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城市地理学

合集下载

总结城市地理学

总结城市地理学

第一章绪论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

城市地理学的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的探究4.城市问题的研究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在谢客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

两者都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

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

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使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型较强。

两者的联系还是密切的。

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中吸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低于运动规律。

而城市规划学则西药以城市地理学的只是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

第二章城乡划分和城市地域•城市的概念:(1)城市的狭义理解:只含市不含镇。

•(2)城市的广义理解:含市又含建制镇。

•(3)城镇的狭义理解:含市和建制镇。

•(4)城镇的广义理解:含市、建制镇且含集镇。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有以下几个:(1)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2)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3)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4)城镇具有上下水、广场、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5)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

城市地域的三种类型:实体地域、行政地域、功能地域•城市的实体地域(physical area),即城市的建成区,在美国为urbanized area。

这是反映城市基本特征并区别于乡村的地域概念;•城市的行政地域(administrative area),即城市政府行政管辖的地域,在西方即city proper;•城市的功能地域(functional area),即城市人口日常•的社会经济活动的地域.国际上通称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

地理学中的城市地理学

地理学中的城市地理学

地理学中的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城市的空间、历史、社会经济和文化现象。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空间的组成和变化、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居民的生活、文化特征及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地理学对于我们认识城市的本质、了解和解决城市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线索,深入分析城市地理学的重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城市空间的组成和变化城市是由不同的地理要素组合而成的,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等自然要素和人口、街道、建筑、设施、交通、商业、文化等人文要素。

城市的空间结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发生了许多变化。

城市中心区、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新兴产业区等不同用途的空间划分在城市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形成和变化。

目前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空间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也正在推进。

二、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城市是现代经济体系中的核心环节,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结构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点。

城市的产业结构、分布结构、结构调整、经济增长及其波动、贸易和金融等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内容。

同时城市的社会结构也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向,包括城市居民的人口分布和结构、文化承载和传承、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等。

三、城市居民的生活、文化特征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居民的生活、文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城市居民的生活、消费、居住环境和日常行动对城市空间和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化产生着重要影响,故而研究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文化特征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随着全球化和移民流动的加速,城市文化的多样性、文化冲突和文化共振等问题也逐渐成为城市地理学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

四、城市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是城市地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内容。

城市空气质量、噪声污染、水资源、生态环境、城市交通拥堵、城市垃圾处理等都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环境问题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城市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城市地理学在寻找解决方法和路线方面需要不断拓展。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1、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形成发展、组合分布、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的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的空间组织,即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3、我国城市规划法所称的城市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4、美国国情普查局规定,全国的城镇人口由居住在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和城市化地区以外的2500人以上“地方”的全部人口组成。

5、城市化地区是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国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

6、大都市区是国外最常用的城市功能地域概念。

它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7、以美国为例,从城市的景观地域出发,美国全国可以分成城镇和乡村;从城市的职能地域出发,全美国分为都市区和非都市区。

8、城市的经济活动按服务对象可划分为基本活动部分和非基本活动部分;以基本活动部分占优势的经济部门叫基本部门;以非基本活动部分占优势的经济部门叫非基本部门9、城市规模分布的类型有首位分布、位序-规模分布和过渡类型。

10、城市空间分布是动态的,具明显的阶段性,具体可分为离散阶段、极化阶段、扩散阶段、成熟阶段11、我国的城镇人口统计标准规定:城镇人口由市人口和镇人口两部分组成;市人口是指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人口和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人口;镇人口是指不设区的居民委员会人口市所辖的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人口。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也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的影响。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

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

2、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

3、城市问题:城市环境、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区的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

2.什么是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位。

3.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又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

4.城市与乡村的本质特异:1、在产业构成上,城镇是以从事非农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

2、在规模上,城镇聚居有较多的人口总数。

3、在景观上,城镇有较大的人口密度和景观密度。

4、在物质构成上,城镇有给水系统、绿地系统、广场、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

5、在职能上,城镇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经济政治的中心。

6、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5.城市发展的区域基础包括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两大类型。

6.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141页最后一段(至142页)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由于城市基本活动部分的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

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

基本活动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的收入。

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

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往复、不断积聚的过程。

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

城市地理学总结

城市地理学总结

城市地理学总结概述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等问题的学科领域。

它综合运用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深入了解城市的形态、功能、特征以及城市发展的规律。

