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拿满分专题四选修3--3巧练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选修3-3、3-5试题汇编含答案汇总

高中物理选修3-3、3-5试题汇编含答案汇总

高三物理选修3-3、3-5试题汇编含答案一、A .(选修模块3-3)(12分)⑴关于下列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 .乙图在用油膜法测分子大小时,多撒痱子粉比少撒好C .丙图说明,气体压强的大小既与分子动能有关,也与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D .丁图水黾停在水面上的缘由是水黾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⑵如图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A 、B 间装有阀门S ,A 中充溢气体,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着微弱的引力,B 为真空。

打开阀门S 后,A 中的气体进入B 中,最终达到平衡,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气体的内能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气体的分子势能 (选填“削减”、“不变”或“增大”)。

⑶2015年2月,美国科学家创建出一种利用细菌将太阳能转化为液体燃料的“人造树叶”系统,使太阳能取代石油成为可能。

假设该“人造树叶”工作一段时间后,能将10-6g 的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 kg/m 3、摩尔质量M =1.8×10-2 kg/mol ,阿伏伽德罗常数N A =6.0×1023mol -1。

试求(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①被分解的水中含有水分子的总数N ; ②一个水分子的体积V 。

C .(选修模块3-5)(12分)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链式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发生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环境温度的上升而缩短C .中等核的比结合能最小,因此这些核是最稳定的D .依据E =mc 2可知,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洁的正比关系⑵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大量处于n =4激发态的氢原子跃迁时,发出多个能 量不同的光子,其中频率最大的光子能量为 eV ,若用此光照耀到逸出功为2.75 eV 的光电管上,则加在该光电管上的遏止电压为 V 。

⑶太阳和很多恒星发光是内部核聚变的结果,核反应方程110111e H H X e b a ν+→++是太阳内部的很多核反应中的一种,其中01e 为正电子,v e 为中微子,① 确定核反应方程中a 、b 的值;②略二、A.(选修模块3-3)(12分)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晶既具有液体的流淌性,又具有光学的各向异性B .微粒越大,撞击微粒的液体分子数量越多,布朗运动越明显C .太空中水滴成球形,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S A B模拟气体压强产朝气理 丙 水黾停在水面上 丁 压紧的铅块会“粘”在一起 甲 油膜法测分子大小 乙 E /eV0 -0.54 -0.85 -13.612 3 4 5∞ n -3.40-1.51甲UIO 乙 D .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对容器壁单位面积上碰撞次数削减,气体的压强肯定减小⑵如图,用带孔橡皮塞把塑料瓶口塞住,向瓶内快速打气,在瓶塞弹出前,外界对气体做功15J ,橡皮塞的质量为20g ,橡皮塞被弹出的速度 为10m/s ,若橡皮塞增加的动能占气体对外做功的10%,瓶内的气体作为志向气体。

高三物理选修3-4专项练习答案

高三物理选修3-4专项练习答案

高三物理选修3-4专项练习答案1、(1)(6分)ACE (2) (9分)【解析】Ⅰ、作出光路图如图: 光线在边的入射角:由几何关系可知在边的折射角:由折射定律:Ⅱ、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时在玻璃砖内传播的速度:则所要求的时间为:由以上各式可得: 答:Ⅰ.玻璃砖的折射率为;Ⅱ.光线由进入玻璃砖到第一次由BC 边出射经历的时间为。

2、(1)(5分)BCE(2)(10分)【答案】(1)(1-33)R (2)45°【解析】(1)由折射定律 n =sin β1sin α,n 2=sin β2sin αQ AC 045i =AC 030r =2sin sin ==rin PLL s 2330tan 21=︒=LL s 3330cos 22=︒=Pcv n=vs st 21+=cLt 665=2P 566L c光在玻璃板中的传播距离:=cos d S α(1分)光在玻璃板中的传播时间:2cos nd t C α=•(1分)由题意列式得:cos cos nd lαθ=(1分)又根据折射定律:sin sin n θα= (2分)联立解得:222sin l n θ=- 或2211sin l nθ=-(2分) 4、(1)ACE (5分) (2)(10分)解:(i )设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C ,由折射定律得nC 1=sin ①(2分) 代入数据得°45=C ②(1分)C 1A 1B 1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AB 边和BC 边的入射角均为60°,均发生全反射。

设光线在CD 边的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由几何关系得°30=α,小于临界角,光线第一次射出棱镜是在CD 边,由折射定律得αβn sin sin =③ (2分)代入数据得 °45=β④ (1分)(ⅱ) 在右光路图中,由几何关系得AA 1=A 1B=BB 1=B 1C=4cm⑤ (2分)cm CC 3341=⑥(2分) 5、(1)ADE(2)①由题意可知,此时P 点正在向下运动,Q 点正在向上运动,所以:s T 6.041= 所以s T 4.2= Tv λ=得:v=5m/s②)65sin(10t xPπ=cm③经过T=2.2s 质点Q 第二次回到平衡位置 6、(1)(6分)ABC (2)(9分)解:由3R可知折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其光路图如图所示,则有:由折射定律可得: 解得:在直角三角形中:由几何关系可得:为等腰三角形,所以7、(1)(5分)BDE(2)(10分)①在E 点恰好发生全反射,临界角:则此玻璃的折射率:②传播的速度: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的距离:3sin sin ==n ri︒=60i ︒=30r ABOR r R S BO 23cos ==SAO∆RS LBO so32==060C =123sin 3n C ==32c v cn ==03(cos 60)2DE EF x x x a a a a =+=+-=ii r prAABC 30° FED所用时间:答:①棱镜的折射率为;②单色光通过棱镜的时间为。

2016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专题4选考题巧练技巧选修3-3巧练(含解析)

2016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特色专项训练专题4选考题巧练技巧选修3-3巧练(含解析)

