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曹丕

合集下载

曹丕怎么死的

曹丕怎么死的

曹丕怎么死的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是中国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二位皇帝,也是魏文帝曹丕的正式封号。

他是曹操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皇位,并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和军事改革,奠定了魏国的基础。

然而,曹丕在位期间并不长,只活了39岁,那么他是如何死去的呢?曹丕生平曹丕于187年出生在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亳县)的一个军事世家家族中,他有个兄弟曹植,还有一位同母异父的弟弟曹彰。

曹丕的父亲曹操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东汉末年乱世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曹丕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和政治智慧,曹操对他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在曹操去世后,曹丕继承了父亲的权力和地位,成为了魏国的皇帝。

他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制度改革措施,加强了魏国的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军事政策,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地位。

曹丕的死因曹丕在位期间,身体一直不好,经常因病而休息。

据记载,曹丕生前患有“丹毒”(即丹疹),这是一种皮肤病,症状是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和水疱。

丹毒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以通过皮肤接触、血液传播等方式传播。

在曹丕去世前,他的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

据史书记载,曹丕临终时出现了高热、寒战和呕吐的症状。

据说曹丕的内脏已经非常虚弱,无法承受剧烈的病痛,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

曹丕去世后,他的长子曹睿继承了他的皇位,成为了魏明帝。

曹丕的死对魏国的政治格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没有改变魏国的统治地位。

曹丕的影响曹丕作为魏国的第二位皇帝,对魏国的政治、军事和文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魏国的统治地位。

他还进行了军事改革,提高了魏国的军事实力。

此外,曹丕还注重文化建设,提倡文学艺术。

他曾经召集了一批文学家和艺术家,组织了一系列文化活动和比赛。

他本人也是一位文学家,亲自创作了不少文学作品,如《观沧海》、《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曹丕的这些举措不仅为魏国的政治和军事提供了重要支持,同时也为魏国的文化繁荣打下了基础。

三国时期的名将曹操的儿子

三国时期的名将曹操的儿子

三国时期的名将曹操的儿子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三国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同样,曹操的儿子也是这个时代的重要人物。

本文将重点介绍曹操的儿子们以及他们在三国时期的贡献和影响。

一、曹操的长子曹丕曹操的长子曹丕,也被称为魏文帝。

曹丕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才能。

他于220年继承父亲的位子,成为曹魏的首任皇帝。

在位期间,曹丕致力于推广文化和艺术,使曹魏逐渐成为一股有影响力的政治实体。

曹丕还是一位出色的文学家,他以骈文闻名于世。

他的代表作有《典论》、《与吴质书》等。

他的文学成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开创了骈文的先河。

二、曹操的次子曹植曹操的次子曹植是一位文学家和政治家。

虽然他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不及其兄曹丕,但他的文学才能却远胜于曹丕。

曹植的文学天赋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的。

曹植以其优美的诗文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流传至今,包括《洛神赋》、《白马篇》等。

其中,《白马篇》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

曹植还是一位有远见的政治家,他曾多次为父亲曹操提供良策。

虽然他的贡献被后人所忽视,但他对曹魏政权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其他曹操的儿子除了曹丕和曹植,曹操还有其他几位儿子,如曹昂、曹河、曹霖等。

虽然他们的名声不如长子曹丕和次子曹植响亮,但他们在三国时期仍然有一定的影响力。

曹操的儿子们在军事方面承袭了父亲的衣钵,他们中的一些人继承了曹操的军事天赋,并在战场上表现出色。

在曹魏政权中,他们也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为曹魏的发展和统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总结曹操作为三国时期的名将,他的儿子们也都是当时有影响力的人物。

曹丕和曹植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他们的才能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的曹操儿子们虽然名声不如他们两位哥哥响亮,但他们在军事和政治方面同样发挥了自己的作用。

曹操一家在三国时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的才能和贡献为这个时代增添了不少色彩。

他们在政治、文化和军事方面的成就将永远被人们所铭记。

曹丕三国时期魏国皇帝七步成诗的才子皇帝

曹丕三国时期魏国皇帝七步成诗的才子皇帝

曹丕三国时期魏国皇帝七步成诗的才子皇帝曹丕,字子桓,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战略家,也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皇帝。

他除了执政有方,对于文学艺术也有着非凡的造诣。

据史料记载,在位期间,曹丕曾以七步成诗的才能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曹丕的生平事迹、七步成诗的故事以及其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

曹丕,即魏文帝,是魏国建立者曹操的长子。

他出生于公元187年,幼年聪颖好学,在曹操的培养下接受了严格的教育。

年少时就展现出了很高的文学天赋,善于作诗。

曹丕即位后,致力于巩固政权和发展经济,同时也非常重视文化艺术的发展。

据《魏书》中记载,曹丕在一次宴会上,与好友相谈甚欢。

宴会结束后,曹丕提议以七步成诗的方式进行文艺竞赛。

他们约定每人用七步的步韵各写一首诗,以观赏对方的才华。

曹丕首先起舞,一边走一边作诗,最终用七步的时间完成了一首优美动人的诗作。

这首诗被后人称为《登楼赋诗》。

《登楼赋诗》是曹丕的一首咏怀之作,通过对登楼的描写,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以及对将来的期许。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变迁和沧桑。

