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

合集下载

【最新名师精品】岳麓初中历史七下《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PPT课件 (5).ppt

【最新名师精品】岳麓初中历史七下《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PPT课件 (5).ppt
课堂练习
明太祖加强皇权的措施有(B )
①废丞相 ②设东厂、西厂 ③设三司 ④八股取士 ⑤设立锦衣卫
A.① ② ③ ④ ⑤ B. ① ③ ④ ⑤
C.① ② ③ ④
D. ② ③ ④ ⑤
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比较一下明朝和 唐朝的科举考试,指出它们有何不同之处。
①内容:明朝科举考试限于四书五经;唐朝主要 考试儒家经典、诗赋政论等,内容全面;②观点: 明朝八股取士限于程朱理学观点,应考者不能发 挥个人见解;唐朝可发挥个人见解。③文体形式: 明朝答卷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僵化呆板;唐朝 不限于文体。④影响:明朝八股取士,束缚了知 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的进步,以消极影响 为主;唐朝科举考试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调 动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了官吏的素质, 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以积极影响为主。
• 一、选择题
小试牛刀
• 1、“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
帝,十年倒有九年
• 2、人们常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来形容宰相的地位。
我国古代宰相制度废除于何时? D
• A 秦朝 B汉朝 C 唐朝 D明朝
• 3、八年级学生王鹏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
A.① ② ③ ④ ⑤ B. ① ③ ④ ⑤
C.① ② ③ ④
D. ② ③ ④ ⑤
八股取士的危害
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培养忠于皇帝的奴仆,摧残了文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 进步和文化发展
明代著名学者顾炎武:“八 股文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
人材有甚于咸阳之郊”
为什么顾炎武认为八股文的消极 影响比焚书坑儒还有大?
太可怕了!他说的应该是明朝哪项措施带来的后果? C
• A废除丞相
B八股取士 C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ppt课件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6课_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ppt课件
“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表达了 戚继光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决心。在国家 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救国救民的精神值得我们学 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戚继光驱除倭 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火,并非追求个人 功名的崇高品质。
葡萄牙占据澳门
阅读课文,思考: 1、西方殖民者何时侵入我国? 2、葡萄牙用何种手段取得澳门 居住权?
郑和下西洋的远航特点:
规模大;历时长;次数多; 航程远;到达国家多.
郑和远航为什么能取得成功?他们说的对吗?请 说明理由。
郑和从小能吃苦耐 劳,培养了英雄无 畏的气概。
宋元以来我国的 造船业发达,能 造出巨大的海船。
1.是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是造船技术的发达; 3.是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广 泛运用; 4.是郑和个人吃苦耐劳的英雄 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本课小结
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
交往
●戚继光抗倭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葡萄牙殖民者 攫取在我国澳门 的居住权
冲突
反 映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 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知识梳理(画一画,标一标,记一记)
一、郑和下西洋1405—1433 7次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原因 2、郑和下西洋的具体情况 3、郑和下西洋的意义和影响 二、戚继光的抗倭 1、倭寇 2、“戚家军” 3、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抗倭 4、民族英雄戚继光 5、戚继光抗倭取得胜利的原因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外国殖民者开始对中国的侵略 2、葡萄牙通过欺骗(假意借用)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观察下列一组邮票
郑和的船队可能到过哪些 国家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所经之地—— 柬埔寨
郑和下西洋所经之地——泰国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增强政治互信
加强高层交往和战略沟通,增 进政治互信,推动国际事务合 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应对挑战
加强沟通协调,妥善管控分歧 ,共同应对挑战,推动中外关 系不断向前发展。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文化交流丰富多彩
中外文化交流在文学、艺 术、教育、科技等领域取 得显著成果,增进了相互 了解和友谊。
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中外政治互信不断加深, 高层交往频繁,国际事务 合作日益密切。
未来中外交往的趋势与挑战
趋势
未来中外交往将继续向纵深发展,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合作将更加紧密, 政治互信将更加牢固。
挑战
与中国的交往为西方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推动了西 方经济的繁荣。
丰富了西方的文化
中国文化对西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丰富了西方的文化内涵。
推动了西方社会的进步
与中国的交往使西方更加开放和多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1 2
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中外交往推动了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流动,促进 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中 外的交往与冲突

