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为何残暴?曹丕残暴是因为皇位“来路不正”
【三国历史】讲述三国中最心狠手辣的父子曹操 曹丕 曹植!
【三国历史】讲述三国中最心狠手辣的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三国历史】讲述三国中最心狠手辣的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俗话说,“不毒不丈夫”。
如果一个大丈夫想要获得事业,他必须在必要时拥有非凡的手段。
在风云突变、英雄争霸、大鱼吞鱼的三国时代,他除了拥有超凡的才能和无与伦比的战斗力外,还必须有一定的铁拳手段来扮演残酷的角色,才能保住自己的生命,称霸天下。
《三国》中当之无愧的狠角色当属曹氏父子,但曹氏父子的“狠”又各有不同,不同在哪里?论“狠”父子俩谁更胜一筹?我一起来分析分析。
曹操的“无情”是为了生存大多数人对于曹操的狠毒主要从以下几个事件来评价的:首先,他因为怀疑而杀害了卢波什一家,并说了一句名言“我宁愿让世界人民让我失望,也不愿让世界人民让我失望”。
曹操因此受到世人的鄙视,这也成了他生活中的污点。
二是屠杀徐州百万人口,有的说是为了报杀父之仇,也有的说是因为城中粮食不够,还有说法是为了夺取徐州,无论哪种理由,光屠杀徐州无辜百姓,就够曹操被列为暴戾、狠毒之徒的最佳佐证了。
三是杀了人才杨秀。
对于杀害人才杨秀,一直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说是因为曹操嫉妒杨修的才华,有人说是因为杨修因为“鸡肋”事件误传了曹操的意思,曹操愤怒地杀了他。
也有人说,这是因为杨修和曹植修缮得很好,并参与了曹丕和曹植的权利纠纷。
曹操认为杨修会挑拨离间,杀了他。
四是迫害一代神医华佗,致使华佗的神作失传,关于曹操杀华佗也有两种说法,说的最多是因为华佗要开颅取疾,曹操误认为华佗要杀他,第二种说法是华佗自视医术高超要挟曹操讨要官职。
为什么作者说曹操的残忍是为了生存?让我们来分析一下这四件让世人将曹操定义为邪恶角色的事件是如何发生的。
杀吕伯奢一家时,正是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四处逃亡,并被董卓一路追杀的时候发生的,试想一下一个逃亡之人,随时都可能被杀手追杀,精神和心理一定是极度的恐慌和敏感,恰好被吕伯奢收留时,吕伯奢又磨刀霍霍,处于极度的恐慌和强烈生存欲望的曹操,因此产生了误会,而残杀了善良的吕伯奢一家,尽管曹操的行为令人发指,但从人的本性的来说,他确实是为了“生存”。
历史趣谈曹丕是怎样的皇帝?历史又是怎样评价曹丕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曹丕是怎样的皇帝?历史又是怎样评价曹丕的
导语:汉魏禅代是一场假戏,更是一场滑稽可笑的闹剧,自春秋以来,凡废主弑君者皆被称为乱臣贼子,在历史上要留下篡位的千古骂名。
所以禅让制就是
汉魏禅代是一场假戏,更是一场滑稽可笑的闹剧,自春秋以来,凡废主弑君者皆被称为乱臣贼子,在历史上要留下篡位的千古骂名。
所以禅让制就是一种最好的办法。
让汉献帝自己主动让位,自己再假惺惺地推却一番,这样篡位就成了禅让,无论是傀儡天子汉献帝还是魏王曹丕都成了尧、舜一样的圣君。
这种禅让毕竟不是真禅让,因为对于汉献帝来说,是被逼无奈的,如果不是曹家父子以武力威逼他,他不肯心甘情愿地放弃祖宗打下来的,历经四百多年的江山社稷。
曹丕处置汉献帝的手段相当高明,这并不是曹丕对汉献帝动了恻隐之心。
曹丕的这一做法还是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
曹丕代汉虽然在表面上看来获得了天下臣民的拥戴,但其实并非如此。
诸葛亮平定南中以后,举行了大规模的北伐,但诸葛亮的北伐大军还没有到达,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的官吏和百姓就纷纷响应。
其缘由,用诸葛亮的话说,就是“人心思汉”。
曹丕以禅代的形式来完成改朝换代是极其高明的谋略,他向天下人昭示,大魏的政权不是抢来的,而是汉朝皇帝让给我的。
尽管汉魏禅代是曹丕逼迫汉献帝逊位,但仍然符合中国古代的仁政精神和礼治原则。
它仅仅以汉代帝王一姓一族权力的终结,这种古代社会最小的成本,来换得政权平稳的交接。
相对于汤武革命所带来的广泛杀戮而言,流血牺牲无疑要少得多。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曹氏兄弟争权 曹丕称帝后如何收拾曹植曹彰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曹氏兄弟争权曹丕称帝后如何收拾曹植曹彰的?导语: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去世,远在邺城的曹丕接到消息,以魏国太后卞夫人的名义发布诏令,宣布在邺城登基,即王位,大赦天下。
然后,汉献帝公元220年,曹操在洛阳去世,远在邺城的曹丕接到消息,以魏国太后卞夫人的名义发布诏令,宣布在邺城登基,即王位,大赦天下。