这首诗自问世以来备受推崇,并广泛流传至今。

曹丕七步成诗的才能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赞叹。

这个传奇的故事凸显了曹丕在文学上的卓越才华和独特的创作能力。

同时,曹丕七步成诗也成为后世文人的激励和追求的目标。

通过这一故事的传承,曹丕的文学形象得以永久地留在了历史长河中。

曹丕的七步成诗不仅仅是文学上的成就,更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皇帝的独特魅力。

曹丕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并在位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渴望让国家强盛。

七步成诗的才艺更是使曹丕在政治上更加得到臣民的认可和支持。

他以文治国的理念,用自己的文学才能来影响和感染人们。

曹丕的七步成诗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他治国策略的一种体现。

在曹丕的统治下,魏国的文化繁荣达到了一个巅峰。

他鼓励文学艺术的发展,提倡才华横溢的文人登第,使得魏国的文化底蕴不断积累。

曹丕短歌行译文及注释

曹丕短歌行译文及注释

短歌行〔魏晋〕曹丕原文:仰瞻帷幕,俯察几筵。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神灵倏忽,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呦呦游鹿,草草鸣麑。

翩翩飞鸟,挟子巢枝。

我独孤茕,怀此百离。

忧心孔疚,莫我能知。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

嗟我白发,生一何早。

长吟永叹,怀我圣考。

曰仁者寿,胡不是保。

作品简介《短歌行》是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创作的一首乐府诗。

此诗写思亲之情。

每四句为一解,共六解。

第一解写睹物思人,而人不在;第二解写失去依恃,泪流不已;第三解以写鹿麂飞鸟之乐,反衬己悲;第四解写孤独无依之哀;第五解写怀忧早衰;末解痛亲早亡。

全诗写得质朴、本色,且其中有作者诗文“工于言情”的特点,十分细致、生动。

逐句译文仰瞻(1)帷幕,俯察(2)几(3)筵(4)。

抬头望灵堂,低头看灵位。

其物如故(5),其人不存。

东西还是原来样,父亲却已不在人间。

神灵倏忽(6),弃我遐迁(7)。

他的魂魄是这样匆忙,把我丢下,弃我于人间。

靡瞻靡恃(8),泣涕(9)连连(10)。

我无依无靠不见亲人面,止不住两眼泪涟涟。

呦呦(11)游鹿,草草(12)鸣麑(13)。

走著的母鹿叫声不停,衔得苹草把小鹿呼唤。

翩翩飞鸟,挟子巢枝(14)。

翩翩的飞鸟啊,带著小鸟飞回巢边。

我独孤茕(15),怀此百离(16)。

只有我孤苦零丁,满怀悲苦痛难言。

忧心孔疚(17),莫我能知(18)。

忧伤的心啊,太痛苦,没人知道我的悲酸。

人亦有言,忧令人老(19)。

古人有过这样的话:"忧愁会使人衰老"。

嗟(20)我白发,生一何(21)早。

可怜我的白发,生得多么早!长吟永叹,怀我圣考(22)。

长歌复长叹,把父亲深深怀念。

曰仁者寿(23),胡不是保(24)。

古语说:”仁德的人可以长寿”。

为什么我的父亲不长寿百年?注释(1)仰瞻:抬起头来谦恭的观看。

意同“瞻仰”。

(2)俯察:低下头来仔细的看。

(3)几:矮小的桌子,古代人用以倚凭身体。

(4)筵:竹席。

(5)如故:同原来一样。

(6)倏忽:疾速。

曹丕简介

曹丕简介

【作者简介】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的儿子。

公元二二○年代汉称帝,即历史上所说的魏文帝。

曹丕继承其父曹操的事业,在经营国家、发展中原地区的生产方面,也起了一定的进步作用;但他维护豪族利益,建立了所谓「九品中正法」,为自此以后四、五百年间腐朽反动的士族门阀制度开了头,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很坏的。

曹丕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都喜爱文学,都是建安时期文学方面的积极创作者和热心提倡者。

曹丕诗文的风格悲婉凄清、低回纤弱。

《文心雕龙》曾说「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沈德潜曾说「子桓诗有文士气」,大约都是指的这个意思。

总的说来,他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不如其父与其弟。

但就论说文而言,曹丕的成就比其弟曹植为高,有名的《典论·论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最早的专篇著作。

曹丕的著作有辑本《魏文帝集》,诗歌注本以黄节的《魏文帝诗注》略为详备。

三国魏朝开国皇帝曹丕生平简介

三国魏朝开国皇帝曹丕生平简介

三国魏朝开国皇帝曹丕生平简介魏文帝曹丕,魏国的开国皇帝,枭雄曹操之子。

生于公元187年,死于公元226年,享年四十岁,于公元220年登基,在位六年,死后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世祖,最后葬于首阳陵。

曹丕是东汉末期著名的政治家。

天生聪颖,自幼便博览群书,诸子百家,经典古籍早已了然于心,八岁便已熟练掌握射箭骑马,从叛军中骑马逃脱时年仅十岁。

随着年龄增长,就已经跟随父亲曹操南征北战,攻破邺城,战绩斐然。

曹丕善于玩弄权术,建安二十二年,在皇位继承权的争夺中取得胜利,赢了弟弟曹植,被立为世子。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任魏王,此时汉朝早已岌岌可危,曹丕强迫汉献帝退位,取汉为魏,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魏朝自此建立,他推行九品中正制,为朝廷选拔优秀人才这些都体现出他卓越的政治才能。

