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开启三国之世的才子皇帝提起曹丕,大家可能第一印象就是他逼迫自己的弟弟曹植,使曹植不得不七步成诗以求活命(然而仅记载于世说新语,基本肯定是伪作),还有就是篡汉自立,以及和甄宓郭女王的三角恋。另外其他还有不少野史小说把害死曹昂、害死曹冲、害死曹彰的锅让他背。(这些是野史段子,不见于正史)。所以曹丕一直都属于知名度高、路人好感度低的皇帝,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大多以偏反派的配角形象出现。那曹丕到底是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是怎么评价他的。《三国志》中陈寿是这样评价曹丕的:“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陈寿认为啊,魏文帝这个人,天资聪颖,文采不凡,下笔成章,博闻强记,才艺双全,就是气度不大,要是再具备博大的气度,修养公平的德行,追求远大的抱负,心存弘伟的道义,那么与古代的贤君相比,也差不多了。也就是说陈寿是肯定文帝的文采的,但对于魏文帝政治上的作为是持否定态度的,基本算是说他政治上一事无成。而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才略》一篇中说:“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面减才,思王以势窘而益价,未为笃论也。”这就是拿曹丕跟曹植做对比了,刘勰说魏文帝曹丕的文才,旺盛而清丽,过去的评论贬低他,认为比曹植相差千里。但曹植是文思敏捷而才气俊秀,诗歌华丽而章表卓越;曹丕则思考周详而才力迟缓,因此他的名声不大。可是曹丕的乐府诗清新激越,《典论·论文》辩明扼要:注意到他们各有长短,也就可以做正确的评价了。但世俗之情对人的或抑或扬,往往是随声附和,于是使曹丕因身为帝王而降低了文才,曹植因处境困难而增加其价值,这并不是准确的论断。此论,带有为曹丕“平反”的意味,认为世人低估了魏文帝的才华,曹丕做了皇帝,而曹植怀才不遇,出于

同情弱者的心态,人们往往褒曹植抑曹丕。

不管是陈寿还是刘勰,亦或是其他人对曹丕的评价,都肯定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但我们要知道曹丕他首先是一位皇帝,其次才是一位文人,所以我们先从政治的角度谈谈他,说一下作为政治家的曹丕。

曹丕在即位魏王之初,便出台两项新政:第一项就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同时又宣布: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第二项新政是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在文化上,曹丕他重视礼教文乐,禁止“非祀之祭,巫祝之言”,修正被战乱毁坏的孔子家庙,回复以前的制度规模。在各地大兴儒学,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在短时期内使封建正统文化得以复兴下令除禁轻税,说关口渡口是用来便于商旅j通行的,池水林木是为了防御灾害的。设置禁令,家中税收,于百姓不利,于国家不利。这对战乱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减轻人民负担,促进贸易,发展经济,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他还下令殡葬死亡将士,禁诽谤,禁复私仇,议轻刑,以收拾散乱的民心,使北方地区出现多年不见的安定和平。

此外,曹丕在位时,还假借征吴之名,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汉末以来,青、徐一带存在着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割据势力,他们虽归顺曹操,却拥有独立的地盘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对他们采取羁縻政策。曹操刚死,在洛阳的青、徐兵就发生骚动,曹丕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稳住了他们,控制了局面;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以孙权不纳质子为由,三路伐吴,借机剥夺了臧霸的兵权;黄初五年、六年(224年、225年),曹丕两次亲自督师伐吴,均止步于广陵,未与吴军交锋,却平息了利城兵变,彻底解决了青、徐的隐患。因此后世推测,曹丕亲征的真实目的不是伐吴,而是以此为幌子

不声不响地平定青、徐割据势力,充分表现出他作为政治家的小心谨慎又不失坚决果断的素质。史学家田余庆评价说:“曹丕在广陵之役中最终解决了青徐豪霸割据一方的问题,增进了魏国的稳定,巩固了北方的统一,可以说是他在位七年中的一件可以称说而又被人们忽略了的政治大事……广陵之役解决了青徐问题,使东方归于一统,魏国国势更加强大起来”。

从政治家这个角度,曹丕和大多数政治人物并无什么差距,他的文治武功在所有皇帝中只能算是中上水平。但从第二个角度则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作为建安时期文学家的曹丕。我们可以完全不假思索地说,三曹的文学地位还要比他们的政治地位重要得多得多。

就先说《燕歌行》吧,这也是《大学国文》里的选文,这是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诗。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第一”都可以说是具有极大开拓性的,是具有一定划时代意义的。言志转向抒情,也就是诗变成了真正的诗,为自己的独特感情而写的诗,内容拓宽了,形式也随之拓宽是必然之事,开始做这件事的是曹丕。而他另一篇杂言体的诗《大墙上嵩行》,更是后世无数长篇歌行的师承。如果说《燕歌行》对诗歌的拓宽表现在字数方面,那么这首诗的开拓则更加大胆,他几乎是在宣示人们:诗就是诗,即使写成散文的形式,它也一样是诗,诗有诗的语言,有诗独特的身份。王夫之评价这首诗时说:“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看到这两个璀璨的名字,我们或可一窥该诗的影响力。

曹丕的另一巨作《典论·论文》更是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虽然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它的大部分。从现在传世的章节来看,除了对文学的空前重视,它同样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及功业追求。无论如何,文学自觉性的旗帜在这里高高升起,无论是为天下,还是为自己,至少它们已经能在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再是雕虫小技。

“载主而征,救民涂炭。彼此一时,唯天所赞。我独何人,能不靖乱。”我想,曹丕始终是一位才子,他内心充满着建安精神——对价值与功业的追求,所以他成为当上皇帝的才子。

曹丕《燕歌行》原文+赏析

曹丕《燕歌行》原文+赏析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 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 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 尔独何辜限河梁? 【注释】 ①本篇属《相和歌辞·平调曲》。燕是北方边地,征戍不绝,所以《燕歌行》多半写离别。 ②摇落:凋残。 ③鹄:天鹅。 ④慊慊:空虚之感。淹留:久留。上句是设想对方必然思归,本句是因其不归而生疑问。 ⑤清商:乐名。清商音节短促,所以下句说“短歌微吟不能长”。 ⑥夜未央:夜已深而未尽的时候。古人用观察星象的方法测定时间,这所描写的景色是初秋的夜间,牛郎星、织女星在银河两旁,初秋傍晚时正见于天顶,这时银河应该西南指,现在说“星汉西流”,就是银河转向西,表示夜已很深了。 ⑦尔:指牵牛、织女。河梁:河上的桥。传说牵牛和织女隔着天