然后,汉献帝的使者才匆匆忙忙赶到邺城,册封曹丕为汉丞相、魏王。
曹丕为何如此匆忙,甚至连汉献帝正式任命的诏令都等不及了?首先,曹丕对汉献帝根本不在乎。
在曹操时代,对汉献帝虽然多有不敬,但是在名义上,依然是尊奉献帝为天下之主。
可是曹操去世,汉献帝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曹丕接掌大位的第一天,就给汉献帝来一下马威,我先即位做了魏王再说,根本不理会汉献帝任命这个形式。
曹丕的这样一个举动,无疑成为不久之后废掉献帝,正式称帝的先声。
同时,曹丕之所以如此匆忙,还因为两个弟弟。
曹丕的身份虽然是魏国的太子,可是曹操去世比较突然,并且是远在洛阳。
而洛阳城中有谁在呢?有曹丕的三弟曹彰。
多年来曹彰一直率军在北部边境平定外地,统兵日久,对于王权多少也有些渴望。
当魏王曹操去世的消息传开的时候,曹彰正在长安。
听到风声,曹彰带领十万大军火速赶往洛阳。
到了洛阳城,城中的官员很是恐惧,怎么办呢?如果打开城门,曹彰进来乱搞怎么办?可是如果不开城门,用什么名义来阻止曹彰进入呢?当时,洛阳虽然有些兵马,可是曹彰是曹操亲儿子,在军中带兵多年,威望极高,如果曹彰果断造反,胜负存亡最后还真难料定。
幸亏洛阳城中有位大臣名叫贾逵,挺身而出。
贾逵来到城楼上,询生活常识分享。
三国演义之曹丕篡位称帝
三国演义之曹丕篡位称帝魏国建立之初,曹操以雄才大略统一北方,被尊为魏王。
然而,他的儿子曹丕,却在父亲去世后篡夺了魏国的皇位,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
他的这一行为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广泛争议与诟病。
本文将探讨曹丕篡位称帝的原因及其对三国历史的影响。
曹丕篡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曹操在世时,曹丕被封为魏王,为曹操的继承者,这使得曹丕享有了相当的权力和影响力。
其次,曹丕拥有出众的才能和政治手腕,他深谙统治艺术,善于利用权谋和政治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此外,曹丕在曹操去世后,成功争夺了魏国内部最高决策权,获得了一定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基础。
最后,曹丕还借助家族的影响力和曹操赖以建立的魏国的社会基础,使得他在篡夺皇位的过程中更加容易得到支持。
曹丕篡位对于三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首先,曹丕的行为进一步拉开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分裂局面。
他的篡位使得曹魏与孙吴、刘备领导的蜀汉形成了鲜明的对抗关系,三国之间的战争愈发激烈。
其次,曹丕为自己建立的魏国制定了一系列严密的统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为魏国的稳定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然而,曹丕也因为篡位背叛了自己的父亲曹操的遗志,被许多后世人所诟病。
再次,曹丕篡位的行为以及魏国后续的统治导致了社会的不稳定和内乱,为后来的政权更迭埋下了伏笔。
综上所述,曹丕在父亲曹操去世后篡夺魏国皇位,自称皇帝,改国号为魏。
他的这一行为对于当时社会产生了广泛的争议与诟病。
曹丕的篡位行为拉开了三国时期政治分裂的局面,对于整个三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曹丕篡魏魏国的兴亡之道
曹丕篡魏魏国的兴亡之道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是三国时期曹操的长子、魏国的第二位皇帝。
他在位期间,成功篡夺了父亲曹操建立的魏国,并将其改为魏朝。
曹丕的篡位之举对魏国的兴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政治、军事和文化三个方面来探讨曹丕篡魏魏国的兴亡之道。
一、政治上的兴亡之道曹丕篡位魏国的过程中,他利用了政治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并削弱了竞争对手。
首先,他采用了明确的继承制度,宣布自己为曹操的正统继承者,获得了大部分权力的支持。
其次,他积极利用官僚体系,任用信任他的幕僚和官员,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
同时,他也对反对派进行了打压和清洗,以消除内外在政治上的威胁。
然而,曹丕的政治手段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他过度依赖官僚体系,导致政治腐败和官员懈怠,给国家带来隐患。