本文将对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以及城市地理学的意义进行总结和介绍。

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城市城市是人类在一定范围内集中居住和生活的聚集地,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较多的人工建筑。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中心,具有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结构。

地理学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空间差异和空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包括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个方面。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自然环境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现象和规律,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和影响。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城市在地理空间中的分布规律、空间组织和演化过程。

它关注城市的地理特征、结构和城市发展的动态变化,以及城市与环境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综合运用地理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城市形态与结构城市形态与结构是城市地理学的基础研究内容之一。

它研究城市在地理空间中的形态特征、空间组织和空间结构。

包括城市的尺度、形状、分布、布局等方面,以及城市内不同功能区的划分和空间关系。

城市发展与演化城市发展与演化是城市地理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

它研究城市的发展历程、演化过程和发展规律。

包括城市的起源、发展、扩张、衰退和再生等方面,以及城市发展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因素的相互作用。

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它研究城市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探讨城市环境问题的成因和解决办法。

包括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资源利用、垃圾处理、能源消耗等方面,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

城市地理学的意义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地理学第3章

城市地理学第3章

不同类型城市
政治中心城市
宗教城市
城市形成的区位三角:
专门化职能,以工业城市为例(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
探矿基地 加工基地
工业城市
大城市
城市 城镇 集镇 港口城市 港埠 渡口
中心地职能 (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
交通运输职能,以港口 为例(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
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
约翰斯顿在《城市和社会》一书中描述了 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城市产生的过程。他所描 述的城市基本上属于中心地类型的小城镇,也 可称为服务中心。 这种小城镇与农业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 商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 的扩大而不断产生和发展。 这类小城镇的共同特点是职能的综合性, 发展的稳定性和鲜明的等级性。 当然,农业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中心地 类型的小城镇,因为农业不仅为所有城市提供 粮食和副食品,而且还要为城市工业提供原料, 特别是为轻工业提供原料。
10.0 21.8 6.9 26.3 2.1 12.2 5.2 0.3
二、区域经济地理条件 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这些条件有的是自然地理条件的衍生转化,有 的是区域经济开发的历史积累,还有的是未来 的发展可能性。 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之间具有密切关 系的基础原理就在于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 复杂的开放系统。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 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 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城市是区域的缩影,区 域的中心和焦点。 许多区域性的城市现象,除了历史上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在不同区域影响的原因外,就只 能从区域地理背景的差异中去寻找答案。
二、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运输职 能为主的城市
1、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小城市,其形成 和发展取决于天赋的和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 而所谓转运功能,美国拉格教授认为可分 为三类: a. 实体转运; b. 商业性转运; c. 政治性转运; 港口城市是最典型的以转运功能为主的城 市,它可能包括上述三种转运功能。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和城市环境等方面的学科,它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生活、城市环境和城市社会等各个方面。

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历史、地理环境、人口、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变化,分析和探讨城市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城市环境的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一、城市的特征和类型城市是人类聚居的区域,具有人口密度高、经济活动集中、交通便利和文化多样等特征。

城市不同于农村,规模较大,居住密度高,政治和经济中心地位明显,人口流动性大等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

根据城市的特征和类型,城市地理学可以将城市分为商业城市、工业城市、政治城市、文化城市、旅游城市和大学城等不同种类。

商业城市是以商业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城市,通常具有商业中心、商业街、购物中心等商业设施。

工业城市是以工业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城市,通常具有工业园区、工厂、高科技企业等工业设施。

政治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行政中心,通常具有议会、政府机关、大使馆等政治机构。

文化城市是以文化为主要特征的城市,通常具有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

旅游城市是以旅游为主要特征的城市,通常具有著名的旅游景点、酒店、餐饮等旅游设施。

大学城是以高等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城市,通常具有大学、学院、研究机构等教育设施。

不同类型的城市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的要求和特点。

二、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城市是人类活动和生产的中心,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自然地理因素到人文地理因素,从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到文化和环境因素等,都会对城市的发展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的发展和演变可以从历史上不同阶段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从古代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到现代城市的发展和演变,都是城市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城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例如古代中东地区的伊拉克河谷文明和中国的黄河文明等都有着早期的城市,这些城市多是自然环境条件好的区域,有灌溉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镇)的形成、发展、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的学科。