河,只能在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乌鹊为他们搭桥。 【译文】 秋风萧瑟,天气清冷,草木凋落,白露凝霜。 燕群辞归,天鹅南飞。思念出外远游的良人啊,我肝肠寸断。 思虑冲冲,怀念故乡。君为何故,淹留他方。 贱妾孤零零的空守闺房,忧愁的时候思念君子啊,我不能忘怀。不知不觉中珠泪下落,打湿了我的衣裳。 拿过古琴,拨弄琴弦却发出丝丝哀怨。短歌轻吟,似续还断。 那皎洁的月光啊照着我的空床,星河沉沉向西流,忧心不寐夜漫长。 牵牛织女啊远远的互相观望,你们究竟有什么罪过,被天河阻挡。 简评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它叙述了一位女子对丈夫的思念。笔致委婉,语言清丽,感情缠绵。这首诗突出的特点是写景与抒情的巧妙交融。

浅谈曹丕诗歌的创新性

浅谈曹丕诗歌的创新性 摘要:众所周知,曹丕作为曹魏的开国皇帝,其政绩不算好,也不算差,中规中矩,但其在文学上的地位却不容忽视。作为“三曹”之一,曹丕以其便娟婉约的诗风为确立“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典范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诗歌打开了一个新局面。纵观曹丕一生整个诗歌创作,他以其独特的感情细腻风格以及大胆的创新为诗歌创作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其代表作《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后世流传,可见其对诗歌艺术形式的大胆创新。而其诗歌中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感悟,以及其诗歌清丽的审美特点,都对后世产生了及其深远的影响。 summary:As everyone knows, Cao Pi is the founding emperor Cao Wei, its performance is not good, not bad, quite satisfactory, but its status in literature can not be ignored. As one of the "three CAOS", Cao Pi with its graceful poetry Juan to establish "Jian'an Fenggu" this poetic aesthetics has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open up a new situation for Chinese poetry. Throughout Cao Pi's life, the creation of poetry, he opened a new road for its unique feelings and exquisite style and bold innovation as the poetry creation. The representative of "Yan Ge Xing" is China's earliest existing literati style, posterity, the bold innovation on the art form of poetry. And his poems reveal the rich emotion

浅谈

浅谈“三曹”诗歌比较 内容摘要:“三曹”同为建安时期的诗人,具有共同的建安风骨特点,但由于三人的社会地位、经历不同,其风格表现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正因如此,“三曹”的文学形象才更加鲜明,更具魅力。 关键词:诗歌、文学、诗风、特点、贡献 建安时期是我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文坛上涌现出大批作家,打破了东汉末年诗坛上的沉闷局面,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高潮。而“三曹”父子作为建安文学的杰出代表,其诗歌在艺术风格上具有共同的“建安风骨”特色,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各领风骚。他们总起来,构成了建安诗歌一代繁荣的格局;分开来,又各以其独特成就傲视文坛。本文以文化学的视角分析“三曹”的文学作品,从时代背景、社会生活对个人人格、文学情趣、创作道路的影响揭示“三曹”诗歌在创作形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诗歌风格这些方面的差异,充分肯定他们各自不同的艺术价值。 建安,是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的建安时期,是指汉灵帝末至魏明帝初的一段时间。这是一个风起云涌、天翻地覆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学发生转折性巨变的年代。各种宗教和哲学的兴起,打破了汉武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格局,文学开始摆脱经学的附庸地位,以其独特的艺术个性受到文人的重视,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代。文坛上涌现出一大批呕心沥血致力于诗赋并且风格各异、卓然成家的文学之士,呈现一派才俊云集、欣欣向荣的气象,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上留下了极其辉煌的一章。“三曹”父子是建安时期政治上的领袖,同时也是文坛的杰出代表。他们对文学的爱好和提倡,对于当时人们对文学的看法和一代风气之转变

无疑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父子三人对待文学之士的态度也明显有别于过去的统治者,曹操搜罗了很多优秀的作家,安置在身边形成文学集团,并给予他们很高的政治地位;曹丕、曹植兄弟也与文士相处极其欢洽,共同从事文学活动。所有这些,都对建安文学的繁荣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活跃了创作气氛,提高了诗歌的写作技巧,扩大了乐府诗尤其是五言诗的影响。 一、“三曹”诗风比较 曹操诗慷慨悲壮,刚健雄放。他笔下的题材常与军事活动相联系,这与他的经历有密切关系。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临碣石山,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又如“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这些构成了曹操诗慷慨悲壮,刚健雄放的总体风格。萧涤非说曹操“盖其雄才大略,足以骄其气;其势位之隆高,足以吐其气;而其生活之变动,治军三十年,足迹所至,南临江,东极海,西上散关,北登白狼,又足以充其气也”[1] 曹丕“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2]曹丕诗多写游子思妇,男女风情,风格婉约阴柔,悱恻缠绵,细腻委婉,情感凄凉哀怨。如《燕歌行》、《杂诗》等篇,表现的场面都不大,但笔势回环曲折,情景交融,思绪绵绵。《燕歌行》是最能代表曹丕诗歌风格的作品之一。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能忘。不觉泪下沾衣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其内容是写女子在秋夜里思念远方的丈夫。把少妇独居的孤寂,痛苦的期待,表现得惟妙惟肖。同时作者也对这类妇女表示深切的同情。陈柞明在《采菽堂古诗选》卷五中说:“魏文帝如西子捧心,挽首不言,而回眸动盼,无非可怜之绪”指出了曹丕诗歌低徊婉转的风格。