此外,曹丕过分强调皇权,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导致了一系列与民众利益不符的政策,进一步削弱了国家的实力和民众的支持。
二、军事上的兴亡之道在军事方面,曹丕采取了多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首先,他继承了曹操的军事体系,保持了魏国的强大军事实力,并通过对外战争来扩张领土,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地位和曹丕的统治。
其次,曹丕注重军事改革和军事训练,提升了士兵的战斗力和军事组织的效率。
然而,曹丕在军事上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他将大量资源投入对外战争,导致国内经济困难和民众的不满。
同时,他忽视了内部军队的建设,使得内忧外患的局势逐渐加剧,为后来的乱世埋下了隐患。
三、文化上的兴亡之道曹丕在文化方面也有一系列的举措,他致力于推广文学艺术,扩大了魏国的文化影响力。
他亲自撰写了《典论》、《建安七子文》等文学作品,并且提倡文人墨客,打造了一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然而,曹丕过于追求个人的文化成就,忽视了国家的实际需要。
他倾向于提拔自己喜爱的文人,忽视了其他文化领域的发展,导致了文化生态的不平衡。
此外,他过分崇尚奢华和享乐,耗费了大量国家资源,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最终对国家的兴衰产生了不利影响。
历史趣谈:三国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为何被母亲骂猪狗不如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三国魏国的开国皇帝曹丕为何被母亲骂猪狗不如导语:曹丕,三国时期魏朝的开国皇帝,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
曹丕,三国时期魏朝的开国皇帝,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
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设置。
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
按理说通晓诗词歌赋之人其人品应该是杠杠的啊,但是为何被其母骂不如猪狗?这里又有缘由,曹丕到底做了什么才会被其母骂成这样,请跟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曹丕被其母骂不如猪狗的缘由:曹操死后曹丕接收其所有妻妾历史上有许多皇帝自己作恶多端,总还想把子女培养成人。
例如草莽英雄朱元璋就很注意对太子和皇太孙的培养。
曹操自己不讲道德,只要权术。
有时候竟然直接拉子女来作残酷斗争的工具,只要自己用得顺手,完全不为子女的前途着想。
曹操一共有多少女儿,史无明文,难以详考。
我们只知道在公元213年秋,他一次就把三个女儿--曹宪、曹节、曹华--送给汉献帝做贵嫔(高级小老婆)。
不久,他谋杀皇子二人及其母伏皇后,就逼着汉献帝立曹节为皇后,自己当上了皇帝的老丈人。
他的一些阴谋,曹节是必然参与了的。
《世说》:“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曰:‘五官中郎将(指曹丕)已将去。
’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指甄氏)。
’”原来曹操父子两人争风吃醋,曹操对其子先下手为强的做法十分不满。
试看:军无纪律,上梁不正下梁歪,父子争夺一个女人,这还有什么伦理道德之可言。
生活常识分享。
曹丕篡汉文言文翻译
昔汉室衰微,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曹操崛起于乱世,以雄才大略,平定中原,成为一代枭雄。
曹丕,字子桓,曹操之子,自幼聪颖,才识过人,深得曹操宠爱。
曹操临终前,将曹丕托付于诸葛亮,希望他能辅佐曹丕,共同治理国家。
曹操病逝后,曹丕继位,是为魏文帝。
然而,曹丕野心勃勃,欲篡汉自立。
他深知,篡汉之事非同小可,若不除掉阻碍,难以成事。
于是,曹丕开始密谋篡汉。
首先,曹丕收买汉献帝身边的宦官,使其在皇帝面前说曹操的坏话,离间曹操与汉献帝的关系。
接着,曹丕利用手中的权力,打压异己,排除异己势力。
他提拔亲信,安置亲信于要职,以确保自己的地位稳固。
与此同时,曹丕暗中派遣使者,游说各方势力,争取支持。
他承诺,若能篡汉成功,将分封土地,给予丰厚赏赐。
于是,不少地方势力纷纷响应,表示愿意支持曹丕篡汉。
然而,曹丕篡汉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汉献帝身边的忠臣们,如荀彧、贾诩等人,对曹丕篡汉之事坚决反对。