他也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燕歌行》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七言诗,他的诗歌形式多样,言语通俗清新。

此外他找人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类书《皇览》,他的《典论.论文》更是开创了文学批判的先河。

曹丕驴叫出自一个典故。

古代魏国时流传一个怪事,说是有人喜欢听驴叫,而且觉得驴叫的声音非常美妙,特别享受。

相传当时魏国很多文人名士甚至朝臣都喜爱驴叫,而且还争相模仿驴的叫声。

这在现代人看来,非常荒唐至极。

但是就像现在的有些怪异时尚风潮一样,学驴叫或许就是那时候的时尚。

曹氏三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都重视文学,喜欢吟诗作对,并且在文学领域均有所成就。

魏王如此,其它文人更是争相推崇。

当时曹操为了追求文学还建造了一个铜雀台,相当于现在的别墅,专门用来提供文人活动的场所。

三曹是当时文坛领袖,其他才子又有建安七子的名号。

曹丕夺继承权的时候,更加广招人才,结交文人,为在曹操面前显露才华。

建安七子里有一个叫王粲的,和曹丕相交甚好。

王粲是建安七子里的文豪,才华卓绝,为人率性幽默。

他就常以模仿驴叫,逗趣友人。

建安二十一年。

曹操带王粲随从征讨孙吴。

次年,王粲病死。

曹丕为王粲举办了十分奢侈的葬礼,他带领一众文人好友去祭拜王粲。

曹丕所作之诗《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曹丕所作之诗《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曹丕所作之诗《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好词好句、故事大全、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schemes, insight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complete stori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and more.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曹丕所作之诗《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曹丕所作之诗《燕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燕歌行二首》是魏文帝曹丕创造的一组七言诗。

曹丕

曹丕

曹丕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187-226),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

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去世后庙号高祖(《资治通鉴》作世祖),谥为文皇帝,葬于首阳陵。

由于文学方面的成就而与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称为“三曹”。

人物简介魏文帝曹丕,魏朝开国皇帝。

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

是三国时代第一位皇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

汉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

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

年仅八岁,即能为文。

建安十六年(211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

延康元年(220年),魏武帝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他积极调节曹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果断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

当年十月,立刻逼迫汉献帝禅位,登基为大魏皇帝。

定国号为大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

曹丕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

下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限制了宦官的权力;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

提倡节俭、薄葬,预作《终制》。

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曹丕的一些措施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然而在军事才华上他远不能和父亲曹操相比,率大军南下伐吴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但他的文学有相当高的成就。

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

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曹丕简介,名人故事

曹丕简介,名人故事

精心整理曹丕简介,名人故事曹丕个人资料本名:曹丕别名:字子桓谥号:文皇帝开文学批评之风代表作品:《典论》《燕歌行》曹丕简介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220-226年在位。

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220年正月,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之后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

他在位期间,平定边患。

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谥为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与西汉用宦者充任中书不同。

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

在他统治之初,三公希预朝政。

废除东汉以来灾异归过三公的旧习。

鉴于东汉母后干政和外戚之祸,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

控制藩王极严,子弟皆“不闻邦国之政”;所封王国,土地荒瘠,人口寡少,军事力量极弱,并专设官吏对他们进行监督,目的是防帝位争夺。

为防统治秩序混乱,下诏敢有沿袭东汉旧习,子弟为父兄私复仇者,皆族诛;还规定除谋反大逆之外,敢行诬告,“以其罪罪之”。

他又建立并推行九品中正制,力图把用人权从大族名士手中收归朝廷。

通过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巩固了魏国统治。

他曾三次亲自统军伐吴,因条件不成熟,皆无功而还。

曹曹操甚”“荫荆柯,春水繁兮发丹华??”,墨迹尤湿,豁然而言,“既是一样,我的就不呈父亲了。

”于是,曹丕扬鞭打马,追到向东而去的曹操。

曹操一看,眉飞色舞,“果不辱曹氏门第!”其实,曹丕也是绝顶聪明的。

建安七年,曹操与袁绍相持官渡之后,曹操驻军家乡药都城募兵储势。

但此时的曹氏,可谓兵少将寡,难以威慑袁绍。

曹丕便对其父曹操说,“实则虚,虚则实。

可令城中驻军以城中心为起点,从城下把东西南北四门挖通。

”曹操开始不解。

曹丕之篡魏称帝三国时期魏国的末代皇帝

曹丕之篡魏称帝三国时期魏国的末代皇帝

曹丕之篡魏称帝三国时期魏国的末代皇帝曹丕之篡魏称帝——三国时期魏国的末代皇帝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是三国时期曹魏的皇帝,也是魏国的末代君主。

他是曹操的长子,被誉为曹魏的奠基者,对魏国的统一和建设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曹丕篡夺了曹魏的国家政权,并自立为帝,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曹丕之篡魏。

一、曹魏国的形成在三国时期,曹操是袁绍的统一对抗者,他所领导的曹魏政权从东汉宫廷政治中崛起。

曹魏在曹操的带领下,实现了对北方的稳定统一,并逐渐扩展势力范围,形成了庞大的国家势力。

曹操统治期间,因其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曹魏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领域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然而,在曹操去世后,他的继任者曹丕却开始了篡夺曹魏王位的行动。