其核心内容是从区域的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两种地域系统,考察城镇的空间组织。

二、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区域城市的形成发展条件、城市的生长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城市化、区域城市体系、城市分类城市问题:城市环境、城市交通、城市住宅、城市贫困城市内部空间组织: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人的行为等三、城市地理学的学科地位从人类居住的意义上看,聚落地理学的一部分。

人文地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城市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基础、职能、内部结构与乡村聚落不同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尤其是二战后城市地理研究发展迅速,内容和影响都超过了聚落地理学。

四、城市地理学的发展简史1、描述性的地名辞典阶段时间:20世纪以前。

特征:对城市基本特征及发展的记述为主。

如位置、行政隶属、人口、商业、物产等。

2、自然位置阶段时间:20世纪早期。

特征:城市地理学作为一个专门领域出现了。

研究中强调以城市的位置和自然条件,以解释城市的起源、发展和特点,并以单个的城市研究为主。

自然环境决定论占优势。

3、区域分布论阶段时间: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区域研究是最热点的问题。

对物质环境约束条件的认识;对成因的分析4、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迅速发展阶段(1)、1950-1970年克里斯塔勒-“数量革命”(2)、1970年以来五、中国城市地理学的发展1、发展历史1949年以前的兴起阶段1949-1966年的相对萧条阶段1967-1976年的停滞阶段1978年以后的振兴阶段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商业网点、CBD等)城市体系(等级规模-城市群)城市发展方针(大中小城市)城市化研究2、研究领域研究领域3、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新进展城市空间结构一直是研究热点,但内涵在拓展,方法在革新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和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有关土地利用的研究成果比较多,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的现状评价与定级分析、土地利用演化及动力机制、土地利用管理等几大类。

城市地理学笔记

城市地理学笔记

城市地理学笔记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城市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环境与资源利用等方面的学科。

本篇文章将介绍城市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一、城市地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城市的空间组织、城市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环境与资源利用等问题。

它关注城市内外空间结构、城市化过程、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区划等方面的内容。

二、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1. 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体系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的空间结构,包括城市内部功能区划、城市核心区与城市边缘区的关系、城市扩张的规律等。

同时还研究城市体系,通过城市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分析城市的等级体系、区域城市网络等。

2. 城市化过程与城市发展城市地理学关注城市化过程中的空间分布与时空演化规律,研究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化的速度与方式等。

同时还研究城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转型与演进,以及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 城市环境与城市资源利用城市地理学研究城市环境问题,包括城市的生态环境、城市水资源、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垃圾处理等。

同时还研究城市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包括城市能源资源、交通资源等方面的问题。

4. 城市与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地理学关注城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城市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城市就业与人口流动等。

同时还研究城市社会问题,如城市贫困、城市社区与社会关系等。

三、城市地理学的实际应用城市地理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应用包括:1. 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通过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指导城市的土地利用和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城市的功能区域、交通网络等。

2. 城市环境保护与资源管理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解决城市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合理利用城市资源,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3. 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城市地理学可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帮助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促进城市经济增长。

城市地理学第三版笔记

城市地理学第三版笔记

城市地理学第三版笔记
一、城市地理学概述
1. 城市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城市现象、问题及城市发展规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2.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城市形成、发展、空间分布及组合规律;城市与环境的关系;城市地域结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城市化等。

3.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实地调查、统计分析、比较研究、历史研究等。

二、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1. 城市形成的条件:自然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等。

2. 城市发展的阶段:起源、成长、发展和衰落。

3. 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三、城市地域结构
1. 城市地域结构的定义:城市各功能用地在空间上的分布与组合。

2. 城市地域结构的类型: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等。

3. 城市地域结构的影响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四、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
1. 城市规划的概念:为一定时期内城市的发展、布局和各项建设活动进行的综合部署和安排。

2. 城市规划的原则:符合国情、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节约土地等。

3. 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的使用方式、强度和管理的总称。

4. 土地利用的类型: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等。

五、城市化
1. 城市化的定义:人口从乡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包括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2.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初级阶段、加速阶段、高级阶段。

3. 城市化的影响因素: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因素。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

