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性与学术性之间--读《教育文化论坛》“区域教育文化纵横”

合集下载

时代的印记:抗战时期贵州期刊教育资料整理述评

时代的印记:抗战时期贵州期刊教育资料整理述评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6年5期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时代的印记:抗战时期贵州期刊教育资料整理述评邓国琴1㊀赵明惠2(贵州理工学院图书馆ꎬ贵州㊀贵阳㊀550003)摘㊀要:抗战内迁为贵州期刊的发展繁荣带来了机遇ꎬ战时贵州期刊的发展ꎬ以教育类期刊最为典型ꎮ各级各类教育机构㊁高等院校㊁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创办的期刊ꎬ既是贵州教育发展的时代印记ꎬ也是了解时人思想㊁政治主张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史料ꎮ整理抗战时期贵州期刊的教育资料ꎬ再现战时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场景ꎬ具有现实价值和学术意义ꎮ关键词:抗战时期ꎻ贵州教育ꎻ期刊史料ꎻ整理述评中图分类号:G529ꎻK265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6)05-0126-05DOI:10.15958/j.cnki.jywhlt.2016.05.028㊀㊀抗战时期是20世纪前半期贵州发展的重要时段ꎮ关于抗战时期贵州教育发展的整理研究ꎬ已经形成了系列相关成果ꎬ尤其在高校内迁㊁人物研究以及教育发展总体特征等方面ꎬ研究成果较为丰硕ꎮ但是ꎬ作为战时在文化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ꎬ对后人研究贵州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的抗战时期贵州教育期刊的整理研究ꎬ面世的成果不多ꎬ期刊教育资料的整理研究严重不足ꎬ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ꎬ至今仍然属于薄弱环节ꎬ因此ꎬ迫切需要对相关期刊的教育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ꎮ一㊁抗战视野下贵州教育期刊发展的背景(一)贵州近代教育期刊发展的历程贵州近代教育期刊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末光绪年间贵州省学务公所创办的«贵州教育官报»ꎬ该刊于1906年9月正式铅印ꎬ属于官方文献ꎬ专载清廷有关教育方面的圣谕㊁奏议㊁各教育部门文牍㊁法规㊁章程㊁教案㊁学术论说及杂录等ꎮ辛亥革命以后ꎬ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推进以及新的教育理念的传播ꎬ除官办期刊以外ꎬ贵州部分进步团体和爱国有识之士ꎬ为发表政见ꎬ积极创办报刊ꎮ民国初期ꎬ贵州曾出现过«贵州教育公报»«南明杂志»«达德周刊»«白话文成绩周刊»«贵州省教育会季刊»«教育周刊»等与教育相关的期刊ꎮ«贵州教育公报»1913年在贵阳创刊ꎬ贵州官书局发行ꎮ«南明杂志»由贵阳南明中学编辑ꎬ于1914年12月在贵阳创办ꎮ«达德周刊»和«白话文成绩周刊»由贵阳达德学校编印ꎬ前者创刊于1917年4月ꎬ后者创刊于1919年ꎮ«贵州省教育会季刊»由贵州省教育会编印ꎬ1921年创刊ꎮ«教育周刊»由贵州省立师范学校校友会编印ꎬ1922年出版ꎮ1935年ꎬ蒋介石借追收稿日期:2016-10-17基金项目:贵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 抗战时期贵州社会变迁研究 (编号:XJGC20151101)ꎮ作者简介:邓国琴(1972-)ꎬ女ꎬ贵州思南人ꎬ贵州理工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ꎮ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ꎮ赵明惠(1964-)ꎬ女ꎬ贵州贵阳人ꎬ贵州理工学院图书馆工作人员ꎮ主要研究方向:图书馆学ꎮ. All Rights Reserved.邓国琴ꎬ等:时代的印记:抗战时期贵州期刊教育资料整理述评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剿红军之机ꎬ将贵州军阀王家烈调离贵州ꎬ军阀统治贵州的历史由此结束ꎬ贵州纳入国民党势力直接统治范围ꎮ为刊行政令ꎬ指导地方开展工作ꎬ贵州省府及其所属业务机构不断出版期刊ꎬ其中有部分期刊与贵州教育相联系ꎮ抗战时期ꎬ政府机构㊁高等院校㊁进步团体积极创办各类期刊ꎬ贵州期刊出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ꎬ不仅出版门类多ꎬ而且发行量大ꎬ在推动文化传播和教育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贡献ꎮ抗战胜利以后ꎬ由于内迁贵州的机关团体㊁大专院校㊁工厂企业以及广大知识分子等纷纷复员ꎬ贵州原有期刊大多数处于停刊状态ꎮ(二)战时贵州教育期刊发展的机遇抗战既是贵州发展的背景ꎬ也是推动贵州发展的动力ꎮ抗战时期ꎬ贵州 不内不边 的地理区位瓶颈逆转为战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比较优势ꎮ抗日战争为推动贵州教育期刊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一是大规模的抗战内迁为期刊的发展提供了条件ꎮ在抗战内迁中ꎬ特别是高等院校和知识分子的内迁ꎬ为期刊的创办发展提供了可能ꎮ各校相继迁到贵州以后ꎬ广大师生结合抗战建设的实际ꎬ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ꎬ创办期刊启迪思想ꎬ传播文明ꎬ宣传主张ꎬ多途径征集人们的意见ꎬ研究抗战建国的理论和方法ꎬ积极参与期刊创办和持续发展之中ꎮ二是贵州各级各类学校的建立为期刊创办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ꎮ抗战时期ꎬ贵州高等教育从无到有ꎬ基础教育由弱变强ꎬ师范教育快速发展ꎬ国立中学㊁省立中学㊁县立中学㊁私立中学和普通学校不断涌现ꎮ据统计ꎬ1941年ꎬ贵州国立中等学校6所ꎬ学生数2594人ꎬ教职员293人ꎬ岁出经费数1694485元ꎮ省立中等学校28所ꎬ学生数5843人ꎬ教职员749人ꎬ岁出经费数2271534元ꎮ县立中等学校49所ꎬ学生数9278人ꎬ教职员705人ꎬ岁出经费数1194183元ꎮ私立中学22所ꎬ学生数4889人ꎬ教职员359人ꎬ岁出经费数1209050元ꎮ[1]14-17三是先进思想在贵州的快速传播增加了人们对期刊阅读的需求ꎮ近代贵州与全国一样ꎬ处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革时代ꎮ清末新政以后ꎬ贵州的社会风气开始发生了新的变化ꎮ辛亥革命以后ꎬ外来思想观念相继传入贵州ꎬ民主共和㊁实业救国以及教育救国的思想在贵州传播ꎮ随着新文化的传播和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ꎬ思想文化领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ꎮ抗战时期ꎬ内迁贵州的许多有识之士和进步人士积极传播先进的思想和文化ꎬ利用期刊媒介ꎬ宣传抗战救国思想ꎬ主张大力发展教育ꎬ重视民族地区发展ꎬ动员广大民众积极投身于抗战建设ꎮ二、抗战时期贵州教育期刊的发展状况近代期刊的出现是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新式媒介ꎮ抗战时期ꎬ贵州期刊迎来了发展高潮ꎬ政治㊁经济㊁军事㊁史地㊁文艺㊁医学㊁民族㊁教育以及综合性期刊等门类之广㊁发行量之多ꎬ前所未有ꎮ根据«贵州省志 出版志»«贵州出版史料»和«贵州版史研究»等相关资料的统计ꎬ战时在贵州出现的各类期刊共计184种ꎬ[2]55其中与教育有关的期刊达80余种ꎬ按照创办或编印单位的属性大致可以划分为如下类型:(一)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创办的期刊抗战时期ꎬ大量政府机构㊁高等院校㊁知识分子等内迁贵州ꎬ在为贵州带来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ꎬ对报纸期刊阅读的需求也快速增长ꎮ随着贵州教育的发展和教育行政机构的加强ꎬ为传播思想ꎬ阐述主张ꎬ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创办了系列期刊ꎬ主要有:贵州省立安顺民众教育馆的«安顺民教»ꎬ贵州省学生救国联合会的«贵州学联»ꎬ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第四服务团的«战教旬刊»«基础教育»ꎬ贵州省教育厅的«贵州教育»ꎬ教育部第一社会教育工作团的«教育阵线»«团务通讯»ꎬ贵州省健康教育委员会的«健康教育»等ꎮ(二)内迁高等院校创办的期刊战时高等院校的内迁ꎬ是贵州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体现ꎮ抗战时期内迁贵州办学的高等院校ꎬ国民教育系列的主要有:大夏大学㊁浙江大学㊁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㊁湘雅医学院㊁广西大学㊁之江大学工程学院等ꎮ军事院校主要有:国民党陆军大学㊁陆军步兵学校㊁陆军军官学校第四分校㊁陆军炮兵学校㊁中央陆军测量学校㊁防空学校㊁辎重兵学校㊁通讯兵学校㊁陆军军医学校等ꎮ在抗战的特殊环境下ꎬ各校学术氛围比较浓厚ꎬ先后出版了系列.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文化论坛㊀2016年㊀第5期JiaoYuWenHuaLunTan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政治性㊁专业性期刊ꎮ除军事院校创办大量期刊外ꎬ国民教育院校创办期刊最多的是浙江大学和大夏大学ꎮ浙江大学在遵义办学期间ꎬ出版了«浙江大学校刊»等20余种期刊ꎬ聚集了大批知名教授ꎬ为广大师生发表论著以及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ꎮ大夏大学是内迁贵州时间较早㊁办学时间较长的大学ꎬ创办有«大夏周报»«新大夏»等近10种期刊ꎬ对宣传抗日救国主张ꎬ传播外界先进文化和教育思想ꎬ活跃学术研究氛围ꎬ介绍贵州民族风情ꎬ改变贵州闭塞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ꎮ抗战时期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创办的主要期刊期刊名称创办时间办刊地点创办或编印机构备注安顺民教1937.4安顺贵州省立安顺民众教育馆贵州学联1937.7贵阳贵州省学生救国联合会战教旬刊1938.7贵阳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第四服务团贵州教育1938.10贵阳贵州省政府教育厅教育阵线1939.1贵阳教育部第一社会教育工作团教育阵线社基础教育1939.8贵阳教育部战区中小学教师第四服务团教材编辑组健康教育1940.1贵阳贵州省健康教育委员会团务通讯1940.5贵阳教育部第一社会教育工作团社教通讯1941.1贵阳教育部西南公路社会教育工作团湘雅医学院院刊1941.5贵阳湘雅医学院国民教育指导1941.7贵阳教育部国民教育司㊁贵州省教育厅编审室㊀㊀注:此表系根据«贵州省志 出版志»«贵州出版史料»和«贵州版史研究»等相关资料统计而成抗战时期内迁贵州的高等院校创办的主要期刊期刊名称创办时间办刊地点创办或编印机构备注大夏周报1932贵阳㊁赤水大夏大学学生会1938年贵阳复刊浙江大学校刊1930.2遵义浙江大学1940年遵义复刊机械工程1935.6遵义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会1939年遵义复刊历史社会季刊1937.3贵阳大夏大学历史社会研究部新大夏1938.6贵阳大夏大学«新大夏»月刊编委会新黔青年1938.7贵阳广西大学新黔青年社电工通讯1939遵义浙江大学电机工程学会浙大园艺1939.5遵义浙江大学园艺学会土木通讯1935.5遵义浙江大学土木工程系矿冶园地1940.1平越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工程学会出版部黑白文艺1940.2湄潭浙江大学黑白文艺社浙江大学师范学院院刊1940.9遵义浙江大学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工程1940遵义浙江大学工程学会交大友声1941贵阳贵阳交通大学上海同学会航工通讯1941遵义浙江大学航空工程学会浙大农业经济学报1941.3遵义浙江大学农业经济学会商学1941.5贵阳大夏大学商学会浙大文学院集刊1941.6遵义浙江大学文学院思想与时代1941.8遵义浙江大学思想与时代月刊社. All Rights Reserved.邓国琴ꎬ等:时代的印记:抗战时期贵州期刊教育资料整理述评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期刊名称创办时间办刊地点创办或编印机构备注文史1941.10贵阳大夏大学文史研究室中国蚕桑研究所汇报1941.10遵义浙江大学中国蚕桑研究所黔铎1942贵阳大夏大学黔灵学会农经通讯1942遵义浙江大学农学会浙大文科研究史地学部丛刊1942.4遵义浙江大学文科研究室史地学部土木1942.10平越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建筑学会浙大青年1943.2遵义浙江大学浙大青年编委会蜀锋1943.8贵阳大夏大学四川学会研究股矿冶1944.2平越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矿冶工程学会浙江月刊1944.2遵义浙江大学㊀㊀注:此表系根据«贵州省志 出版志»«贵州出版史料»和«贵州版史研究»等相关资料统计而成(三)贵州本土学校创办的主要期刊大规模的抗战内迁刺激了贵州本土学校教育的发展ꎬ贵阳医学院㊁贵阳师范学院㊁贵州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建立ꎬ吸引了大批省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ꎬ培养了大量的服务于贵州经济社会服务的高层次人才ꎬ推动了贵州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ꎮ省内各大专院校出版的期刊主要有:贵州大学的«工商管理»«贵大学报»«法律知识»«建国月刊»«北辰月刊»«播风»等ꎮ贵阳师范学院的«安徽同学会刊»«教育学术»等ꎮ此外ꎬ贵阳㊁铜仁㊁黔西㊁大方㊁从江等地的部分中等学校ꎬ出版了«抗日救国»«野火»«拓荒»«安中校刊»«贵师旬刊»等ꎬ在进步力量的推动下ꎬ积极创办期刊ꎬ凝聚进步人士ꎬ传播先进思想ꎬ宣传抗日救国主张ꎮ抗战时期贵州本土学校创办的主要期刊期刊名称创办时间办刊地点创办或编印机构备注贵阳女子师范学校校刊1937贵阳贵阳女子师范学校行行1937.2贵阳贵州大学行行月刊社农友贵阳贵州省立贵阳职业学校养正(校刊)1938.5黔西黔西县养正小学贵阳医学院院刊1938.9贵阳贵阳医学院教务处出版组抗日救国1938.11大定大定县职业中学抗日救国会野火1941贵阳贵阳中学野火社三中青年1941.3铜仁贵州省铜仁三中青年社新生1941.7贵阳达德中学教师合编清华中学校刊1942贵阳贵阳私立清华中学安徽同学会会刊1943贵阳贵阳师范学院安徽同学会贵阳师范学院院刊1943.1贵阳贵阳师范学院文风杂志1943.12贵阳贵州大学法律系拓荒1944从江从江中学安中校刊1944.12安顺贵州省立安顺中学㊀㊀注:此表系根据«贵州省志 出版志»«贵州出版史料»和«贵州版史研究»等相关资料统计而成(四)其他机构和组织创办的期刊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ꎬ除以上机构和组织外ꎬ军事院校和民间组织也创办了系列期刊ꎬ主要有:防空学校的«防空»ꎬ陆军兽医学校的«兽医月刊»«兽医畜牧杂志»ꎬ贵阳南明四校同学会的«南明»ꎬ遵义陆军步兵学校钟声社的«钟声»ꎬ贵阳教职员抗日救国会的«抗战教育»ꎬ陆军军医学校通讯社的«军医通讯»ꎬ防空学校防空军人社的«防空军人»ꎬ陆军军医学校的«卫生勤务»ꎬ陆军炮兵学校的«明德»ꎬ陆军军医学校军医杂志社的«军医杂.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文化论坛㊀2016年㊀第5期JiaoYuWenHuaLunTan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志»等ꎮ三㊁期刊教育史料的价值及其整理路径(一)抗战时期贵州期刊教育史料的价值期刊由于其大众新闻传播媒介的特点ꎬ因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ꎬ期刊所登载的信息㊁观点㊁通讯和报道等ꎬ具有教化作用和时代记忆功能ꎬ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ꎬ具有极高的史料研究价值ꎬ一般可以作为第一手的研究材料ꎮ抗战时期贵州出现的80余种教育期刊ꎬ特别是浙江大学和大夏大学等高等院校创办的期刊ꎬ综合性和专业性很强ꎬ登载了大量的学校知名教授的研究成果ꎬ有的紧跟学术研究前沿成果ꎬ有的着力于贵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研究ꎬ有的立足于服务抗战的现实需求ꎬ有的内容对于科学研究㊁学术交流㊁科技传播㊁社会报道等记载较为详细ꎬ保留了社会情状的原生态ꎬ见证了高校科学研究的前沿成果和辉煌成就ꎮ以1938年11月1日大夏大学出版的«新大夏»为例ꎬ该期刊共登载14篇文章ꎬ内容有王伯群的论著«抗战建国与公民教育»ꎬ马宗荣的«学校中心的社会教育及战时社会教育»ꎬ谢六逸的«二十年来的中国文学»ꎬ张少徽的«近世社会思想之巨流»ꎬ张梦麟的«民众戏剧与民众教育»ꎬ王佩芬的«六书指事通解»ꎬ许莊叔的«黔雅»ꎬ陈贤珍的«保育儿童与复兴民族»ꎬ吴泽霖和苏希轼的«印第安人的来源»ꎬ吴泽霖的«贵阳城区劳工概况的初步调查»ꎬ谢六逸的«报章文学琐谈»ꎬ李青崖的«第二十九号病床»ꎬ陈国钧的«定番县歌谣丛录»ꎬ冯月娥的«书评»ꎮ分析作者和篇目就可以看出ꎬ14篇文章的作者ꎬ全部是当时的社会名流ꎬ在全国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ꎮ所载内容非常丰富ꎬ研究非常深入ꎬ涉及到抗战建国㊁公民教育㊁社会教育㊁民众教育㊁社会思想㊁中国文学㊁城区劳工以及传统文献解读等诸多领域ꎬ为人们了解当时的教育发展㊁社会生活㊁思想文化㊁文学发展等提供了宝贵的文献史料ꎮ(二)战时贵州期刊教育资料整理的路径选择既然期刊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ꎬ期刊的整理就成为必然ꎮ梁启超曾指出: 治科学者 无论其为自然科学ꎬ为社会科学ꎬ罔不恃客观所能得之资料以为其研究对象ꎮ而其资料愈简单愈固定者ꎬ则其科学之成立也愈易ꎬ愈反是则愈难ꎮ [3]43收集整理抗战时期贵州期刊的教育资料ꎬ必须弄清楚期刊史料应注意的一些问题ꎮ期刊是一定时期的文字记载ꎬ但其毕竟不是当时历史现象的重演ꎬ所记载的内容是经过作者㊁编者的再一次劳动选择的ꎬ作者和编者的政治立场㊁工作态度㊁业务水平等影响着期刊史料的可靠程度ꎬ从而影响着期刊史料的价值ꎮ抗战时期贵州出现过的184种期刊ꎬ由于多种因素制约ꎬ目前要完全收集整理所有期刊还存在很大的困难ꎬ就教育资料的整理而言ꎬ可以集中收集直接相关的80余种期刊ꎬ主要路径有:一是梳理战时主要期刊的教育资料ꎬ加强数据库建设ꎮ通过征集㊁查阅文献等方式ꎬ收集并且占有大量期刊史料ꎬ然后进行分类和整理ꎬ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库建设ꎬ在有效进行传承保护的同时ꎬ力所能及的地为广大使用者提供方便ꎮ二是对期刊史料进行研究ꎬ包括鉴别史料和判断史料ꎮ通过立项开展科学研究的方式ꎬ对期刊史料的来源㊁价值和利用情况进行研究ꎬ考察史料源流和时代特征了解期刊文献的思想内容ꎬ以项目为载体ꎬ以科研为平台ꎬ培养凝聚一批研究人才ꎬ形成一批研究成果ꎬ挖掘期刊史料价值ꎬ传承保护好有关遗址遗迹ꎬ发挥教育功能ꎮ三是编辑期刊教育史料ꎮ将收集到的期刊史料ꎬ再经过认真鉴别㊁筛选后ꎬ考察学术研究和现实应用的需求ꎬ把史料价值高的教育资料按照一定的范式ꎬ或按时间或按门类进行整理汇编ꎮ参考文献:[1]㊀贵州省政府教育厅编审室编印.贵州省教育统计[C].贵州省教育厅.1942.[2]㊀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贵州省志 出版志[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ꎬ1996.[3]㊀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2005.(责任编辑㊀涂㊀艳). All Rights Reserved.。