二、曹丕篡夺王位1. 曹操去世后的内乱曹操去世后,曹操的家族和高级官员们开始在继承王位的问题上产生争执。

曹操有多个儿子,其中年长的儿子曹冲被认为是继承王位的最有资格者。

然而,曹丕为了自己的私利,采取了篡夺王位的手段。

2. 曹丕篡夺王位的手段曹丕在知道曹操去世的消息后,迅速采取行动,通过控制朝廷重要职位和兵权,争取自己的支持者,并打压对立派系。

最终,曹丕成功将曹冲排除出继承王位的竞争中,并在218年称帝,建立魏国。

三、曹丕称帝后的政策及对魏国的影响1. 政治改革曹丕成为魏国皇帝后,积极进行政治改革,力图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设立了许多官职,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郡县制度,推行了《魏志》等重要政治制度。

这些政策的实施加强了魏国政权的稳定性,并为后来魏文帝曹丕的执政奠定了基础。

2. 农业发展曹丕也注重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方面。

他通过减轻农民税负、激励农业技术进步和实行水利工程建设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的福利提高。

这些举措不仅加强了魏国的经济实力,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3. 文化建设曹丕对文化建设也非常重视。

他亲自写作《典论》和《文赋》等重要的文学作品,并亲自主持《草书》的整理和创新。

曹操后来的继承顺序

曹操后来的继承顺序

曹操后来的继承顺序
曹操之后魏国经历了5位国君,按顺序分别为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叡—曹芳—曹髦—曹奂。

曹丕,字子桓,曹魏开国皇帝。

魏武帝曹操次子。

人们都说曹丕的是最像曹操的一个儿子。

虽然其文不及曹植,武不及曹彰。

可是他却把他父亲的枭雄之姿学了7分。

也是当时最适合继承曹操位置的。

曹叡
曹叡,字元仲。

曹魏第二任皇帝。

曹丕长子。

曹叡也算是一个良主。

他在位期间抵御了多次蜀吴的进攻。

可惜最后英年早逝。

曹芳
曹芳,字兰卿,曹叡养子,曹魏的第三任皇帝。

他在位期间。

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政变。

夺取了魏国的实际政权。

曹芳沦为了傀儡皇帝。

天道好轮回。

他就像那汉献帝刘协。

命运不由自己掌控。

曹髦
曹髦,字彦士。

曹丕之孙。

曹髦也算有他先祖的气魄。

不甘心做一个傀儡皇帝。

说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

这一经典话语。

并亲自讨伐司马昭,最后被人当众刺死。

年仅19岁。

曹奂
曹奂,字景明。

魏曹操之孙,魏国末代皇帝,傀儡皇帝,最后被司马炎篡位。

魏国灭亡。

历代皇帝简介(三国两晋)

历代皇帝简介(三国两晋)

中国封建社会的皇帝(三国两晋篇)三国1.魏国(公元220-265年),源于曹丕。

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

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一、魏文帝·曹丕汉族. 在位七年(公元220-226年),34岁登基,40岁驾崩。

在位时期颁发了九品法,改了货币,让中国封建社会有了很大的改良,军事上,讨伐蜀汉东吴全无战果。

二、魏明帝·曹叡汉族. 在位十四年(公元226-239年),22岁登基,35岁驾崩。

在位时期,重用曹真,司马懿等,自身去对付孙权,让曹真等对方刘禅,在位晚期,可能因为诸葛亮死的原因,极度奢华,有点暴政的样子。

三、魏厉帝·曹芳汉族. 在位十六年(公元239-254年),8岁即位,43岁病死(由于死时非皇帝)。

在位初期,遵照先帝的规矩,重用曹爽,后来曹爽被篡夺兵权,(司马懿抢的),曹芳正式成为傀儡,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掌握大权,曹芳由于对司马师的乱臣行位不满,想暗算司马师,但是事机败露,被司马师废掉帝位,打如冷宫。

四、魏少帝·曹耄汉族. 在位七年(公元254-260年),14岁登基,20岁驾崩。

在位时期和曹芳概念一样,傀儡也,先后被司马师\司马昭二人驾空,后来忍耐不住,发兵功打司马昭,被司马昭杀死。

五、魏元帝·曹奂汉族. 在位六年(公元260-265),13岁登基,50岁病死(由于死时非皇帝)在位时期由入先前的两位少帝,被司马昭驾空,司马昭死后,其子司马炎废了他的帝位效仿了曹丕废汉的行为,魏国灭亡。

2.蜀汉(公元221-263年)一.开国皇帝:刘备,汉族. 帝号昭烈皇帝,在位三年(公元221—223年),61岁登基,63岁驾崩。

在位时期发动了三国三大战役之一的彝陵之战,但是被陆逊击败,后来在永安驾崩,其事迹永安托孤。

二.孝怀皇帝·刘禅,汉族. 在位二十年(公元223-263年),17岁登基,64岁病死(由于死时非皇帝),在位时期几乎占了蜀汉政权95.3%.诸葛亮,姜维等人常北上,41年共北上曹魏16次,但是其政治军事一概不管,让蜀汉走象衰败.263年,司马昭灭掉了蜀汉。