专题四选考题巧练技巧——拿满分选修3-3巧练(建议用时:30分钟)1.(1)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 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达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V-T图象如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的压强分别为p b和p 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 ab和Q ac,则下列结果错误的是________.A.p b>p c,Q ab>Q acB.p b>p c,Q ab<Q acC.p b<p c,Q ab>Q acD.p b<p c,Q ab<Q acE.状态a的压强等于状态b的压强(2)某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了一个简易气温计:在一个空葡萄酒瓶中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管内有一段长度可忽略的水银柱,接口处用蜡密封,将酒瓶水平放置,如图所示.已知该装置密封气体的体积为480 cm3,玻璃管内部横截面积为0.4 cm2,瓶口外的有效长度为48 cm.当气温为7 ℃时,水银柱刚好处在瓶口位置.①求该气温计能测量的最高气温;②假设水银柱从瓶口处缓慢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密封气体从外界吸收3 J热量,问在这一过程中该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已知大气压强为1×105 Pa)2.(2015·山西考前监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B.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C.物体体积增大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D.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E.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一个长方体的封闭汽缸,用无摩擦活塞将内部封闭气体分为完全相同的A、B两部分.初始时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p、温度均为T.现使A的温度升高ΔT而保持B部分气体温度不变,则A部分气体压强的增加量是多少?3.(1)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布朗运动表明,构成悬浮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D.物体的摄氏温度变化了1 ℃,其热力学温度变化了273 KE.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2)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薄壁汽缸,由截面积不同的两个圆筒连接而成,质量均为m =1.0 kg的活塞A、B用一长度为3L=30 cm、质量不计的轻细杆连接成整体,它们可以在筒内无摩擦地左右滑动且不漏气.活塞A、B的面积分别为S A=200 cm2和S B=100 cm2,汽缸内A和B之间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的左边及B的右边都是大气,大气压强始终保持为p0=1.0×105 Pa.当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为T1=500 K时,活塞处于图示位置平衡.问:①此时汽缸内理想气体的压强多大?②当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从T1=500 K缓慢降至T2=400 K时,活塞A、B向哪边移动?移动的位移多大?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食盐、雪花、黄金都是晶体B.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只能用单晶体C.晶体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但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D.大多数金属都是各向同性的,他们都是非晶体E.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是由于在液体表面层里分子比内部密集(2)某医院使用的一只氧气瓶,容积为32 dm3,在温度为27 ℃时,瓶内压强为150 atm,按规定当使用到17 ℃、压强降为10 atm,便应重新充气.①若这一瓶氧气自由膨胀到17 ℃、10 atm时体积为多少?②若这个医院在27 ℃时,平均每天要用压强为1 atm的氧气439 dm3,则这一瓶氧气能用多少天?③若上述氧气瓶的开关坏了,使高压氧气迅速向外喷出,当瓶内外压强相等时,才关好开关.过一段较长时间再次打开开关,这时瓶内氧气是否还会喷出?专题四选考题巧练技巧——拿满分选修3-3巧练1.解析:(1)由V =k pT 可知V -T 图线的斜率越大,压强p 越小,故p b <p c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Q =ΔU -W ,因T b =T c ,所以ΔU ab =ΔU ac ,而W ab <W ac ,故Q ab >Q ac ,a 状态和b 状态在同一条等压线上,所以p a =p b ,综上C 、E 正确.(2)①当水银柱到达管口时,所测气温最高,设为T 2,此时气体体积为V 2初状态:T 1=(273+7)K =280 K ,V 1=480 cm 3,末状态V 2=(480+48×0.4) cm 3=499.2 cm 3,由等压变化知:V 1T 1=V 2T 2, 代入数据得T 2=291.2 K ,即18.2 ℃.②水银柱向右移动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W =-p 0S ·L=-1×105×0.4×10-4×48×10-2 J=-1.92 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内能变化为ΔU =W +Q =-1.92 J +3 J =1.08 J ,即内能增加1.08 J .答案:(1)ABD (2)①291.2 K (或18.2 ℃) ②内能增加增加1.08 J2.解析:(1)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A 错;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B 对;分子间距小于平衡距离时增大分子间距,分子势能将减小,C 错;热量可以由低温传递到高温,但会引起其他变化,D 对;如果物体放出的热量大于对物体做的功,物体内能将减小,故E 对,故选BDE.(2)设温度升高后,A 、B 气体压强的增加量都为Δp ,对A 部分气体,升高温度后的体积为V A ,则由气体方程pV T =(p +Δp )V A T +ΔT对B 部分气体,升高温度后的体积为V B ,则pV =(p +Δp )V B又2V =V A +V B解得Δp =p ΔT 2T. 答案:(1)BDE (2)p ΔT 2T3.解析:(2)①设被封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轻细杆对A 和对B 的弹力为F ,对活塞A 有:p 0S A =pS A +F对活塞B ,有:p 0S B =pS B +F得:p =p 0=1.0×105 Pa .②当汽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下降时,活塞处于平衡状态,缸内气体压强不变,气体等压降温,活塞A 、B 一起向右移动活塞A 最多移动至两筒的连接处.设活塞A 、B 一起向右移动的距离为x.对理想气体: V 1=2LS A +LS BT 1=500 KV 2=(2L -x)S A +(L +x)S BT 2=400 KS A =200 cm 2 S B =100 cm 2由盖-吕萨克定律:V 1T 1=V 2T 2解得:x =10 cmx<2L =20 cm 表明活塞A 未碰两筒的连接处.故活塞A 、B 一起向右移动了10 cm . 答案:(1)BCE (2)见解析4.解析:(1)食盐、雪花是单晶体,黄金是多晶体,故选项A 对;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因此熔化过程中虽然要吸收热量,但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选项C 对;大多数金属都是各向同性的,他们都是多晶体,故选项D 错;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是由于在液体表面层里分子比内部稀疏,分子间呈现引力,故选项E 错.(2)①氧气瓶内氧气初态参量:V 1=32 dm 3,T 1=300 K ,p 1=150 atm ;设这一瓶氧气自由膨胀到17 ℃、10 atm 时体积为V 2,T 2=290 K ,p 2=10 atm ,则p 1V 1T 1=p 2V 2T 2解得V 2=464 dm 3.②对跑出的气体,设在T 3=300 K ,p 3=1 atm 时占的体积为V 3,则p 2(V 2-V 1)T 2=p 3V 3T 3这一瓶氧气能用的天数n =V 3V 0V 0=439 dm 3联立解得n ≈10.2(天),取n =10(天).③因高压氧气迅速向外喷出,氧气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可近似看成绝热膨胀.Q =0,故ΔU =W ,又氧气对外做功,所以瓶内氧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关上开关时,瓶内氧气温度低于外界,当过一段较长时间后,瓶内氧气温度又等于外界温度,即瓶内剩余气体做等容升温变化,所以p T=C (C 为常数),T 变大,则p 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故再次打开开关时,氧气还会喷出.答案:(1)ABC (2)①464 dm 3 ②10天 ③会喷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综合测试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综合测试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2020年秋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综合测试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洪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下列各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A •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会缩小,这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B.在一杯热水中放几粒盐,整杯水很快就会变咸,这是食盐分子的扩散现象C.把一块铅和一块金的表面磨光后紧压在一起,在常温下放置四五年,结果铅和金互相会渗入,这是两种金属分别做布朗运动的结果D .把碳素墨水滴入清水中,稀释后,借助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布朗运动现象,这是由碳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2.—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一膨胀过程,此过程可以用图中的直线ABC来表示,在A、B、C三个状态上,气体的温度TA、TB、TC相比较,大小关系为()A . T B=T A=T CB.T A>T B>T CC.T B>T A=T CD.T B<T A=T C3.某物质的密度为p摩尔质量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单位体积中所含分子个数为()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机械能可以为零,但内能永远不为零B .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内能C.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D . 0 C的冰的内能与等质量的0 C的水的内能相等5•关于熔化及熔化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熔化热在数值上等于熔化单位质量晶体所需的能量B .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该物质凝固过程放出的热量C.熔化时,物质的分子动能一定保持不变D .熔化时,物质的分子势能一定保持不变6•如图所示,D^A T B T C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状态变化的一个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 T A是一个等温过程B. A T B是一个等温过程C. A与B的状态参量相同D . B T C体积减小,压强减小,温度不变7•在一个完全真空的绝热容器中放入两个物体,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A .两物体没有接触B .两物体的温度相同C.真空容器不能发生热对流D .两物体具有相同的内能8•温度为27 C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压强不变,把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时,其温度变为()A.127 KB.150 KC.13. 5 CD . 23. 5 C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当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的合力一定减小B .单晶硅中原子排列成空间点阵结构,因此其他物质分子不能扩散到单晶硅中C.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 .密闭容器中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10.液体的附着层具有收缩趋势的情况发生在()A .液体不浸润固体的附着层B .表面张力较大的液体的附着层C.所有液体的附着层D .液体浸润固体的附着层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11.(多选)两个分子从靠近得不能再近的位置开始,使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大于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B .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C.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在逐渐减小D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12.(多选)下列关于热力学温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每一度的大小是相同的B .热力学温度的零度等于—273.15 CC.热力学温度的零度是不可能达到的D .气体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其体积趋近于零13.(多选)如图所示,在柱形容器中装有部分水,容器上方有一可自由移动的活塞.容器水面浮有一个木块和一个一端封闭、开口向下的玻璃管,玻璃管中有部分空气,系统稳定时,玻璃管内空气柱在管外水面上方的长度为a,空气柱在管外水面下方的长度为b,水面上方木块的高度为c,水面下方木块的高度为d.现在活塞上方施加竖直向下且缓缓增大的力F,使活塞下降一小段距离(未碰及玻璃管和木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d和b者E不变B .只有b减小C.只有a减小D.a和c都减小14.(多选)关于液晶分子的排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晶分子在特定方向排列整齐B .液晶分子的排列不稳定,外界条件的微小变动都会引起液晶分子排列的变化C.液晶分子的排列整齐而稳定D .液晶的物理性质稳定三、实验题洪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15.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在玻璃板上描出油膜的轮廓,随后把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其形状如图所示,坐标纸上正方形小方格的边长为10 mm,该油酸膜的面积是___________ m2;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是4X10_6mL,则油酸分子的直径是_____________ m .(上述结果均保留1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16.如图表示一个氯化钠(NaCI)晶体的晶胞,其形状是一个立方体,其空间结构是每个立方体的8个角上分别排有一个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是交错排列的•图中以•表示钠离子,以O表示氯离子.若已知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M = 5. 85X10 2kg/mol,密度为p= 2 . 22 xi03kg/m3,试估算相邻最近的两个钠离子间的距离.17.如图所示,一集热箱里面封闭着一定量的气体,集热板作为箱的活塞且正对着太阳,其面积为S,在t时间内集热箱里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数值为W,其内能增加了AU,已知照射到集热板上太阳光的能量的50%被箱内气体吸收,求:(1)这段时间内集热箱内的气体共吸收的热量;(2)此位置太阳光在垂直集热板单位面积上的辐射功率18.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先后经过等压、等容和等温过程完成一个循环,A、B、C状态参量如图所示,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27 C,求:(1)气体在状态B的温度TB;⑵气体从A T C状态变化过程中与外界交换的总热量Q.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手捏面包,面包体积变小,是说明面包颗粒之间有间隙,而不是分子间有间隙,故 A错.B 、C 都是扩散现象.D 中做布朗运动的是碳颗粒(即多个碳分子的集结体)而不是碳分子3. 【答案】D4. 【答案】A【解析】机械能是宏观能量,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均为零时,机械能就为零;而物体内的分子在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且存在相互作用力,所以物体的内能永不为零, A 项对;物体的内能与物质的量、温度和体积有关, B 、C 、D 三项错误,故选 A .5. 【答案】A【解析】只有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的热量等于凝固过程放出的热量,并且温度保持不变,分子动能 不变.熔化吸热,对于晶体而言,只增加分子势能.对非晶体上述关系都不成立.6. 【答案】A【解析】D T A 是一个等温过程,A 正确;A 、B 两状态温度不同,A T B 是一个等容过程(体积不变), B 、C 错误;B T C 是一个等温过程,V 增大,p 减小,D 错误.7. 【答案】B【解析】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而与物体内能的多少、是否接触及周围的环境(是否真空)2.【答案】C【解析】由题图中各状态的压强和体积的P A V A = p c V c <p B V B,因为; =C,可知 T A = T X T B .【解析】已知物质的摩尔质量为卩,密度为 P,则物质的摩尔体积为 U-,则单位体积中所含分子的无关,故选项B 正确,A 、C 、D 错误.8. 【答案】B9. 【答案】C【解析】 当分子间引力大于斥力时,分子间距离 r>r o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因此随着分子 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可能先增大后减小,故A 错误;单晶硅中原子排列成空间点阵结构,但分子之间仍然存在间隙,其他物质分子能扩散到单晶硅中,故 B 错误;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 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其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故 C 正确;水的饱和汽压仅与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故D 错误。

高中物理选修3-4各章节练习题测试题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选修3-4各章节练习题测试题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高中物理第11章第1节简谐运动同步练习新人教版选修3-4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1.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振动的是( )A.树枝在风的作用下运动B.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的运动C.说话时声带的运动D.爆炸声引起窗扇的运动答案:B解析: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属于机械振动;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到最高点后返回落地,不具有运动的往复性,因此不属于机械振动。

2.简谐运动是下列哪一种运动( )A.匀变速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C.非匀变速运动D.匀加速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简谐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错。

加速度a也是变化的,A、D错,C对。

3.(河南信阳市罗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水平放置的弹簧振子在做简谐运动时( )A.加速度方向总是跟速度方向相同B.加速度方向总是跟速度方向相反C.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D.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答案:D解析:弹簧振子在做简谐运动时,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平衡位置,则当振子离开平衡位置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当振子向平衡位置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故A、B、C错误,D正确。

4.(厦门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弹簧振子在做简谐运动,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t2时刻振子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t1、t2时刻振子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t2、t4时刻振子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t2、t3时刻振子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答案:B解析:t1与t2两时刻振子经同一位置向相反方向运动,加速度相同,速度方向相反,A 错B对;t2与t4两时刻振子经过关于平衡位置的对称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错;t2、t3时刻振子的速度相同,D错。

5.(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下期期末)如图所示为一个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小球在MN间做简谐运动,O是平衡位置。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卷(四)含答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卷(四)含答案