CONTENCT

• 中外交往的历史背景 • 中外交往的主要方式 • 中外交往中的冲突与战争 • 中外交往对各自社会的影响 • 当代中外交往的现状与未来趋势
01
中外交往的历史背景
古代中外交往的起源
古代丝绸之路的开辟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以来,丝绸之路逐渐成为古代中外交往的重 要通道,促进了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的贸易和文化交流 。
100%
玄奘西行
唐代高僧玄奘前往印度取经,促 进了中印文化交流,同时也为中 国与南亚地区的友好关系奠定了 基础。

七下历史16课ppt课件ppt课件ppt

七下历史16课ppt课件ppt课件ppt
新闻报道和时评
提供一些当时的新闻报道和时 评文章,以帮助学生了解当时
社会的舆论和态度。
06
课程评价
学习反馈
学习内容掌握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本课 的基本知识点,如明朝的 灭亡和清朝的兴起等。
课堂参与度
学生在课堂上表现活跃, 积极参与讨论,对历史事 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业完成情况
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 作业,作业质量较高,反 映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 解。
思考题
如何评价明朝的统治政策?
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等方面分析明朝统治政策的影响。
清朝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分析清朝统一全国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探讨统一对国家发展的 重要性。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
结合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探讨当今中国在国际交往中的策略和原则 。
明清时期的文化与科技发展有何特点?
社会状况
阐述课程主题所涉及的社会状况,包括人口、资源、阶级关系等。
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
分析课程主题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为理解事件经过和结 果影响做铺垫。
事件经过
01
02
03
事件起因
详细介绍课程主题所涉及 的历史事件的起因,包括 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事件经过
按照时间顺序,详细描述 历史事件的经过,包括主 要人物、地点、时间等。
为提高学生参与问答环节的积极性,可设 立奖励机制,如为回答问题出色的学生或 小组颁发小礼品或加分等。
05
课程作业
课后习题
01
02
03
04
选择题
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 况,包括历史事件、人物和时
间等。
简答题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第七单元说课稿之第16课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第七单元说课稿之第16课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第七单元说课稿之第16 课
我们一定要有信心迎接一个学期的到来。

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七年级历史第七单元说课稿,欢迎阅读与选择!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6 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这一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经过了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这一点上,这课起着承前的作用。

同时,本课也起着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是自明朝开始,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二是封建社会的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了顶端,这也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因此,本课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深浅适度的教学目标。

(1)从识记目标看:能识记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等相关内容;能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从能力目标看: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归纳明朝加强皇权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比较明朝和唐朝科举考试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湖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新人教版

湖南省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课件 新人教版

3、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 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 、制造、荒政等大类。《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 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 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相关史事 明朝中后期,一些西方教士到中国传教,他们带
一、科技名著
1.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
作者
内容
地位
《本草 纲目 李时 》珍
全书190多万字,共记 载了药物1800多种; 收录药方一万一千多
个;还附有1 100多幅 药物形态图
总结了我国古代 药物学
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 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 有重要的地位
宋应 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 手工业
李时珍 其著作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
(4)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明清时期的科技成就主要体现 在哪些领域?与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相比,你有什么想法?
建筑和科技著作领域。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创新性的科 技发明比较多,如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明清时期, 对传统古典科技的总结居多,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运用和 发展尚少,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
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出自下列哪一部名著(B)
A.《西游记》 B.《三国志通俗演义》 C. 《水浒传》 D. 《红楼梦》
二、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是什么时期哪个城市的平面图? 请再举一例同一时期的著名建筑。
明朝时期的北京城
(2)材料一中图2 所示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它被 誉为什么?
《天工 星 手工业的所有生产、 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16课课件