魏文帝相关的典故

魏文帝相关的典故

魏文帝相关的典故导语魏文帝是中国历史上魏国的创始人,他以其聪明睿智和卓越的才能成为一代英主。

在他的统治下,魏文帝实施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改革,使得魏国在当时成为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

魏文帝的事迹和典故影响深远,下面将详细探讨魏文帝相关的典故。

一、魏文帝的背景1.1 出身贵族魏文帝曹丕,字子桓,生于187年,是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曹操的长子。

他出身于曹家豪族,家世显赫。

1.2 早年才华展露魏文帝自幼聪慧过人,有卓越的才华和领导能力。

在曹操的教导下,他广泛涉猎文学、历史、经史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同时也熟悉政治、军事等实际操作。

1.3 继承曹操遗志曹操在世时,立下了严明的国家治理方针,魏文帝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并致力于巩固魏国的国家统一和稳定。

二、魏文帝的治理理念2.1 弘扬文化魏文帝非常注重文化建设,他提倡儒家思想,重视教育和文化发展,在国家范围内广泛推广儒家经典,并亲自撰写了《典论》等重要著作。

2.2 推行政治改革魏文帝在政治上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强调“以德治国”,倡导廉洁奉公、以宽为怀的政治作风,使得国家政权更加稳定。

2.3 发展经济魏文帝注重经济建设,致力于促进农业、工商业发展。

他减轻了农民的税费负担,提倡农田水利建设,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同时还改革敛财制度,鼓励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三、魏文帝的军事才能3.1 统一北方魏文帝在位期间,他积极推进北方各族的统一工作,先后消灭了乌桓、匈奴等游牧民族,使得魏国北方边境更加安全稳定。

3.2 勤勉训练士兵魏文帝注重士兵的军事训练和战斗力的提升,他亲自检阅士兵,并经常组织训练和演习,为日后的战争做好充分的准备。

3.3 应对外敌魏文帝面对吴国和蜀国的挑战,果断采取了有效的军事行动并最终将其平定,使得魏国在东亚地区的霸权地位得以巩固。

四、魏文帝相关的典故4.1 魏文帝与司马懿的对话据说魏文帝曹丕曾经与司马懿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对话。

魏文帝问司马懿:“你认为自己比我更有才华吗?”司马懿回答说:“当然没有,您是当今世上最有才华的人。

曹丕著名的诗十首

曹丕著名的诗十首

曹丕著名的诗十首(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总结报告、策划方案、规章制度、祝福语、诗歌美文、名言大全、教育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summary reports, planning schem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blessings, poems and essays, famous quotes, educational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曹丕著名的诗十首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曹丕作文素材

曹丕作文素材

曹丕作文素材魏文帝曹丕(187年— 226年),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 220年— 226年在位),公元220-226年在位。

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是其同母弟。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

曹丕能诗善文,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曹丕集二卷,收录诗歌50多首。

他的诗质朴苍劲,格调清新,具有“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特色,开创了建安风骨,代表作有《燕歌行》《短歌行》。

曹丕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使他成为建安时代第一个文学家,而且对于后代的诗人、散文家具有深刻的影响。

他在魏文帝前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在文学史上地位显著。

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魏武帝集》。

曹丕生活的年代,正值东汉末年,军阀混战,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曹丕即帝位后,在政治上,他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大地主的割据势力,加强对西域各族的控制,同时积极准备着北伐。

他在用人方面,抑制豪强,所用非其人者立刻罢黜。

这些措施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生产起了积极作用。

曹丕著有《典论》《燕歌行》《罗浮山赋》等,他还为自己的继承者所著的《魏书》作《魏书》,当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晋代中国历史。

当时天下承平已久,故曹丕在世时,典章文物,礼仪制度都比较完备。

后人称此书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

他的散文以典雅见长,很少用事,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文人相轻的先例。

他的诗清新刚健,善用比兴,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文人创作的新风气。

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曹丕集二卷,收录诗歌50余首。

他的诗作现存五十多首,有《魏文帝集》。

对于国家政治,曹丕也有独到的见解。

他亲自领兵出征,在军旅途中写了不少诗。

他对官吏选拔任用也相当重视。

曹丕的文学才能是多方面的。

除了诗歌,散文外,曹丕还擅长书法,尤工章草,后人称之为“曹衣出水”。

曹丕还是一位有名的画家。

【诗歌鉴赏】曹丕的故事

【诗歌鉴赏】曹丕的故事

【诗歌鉴赏】曹丕的故事曹丕喜爱葡萄的故事魏文帝曹丕生前酷爱葡萄,古时候做香蒲。

此于《与吴质书》、《诏群医》中有记:“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

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

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

甘而不,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

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

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

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

魏文帝在其诏书中也曾记:“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可见,魏文帝非常喜欢葡萄。

允文允武的故事曹丕擅长击剑、骑马和射击。

他擅长下棋。

在《点伦》自传中,他夸耀自己非凡的射箭技术,可以“左右射击”,可以说是文武兼备。

有一次,曹丕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共同饮宴。

曹丕一向听说邓展精研武术,擅于运用各种兵器,而且还能空手入白刃,因此,曹丕就和邓展谈论起剑术,谈着谈着曹丕直率地说:“我过去对剑术曾经有过研究,而且也得到高明的传授,我觉得你刚才所说的某处是不对的。