简析古代文学教学中地域性知识的传承

简析古代文学教学中地域性知识的传承

简析古代文学教学中地域性知识的传承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国家制定了《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人才培养要向现代化转化,培养模式应与社会的需求契合一致。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对高等教育的层次、课类、布局结构及具体的措施也做出了明确的指示,其中课程改革的战略主题必须以人为本,服务当代。

就古代文学的教改而言,也应该突显“当下关怀”中以古睽今的现代课程服务意识。

那么,作为传统文学、文化的载体,古代文学的教改如何突破“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其影响”五大板块固定的编纂叙述模式,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技术等方面挖掘出更多的现代价值,这应该是古代文学课程改革多元拓展的方向之一。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若从地域性考虑,增加乡土文学的教学内容不失为教改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地域性教学的时代意义因自然及人文地理环境的不同,传统文化多有地域性的色彩,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气候山川之特征,影响于住民之性质;性质累代之蓄积发挥,衍为遗传。

此特征又影响于对外交通及其他一切物质上生活,物质上生活,还直接间接影响于习惯及思想。

故同在一国,同在一时,而文化之度相去悬绝;或其度不甚相远,其质及其类不相蒙,则环境之分限使然也。

同样,文学体裁及风格的多样化也与地域的关系密切,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汪国垣《近代诗派与地域》等皆有精辟的阐述。

但是,与“地域一文学”研究的累累硕果相比,古代文学的教材诸如游国恩、章培恒及袁行需等各自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对文学地域性的内容皆无系统的介绍。

长期以来,古代文学的教学多侧重于重要作家、经典文本的讲授,注重文学发展的时间元素。

这种对古代文学的阐释有时会过于简单程序化而显得单调机械,导致学生在理解与接受的过程中缺乏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

坚持方志期刊的两手抓:方志学术与地情文化

坚持方志期刊的两手抓:方志学术与地情文化
其是2 世 纪 8 年 代 ) 0 0 ,构 成 了方 志 期 刊方 阵 ( 括 数 包
理论研 讨会 专辑 ”等 。2 1 年 ,选编 了 《 01 四川 省 地方
志论 文选》 ( 以四川 省地方 志编 委会 、四川省 地方 志
字 化模 式 的建 设 ) ,具 有 一定 影 响力 。整 合 其 资 源 ,
坚持方志期刊的两手抓 方志学术与地情文化


口汪

方志 期刊 属于方 志事 业范 畴 ,系方 志及 其文 化传 播 的重要 载体 .颇具 有讨论 意 义 。 方 志期刊 分全 国 、省 、市 、县 四级 ,有 公开 发行
与 内部交 流两 种 .为月 刊 、双 月刊 、季 刊 三类 。据不
应 的战 略 ,若 干地 方志 机构 的领导 或直 接 或间接 参 与
巴罾吏志 ・ 1・・2 2 24 3 0
岛 避
了推 动 工作 ) ,还 是 地方 志 工作 机 构 及工 作 者 利用 地 方志 ( 特色 志等 )参 与和 服务地 方文化 建设 的需要 :
例 一 ,成都 市地 方志办 公室 从市 、县 两级 地方 志 机构 服 务 成 都 “ 化 之 都 ” 建设 所 开 展 的 “ 香 成 文 书
“ 料之 窗” “ 史 、 文化 纵横 ”等 栏 目。发 表 了相 当数 量
( 9 9 ,当时在 全 国亦系超 前 的 ) “ 19年 、 四川省 地方 志
志》 《 成都史 志 》 《 阳史 志》 《 阳春 秋》 《 枝 绵 德 攀 花史志》 《 宾史志》 《 州史 志》 《 原 文史》 宜 泸 雪
《 温江 纵横 》 《 今双 流》 《 堂史 志》 《 古 金 古堰 春秋 》 《 邛崃 经纬 》 《 巴塘史 志》 。第一 轮修 志 时期更 多 ,尤

构建“场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场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构建“场域”: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语文教学逐渐开始重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为了更好地构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场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我们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课程来教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如《红楼梦》、《西游记》等,通过解读文本和分析作者的用词、结构和意图,让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和艺术魅力。

我们可以通过丰富课外阅读资源,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学校图书馆可以收集更多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图书、期刊和报纸,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报告、作文比赛等活动,鼓励他们阅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著作,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在语文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选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文和阅读材料,让学生在学习基本语言技能的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解析课文时,引导学生分析文本中的文化元素,让他们了解词语的来源、典故的背景等,培养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敏感性和审美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PPT展示、演讲等形式,让他们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提升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

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组织学生参加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如春节晚会、端午节庆祝活动等,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热闹和欢快;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如茶道、书法、剪纸等,让他们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和精髓。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素养。

在构建“场域”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教育与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并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基础教育中的地方文化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中的地方文化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中的地方文化教育研究地方文化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它通过教育活动传承与弘扬地方的文化传统。

在基础教育阶段,地方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中的地方文化教育研究。

一、地方文化教育的背景和意义地方文化是特定地域内形成的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具有丰富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地域特色。

地方文化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等方式将地方文化传授给下一代,促进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地方文化教育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家乡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和自尊心,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二、基础教育中地方文化教育的实践基础教育中,地方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施。

首先,学校可以将地方文化纳入学科课程中,例如历史、地理、语文等课程,通过教材和教学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到地方文化的起源、发展和特点,以及地方文化在当地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活动,如地方节日庆祝、传统手工艺制作、地方音乐舞蹈表演等,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感受和理解地方文化。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地方文化艺术家和文化传承者到学校进行讲座和示范,给学生带来生动直观的地方文化教育。

三、地方文化教育研究的问题与挑战虽然基础教育中的地方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重视和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地方文化教育的内容如何设计和选择,如何在教学中平衡地方文化与全国的文化标准之间的关系,需要研究者深入研究和探讨。

其次,地方文化教育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效果如何评估,如何衡量学生对地方文化的认知和情感投入,也是一个需要面临的问题。

此外,地方文化教育与现代社会教育的要求和发展趋势之间如何统一,也是地方文化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

总而言之,基础教育中的地方文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国爱乡情感、丰富文化内涵和推动地方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地方文化教育研究需要关注实际问题,积极探索适合基础教育的地方文化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实现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作出更多的贡献。

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741

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741

广西公务员考试《行测》通关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2023】:741:1,1,3/4,4/8,()单项选择题A. 5/16B. 8/16C. 6/32D. 16/322:以下生活实例中,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

单项选择题A、使用高效节能灯泡,可频繁开关电灯B、用水壶烧水时不要装得太满,否则煮沸后溢水,简单扑灭灶火,引发燃气泄漏C、可以把装满水的饮料瓶放到马桶的水箱里,以削减冲水的用量D、自备购物袋或重复使用塑料袋购物3:成本过高是可再生能源进展的最大()。

就电力而言,风电是最接近商业化的可再生能源,但成本仍旧比火力发电高;太阳能发电成本就更高了,是火电的数倍。

因而降低成本是可再生能源()化进展的关键。

依此填入括号内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阻碍产业B、>C、障碍规模D、>E、问题市场4:某高校组织了篮球竞赛。