魏文帝曹丕

魏文帝曹丕——开启三国之世的才子皇帝提起曹丕,大家可能第一印象就是他逼迫自己的弟弟曹植,使曹植不得不七步成诗以求活命(然而仅记载于世说新语,基本肯定是伪作),还有就是篡汉自立,以及和甄宓郭女王的三角恋。另外其他还有不少野史小说把害死曹昂、害死曹冲、害死曹彰的锅让他背。(这些是野史段子,不见于正史)。所以曹丕一直都属于知名度高、路人好感度低的皇帝,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大多以偏反派的配角形象出现。那曹丕到底是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是怎么评价他的。《三国志》中陈寿是这样评价曹丕的:“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陈寿认为啊,魏文帝这个人,天资聪颖,文采不凡,下笔成章,博闻强记,才艺双全,就是气度不大,要是再具备博大的气度,修养公平的德行,追求远大的抱负,心存弘伟的道义,那么与古代的贤君相比,也差不多了。也就是说陈寿是肯定文帝的文采的,但对于魏文帝政治上的作为是持否定态度的,基本算是说他政治上一事无成。而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才略》一篇中说:“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面减才,思王以势窘而益价,未为笃论也。”这就是拿曹丕跟曹植做对比了,刘勰说魏文帝曹丕的文才,旺盛而清丽,过去的评论贬低他,认为比曹植相差千里。但曹植是文思敏捷而才气俊秀,诗歌华丽而章表卓越;曹丕则思考周详而才力迟缓,因此他的名声不大。可是曹丕的乐府诗清新激越,《典论·论文》辩明扼要:注意到他们各有长短,也就可以做正确的评价了。但世俗之情对人的或抑或扬,往往是随声附和,于是使曹丕因身为帝王而降低了文才,曹植因处境困难而增加其价值,这并不是准确的论断。此论,带有为曹丕“平反”的意味,认为世人低估了魏文帝的才华,曹丕做了皇帝,而曹植怀才不遇,出于

浅析曹丕“文气说”

目录 第一章气”的思想渊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在古代哲学著作和文论思想中,关于其的论述相当多。除去自然之气外,归纳起来大概有三种形态,即哲学层面、审美层面与文论概念的气论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哲学意义之气 .................................................................. 错误!未定义书签。(2).审美意义之气 .................................................................. 错误!未定义书签。(3).曹丕的文气说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曹丕的文气说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曹丕文气说的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综述 魏晋时期随着文学走向自觉,品评文章的论文专著也相继出现,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几个主要的观点,其中“文气说”是《典论〃论文》中最核心的观点,曹丕在《文论》中道:“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也就是文章是以“气“为主导的,气又有清气和浊气两种,不是出力气可以获得的。“文气说”这一论题的提出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曹丕和甄姬的历史故事:曹丕文武双全

曹丕和甄姬的历史故事:曹丕文武双全 曹操一生戎马,在生前即使把整个刘氏江山都改名换姓,变成了 曹氏家族的天下,曹操在生前都未曾登上皇帝的宝座,板凳都没坐热 就与这大好河山永别了,而曹操顶着各种骂名守着最后一道关卡,名 为开国实则守业,儿子曹丕在位七年左右,去世的时候也不过四十岁 左右,曹丕即后来的魏文帝。 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在众多的儿子当中能够选择到曹丕作 为自己皇位的继承者,曹丕无疑是幸运的,而曹丕能够当上皇帝,并 不但仅只靠着运气,虽然他的才干没有父亲曹操那么优秀,但是作为 一个君王,曹丕还算是称职吧。 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曹 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沛国谯人,魏武帝曹操与卞 夫人的长子。一个皇帝死后的谥号,跟他生平的业绩、性格、为人是 相关系的,曹魏政权第一个接班人曹丕,他死后的谥号是魏文帝,说 明他是个善于舞文弄墨之人,到底是有个能文能武的爹,这优良的基 因也遗传到了儿子身上。曹丕从小就特聪明,在他前面还有一个哥哥,叫做曹昂,曹昂大哥是兄弟们的表率,他为人正直、忠勇,就是属于 一身正气的谦谦公子,对身边的人很不错,大家都很喜欢他,可惜大 哥在一次跟着父亲征战的过程中,与曹操手下的大将典韦一同战死在 宛城。 曹昂战死这无疑对曹操是个打击,比曹昂小十岁左右的曹丕自然 知道,大哥一死有些重任就落到了自己的肩上。曹丕,在很小的时候 就显露出过人的才华,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 家之书。小小的年纪阅读量真的是惊人,父亲曹操认为男孩子光会读 书不算什么大本事,还要学会舞枪弄棒,所以在曹丕六岁的时候,曹 操就教曹丕射箭,射箭不但能够提升一个人的修养还能锻炼身体,曹 丕学会了射箭之后就练习了几年,过了一两年,兵荒马乱的时局让曹 操不得不教一些骑射之术给儿子们,这次曹操要教给曹丕的是骑马。