他们力挽狂澜,试图阻止曹丕篡汉。
然而,曹丕势力庞大,荀彧、贾诩等人难以抵挡。
终于,在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篡汉成功。
他迫使汉献帝禅让,自己登基称帝,国号魏,年号黄初。
汉献帝被迫退位,成为魏国的傀儡皇帝。
这场篡汉之变,史称“黄初之变”。
曹丕篡汉后,为了巩固政权,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重用贤能,选拔人才,以充实自己的势力。
其次,他整顿朝纲,严惩贪污腐败,以树立自己的威信。
此外,他还推行一系列改革,使国家逐渐走向繁荣。
然而,曹丕篡汉之举,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他们认为,曹丕背叛了汉室,是国家的罪人。
在这场篡汉之变中,无数忠臣良将被迫害,国家陷入了动荡。
总之,曹丕篡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变革。
这场变革,既展现了曹丕的雄才大略,也暴露了其野心勃勃的一面。
尽管曹丕篡汉后,国家逐渐走向繁荣,但他篡汉之举,却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后世子孙,应以此为鉴,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曹操 曹植 曹丕-曹丕曹植相煎何太急的故事
曹操曹植曹丕|曹丕曹植相煎何太急的故事曹丕曹植相煎何太急的典故同父异母的曹丕与曹植,为了获得曹操的认同,互相竞争,因此失去了兄弟之间的血脉亲情。
他们各自聚集了文人谋士,为自己谋划策略,为争取曹操去世后的继承权而彼此斗争。
两人个性不同各有优劣。
在文学造诣上,曹操气魄昂然,曹丕却文风婉约,字里行间始终带有一丝公子哥作派,曹植则文采过人,字词透露着壮志报国的傲骨。
文才上曹丕始终比曹植略差一点。
建安十五年,曹操带领子臣们游玩铜雀台。
心情一高兴叫曹丕曹植各自写文助兴,曹植文思敏捷,挥笔而就,所写之文为臣子里最优秀的。
曹操很是为之骄傲,想好好栽培曹植,希望他除了能写诗作赋之外还能具备治国才能。
因此曹植被封为平原侯,赐予招纳人才的资格。
曹丕则被任命为五官中郎将,虽然没有被封爵位,可是却因此进入朝政,由此积累了治理国家的经验。
杨修、丁仪是曹植的拥护者。
然而曹植等人始终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不善权谋,没有到达政治家的高度。
曹植在为人处世方面任性为之,不加约束。
接待邯郸淳时竟然顾着梳洗,轻慢他,乘公车又不守规定,只为好奇,故意从禁令的司马门出宫,行天子礼,虽然是无意为之却仍然胆大妄为。
曹操因此大怒,斩杀公车使,对曹植也心存不满。
曹植团队中的杨修也恃才傲物,作风得罪曹操。
在这场夺位之争中,暴露了曹植不善权术的性格缺点,说明他不具备政治家的能力。
曹丕颇有心计权谋,得到了贾诩,司马懿和吴质的支持。
自身性格又善于矫饰;为了权力能够隐忍而不择手段。
曹丕处心积虑,最终得到了曹操的继承权。
曹操去世后,曹丕心狠手辣,意欲杀害曹植,当面逼迫曹植七步之内作诗,否则处死。
所幸曹植聪颖,立马就写下一首暗讽曹丕残害手足的诗歌: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就是历史上流传的著名的相煎何太急的故事。
关于曹丕托孤的故事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丕因为出兵攻打吴国而兵败,回来之后一病不起,曹丕感觉自己时日无多,因此就想在自己临死之前安排好后事,这些后事中最重要的就是安排国家的接班人。
曹魏政权短命?曹丕的这一政策历来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键入文字]
曹魏政权短命?曹丕的这一政策历来被认为是罪魁祸首
曹丕登基为帝后,为了迫害昔年与自己争嗣的曹植,便令他与七步之内作诗一首,不成则杀之。
结果曹植应声即咏出一首《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听后大感惭愧。
这段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大抵属于后人的杜撰。
因为如果曹丕真要致曹植于死地,根本用不着自己出手,只要一个眼神,手下有的是会办事的人,根本不用使如故事里那般低劣的手段。
▶曹丕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
然而,故事都不是凭空而来的,“七步诗”一事虽然并不存在,但其暗含的主题却是真实的,更是广为人知的,那便是曹丕对曹植的刻意迫害,其情形如他自己所言“此徒圈牢之养物”。
后人由于同情大才子曹植的遭遇,因而杜撰出这样一个故事。
但其实,曹丕的打压,不仅仅是针对曹植一人,而是面向全体的曹氏宗室,其目的也并非一些人所认为的挟私报复。
苛刻的宗室政策