其中机械学院队、外语学院队、材料学院队和管理学院队被分在同一个小组,每两队之间进行一场竞赛且无平局。

结果机械学院队赢了管理学院队,且机械学院队、外语学院队和材料学院队成功的场数相同,则管理学院队胜了多少场?()单项选择题A. 3B. 2C. 1D. 05:1,1,8/7,16/11,2,()单项选择题A. 36/23B. 9/7C. 32/11D. 35/226:蝶,是一个_________的名字,如昙花,如流星,生命在破茧后的几天里_________。

但有时生命的消亡并不意味着精神的_________,就像蝶,它们会成为庄生梦里的化身,会传送梁祝生死不渝的商定。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A、虚幻一闪而逝幻灭B、震撼倏忽而逝泯灭C、感动转瞬即逝毁灭D、惊艳匆忙而逝毁灭7:通告的正文部分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多项选择题A、发布通告的依据、目的B、通告事项C、结语D、执行的详细要求8:-30, -4,(), 24, 122, 340单项选择题A. -1B. -2C. 6D. 139:0,6,24,()单项选择题A. 48B. 60C. 72D. 9610:我从不说别人的坏话,假如我说了别人的坏话,那肯定是当面说的。

探究区域文化与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的结合路径

探究区域文化与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的结合路径

探究区域文化与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教学的结合路径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发展,区域文化已经成为了维护民族特色和文化认同的重要力量。

而语文教学作为文化认知和价值体系的传承者,必须充分结合区域文化的特点和优势。

因此,本文将探究如何在七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学中与区域文化相结合,为师生提供一条有意义的学习路径。

一、文化载体的选择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区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有着流动和变化的特点。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对当地历史、地理、社会故事等进行深入了解,挖掘出最能代表当地文化特色和价值观念的载体。

比如,对于广东地区,我们可以选择岭南文化和粤剧作为重点进行关注。

而岭南文化的代表作品《红楼梦》则可以成为教学中较重要的文本。

因为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代表之一,其文化内涵也体现了很多岭南文化的特点,比如尊重人文、崇尚自然和注重人际关系等。

教师在讲解这部作品时,应该结合地方性特点,突出其中所包含的岭南文化元素,并以此启迪学生的文化认知和价值追求。

二、构建文化上下文的融合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止步于文本的浅层次理解和文化背景的简单介绍,而需要将文本与当地的实际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

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断构建文化上下文,创造出贴近学生生活和具有真实性的情境化教学。

以《红楼梦》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到京城的喧嚣和热闹、人物的内心纠葛、交际中的礼仪和分析人物性格等。

同时,结合学生的身世和生活经验,让学生理解和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观念,例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入领悟作品内涵,同时也能通过作品中的情形体验文化生活和认知价值体系,达到文化资讯和精神内涵的双重培养。

三、加强文化实践与创新从后工业时代开始,人类文化生产和开发出来的物质和技术的速度一直在不断加快。

进入21世纪以后,文化创新和实践更是成为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

2020年总目次

2020年总目次

2020年总目次第1期Җ教育史论(主持人:刘黎明)从 仁 发现人:孔子人本教育思想的建构胡金平/001日本侵华时期汪伪政权统治区学校教科书探析吴洪成ꎬ于明珠/009论小原国芳全人教育思想及现实启示杨㊀洁ꎬ涂文娣/018松本龟次郎的留学生教育观及其历史价值王㊀莹ꎬ贺云飞/024Җ区域教育文化纵横岳麓书院 专题岳麓书院祭祀空间㊁仪式及其教化功能刘雅真/030清代岳麓书院学规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杨㊀岚/036书院教学组织形式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与启示陈㊀雅/042Җ教育扶贫边境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政策实践与效能研究杨舒涵/048教育精准扶贫背景下轮岗教师专业引领之困境及其化解邹慧明ꎬ唐珍妮/054高校智库助推精准扶贫的作用机制与模式研究基于贵州大学 黔灵智库 服务织金县五星村的实践任㊀秀ꎬ余玉语ꎬ伍国勇/062Җ高等教育高水平行业性大学学科建设的经验及启示以国内行业特色鲜明的五所大学为例孙刚成ꎬ杨晨美子/070浅谈贵州 东盟高等教育的合作与交流粟向军/078我国 一带一路 高校智库建设研究杨㊀波/082新时代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和谐问题探究景晓旭ꎬ董伟武/089Җ基础教育(主持人:张传燧)乡村文化秩序重建中乡村教师的使命易红郡ꎬ张㊀燕/094回归乡土人文与精神生命的乡村学校发展路径基于«乡村学校的困境与突围»的思考拓丹丹/099Җ理论与学术领导干部应大力弘扬优秀传统美德陈昌丽/104浅析 画眼睛 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付世坤/109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知识图谱分析赵㊀明ꎬ孙文芳ꎬ黄㊀清/113社区居民对全民预防保健服务的利用现状探究以泸州市龙马潭区为例吴杨昊天/119第2期Җ教育史论(主持人:刘黎明)理想与现实之间:燕京大学教育学科初期创办史论孙邦华ꎬ郭㊀松/001先秦儒家 一以贯之 的方法论思想及其对当下教师的启发李宜江ꎬ张㊀李/010传统儒家的 面子 思想及其教育蕴义孙德玉ꎬ李盼盼/017社会民主进程中的学校重建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核心主题丁永为ꎬ荆美玉ꎬ闫宝萍婧/023江南戏曲文化 专题(主持人:黄文杰)两宋江浙城市变革与南戏的发生黄文杰/030近代江南 滩簧现象 的文化解析庄丹华/037 有声之诗 :基于空间之维的浙江地方戏曲声腔音乐邵雨薇ꎬ叶志良/042Җ教育扶贫精准扶贫背景下高校扶贫工作路径浅析以贵州大学帮扶贵州省贞丰县为例李昕昌/047西北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多元文化素养现状调查李虎林ꎬ周㊀瑞/053辍学现象与控辍保学思考王立明ꎬ管雪梅/060Җ高等教育高校教师学术领导力提升初探基于学术性与专业性关系视角张㊀忱/065社会保障学科学术类硕士生培养问题思考高圆圆ꎬ苏士超ꎬ陈㊀哲/071作业任务对研究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影响的调查研究李炳林ꎬ彭诗尹/078Җ基础教育(主持人:张传燧)三位一体 语文阅读教学共同体及其构建策略张传燧ꎬ宿建东/083幼小衔接四十年述论我国幼小衔接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席小莉ꎬ成颖丹ꎬ赵国栋/093Җ理论与学术科学教育 专题论科学批判的四个向度刘德华ꎬ夏㊀青/100形成性评价课堂技术的意义㊁支撑环境和三大转变 以科学教育为视角王文礼/105中美小学科学教材核心素养内容比较研究以低年级生物单元为例范㊀增/112美国中学科学教科书中科学本质观的实证研究以«科学入门»为例辛文逸ꎬ郭桂周ꎬ唐钒淞/118第3期Җ教育史论(主持人:刘黎明)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专题国际贫民幼儿教育的成功经验及其借鉴意义蒙台梭利的 儿童之家 吴明海ꎬ王晓宇/001蒙台梭利与卢梭的消极教育观比较田景正ꎬ刘㊀洁/012尊重与自由:蒙台梭利快乐教育的秘密但柳松/019国际蒙台梭利教育协会(AMI)的历程㊁特点与趋势洪㊀明ꎬ李安琪/024Җ区域教育文化纵横阳明文化 专题(主持人:张㊀明)王阳明的生命哲学和实现真我的教育论金世贞/033 成色 与 分两 :阳明心学视域下的德艺观张㊀明ꎬ王建明/043越文化视域下明嘉靖初年越中阳明心学的勃兴与流播华建新/049Җ教育扶贫教育扶贫: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融合的实践逻辑以 三区三州 深度贫困地区为例李㊀芳ꎬ宋熙炯/057教育精准扶贫机制的系统构建与实践路径基于贫困地区精细化扶贫姚㊀松/064Җ高等教育性别消解与群体再制大学生孤独感与亲社会行为及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互构机制王碧梅/071剑桥大学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经验与启示王劫丹ꎬ王建立ꎬ石㊀英/079Җ基础教育(主持人:张传燧)幼儿园语言游戏现状㊁问题及改进建议李小花ꎬ张洁雯/085Җ校长论坛(主持人:祝怀新)教师职业幸福感 专题中职英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基于浙江省中职课程改革背景林盈慧ꎬ戴玉珍/093困境与破解: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探析以杭州市C小学为例吴欢巧/101Җ理论与学术商业院校与商业文化教育秦㊀刚/107浅论科学研究对医院发展的贡献曹天然ꎬ聂瑛洁/112贵州远程医疗现状及对策研究蒋廷慧ꎬ陈㊀辉/116贵州省银色旅游开发研究曾丽娟ꎬ韩德军/120第4期Җ教育史论(主持人:刘黎明)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教育自信申国昌ꎬ史降云/001文庙的建筑文化㊁功能梳理与复兴之思广少奎ꎬ高㊀群/009 悖论 中的统一蔡元培与学生运动的离合及其困顿调适吴民祥/015亚里士多德的教育人学思想探析刘黎明ꎬ王㊀乐/023Җ区域教育文化纵横黔学研究小议谢孝明/035苗族社会文化传承中的教育学探讨以贵州三都县盖赖村为例杨㊀珂ꎬ吴小花/039浅析明代教化贵州彝族土司制度马丽亚ꎬ杨㊀萍ꎬ潘㊀华/045Җ教育扶贫精准扶贫视域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胡㊀蓉/049民族自治州教育脱贫改进路径分析基于四川凉山州的调研王㊀娟ꎬ宋怡霏/058贵州普通高校 两助一免(补) 制度及实施公正性研究董淑琴/063Җ高等教育西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基于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贵州高校数据分析杨立昌ꎬ沈㊀洋/067新时代高校共青团推进从严治团的重点基于从严治团的历史启示蒋红霞ꎬ熊啸天/074来华高校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探析纪超凡/081Җ基础教育(主持人:张传燧)多维视角下义务教育择校问题新探张㊀侃/086父母监督儿童使用社交网络的调查研究张艺潇/093Җ理论与学术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公益广告制播闭环研究吴㊀斌ꎬ付㊀新/101大健康视野下乌江山峡康养旅游基地的开发与利用杨晓勇ꎬ田㊀野ꎬ徐㊀兰/108融媒体视域下的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黄雪晴ꎬ陈昆鹏/114 轻松教与学 项目能否有效提高教师表现之研究 以贵州省普定县为例龚泽西/120第5期Җ教育史论(主持人:刘黎明)中国近现代«科学»杂志的特点及当代启示曲铁华/001«教育漫话»语境下的教师人文素养孙刚成ꎬ宋晓鸽ꎬ武忠远/011试析«教育漫话»中隐匿的幸福教育思想龚㊀兵ꎬ陈㊀雅/018草根运动与课程变革美国公共学校的禁酒课程争议孙㊀碧/024Җ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清代大规模改土归流前后桂西地区学校教育发展变迁蓝㊀武ꎬ黄丽丽/033布依语语料库的建设及应用王印娟/042Җ教育扶贫返贫预防机制视阈下教育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究基于恩施州绿水镇教育扶贫现状的调研张淑东ꎬ赵㊀龙/046西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分析基于社会治理理论视角韩庆峰/052中国近代教育哲学学科形态分析以孟宪承学术旅程为中心的考察张爱勤/057高校辅导员研究现状㊁热点和演进趋势研究基于2001 2017年CSSCI数据库文献计量分析王高峰ꎬ高田钦/066苏格兰㊁新西兰和南非资历框架建构之特色比较彭荣础/073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校友工作的借鉴与启示刘治军/080Җ基础教育(主持人:张传燧)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挑战与可能对策基于西蒙的适应性理性视角赵红霞/086以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模式探究任秀颖ꎬ谷文婷ꎬ张兴兴/092Җ理论与学术我国整本书阅读研究现状与趋势基于CNKI期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孙向阳/097参与式教学评估在民俗学课程中的应用杨㊀兰/104高校生物化学教学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探究谢雅典/109个人品德建设建构主体的特性与地位郭红霞ꎬ潘丽芬/115君子三乐:孟子 教育 意蕴之体认陈㊀阳/120第6期Җ教育史论(主持人:刘黎明)«学记»中的名师之道摭论孙德玉ꎬ赵维维/001孔子«论语»生态智慧及其教育价值姜新生ꎬ杨㊀辉/00720世纪上半叶我国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历程及启示汪㊀丞/015新中国成立初期民办小学教师收入探析以安徽阜阳地区为例吴修申/024Җ区域教育文化纵横谢六逸研究 专题谢六逸潜在课程认知理念及其对当下新闻教育的启示李效文/031杨㊀波ꎬ王㊀震ꎬ曹玉婷/036Җ教育扶贫扎根大地办教育的贵州经验与实践新路径探索杜尚荣ꎬ朱㊀艳/041疫情对 教育扶贫 的影响及驱动路径徐㊀芳/049Җ高等教育中国 东盟高等教育合作政策的创新扩散基于45份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季㊀飞ꎬ雷幸娟ꎬ吴舢妤/056大学教学激励困境与优化路径探析李㊀侠ꎬ夏永明/070非洲孔子学院中国文化课的发展与探索以厄立特里亚高等教育与研究院孔子学院为例唐雅乔/075Җ基础教育(主持人:张传燧)创客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杭州市西湖区公立小学为例祝怀新ꎬ宋陶然/082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托管问题研究以武汉地区的托管工作为例邬瑶瑶/090Җ校长论坛(主持人:祝怀新)100%星方略 :基于 全域融入 思维的小学情商培育探索赖爱娥ꎬ沈㊀君/097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课程意识的问题与对策匡㊀艳ꎬ陈国民ꎬ张军林/105Җ理论与学术图像学视野下的中国早期电影以«小城之春»为例王元嫱/110图书馆资源建设的转型从图书采购谈起谢知ꎬ李银喜/117。