高中同步测试卷(四)第四单元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某驾驶员发现中午时车胎内的气压高于清晨时的,且车胎体积增大.若这段时间胎内气体质量不变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 )A.外界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B.外界对胎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C.胎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D.胎内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增大2.如图所示是理想气体经历的两个状态的p-T图象,对应的p-V图象应是(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等温压缩过程时,气体的压强增大,从分子微观角度来分析,这是因为(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分子碰撞的次数增多C.气体分子数增加D.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力变大4.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压强为p,热力学温度为T,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为n,则( )A.p增大,n一定增大B.T减小,n一定增大C.pT增大时,n一定增大 D.pT增大时,n一定减小5.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bc、cd和da这四个过程在p-T图上都是直线段,其中ab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bc垂直于ab,cd平行于ab,由图可以判断(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B.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C.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D.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做等压变化时,其V-t图象如图所示,若保持气体质量不变,使气体的压强增大后,再让气体做等压变化,则其等压线与原来相比,下列可能正确的是( )A.等压线与t轴之间夹角变大B.等压线与t轴之间夹角变小C.等压线与t轴交点的位置不变D.等压线与t轴交点的位置一定改变7.一绝热容器内封闭着一些气体,容器在高速运输途中突然停下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因气体温度与机械运动的速度无关,故容器中温度不变B.因容器是绝热的,故容器中气体温度不变C.因容器突然停止运动,气体分子运动的速度亦随之减小,故容器中温度降低D.容器停止运动时,由于分子和容器壁的碰撞,机械运动的动能转化为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故容器中气体温度将升高8.一钢筒内装有压缩空气,当打开阀门后气体迅速从筒内逸出,很快筒内气体的压强与大气压强p0相同,然后立即关闭阀门.如果钢瓶外部环境保持温度不变,经较长的时间后筒内的气体压强( )A.等于p0B.大于p0C.小于p0D.无法判定9.如图中A、B两点代表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两个不同的状态,状态A的温度为T A,状态B的温度为T B;由图可知( )A.T B=2T A B.T B=4T AC.T B=6T A D.T B=8T A10.已知湖水深度为20 m,湖底水温为4 ℃,水面温度为17 ℃,大气压强为1.0×105 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g=10 m/s2,ρ=1.0×103 kg/m3)( )A.12.8倍B.8.5倍C.3.1倍D.2.1倍11.教室内的气温会受到室外气温的影响,如果教室内上午10时的温度为15 ℃,下午2时的温度为25 ℃,假设大气压强无变化,则下午2时与上午10时相比较,房间内的( )A.空气分子密集程度增大B.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C.空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D.空气质量增大1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平行于纵轴的直线变化到状态B,则它的状态变化过程是( )A.气体的温度不变B.气体的内能增加C.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减小D.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不变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10分)如图,上端开口的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截面积为5×10-3m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质量为 2.0 kg的光滑活塞封闭在汽缸内,其压强为________Pa(大气压强取1.01×105 Pa,g取10 m/s2).若从初温27 ℃开始加热气体,使活塞离汽缸底部的高度由0.50 m缓慢地变为0.51 m,则此时气体的温度为________℃(取T=t+273 K).14.(10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温度缓慢升高的变化,如图所示,p-T和V-T 图各记录了其部分变化过程.(1)试求温度600 K时气体的压强;(2)在p-T图象上将温度从400 K升高到600 K的变化过程补充完整.15.(10分)有一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静止于恒温透明液体中,筒中液面与A点齐平.现缓慢将其压到更深处,筒中液面与B点齐平,此时筒中气体长度减为原来的23.若测得A点压强为1.2×105Pa,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且筒内气体无泄漏.(1)求液体中B点的压强;(2)从微观上解释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16.(10分)如图所示为一均匀薄壁U 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开口且足够长,管的横截面积为S ,内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右管内有一质量为m 的活塞搁在固定卡口上,卡口与左管上端等高,活塞与管壁间无摩擦且不漏气.温度为T 0时,左、右管内液面等高,两管内空气柱(可视为理想气体)长度均为L ,压强均为大气压强p 0,重力加速度为g ,现使左、右两管温度同时缓慢升高,在活塞离开卡口上升前,左右两管液面保持不动.求:(1)温度升高到T 1为多少时,右管活塞开始离开卡口上升; (2)温度升高到T 2为多少时,两管液面高度差为L .参考答案与解析1.[导学号:65430049] 解析:选D.中午,车胎内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车胎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选项D 正确.2.[导学号:65430050] 解析:选C.由p -T 图象可知,气体先经历等容变化,后经历等温变化,所以对应的p -V 图象是C ,所以C 正确,A 、B 、D 错误.3.[导学号:65430051] 解析:选B.温度不发生变化,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对器壁的碰撞力不变,故A 、D 错;质量不变,分子总数不变,C 错误;体积减小,气体分子密集程度增大,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分子碰撞次数增多,故B 正确.4.[导学号:65430052] 解析:选C.只有p 或T 变化时,不能得出体积的变化情况,A 、B 错误;pT增大,V 一定减小,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一定增大,C 正确,D 错误.5.[导学号:65430053] 解析:选BCD.四条直线段只有ab 是等容过程,A 错误;连接Ob 、Oc 和Od ,则Ob 、Oc 、Od 都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等容线,依据p -T 图中等容线的特点(斜率越大,气体体积越小),比较这几条图线的斜率,即可得出V a =V b >V d >V c ,故B 、C 、D 都正确.6.[导学号:65430054] 解析:选BC.对于一定质量气体的等压线,其V -t 图线的延长线一定过t 轴上-273.15 ℃的点,故C 项正确,D 项错误;气体压强增大后,温度还是0 ℃时,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T=C 可知,V 0减小,等压线与t 轴夹角减小,A 项错误,B 项正确.7.[导学号:65430055] 解析:选D.只有与分子微观热运动所对应的动能才能包括在气体的内能之中,而与气体宏观运动所对应的动能,应属于气体的机械能中的动能.当容器在高速运输途中突然停下来时,气体分子与器壁撞击,使气体分子的定向运动转化为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于是气体整体的宏观运动的动能就转化成气体分子微观热运动的动能,即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8.[导学号:65430056] 解析:选B.气体迅速膨胀时温度降低,刚关闭阀门时,筒内温度低,当和环境温度达到热平衡后,筒内压强变大.9.[导学号:65430057] 解析:选C.对于A 、B 两个状态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A V AT A=p B V B T B 可得:T B T A =p B V B p A V A =3p 0×4V 02p 0×V 0=6,即T B =6T A ,C 项正确. 10.[导学号:65430058] 解析:选 C.对气泡内气体:在湖底处p 1=p 0+ρgh ,V 1,T 1=277 K ;在水面时,p 2=p 0,V 2,T 2=290 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 代入数据得V 2V 1=p 1T 2p 2T 1=3.1,故C 对.11.[导学号:65430059] 解析:选 B.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平均每个分子对器壁的冲力将变大,但气压并未改变,可见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一定减少,故A 、D 项错误,B 项正确;温度升高,并不是所有空气分子的速率都增大,C 项错误.12.[导学号:65430060] 解析:选B.从p -V 图象中的AB 图线知,气体状态由A 变到B 为等容升压,根据查理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不变时,压强跟热力学温度成正比.选项A 中温度不变是不正确的,应该是压强增大,温度升高.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选项B 正确.气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平均速率增加,故选项C 错误.气体压强增大,则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次数增加,故选项D 是错误的.13.[导学号:65430061] 解析:活塞的受力情况如图, 由平衡条件得,pS =p 0S +mg ,则p =p 0S +mg S =p 0+mgS=1.01×105 Pa +2.0×105×10-3 Pa =1.05×105Pa.由盖—吕萨克定律V 1T 1=V 2T 2得T 2=V 2T 1V 1=h 2T 1h 1=0.51×3000.5K =306 K t 2=T 2-273 K =33 ℃.答案:1.05×1053314.[导学号:65430062] 解析:(1)p 1=1.0×105Pa ,V 1=2.5 m 3,T 1=400 K ,p 2=?,V 2=3 m 3,T 2=600 K ,p 1V 1T 1=p 2V 2T 2p 2=p 1V 1T 2T 1V 2=1.25×105Pa.(也可以利用图象来解,但要有必要的说明) (2)图象如图所示.答案:(1)1.25×105Pa (2)见解析图15.[导学号:65430063] 解析:(1)由题意知气体做等温变化 则有p A V =p B 23V代入数据得p B =1.8×105Pa.(2)在缓慢下压过程中,温度不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但单位体积内的气体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气体分子碰撞器壁的次数增多,气体的压强变大.答案:(1)1.8×105Pa (2)见解析16.[导学号:65430064] 解析:(1)活塞刚离开卡口时,对活塞mg +p 0S =p 1S 得:p 1=p 0+mg S两侧气体体积不变,对右管气体p 0T 0=p 1T 1得:T 1=T 0⎝⎛⎭⎪⎫1+mg p 0S .(2)左管内气体,V 2=3L 2S ,p 2=p 0+mgS +ρgL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0LS T 0=p 2V 2T 2得T 2=3T 02p 0p 2=3T 02p 0⎝ ⎛⎭⎪⎫p 0+mg S +ρgL . 答案:(1)T 0⎝⎛⎭⎪⎫1+mg p 0S (2)3T 02p 0⎝ ⎛⎭⎪⎫p 0+mg S +ρgL。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修3_4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选修3_4作业3含解析新人教版

选修3-4精炼(3)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全息照相利用了光的衍射现象B .如果两个波源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在介质中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C .声源远离观察者时,听到的声音变得低沉,是因为声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变低了D .人们所见到的“海市蜃楼”现象,是由于光的全反射造成的E .摄像机的光学镜头上涂一层“增透膜”后,可减少光的反射,从而提高成像质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潜水员看来,岸上的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个倒立的圆锥里B.光纤通信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C.泊松亮斑的发现支持了光的波动说D.人们利用慢中子来研究晶体的结构是利用了中子发生的于涉现象E.变化的磁场一定产生变化的电场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 单摆在周期性外力作用下作受迫振动,其振动周期与单摆拜长无关B.产生多普勒效应的原因是波源的频率发生了变化C.偏振光可以是横波也可以是纵波D.做简谐振动的质点,先后通过同一个位置,其速度可能不相同;E.照相机镜头下阳光下呈现淡紫色是光的干涉现象4.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0t 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质点A B P 、、的横坐标为分别为10 cm 、15 cm 、80 cm ,此时,质点A 已振动了0.2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1.5 s ,质点P 第一次到达波峰B.波的传播速度为1 m/sC.质点P 起振时的速度方向沿y 轴负方向D.0~0.1 s 时间内,质点A 振动的速度逐渐增大E.质点B 从开始起振到质点P 开始起振的时间内,质点B 通过的路程为52 cm5.如图甲所示,上端固定的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当振子到达最高点时,弹簧处于原长。

选取向上为正方向,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最大伸长量为5 cmB.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2 sC.在1~1.5 s内,弹簧振子的速度大小逐渐增大D.在0~0.5 s内,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逐渐增大E.在1.5~2 s内,弹簧的伸长量逐渐减小6.水槽中,与水面接触的两根相同细杆固定在同一个振动片上。

高中物理选修3-3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

高中物理选修3-3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

高中物理选修3-3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txt54就让昨日成流水,就让往事随风飞,今日的杯中别再盛着昨日的残痕;唯有珍惜现在,才能收获明天。

课后练习一10(大纲版)高二物理同步复习课程第7讲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一)主讲人:孟卫东1.已知金刚石的密度为ρ=3.5×103 kg/m3,现有一块体积为4.0×10-8m3的一小块金刚石,它含有多少个碳原子?假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紧密地挨在一起,试估算碳原子的直径?(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2.2×10-10 m详解:先求出此金刚石质量,然后除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就是碳原子个数。

碳原子紧密排在一起的模型,就是一个一个的小球紧密相连,整个金刚石看成一个正方体,于是一条边上碳原子个数就是碳原子总个数的三次方根。

金刚石一条边的长度就是体积的三次方根。

然后边长除以一条边上碳原子个数就是碳原子直径。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B.布朗运动是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无规则的反映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D.观察时间越长,布朗运动越显著答案:C详解:布朗运动是液体无规则运动的反映,它本身不是分子运动。

布朗运动的显著程度和观察时间无关,和液体温度,运动微粒的质量等有关。

3.关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B.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C.分子力实质上就是分子间的万有引力D.分子引力不等于分子斥力时,违背了牛顿第三定律答案:A详解:A是正确的理论知识。

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与分子距离有关,和温度无关。

另外,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明显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能乱套用牛顿第三定律。

4.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B.当r>r0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加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C. r<r0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加得快,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D.当分子间的距离r>10-9m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答案:D详解:r=r0时分子引力和斥力数值相等,分子间作用力合力是0,但不能说分子间没作用力,A错。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选修3-4》强化提高训练(新含答案)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选修3-4》强化提高训练(新含答案)