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16课课件

思考题引导及讨论
• 唐朝和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哪些异同点?唐朝和宋朝都是中国历 史上重要的王朝,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异同点。例如,唐 朝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而宋朝则实行的是地方分权制度;唐朝重视农业发 展,而宋朝则更加注重商业贸易;唐朝的文化艺术以诗歌、绘画等为代表,而 宋朝则以宋词、元曲等为代表。
• 思想领域斗争的影响:焚书坑儒事件严重摧残了文化典籍和知识分子,加强了 思想控制,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学技术成就及影响
科学技术成就
秦朝时期,科学技术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修建了灵渠、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制造 了精美的青铜器、铁器等。
科学技术的影响
这些科技成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为中华文明的 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这些科技成就也为后世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朝的建立与发展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创造了著名的宋文化,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宋朝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达 到了新的高度,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同时科技文化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
在中国历史上,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也曾经存在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与周边地区友好往来
与匈奴的和亲政策
为了缓和与匈奴的紧张关系,汉朝采取了和亲政策,将汉朝公主嫁给匈奴单于。这种政策 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匈奴的南侵,为汉朝争取了和平发展的时间。
与西域的贸易往来
汉朝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各国进行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深受西域人民的喜 爱。同时,西域的葡萄、核桃等农产品也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人民的饮食文化。
相关资源推荐
《中国历史纲要》
这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历史的教材,包括各个时 期的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艺术 等方面的内容。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历史-资料-打印版
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明朝的建立知识梳理
1、元末为什么会爆发红巾起义?
答:元末社会,社会矛盾激化,加上连年天灾,农民无法生活下去,爆发红巾军起义。

2、朱元璋为什么能在红巾军中不断壮大?
答:(1)注意招揽人才;(2)采纳谋士策略;(3)建立基地,发展生产;(4)军纪严明。

政权名称建立者年号时间地点历史地位
明朝朱元璋洪武1368年应天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3、朱元璋建立明朝
明朝建立后为巩固统治,大力加强皇权而主要采取的措施:
最早设的时间:秦朝
中央废丞相当时的职能:辅佐皇帝
废丞相的作用:将其权力分散到六部,六部直
接听命于皇帝,这就大大加强了皇权1、废丞相设三司行省制度什么时候实行的:元朝
地方设三司布政司:民政
三司具体指:按察司:财政
都司:刑狱和军事
三司的作用:把原来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大大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从而使全国的军政大权都集中于皇帝一人。

目的:监视官吏、镇压人民
2、建立厂卫制度;
意义: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是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
考试内容:四书五经
文体:八股文
3、八股取士;意义:这种八股取士制度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

4、大兴文字狱。

问答题:
比一比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与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吗?
答:(1)明废丞相,使皇权、相权合二为一,而唐贞观年间增加宰相人数;(2)明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帝,唐六部直属尚书省管辖;
(3)明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官吏和百姓,直接于皇帝控制,而唐没有。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贫农出身、通 过参加农民起 义登上皇帝宝 座的朱元璋会 采取哪些措施 来巩固统治?
二、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革行政机构,加强君主权力:
(1)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 中央的三司。 (2)在中央:废除丞相,撤中书省,由 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2、设立特务机构:设立锦衣卫 3、强化思想控制:八股取士
堂堂大元,奸佞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 时间: 人物: 朱元璋
都城: 南京
朱元璋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 帝,太祖,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人)。 幼年曾为地主放牛,后入皇觉寺做了和尚。 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次年朱元璋投奔 了濠州起义军郭子兴的部队,此后多次立下 战功,被郭子兴视为心腹。郭子兴死后,朱 元璋就领导了这支起义部队,在扫灭各地割 据势力以及元朝在中原的残余势力之后,于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 明朝。
朱棣加强君权的措施
(1)改北平为北京,于1421年迁都北京 (2)继续推行削藩政策,进一步强化君权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由皇帝亲信的宦 官统领,以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 事厂,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 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 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 ) 设立东缉事厂 ( 简称东厂) , 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明中 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 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 卫”。
胡惟庸
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任 右丞相,约至洪武十年(1377 年)进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胡惟庸骄纵跋扈,生杀废黜大事,有 的不报告朱元璋便径直执行。内外各部门 的奏章,他都先拿来看,凡是陷害自己的, 便扣下不上呈。各方面热衷功名之徒,以 及失去了职位的功臣武夫,竞相奔走于其 门,贿送金帛、名马、玩好之物,不可胜 计。大将军徐达极恨他奸恶,从容地告诉 了朱元璋。胡惟庸于是诱惑徐达的守门人 福寿,图谋害徐达,但被福寿揭发。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六课_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十六课_