区域文化与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形成总结报告

区域文化与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形成总结报告

区域文化与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形成总结报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随着经济文化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区域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挖掘、整理和运用区域文化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区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文化是一条河流,特定的地域文化受到特定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之,对于实现文化的自觉,加强文化建设,解决现代化过程中的传统与现实的矛盾问题很有参考价值。

一、我对区域文化的理解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经历了特定的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区域文化格局形成,基本上发生在东部汉族区域的内部,到隋唐以前,共同性渐增,差异性渐减。

但在隋唐以后,以少数民族文化为主的新的区域文化又加入进来,起初是与汉文化频繁发生摩擦和冲突,甚至对立,后逐渐变成了汉文化圈内的组成部分,走上共同性渐增,差异性渐减的轨道。

由于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不同,经过长期的历史过程,导致文化背景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了明显与地理位置有关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就是区域文化。

按照不同的文化传统,加强对本地区的文化所产生的文化效应,一个文化的存在是离不开地方文化的传承性,这样的传承就会产生不同的民俗文化,从而也产生了不一样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文化存在本身所具有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倾向,从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区域文化的特性。

1、齐鲁文化齐鲁之地,古称“海岱”,是因为它以泰山和大海为地理标志。

新石器时代,东夷在这里创造了北辛、大汶口和山东龙山等文化系列,成为齐鲁文化的源头。

齐鲁文化一直具有文化的和政治的象征意义,基本代表了华夏文化传统的正宗。

齐鲁之地的农业发达,又因濒临沿海和运河、黄河,商业城市比较繁荣,民间手工业如陶瓷、纺织、冶炼等也颇发达。

因此,鲁的农业、齐的工商业,加上孔子、孟子、管子、墨子、孙武等大批文化巨人,构成了齐鲁文化的鲜明个性。

一般说来,齐鲁文化具有粗旷古朴、豪爽热烈的特点。

2、燕赵文化燕赵之地,主要是指今天的河北和山西、陕西的中北部地区。

2025届山东省乳山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山东省乳山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5届山东省乳山一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文学社群与文学流派张涛在文学流派研究学术史上,文学流派与文学社群是怎样的关系,学术界争议颇大。

吴奔星《文学风格流派论》指出,“文学社群不等于文学流派”,“不能把文学社群和文学流派等同起来”,“文学社群是否为文学流派,必须具体分析”。

当下文学流派研究有必要澄清二者关系,这是研究地域文学流派的先决条件。

“社”原先来自于中国古代先民对土地繁殖生命能力的一种宗教崇拜,后逐渐演变为中国古代民间春秋两季祭祀“社神”、祈求丰收的风俗习惯。

到了明代,人们把具有共同兴趣和信仰的文人士子组织在一起从事一定的有组织有目的活动的群体组织称为“社”。

而文学派别,陈文新教授《中国文学流派意识的发生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流派研究导论》认为主要源于先秦之《诗经》与《楚辞》。

他以南朝梁钟嵘《诗品》关于建安以降的五言诗“源出于某某”为依据,把文学流派溯源至先秦《诗经》之《国风》与《小雅》,以及战国之《楚辞》。

随着建安以降文学独立地位的凸显,文学流派才得到充分发展,国风派、小雅派与楚辞派三种文学流派在这一时期首次出现。

文学社群一般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如必须具备大家推举的社长、制定的社约、严格吸收的成员、定期开展的社群活动,等等。

而文学流派则更多表现为一种观念上的文人集合。

也就是说,文学流派不必像文学社群那样有严密的组织实体,只要某一特定文人群体围绕某一文坛领袖形成共同的创作风格,并在文坛产生一定影响力,就往往把这一文人群体称为某一文学流派,至于是否具备严格的组织体系并不重要。

而文学社群则不一定要求社群成员在创作风格上的一致性,只要志同道合,皆可入社。

地域文化与教育

地域文化与教育

地域文化与教育地域文化与教育是指特定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教育体系之间的关系。

地域文化是指一定地区的习俗、传统、宗教信仰、艺术表达和价值观念等,而教育是通过教育机构和方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个人特质的活动。

地域文化与教育的关系密切,相互影响。

一方面,地域文化对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地域文化如传统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礼仪习俗等成为了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孝敬父母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在教育过程中也会加以强调和宣传。

地域文化还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本地区历史、地理、艺术等方面的兴趣和爱好。

在地域文化内涵丰富的地区,教育可以利用各种形式的文化传统和艺术形式,如民间舞蹈、音乐、戏剧等,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本地区的文化。

教育也对地域文化产生积极的影响。

教育是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人们可以学习和了解本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和重要人物等,从而加深对地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

教育还能够培养和发展地域文化的传统技艺和特色产业。

在中国的苏州地区,传统的园林文化是该地域的重要特色,教育机构可以通过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和传承这种特色产业,使其得到传承和发展。

地域文化与教育的关系还体现在教育改革中。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域文化与国际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

地域文化要在国际文化的冲击下得以传承和发展,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全球化的环境中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核心价值观。

教育也可以通过引进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升地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地域文化与教育是相互影响的。

地域文化对教育内容和方式有着深远影响,而教育又可以传承和发展地域文化。

在全球化的时代,教育应该注重保护和弘扬地域文化,同时积极融入国际文化,为地域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区域文化与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形成总结报告

区域文化与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形成总结报告

区域文化与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形成总结报告一、引言区域文化是指在一些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的文化特征和文化传承;区域教育家流派是指在区域内涌现出来的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教育家群体。

本报告旨在总结区域文化与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他们对当地社会的影响与贡献。

二、区域文化的形成与特征1.区域文化的形成:区域文化是由各个地理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历史、民族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的。

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资源分布等都会对区域文化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2.区域文化的特征: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

区域文化常表现为语言、宗教、物质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三、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形成与特点1.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形成: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形成是在特定区域内涌现出来的一批有共同教育理念和意识形态的教育家群体。

他们通过对当地教育实践的总结与思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体系。

2.区域教育家流派的特点:不同区域教育家流派的特点有所差异,但通常都具有以下共同特点:关注当地实际需求,关注本土语境,注重质量教育,推崇全面发展教育等。

四、区域文化与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关系与互动1.区域文化对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影响:区域文化是区域教育家形成教育理念的重要基础。

教育家往往在对区域文化的研究与思考中,形成了对教育发展的独特见解。

区域文化对于教育家的教育观念、教育目标、教育方式等方面都有深刻的影响。

2.区域教育家流派对区域文化的贡献: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出现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推动和促进了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当地社会的繁荣与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结论区域文化与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形成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

区域文化为教育家提供了独特的研究对象和视角,促使他们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而区域教育家流派则通过他们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了当地区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区域文化与区域教育家流派的形成与互动,为当地的社会文明进步和人才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

地方知识与文化形构_20世纪陕西文学_区域文化研究的一种思路

地方知识与文化形构_20世纪陕西文学_区域文化研究的一种思路

2014年1月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an.,2014第43卷第1期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43No.1■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地方知识与文化形构———20世纪陕西文学、区域文化研究的一种思路赵林(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要:区域文化研究的两种模式以及与之对应的文学史观的某些缺陷,使得吉尔兹的“地方知识”与区域文化研究成为可能。

“地方知识”将文学视为一种文化符号体系,强调用“深度描写”细读文本及相关文化行为,力求呈现每一种知识的形成与特定历史情境的关联。

同时,吉尔兹还主张用一种“文化持有者的内部眼界”来观察文化,强调文本阐释者的“主体参与性”。

由此观察作为一种“地方知识”的“三秦文化”,不仅可看到其自古以来的“传统”,还能通过“深度描写”捕捉到它得以形成的具体语境。

“三秦文化”视野中的文学,可视为“三秦文化”作为一种地方知识的文本性符号。

如此既拓展了“三秦文化”的影响范围,又在全球化语境下凸显出“三秦文化”作为一种地方性审美体验的价值。

关键词:地方知识;区域文化;20世纪陕西文学;全球化语境中图分类号:I206.6;G1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283(2014)01-0072-08收稿日期:2013-03-2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CZW072);西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2011)作者简介:赵林,男,河南正阳人,文学博士,西北大学文学院讲师。

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化知识流动、理论范式相互影响的趋势日益增强,各国、各民族、各区域开始了对自我身份的重新确认以及本土文化的坚守弘扬。

“全球化,这在过去的十年里作为一种变化的范式———同时也是一种社会想象———已经取代了现代化。

”[1]3“全球化”这一概念被频繁运用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引发了社会文化结构与研究范式的嬗变。

《2024年地方性知识的高等教育及其问题研究》范文

《2024年地方性知识的高等教育及其问题研究》范文

《地方性知识的高等教育及其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地方性知识,指的是某一特定地域内,由当地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积累和形成的独特知识体系。

这种知识体系不仅包含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也涵盖了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内容。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知识经济的崛起,地方性知识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地方性知识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地方性知识在高等教育中的价值1. 丰富高等教育内容:地方性知识具有独特性和多样性,将之引入高等教育,可以丰富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2. 促进文化交流:地方性知识是地域文化的体现,通过高等教育传播,可以促进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3. 培养地域情怀:地方性知识的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地域情怀和家乡认同感。

三、地方性知识在高等教育中的现状目前,地方性知识在高等教育中逐渐得到重视。

许多高校开始将地方性知识纳入课程体系,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和研讨会等。

此外,一些高校还与当地社区合作,开展地方性知识的实践教育活动,如田野调查、社会实践等。

这些举措有助于推动地方性知识的传承和发展。

四、地方性知识在高等教育中面临的问题1. 资源不足:部分地区缺乏关于地方性知识的专业教师和教材资源,制约了地方性知识在高等教育中的发展。

2. 重视程度不够:尽管部分高校开始关注地方性知识,但整体上对其重视程度仍需提高。

3. 传承断层:随着老一辈人的离世,许多地方性知识的传承面临断层,年轻一代对地方性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不足。

五、解决策略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积极引进和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2. 开发教材资源:高校可以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地方性知识的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3. 增加投入:政府和高校应加大对地方性知识教育的投入,包括资金、政策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

4. 开展社会实践:通过与当地社区合作,开展地方性知识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地方性知识。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成绩进步,学习愉快!陕西省汉中市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华夏文明第一次系统、深刻的进行自我批评、从而展开一场文明自我更新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主要就体现在战国时代墨家和法家的思想中。

墨法学说,可谓此后一切中国改革、变法思想的源泉。

墨法两家,成于魏,归于秦。

墨翟、孟胜、吴起、商鞅这些人之所以艰辛辗转,四处碰避,这主要就是由于当时“魏康楚富,齐淫吴巧”,即发达地区民风奢华,文明积习太深,听不进批评意见,更不愿展开自我批评,特别是墨子所倡导的“艰苦奋斗”这一条,在文明发达的地区,非但难行,而且难听。

能够接受墨法思想的,最终证明是被文明核心区视为“戎狄”的秦。

正因为秦在七国之中开化最迟,尚不存在六国那样庞大的既得利益阶层、贵族世家集团,因此,墨法“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为则上,无能则下”的平等政治主张,方才能够在秦地得以实行。

正因为贵族、世家的力量还没有形成,正因为“不党(党:偏私)父兄,不偏富贵,不嬖(嬖:宠幸)颜色”乃是秦的民风,以至“王亦不爱其家”,故“上同而下不周比(周比:结党营私)”“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户籍连坐”制度,亦方才能够在秦地顺利推进。

而更为重要的是,正因为秦开化最迟,百姓极不善言辞文饰,不存在一个靠巧言令色、舞文弄墨发达起来的智识阶级,故商鞅那一套以“农战”立国的思想,方能在秦地大受欢迎,吴起自鲁赴魏,又去魏适楚,而商鞅亦自中原最发达的魏亡命入秦,他们所献出的强国之策,首先就是对华而不实、只说不练的中原文明弊端的诊断和分析,在文明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方才转而倡导一种埋头苦干、只练不说的新文化品质。

于是,开化最迟、民风淳朴的戎秋秦地,便这样成为他们培植新文明的试验田。

这是秦人艰苦奋斗精神的起源,这更是秦走向富强的动力。

文学的地方性与世界性

文学的地方性与世界性

文学的地方性与世界性一文学的地方性与世界性,是一个老问题,又最容易被人忽略。

因为整个世界都愿意把目光投向中心地区和主流文化,人们更习惯于按照政治、文化、经济、甚至科技发展的水平,来确定文学的地理坐标。

中心地区的文学被视为主流,推举为榜样,与此对应的非主流地区文学,则被视为无足轻重。

可喜的是,当前的世界文学潮流,正朝着关注非主流文学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世界文学的理论观察,正朝文学的地方性转向,对地方性文学中蕴含的重大意义充满兴趣。

二世界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只有填充进地方性知识或者地域文化的细节,才会具备肉身和人格,才会有灵魂,变得真实可靠,触手可及。

人生才有温度、有情感、有衣食住行的奔忙和生老病死的轮转,有超凡的诗歌和令人心醉神迷的伟大小说。

所以,地方性知识,是世界文学的根基,地域文化与文学写作,是全球所有国家文学写作的大问题。

文学是具体的,特殊的,充满个性细节内容的,世界的所有地区,都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拥有各自不同的生活细节,也就是各自不同的地方性知识,这些地方性知识的内容被作家成功地写成作品,文学就显出非凡的力量。

这些内容被常年累月地书写太多,经过几十年、上百年、一两个世纪的反复讲述,经过一代又一代作家的重复表达,它们就从特殊的地方性变成了普通意义的世界性。

这些地区的文学作品无论写得多么成熟,都会因为缺少特殊的地方性知识,变得公共化,简单乏力。

美国学者桑塔格在接受采访时曾说,美国是一个出产和过度出产的国家,缺乏生命与文化的紧迫感,所以,波兰比美国更有可能产生真正的伟大作家。

桑塔格的这个意见,用来解释文学话语中心区的前述情况也很适用。

那些文学话语中心区文明开发较早,作家太多,传媒发达,笼统的世界性表达过多,地方性知识缺乏,作品更容易千篇一律,内容欠缺,词语空洞,会经常性出现文学写作的危机。

世界的价值之一就是差异性,文学更加如此,没有差异性的文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差异性表现最充分的文学,就是地方性文学。