浅谈曹丕《典论论文》之文气说

浅谈曹丕《典论论文》之文气说 摘要:《典论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关键词:曹丕典论论文文气说 曹丕的《典论论文》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第一篇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专著。通过学习,我觉得《典论论文》最突出的一个内容即曹丕提出了文气说。《典论论文》从研究作家的才能与文体特征关系出发,特别强调了作家个性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可以看出,这里的“气”,是由作家的不同个性所形成的,指的是作家在禀性、气度、感情等方面的特点所构成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在文章中的体现。曹丕强调文气的不同是因人天赋禀性不同,故而无法以人力改变,“不可力强而致”。正如音乐之巧拙,即使循着同样的曲谱和节奏,音乐家们还是演奏出了不同的特色。“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他提倡“文以气为主”,强调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特殊的个性特征和新文学思潮的理论概括,表现了和经学时代完全不同的文学批评标准。曹丕所提倡的“气”,和孟子所说的“气”则是完全不同的性质。孟子的“气”是指道德品质修养达到崇高境界时的一种精神状态,是通过长期学习“礼义”而具有的“配义之道”的“浩然之气”;曹丕的“气”则是先天赋予的、没有伦理道德色彩的自然禀性,是属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气。“文以气为主”,即要求文章必须有鲜明的创作个性。 曹丕的“文气”说对后代的影响极大,“文气”遂成为中国古典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文气”论也成为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但对曹丕的“文气”说的解释历来众说纷坛,分歧很多。 对于“气”的解释,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种:一曰才性,二曰气势,三曰风气,四曰风格,五曰才气,六曰语气。我认为,文以“气”为主主要指作家的“风格”而言。风格即人,也就是说作家的个性气质决定作品的风格。作家的才能为什么各不相同呢?为什么有人擅长写这种文体,有人则擅长写那种文体呢?为什么写的是同一类文章而风格又各不相同呢?曹丕认为这是由于人的个性不同的缘故,亦即各人禀气之差别而造成的。曹丕在其文论中讨论了许多作家作品风格的差异,对其不同的优长都予以充分肯定,从而表现出他的文学批评标准。曹丕说“气之清浊有体”,把气分成清浊,认为这种分别是由“体”决定的,不可以勉强改变。这就是在讲各个作家所具有的写作风格,是由各人的性格决定的,是别人勉强学不到的。曹氏父子诗的不同风格就是一例。曹操亲身经历长期的战乱,有统一的大志,却又未曾实现,所以他的诗慷慨悲壮。曹丕缺乏曹操的雄才大略。他的诗风格柔婉。两种风格绝然不同。所以“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这里,

042《列异传》(三国魏)曹丕

[三国魏]曹丕《列异传》 黄帝葬桥山,山崩无尸,惟剑舄存。御览六百九十七 秦穆公时,陈仓人掘地得异物;其形不类狗,亦不似羊,众莫能名。三句御览引有一作若羊非羊若猪非猪牵以献穆公,道逢二童子。童子曰:“此名为媪,御览作蝹述注云蝹音袄常在地下食死人脑。若欲杀之,以柏插其头。”已上亦见御览三百七十五又九百五十四媪复曰:“彼二童子,名为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霸。”陈仓人舍媪逐二童子,童子化为雉,飞入平林。陈仓人告穆公,穆公发徒大猎,果得其雌。又化为石,置之汧渭之间。至文公,为立祠,名陈宝。雄飞南集,今南阳雉县其地也。已上广记四百六十一亦引秦欲表其符,故以名县。每陈仓祠时,有赤光长十余丈,从雉县来,入陈宝祠中,有声如雄鸡。类聚九十御览九百十七书钞八十九引宋五句!! 史记封禅书索○引列异传云:陈仓人得异物,以献之。道遇二童子云:“此名为媦,在地下食死人脑。”媦乃言:“彼二童子,名陈宝;得雄者王,得雌者霸。”乃逐童子,化为雉。秦穆公大猎,果获其雌,为立祠。祭则有光雷电之声。雄止南阳,有赤光长十余丈,来入陈仓祠中。 武都故道县有怒特祠,云神本南山大梓也,昔秦文公二十七年伐之,树疮,随合。秦文公乃遣四十人持斧斫之,犹不断。疲士一人,伤足不能去,卧树下。闻鬼相与言曰:“劳攻战乎?”其一曰:“足为劳矣。”又曰:“秦公必持不休。”答曰:“其如我何?”又曰:赤灰跋于子何如?”乃默无言。卧者以告,令士皆赤衣,随所斫,以灰跋树,断化为牛入水。故秦为立祠。水经渭水篇注 秦文公时,梓树化为牛,以骑击之,骑不胜;或堕地,髻解被发,牛畏之入水。故秦因是置旄头骑,使先驱。后汉书光武纪注书钞一百三十御览三百四十一类聚九十四引作牛畏之没丰水中秦乃立怒特祠 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而成。剑有雄雌,天下名器也,乃以雌剑献君,藏其雄者。谓其妻曰:“吾藏剑在南山之阴,北山之阳;松生石上,剑在其中矣。君若觉杀我,尔生男,以告之。”及至君觉,杀干将。妻后生男,名赤鼻,告之。赤鼻斫南山之松,不得剑;忽于屋柱中得之。楚王梦一人,眉广三寸,辞欲报仇。购求甚急,乃逃朱兴山中。遇客,欲为之报;乃刎首,将以奉楚王。客令镬煮之,头三日三夜跳不烂。王往观之,客以雄剑倚拟王,王头堕镬中;客又自刎。三头悉烂,不可分别,分

浅谈“清谈”误国论

浅谈“清谈”误国论 摘要:魏晋时期是清谈盛行的时代,在中古时代的文人生活中,清谈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清谈的考察,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那绚丽时代的脉搏。面对时人和后世众多学者们所认定的清谈误国论,我们是否也应随其波而肯定清谈之罪名,如若不是,清谈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且为何会担当这样的罪名? 关键词:清谈清议王衍士人 魏晋时期是清谈盛行的时代,在中古时代的文人生活中,清谈占有重要的位置,通过对清谈的考察,我们可以清晰地触摸到那绚丽时代的脉搏。魏晋所谓清谈指的清雅玄妙、高蹈超俗的谈论,它是一种以老庄思想为根基的注重形式、追求玄理的哲学性谈论。 关于清谈的起源,从思辨方式(主要表现在品评人物方面)的角度上来说,一般认为它起源于东汉时代的清议。“清谈的来源是有史可征的。它的前身是太学中的清议”[1]“清谈的兴起,大抵由于东汉末年党锢诸名士遭到政治暴力的摧残和压迫,一变其具体评议朝廷人物任用的当否,即所谓清议,而为抽象玄理的讨论。”[2]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专横,宦官祸乱,政治社会都变得动荡不安。太学生聚集京师,由于不满当时博士们流于繁琐的章句之学,于是便形成自谒名师,治求大义的风气。 是时太学生三万馀人,皆推先陈蕃、李膺,被服前行。由是学生同声,竞为高论,上议执政,下议卿士。范滂岑之徒,仰其风而扇之。于是天下翕然,以臧否为谈。(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上》)