”邓展听了曹丕的话,很不服气,要求和曹丕在实战中较量一下。

此时,正是酒酣耳热之后,大家正在吃甘蔗,于是就以甘蔗为剑,下殿后对打起来,几个回合下来,曹丕连续三次都击中邓展的手臂,左右皆大笑起来。

邓展不觉脸红,更不服气,要求再来一次。

曹丕就故意说:“我的剑快而集中,很难击中对方的面部,因此只是打中了你的手臂。

”邓展说:“别说了,我们再来一次吧。

”曹丕知道这次邓展一定会突然间向中路猛攻,就装假不经意地向邓进击,邓展果然如曹丕所料,猛地冲杀过来,曹丕却迅速退步闪过。

出手如风,从上方截击,一下打中邓展的额角,这一下使得一同喝酒的人都禁不住惊叫起来。

于丕教授说,对他来说,更重要的是抛弃旧剑和新剑。

他对曹丕说:“弃旧剑比弃旧剑更重要。

”声音一落,全家人禁不住大笑起来。

曹丕相命的故事当曹丕是五官将军时,有一次宴会。

曹丕向朱建平部长询问他的预期寿命。

朱建平说:“你的预期寿命是80岁,40岁时会有小灾难,希望你多加小心。

曹丕简介资料 曹丕的简介资料

曹丕简介资料 曹丕的简介资料

曹丕简介资料曹丕的简介资料魏文帝曹丕,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下面是X为你整理的曹丕的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魏文帝曹丕简介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

豫州沛国谯 (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

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

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魏王世子。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逝世,曹丕继任丞相、魏王。

同年,曹丕受禅登基,以魏代汉,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魏国。

曹丕在位期间,平定边患。

击退鲜卑,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恢复汉朝在西域的建置。

除军政以外,曹丕自幼好文学,于诗、赋、文学皆有成就,尤擅长于五言诗,与其父曹操和弟曹植,并称“三曹”,今存二卷。

另外,曹丕著有,当中的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有系统的文学批评专论作品。

黄初七年(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

谥号文皇帝,庙号高祖(作世祖),葬于首阳陵。

魏文帝曹丕人物生平早年经历汉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县。

他自幼天资聪颖,后天良好的教育成长环境,给予了他深厚的文学素养。

年少成长的阶段,他广学博览,“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

”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初平三年(192年),曹操认为时下兵荒马乱,教曹丕学射箭,六岁时,曹丕学会了射箭。

八岁时,曹丕学会了骑马。

从十岁起,曹丕就随父亲征战南北,长时间的军旅生活锻炼了他强健的体魄,而且还丰富了他的见闻,为其诗篇创作积淀了大量的素材。

随着他年龄与阅历的不断成长,艰苦生活环境带来的精神冲击,逐渐形成了他特有的沉郁性格气质。

建安二年(197年),曹丕随曹操南征张绣,张绣先降后反,曹操长子曹昂和侄儿曹安民遇害,年仅十岁的曹丕乘马逃脱。

建安十五年(210年),曹丕被司徒赵温举荐,曹操认为赵温举荐他的儿子,并不是因为他真实的才能,因此使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免去赵温官职。

魏文帝曹丕: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

魏文帝曹丕: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

精心整理魏文帝曹丕: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魏文帝曹丕:三国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来源:名人资料网作者:名人曹魏高祖文皇帝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公元实的才能,因此使侍中守光禄勋郗虑持节奉策免去赵温官职。

建安十六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

建安十八年,曹操带着曹丕等人,回到亳州老家上拜坟墓。

事毕,曹丕等乘马游观,经过东园,循着涡河,穿过高林,驻马书鞭,写下《临涡赋》。

建安二十一年,曹丕带着曹叡和东乡公主,随曹操东征孙权。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讽。

十一月癸卯,下诏收敛、祭奠阵亡将士。

乙卯,汉帝禅让,曹丕三次上书辞让。

辛未,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

黄初元年十一月癸酉,以河内山阳邑万户奉汉帝为山阳公。

黄初二年三月,加封辽东太守公孙恭为车骑将军。

四月,以车骑将军曹仁为大将军。

五月,郑甘叛乱,遣曹仁讨斩之。

八月,孙权遣使奉章,并遣于禁等还。

遂加封孙权为吴王、大将军,领荆州牧。

十一月辛未,命镇西将军曹真率诸将及州郡兵讨破叛胡治元多、封赏等,平定河西,据《魏书》记载,此战斩首五万馀级,获生口十城,臣说:火烧诸葛瑾,几乎攻下江陵,孙权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仅朱然获胜,曹丕胜利在望,却不料遇到疫疾,孙权乘机重新遣使纳贡,双方言和,曹丕退兵。

黄初四年,曹仁、曹彰、贾诩先后去世。

黄初五年四月,曹丕立太学,制五经课试之法,置春秋谷梁博士。

去世黄初六年二月,派遣使者从许昌到沛郡询问民间疾苦,救济贫困者。

同年,并州刺陵。

政治在即位魏王之初,曹丕便出台两项新政:第一项新政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同时又宣布: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