城市地理学【城市地理学】复习参考第一章1、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规律性的科学,具体地讲,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4)城市问题研究第二章1、都市区: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

中心县+外围县大都市带:许多都市区连成一体,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相互作用密切,是一个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

城市群: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高空间组织形式,是在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

2、区分城市的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第三章1、简述不同类型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形成的原因、功能与特点、分类、发展条件)中心地型城市形成动因:商品农业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类别:集镇、城镇、县城发展条件: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发展条件: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发展条件:第四章1、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和农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郊区城市化:也叫城市郊区化,简称郊区化,就是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从大城市中心向郊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逆城市化:人口从大城市和主要的大都市区向小的都市区甚至非都市区迁移的一种分散化过程。

城市地理学pdf

城市地理学pdf

城市地理学pdf
城市地理学,也称城市地理,是探讨城市地域发展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城市的空间位置、大小、特征以及城市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门学科将生态、政治、社会、经济和健康等政策制定者面临的全球性范式和地方空间现象结合起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

城市地理学家研究的是世界上各种不同城市的内外空间结构以及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他们所研究的是经济运动对城市的影响、城市开发如何改变土地分布、城市发展如何影响人口分布,以及资源的利用情况等。

此外,他们还考虑了政治、法律和社会影响等多种因素,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的发展变化。

城市地理学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高度重视,它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城市空间特征,建立良好的发展共筑多元化的城市特征。

此外,它也可以帮助政府决策者有效解决城市拥挤,公平发展,气候变化,房地产泡沫等相关问题。

城市地理学致力于构建城市及其周围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从不同角度促进城市的科学发展。

在当今社会,城市地理学可以成为有力的政策工具,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和改进建议。

城市地理学(整理)

城市地理学(整理)

城市地理学(整理)第一章1.城市:城市-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人口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科技、文教、信息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大系统。

现代城市是一级行政单元,是按国家设市标准设立的,这样的市称狭义的城市(City)。

广义的城市是代表城镇居民点的合称(urban) 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建制镇。

2.居民点系列:中外各国大体都有小村hamlet—村庄village—镇town(集镇、建制镇)—城市city、—大都市metropolis-大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大都市带megalopolis。

这样一套居民点的系列。

3.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研究的重点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宏观的)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微观的)。

4.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1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因素研究2区域中的城市空间组织3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4城市问题研究5新方法新技术新领域5.城市地理学研究任务:1.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揭示和掌握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规律,属于认识世界的任务;科学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的变化规律,属于改造世界的任务;2.我国城市地理学面临许多重大的实践问题。

比如,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和城镇化水平的调控,区域城镇体系的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城市职能的更替和空间重组等问题。

3.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领导部门决策提供依据,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6.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的关系:(1)区别:①在学科性质的区别: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城市地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城市地理学复习重点整理

城市地理学复习要点第一章一、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核心内容城市---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1)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2)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它的兴起和发展受自然、经济、社会和人口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3)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

(4)城市本身是一个“面”,它的内部有各种构成要素的演变和组合问题。

但从区域角度来看,城市也是一个“点”;另外,城市不仅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而且属于历史范畴。

城市地理学所要研究的对象就是这样一种城市。

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城市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但其重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

1、城市形成发展条件研究:研究与评价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与历史条件对城市形成、发展和布局的影。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研究,包括几个方面:①城市化研究:包括城市化的衡量尺度,城市化过程,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化的效果与问题,城市化水平预测,以及各国和各地区城市化对比研究等。

②区域城市体系研究:一般侧重从区域角度、整体观点分析一国或一地区城市体系的结构(规模、类型)和空间组织,各城市间的相互关系,城市在区域中的集聚与扩散,大都市带或城市连绵区的形成和发展等。

③城市分类研究:包括规模分类、形态分类和职能分类,通过对一国或一地区城市的考察,拟定分类的依据、指标和方法,划分出各种类型的城市。

城市分类研究主要侧重职能分类,其方法从定性到用统计方法处理,以后发展到把一定地域内务城市的经济与非经济的变量加以综合,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找出城市之间的异同。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①城市功能分区及其演化:主要内容是在城市内部分化为商业、仓储、工业、交通、住宅等功能区域和城市边缘区域的情况下,研究这些区域的特点,它们的兴衰更新,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城市地理学重点3