张之洞“教育先行”的治国理念

张之洞“教育先行”的治国理念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2期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收稿日期:2018-01-28作者简介:梁茂林(1947-)ꎬ男ꎬ山西和顺人ꎬ研究馆员ꎮ研究方向:地方文史ꎮ㊀㊀①㊀«半山亭记»万山辐凑ꎬ一水环潆ꎬ雉堞云罗ꎬ鳞原星布者ꎬ兴郡也ꎮ城东北隅ꎬ云峰耸碧ꎬ烟柳迷青ꎬ秋水澄空ꎬ红桥倒影者ꎬ招堤也ꎮ缘是数星ꎬ蒹葭苍苍ꎬ有阁巍然ꎬ峙于岩畔者ꎬ魁阁也ꎮ穿绿阴ꎬ梯白石ꎬ禅房乍转ꎬ画槛微通ꎬ石壁一方ꎬ茅亭三面者ꎬ半山亭也ꎮ作亭者谁?吾家大人也ꎮ翠萝红蓼ꎮ罗列于轩前ꎻ竹榭茅檐ꎬ欹斜于矾畔ꎬ太守之意ꎬ得之半山ꎬ而志以亭也ꎮ岁在壬寅ꎬ家大人先守是邦ꎬ文风雅俗ꎬ焕然一新ꎮ固常与民同乐者也ꎮ夫其德及则信孚ꎬ信孚则人和ꎬ人和则政多暇ꎬ由是常徘徊于此阁ꎬ以寄胜概ꎻ而亭未有焉ꎮ然其烟云万状ꎬ锦绣千重ꎬ早已毕具于目前ꎮ盖天钟灵于是.必待太守以启之也ꎮ爰乃建亭于阁之东偏ꎬ古径半弯ꎬ危廊数转ꎬ不崇朝而功成ꎬ易如也ꎮ每当风清雨过ꎬ岩壑澄鲜ꎮ凭栏远眺ꎬ则有古树千红ꎬ澄潭一碧ꎬ落霞飞绮ꎬ凉月跳珠ꎬ此则半山亭之大观也ꎮ且夫画栏曲折ꎬ碧瓦参差ꎬ昭其洁也ꎮ烟光挹翠ꎬ竹影分青ꎬ昭其秀也ꎮ松床坐弈ꎬ筠簟眠琴ꎬ昭其趣也ꎮ分瓜请战ꎬ煮茗资谈ꎬ昭其事也ꎮ若夫柳岸晓风ꎬ芦花残月ꎬ云腾碧嶂ꎬ日落深林者ꎬ亭之朝暮也ꎮ水绿波澄ꎬ莲红香远ꎬ月白风清ꎬ水落石出者ꎬ事之四时也ꎮ沙明荷净ꎬ舞翠摇红ꎬ竟秀于汀沚者ꎬ亭之晴也ꎮ柳眉烟锁ꎬ荷盖声喧ꎬ迷离于远岸者ꎬ亭之雨也ꎮ晴而明ꎬ雨而晦ꎬ朝而苍翠千重ꎮ暮而烟霞万顷ꎮ四时之景无穷ꎬ而亭之可乐ꎬ亦与为无穷也ꎮ至若把钓人来ꎬ一蓑荷碧ꎬ采莲舟去ꎬ双浆摇红ꎬ渔唱绿杨ꎬ樵歌黄叶ꎬ往来不绝者ꎬ人之乐也ꎮ鹭眠获屿ꎬ鱼戏莲房ꎬ或翔或集者ꎬ物之乐也ꎮ衣带轻缓ꎬ笑语喧哗者.ꎬ太守游也ꎮ觥筹交错ꎬ肴核杂陈者ꎬ太守宴也ꎮ觞飞金谷酒吸碧筒ꎮ宾客纷酬ꎬ杯盘狼藉者ꎬ太守欢也ꎮ题诗励士ꎬ把酒劝农ꎬ四境安恬ꎬ五谷垂颖者ꎬ则太守之真乐也ꎮ俄而夕阳在山ꎬ人影散乱者ꎬ太守归而众宾从也ꎮ是则知其乐ꎬ而不知太守之乐者ꎬ禽鸟也ꎮ知太守之乐ꎬ而不知太守之乐民之乐者ꎬ众人也ꎮ乐民之乐ꎬ而能与人㊁物同之者ꎬ太守也ꎮ夫美不自美ꎬ因人而彰ꎬ兰亭也ꎮ不遭右军ꎬ则清湍修竹ꎬ芜没于空山矣ꎮ岳阳之楼ꎬ晴川之阁ꎬ不有崔㊁范之品题ꎬ则巍观杰构ꎬ沉沦于湖滨江渚矣ꎮ是地也ꎬ不逢太守ꎬ则锦谷琼花ꎮ不现其佳境矣ꎮ为此亭也ꎬ则胜迹不令就荒ꎬ名花俱能见赏ꎬ凡夫出尘拔萃ꎬ必无沉滞而不彰矣ꎬ所以谓之与民同乐也ꎮ不志其佳ꎬ使花香山翠湮于野塘ꎬ不传于奕世ꎬ是贻杯泉之愧也:故挥毫而记之.犹恐未能尽其致也ꎮ道光二十有八年七月既望ꎬ南皮十一龄童子张之洞香涛撰ꎮ张之洞 教育先行 的治国理念梁茂林(贵州省文史研究馆ꎬ贵州贵阳㊀550001)摘㊀要:㊀张之洞面对晚清外患内忧ꎬ兵连祸结的局面ꎬ会通中西ꎬ权衡新旧ꎬ提出优先大力发展大学教育的治国理念ꎬ并鲜明地提出师范教育第一的办学思想ꎮ文章通过介绍张之洞的创办多所大学的史实ꎬ初步探讨了张之洞教育先行的治国理念和实践ꎮ关键词:㊀张之洞ꎻ教育先行ꎻ师范第一中图分类号:G529㊀文献标识码:A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2-0116-04DOI:10.15958/j.cnki.jywhlt.2018.02.023㊀㊀张之洞是晚清 第一通晓学务之人 ꎮ讲近代教育发展史ꎬ绝对绕不开张之洞ꎮ从近代史上看ꎬ张之洞治理湖北18年ꎮ应与武昌后来成为辛亥革命的策源地是有必然联系的ꎬ是他所编练的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ꎻ是他所创办的实业为武昌首义提供了雄厚的物资基础ꎬ是他创办的新式教育文化事业为武昌起义培养了人才 因此ꎬ孙中山先生说: 以南皮造成楚材ꎬ颠覆满祚ꎬ可谓是不言革命之大革命家ꎮ 因此ꎬ弄明白张之洞优先发展教育的历史经验ꎬ有很强的现实意义ꎮ张之洞(1837 1909)ꎬ字孝达ꎬ又字香涛ꎬ号壶公ꎬ晚年自号无竞居士ꎬ祖籍直隶南皮(今河北南皮)人ꎮ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日(1837年9月2日)出生于今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畔ꎬ这里的一座小山建有九座庙ꎬ他家居住的地方叫六洞桥ꎬ因此取名 之洞 ꎮ在安龙(贵州省兴义府所在地)度过他的少年时代ꎮ这里有他11岁时撰写的«半山亭记»①ꎬ现石碑仍存ꎮ张之洞4岁即入私塾ꎬ师从何养源ꎬ8岁已将四书五经读毕ꎬ在众多名士及姑夫韩超㊁胡林翼的悉心培养下ꎬ学业大进ꎬ咸丰二年(1852)ꎬ应顺天乡试ꎬ一举夺魁ꎮ«半山亭记»即是他乡试前在贵州留下的杰作ꎮ安龙招堤十里荷花ꎬ父亲与民同乐等ꎬ已刻骨铭心地留在他的记忆中ꎮ这些事实说明ꎬ张之洞熟读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ꎮ从张之洞的成长经历看ꎬ自从道光后期ꎬ内忧外患纷至沓来ꎬ这时刻冲击着他ꎮ张之洞2岁时ꎬ即梁茂林:张之洞 教育先行 的治国理念区域教育文化纵横1839年11月ꎬ英国人仅以一支分舰队(舰船48艘㊁大炮540门㊁士兵4000人后逐渐增至15000人)ꎬ便能随便占领一个又一个港口ꎮ1842年ꎬ一心励精图治的道光皇帝ꎬ接受丧权辱国的第一个条约«中英南京条约»ꎮ根据南京条约ꎬ割让香港岛给英国ꎬ并开放5个通商口岸ꎬ同意实行一种按照价值的5%固定下来的统一关税ꎬ剥夺了中国关税的自治权ꎬ控制了中国的国家岁入ꎮ1857年12月ꎬ英法联军56013人(其中法军1000余人)在珠江口集结ꎬ29日占领广州ꎬ1858年5月20日直抵天津城下ꎮ1860年10月6日ꎬ英法联军攻占圆明园ꎬ13日控制北京ꎮ希望重整朝纲的咸丰皇帝ꎬ接受«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ꎬ逼使中国又开放了沿海和内地的几个通商口岸ꎬ再次明确并扩大了治外法权ꎬ允许在北京设立外国公使馆和在全国各地建立基督教传教团ꎮ也正是此时ꎬ俄国人趁中国危难之际ꎬ通过外交手段获得了阿穆尔河流域和太平洋沿岸的大片领土ꎮ使中国遭受最为耻辱的是1894年8月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ꎬ这次中国败在邻近小国日本手下ꎮ企图变法维新的光绪皇帝不得不接受了«马关条约»ꎮ赔款2.3亿两白银分8次交清ꎻ承认朝鲜独立ꎻ割让台湾岛和澎湖列岛给日本ꎻ再开放沙市㊁重庆㊁苏州㊁杭州四个通商口岸ꎬ日船可沿内河驰入以上各个口岸等ꎮ1901年8月ꎬ八国联军侵华ꎬ清政府战败ꎬ被迫与列强签署«辛丑条约»ꎬ条约的影响极其深远ꎮ其一ꎬ赔款4.5亿两ꎬ分39年还清ꎬ在未还清前ꎬ每年加利率4厘ꎬ本息共9.8亿两ꎮ此项赔款ꎬ俄国占29%ꎬ德国占20%ꎬ法国占16%ꎬ英国占11%ꎬ日本与美国各占7%ꎻ其二ꎬ允许各国自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兵ꎬ这为日后日本人增兵华北提供口实ꎻ其三ꎬ划定并扩大北京的使馆区ꎬ由各国留兵保卫ꎬ这又为日后卢沟桥事变时日军出现于京郊留下伏笔ꎮ最大的损失还在条约之外ꎮ当时ꎬ俄国人趁机占领东北三省ꎬ签约后ꎬ俄国不肯退兵ꎬ日本出来与俄国交涉ꎬ这就引起1904年的 日俄战争 ꎬ日俄在中国土地上大动干戈ꎮ当时哪一国胜利都会将东北收入自己账下ꎬ好在日本只取得局部胜利ꎬ双方议和ꎬ承认中国东北的主权ꎬ只是划定北部为俄国㊁南部为日本的势力范围ꎮ张之洞在这样的环境中ꎬ始终没有自甘沉沦ꎬ而是闯过各种人生险滩ꎬ善于发挥自己的智慧ꎬ及时制定突破困境的方法ꎬ为国为民谋利ꎮ张之洞于同治三年(1864)参加会试㊁殿试ꎬ中一甲第三名ꎬ授翰林院编修ꎬ此后又两任考官ꎬ两任学政ꎬ1876年由四川学政调往京师ꎬ光绪七年至十年(1881 1884)任山西巡抚ꎬ1885至1889年任两广总督ꎬ1890年接任湖广总督至1907年ꎬ其间虽曾两度短期署理两江总督ꎬ但仍遥控湖北要政ꎮ张之洞1901年在«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说: 今日中国欲转贫弱为富强ꎬ舍学校更无下手之处ꎮ犹如不树林木而望隆栋ꎬ不作陂池而望巨鱼ꎮ 随着湖北办实业练新军等各项事业的发展ꎬ人才不足的问题愈益突出ꎬ故张之洞在一面尽力罗致人才ꎬ聘请外国专家的同时ꎬ一面改造旧式书院㊁创办新式学堂ꎮ清末二三十年间ꎬ湖北教育通过由高等向低等ꎬ由普通到专业ꎮ湖北到1907年ꎬ全省有各级各类学堂1500所ꎬ学生5.6万余人ꎻ到1910年ꎬ学校数达到2000所ꎬ学生有7万余人ꎮ在教育经费上ꎬ1901年到1910年有大幅度增加且逐年提高ꎬ1901年为68万余两ꎬ1905年为128万余两ꎬ1907 1910年均为200万余两ꎬ是为晚清湖北教育投资的最高峰ꎬ此后直到1928年ꎬ官方投资均未达到此数ꎮ①张之洞说过: 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ꎬ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ꎮ夫立国由于人才ꎬ人才出于立学ꎬ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ꎮ 因此ꎬ张之洞在改造书院教育的同时ꎬ更致力于创办新式学堂ꎮ1890年5月ꎬ张之洞在武昌城内都司湖创建两湖书院ꎮ两湖书院初设经学㊁史学㊁理学㊁文学㊁算学㊁经济学6科ꎬ1900年又增开格致㊁兵操㊁化学㊁博物学等ꎮ书院课程体现中西㊁文武兼习ꎬ教学方法也仿照西方学堂ꎬ实行分班按日上课ꎮ书院不设山长ꎬ而派提调1人㊁监督2人ꎬ各科聘请分教习ꎮ先后任两湖书院监督的有梁鼎芬㊁蒯光典㊁王同愈㊁黄绍箕等人ꎮ任经学教习的则曾有易顺鼎㊁钱桂森㊁张锡恭㊁马贞榆ꎻ任史学教习的曾有杨锐㊁汪康年㊁姚晋圻㊁沈曾植ꎻ任理学教习的曾有邓绎㊁周树谟㊁关棠ꎻ任文学教习的曾有陈三立㊁屠寄㊁周锡恩㊁杨承禧ꎻ任舆地学教习的有邹代钧㊁杨守敬ꎻ任算学教习的曾有华蘅芳㊁汤金铸㊁曹汝英ꎻ还有陈庆年教兵法史略学ꎬ罗熙纶教测绘学ꎬ徐建寅教化学ꎬ贾文浩教天文学ꎬ王季征教博物学ꎬ多为当时国内一流的专门俊彦ꎮ由于选送的学生基础较好ꎬ学习条件优越ꎬ故两①参见罗福惠著«湖北通史 