为了传之久远,他还依照国有大事则镂于金版的古训,命人把上述政令镌刻在金属的简策上,然后珍藏于石室之中。

曹丕全集——精选推荐

曹丕全集——精选推荐

曹丕全集曹丕(187~226),魏⽂学家。

即魏⽂帝。

字⼦桓,他是曹操之妻卞⽒所⽣长⼦。

少有逸才,⼴泛阅读古今经传、诸⼦百家之书,年仅8岁,即能为⽂,⼜善骑射、好击剑。

建安⼗六年(211),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年,⽴为魏太⼦。

⼆⼗五年正⽉,曹操卒,曹丕嗣位为丞相、魏王。

同年⼗⽉,以“禅让”⽅式代汉⾃⽴,改元黄初。

登极以后,在黄初三年(222)、六年曾两次亲征孙吴,皆未能过江,不果⽽还。

七年五⽉,病卒于洛阳。

曹丕今存诗歌,较完整的约40⾸。

曹丕著作,《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23卷,⼜有《典论》5卷,《列异传》3卷等。

皆已散佚。

明代张溥辑有《魏⽂帝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有关曹丕作品的注释本,有黄节《魏⽂帝魏武帝诗注》,北京⼤学出版组1925年版,⼈民⽂学出版社1958年校正重排,改称《魏武帝魏⽂帝诗注》。

--------------------------------------------------------------------------------短歌⾏仰瞻帷幕。

俯察⼏筵。

其物如故。

其⼈不存。

神灵倐忽。

弃我遐迁。

靡瞻靡恃。

泣涕连连。

呦呦游⿅。

衔草鸣麑。

翩翩飞鸟。

挟⼦巢栖。

我独孤茕。

怀此百离。

忧⼼孔疚。

莫我能知。

⼈亦有⾔。

忧令⼈⽼。

嗟我⽩发。

⽣⼀何早。

长吟永叹。

怀我圣考。

⽈仁者寿。

胡不是保。

--------------------------------------------------------------------------------秋胡⾏⼆⾸⼀尧任舜禹。

当复何为。

百兽率舞。

凤凰来仪。

得⼈则安。

失⼈则危。

唯贤知贤。

⼈不易知。

歌以咏⾔。

诚不易移。

鸣条之役。

万举必全。

明德通灵。

降福⾃天。

⼆泛泛绿池。

中有浮萍。

寄⾝流波。

随风靡倾。

芙蓉含芳。

菡萏垂荣。

⼣佩其英。

采之遗谁。

所思在庭。

双鱼⽐⽬。

鸳鸯交颈。

有美⼀⼈。

婉如清扬。

知⾳识曲。

善为乐⽅。

--------------------------------------------------------------------------------善哉⾏⼆⾸⼀上⼭采薇。

成语故事:相煎何急

成语故事:相煎何急

成语故事:相煎何急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嫉妒兄弟曹植的才华,想找个机会把他杀死。

曹操死后,曹丕废掉汉献帝,自己做了皇帝,是为魏文帝。

他封曹植为侯,准备找个借口杀他。

有一天,曹植上殿拜见魏文帝,文帝在文武百官面前狠狠地责备曹植倚仗父王曹操的基业,故意藐视文武百官。

曹植不作辩解,伏地请罪。

魏文帝怒气未消,下令喝退曹植。

没过几天,有人报告说,曹植在封地内饮酒节制失度,行为不检。

魏文帝听了,将信将疑,决定趁机再给曹植一次严厉的惩罚。

于是他命令御林军把曹植押回京师,交与掌管刑狱的廷尉处理。

廷尉按照魏文帝的意旨起草了给曹植加罪的奏章。

魏文帝看后挺满意,便下令将曹植逮捕入狱。

这时,曹丕的母亲卞太后赶来,哭着哀求魏文帝看在同胞兄弟的份上,饶恕曹植这一次。

魏文帝经不住卞太后的恳求,便把曹植放了,但仍降为安乡侯。

相煎何急”本义是亲人之间不该这样急迫地残害,又比喻自身面临厄运而不应再戕害自已的同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文帝曹丕——开启三国之世的才子皇帝提起曹丕,大家可能第一印象就是他逼迫自己的弟弟曹植,使曹植不得不七步成诗以求活命(然而仅记载于世说新语,基本肯定是伪作),还有就是篡汉自立,以及和甄宓郭女王的三角恋。

另外其他还有不少野史小说把害死曹昂、害死曹冲、害死曹彰的锅让他背。

(这些是野史段子,不见于正史)。

所以曹丕一直都属于知名度高、路人好感度低的皇帝,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大多以偏反派的配角形象出现。

那曹丕到底是怎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探讨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看历史上是怎么评价他的。

《三国志》中陈寿是这样评价曹丕的:“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陈寿认为啊,魏文帝这个人,天资聪颖,文采不凡,下笔成章,博闻强记,才艺双全,就是气度不大,要是再具备博大的气度,修养公平的德行,追求远大的抱负,心存弘伟的道义,那么与古代的贤君相比,也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陈寿是肯定文帝的文采的,但对于魏文帝政治上的作为是持否定态度的,基本算是说他政治上一事无成。

而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才略》一篇中说:“魏文之才,洋洋清绮,旧谈抑之,谓去植千里,然子建思捷而才俊,诗丽而表逸;子桓虑详而力缓,故不竞于先鸣。