曹丕对宗室的打压,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其一,实行“虚封”
周代及西汉初年实行的分封,诸侯王拥有对所辖领地充分的治理权,包括官员的任免、财政税收、领兵作战等等权力,这样的分封可称之为“实封”。
然而曹丕所封的各诸侯王,只空有爵位的名号,而无实际的权力。
封国内的属官全部由朝廷任命,诸侯王基本无法参与封国的治理。
至于领兵权,更只能是想想了。
封国内确实有军队,但大都是老弱残兵,规模也不过百余号。
这样的军队最多能够保护
1。
魏国建立者曹丕心胸狭窄弑兄乱伦是真的吗
魏国建立者曹丕心胸狭窄弑兄乱伦是真的吗本文导读:图片来源于网络曹丕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还是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他的文学功底非常深厚,在八岁的时候就能做出整篇的文章。
他所著的《典论·论文》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文学批评理论专著,至今仍广为流传。
作为诗人,他擅用乐府题材,讲究音律美,诗歌内容细腻,代表作为《燕歌行》。
文学造诣的深厚与曹氏家族的教育有着深厚的联系,曹丕与曹操、曹植合称“三曹”,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奇怪的是曹丕在后世的流传度上并不广泛,美名欠佳。
大抵是是因为曹丕与曹植的皇位之争和曹丕的风流好色。
曹操原本属意的太子人选为曹植,但是曹丕在心性上比曹植成熟,依靠前朝大臣和后宫力量取曹植而代之,登基后不顾兄弟亲情欲除之而后快,落下了一个心胸狭窄妒忌贤能的名声。
而说曹丕风流,野史记载,曹操归天后,曹丕不顾道德伦理将父亲的整个后宫揽入怀中。
曹丕在历史上是一个有着诸多争议的人物,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在政治、经济、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
曹操为什么选曹丕曹操一生共有25位儿子,曹操最满意的儿子有5位,分别是曹昂、曹丕、曹彰、曹冲和曹植。
图片来源于网络曹昂是曹操和刘夫人所生的长子,曹昂勇猛好战,深得曹操的欢心,但是曹昂在宛平之战中,不幸战死了。
曹冲是东汉末年的小神童,才智都很卓越,曹操早有打算让曹冲作为他的继承者,但是曹冲13岁就早逝了,这让曹操非常伤心。
曹操便要从曹彰、曹丕和曹植三兄弟中选取一位作为继承者。
他们三人都是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和成就,和父亲曹操被成为“三曹”,足以见之两兄弟在文学方面杰出的建树。
而曹彰在作战方面又有很高的天分,到底选谁作为继承者,这让曹操很是费心。
曹丕为人沉稳,从小便跟着曹操南征北战,在战场上得到了很好的学习,熟读军事兵法,除此之外,曹丕擅长骑射,曹操从小就培养曹丕的作战精神。
曹彰在军事上也不亚于哥哥曹丕,但是在政治方面却没有曹丕想的周全。
曹丕篡位权谋与继承的斗争
曹丕篡位权谋与继承的斗争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是东汉末年魏国(后称曹魏)的第二代皇帝,为魏武帝曹操之子。
曹丕篡位的过程充满了权谋与继承的斗争。
本文将从曹丕的政治手段、政治合法性以及继位传承的角度来探讨曹丕篡位的过程及其影响。
一、曹丕的政治手段曹丕作为魏武帝曹操的长子,他在父亲掌权期间就开始积极参与政治事务。
曹操死后,曹丕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来确保自己能够继位。
首先,曹丕利用了自己身为曹操长子的地位,争取到了部分重要官员的支持。
他借助这些重要官员的声望和影响力,逐渐掌握了魏国政权。
其次,曹丕还采取了狡猾的宣传手段,通过歪曲事实、编造故事来抬高自己的声望。
他将自己描述为英明神武的统治者,淡化了自己篡位的过程,以此来争取民众的支持和认同。
此外,曹丕还通过严密的控制和监视手段,限制了其他潜在竞争者对权力的争夺。
他剥夺了曹操其他子女的权力,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来清除潜在的政治对手,确保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受挑战。
二、曹丕篡位的政治合法性曹丕篡位的过程在政治合法性上存在争议。
毕竟,曹丕并非被早期的魏武帝曹操直接认定为继承人,而是在曹操去世后争夺权位并最终成功。
曹丕利用了自己在曹操统治时期的地位和影响力,以及一系列的政治手段来确保自己的继位。
他通过掌握政权、宣传手段以及清除潜在对手等方式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
然而,从传统的继承观念来看,曹丕的继位并不符合正统的继承原则。
一般来说,继承者应该是长子或者由君主事先指定的合法继承者。