高中物理专题复习选考部分《选修3-4》强化提高训练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只有物体温度较高时,才能向外辐射红外线B.物体做机械振动,不一定产生机械波C.单摆具有等时性,即周期与振幅无关D.X射线在磁场中偏转,穿透力较强,可用来进行人体透视E.机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一定不变(2)如图所示为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ABC,其中∠A=30°,D 点在AC边上,A、D间距为L,AB=23L.一条光线平行于AB边从D点射入棱镜,光线垂直BC边射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①玻璃的折射率;②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2.(1)如图,一透明球体置于空气中,球半径R=10 cm,MN是一条通过球心的直线,单色细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B为入射点,AB与MN间距为5 2 cm,已知出射光线CD与直线MN的夹角为30°,则透明球体对该光的折射率n=________.若改变光束AB的入射角,则经折射进入该球体内的光线再次向空气出射时,________(填“有”或“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2)一列沿水平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0 Hz,某时刻,当质点M到达其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时,在其右方相距0.8 m处的质点N恰好到达最高点.求该列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3.(1)2015年12月30日在新疆阿克陶县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如果该地震中的简谐横波在地球中匀速传播的速度大小为4 km/s.如图所示,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刚好传到N处,则________.A.从波源开始振动到波源迁移到地面需要1.75 s时间B.波的周期为0.015 sC.从波传到N处开始计时,经过t=0.03 s位于x=240 m 处的质点加速度最小D.图示时刻,波的图象上M点的速度沿y轴负方向,经过一段极短时间动能减小E.图示时刻,波的图象上除M点外与M点势能相等的质点有7个(2)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直角三棱镜做光学实验,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如图所示,棱镜的折射率为2,α=30°,BC边长度为a.P为垂直于直线BCO的光屏.现有一宽度等于AB边长度的平行单色光束垂直射向AB面,已知sin 75°=24+64,cos 75°=64-24.求:①光线从AC面射出时的折射角;②在光屏P上被折射光线照亮的光带的宽度.4.(1)下列对光学和相对论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A.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B.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工件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衍射C.要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需要直接测出电磁波从发射到被目标接收的时间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小E.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来拍摄,主要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2)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虚线为t=0.3 s时刻的波形,求:(导学号59230115)①该波的周期;②该波的波速最小值.5.(1)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2)如图,在注满水的游泳池的池底有一点光源A,它到池边的水平距离为3.0 m.从点光源A射向池边的光线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水的折射率为4 3.①求池内的水深;②一救生员坐在离池边不远处的高凳上,他的眼睛到池面的高度为2.0 m.当他看到正前下方的点光源A时,他的眼睛所接受的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为45°.求救生员的眼睛到池边的水平距离(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高中物理专题复习选考部分《选修3-4》强化提高训练(参考答案)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只有物体温度较高时,才能向外辐射红外线B.物体做机械振动,不一定产生机械波C.单摆具有等时性,即周期与振幅无关D.X射线在磁场中偏转,穿透力较强,可用来进行人体透视E.机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一定不变(2)如图所示为一横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ABC,其中∠A=30°,D 点在AC边上,A、D间距为L,AB=23L.一条光线平行于AB边从D点射入棱镜,光线垂直BC边射出,已知真空中的光速为c,求:①玻璃的折射率;②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解析:(1)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都能向外辐射红外线,A错误;由于机械波传播需要介质,故当物体在真空中做机械振动时,不会产生机械波,B正确;单摆具有等时性,即周期与振幅无关,C正确;X射线不带电,不会在磁场中偏转,X射线的穿透力较强,可用来进行人体透视,D错误;机械波从一种介质传播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其频率一定不变,E正确.(2)①光路如图,因为光线垂直BC边射出,有β=30°,光线在E点发生反射,有α=30°,可知r=180°-90°-2×30°=30°.光线平行于AB边从D点射入棱镜,入射角θ=60°,由折射定律有n=sin θsin r= 3.②△ADE为等腰三角形,有DE=AD=L,EB=AB-2L cos 30°,解得EF=EB·cos β=3L 2.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路程s=DE+EF=2.5L,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速度v=cn,光线在棱镜中传播的时间t=s v=53L2c.答案:(1)BCE(2)①3②53L 2c2.(1)如图,一透明球体置于空气中,球半径R=10 cm,MN是一条通过球心的直线,单色细光束AB平行于MN射向球体,B为入射点,AB与MN间距为5 2 cm,已知出射光线CD与直线MN的夹角为30°,则透明球体对该光的折射率n=________.若改变光束AB的入射角,则经折射进入该球体内的光线再次向空气出射时,________(填“有”或“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2)一列沿水平x轴传播的简谐横波,频率为10 Hz,某时刻,当质点M到达其平衡位置且向上运动时,在其右方相距0.8 m处的质点N恰好到达最高点.求该列简谐横波的传播速度.解析:(1)作法线OB、OC,连接透明球内的折射光线BC,设光束在B点的入射角为i,由sin i=5210=22,得i=45°,根据球体的对称关系,光束在C点的折射角也为45°,由几何关系得∠BOC =120°,所以光束AB 在B 点的折射角r =30°,在B 点由折射定律有n =sin i sin r =sin 45°sin 30°= 2.因为光进入透明球体时的折射角等于出射时的入射角,总是小于全反射临界角,所以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2)波沿x 轴有向左和向右传播两种情况,若波向右传播,其波形如图1所示,根据题意有⎝ ⎛⎭⎪⎫n +34λ1=0.8 m(n =1,2,…),波速v 1=λ1f =324n +3m/s(n =0,1,2,…).若波向左传播,其波形如图2所示,根据题意有⎝ ⎛⎭⎪⎫k +14λ2=0.8 m(k =0,1,2,…),波速v 2=λ2f =324k +1m/s(k =0,1,2,…). 答案:(1)2 不 (2)向右传播时,324n +3m/s(n =0,1,2,…) 向左传播时,324k +1m/s(k =0,1,2,…) 3.(1)2015年12月30日在新疆阿克陶县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7千米.如果该地震中的简谐横波在地球中匀速传播的速度大小为4 km/s.如图所示,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某时刻刚好传到N 处,则________.A .从波源开始振动到波源迁移到地面需要1.75 s 时间B .波的周期为0.015 sC .从波传到N 处开始计时,经过t =0.03 s 位于x =240 m 处的质点加速度最小D.图示时刻,波的图象上M点的速度沿y轴负方向,经过一段极短时间动能减小E.图示时刻,波的图象上除M点外与M点势能相等的质点有7个(2)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直角三棱镜做光学实验,直角三棱镜的截面如图所示,棱镜的折射率为2,α=30°,BC边长度为a.P为垂直于直线BCO的光屏.现有一宽度等于AB边长度的平行单色光束垂直射向AB面,已知sin 75°=24+64,cos 75°=64-24.求:①光线从AC面射出时的折射角;②在光屏P上被折射光线照亮的光带的宽度.解析:(1)波上质点并不随波迁移,选项A错误;由题意可知该波的周期为T=60 m4 km/s=0.015 s,从波传到x=120 m处开始计时,经过t=0.03 s,波刚好传到x=240 m处,位于x=240 m处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加速度最小,选项B、C 正确;由“上下波”法可得,题图所示时刻,M点的速度沿y轴负方向,正在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增大,则动能增大,选项D错误;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得除M点外与M点势能相等的质点有7个,选项E正确.(2)①光线在AB面上折射后方向不变,射到AC面上的入射角i=30°,如图甲所示,折射角为r,根据折射定律有n=sin rsin i,解得r=45°.甲乙②如图乙所示,可画出折射光线在光屏上的光带宽度等于CE,∠EAC=45°,∠ECA=30°,AC=2a,在△AEC中,根据正弦定理有CEsin 45°=ACsin 105°,解得CE=(23-2)a.答案:(1)BCE(2)①45°②(23-2)a4.(1)下列对光学和相对论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A.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状态有关B.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光检查工件平面的平整度利用了光的衍射C.要确定雷达和目标的距离需要直接测出电磁波从发射到被目标接收的时间D.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小E.全息照片往往用激光来拍摄,主要利用了激光的相干性(2)沿x轴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如图所示,其中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虚线为t=0.3 s时刻的波形,求:(导学号59230115)①该波的周期;②该波的波速最小值.解析:(1)相对论认为空间和时间与物质的运动快慢有关,A正确;检查平面的平整度的原理是经过空气层的前后两面反射的光线在标准样板的下表面叠加,发生薄膜干涉,形成干涉条纹,B错误;雷达利用了电磁波的反射原理,雷达和目标的距离s=12cΔt,直接测出的是从发射电磁波至接收到反射的电磁波的时间间隔Δt,C错误;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红光改为绿光,由于波长变小,故干涉条纹间距变小,D正确;激光具有良好的相干性,全息照片就是利用激光的相干性进行拍摄的,E正确.(2)①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由14T+nT=0.3 s(n=0,1,2,…)解得波的周期可能为T= 1.21+4ns(n=0,1,2,…),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由34T+nT=0.3 s(n=0,1,2,…).解得波的周期可能为T= 1.23+4ns(n=0,1,2,…)②由波形图可知,波长λ=1.2 m,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当n=0时,可得T max=1.2 s,v min=λTmax=1 m/s,同理,若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可得v min=3 m/s.答案:(1)ADE(2)①-1.21+4ns或1.23+4ns(n=0,1,2,…)②1 m/s或3 m/s5.(1)某同学漂浮在海面上,虽然水面波正平稳地以1.8 m/s的速率向着海滩传播,但他并不向海滩靠近.该同学发现从第1个波峰到第10个波峰通过身下的时间间隔为15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B.该水面波的频率为6 HzC.该水面波的波长为3 mD.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能量不会传递出去E.水面波没有将该同学推向岸边,是因为波传播时振动的质点并不随波迁移(2)如图,在注满水的游泳池的池底有一点光源A,它到池边的水平距离为3.0 m.从点光源A射向池边的光线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水的折射率为4 3.①求池内的水深;②一救生员坐在离池边不远处的高凳上,他的眼睛到池面的高度为2.0 m .当他看到正前下方的点光源A 时,他的眼睛所接受的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为45°.求救生员的眼睛到池边的水平距离(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解析:(1)水面波是一种机械波,说法A 正确.根据题意得周期T =159 s =53s ,频率f =1T =0.6 Hz ,说法B 错误.波长λ=v f =1.80.6m =3 m ,说法C 正确.波传播过程中,传播的是振动形式,能量可以传递出去,但质点并不随波迁移,说法D 错误,说法E 正确.(2)①如图,设到达池边的光线的入射角为i ,依题意,水的折射率n =43,光线的折射角θ=90°.由折射定律有n sin i =sin θ①由几何关系有sin i =ll 2+h 2②式中,l =3.0 m ,h 是池内水的深度.联立①②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 h =7m ≈2.6 m .③②设此时救生员的眼睛到池边的距离为x .依题意,救生员的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45°.由折射定律有n sin i ′=sin θ′④式中,i ′是光线在水面的入射角.设池底点光源A 到水面入射点的水平距离为a .由几何关系有sin i ′=aa 2+h 2⑤x +l =a +h ′⑥式中h ′=2 m .联立③④⑤⑥式得x =⎝ ⎛⎭⎪⎫3723-1m ≈0.7 m. 答案:(1)ACE (2)①2.6 m ②0.7 m。