俗情抑扬,雷同一响,遂令文帝以位尊面减才,思王以势窘而益价,未为笃论也。

”这就是拿曹丕跟曹植做对比了,刘勰说魏文帝曹丕的文才,旺盛而清丽,过去的评论贬低他,认为比曹植相差千里。

但曹植是文思敏捷而才气俊秀,诗歌华丽而章表卓越;曹丕则思考周详而才力迟缓,因此他的名声不大。

可是曹丕的乐府诗清新激越,《典论·论文》辩明扼要:注意到他们各有长短,也就可以做正确的评价了。

但世俗之情对人的或抑或扬,往往是随声附和,于是使曹丕因身为帝王而降低了文才,曹植因处境困难而增加其价值,这并不是准确的论断。

此论,带有为曹丕“平反”的意味,认为世人低估了魏文帝的才华,曹丕做了皇帝,而曹植怀才不遇,出于
同情弱者的心态,人们往往褒曹植抑曹丕。

不管是陈寿还是刘勰,亦或是其他人对曹丕的评价,都肯定了他卓越的文学才能以及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

但我们要知道曹丕他首先是一位皇帝,其次才是一位文人,所以我们先从政治的角度谈谈他,说一下作为政治家的曹丕。

曹丕在即位魏王之初,便出台两项新政:第一项就是废除中常侍和小黄门,改设散骑常侍,散骑侍郎两种官职,定员各四人,同时又宣布:严禁宦人干政、宦人为官,最高只能充任”诸署令“,从制度上铲除宦官干政的根源。

第二项新政是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

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在文化上,曹丕他重视礼教文乐,禁止“非祀之祭,巫祝之言”,修正被战乱毁坏的孔子家庙,回复以前的制度规模。

在各地大兴儒学,立太学,设置五经博士,在短时期内使封建正统文化得以复兴下令除禁轻税,说关口渡口是用来便于商旅j通行的,池水林木是为了防御灾害的。

设置禁令,家中税收,于百姓不利,于国家不利。

这对战乱后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减轻人民负担,促进贸易,发展经济,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他还下令殡葬死亡将士,禁诽谤,禁复私仇,议轻刑,以收拾散乱的民心,使北方地区出现多年不见的安定和平。

此外,曹丕在位时,还假借征吴之名,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汉末以来,青、徐一带存在着以臧霸、孙观等为首的割据势力,他们虽归顺曹操,却拥有独立的地盘和兵力,曹操不得不对他们采取羁縻政策。

曹操刚死,在洛阳的青、徐兵就发生骚动,曹丕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稳住了他们,控制了局面;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以孙权不纳质子为由,三路伐吴,借机剥夺了臧霸的兵权;黄初五年、六年(224年、225年),曹丕两次亲自督师伐吴,均止步于广陵,未与吴军交锋,却平息了利城兵变,彻底解决了青、徐的隐患。

因此后世推测,曹丕亲征的真实目的不是伐吴,而是以此为幌子
不声不响地平定青、徐割据势力,充分表现出他作为政治家的小心谨慎又不失坚决果断的素质。

史学家田余庆评价说:“曹丕在广陵之役中最终解决了青徐豪霸割据一方的问题,增进了魏国的稳定,巩固了北方的统一,可以说是他在位七年中的一件可以称说而又被人们忽略了的政治大事……广陵之役解决了青徐问题,使东方归于一统,魏国国势更加强大起来”。

从政治家这个角度,曹丕和大多数政治人物并无什么差距,他的文治武功在所有皇帝中只能算是中上水平。

但从第二个角度则是独一无二的,那就是作为建安时期文学家的曹丕。

我们可以完全不假思索地说,三曹的文学地位还要比他们的政治地位重要得多得多。

就先说《燕歌行》吧,这也是《大学国文》里的选文,这是第一首成熟的文人七言诗。

历史上的任何一个“第一”都可以说是具有极大开拓性的,是具有一定划时代意义的。

言志转向抒情,也就是诗变成了真正的诗,为自己的独特感情而写的诗,内容拓宽了,形式也随之拓宽是必然之事,开始做这件事的是曹丕。

而他另一篇杂言体的诗《大墙上嵩行》,更是后世无数长篇歌行的师承。

如果说《燕歌行》对诗歌的拓宽表现在字数方面,那么这首诗的开拓则更加大胆,他几乎是在宣示人们:诗就是诗,即使写成散文的形式,它也一样是诗,诗有诗的语言,有诗独特的身份。

王夫之评价这首诗时说:“长句长篇,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此宗风,遂为乐府狮象。

”看到这两个璀璨的名字,我们或可一窥该诗的影响力。

曹丕的另一巨作《典论·论文》更是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专著,虽然今天我们已经看不到它的大部分。

从现在传世的章节来看,除了对文学的空前重视,它同样反映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及功业追求。

无论如何,文学自觉性的旗帜在这里高高升起,无论是为天下,还是为自己,至少它们已经能在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不再是雕虫小技。

“载主而征,救民涂炭。

彼此一时,唯天所赞。

我独何人,能不靖乱。

”我想,曹丕始终是一位才子,他内心充满着建安精神——对价值与功业的追求,所以他成为当上皇帝的才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