曹丕的继位并未经过曹操明确的认可,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手段争夺来的。
因此,在政治合法性的角度上,曹丕的继位存在一定的争议,有人称其为篡位者,有人则认为他是成功的政治家。
三、继位传承的斗争与影响曹丕的继位传承过程不仅仅是一场篡位斗争,也是魏国政治格局变动的开始。
曹丕的继位成功,使得曹魏成为东汉末年乱世的一个重要势力。
曹丕继位后,对于曹魏的政权稳固和国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国历史】曹丕为何残暴曹丕残暴是因为皇位“来路不正”
【三国历史】曹丕为何残暴曹丕残暴是因为皇位“来路不正”【三国历史】曹丕为何残暴?曹丕残暴是因为皇位“来路不正”在《三国演义》中,曹丕的皇位来得最容易。
这一点,与当年临危受命的孙权还不是一回事。
通常情况下,凡是官位比起难的人,智商和情商大都不是很杰出。
很显著,论文韬武略,曹丕较之乃父相去甚远;而要波谱暴虐去,却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成了曹操的接班人。
梦想成真,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自己的兄弟下手。
为扫清障碍,曹丕先用计将率兵而来的“愣头青”曹彰臣服,接下来就将矛头指向了与自己有一拼的曹植。
曹彰有勇无谋好糊弄,曹植文采飞扬,一直是曹丕潜在的威胁。
将曹彰打发走后,曹丕立即下令许褚带虎卫军将曹植捉拿堂前。
看这架势,分明是想置曹植于死地。
危急关头,母亲卞氏从中拦阻,苦苦哀求。
这一来,搞得曹丕左右为难。
最后遵从华歆建议,使曹植七步成诗,否则格杀勿论。
赔得曹植出口成章,才使曹丕颤抖了恻隐之心放走一马。
换言之,曹丕对亲兄弟尚且如此,看待别人除了什么下没法手的呢?果然,曹丕稳下心神后,接着就想废掉汉献帝,自己做皇帝。
想曹操征战一生,挟天子以令诸侯,至死都没有越过雷池一步。
而曹丕刚刚即位不久,就想取而代之,与曹操生前的遮遮掩掩相比,更多了一些放肆,多了一些无所顾忌。
汉献帝虽然窝囊,但要轻易废掉,还是免不了留下篡汉的骂名。
但曹丕就是曹丕,既然颤抖了这个心思,自然就存有化解的办法。
心里想要当皇帝,自己就是不说道出口。
最后在手下那些爪牙的一再表明和胁迫下,汉献帝终于以“禅位”的名义让给了皇位。
皇帝变为了山阳公,到底还是遇害了性命。
先废为后杀死,曹丕之狠毒可见一斑。
曹丕是个性格怎样的人 政治家曹丕有哪些技能
[键入文字]曹丕是个性格怎样的人政治家曹丕有哪些技能曹丕年少时能文能武,长大后逐渐开始卷入权位之争,暴虐残忍的性格逐一显露。
历史评论曹丕击败曹植夺得世子之位,完全是因为曹丕虚伪的性格。
当上皇帝后,残忍残害同仁宗族,杀害结发妻子,重女色,无情义。
曹丕得新宠郭氏后竟然赐死妻子,令妻子甄宓惨死。
曹丕心胸小气,睚眦必报。
曹丕可以废掉于禁职位,可以取于禁性命,却故意要凌辱他,没有君主的气度。
曾经有恩于曹操,曹操一直厚待的曹洪,就因为曹丕当太子的时候没有同意借钱给他,财产全部被曹丕没收,还差点性命不保。
曹丕刻薄寡恩,但另一方面他却也是恩怨非常分明。
只要是真心实意顺服曹丕的,曹丕都是真诚待之,恩宠备至。
孟达的行为一是没有救蜀国大将关羽,一是在蜀国危难的时候又投降了刚当魏王的曹丕,而且又当曹军向导从刘备手里夺得了上庸等三郡。
曹丕为始终都交给了孟达管理上庸等地;曹丕逼汉帝献位后,并没有杀害,而是善待刘协;曹丕知道贾诩名声不好也知道其谋变能力,但仍然委以重任回报当初扶植上位的功劳。
对发小儿曹休、曹真、夏侯尚更是恩宠备至。
尤对夏侯尚非常信任,不仅给他特权不需要遵守那些规则,而且夏侯尚陷入感情纠缠的时候还用心拯救出夏侯尚,显示出了曹丕难得的对朋友的真情。
对太子四友陈群、司马懿、吴质、朱铄:对陈群的观点都很认同,提出的改革也是直接采用。
每次出征时都让司马懿全权留守,将禁卫军交给朱烁。
饱受争议,树敌太多的吴质,反而得到庇护,担任河北军队统领。
曹丕的恩怨划分鲜明,并没有被人们认同,和其他君主相比,反而是宽容大度,惟修有德为世人称颂。
对于滥用权力,纵欲私刑,心胸狭隘的性格,必然成为被后人评1。
曹丕废汉称帝的典故讲了什么
曹丕废汉称帝的典故讲了什么孙权杀了关羽后,怕刘备来报复,干脆与曹操修好,劝他早点当皇帝。
曹操一直把汉献帝控制在手中,要废掉他让自己做皇帝还不容易?但他考虑到汉朝有个正统的名义,自己把皇位夺过来有人会心中不服,所以宁肯自己不当皇帝,如果将来条件成熟,就让儿子当皇帝,自己只称魏王。
魏王曹操有二十几个儿子,他最宠爱的是曹丕和曹植两个,他想在他们中间选一个立为太子。
曹丕从小在军营中长大,跟着父亲南征北战,十岁不到就已经会骑马射箭,并且在父亲的影响下,对于诸子百家、古今经传也有较深的研究。
曹植小时候就聪明过人,才华横溢,长大后精通文学,是当时有名的诗人。
曹操在立谁为太子这个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
他打心底里喜欢才华出众、激情澎湃的曹植,他曾经多次当面试探过曹植是否真有才华,结果曹植都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