这些太学生聚集京师又是名门世族,目睹当时政治社会的黑暗,遂逐渐转移其视线于实际问题。 逮桓、灵之间,主荒政谬,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范晔《后汉书·党锢传序》) 这种为抵制宦官势力的专横以及随之而来的对士人阶层的严酷压迫的迫切现实需求,是产生清议这种抗议性谈论的重要原因。而“清谈”一词成为明确定型的用语并频繁出现于古籍中,是在经历党锢之祸十多年后的灵帝末期至献帝初期的约十年间。换言之,它始于汉朝末年混乱时期地方官员的谈论: (青州刺史焦和)入见其人,清谈干云,出观其政,赏罚淆乱。(袁宏《后汉纪》二六) (郑太)对(董卓)曰:“孔公绪清谈高论,嘘枯吹生,并无军旅之才,执锐之干。”(范晔《后汉书·郑太传》) 从上述文字叙述看,这些“清谈”都是以人物评论为主要内容的谈论,之所以称之为“清谈”是因为它是以自己所持儒教道德高标准以评断对象的“清而正的谈论。” 但是因魏晋时期复杂的政治背景和环境,名士言论受到了惨毒的打击,“言及玄远。而未曾评论时事,臧否人物”(《魏志》一八《李通传》)。谈论之风遂由评论时事,臧否人物,渐趋于抽象,现实性的谈论变化转移为抽象性谈论,由实际政治讲到内圣外王、天人之际的玄远哲理,由人物品评讲到“才性四本”以及性情之分。到了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多元化的性格特点》

浅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多元化的性格特点 论文摘要: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诸多英雄人物中以曹操的性格最为复杂。这一复杂性格的出现,正是罗贯中有意识的艺术追求。作品通过对曹操的立体塑造成功地展示了动乱的社会现实中曹操的典型形象。“奸诈”可以说是曹操比较突出的性格特征,但还远远不能把这一形象的丰厚意蕴囊括无余。本文主要从曹操变幻无常鲜明独特、反差巨大的性格角度来分析曹操多元化的性格特点。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性格复杂 在《三国演义》中一共刻画了四百多个人物,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性格特点,但在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中,曹操的性格是最为复杂,作品通过对曹操的立体塑造,成功地展示了动乱的社会现实中曹操的典型形象,他经常表现出多疑诡诈,但有时也能坦诚待人;他残暴不仁,却又仁慈爱民;他嫉贤妒能,却又能礼贤下士;他经常表现出智谋过人,有时却又显得固执愚蠢;他胸怀宽广、善于听言纳谏,有时却气量狭窄、刚愎自用,……曹操就是这样由多种才能和多种情致构成的一个矛盾的有机体,一个蕴含丰富而深刻的艺术形象。曹操形象复杂性格的出现,是罗贯中有意识的艺术追求。法国文学家雨果说,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有“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观察一切事物的那种至高无上的才能”。罗贯中正是这样一位作家,他在保持曹操形象的“定性”的同时,写出了其情感的丰富性和性格内在的复杂性,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从而使该形象获得了真实性、审美性和永久的艺术魅力。 下面笔者就对《三国演义》中曹操鲜明独特、反差巨大的多元化性格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最具有典型性,不仅鲜明独特、而且反差巨大。罗贯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使人物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表现出鲜明的性格特点,并加以丰富生动的情节,使人物性格呈现出复杂性、立体化。 一、变幻无常、正反交叉的性格。 在《三国演义》众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为复杂多变的。以“赦免张辽”这一情节为例,曹操初欲手刃张辽,暴露出易于冲动和气量狭窄。但听了刘备、关羽的劝谏,又马上一改前态,掷剑而笑:“我亦知文远忠义之士,故相戏之耳”,[1]并“亲释其缚,解衣衣之,延之上坐”,显现出惊人的反应控制能力和过人的度量。他爱惜张辽之才是真诚的,但说什么“我亦知文远忠义,故戏之耳”就显得十分虚伪了。这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有失风范的丑态,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抵消刘备、关羽救保张辽的影响。曹操从拔剑到掷剑、从恼羞成怒到笑脸相迎,张辽由阶下囚到座上客,是在转瞬之间完成的,反映了即使是在一件小事上,曹操的性格元素也是表现得异常活跃和丰富的。 曹操的性格之中,反中有正,正中有反,是正反交叉的。曹操攻破下邳,首先想到的是先差人进城安民,稳定民心;击败袁绍之后,深感河北百姓之苦,尽免其当年赋税。这些举措,不能全以“虚伪”视之,作为一个有着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与一味杀伐的董卓不同,深知以民为本的道理。在攻冀州时,号令三军,不得骚扰百姓,“如有下乡杀人家鸡犬者,如杀人之罪”。“于是军民震服,曹操亦心中暗喜”,则又见出他爱民的伪善。 曹操的“虚伪”和“奸诈”,并不是那种鸡鸣狗盗式的小聪明、小伎俩,而是包含着很高的智慧,所以有时并不觉得可憎可鄙,而是显得很机智、巧妙,让人虽不能心悦但却能诚服。就连鲁迅也说,罗贯中“要写曹操的奸,结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青少年时代的曹操,“好游猎,喜歌舞,有权谋,多机变”,为了达到我行我素、游荡闲逛、逃避责难的目的,他曾“装病谗叔”,故意挑拨离间父与叔的兄弟关系。董卓进京后独霸朝纲,废少帝立献帝,擅杀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义愤。曹操自告奋勇去刺杀董卓,不料被董卓从衣镜中窥见拔刀动作,他随即跪下献刀,掩盖刺杀的失败,“操有宝刀一口,献上恩相”。[2]董卓虽然见疑,但仍被他瞒过,任他逃脱。再以“望梅止渴”为例,说他奸诈、愚弄

浅谈经济博弈论

浅谈经济博弈论 姓名:李欣航学号:20081065 班级:02310802 人生如梦亦如戏,游戏人生,就要猜透别人怎么想,博弈论就是告诉你怎么跟人打交道,如何参透别人的心思。同时,用博弈论观照一些所谓的千古美谈,会发现那其实是无稽之谈。比如诸葛亮,其实远非司马懿之对手。 从一则故事说起,这个故事需要动点脑筋。 有五个海盗,劫掠了100两金子,需要分赃。办法是抓阄,盗亦有道。 抓到第一个阄的人,可以先提出一个分配方案,如果他的方案被一半以上的人同意,就照他的方案分金子,否则,第一个人就要被杀掉。余下的人也照此办理。 我们的问题是:如果你是第一个人,你会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 为了分析问题更确定,我们假定每个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的人。