人教版 高中物理 选修3-3 内能 同步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 高中物理 选修3-3 内能 同步习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内能同步习题(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说明物体内部分子运动越剧烈,每个分子的动能越大B.物体的内能越大,物体的温度就一定越高C.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D.物体吸热温度就会上升,所以温度越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就越多解析: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但每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都大,物体的内能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体积、物质的量有关,故选项C对,A、B、D错.答案: C2.下列关于物体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大,则机械能也一定大B.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C.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内能为零D.内能是物体的机械能的另一种说法解析: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A、C、D错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一切物体皆有内能,B正确.答案: B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的动能与分子的势能之和,叫做这个分子的内能B.物体的内能由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决定C.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其内能也一定增大D.物体的动能减小时,其温度可能升高解析:内能是大量分子组成的物体具有的,单个分子无内能可言,A项错.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由物体的温度、体积决定,与整个物体宏观机械运动的动能和势能无关,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其动能增大,但内能不一定增大,故B、C错.当物体运动的动能减少时,其温度可能升高,如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因摩擦生热,动能减少温度升高,故D项正确.答案: D4.下列有关温度与分子动能、物体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一定都变大B.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速率一定变大C.温度降低,物体的内能必然变小D.温度降低,物体的内能可能增大解析: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变大,即平均速率增大,但每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变大,所以A错、B对;决定物体内能的是组成物体的分子个数、温度和体积三个因素.温度降低,内能可能减小.还有可能不变,甚至增加,所以C错,D对.答案:BD5.下列关于物体的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B.物体的内能越大,热量越多C.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不变化解析: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间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它与物体分子热运动的能量状态相对应.内能变化将伴随着做功过程或传递过程,热量只是热传递过程中表征内能变化多少的物理量.因此,不存在物体含热量多少的概念,故选项A、B错误.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平均动能的宏观标志.温度越高表明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一个物体的温度不变,仅表明它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没有变化,但是,分子间的势能有可能变化,即内能有可能变化,如晶体熔解过程,温度不变,所吸收的热量用来增加分子间的势能.因此,选项D不正确.答案: C6.下列关于分子运动和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的约束就会散开,这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存在势能的缘故B.一定量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其分子间势能增加C.一定量气体的内能等于其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如果气体温度升高,那么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解析:气体如果失去了容器就会散开,是因为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故A错误;100 ℃的水变成100 ℃的水蒸气时分子间距增加,分子引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增加,B正确;内能是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之和,C正确;温度升高是大量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加而不是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加,D错误.答案:BC7.当氢气和氧气的质量和温度都相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等B.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C.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相等D.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解析:因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选项A正确,因为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质量不同,且M(H)<M(O),平均动能又相等,所以分子质量大的平均速率小,故选项D错,而选项B正确.虽然气体质量和分子平均动能都相等,但由于气体摩尔质量不同,分子数目就不等,因此选项C错.答案:AB8.关于分子势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0)()A.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大,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间合力为0,所以分子势能为0C.当分子间作用力为引力时,体积越大,分子势能越大D.当分子间作用力为斥力时,体积越大,分子势能越大解析:设想两个分子相距无穷远(r>10-9m),此时分子间势能为0,当两个分子越来越近时,分子间引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当r=r0时,分子势能减小到最小为负值,故B错误;分子力为引力时,体积越大,分子间距越大,分子间引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故C正确;分子力为斥力时,体积越大,分子间距越大,分子间斥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故A、D错误.答案: C9.关于物体的温度与分子动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某种物体的温度是0 ℃说明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为零B.物体温度降低时,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减小C.物体温度升高时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增多D.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则物体的温度越高解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是0 ℃,物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并非为零,因为分子无规则运动不会停止,A错.温度降低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并非每个分子动能都减小,B错.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速率小的分子数目减少,速率大的分子数目增多,C项正确.物体的运动速度增大,宏观机械能(动能)增大,但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不一定加剧,温度不一定升高,D错.答案: C10.把一个物体竖直下抛,则下列情况中是在下落时发生的有(不考虑空气阻力)()A.物体的动能增大,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增大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分子势能却增大C.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D.物体的内能保持不变解析:答案:CD11.气体内能是所有气体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其大小与气体的状态有关,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分子间势能分别取决于气体的()A.温度和体积B.体积和压强C.温度和压强D.压强和温度解析:由于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气体分子的动能宏观上取决于温度;分子势能是由于分子间引力和分子间距离共同决定,宏观上取决于气体的体积.因此A正确.答案: A二、非选择题12.在体积、温度、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四个量中,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的量是________;与分子势能直接有关的量是________;与物体内能有关的量是________;联系微观量和宏观量的桥梁是________.解析:与分子平均动能有关的量是温度;与分子势能直接有关的量是体积;与物体内能有关的量是体积、温度、质量;联系微观量和宏观量的桥梁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答案:温度体积体积、温度、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

高考物理高考专题复习学案《选修3-3》(精品整理含答案)

高考物理高考专题复习学案《选修3-3》(精品整理含答案)