城市地理学重点3

城市地理学重点3空间分布类型1.离散阶段(低水平均衡阶段):对应于自给自足式,以农业为主体的阶段,以小城镇发展为主,缺少大中城市,没有核心结构,构不成等级系统。

2.极化阶段:对应于工业化兴起、工业迅速增长并成为主导产业的阶段,中心城市强化。

3.扩散阶段:对应于工业结构高度化阶段,中心城市的轴向扩散带动中小城市发展,点—轴系统形成。

4.成熟阶段:(高级均衡阶段):对应于信息化与产业高技术化发展阶段,区域生产力向均衡化发展,空间结构网络化,形成点—轴—网络系统,整个区域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化区域。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要点和三大原则模型克里斯塔勒理论的核心思想可概括如下:1)中心地的等级越高,其所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种类就越齐全,而低等级中心地仅限于供应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少数商品和服务(点)。

2)两个相领同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中心地的等级越低,其间的距离就越短,间距S与中心地等级n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数量关系。

3)各等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在一个完整的网络系统中,形成大小不同的层层六边形网络(网)。

4)不同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之间应按K=3、4、7的原则,保持严格的比例关系廖什景观需求圆锥体。

他对六边形市场做严密的经济论证,提出需求圆锥体的概念。

市场网。

市场区有圆锥体转变为六边形的过程,为消除圆跟圆之间的间隙,六边形的面积相对更接近圆。

廖什景观中,不同等级货物的市场,可以通过改变六边形的方向和大小得到。

通过六边形的旋转,从中心城市放射出六个六十度的扇面,每一个扇面有两个三十度的扇面组成:一个是城市密集扇面,一个是城市稀少扇面。

一共会得到六个密集扇面和六个稀少扇面,从而形成了“廖什经济景观”。

他认为这种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有两个优势:第一,各城市间的总距离是最短的,满足中心地体系需求的运输量,交通线路缩短。