晚清卷»第230-231页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出版ꎮ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教育文化论坛㊀2018年㊀第2期JiaoYuWenHuaLunTan区域教育文化纵横湖书院人才辈出ꎮ从1891年到1900年ꎬ书院共毕业学生3届ꎬ计400余人ꎮ书院曾选拔3批学生留学日本ꎬ另有10余人留学欧美ꎮ1903年ꎬ湖北举行最后一次乡试ꎬ中举66人ꎬ其中有60名是该院学生ꎮ两湖书院的学生中后来成为知名人士者ꎬ有唐才常㊁黄兴㊁曹亚伯㊁刘成禺㊁张知本㊁刘善涵㊁卢慎之㊁卢木斋㊁甘鹏云㊁陈英才㊁张继煦㊁周震鳞㊁李书城等一大批人ꎮ1891年ꎬ张之洞首先在铁政局旁设立了算学学堂ꎬ并设方言㊁商务学两学附列其中ꎻ另有一个矿石学班ꎬ亦由铁政局附设ꎬ是为湖北官办专门实业学堂之始ꎮ方言㊁商务学堂学生50名ꎬ除学习外语之外ꎬ还要学习有关商业知识ꎮ1892年ꎬ矿石学班扩充成为矿务学堂ꎬ仍隶属于铁政局ꎬ聘英人鲁宾逊为总教习ꎬ骆丙生等为化学教习ꎮ1895年有学生20人ꎬ1896年该学堂化学专业并入自强学堂ꎬ只设矿务专业ꎮ1893年设立自强学堂ꎮ学堂初设方言(外语)㊁格致㊁算学㊁商务4科(斋)ꎬ数学家华蘅芳曾在算学科任教ꎮ每科超20名学生ꎬ但仅方言科学生住堂学习ꎬ其余3科按月考课ꎮ1896年夏ꎬ算学科并入两湖书院ꎬ格致㊁商务2科停办ꎻ而方言科再分为英文㊁法文㊁德文㊁俄文4科ꎬ翌年又增设东(日)文1科ꎬ该学堂遂成为外语专门学校ꎮ1902年改名为言方学堂ꎬ迁至原农务学堂旧址(今阅马场湖北教育学院处)ꎮ1902年以前ꎬ方言学堂学生不过七八十人ꎬ1907年学生最多时有354人ꎮ课程除外语之外ꎬ还有中文㊁史地㊁算术㊁公法㊁交涉㊁兵操等10余门ꎮ辜鸿铭任过总教习ꎮ先后有外籍教师20余人ꎬ其中欧美人10名ꎬ日本教师11人ꎮ从1893年开办到1910年ꎬ共毕业学生200余人ꎬ不少人到外国留学ꎬ或担任交涉㊁翻译㊁政府和企业管理工作ꎮ故舆论认为: 京外所设学堂已历数年ꎬ办有成效者ꎬ以湖北自强学堂㊁上海南洋公学为最ꎮ 所以自强 方言学堂是当时湖北很影响的新式学堂ꎮ1913年在该学堂的基础上成立了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ꎮ1898年ꎬ张之洞奏设湖北农务学堂ꎬ地址在武昌东厂口四川会馆ꎮ开办的头一年聘有美国教师2人ꎬ1900年后又聘日本教师4人ꎬ学生亦由开办时的20人增至100余人ꎮ学堂设有农桑2门专业ꎬ讲授外语㊁算学㊁电学㊁化学㊁种植㊁畜牧㊁茶务㊁蚕务等课ꎮ1902年冬ꎬ学堂迁往武胜门外宝积庵ꎬ在沙湖边置有2000亩地作农事试验场ꎬ并把专业扩为农桑㊁畜牧㊁森林3门ꎮ1906年ꎬ该学堂设高等正科ꎬ称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ꎬ辛亥革命后改名为湖北高等农林学校ꎮ在办农务学堂的同年ꎬ张之洞还办了工艺学堂ꎬ校址在文昌门原江汉书院ꎮ聘有日本和中国工学教师ꎬ学生五六十人ꎬ分习汽机㊁车床㊁绘图㊁翻砂㊁打铁㊁打铜㊁木作㊁漆器㊁竹器㊁洋蜡㊁玻璃等各门工艺ꎮ学生每天4小时在课堂学习格致㊁化学㊁算绘等课ꎬ4小时实际操作ꎬ晚上仍须读中国经史等书ꎮ1905年ꎬ该学堂迁往武昌鲇鱼套新址ꎬ附设有厂房ꎬ1907年改名为中等工业学堂ꎮ①1902年ꎬ张之洞逐渐形成 师范学第一 ②的系统办学思想ꎮ在湖北㊁江苏创办了一大批各级师范学堂ꎮ1902年开办的湖北省师范学堂ꎮ该学堂校址在武昌宾阳门南ꎬ为鄂湘两省培养小学教师ꎮ学员120名ꎬ分为一二年速成科和三年本科ꎬ除开设普通学之外ꎬ另开教育学㊁卫生学㊁教授法㊁学校管理法等课程ꎮ翌年10月设附属高等小学(即东路小学堂)ꎬ供教学实习用ꎮ生源初为24岁至30岁的廪增附生ꎬ后改为从中学堂招生ꎮ知府梁鼎芬任监督ꎬ廪生陈毅㊁举人胡钧任堂长ꎬ聘日本师范教员户野周二郎为总教习ꎮ该学堂不仅是湖北ꎬ也是全国最早的完备独立的师范学校(据«张文襄公治鄂记»说ꎬ省师范学堂于1905年设于武昌昙华林丰备仓通判署旧址ꎬ而拟设于宾阳门南青草坡的师范学堂ꎬ变计设于由两湖书院改名的文高等学堂)ꎮ1904年ꎬ张之洞拨银4.3万两ꎬ把文高等学堂(原两湖书院)改建为两湖师范学堂ꎬ招收鄂湘两省生员(秀才)1200人ꎬ故亦称 千师范 ꎬ实际招生七八百人ꎮ学制5年ꎬ有初级㊁优级两个等次ꎬ开设课①②(参见«湖北通史 晚清卷»)张之洞«江南省创建三江师范学堂奏折»(节选)查各国中小学堂教员咸取材于师范学堂ꎬ是师范学堂为教育造端之地ꎬ关系尤为重要ꎮ两江总督兼辖江苏㊁安徽㊁江西三省ꎬ此三省各府州县应设中小学堂ꎬ为数浩繁ꎬ需用教员何可胜计ꎮ若未经肄业师范学堂ꎬ延访外国良师ꎬ研究教育之理ꎬ讲求教授之法及管理之法ꎬ遽任以中小学堂教员ꎬ必致疏漏凌躐ꎬ枝节补救ꎬ徒劳鲜功ꎮ且详略参差ꎬ各学堂学派学程终难画一ꎮ经臣督同司道详加筹度ꎬ惟有专力大举ꎬ先办一大师范学堂ꎬ以为学务全局之纲领ꎮ则目前之致力甚约ꎬ而日后之发生甚广ꎮ兹于江宁省城北极阁前勘定地址ꎬ创建三江师范一所ꎬ凡江苏㊁安徽㊁江西三省士人ꎬ皆得入堂受学ꎮ 现拟江苏省苏属宁属定额各二百五十人ꎬ安徽省定额二百名ꎬ江西省定额二百名ꎬ共定额为九百名ꎮ其附属小学堂一所ꎬ定学额为二百名ꎮ所有师范生及附属小学生均由地方官出具印结ꎬ取具本生族邻甘结ꎬ保送考选入学ꎮ 至学堂建造规模及一切课程办法ꎬ经臣专调曾赴日本考察学校熟悉教育情形之湖北师范学堂堂长来宁精绘图式ꎬ详定章程ꎬ总期学制悉臻完备合法ꎮ并于省城设立两江学务处一所ꎬ委派司道等员会同综理ꎬ加意讲求督催兴办ꎬ以副圣朝兴教劝学造就人才之至意ꎮ梁茂林:张之洞 教育先行 的治国理念区域教育文化纵横程有修身㊁读经㊁中文㊁教育㊁算术㊁英语㊁历史㊁地理㊁物理㊁化学㊁博物㊁手工㊁音乐㊁体操等ꎬ附设有两等小学(即包括初小和高小)1所ꎬ以供教学实习ꎮ1907年后ꎬ由该学堂分出理化专修科和博物专修科(均设在武昌兰陵街ꎬ各有学生约120人)ꎬ亦是培养中学师资的专科水平的学校ꎮ1904年ꎬ省城还办有师范传习所ꎬ实为简易师范ꎬ对已有普通学基础的教师加以教育学㊁教学法㊁学校管理的训练ꎮ1906年在滋阳湖(今称紫阳湖)开办女子师范学堂ꎬ亦附设有高等小学ꎮ1906年ꎬ张之洞为培训湖北各府州县师资ꎬ在省城设立支郡师范学堂ꎮ学生分府各录取100名ꎬ称作1堂ꎬ先后开办8堂ꎬ分设于巡道岭㊁黄土坡㊁昙华林㊁贡院各处ꎮ学生亦须有生员资格ꎬ学习一年半ꎬ开设课程与两湖总师范学堂相同ꎮ此后ꎬ武汉还开办过农业㊁工业㊁商业教员分传习所(亦称讲习所)ꎬ亦是师范性质ꎻ汉黄德道㊁汉阳府㊁武昌道㊁也设过师范学堂ꎮ武汉之外的各府㊁道ꎬ甚至较发达的少数州㊁县ꎬ也办起了师范学堂或师范传习所ꎮ到1909年为止ꎬ湖北全省共办过师范学堂35所ꎬ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了5000多名教师ꎮ1898年ꎬ张之洞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ꎬ在«劝学篇»序中ꎬ分析楚国强盛的原因后说: 不知其祸ꎬ则辱至矣ꎻ知其祸ꎬ则福至矣 ꎮ他指出清廷衰败的根源不在外部而在内部ꎬ他说: 吾恐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ꎬ而在九州之内矣!光绪三十年十一月(1904年1月)ꎬ张之洞奉旨入京ꎬ与张百熙等人共同协商重订学堂章程ꎬ经过几个月的磋商ꎬ诞生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的ꎬ在全国范围推行的学制ꎬ即«奏定学堂章程»ꎬ当时通称 癸卯学制ꎮ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ꎬ袁世凯㊁张之洞㊁盛京将军赵尔巽㊁署两广总督岑春煊㊁署两江总督周馥㊁湖南巡抚端方ꎬ以六重臣联衔上奏«请立停科举推广学校并妥筹办法折»ꎮ联衔上奏两天后ꎬ上谕 著即自丙午科(1906)为始ꎬ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ꎮ笔者认为ꎬ张之洞的一生ꎬ以其精深博大的学养ꎬ以经世致用思想为指导ꎬ关注民生和国事ꎬ在许多方面做出的功绩ꎬ值得肯定和纪念ꎬ至于他的局限ꎬ可以从他所处的时代给予理解ꎬ不能用现在的眼光苛求ꎮ日本明治时代的权臣伊藤博文说ꎬ张之洞是当时中国最能办事的人ꎮ笔者认为ꎬ目前形势下ꎬ我们更应该向张之洞学习ꎮ学习他会通中西ꎬ权衡新旧ꎬ从教育入手ꎬ重点抓好师范教育谋全局发展的历史经验ꎮ参考文献:[1]㊀张之洞.半山亭记[A].普安县志(油印本).[2]㊀光绪二十九年二月[A].首都志卷八.(责任编辑:蒲应秋)TheGovernanceofChinainZhangZhidong s EducationFirstLIANGMao ̄lin(GuizhouCultureandHistoryResearchMuseumꎬGuiyangꎬGuizhouꎬ550001)Abstract:㊀FacedwiththeforeignaggressionanddomestictroubleandcontinuouswarsandturmoilinthelateQingDynstyꎬZhanZhindongꎬfusingwesterncultureandChinesecultureꎬdigestingthethenChi ̄neseandWesternsituationsandweighingtheprosandconsꎬraisedtheideaofstategovernancebygivingprioritytodevelopingeducationꎬandgaveaclear-cutthoughtofnormaleducationfirst.ThispaperꎬthroughintroducingthehistoricalfactsofZhangZhidong srunningseveraluniversitiesꎬinitiallydiscus ̄seshisstategovernancebygivingpriorityanditspractice.Keywords:㊀ZhangZhidongꎻeducationpriorityꎻnormaleducationfirst。