高考物理高考专题复习学案《选修3-3》考题一热学的基本知识1.分子动理论知识结构2.两种微观模型(1)球体模型(适用于固体、液体):一个分子的体积V 0=43π(d 2)3=16πd 3,d 为分子的直径.(2)立方体模型(适用于气体):一个分子占据的平均空间V 0=d 3,d 为分子间的距离.3.阿伏加德罗常数是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计算时要注意抓住与其相关的三个量:摩尔质量、摩尔体积和物质的量.4.固体和液体 (1)晶体和非晶体(2)液晶的性质液晶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既可以流动,又可以表现出单晶体的分子排列特点,在光学、电学物理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 (3)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球形的趋势,表面张力的方向跟液面相切. (4)饱和气压的特点液体的饱和气压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气压越大,且饱和气压与饱和汽的体积无关. (5)相对湿度某温度时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气压的百分比.即:B =pp s×100%.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气体的压强也一定增大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解析气体压强由气体分子数密度和平均动能决定,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分子数密度可能减小,故气体的压强不一定增大,A错误;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B正确;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C正确;热运动属于分子的运动,而布朗运动是微小颗粒的运动,D错误.答案BC训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大,人体水分蒸发的越快B.单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C.水龙头中滴下的水滴在空中呈球状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D.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答案CD解析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大,越接近饱和气压,水蒸发越慢;故A错误;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选项B错误;水龙头中滴下的水滴在空中呈球状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选项C正确;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距离减小,分子力做负功,故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选项D正确;故选C、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B.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算出气体分子的体积C.一些物质,在适当的溶剂中溶解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具有液晶态D.从塑料酱油瓶里向外倒酱油时不易外洒,这是因为酱油可以浸润塑料答案 C解析分子间距离从零开始增大时,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选项A错误;只要知道气体的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常数,就可算出气体分子运动占据的空间大小,而不能计算气体分子的体积,选项B错误;当有些物质溶解达到饱和度时,会达到溶解平衡,所以有些物质在适当溶剂中溶解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具有液晶态,故C正确;从塑料酱油瓶里向外倒酱油时不易外洒,这是因为酱油对塑料是不浸润的,选项D错误;故选C.3.关于能量和能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能源利用的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B.由于自然界中总的能量守恒,所以不需要节约能源C.能量耗散说明在转化过程中能量不断减少D.人类在不断地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所以能量可以被创造答案 A解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在能源使用过程中,能量在数量上并未减少,故A正确,C错误;虽然总能量不会减小,但是由于能源的品质降低,无法再应用,故还需要节约能源,故B错误;根据能量守恒可知,能量不会被创造,也不会消失,故D错误.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普遍规律,能量耗散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B.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气体中进行,不能在固体中发生C.有规则外形的物体是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的物体是非晶体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所以存在表面张力答案AD解析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普遍规律,能量耗散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选项A 正确;扩散现象可以在液体、气体中进行,也能在固体中发生,选项B错误;有规则外形的物体是单晶体,没有确定的几何外形的物体是多晶体或者非晶体,选项C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所以存在表面张力,选项D正确;故选A、D.考题二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1.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知识结构2.应用气体实验定律的三个重点环节(1)正确选择研究对象:对于变质量问题要保证研究质量不变的部分;对于多部分气体问题,要各部分独立研究,各部分之间一般通过压强找联系.(2)列出各状态的参量:气体在初、末状态,往往会有两个(或三个)参量发生变化,把这些状态参量罗列出来会比较准确、快速的找到规律.(3)认清变化过程:准确分析变化过程以便正确选用气体实验定律.例2如图1所示,用销钉固定的活塞把导热汽缸分隔成两部分,A部分气体压强p A=6.0×105 Pa,体积V A=1 L;B部分气体压强p B=2.0×105 Pa,体积V B=3 L.现拔去销钉,外界温度保持不变,活塞与汽缸间摩擦可忽略不计,整个过程无漏气,A、B两部分气体均为理想气体.求活塞稳定后A部分气体的压强.图1解析拔去销钉,待活塞稳定后,p A′=p B′①根据玻意耳定律,对A部分气体,p A V A=p A′(V A+ΔV) ②对B部分气体,p B V B=p B′(V B-ΔV) ③由①②③联立:p A′=3.0×105 Pa答案 3.0×105 Pa变式训练5.如图2甲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状态A 经过状态B 变为状态C 的V -T 图象.已知气体在状态A 时的压强是1.5×105 Pa.图2(1)说出A →B 过程中压强变化的情形,并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计算图甲中T A 的温度值.(2)请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该气体由状态A 经过状态B 变为状态C 的p -T 图象,并在图线相应位置上标出字母A 、B 、C .需要计算才能确定的有关坐标值,请写出计算过程.答案 (1)200 K (2)见解析解析 (1)从题图甲可以看出,A 与B 连线的延长线过原点,所以A →B 是等压变化,即p A =p B根据盖—吕萨克定律可得V A T A=V B T B,所以T A =V A V BT B =0.40.6×300 K =200 K(2)由题图甲可知,由B →C 是等容变化,根据查理定律得p B T B=p CT C所以p C =T C T Bp B =400300×1.5×105 Pa =2.0×105 Pa则可画出由状态A →B →C 的p -T 图象如图所示.6.某次测量中在地面释放一体积为8升的氢气球,发现当气球升高到1 600 m 时破裂.实验表明氢气球内外压强近似相等,当氢气球体积膨胀到8.4升时即破裂.已知地面附近大气的温度为27 ℃,常温下当地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求:高度为1 600 m 处大气的摄氏温度.图3答案 17 ℃解析 由题图得:在地面球内压强: p 1=76 cmHg1 600 m 处球内气体压强: p 2=70 cmHg由气态方程得:p 1V 1T 1=p 2V 2T 2T 2=p 2V 2p 1V 1T 1=70×8.476×8×300 K ≈290 Kt 2=(290-273) ℃=17 ℃7.如图4所示,竖直放置的导热汽缸内用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 ,横截面积为S ,缸内气体高度为2h .现在活塞上缓慢添加砂粒,直至缸内气体的高度变为h .然后再对汽缸缓慢加热,让活塞恰好回到原来位置.已知大气压强为p 0,大气温度为T 0,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活塞与汽缸壁间摩擦.求:图4(1)所添加砂粒的总质量;(2)活塞返回至原来位置时缸内气体的温度. 答案 (1)m +p 0Sg (2)2T 0解析 (1)设添加砂粒的总质量为m 0,最初气体压强为p 1=p 0+mgS 添加砂粒后气体压强为p 2=p 0+(m +m 0)gS该过程为等温变化, 有p 1S ·2h =p 2S ·h 解得m 0=m +p 0S g(2)设活塞回到原来位置时气体温度为T 1,该过程为等压变化,有V 1T 0=V 2T 1解得T 1=2T 08.如图5所示,一竖直放置的、长为L 的细管下端封闭,上端与大气(视为理想气体)相通,初始时管内气体温度为T 1.现用一段水银柱从管口开始注入管内将气柱封闭,该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且没有气体漏出,平衡后管内上下两部分气柱长度比为1∶3.若将管内下部气体温度降至T 2,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将管倒置,平衡后水银柱下端与管下端刚好平齐(没有水银漏出).已知T 1=52T 2,大气压强为p 0,重力加速度为g .求水银柱的长度h 和水银的密度ρ.图5答案 215L 105p 026gL解析 设管内截面面积为S ,初始时气体压强为p 0,体积为V 0=LS 注入水银后下部气体压强为p 1=p 0+ρgh 体积为V 1=34(L -h )S由玻意耳定律有:p 0LS =(p 0+ρgh )×34(L -h )S 将管倒置后,管内气体压强为p 2=p 0-ρgh 体积为V 2=(L -h )S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p0LST1=(p0-ρgh)(L-h)ST2解得:h=215L,ρ=105p026gL考题三热力学第一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的组合1.应用气体实验定律的解题思路(1)选择对象——即某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2)找出参量——气体在始末状态的参量p1、V1、T1及p2、V2、T2;(3)认识过程——认清变化过程是正确选用物理规律的前提;(4)列出方程——选用某一实验定律或气态方程,代入具体数值求解,并讨论结果的合理性.2.牢记以下几个结论(1)热量不能自发地由低温物体传递给高温物体;(2)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产生的,压强大小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和分子密集程度有关;(3)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4)温度变化时,意味着物体内分子的平均动能随之变化,并非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随之发生同样的变化.3.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考查有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两种方式(1)定性判断.利用题中的条件和符号法则对W、Q、ΔU中的其中两个量做出准确的符号判断,然后利用ΔU=W+Q对第三个量做出判断.(2)定量计算.一般计算等压变化过程的功,即W=p·ΔV,然后结合其他条件,利用ΔU=W+Q进行相关计算.(3)注意符号正负的规定.若研究对象为气体,对气体做功的正负由气体体积的变化决定.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W<0;气体的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0.例3如图6所示,一圆柱形绝热汽缸竖直放置,通过绝热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的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与容器底部相距h,此时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现通过电热丝缓慢加热气体,当气体吸收热量Q时,气体温度上升到T2.已知大气压强为p0,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活塞与汽缸的摩擦,求:图6(1)活塞上升的高度;(2)加热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增加量.[思维规范流程](1)气体发生等压变化,有hS(h+Δh)S=T1T2(1分)解得Δh=T2-T1T1h(1分)(2)加热过程中气体对外做功为W=pS·Δh=(p0S+mg)h T2-T1T1(1分)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内能的增加量为ΔU=Q-W=Q-(p0S+mg)h T2-T1T1(1分)答案(1)T2-T1T1h(2)Q-(p0S+mg)hT2-T1T1训练9.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A→B→C→A的循环过程的p-V图象如图7所示(A→B为双曲线).其中状态___________(选填A、B或C)温度最高,A→B→C 过程是_______的.(选填“吸热”或“放热”)图7答案C吸热解析 根据公式pV T =C ,可得从A 到B 为等温变化,温度应不变,从B 到C 为等容变化,压强增大,温度升高,从外界吸热,从C 到A 为等压变化,体积减小,温度降低,所以C 温度最高,从A 到B 到C 需要从外界吸热.10.一只篮球的体积为V 0,球内气体的压强为p 0,温度为T 0.现用打气筒对篮球充入压强为p 0、温度为T 0的气体,使球内气体压强变为3p 0,同时温度升至2T 0.已知气体内能U 与温度的关系为U =aT (a 为正常数),充气过程中气体向外放出Q 的热量,篮球体积不变.求:(1)充入气体的体积;(2)充气过程中打气筒对气体做的功.答案 (1)0.5V 0 (2)Q +aT 0解析 (1)设充入气体体积为ΔV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p 0(V 0+ΔV )T 0=3p 0V 02T 0则ΔV =0.5V 0(2)由题意ΔU =a (2T 0-T 0)=aT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 )可得:W =Q +aT 011.如图8所示,一轻活塞将体积为V 、温度为2T 0的理想气体,密封在内壁光滑的圆柱形导热汽缸内.已知大气压强为p 0,大气的温度为T 0,气体内能U 与温度的关系为U =aT (a 为正常数).在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降为T 0的过程中,求:图8(1)气体内能减少量ΔU ;(2)气体放出的热量Q .答案 (1)aT 0 (2)aT 0-12P 0V解析 (1)由题意可知ΔU =a (2T 0-T 0)=aT 0(2)设温度降低后的体积为V ′,则V 2T 0=V ′T 0外界对气体做功W =p 0·(V -V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 +Q解得Q =aT 0-12P 0V《选修3-3》考前针对训练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这是高原地区温度较低的缘故B.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C.布朗运动是由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D.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2)若一条鱼儿正在水下10 m 处戏水,吐出的一个体积为1 cm 3的气泡.气泡内的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且气体质量保持不变,大气压强为p 0=1.0×105 Pa ,g =10 m/s 2,湖水温度保持不变,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气体________(填“吸热”或者“放热”);气泡到达湖面时的体积为________cm 3.(3)利用油膜法可以粗略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把密度ρ=0.8×103 kg/m 3的某种油,用滴管滴一滴在水面上形成油膜,已知这滴油的体积为V =0.5×10-3 cm 3,形成的油膜面积为S =0.7 m 2,油的摩尔质量M =9×10-2 kg/mol ,若把油膜看成单分子层,每个油分子看成球形,那么:①油分子的直径是多少?②由以上数据可粗略测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是多少?(以上结果均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 (1)BD (2)吸热 2(3)①7×10-10 m ②6×1023 mol -1解析 (1)水的沸点和气压有关,高原地区水的沸点较低,是因为高原地区大气压较低,A 错误;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彩色液晶显示器利用了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B 正确;布朗运动显示的是悬浮微粒的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错误;由于液体表面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液体分子间表现为引力,所以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D正确.(2)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体积增大,对外做功,由于保持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得,气泡需要吸热;气泡初始时的压强p1=p0+ρgh=2.0×105 Pa气泡浮到水面上的气压p2=p0=1.0×105 Pa由气体的等温变化可知,p1V1=p2V2带入数据可得:V2=2 cm3(3)①油分子的直径d=VS=0.5×10-3×10-60.7m≈7×10-10 m②油的摩尔体积为V mol=M ρ,每个油分子的体积为V0=4πR33=πd36,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N A=V mol V0,联立以上各式得N A=6Mπd3ρ,代入数值计算得N A≈6×1023 mol-1.2.(1)关于饱和汽和相对湿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B.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饱和气压C.密闭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及其饱和蒸汽,若温度升高,同时增大容器的容积,饱和气压可能会减小D.相对湿度过小时,人会感觉空气干燥(2)如图1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发生如图1所示的状态变化,从状态A到状态B,在相同时间内撞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_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从状态A经B、C再回到状态A,气体吸收的热量________放出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1(3)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1023mol-1,在标准状态(压强p0=1 atm、温度t0=0 ℃)下任何气体的摩尔体积都为22.4 L,已知上一题中理想气体在状态C时的温度为27 ℃,求该气体的分子数.(计算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C(2)减小大于(3)2.4×1022解析(1)饱和气压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它的大小取决于物质的本性和温度,温度越高,饱和气压越大,则使未饱和汽变成饱和汽,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故A正确;根据相对湿度的特点可知,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饱和气压,故B正确;温度升高,饱和气压增大.故C错误;相对湿度过小时,人会感觉空气干燥.故D正确.(2)理想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压强不变,体积变大,分子的密集程度减小,所以在相同时间内撞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减小,从状态A经B、C再回到状态A,内能不变,一个循环过程中,A到B外界对气体做功W1=-2×3=-6 J,B到C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W2=12×()1+3×2=4 J,C到A体积不变不做功,所以外界对气体做功W=W1+W2=-2 J,根据ΔU=W+Q,Q=2 J,即一个循环气体吸热2 J,所以一个循环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大于放出的热量.(3)根据盖-吕萨克定律:V0T0=V1T1,代入数据:1273+27=V1 273,解得标准状态下气体的体积为V1=0.91 L,N=V1V mol N A=0.9122.4×6×1023个≈2.4×1022个.3.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先把空的烧瓶放入冰箱冷冻,取出烧瓶,并迅速把一个气球紧套在烧瓶颈上,封闭了一部分气体,然后将烧瓶放进盛满热水的烧杯里,气球逐渐膨胀起来,如图2.图2(1)在气球膨胀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该密闭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B.该密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熵增加C.该密闭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重力而产生的D.该密闭气体的体积是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2)若某时刻该密闭气体的体积为V,密度为ρ,平均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该密闭气体的分子个数为________;(3)若将该密闭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气球逐渐膨胀起来的过程中,气体对外做了0.6 J的功,同时吸收了0.9 J的热量,则该气体内能变化了________ J;若气球在膨胀过程中迅速脱离瓶颈,则该气球内气体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答案(1)B(2)ρVM N A(3)0.3降低解析(1)气体膨胀,分子间距变大,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变小,故A错误;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一切宏观热现象过程总是朝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故该密闭气体组成的系统熵增加,故B正确;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产生的,故C错误;气体分子间隙很大,该密闭气体的体积远大于所有气体分子的体积之和,故D错误.(2)气体的量为:n=ρVM;该密闭气体的分子个数为:N=nN A=ρVM N A;(3)气体对外做了0.6 J的功,同时吸收了0.9 J的热量,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ΔU=W+Q=-0.6 J+0.9 J=0.3 J;若气球在膨胀过程中迅速脱离瓶颈,气压气体迅速碰撞,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降低.4.(1)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3所示,图中f(v)表示v 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由图可知()图3A.气体的所有分子,其速率都在某个数值附近B.某个气体分子在高温状态时的速率可能与低温状态时相等C.高温状态下大多数分子的速率大于低温状态下大多数分子的速率D.高温状态下分子速率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小(2)如图4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已知在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100 J,则该过程中气体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_J.图4(3)已知气泡内气体的密度为1.29 kg/m3,平均摩尔质量为0.29 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1023 mol-1,取气体分子的平均直径为2×10-10 m,若气泡内的气体能完全变为液体,请估算液体体积与原来气体体积的比值.(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1)BC(2)放出100(3)1×10-5解析(1)由不同温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大多数分子的速率都接近某个数值,不是所有,故A错误;高温状态下大部分分子的速率大于低温状态下大部分分子的速率,不是所有,有个别分子的速率会更大或更小,故B正确;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则分子速率大的占多数,即高温状态下分子速率大小的分布范围相对较大,故C正确,故D错误.(2)根据公式:ΔU=W+Q和外界对气体做功W=pΔV=200 J,可以得到:Q=-100 J,所以放出100 J热量.(3)设气体体积为V1,完全变为液体后体积为V2气体质量:m=ρV1含分子个数:n =m M N A每个分子的体积:V 0=43π(D 2)3=16πD 3液体体积为:V 2=nV 0液体与气体体积之比:V 2V 1=πρN A D 36M =3.14×1.29×6×1023×(2×10-10)36×0.29≈1×10-5. 5.(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C.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势能最大D.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同性的特点(2)图5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压变化的p -T 图象.从A 到B 的过程,该气体内能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图5(3)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已知1 g 石墨烯展开后面积可以达到2 600 m 2,试计算每1 m 2的石墨烯所含碳原子的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1023 mol -1,碳的摩尔质量M =12 g/mol.(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 (1)AB (2)增大 吸收 (3)1.9×1019个解析 (1)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叫饱和蒸汽;饱和蒸汽压强与饱和蒸汽体积无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蒸汽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其压强也是一定的,这个压强叫做饱和气压;故饱和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A 正确;液体表面张力使液体具有收缩的趋势,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 正确;分子力做功等于分子势能的减小量;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平衡时,分子力的合力为零;此后不管是增加分子间距还是减小分子间距,分子力都是做负功,故分子势能增加;故C 错误;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故D 错误.(2)理想气体的分子势能可以忽略不计,气体等压升温,温度升高则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大;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Q +W ,温度升高,内能增大,即ΔU 为正值;同时气体的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则W 为负值,故Q 必定为正值,即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3)由题意可知,已知1 g 石墨烯展开后面积可以达到2 600 m 2,1 m 2石墨烯的质量:m =12600 g ,而1 m 2石墨烯所含原子个数:n =m M N A =1260012×6×1023 个≈1.9×1019个.6.如图6所示,某种自动洗衣机进水时,洗衣机内水位升高,与洗衣机相连的细管中会封闭一定质量的空气,通过压力传感器感知管中的空气压力,从而控制进水量.图6(1)当洗衣缸内水位缓慢升高时,设细管内空气温度不变.则被封闭的空气(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B.分子的热运动加剧C.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D.体积变小,压强变大(2)若密闭的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在上述(1)中空气体积变化的过程中,外界对空气做0.6 J 的功,则空气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了________J 的热量;当洗完衣服缸内水位迅速降低时,则空气的内能________(选填“增加”或“减小”).(3)若密闭的空气体积V =1 L ,密度ρ=1.29 kg/m 3,平均摩尔质量M =0.029 kg/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6.02×1023 mol -1,试估算该气体分子的总个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1)AD(2)放出0.6减小(3)3×1022个解析(1)水位升高,压强增大,被封闭气体做等温变化,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体积减小,分子之间距离减小,因此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故A、D正确;气体温度不变,因此分子的热运动情况不变,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故B、C 错误.(2)在(1)中空气体积变化的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内能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放出热量;若水位迅速降低,压强则迅速减小,体积迅速膨胀,气体对外做功,由于过程迅速,没有来得及吸放热,因此内能减小.(3)物质的量为:n=ρV M分子总数:N=nN A=ρVM N A代入数据得:N≈3×1022个故该气体分子的总个数为3×1022个.。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册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册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测试题及答案解析全册课时跟踪检测(一)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多选)某同学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由于( )A .油酸未完全散开B .油酸中含有大量的酒精C .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个的方格D .求每滴体积时,1 mL 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解析:选AC 油酸分子直径d =V S ,计算结果明显偏大,可能是V 取大了或S 取小了。