可能你会提出平均分配,每人20两,或者自己不要,等等。 可是正确的答案却并非如此。第一个人会说:“100两金子全归我!” 而且这个方案一定会被一半以上的人同意,这个人不会被杀掉。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环节开始考虑,这样,可以使问题清晰起来。 那我们就从抓到最后一个阄的人开始考虑。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知道,当轮到他提方案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死掉了,金子将全是他一个人的。所以,他利益最大化行为便是,不管前边谁,包括第一个人,提了任何方案,他都一概摇头,不同意。 再看第四个人,他知道,不管自己提出什么方案,第五个人都不会同意,都会被杀掉,所以,他的利益最大化行为是,尽量不要轮到自己提方案。所以,不管第一个人提了怎样的方案,他都会表示同意。

第三个人,知道第四和第五个人的选择策略,所以,他的利益最大化的方案是100两金子全归自己。这个方案,因为自己和第四个人同意,超过了此时的一半以上的人的同意,可以行得通,所以,不管第一个人提出什么样的方案,第三个人都会反对。 第二个人,知道自己提什么方案,第三个人、第五个人都将反对,一旦轮到自己提,自己就死定了,所以,他会同意第一个人提出的任何方案,这是他的利益最大化行为。 所以,不管第一个人提出怎样的方案,第二个人与第四个人都会同意,加上第一个人自己的票,就是三票,一半以上,可以通过。 既然任何方案都可以通过,而第一个人又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所以,他的方案是:100两金子全归自己。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想问题,确实需要方法论,靠直觉是不可以的,直觉在很多情况下是错误的,必须依靠方法,依靠逻辑的力量。 很多问题看起来没有头绪,是因为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而方法的作用,就是帮我们找到切入点,找到了切入点,问

魏文帝曹丕的为君之道

魏文帝曹丕的为君之道 魏文帝曹丕是三国第一个称皇帝的人,虽然一生不及曹操的文治武功,可创建魏国,发展经济,改革政治,多有建树。尽管在历史上别人说他很善于做秀,不过毕竟因为是文人,所以在很多事情上他还是能按照自己的思想做事,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政客。 其一,厚待汉帝,以河内之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行汉正朔,以天子之礼郊祭,上书不称臣,京都有事于太庙,致胙;封公之四子为列侯。不是把刘协控制在京城,而是让他留在封地,在山阳这个地方,汉朝皇帝仍然保留住自己的权威,据说后来汉献帝一直给人家悬壶济世,当了一名赤脚医生,为当地百姓决了病痛之苦。 其二,尊奉儒家,大张旗鼓的尊孔。曹丕说:“昔仲尼资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在鲁、韂之朝,教化乎洙、泗之上,凄凄焉,遑遑焉,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于时王公终莫能用之,乃退考五代之礼,修素王之事,因鲁史而制春秋,就太师而正雅颂,俾千载之后,莫不宗其文以述作,仰其圣以成谋,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遭天下大乱,百祀堕坏,旧居之庙,毁而不修,褒成之后,绝而莫继,阙里不闻讲颂之声,四时不鷪蒸尝之位,斯岂所谓崇礼报功,盛德百世必祀者哉!其以议郎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令鲁郡修起旧庙,置百户吏卒以守韂之,又于其外广为室屋以居学者。在曹丕的号召下,全国尊儒之风盛行,可惜生命太短,让人唏嘘。 其三,对于不愿意为官的前朝老臣杨彪绝不强求,彪见汉祚将终,自以累世为三公,耻为魏臣,遂称足挛,不复行。积十余年,帝即王位,欲以为太尉,令近臣宣旨。彪辞曰:“尝以汉朝为三公,值世衰乱,不能立尺寸之益,若复为魏臣,于国之选,亦不为荣也。”帝不夺其意。黄初四年,诏拜光禄大夫,秩中二千石,朝见位次三公,如孔光故事。彪上章固让,帝不听,又为门施行马,致吏卒,以优崇之。年八十四,以六年薨。曹丕是一个很重视气节的人,他仰慕杨彪的为人,所以杨彪不愿意做大魏国