论地方文化资源的语文教育功能

论地方文化资源的语文教育功能

论地方文化资源的语文教育功能【摘要】地方文化资源在语文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融合地方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本地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

地方文化资源的丰富性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可以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并丰富语文教育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地方文化资源对语文教育有着积极的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发展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语文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魅力。

建议在教学中加大对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应用,并将其融入到语文课程中,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热爱语文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地方文化资源、语文教育、融合、传承、保护、学习兴趣、语文素养、拓展、积极作用、建议。

1. 引言1.1 介绍地方文化资源在语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地方文化资源是指一个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遗产、民俗风情等资源。

在语文教育中,地方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地方文化资源是语文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和情境,激发学生对文化和语言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地方文化资源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学生能够更好地热爱和珍惜自己的文化传统,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地方文化资源还可以拓展语文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丰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育中,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发挥其在学生语文学习和人文素养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2. 正文2.1 地方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的融合地方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的融合是一种全面深度融合,通过融合地方文化资源,可以更好地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

地方文化资源丰富多样,融入语文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本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通过接触地方文化资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文教育中的词汇、古代诗词等内容。

地方文化资源的融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

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三线“单位制社会”文化研究综述

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三线“单位制社会”文化研究综述

教育文化论坛㊀2016年2期区域教育文化纵横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三线 单位制社会 文化研究综述杨凤武㊀唐书明(贵州大学㊀人文学院ꎬ贵州㊀贵阳㊀550025)摘㊀要:在三线建设特殊的历史背景下ꎬ由于受 靠山㊁分散㊁隐蔽 等选址方针和特殊的工作㊁生活和户籍管理方式的影响ꎬ三线企业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 单位制社会 ꎮ随着三线建设研究不断深入ꎬ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得到广泛关注ꎬ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进行研究ꎮ本文主要梳理了学术界对该领域研究的相关成果ꎬ并对 单位制社会 研究进行总结和思考ꎮ关键词:三线建设ꎻ单位制社会ꎻ研究简述ꎻ中图分类号:F129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7615(2016)02-0128-05DOI:10.15958/j.cnki.jywhlt.2016.02.027㊀㊀ 三线建设 是从1964年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ꎬ新中国在面对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的国际局势下ꎬ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共13个省㊁自治区展开的一场以 加强备战 为中心的经济建设运动ꎬ也是我国经济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国防工业大迁徙ꎮ三线建设不仅改变了我国国防科技力量的布局ꎬ并对中西部生产力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ꎮ在三线建设特殊的历史时期ꎬ三线企业内部实行的特殊的 单位 管理制度ꎬ有学者将三线企业内部 小社会 称为 单位制社会 (以下简称 单位制社会 )ꎮ随着三线建设研究领域不断拓展ꎬ 单位制社会 作为一个研究新领域ꎬ逐渐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ꎬ并从多个视角对其进行深入研究ꎮ虽然对 单位制社会 目前没有成为三线建设研究的主流ꎬ但应明确的是ꎬ三线建设过程中企业的 单位 社会变迁对研究三线地区社会的转型有着特定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ꎮ再者ꎬ就三线建设研究范式和方法来说ꎬ从社会史的视野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统一ꎬ不仅确确实实拓展了学术空间ꎬ尤其是对当下社会塑造是有突出的现实意义的ꎮ一㊁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研究简述三线建设的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ꎬ至今已是30多年ꎬ其中对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却是近几年的才刚刚兴起的ꎮ目前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形成㊁特征㊁变迁等主要三个方面ꎮ在2015年之前的三线建设研究专著有三部专著内容涉及到了 单位 社会:一是三线建设编写组编写的«三线建设»821 收稿日期:2016-4-1基金项目:1.贵州大学社科重大项目校内培育项目 贵州三线建设研究工程:三线建设与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 ꎮ阶段性成果ꎻ2.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计划项目 贵州 三线建设 工业遗存调查及旅游开发对策 阶段性成果ꎮ作者简介:杨凤武(1993-)男ꎬ贵州平坝人ꎬ贵州大学历史系2013级本科生ꎮ唐书明ꎬ(1973-)ꎬ贵州湄潭人ꎬ博士ꎬ贵州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ꎬ主要研究方向:文化史与地方史研究ꎮ. All Rights Reserved.杨凤武等: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三线 单位制社会 文化研究综述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三线建设ꎬ1991.08)ꎬ书中第一章第四节ꎬ对处理三线企业内部工人和外部农民的关系问题进行国家政策文件的解读和实际案例的分析ꎬ虽然篇幅不大ꎬ论述也比较简略ꎬ但却开启了三线企业里独特 小社会 的研究历史ꎮ另外的一部是倪同正的«三线风云»(四川人民出版社ꎬ2013.04)ꎬ书中没有明确提出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概念ꎬ但部分章节通过一些资料和个人回忆录ꎬ展现个人和 单位制社会 之间的动态结构关系ꎮ除此之外ꎬ以口述史为主的著作:徐有威的«口述上海小三线建设»(上海教育出版社ꎬ2015.08)ꎬ此书通过对上海小三线企业中不同角色职工的三线人生经历的口述ꎬ展现了上海小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发展和变迁ꎮ就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ꎬ有关三线建设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相关的论文包括各种文集㊁会议论文㊁期刊和学位论文在内的数量ꎬ从2000年至今ꎬ各种相关研究已约有20篇之多ꎮ尽管综合性研究不多ꎬ专题性研究却逐渐形成一股潮流ꎬ成果不断丰富ꎮ目前ꎬ已有四川外国语大学张勇和重庆大学付令两位学者将 单位制社会 的概念运用到三线建设研究中ꎬ并对其做了专题研究ꎮ总的来说ꎬ对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移民㊁语言㊁社会特征和变迁等方面ꎮ就目前已有研究来看ꎬ学者主要是从微观历史视野下进行研究ꎮ由于文献㊁档案资料的缺乏ꎬ各学科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口述史㊁社会史㊁厂史等几个方面ꎬ而难以从国史㊁档案学㊁文献学等学科领域突围ꎮ可喜的是ꎬ对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虽然相对三线建设的研究晚了将近20年ꎬ但由于历史科学的发展ꎬ刚起步的 单位制社会 研究就已经横贯了大小三线ꎬ串联了多个主要视角ꎮ值得一提的是:张勇的«社会史视野中的三线建设研究»一文从学理上分析了以往的三线建设研究ꎬ并对其走向进行深刻分析ꎬ认为在各种文献㊁档案资料匮乏的局面下ꎬ未来三线建设研究的出路应是从社会史的学科视野进行突破ꎮ[1]2014年四川外国语大学张勇成功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西南地区三线建设单位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ꎻ同年ꎬ贵州大学历史系在既往三线建设口述史采集工作的基础上ꎬ组织力量申报了重大项目校内培育课题«贵州三线建设研究工程:三线建设与西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研究»ꎬ开展了包括多个子课题的系统研究ꎮ这都将从重大社科的层面有力促进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ꎮ就具体事例而言ꎬ六盘水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开馆以及二期工程的建设和即将建成的贵阳小河三线建设博物馆都成成为三线建设研究的重要基地ꎻ六盘水师范学院和六盘水市委党史办合作开展的相关口述史调查ꎻ2015年下半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组织成立的贵州三线建设研究院ꎮ二㊁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研究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研究有两个途径ꎬ一是以往的研究涉及 单位制社会 ꎻ另外是 单位制社会 研究中对其形成有专门的论述ꎮ有的从国家的政策决策出发ꎬ分析了为保证国防力量的安全ꎬ由此形成 单位制社会 而展开论述ꎮ例如ꎬ李彩华的«三线建设研究»中指出: 三线企业有的一厂一点ꎬ有的一厂数点ꎬ这种分布形式被群众戏称为 羊拉屎 ㊁ 瓜蔓式 ㊁ 村落式 的分布ꎮ [2]这种零散式的分布其目的就是为了厂矿的隐蔽和安全ꎮ张勇的«介于城乡之间的单位社会:三线建设企业性质探析»一文指出ꎬ三线建设的选址原则是根据毛泽东提出的 大分散㊁小集中 和 依山傍水扎大营 的指示和周恩来㊁李富春等人提出了 靠山㊁分散㊁隐蔽 的选址原则ꎮ[3]三线建设选址总的精神就是要三线企业远离大城市ꎬ分散布局ꎬ这种布局方式后来逐渐演变为所有三线企业的选址最高原则ꎬ从地理位置分布上决定了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地缘基础ꎮ工农隔离是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主要原因ꎮ徐有威ꎬ陈熙的«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中指出ꎬ三线企业内部的职工主要从事工业化生产ꎬ区别于周边地区的农业生产ꎬ因此往往形成 墙内飞机导弹ꎬ墙外刀耕火种 的分隔状况ꎮ[4]安全作为三线企业生产的最高原则ꎬ不仅断绝了企业内部职工和外部农民的交往ꎻ同时也致使了工业和农业生产的隔绝ꎮ付令的«三线企业的社会学思考»指出 三线企业的厂址在建921.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文化论坛㊀2016年㊀第2期JiaoYuWenHuaLunTan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厂初期普遍出现 山㊁散㊁洞 ꎬ厂区面积较大ꎬ周边村民与厂区有一定距离ꎬ严禁村民进入生产区ꎮ [5]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工农隔离的原因之一ꎬ丁艳㊁王辉的«移民外来文化的土著化过程 以西南三线厂的 厂文化 为例»一文认为三线厂内形成的 厂文化 相对于迁入地土著文化来说属于一种先进的㊁高势能的文化ꎬ这一群体的文化优势与文化优越感ꎬ不但导致群体接受迁入地地方文化的审慎态度ꎬ而且具有极大的保守性㊁隔绝性ꎬ这种特点在第一代移民中尤其突出ꎮ[6]三线企业的厂矿一般是面积比较大ꎬ给厂内职工工作之余留下了足够的生活和活动空间ꎬ这恰好给刚迁来北方人对三线地区社会的不适应和排斥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ꎮ语言上的差异是三线企业 厂文化 与当地土著文化差异的最突出表现ꎬ同时也是导致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最直接因素ꎮ蓝卡佳ꎬ敖钰的«三线建设言语社区语言生活»就证明了这一点ꎬ此文指出ꎬ三线建设初期ꎬ企业厂矿是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系统ꎬ厂矿内部使用各自独立的方言ꎬ第一代即开厂元老级的一代多半还是 乡音难改 ꎬ而厂矿内部融合形成的 厂话 广泛流行于三线职工的第二代ꎮ[7]婚姻观念也是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原因之一ꎬ施文的« 三线人 身份认同与建构的个案研究一以陕西省汉中市回沪 三线人 为例»一文从口述史的角度研究三线企业职工的身份认同问题ꎬ文中指出到汉中的上海人直到三线建设后期也难以接受和汉中人通婚ꎮ[8]国家扶持是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形成的本质原因ꎮ 单位 是我国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之一ꎮ张勇的«介于城乡之间的单位社会:三线建设企业性质探析»一文指出:在三线建设时期ꎬ 单位制社会 依靠国家的扶持得以存在和发展ꎬ它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政治经济功能ꎮ[9]它基础是单位内部一群人共同生活和工作的管理分配制度ꎬ其中个人不能独立于 单位制社会 而存在ꎮ三㊁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特征研究概述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特征研究ꎬ目前主要集中在封闭性㊁独特性㊁代际差异㊁与外界关系等主要几个方面ꎮ首先主要集中在 单位制社会 的自我封闭性ꎮ丁艳ꎬ王辉的«移民外来文化的土著化过程 以西南三线厂的 厂文化 为例»一文指出ꎬ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限制ꎬ三线企业有着明显的封闭性和自给自足性ꎮ文章还指出由于自我的封闭性ꎬ导致了 单位制社会 内部文化呈现出孤岛文化文化特征ꎮ[10]李汉林ꎬ渠敬东的«中国单位组织变迁过程中的失范效应»对单位组织功能的变迁做了专门研究ꎬ此文指出:三线企业处于计划经济时期ꎬ对企业职工提供就业㊁住房㊁医疗㊁教育等社会保障服务ꎮ 在单位社会里ꎬ人们相互熟悉ꎬ没有陌生人ꎬ是一个 熟悉的社会 ꎬ一个 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ꎮ[11]同时ꎬ个人与单位的关系由于资源主要由单位垄断分配的机制而变得异常的紧密ꎬ人们从摇篮到墓地ꎬ生生死死都离不开单位ꎮ [12]因此ꎬ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实质上是一个独立封闭的 单位小社会 ꎮ对 单位制社会 本质的研究有以下几个学者:禾夫:«人情 关系 网三线企业内人际关系微观»从三线企业内部人情的关系结构展开研究ꎬ 三线职工都生活在亲缘和地缘关系交织而成的这张关系网 上ꎬ 每个职工家庭ꎬ便是关系网上的纽结ꎬ有的父子变成了同事ꎬ上下级变成了亲戚ꎬ谁和谁都不能不沾亲带故ꎮ血缘㊁姻缘㊁人缘形成了一个无法解开的关系网 ꎮ[13]因此 单位制社会 的内部差异并不大ꎮ徐有威ꎬ陈熙:«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从三线企业职工的户籍管理制度视角对 单位制社会 的性质进行研究ꎬ建设时期中国确立了严格的城乡二元分隔体制ꎬ在户籍制度的藩篱下基本将三线企业职工和农村分属两个不同的世界ꎮ[14]张勇:«介于城乡之间的单位社会:三线建设企业性质探析»从三线企业职工户籍性质来展开研究ꎬ身处深山之中的三线企业职工ꎬ除了部分的民工和家属外基本拥有城镇户口ꎬ因此 单位制社会 既有别于农村又区别于城市ꎬ它是一个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一个特殊社会ꎮ [15]对与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内部 厂文化 所呈现的代际差异特征ꎬ有文章对此做了细致研究ꎮ徐薇薇的«三线职工第三代地域身份认同研究»通031. All Rights Reserved.杨凤武等:社会文化视域下的三线 单位制社会 文化研究综述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过三代南京人之间语言㊁风俗和对故乡的眷念程度做对比研究ꎮ得出了越是晚辈ꎬ对迁入地的身份和文化认同程度会随之减退㊁模糊直至消失的结论ꎮ[16]不仅如此ꎬ三线企业内部所形成的 厂文化 在代际上也会呈现较大的差异性ꎬ 总的趋势是迁出地背景文化逐渐淡化ꎬ而迁入地文化影响日趋明显 ꎬ这就是丁艳㊁王辉所说的 厂内文化差异最显著的特点是代际 厂文化 遗失 ꎮ由于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有着自我的封闭性ꎬ因此三线企业与外界的关系的成为了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ꎬ并由不少三线建设研究权威学者做了相关研究ꎮ[17]例如ꎬ上海大学徐有威的«口述上海小三线»ꎬ书中反映了 单位制社会 的封闭性导致了和周边文化的一些冲突ꎬ通过口述资料显示ꎬ当时周边农民因与厂矿利益㊁文化冲突ꎬ有的甚至结群破坏厂矿的自来水水管㊁道路等基础设施ꎮ当时 单位制社会 和周边社会形成的对立关系ꎬ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上海小三线企业迁回时都没有改变ꎮ[18]此外ꎬ另有学者却得出了不同的研究成果ꎮ崔一楠的«三线建设时期工农互惠关系的构建 以四川绵阳为中心(1965一1970)»[19]和崔一楠㊁赵洋«嵌入与互助三线建设中工农关系的微观审视»[20]ꎬ两篇文章文也是三线企业内部和外界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ꎬ反映却是与上述截然相反的一种状态ꎮ作者以四川绵阳为中心的三线企业展开调查研究ꎬ结果放映在四川绵阳的三线企业职工们平时工作之余会给当地农民新修水利ꎬ收割ꎬ安装点灯ꎬ周边农民都把厂矿工人称为 毛主席派来的人 ꎻ而在平时周边农民给厂矿供给蔬菜㊁水果之类的生活物品ꎬ两者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和谐关系ꎮ上述两种关系是目前主要的两种并立观点ꎬ遗憾的是ꎬ学者们对三线 单位制社会 与周边社会的关系研究目前还停留在 一代切 的状态ꎮ四㊁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变迁的研究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研究ꎬ已有多位学者从不同的侧面进行过研究ꎮ总体来说ꎬ专题性的研究并不多ꎬ却多散见于其他专题研究ꎮ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ꎬ对其研究主要是从文化融合㊁语言变迁㊁风俗交融等各个侧面进行研究ꎮ目前ꎬ丁艳ꎬ王辉:«移民外来文化的土著化过程 以西南三线厂的 厂文化 为例»ꎬ这篇文章从文化融合的视角对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综合了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ꎬ因而是最为全面详细的研究论文之一ꎮ作者从三线企业 厂文化 的出现背景㊁特点㊁差异(包括厂际文化差异㊁厂内文化差异)㊁饮食变迁等方面对 单位制 文化的变迁做了相当详尽的论述ꎮ[21]另外ꎬ其他一些学者也从不同方面加以研究ꎮ付令的«三线企业的社会特征探微»[22]和«三线企业的社会学思考»[23]作者本身曾是一个三线人ꎬ文章从三线职工气质变化㊁成员变局㊁属地化特质㊁与周边的关系㊁思想意识特征和三线危机与未来等方面对 单位社会 的变迁进行研究ꎮ其中属地化特征指的是三线人接受了当地的风俗ꎬ然而三线人本身的特质和思想意识特征却阻碍变迁的过程ꎬ加之三线企业后期的危机促使了三线 单位制社会 在矛盾中逐渐发生变迁ꎮ也有学者从语言变化的视角对三线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加以研究ꎬ蓝卡佳ꎬ敖钰:«三线建设言语社区语言生活»ꎬ作者以851厂㊁4540厂ꎬ02厂㊁4292厂为例ꎬ对三线职工内部工厂和家庭语言使用变迁和对外部语言使用变迁加以研究ꎮ[24]从研究的成果反映ꎬ三线职工之内部代际语言的变化是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变迁的直接变现和主要因素ꎮ移民文化和土著文化的冲突确实是影响 单位制社会 变迁的一个障碍ꎬ有学者专门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ꎮ何瑛ꎬ邓晓的«重庆三峡库区 三线建设 时期的移民及文化研究»ꎬ作者对三峡库区三线地区人口变迁㊁人口迁移㊁移民文化形态㊁移民和留守等几个方面ꎬ论述了三峡库区移民文化的由来和变迁ꎬ最后作者通过史实表现了其实三线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是一个要经历长时间的痛苦的过程ꎮ[25]有学者从身份认同的角度对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加以研究ꎬ例如ꎬ施文的« 三线人 身份认同与建构的个案研究一以陕西省汉中市回沪 三线人 为例»一文通过陕西省汉中市回沪的 三线人 构建个案进行研究ꎮ不难看出ꎬ三线建设后期ꎬ企业职工及家属在医疗㊁教育㊁等方面都和当131. All Rights Reserved.教育文化论坛㊀2016年㊀第2期JiaoYuWenHuaLunTan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地有相当多的交流和沟通ꎬ然而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则是比较排斥和汉中人结合的ꎮ作者认为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的变迁由起初的与汉中社会 机械拼凑 逐渐向 有机 融合转变ꎮ[26]同时文章还指出ꎬ从作者采用的口述史可知ꎬ当时上海人和汉中人婚配会遭到上海人的不理解ꎮ最后ꎬ张勇:«介于城乡之间的单位社会:三线建设企业性质探析»指出 三线企业通过调整后原来 企业办社会 的多元化职能必然回归社区ꎮ因此ꎬ一些三线企业正逐渐从 单位社会 向 社区社会 转变的一种主要趋势ꎻ然而不同处境的三线企业ꎬ其变迁情况也不一样ꎮ当代三线企业的社会变迁ꎬ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ꎮ结论㊀㊀三线企业 单位制社会 才刚刚起步ꎬ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ꎬ有关学者在学理上已探索出了与之相适应的研究范式ꎮ虽然涉及该领域的学科尚有不足ꎬ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有待挖掘ꎬ但已经取得相当丰硕的成果ꎮ 单位制社会 的研究正走向科学化和规范化ꎬ并且该领域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社科力量的大力支持和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ꎮ再者ꎬ由于三线建设的特殊性ꎬ许多文献㊁档案资料无法查阅ꎻ目前从社会史的视野业进行研究㊁口述史的采集经行资料补充ꎬ于此ꎬ对这个新兴领域的研究破显得仍重而道远ꎮ参考文献:[1]㊀张勇.社会史视野中的三线建设研究[J].甘肃社会科学ꎬ2014(06).[2]㊀李彩华三线建设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ꎬ2004:81-82.[3]㊀[9][15]张勇.介于城乡之间的单位社会:三线建设企业性质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ꎬ2015(05).[4]㊀潘乃谷.马戎.边区开发论著[M].北京:大学出版社ꎬ1993:216.[5]㊀[23]付令.三线企业的社会学思考[J].梧州学院学报ꎬ2006(04).[6]㊀[10][17][21]丁艳.王辉.移民外来文化的土著化过程 以西南三线厂的 厂文化 为例[J].人文地理ꎬ2003(06).[7]㊀[24]蓝卡佳.敖钰.三线建设言语社区语言生活[J].文学大视野ꎬ2013(03).[8]㊀[26]施文. 三线人 身份认同与建构的个案研究一以陕西省汉中市回沪 三线人 为例[J]ꎬ2009(4). [11]㊀李汉林.渠敬东.中国单位组织变迁过程中的失范效应[D].2005(01):32-33.[12]㊀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㊁思考与研究[D].2004:153.[13]㊀禾夫.人情 关系 网三线企业内人际关系微观[J].中国职工教育ꎬ1994(02).[14]㊀徐有威.陈熙:三线建设对中国工业经济及城市化的影响[J].当代中国史研究ꎬ2015(04).[16]㊀徐薇薇.三线职工第三代地域身份认同研究 以安徽某三线厂南京人为例[C].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ꎬ2011.[18]㊀徐有威.口述上海小三线[M].上海:教育出版社ꎬ2015(08).[19]㊀崔一楠.三线建设时期工农互惠关系的构建 以四川绵阳为中心(1965一1970)[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ꎬ2015(03).[20]㊀崔一楠.赵洋.嵌入与互助三线建设中工农关系的微观审视[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ꎬ2016(15).[22]㊀付令.三线企业的社会特征探微[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ꎬ2006(03).[25]㊀何瑛.邓晓.重庆三峡库区 三线建设 时期的移民及文化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ꎬ2006(03).(责任编辑㊀涂㊀艳)231.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2卷 第 5期
2 0 1 4年 9月
堵州 火 学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G U I Z HO U U 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
V0 1 . 3 2 N o . 5 S e p . 2 01 4