第二,生产位置尽可能的结合在一起,能够实现当地最大的购买量。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景观的比较相同点:学说都是建立在理想的平原上,因而得出市场区最佳形式是六边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接触地带
两 铁路与公路的接触地带 两种运输手段
四川宜宾
贵港
水陆与陆路 梧州 广西水上门户 货物集散点 容易从小城市发展成地方城市
2、中心地方性
本身中性地性能,处于一个区域的中心部位,地 理位置较优越,区域内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就 可升为地方城市。如广西玉林市,辖周围几个 县,城镇人口30万,成为地方城市。 玉林、容县、陆川、博白、北流市 人口略少 12838平方公里
3、卫星城镇
大多出现在经济作物产区,以加工经济作物 的手工业活动为基础发展起来。 如:临桂县六塘镇、盛产麻袋、麻布,但已 衰落
5、乡镇企业发展起来
八十年代 小结:上述就五种类型的小城镇。 不管是历史古镇,还是八十年代之后所形成 的综合性小城镇较多。 专业化——较少。
三、地方城市的城市化
地方城市:县级以上,省级以下中型区域经 济中心,人口20~50万的中等城市。 主要由小城镇发展而来。一般两种情况 1、接触地带 2、中心地方性
1、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农村地区的城市化与腹地这个名词有关, 在此我们对腹地作一些讨论。
2、腹地
某个城市的服务范围(经济上)吸引范围的农村地区,也就 是该城市的腹地 课本上,光是农村地区、不全面,事实上城市可作为腹地 下面会说到 腹地大小与 (1)与城市规模成正比,苏州是上海的腹地,长江三角洲 是上海的腹地 (2)与城市密度成反比,城市密度高,每个城市分得的腹 地就小,北京、天津的腹地受到相互削弱 (3)受地形地貌因素影响 山脉位置 西安受到秦岭的分割,东西比较狭长 走向 桂林伸到湘南 高度 河流长度,流域面积 上海 腹地可沿长江延伸至四川 经济技术的发展程度
二、小城镇的城市化
小城镇:小城市<20万人1993年570个市, 1995年640个,镇1990年四次人口普查10946个 3.18亿人口 1995年近17000个 3.5亿人口 小城镇的城市化仍以镇的城市化为主 我国小城镇发展很快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 小城市100个左右 1993年342个 公社级的集镇有5万多个(集市5万多个) 建制镇2664 1995年 17000个 那么,小城镇是怎样兴起和发展起来呢? 1、农村交换集市逐渐而来 2、交通方便的地方 3、卫星城镇 4、手工业发展起来 5、乡镇企业发展起来
中美洲 尼日利亚西南部 是城市的发源地 从中可以看出 城市产业于农业发达的地区 农业与手工业分工 3、城邦:古代的城市国家,以一个城市为核心,加上 周围村庄组成 两河流域最早出现 3000BC 为巴比伦 800BC 古希腊陆续形成许多城邦 如雅典 斯巴达。 4、特点:受当时生产力的影响,城市规模小,数量少 ,城市人口比重低。 5、职能:政治、军事、宗教
如威尼斯
三、近代工业城市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我们已经讲过 这全讲一下世界各国工业化引起城市化的一些情况 1、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最早进行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英国的城市化。 (1)伦敦:1750年 75万 为英国的生产及贸易中心, 1862 280万 也是当时世界经济中心, 1900 648万 曾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2)新工业城市迅速兴起 利物浦 伯明翰 曼彻斯特等 即兰开夏地区 (3)1801~1851 大于5000人 106~265 城镇人口 26%~45% 1900年 75% 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超速农村人口的国家。 (4)对亚非拉进行殖民和探索,城市化进一步发展。
五、海港城市
也属于专业城市、形成初期的海港职能起主要作用,后来发展成综合的 城市。 很容易发展起来。 上海 鸦片战争还是20万人的县城,迅速发展成我国最大的城市,目 前是世界十大港之一。 鹿特丹:世界第一大港 背靠西欧广大的腹地——莱茵河、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等国 香港:转运华南货物 天津:华北 大连:东北 北海、防城港:背靠大西南,发展迅速 但也有衰落:宋元时期的泉州(福建)为我国第一大港,曾是全国重要 港口,为国际贸易大港 元末泉州兵焚于战火 首府北迁 过渡垦殖、水土流失严重、港口淤积 海上贸易逐渐转到福州、厦门
小结:①关键在于腹地的大小,腹地越大、规模越大。 ②海运方便,对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吸引力很强 ③扩展速度往往大于同级别的非海港城市。将来北海、钦州 、防城港是广西重化工业的基地。 ④利用不当,造成污染,也会使工业出现离心倾向。 城心地区 中间市区 近域推进 外围市区 本章小结 郊区 城市化的推进过程 农村地区 小城镇 广域扩展 地方城市 城市化 专门城市 海港城市
5、农村地区城市化的途径
是否要广泛兴建城市、扩建老城市 这样并 非完全解决问题 人口分散 耕地分散 住在城里 跑到山沟沟里种田 显然不现实 因此还应有其他途径 (1)农工商一体化 把农产品的生产 (第一产业) 加工 (第二产业) 销售 (第三产业) 以及为之服务的有关经济部门从组织形式上联成一体, 互相协作。 五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称农业公司,农工公司、公司化 企业后逐渐在东欧兴起,名字大同小异。