郑 和 下 西 洋
郑和与哥伦布、达伽马远洋航行对照表
人物 时间 次数 船数 船只 大小 到达 范围 郑和 哥伦布 达· 伽玛 1404—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7次 4次 大船62艘(连 17艘 小船共有200艘) 长44丈(151.8 100吨 米)宽18丈 长24.5米 (61.8米) 宽6米 亚非30多个国 美洲 家和地区 1次 4艘 120吨、 100吨 50吨 印度
郑 和 下 西 洋
他是谁? 你知道他是怎样 的一个人吗?
郑 和 下 西 洋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郑和本人是一个伊斯 兰教徒。家庭的原因使的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 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 府当差。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 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 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 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 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他 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加强了明朝同周边各国 的交流,扩大了明朝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也是世 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湖南省江永县允山中学 周亚丽
新课导入
阅读
材料一:2005年7月11日,我国涉海行业在隆重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高潮中,纷纷举行了 庆祝我国首届“航海日”的活动。在我国设立 “航海节”或“航海日”,一直是我国有关行业 和社会各界的强烈愿望。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的世纪性纪念活动中,国务院批准自2005年起, 每年7月11日为“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 海事日”。
规模 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 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 人数 每次出海2.7~2.8万人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岳麓版][教案2]

第16课 五四爱国运动[岳麓版][教案2]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教学目标:基础知识目标: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的正义要求;五四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教学重、难点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和历史意义为什么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设问:五四青年节的由来?直接引入五四爱国运动。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于五四爱国运动的背景内容比较生疏,掌握故起来有一定难度,故先讲解学生熟悉的过程,在通过过程来分析背景和意义。

)在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先来简单的回顾一下近代史上中国所受的屈辱和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录像)对,的确,中国4万万同胞在1915年的5月忍耐程度走到了尽头,帝国主义没有料到,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的较大发展和新文化运动洗礼后的中国,已不再是八国联军侵华瓜分时的中国了。

中国人民已不甘心接受这个失败,于是,在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

二:讲授新课(一)、五四运动的爆发和经过导火线——中国的外交失败关于中国的外交失败,我们补充一些内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加入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一方作战,虽未派一兵一卒直接参战,但派出了20万华工作战争后勤工作。

所以,中国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巴黎和会。

中国各界对和会寄予了极大的希望。

当时中国派出了陆征祥、王正廷、顾维钧等五人的代表团参加会议。

在会上,提出了一些正义的要求: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日本打战时夺取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等。