浅谈刘邦与刘秀的比较

浅谈刘邦与刘秀的比较 秦灭亡以后,中国仅在5年之后就迎来了另一个新朝代——汉。汉朝被史学家们分为西汉和东汉,但也延绵了400多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建汉到220年曹丕称帝。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持续时间长久的帝国,西汉和东汉的特征有着统一性和各自的独特性。造就他们性格特点的与他们的创立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在统治思想上,再整个西汉初期几乎是前进一步再后退半步的状态,这与汉初刘邦以“黄老无为”为统治思想有密切关系。汉高祖刘邦主要是看到、经历了上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社会经济凋敝、生产破坏、人民困苦、社会动乱的局面,考虑到给人民以休养生息的政策。这一思想的确立奠定了西汉前期社会发展的基调。东汉初年所面临的形势与西汉初年极为相似,要恢复经过长期战乱的安宁“无为”仍是最佳选择,所以东汉的创立者刘秀以柔道治国,不同的是儒家的谶纬迷信思想则成了正统。这一思想的确立使整个东汉前期也都笼罩在一种维持现状的氛围中﹙1﹚。刘秀用图谶来强化统治思想一方面与刘秀起兵时就是在假造“刘氏复起,李氏为辅”的图谶下发动的;另一方面儒学自身在不断的发展中天人合一的观念比较有利东汉承接天命创造舆论基础。东汉的建立者刘秀“长于民间,颇达情伪﹙2﹚”,同时他又是地主豪强的代表,要调和两者的关系实在不易,而图谶的天人合一、自然和谐的观念则使双方产生共同感。刘秀的这一思想使儒家在章帝时正式钦定为王朝的正统思想。 其次在经济政策上,刘邦与刘秀基本上也是相同的,无外乎释放奴婢、轻徭薄赋、招抚流亡、重农抑商等方面,这些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稳定。 再次在政治统治上。刘邦着重重建国家机器,回复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刘秀同样也继承了中央的三公、地方郡县的模式,同时有进行了调整和完善,比如加强尚书台权力,强化监察制度。除此之外,刘邦和刘秀都强化军权、制定法律等加强中央集权。 值得一提的是,在建朝初期的这些措施中双方对功臣的安置的问题对帝国当时和今后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邦,西汉的创业之主,曾做过秦朝的亭长;萧何,丞相后来改为相国,曹参,“萧规曹随”,都曾做过秦朝县上的小官吏;樊哙,后来刘邦的的大将当日也只过是个屠夫而已;韩信,难得的将才贫困之时也曾乞食;英布与彭越也曾为盗……这就是汉初的布衣将相。对待这些在农民起义、楚汉之争中或主动或迫于形势衣依附自己的人,刘邦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不同的手段。楚汉之争之际,刘邦为了让他们为自己效忠,也学项羽分封。待汉朝建立这些分封的异姓王们越来越让自己感到不安,他面临的问题有两个:一是个各地异姓王有兵有将有相,俨然一个小朝廷,而自己仅是名以上的主人。二是在朝廷内部的其他将领认为功劳和赏赐的比例不均而引起矛盾和不满。这两个问题若不圆满解决,朝中大将若投奔异姓王,异姓王趁机发动叛乱,都有可能使刚建立的政权再次陷入战争的泥淖。对于第二个问题,倒不是最主要的,也不是对政权威胁最大的,毕竟留在朝中的大多是刘邦的“铁哥们”,刘邦以打猎为比喻,成功的将萧何推到了丞相的位置。对于第一个问题,刘邦用了八年时间来解决,他的办法是——剪除异姓王,大封同姓王。在刘邦在位时对各异姓王还是有怀柔之心的,韩信、彭越、英布均因吕后的原因而亡,而其他诸侯则因有心或无心的差错被削、被除。剪除异姓王之后就是封同姓王,白马盟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这种政策在以后的汉朝皇帝当政时更是变本加厉,同姓王又成为汉朝新的威胁。而这种开国杀功臣的恶劣先例也被后世创业之主“借鉴”。 东汉创立者刘秀对待功臣则是另一种态度,“优以宽科完其封禄”“高秩厚礼,允答元功﹙3﹚”。这种策略是在比刘邦高明,一是它能使整个国家很快从军人政权转入文人政权,从而更好的运作整个帝国。二是避免君臣兵戎相见的尴尬和无奈。三是避免了权力争斗,巩固

薄葬之风——魏文帝曹丕的寂寞身后事 建筑讲堂

薄葬之风——魏文帝曹丕的寂寞身后事建筑讲堂 “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这是黄初三年(公元222年)魏文帝曹丕代汉称帝的第三年颁布的诏书《营寿陵诏(终制)》中的一句话。此诏书规定了曹丕死后的丧葬与祭祀。↑ 曹丕像 《营寿陵诏》中,曹丕选定首阳山东为寿陵,并表达了薄葬的决心。“无为封树,不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甚至不允许后代祭祀。↑ 汉白玉蝉饭含很难想象一个登基第三年的皇帝会讲出“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这样的话(这句原本出自《吕氏春秋·孟冬纪·安死》),并坚决地执行薄葬。“若有所变改造施,吾为戮尸地下,戮而重戮,死而重死”可以看出他的坚决。薄葬在当今看来极为正常,而在古代,不说统治者,就连有条件的平民,几乎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实行厚葬,甚至逾礼厚葬。这是由于中国丧葬与古人的生死观是密切相连的。人看待生死的方式会如实反映在墓葬中。丧葬的灵魂意识 丧葬本身起源于人生而为人的意识的觉醒。野兽死后曝尸荒野,而原始人类则认为人不同于野兽,因此埋葬人体。“藏”字的象形便是死者上下均有草堆,意为将死者埋葬于草堆,或用井字形的棺椁装殓。↑ 葬字小篆

《礼记·檀弓上》曰,“葬也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弗得 见也。”上古时期虽葬俗各异,但目的是相同的。↑ 距今六 千年的江苏大伊山石棺墓 上古时代的人们完全不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对梦中的景象深深感到疑惑,认为思维和感觉并不是身体的活动,而是存在在人身体中、死后便离开的“灵魂”。因此上古时期的丧葬 即是对他们认为的不灭的灵魂作出应对。 上古时期的“涂朱习俗”(即在死者身上或墓穴里撒涂朱砂) 是灵魂不灭观念的具体反映。红色象征鲜血。在死者身上撒朱砂表示给死者新鲜的血液,赋予其新的生命。此外,仰 韶文化中流行的瓮棺葬中,绝大多数作为瓮棺盖子的陶盆或陶钵底部中间都会有一个人工凿制或敲击而成的小孔,这是给人的灵魂留出的通道。↑ 半坡瓮棺葬之带孔的陶盆 灵魂不灭是厚葬的根基。进入文明后,人们对死后的世界的想象也愈加丰富起来。事实上,人类进入文明后,首先产生的规模最大的建筑物就是陵墓。人们相信生命是短暂的,而死亡是永恒的。 无论是“残民事神”的殷人,还是“敬天保民”的周人,其世界观中,鬼神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一团神秘的。他们认为人死后为鬼,鬼神的意志能够对活着的人产生影响,如果不尽心侍奉鬼神,则会被其作祟所伤。因此人们对鬼神充满敬畏。商代的妇好墓中出土的玉琮揭示了殷人的世界观。

曹丕最有名的诗10篇

曹丕最有名的诗10篇 曹丕(公元187年-公元226年6月29日),即魏文帝(220年-226年在位),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曹操次子,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建安三曹”。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曹丕最有名的诗,来欣赏一下吧。 善哉行·其一 朝代:三国|作者:曹丕 上山采薇,薄暮苦饥。 溪谷多风,霜露沾衣。 野雉群雊,猿猴相追。 还望故乡,郁何垒垒!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忧来无方,人莫之知。 人生如寄,多忧何为? 今我不乐,岁月如驰。 汤汤川流,中有行舟。 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策我良马,被我轻裘。 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善哉行·有美一人