油酸未完全散开,所测S 偏小,d 偏大,A 正确;油酸中含有大量酒精,不影响测量结果,B 错;若计算油膜面积时舍去了所有不足一个的方格,使S 偏小,d 变大,C 正确;若求每滴体积时,1 mL 的溶液的滴数多记了10滴,使V 变小,d 变小,D 错。

2.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体积为V 的某种油,形成一圆形油膜,直径为d ,则油分子的直径近似为( )A.2V πd 2B.πd 22V C.πd 24V D.4V πd 2 解析:选D 油膜的面积为π⎝⎛⎭⎫d 22,油膜的油分子的直径为V π⎝⎛⎭⎫d 22=4V πd 2,故D 对。

3.根据下列物理量(一组),就可以估算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的是( )A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质量B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质量和体积C .阿伏加德罗常数,该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D .该气体的密度、体积和摩尔质量解析:选C 由气体的立方体模型可知,每个分子平均占有的活动空间为V 0=r 3,r 是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摩尔体积V =N A V 0=M ρ。

因此,要计算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r ,需要知道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摩尔质量M 和该气体的密度ρ。

4.最近发现的纳米材料具有很多优越性,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棱长为1 nm 的立方体,可容纳液态氢分子(其直径约为10-10 m)的数量最接近于( )A .102个B .103个C .106个D .109个解析:选B 把氢原子看做是小立方体,那么氢原子的体积为:V 0=d 3=10-30 m 3边长为1 nm 的立方体体积为:V =L 3=(10-9)3 m 3=10-27 m 3可容纳的氢分子个数:n =V V 0=103 个。

高中物理选修3-3必做题(带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必做题(带答案)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 再变化到状态C ,其状态变化过程的p ﹣V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该气体在状态A 时的温度为27℃.则:①该气体在状态B 和C 时的温度分别为多少℃?②该气体从状态A 经B 再到C 的全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传递的热量是多少?答案:①B 、C 时的温度分别为177℃,27℃②A 到状态C 的过程中放热.因为A 和C 的温度相等,PV 图像的面积等于所做的功,所以可求得放热1200j 。

2、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 →B 、B →C 、C →A 三个变化过程,T A =300 K ,气体从C →A 的过程中做功为100 J ,同时吸热250 J ,已知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求:(i )气体处于C 状态时的温度T C ;(i i )气体处于C 状态时内能U C 。

解析:(i )因为A-C 是一个等压过程,对理想气体的状态参量进行分析,根据盖吕萨克定律:C C A A T V T V =,可求得TC=150K(ii) 有气体的内能与温度成正比。

TA=300K, TC=150K, 可知EA=2EC又因为从C 到A 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即W=-100K, 吸热250j , 即 Q=250j , 满足E C -100j+250j=E A 。

联立可求得E C =150j , E A =300j 。

3、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导热气缸竖直放置,内部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环境温度为27℃,现将一个质量为m=2kg 的活塞缓慢放置在气缸口,活塞与气缸紧密接触且不漏气.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4.0×10﹣4m 2,大气压强为P 0=1.0×105Pa ,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气缸高为h=0.3m ,忽略活塞及气缸壁的厚度.(i )求活塞静止时气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ii )现在活塞上放置一个2kg 的砝码,再让周围环境温度缓慢升高,要使活塞再次回到气缸顶端,则环境温度应升高到多少摄氏度?答案:(i )气缸内的封闭气体是一个等温变化。

2014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四选择题巧练(二)

2014高三物理二轮复习专题四选择题巧练(二)

选考题巧练(二)[建议用时:40分钟]1.[选修3-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E.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吸收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2)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U形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左端封闭气柱长l1=20 cm(可视为理想气体),两管中水银面等高.现将右端与一低压舱(未画出)接通,稳定后右管水银面高出左管水银面h=10 cm.(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p0=75 cmHg)①求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用“cmHg”作单位).②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________(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气体将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2.[选修3-3](1)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变化过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d过程气体的温度降低B.b→d过程气体的温度降低C.b→d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D.c→d过程气体的温度降低E.b→d过程气体对外界做功(2)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圆柱形汽缸竖直放置,其横截面积为1×10-3 m2,汽缸内有质量m=2 kg的活塞,活塞与汽缸壁封闭良好,不计摩擦.开始时活塞被销子K固定于如图所示位置,离缸底12 cm,此时汽缸内被封闭气体的压强1.5×105 Pa,温度为300 K.外界大气压为1.0×105 Pa,g=10 m/s2.现对密闭气体加热,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拔去销子K,活塞开始向上运动,当它最后静止在某一位置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为360 K,则这时活塞离缸底的距离为多少?(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雨后天空出现彩虹是光的干涉现象B.刮胡须的刀片的影子边缘模糊不清是光的衍射现象C.水的视深比实际深度浅些是光的全反射现象D.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干涉现象E.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2)如图所示,空气中有一折射率为2的玻璃柱体,其横截面是圆心角为90°、半径为R的扇形OAB.一束平行光平行于横截面,以45°入射角照射到OA上,OB不透光.若只考虑首次入射到圆弧AB上的光,则AB上有光透出部分的弧长为多长?4.[选修3-4](2013·长春市第二次调研)(1)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图象如图所示.图中a质点位于x=1.5 m处,b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处,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60 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此波频率为40 HzB.此波的波长为3.0 mC.当t=0.025 s时,质点a的速度方向为y轴负方向D.此时质点b的速度方向为y轴正方向E.从此时开始计时,质点b的振动方程为x=5sin 40πt cm(2)如图所示,置于真空中的玻璃三角棱镜ACD,∠A=75°,∠C=15°,一束频率为5.0×1014 Hz的单色细光束从AD面入射,在棱镜中的折射光线如图中EB所示,∠ABE=45°.设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3×108 m/s,光在玻璃中的波长为4.0×10-7 m,求:①该束光线从AD面入射时入射角的正弦值;②该束光线第一次从玻璃中折射到真空中时折射角的正弦值.(2013·西安质检)(1)关于核电站和核辐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核反应堆发生的是轻核聚变反应B .核反应堆发生的是重核裂变反应C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是由核内部本身决定,与外部条件无关D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长短与地震、风力等外部环境有关E .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时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中子转化为质子时产生的(2)如图所示,一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均为m 的物体A 、B 分别以2v 和v 的初速度,沿同一直线同时从小车两端相向水平滑上小车.设两物体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小车质量也为m ,最终物体A 、B 都停在小车上(若A 、B 相碰,碰后一定黏在一起).要想使物体A 、B 不相碰,平板车的长度至少为多长?6.[选修3-5](2013·云南模拟)(1)历史上第一次利用加速器实现的核反应,是用加速后动能为0.5 MeV的质子11H 轰击静止的锂核73Li ,生成两个动能为8.9 MeV 的42He 核,上述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中产生的核能全部转化为42He 核的动能,该反应中产生的质量亏损为________u .(1 u 相当于931 MeV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如图所示,弧形轨道与水平轨道平滑连接,小球B 静止于水平轨道上,小球A 从弧形轨道上距水平轨道高h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后与B 发生弹性正碰,碰后小球A 被弹回,在弧形轨道上上升能到达的最大高度为h 2,不计一切摩擦,求A 、B 的质量比m A m B .。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拿满分专题四选修3--4巧练含答案