曹操就准备将曹植立为太子,但是不少大臣反对说:“自古以来,王位理应传给长子,若传给次子的话将会引起朝中混乱不安。
”曹操听了,觉得也有道理,就暂时把这事搁了下来。
曹丕虽然文才也不错,但无论是才气还是名气都比不上曹植,因此他一直对曹植嫉妒在心,尤其是听说父王有立曹植为太子的念头之后,更是想尽办法在父王面前贬低曹植,抬高自己。
他利用曹植爱喝酒的弱点,背地里做手脚,让曹植误了带兵出征的大事,从而使曹操对曹植产生了不满;他还在曹操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忠厚仁爱,处处讨曹操欢心。
渐渐地,曹操就觉得曹植虽有才华,但不及曹丕宽厚仁慈,再加上一些大臣受曹丕的指使,在曹操面前替他说好话,因此,曹操就立了曹丕为太子。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做了魏王和丞相,掌管大权。
但是,曹丕心里还是害怕曹植会跟自己争夺王位,处心积虑找了个借口把曹植抓了起来,向他兴师问罪。
曹丕的母亲卞太后不愿看到兄弟残杀,赶紧替曹植求情。
曹丕无法违抗母命,就另想办法刁难曹植。
曹植知道曹丕一向对自己有敌意,现在曹丕继承了王位,更不知会出什么花招来整治自己。
因此他被带进宫后,始终低着头,一语不发,心里七上八下的。
杂说:曹操曹丕,天壤之别的气量
杂说:曹操曹丕,天壤之别的气量曹丕虽然在曹操膝下生活了三十多年,耳濡目染,教诲良多,受益匪浅。
然而曹操播下了龙种,生出的却是跳蚤,曹丕在待人接物上,较之其父相去殊远。
说具体点,曹丕气量,相比于其父,可谓一个在地下,一个在天上。
对于昔日的敌人张济是董卓部将,董卓一死,张济割据南阳自成局面,成为不受朝廷约束、祸害一方的军阀。
张济死,张绣侄继叔业,依然在南阳割据自立。
公元196年,曹操率大军一举攻下南阳郡穰县(今河南邓州)张绣老巢,并活捉敌酋张绣。
按理说,南阳问题已经得到彻底解决,可以高枕无忧了。
只是因为曹操的一时荒唐,竟然将张济妻子,亦即张绣婶子找过来做了三陪,在张绣来看,那个女人你不能找,偏要找我婶娘,打我的脸!恼羞成怒的张绣降而复叛,率军进攻曹操中军。
事出猝然,曹军不敌,撤退中损失惨重,以至曹操长子曹昂、侄儿曹安民、爱将典韦均死于此役。
这一仗曹操不仅损失惨重,更重要的是,使曹操丢尽了脸面——为了一时荒唐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这让他难以面对全军上下。
之后曹操还曾率领大军进攻南阳,又被张绣打败了。
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张绣听从贾诩意见,再一次向曹操投降。
见到前来投降的张绣,曹操亲切地拉着他的手进入宴会,为儿子迎娶张绣女儿做妻子,加封张绣为扬威将军。
受到礼遇的张绣,在官渡之战和追击袁谭中立功最多,赏赐给张绣的采邑之地有两千多户。
当时由于战乱灾荒,人口锐减,十仅存一,曹操帐下诸位将领的采邑之地,莫有超过一千户的,而张绣就有两千户之多!曹操死后,曹丕逼宫后自称皇帝,张绣为固好与皇帝关系,屡次请曹丕赴宴,曹丕怒骂道:“您杀我兄长,今日还敢挺着一张脸招摇过市?况乎请我去吃饭!”张绣听到这样的谴责,自知不能见容于曹丕,惶惶不安中只好自杀。
杀子之仇与杀兄之恨相比较,前者直接而后者间接;当年仇恨与二十五年后仇恨相比较,前者难以释怀而后者早已经淡化;再而言之,曹昂一死,应该是曹操痛彻骨髓而曹丕在心中暗喜,毕竟减少了争夺接班人的有力对手。
曹丕在位期间正值壮年 为何就驾崩了呢
曹丕在位期间正值壮年为何就驾崩了呢本文导读:纵观历史,开国皇帝一般寿命都非常长。
如果开国皇帝寿命很短的话,国家政权就会不稳,很容易发生篡位改国号的情况。
魏文帝曹丕就是一个例子,曹丕在位仅7年,40岁就驾崩了。
曹丕驾崩后,国内政权非常不稳,下一任皇帝年龄较小,就给了司马家族篡权的机会。
根据历史记载,曹丕是曹操的次子,而曹操的长子曹昂死于战乱。
按照古代王位的继承方式,曹丕是最有可能当上皇帝的。
然而,事实上,曹丕不受曹操重视。
当时,曹操最满意的继承人是曹冲,可惜曹冲英年早逝,13岁就夭折了。
后来,曹丕也表示过如果曹冲还活着,太子就不是我了。
曹冲死后,能跟曹丕竞争的就只有曹植了。
两人身边各自聚拢了许多谋士,开始了争位之路。
曹植才华横溢,与曹丕相比,更受曹操喜欢,而曹丕备受冷落。
最终曹植因为醉酒擅闯天子才能走的司马门,引曹操厌弃。
曹操一直没有决定继承人的人选,最终听从了谋士贾诩的建议,立曹丕为太子。
可以说,曹丕从争位到成为太子,一直处于比较压抑的状态。
那么,为什么曹丕在位仅七年,壮年时期就驾崩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有三点:第一:这与他的身体状况有关。
曹丕称帝后,一心想完成曹操的愿望,实现大一统。
曹丕曾两次讨伐东吴,但都失败而归。
曹操继即位期间,曾经和曹操一起打天下的得力干将纷纷病逝,曹丕已无人可用。
在这种情况下,曹丕的身体状态自然不好。
再加上夺嫡期间,曹丕不受曹操喜欢,一直非常压抑,身体状况已经非常糟糕。