1、农村交换集市逐渐而来
墟——南方 同——义 场——四川 赶场、赶圩、赶闹子 集——北方 特点:对农村依赖性强,职能机构少、规模 不大、较稳定 没有外来因素刺激,不易发展为大中城市。
2、交通方便的地方
特别是两种不同交通方式的交叉点,为铁路 、水路 特点: 规模较大, 集中人口多 易向大中城市发展 联系范围广 进出交通方便
城市地理学
UP--330680 2009年9月14日
第二章 城市化原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基本概念 城市化的机制 城市化类型和测度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
第五节 城市化的广域推进
第五节 城市化的广域推进
一、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二、小城镇的城市化 三、地方城市的城市化 四、专业城市的城市化 五、海港城市
4、农村地区城市化的方向
(1)职能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 城市与农村的差别:农村生活分散 的形式差别。 城市生活集中 职能上与城市相同。 (2)与之有关的学说是:美国社会学者道克斯阿迪斯于 1968年提出的人类居住系统地域组织理论,主要观点① 人类居住行为五项要素 人类自身 自然学科 社会环境 职能活动 各种建筑设施
②居住系统:
房舍 近邻 街区 村落 集镇 小城市 中等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超级城市 巨大城市带 广域居住体
(3)将人类的各级居住状态组合在一起进行区域 规划 从农村居住状态起步来考虑区域整体发展 城市只作为其中的一个阶段 将农村的城市化包括在内。——职能——城市化 小结:职能的城市化 (4)该思想已使用于雅典、希腊、黎巴嫩、贝鲁 特、华盛顿特区、里约热内卢等城市的远期规 划中。
四、专业城市的城市化
专业城市:某项职能极为突出的城市 工业城市 鞍山、十堰、大型工业项目引起 中小型工业配套 工业城市就形成了 矿业城市 矿产资源决定 大同、渡口、大庆 林业 黑龙江伊春 旅游 秦皇岛 科学 日本筑波、台湾新竹、美国旧金 “硅谷”不宜过大 几万科技人员 军事 海港 矿业城市:采出矿后,就近设厂加工,矿业与工业协作 发展较快 如大同 渡口 大庆等。 又称工矿业城市 象大同这样的煤矿城市,全世界有二百多个。
(4)技术经济发展过程 区域开发程度提高 加大腹地 铁路、公路、航道改善 北海、防城港、大西南 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 特别是大西南刺激 传播信息密度加大 北海发展 (提问:桂林市的腹地) 距离中心城市越远,腹地的影响越小。这里的腹地 通常又指临近地区的农村地区。
3、农村地区城市化的中心问题
即农村地区在城市的影响下,如何向城市性 的工作和生活方式转变,这是农村地区城 市化的中心问题。
2、法、美、德、葡在19世纪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城市化在 西方国家大幅度铺开。 美国 1800 城镇人口 6.1% 城镇数目33座 1890 35.1% 1384 3、殖民掠夺和扩展 亚非拉形成一批城市,殖民国家大城市得到发展 非:金河萨 扎伊尔 内罗华 肯尼亚 东南亚:孟买、加尔各答 印度 宗主国城市: 新加坡(当时为马来西亚) 雅加达 印尼 殖民地城市:广州 上海 天津等 伦敦 纽约 巴黎等 金融中心 4、开发后的农业区域中心地 工业资源地附近 出现一大批地方性中心城市。 工业化原料:在农业区域中心 小结:古代 中世纪(中古) 近代 本世纪初进入现代
商业兴盛 典型贸易城市 水陆交通发达 泉州 威尼斯 等 14世纪 8.7万人 (3)欧洲中世纪城市历经衰亡时期 在宗教统治下,城市处于黑暗一千年的时期 直至十一世纪才结束 如罗马由近100万人口减至4万人 2、职能 商业、政治、军事、宗教、手工业 3、城市国家 封建制共和国政体 以一个城市为主,辖有周围少量农村 大量财富集中于城市,是一个政治和经济上的地域中心 佛罗伦萨 热那亚 自由城市:德意志称帝国城市,不来梅、汉堡等。 这时,北美印第安人仍过着游牧生活,村镇聚落很少。 我国:人丁兴旺,城镇多,是世界东方文明的核心。
农工联合企业 农工协作体 等 农工综合体 工业化生产体系 在一些农场普遍实行:如广西贵港西江农场 海南 (2)农业生产的企业化 改变手工操作状况,使生产工艺机械化、生产过程企业 化 使第一产业劳动具有城市第二产业的特征和效益,如工 厂化企业化养鸡、鸭、生产蔬菜等。我国在这一方面 得到一定发展。 一些大城市的郊区也是这样。 小结:
一、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我国 1993年 城镇化30% 20% (城市) 2006年 44% 30% 即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农村人均用地比城镇高 农村用地面积远远大于城市 城市只是一个个的点 农村是面 农村地区的城市化决定着整个城市化的前途。 1、农村地区的城市化 2、腹地 3、农村地区城市化的中心问题 4、农村地区城市化的方向 5、农村地区城市化的途径
第三章
第一节 第二节
世界的城市化
世界城市发展史 现代城市化
第一节
世界城市发展史
早期城市 中世纪城市 近代城市 现代城市 一、早期城市 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500年 二、中世纪的封建城市 三、近代工业城市
一、早期城市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50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