个不 应 回避 而 应该 正视 的事 实是 , 如今 高校
所谓 “ 地方 性 ” , 即是 指立 足于 本 地 , 着 重发 展 兼 具 本地 区域 特 色 、 地 方 文 化韵 味 、 地 方 民族 与 人
的社科 学报 林 立 , 相 互 之 间互相 学 习 、 互 相竞 争 , 如 果 哪一 份期 刊 缺少 特 色 、 缺少学术品牌 , 其 竞 争 力 无 疑 会 大 打折 扣 。因此 , 从 某 种程 度 上 说 , 任 何 一 份 学术 期刊 , 在 其 发 展 和 壮 大 的 过程 中 , 必 须 保 持
样, 决定 了生长在这块土地上 的植物 的属性 , 决 定 了植 物 生 长开 花 的季节 , 决 定 了植 物 的品相 与果 实 的 味道 。

坎文化教育 、 第 4期遵义红色文化 、 第 5期江苏南 通教 育 、 第 6期东 南亚 的华 语教 学 ; 2 0 1 3年 第 1 期 广东 梅 州教育 文 化 、 第 2期 乌 蒙 山区 彝 族 文化 、 第 3期清 水 江 流 域 文 化 、 第 4期 对 外 汉 语 教 育 、 第5 期 贵州 书 院 、 第 6期 青岩 教 育 文 化 。显 然 , 专栏 一 般 每期 以一个 地 区的 文化 现象 或 以一 个 文 化 事件 作为研究对象 , 刊发 4~ 6篇与主题相关或相近的


栏 目的地方性指 向
文特点的文化或者公共产品。值得注意的是 , 按照 当今学术界 的一般理解 , “ 地方性” 不仅仅是一个 地 理 概念 , 也是 一 个 社会 学 概 念 , 更 是 一 个 文 化 概 念 。其 中 , 文化 因子 在其 中更 是 占据着 重要 位 置 。 “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 作为《 教育文化论坛》 的 个重要学术专栏 , 自2 0 0 9 年创办 以来 , 就一直坚 持 栏 目的“ 地方 性 ” 特色 , 极 力 倡 导 并孜 孜 以求 之 。 2 0 1 2年 以后 , 栏 目更 加成 熟 与 稳定 , 地方 性 特 色 尤 为鲜明。以 2 0 1 2 -2 0 1 3 《 教育文化论坛》 “ 区域教 育 文化 纵横 ” 刊 载 的文章 为 例 : 2 0 1 2年 第 1期 的主 题是 湘 西文 化 、 第 2期 贵 阳教 育 文 化 、 第 3期 石 门

应该 说 , 任何 一 份学 术期 刊 都有 自己独特 的学
术 指 向 。正是 这份 学 术指 向 , 酿就 了学 术 期 刊历久
弥新 的生 命力 , 造 就 了学 术期 刊别 具一 格 的学 术魅 力 。因 此 , 从 这 种 意义 上 说 , 学术 指 向甚 至 是 一份 学 术期 刊 的物 质载 体 , 它像 有 着 丰厚 营养 的黑 土地
Hale Waihona Puke Be t we e n Lo c a l i z a t i o n a n d Ac a d e mi c a l i z a t i o n: On t h e Co l u mn o f Re g i o n a l
Ed u c a t i o n a l a n d Cu l t u r a l Fi e l d i n Ed u c a t i o n a n d Cu l t u r e Fo r u m
H U A N G Y e - j u n
( T h e S c h o o l o fG u i z h o u C PC P r o v i n c &l C o m mi t t e e ,G u i y a n g G u h h o u 5 5 0 0 2 8, C h i n a)
在 地 方 性 与 学 术 性 之 间
— —
读《 教 育文化论坛》 “ 区域教育文化纵横” 专栏 有感
黄 亦君
( 中共贵州 省委党校 , 贵州 贵阳 5 5 0 0 2 8 )
中图 分 类 号 : G 2 3 6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0—5 0 9 9 ( 2 0 1 4 ) 0 5— 0 1 5 3— 0 4
其独有的、 具有一定特色 的办刊理念 , 坚持 自身的 学术 自觉与 学术 理 念 , 如此 , 才 能 切 实 做 好 特 色栏 目, 才能 引 领学 术期 刊更 上一 层 楼 。诚如 邹 韬奋 先 生所 言 : “ 没 有个 性 特 色 的 刊 物 , 生存 已 成 问题 , 发 展就更没有希望了。 ” 《 教育文化论坛》 “ 区域教育 文化 纵横 ” 栏 目正是 朝着 特色 的方 向发张 着 。
文章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0 6— 0 8 作者简 介 : 黄 亦君( 1 9 7 5一) , 男, 湖南永兴人 , 博士 , 副教授 。研 究方 向: 贵州地 方文化。
省州 火 学学 报. 社 会 科 学 版
为了更 好地 说 明之 , 现 以《 教 育 文化 论 坛 》 2 0 1 2年 第 3期 “ 区域 教 育 文化 纵 横 ” 的文 章 为 例 。 这一 期 共有 4篇 文 章 , 分别是 : 沈 红《 石 门坎 文 化 对苗族社会 发展 的启迪》 、 杨培德 《 石 门坎文化现 象中的苗 人主体地位》 、 何 嵩昱《 石 门坎“ 教育神 话” 对当代西部 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启示》 和 胡晓东《 “ 石门坎现象” 刍议》 。四篇文章虽然立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