第二:就是曹丕曾经受过一次风寒,风寒过后,曹丕就一病不起。
第三:”就是美色,曹丕即位后,大肆网罗美人,充盈后宫,本来身体就很差,日夜操劳就更差了。
可以说,如果曹丕在位时间长一点,魏国的时局肯定会非常稳定,也就不会出现司马懿擅权,司马家族篡权了。
魏文帝曹丕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分析和人格解读
魏文帝曹丕的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分析和人格解读(高宇西南大学心理学院2011级应用心理班重庆40075)摘要:对于魏文帝曹丕的功绩和人品,许多人的看法不尽相同,有人说称赞他的文治武功,有人批他的多疑软弱。
虽然这些评价或多或少都带有一些个人的偏见,但还是有人公正客观地对他做了评价,比如明朝末年复社领袖张溥在《魏文帝集题辞》中的评论。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了曹丕的人物性格,认为他的诸多行为都和他性格中的软弱抑郁和缺乏安全感有极大关系。
诸多矛盾的心理都集中在了曹丕身上,这些内在的矛盾是他生命中焦虑和痛苦的根源。
而且这些心理在他的词赋中有所体现。
关键词:曹丕;性格;行为;矛盾古今帝王,凡是揭竿起义、白手起家的,必定都具有高超的领导才能和非凡的人格魅力,他们是中国古代精英的缩影,他们的子子孙孙,因此掌握了国家权力,无条件地在祖宗打下的疆土上作威作福。
他们是权力的中心,却不一定是智慧的中心,昏庸无道,骄奢淫逸者比比皆是。
中国有句话叫“富不过三代”,皇位的传递上便充分地体现了这句话的含义。
培养接班人是历代帝王及当地成功企业家的头等难题。
他们本身处于金字塔的顶端,发号施令就是家常便饭,看到懦弱无能的子孙自然气不打一处来,“怎么生出你这个不肖子?”不肖子孙中的“肖”是像的意思,用它来形容败家子的时候就等同于说:“你这副熊样怎么跟你老爹比?”是没法比。
金戈铁马、逐鹿天下,统领千军万马纵横南北的是开国之君,生下来就荣华富贵,颐指气使的是王子皇孙。
没有沙场的磨练,更没有经历过生死之间的抉择,有的只是宫内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生活,在争权夺利,暗无天日的世界中成长,注定营养不良,怎么跟老祖宗比?曹操乃乱世枭雄,治世能臣,虎父无犬子,曹植和曹丕就是最突出的两只小老虎,虽然同是老虎,可曹操过于庞大的身躯,还是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投下了庞大的阴影。
受其影响最深的,不是才高八斗的曹植,而是文帝曹丕。
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曹魏的开国皇帝,他继承父亲的魏王封号与丞相的大权,最终迫使东汉王朝的末代皇帝禅让,取而代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曹丕为何残暴?曹丕残暴是因为皇位“来路不正”
在《三国演义》中,曹丕的皇位来得最容易。
这一点,与当年临危受命的孙权还不是一回事。
通常情况下,凡是官位来得容易的人,智商和情商大都不是很优秀。
很明显,论文韬武略,曹丕较之乃父相去甚远;而要论起残暴来,却比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操死后,曹丕顺理成章成了曹操的接班人。
梦想成真,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从自己的兄弟下手。
为扫清障碍,曹丕先用计将率兵而来的“愣头青”曹彰臣服,接下来就将矛头指向了与自己有一拼的曹植。
曹彰有勇无谋好糊弄,曹植文采飞扬,一直是曹丕潜在的威胁。
将曹彰打发走后,曹丕立即下令许褚带虎卫军将曹植捉拿堂前。
看这架势,分明是想置曹植于死地。
危急关头,母亲卞氏从中阻拦,苦苦哀求。
这一来,搞得曹丕左右为难。
最后听从华歆建议,让曹植七步成诗,否则格杀勿论。
亏得曹植出口成章,才让曹丕动了恻隐之心放过一马。
试想,曹丕对亲兄弟尚且如此,对待别人还有什么下不了手的呢? 果然,曹丕稳下心神后,接着就想废掉汉献帝,自己做皇帝。
想曹操征战一生,挟天子以令诸侯,至死都没有越过雷池一步。
而曹丕刚刚即位不久,就想取而代之,与曹操生前的遮遮掩掩相比,更多了一些放肆,多了一些无所顾忌。
汉献帝虽然窝囊,但要轻易废掉,还是免不了留下篡汉的骂名。
但曹丕就是曹丕,既然动了这个心思,自然就有解决的办法。
心里想当皇帝,自己就是不说出口。
最后在手下那些爪牙的一再暗示和威逼下,汉献帝终于以“禅让”的名义让出了皇位。
皇帝变成了山阳公,到底还是被害了性命。
先废后杀,曹丕之狠毒可见一斑。
与其说曹丕逼兄弟、弑君王是政治上的需要,而对甄夫人表现出的冷漠无情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想那甄夫人,最早嫁给袁绍之子袁熙为妻,因为官渡之战失败,被曹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