那一位同学能回答一下签“二十一条”时的情况?日本入侵山东是怎么回事?主宰会议的帝国主义强国不仅蛮横拒绝了中国代表的要求,而且对中国的要求作了以下处理:对前两项内容,和会“以不在和平会议的权限之内”为借口不予讨论;对归还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德国在山东的各项权利,虽然讨论了,但日本借口“二十一条”中有明文规定,段祺瑞政府有同意的复文,坚持不交。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二、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
厂卫特特务点制: 都度由 皇 帝 直
接指挥。 职能:「锦衣卫」 是由皇帝的侍卫亲 军组成,归皇帝直 接指挥。它兼管侦 察、逮捕和审讯等 事。东厂是明成祖 时设立的由皇帝的 亲信宦官组成,也 归皇帝直接控制。,
锦衣卫印
印面边宽11.5厘米、印 面厚1厘米、通高4厘 米
此印缩肩平纽,有部分裂
纹。印面篆刻“锦衣卫印”, 背面刻“成化十四年三法司 置”。锦衣卫是明代内廷侍 卫侦察机关,始建于洪武十 五 年 ( 公 元 1382 年 ) , 专 门 从事侍卫缉捕刑狱之事,是 皇帝的侍卫与耳目与明王朝 相伴始终。明初朱元璋为加 强中央集权。以刑部、都察 院、大理寺分典刑狱。称三 法司,让其互相制约,如遇 重大要案由三法司会审结案。 这枚木印是三法司会同刻置 的。
康熙、雍正、乾隆时期
1368年初,朱元 璋在以应天为南 京称皇帝,建明 朝,年号洪武。 朱元璋就是明太 祖。
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旧皇城南端的
正门,那时叫作承天门。以后经清代改建 后,改名为天安门。
二、皇权高度膨胀
专治统治的加强有什么影响?
有利于对全国的控制,有利于 国家的统一,但是大臣失去了参政 的民主和议政的自由,对皇帝独断 专行只能惟命是从,失去了责任感 和创新精神,压抑了人才,不利于 国家的正确决策。
第16课 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1、明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分别
是什么? 1368年,朱元璋、北京
2、明朝初年统治者采取什么政策来恢复 经济?奖励垦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工匠身份
3、清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定都分别
是什么? 1636年、皇太极、北京
4、清朝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是在什么时期?

七年级历史下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七年级历史下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考:
你知道我是什 么时候回到祖国 母亲怀抱的么?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 对澳门行使主权。
《七子之歌》 闻一多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__
__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4.下列人物中属于民族英雄的是( ) D
课堂练习
1.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时 间是( B ) A .1565年 B.1553年 C.1555年 D.1554年 2.郑和下西洋主要的目的是( A ) A.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B.炫耀明朝的强大 C.换回西洋各国的珠宝、香料、药材 D.推销本国的丝绸和青花瓷
•是正义的,符合人民的利益
卓越的指挥才能和指挥策略。
戚继光继承父职后,曾写下“封 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诗句。
从他的事迹和诗句中你 认为戚继光有哪些高贵 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表明戚
继光驱除倭寇、保卫海防、拯救百姓于水 火,并非追求个人功名的崇高品质。(淡 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 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知识梳理
(明朝前期)
交 明 郑和下西洋(1405—1433年) 往 朝 的 戚继光抗倭(明朝中后期) 对 外 冲 关 民族英雄 系 突 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553年)
本 课 小 结
友好交往:
明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下西洋, 与亚非各国进行经济文化的交流。
战争与冲突:
明中后期,国力衰落,倭寇入侵,戚继光 抗倭并取得了胜利;但随后葡萄牙殖民者 的入侵,攫取了我国澳门的居住权。

【岳麓版】第16课 获奖课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课件

【岳麓版】第16课 获奖课件《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课件

制度,建立君主立宪制,并规定公民享有集会、请愿、
结社等自由权利。
宪法颁布后,各种政治团体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
报纸也纷纷问世。然而,《人权宣言》存在局限性,在 大革命期间也并未完全实行,宪法依然对公民差别对待。
法国大革命
雅各宾派掌权,把法国 革命推向高潮,使法 国大革命成为世界历 史上一次彻底的资产 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①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民 主共和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 ②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③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 及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根本原因: 导火线: 爆发标志:
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 发展 1789.5 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时间:1789
< >
滑铁卢战役 1812年拿破仑兵败俄国
1815年,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彻底结束了 拿破仑的政治生涯,法兰西第一帝国也彻 底崩溃。
幽禁中的拿破仑
如何看待 拿破仑所 进行的一 系列战争?
初期
打击反 法同盟
-正义的
后期
对外掠夺 和侵略
-非正义的
在初期是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战争,解除了法国的
外来威胁,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并传播了资产阶级 革命思想;后期演变成为非正义的军事侵略战争,损害 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上海 2006 高考 理科 状元-武亦 文
武亦文 格致中学理科班学生 班级职务:学习委员 高考志愿:复旦经济 高考成绩:语文127分 数学142分 英语144分 物理145分 综合27分 总分585分
“一分也不能少”
“我坚持做好每天的预习、复习,每 天放学回家看半小时报纸,晚上10: 30休息,感觉很轻松地度过了三年 高中学习。”当得知自己的高考成 绩后,格致中学的武亦文遗憾地说 道,“平时模拟考试时,自己总有 一门满分,这次高考却没有出现, 有些遗憾。”