朝代:三国|作者:曹丕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 妍姿巧笑,和媚心肠。 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哀弦微妙,清气含芳。 流郑激楚,度宫中商。 感心动耳,绮丽难忘。 离鸟夕宿,在彼中洲。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 眷然顾之,使我心愁。 嗟尔昔人,何以忘忧。 秋胡行·朝与佳人期 朝代:三国|作者:曹丕 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 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俯折兰英,仰结桂枝。 佳人不在,结之何为?从尔何所之? 乃在大诲隅。灵若道言,贻尔明珠。 企予望之,步立踟蹰。 佳人不来,何得斯须。 广陵于马上作诗 朝代:三国|作者:曹丕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浅谈曹操用人思想

浅谈曹操用人思想 摘要:曹操,这位汉魏之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堪称是三国时代人才思想的集大成者和善于用人的杰出大师,他的用人韬略机具代表性,他广求贤能,一改东汉以门第取人的传统,制定了“唯才是举”的方针,而且他注重人才的培养。用人政策也灵活、多样,所以,通过一系列适宜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曹操聚集了大批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唯才是举; 礼贤下士; 虚怀纳言; 不论亲疏 东汉末年,宦官、外戚交替擅权,政治极端腐败,军阀混战,把广大劳动人民推到了死亡线上,结束混战,实现统一,成为当时广大劳动人民的迫切愿望。在军阀混战中,曹操能够从一个地方的小军阀逐渐壮大,并最终打败袁绍、袁术等强大的割据势力并统一北方,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无疑就是曹操重视人才、善用人才。 一.唯才是举:曹操的用人标准 “唯才是举”是曹操用人思想的重大发展.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兵败赤壁,不仅长叹:“郭奉孝(嘉)在,不使孤至此。”①出谋欠周,用兵不利,竟致前所未有的惨败。这件事,使曹操再次感到人才的重要,所以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郭嘉。同时,促使他又一次把广罗人才和奖励战功放到了重要地位,甚至把爵赏授受问题提到原则的高度。如在《爵封田畴令》中对于田畴屡不受爵说:“此成一人之高,甚违王典,失之多矣。宜从表封,无久留吾过。”②在曹操看来,该不该赐封和受不受封赏都不是个人问题。该赐而未赐,此风若倡,有碍仕路,既不利于人才的罗致和使用,更不利于天下智力忠心于国事。他及时表彰了南向用兵以来的一些功臣,如为张辽增邑、假节,表彰了他攻上天柱山,斩杀陈兰、梅成的功劳;存恤赤壁战中的死难吏士家室,发出了《存恤吏士家室令》,备尽存恤抚慰之意。诸此,实际都是为其即将进行的大张旗鼓地招致人才作舆论和思想的准备。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曹操又发出了具有时代意义的《求贤令》: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蜀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间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掉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膝、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担其何以翁世! 今天下得无有被揭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③ 继提出”唯才是举”的主张后,于建安19年(公元214年)又下了《赦有司取士毋废偏短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度业类。”④ ①《三国志》卷14《魏书·郭嘉传》 ②《三国志》卷11《魏书·田畴传》注引《先贤行状》 ③《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

浅论“风骨”

浅论《文心雕龙》中的“风骨” 摘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系统地阐述文学创作问题的文学理论杰作,《风骨》是《文心雕龙》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作论中的第三篇,对文学创作提出了美学要求,推动了中国文创作的发展。然而“风骨”的涵义众 说风云,莫衷一是。本文在列述前人众多观点的基础上,从《风骨》的文本本身出发,提出自己的看法,阐述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风;骨;风骨;文学创作启示;为人品质 东晋、南朝,先是人物评价中较多运用风骨这一概念,稍后影响及于书画评论和文学评论。在刘勰之前,少数文学评论中已出现风骨论,但比较零碎,《文心雕龙风骨》篇首次对文学风骨进行较系统的理论概括,成为《文心雕龙》全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后代产生相当深远的影响。 一、关于“风骨”种种之说法 在文学上,关于“风骨”的释义基本分成几个派别。一派学者根据《风骨》篇的一些语句作解释,认为“风”是作品意气骏爽的表现,是抒情鲜明,属于情感内容方面; “骨”是作品结言端直的表现,是文辞精炼有力,属于形式方面。这一派的代表人物是龙学家黄侃,提出“风骨皆假于物以为喻,文之有意,所以宣达思理,纲维权篇,譬之于物,则犹风也,文

之有辞,所以滤写中怀显明条贯譬之于物,则犹风骨也。”(《文心雕龙.札记》,他认为“风骨”是假借于物的比喻,“风”即是传达思想感情的内容—“文意”,“骨”即是文辞。著名龙学家范文澜也是这一说法的忠实的维护者。他在《文心雕龙注》中写道:“风即文意,骨即文辞,黄先生论之祥矣”。另一派认为该解释不准确,他们认为“风”指作品的情志,“骨”指作品的思想、义理。他们解释“风”的含义与前一派有些接近,对“骨”的解释则与前一派完全不同。他们主要依据刘勰在《体性》篇中“赞”说过的“辞为肌肤,志实骨髓”,在《附会》篇中说过的“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认为“骨”是志和事义,不属于语言文辞,而属于作品内容。赵仲邑主张这种说法。前一派的解释是符合《风骨》的有关词句的,后一派研究者坚决加以否定,从书中其他篇中找依据,对“骨”的含义另作解释。 二、“风骨”内涵探究 本文认为“风骨”内涵应从《风骨》篇的原文出发,从原文的词句着眼,还原刘勰所谓之“风骨”、写此篇的意图,不可断章取义、主观臆断。 篇首道:“《诗》总六义,凤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志符契也。”“风”是六一之首,可见其重要性,“化感”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包括情感方面的和理论说服性方面的。“志气之符契”指出“风”应与作者的情志气质相合。开篇就说明了风是与作者的情感有关连的。接着又说,“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