

把课文演变为直观形象的图画,是促进学生理解、锻炼想象的好办法。如教《记金华的双龙洞》《詹天佑》等课文,可以让学生画简笔画显示金龙洞的内部情况,画出开凿隧道的示意图。

3.培养创造思维

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思维就是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在头脑中独立创造出新事物的心理过程,它是创造力的核心。因此,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变通思维、逆向思维。如教《将相和》,有老师问“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有个学生说喜欢赵王,而不是蔺相如、廉颇。学生说的理由是蔺相如原来只是门客,而赵王重视他的才华,不拘一格起用他,他是个好皇帝。这个学生能从不同角度看到赵王的优点,这是很可贵的。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日常的教学中培养创新素质。

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联合国的德洛尔报告提出新世纪的学习方式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说明现代社会要求人们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协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互相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如教《圆明园的毁灭》,老师先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问题,老师把问题归纳成几方面的问题,就把学生分成几组,每组解决一个问题,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归纳整理,把问题一一解决。

把研究性学习引入语文教学之中。小学引入研究性课程势在必行。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关于自然、社会和学生自身等方面的研究专题,主动地参加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如学习了老舍先生的文章,可以引导学生对老舍先生的生平和创作做研究。我们不是强求学生必须提出一些什么新的观点,而是让学生通过研究,知道自己以前没有发现的新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体验研究过程,学习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养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三、构建大语文教学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认识,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让学生把生活中、各科学习的知识整合、归纳形成自己的能力,才能推陈出新,使语文教学真正提高效益。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实施创新教学中,必须首先明确创新教学在中小学中的体现,用正确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创设民主的教学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课内外、学科之间联系的大语文教学体系,使小学语文教学提高效益,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