历史初一下岳麓版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说课稿

历史初一下岳麓版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说课稿

历史初一下岳麓版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岳麓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6课《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这一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这项制度经过了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在这一点上,这课起着承前的作用。

同时,本课也起着启后的重要作用,一是自明朝开始,封建制度以及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二是封建社会的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了顶端,这也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标志。

因此,本课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有助于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根据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深浅适度的教学目标。

〔1〕从识记目标看:能识记明朝建立的时间、人物等相关内容;能了解明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从能力目标看: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归纳明朝加强皇权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分析比较明朝和唐朝科举考试的异同,培养学生全面评价问题的能力。

〔3〕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看: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明朝皇权的高度集中,一方面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3、教学重点:明朝前期加强皇权的措施依据:明朝建立后,通过废丞相、设三司,建立厂卫制度,八股取士这三项措施的实施加强了皇权,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其内容进行认识和分析,有助于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突破方法:结合相关图片、视频、材料,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以突破重点。

4、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和认识明朝加强皇权的措施依据: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累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知识较难理解。

突破方法:通过教学手段的合理设计,并通过阅读、比较等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逐步突破难点。

【二】说学生七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历史比较、分析的能力,既有对历史的浓厚兴趣,也具备一定的理性分析能力。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六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十六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万多个网页, 其中许多是专门的纪念网站,这是中国政府专 门设立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的网站。二宝 很纳闷为什么当今的人们如此关注和重视这个 历史事件,并开展一系列的纪念活动呢?
聪明的同学们发挥聪 明脑瓜,帮助二宝吧
2008年8月8日,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 “凤凰号”的单桅帆船 动会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展现了中国的灿烂 文明,其中“郑和下西洋”一幕再现了600 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率船队远航,创造航 海奇迹的辉煌历史。
交往
戚继光抗倭
明中后期——国势衰落
பைடு நூலகம்
葡萄牙殖民者攫 取在我国澳门的 居住权
冲突
反 映
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 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
• 1、印尼有个港口叫“三宝垄”,马来西亚有个地 方叫“三宝山”,这些名称的由来与下列哪一事件 有关? C A、靖难之役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土木之变 2、下列人物是我国古代民族英雄的是: B A、岳飞 B、戚继光 C、文天祥 D、郑和
清明节,二宝回老家中山祭祖。 在帮祖父整理家族物品的时候,偶然 间发现了一本已经泛黄的线装书。听 祖父介绍这本书是家族一位英雄写的 日记,是写明朝时期的事。二宝好奇 地打开书,发现书页不少地方已经模 糊不清了。二宝想自己已经学习了不 少古文,勉强知道句读。他试着自己 把一些段落翻译出来:
“我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郑和了!我对 他并不了解。只听说他去过遥远的天方, 那是他们民族的圣地.明成祖 □ □派郑和下西洋, 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是为了□ □ □ □ □ □。我们私底下悄 悄地说是为了寻找建文帝。郑和第一次出 西洋 使□ □就率领二万七千多人。西洋在哪里, 我并不知道。很多和我一样有航海梦的年 轻人都在刘家港欢送他的船队。我暗暗下 决心再过几年,我也要跟随他一起去外面 闯荡一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前期采取的加强皇权的措 施中,你认为哪一条最特别?谈谈 你的理由。
军后郭义 的,子爆 统朱兴发一 帅元红,三 。璋巾不五 成军久一 为。朱年 这郭元红 支子璋巾 红兴加军 巾死入起
朱元璋
军官三末臂凤 大总五起长阳 元管五事善怀常 帅府年,射远遇 、先 至, 春 中锋投正勇今 朱 属 翼、 十力 字 元 安 大都 五绝 伯 璋 徽 元督 年人 仁 , , 帅、 。人 历 一 。统 元。明
明太祖朱元璋(1368-1398年在位)
行省何时实行?三司的职能是什么? 废行省设三司有何作用?
丞相一职在封建社会最早设 置于何时?职能是什么?有 何作用?
胡惟庸案大捕杀
锦衣卫木印
锦衣卫
联系前面所学知识,比较一
下明朝和唐朝的科举考试,指出
它们有何不同之处。
《1》内容:明朝只限于四书五经,唐
朝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诗赋论证等,内 容全面。 《2》观点:明朝八股取士,应考者不能 发挥个人见解,唐朝可以发挥个人见解。 《3》文体形式 《4》明朝束缚 了。。。。唐促进文化 教育事业的发展,调动了人们积极进取 的精神,提高了官吏的素质 有利于社会 的进步以积极的影响为主。
朱元璋
明朝疆域图
如此辽阔的土地,朱元璋及后 代是怎样加强统治的?
二、废丞相 设三司
1.撤中书省 2.废丞相 布政司 3.废行省分权于三司
按察司
都 司
4.设五军都督府: 前、后、左、中、右五军 都督府,调兵权授予兵部
三、厂卫制度
什么是厂卫制度?你怎样认 识明朝建立的这一制度?
三、厂卫制度
1.目的:
四、八股取士
什么是八股取士?
明朝建立后,科举考试内 容限于四书五经,应考者不能 发挥个人见解,文体严格限于 八股文。这就是八股取士制度。
明科举贡院
往试 又的 最贡图 恐院为 惧,京 的从城 地前里 方学进 。子行 们科 最举 向考
明仇英所画《观榜图》
四、八股取士
1.目的: 2.特点: 3.作用: 选拔官吏,加强统冶。 四书五经范围内作答,文体限于
一、明朝的建立 二、废丞相 设三司 三、厂卫制度 四、八股取士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 自从来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凤阳花鼓词》
“朱皇帝”指谁?他是怎样从一个孤儿、 和尚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的?
一、明朝的建立
1.元末红巾军大起义
2.朱元璋建立明朝
时间: 1368年
地点:
人物:
应天
八股文。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
社会进步。
有人说:“八股之害,等于焚 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 之郊所坑之四百六十余人也。”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 理由。
《1》顾炎武对科举制的尖锐的批 判 《2》明朝沿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吏, 但从内容到形式。。。。。奴仆。 《3》目的一样,八股取士适应专 制政治的需要而产生的,失去了初 创时期的积极意义。禁锢思想,而 它所带来的脱离了实际的学风,对 学术文化的发展的影响则比坑儒更 加恶劣。
课堂小结
明朝的建立 加强皇权的措施
设废 三丞 司相
厂 卫 制 度
八 股 取 士
文 字 狱
课 堂 练 习
知识巩固措施有(
B )
①废丞相②设东厂、西厂③设三司 ④八股取士⑤设立锦衣卫
A.① ② ③ ④ ⑤ C.① ② ③ ④ B. ① ③ ④ ⑤ D. ② ③ ④ ⑤
监视官吏,镇压人民
锦衣卫
2.内容:
东厂 西厂
3.评价: 明朝皇权空前加强的重要表现
比一比明朝加强皇权的 措施与唐朝的三省六部 制,你能找出他们之间 的不同点吗?
《1》明朝废丞相,使相权和皇权合 二为一,而唐增加了宰相的人数,三 省长官都是宰相。 《2》明朝时六部长官直接听命于皇 帝而唐的六部直接属尚书省管辖 《3》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监视官吏, 厂卫由皇帝直接控制,而唐没有。
) ( ) ( 常遇春
最封置璋屡义 高为百在立, 行左官应战英徐 政相,天功勇达 长国战 。善, 官 , 功 今 一 战 22 南 。成卓 三,岁 京 为著 六富随 明的称四于朱 政徐吴年谋元 权达王朱略璋 的被,元,起 ( ) 徐达
政机朱年南 大构元元京 权进璋朝称一 于行对灭帝三 一全中亡,六 身面央,建八 。改和明立年 革地统明朱 ,方一朝元 集政全。璋 军权国同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