2016届高三物理二轮复习:拿满分专题四选修3--4巧练含答案

选修3-4巧练(建议用时:30分钟)1. (2015·西安质检)(1)如图所示,从点光源S发出的一细束白光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三棱镜的表面,经过三棱镜的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的ab间形成一条彩色光带.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a侧是红色光,b侧是紫色光B.在真空中a侧光的波长小于b侧光的波长C.三棱镜对a侧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侧光的折射率D.在三棱镜中a侧光的传播速率大于b侧光的传播速率E.在同种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的条纹间距小于b光(2)一列简谐波在x轴上传播,其波形图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虚线分别表示t1=0、t2=0.05 s时的波形,求:①这列波的波速;②若波速为280 m/s,其传播方向如何?此时质点P从图中位置运动至波谷位置的最短时间是多少?2.(1)一列简谐横波,在t=4.0 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这列波中质点P的振动图线,那么关于该波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v=0.25 m/s,向左传播B.v=0.50 m/s,向右传播C.从t=0到t=4.0 s的过程,质点P向前迁移了1.0 mD.从t=0到t=4.0 s的过程,波向前传播了1.0 mE.从t=0到t=4.0 s的过程,质点P通过的距离是0.16 m(2)如图所示,ABC是三棱镜的一个截面,其折射率为n=1.5.现有一细束平行于截面的光线沿MN 方向射到棱镜的AB面上的N点,AN=NB=2 cm,入射角的大小为i,且sin i=0.75.已知真空中的光速c=3.0×108 m/s,求:①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②此束光进入棱镜后从棱镜射出的方向和位置.(不考虑AB面的反射和按原路返回光线)3.(2015·山西省考前质量监测)(1)甲、乙两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t=0时,甲、乙的波动图象分别如图中实线、虚线所示,已知两列波的速度大小相等、振幅均为20 cm,且甲的频率为2 Hz,则两列波相遇时,在0~12 m的区域内________.A.两列波会发生干涉现象B.甲与乙的频率之比为3∶2C.t=0时,x=6 m的质点的速度为零D.t=0时,x=8.5 m的质点的位移大于20 cmE.t=0.75 s时,x=5 m处的质点在x轴的下方(2)如图所示的圆表示一圆柱形玻璃砖的截面,O 为其圆心,MN 为直径.一束平行于MN 的光线沿PO 1方向从O 1点射入玻璃砖,在玻璃砖内传到N 点.已知PO 1与MN 之间的距离为32R (R 为玻璃砖的半径),真空中的光速为c ,求:①该玻璃砖的折射率;②光线从O 1传到N 所用的时间.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 .有的波只能发生干涉现象,有的波只能发生衍射现象B .分别用蓝光和红光在同一装置上做双缝干涉实验,用红光时得到的条纹间距更宽C .在水中的潜水员斜向上看岸边的物体时,看到的物体将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高D .水中的气泡,看起来特别明亮,是因为光线从气泡中射向水中时,一部分光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E .当观测者靠近波源时,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大于波源的振动频率(2)(2015·湖北八校二联)如图,为某种透明材料做成的三棱镜的横截面,其形状是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现用一束宽度为a 的单色平行光束,以垂直于BC 面的方向正好入射到该三棱镜的AB 及AC 面上,结果所有从AB 、AC 面入射的光线进入后恰好全部直接到达BC 面.试求:①该材料对此平行光束的折射率;②这些到达BC 面的光线从BC 面折射而出后,如果照射到一块平行于BC 面的屏上形成光斑,则当屏到BC 面的距离d 满足什么条件时,此光斑分为两块?选修3-4巧练1.解析:(1)红光的折射率小,所以偏折角小,故b 侧为红色光,a 侧为紫色光,红色光的波长比紫色光的波长长,干涉条纹间距也大,在玻璃中的传播速率也大,B 、C 、E 正确,A 、D 错误.(2)①题目没有指明波的传播方向,因此有向左、向右传播两种可能性. 若波向右传播,则在Δt =0.05 s 内传播的距离 Δx =⎝⎛⎭⎫n +14λ,n =0、1、2、… 此时波速的通式为 v =Δx Δt=⎝⎛⎭⎫n +14×80.05 m /s =(160n +40) m /s ,n =0、1、2、…若波向左传播,则在Δt =0.05 s 内传播的距离 Δx =⎝⎛⎭⎫n +34λ,n =0、1、2、… 此时波速的通式为: v =ΔxΔt=(160n +120) m /s ,n =0、1、2、… ②若波速v =280 m /s ,在Δt =0.05 s 内传播的距离为Δx =v·Δt =280×0.05=14 (m )=7λ4,即传播方向向左.由波形知,波再向左传Δx =7 m ,可使P 点第一次到达波谷位置 Δt ′=7280s =2.5×10-2 s . 答案:(1)BCE (2)①向右v =(160n +40)m /s ,n =0、1、2、… 向左v =(160n +120) m /s ,n =0、1、2、… ②向左 2.5×10-2 s2.解析:(1)由题波动图象可知波长λ=50 cm ,由题振动图象可知质点振动的周期T =2 s ,故波速v =λT =0.52m/s =0.25 m/s , 又质点P 在t =4.0 s 时的振动方向向上,可知波向左传播,A 正确、B 错误; 从t =0到t =4.0 s 的过程中 由Δx =v ·Δt =0.25×4 m =1.0 m ,所以波向前传播1.0 m ,而质点并不随波的传播而迁移,C 错误、D 正确;在Δt 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n =ΔtT =2,质点P 通过的路程s =n ·4A =2×4×2 cm =16 cm ,E 正确.(2)①光在棱镜中传播的速率 v =cn=2.0×108 m/s.②设此束光从AB 面射入棱镜后的折射角为r ,由折射定律,n =sin isin r,解得r =30°.显然光线从AB 面射入棱镜后的折射光线NP 平行于底边AC ,由图中几何关系可得,光线入射到BC 面上入射角θ=45°,光线从棱镜侧面发生全反射时的临界角为C ,则sin C =1n =23<22,C <45°.所以光线射到棱镜侧面BC 时将发生全反射,由图可知光线将沿垂直于底面AC 方向由图中Q 点射出棱镜.CQ =PQ =AN sin 60°= 3 cm .答案:(1)ADE (2)①2.0×108 m/s ②垂直于AC 射出,出射点距C 点 3 cm3.解析:(1)由题图可知,两列波波长之比为λ甲∶λ乙=2∶3,由v =fλ得f 甲∶f 乙=3∶2,频率不同不能干涉,故A 错,B 对;t =0时两列波引起x =6 m 处的质点均向上振动,故速度最大,C 错;t =0时,x =8.5 m 处的质点的位移等于两列波引起的位移之和,D 对;t =0.75 s 时,在x =5 m 处甲波引起的位移是-20 cm ,乙波引起的位移也是负值,故该质点在x 轴下方,E 对.(2)①光路图如图所示,据几何关系可得sin i =3R 2R =32i =2r 据折射定律 n =sin isin r解得n = 3.②据几何关系可得O1N=3R光从O1传播到N所需的时间t=O1N vv=c n解得t=3R c.答案:(1)BDE(2)①3②3R c4.解析:(1)任何波都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A错误;由Δx=Lλd知,红光干涉条纹宽,B正确;由于光的折射,潜水员在水中看到的物体的像比物体所处的实际位置高,C正确;水中气泡特别明亮是因为光从水中射向气泡时一部分光发生了全反射,故D错误;由多普勒效应知,E正确.(2)①由于对称性,我们考虑从AB面入射的光线,这些光线在棱镜中是平行于AC面的,由对称性不难得出,光线进入AB面时的入射角α、折射角β分别为α=60°,β=30°由折射定律,得材料的折射率n=sinαsinβ= 3.②如图O为BC中点,在B点附近折射的光线从BC面射出后与直线AO交于D,可看出只要光屏放得比D点远,则光斑会分为两块.由几何关系可得OD=3 6a所以当光屏到BC面的距离超过36a时,光斑会分为两块.答案:(1)BCE(2)①3②光屏到BC面的距离超过36a时,光斑分为两块。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综合-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综合-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综合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2.在显微镜下观察稀释了的墨汁,将会看到( )A.水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B.炭颗粒无规则运动的情况C.炭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情况D.水分子和炭颗粒无规则运动的情况\3.温度都是0 ℃的水和冰混合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冰将熔化成水B.水将凝固成冰C.如果水比冰多的话,冰熔化;如果冰比水多的话,水结冰D.都不变,冰水共存4.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因为布朗运动与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又叫热运动B.布朗运动是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周围液体(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D.春风刮起的砂粒在空中的运动是布朗运动5.固体分子的热运动表现是它们总在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的振动.我们只讨论其中的两个分子,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小的过程,就是分子力做正功的过程B.这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小的过程,就是分子力做负功的过程C.这两个分子间的距离变小的过程,分子势能是先变小后变大D.这两个分子间的距离最近的时刻,就是分子动能最大的时刻6.关于理想气体,正确的说法是()}A.只有当温度很低时,实际气体才可当作理想气体B.只有压强很大时,实际气体才可当作理想气体C.在常温常压下,许多实际气体可当作理想气体D.所有的实际气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当作理想气体7.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于坐标原点O,乙分子从无穷远处静止释放,在分子力的作用下靠近甲.图中d点是分子靠得最近的位置,则乙分子速度最大处可能是()A.a点B.b点,C.c点D.d点8.关于内能的正确说法是()A.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B.对于同一种物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C.同种物体,温度高、体积大的内能大D.温度相同,体积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大9.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多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小,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大,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量的量度10.用活塞气筒向一个容积为V的容器内打气,每次能把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空气打入容器内,若容器内原有空气的压强为p,打气过程中温度不变,则打了n次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为()A.B.p0+np0C.p+n()、D.p0+()n·p011.下列物理现象及其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A.纤细小虫能停在平静的液面上,是由于受到浮力的作用B.墨水滴入水中出现扩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C.“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接触部分的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D.用热针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晶体各向异性的表现12.将一枚硬币轻轻地置于水面,可以不下沉,此时与硬币重力相平衡的力是() A.水的浮力'B.水的表面张力C.水的浮力和表面张力的合力D.水的浮力和空气的浮力的合力13.对饱和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液面上的汽分子的密度不断增大B.液面上的汽分子的密度不断减小C.液面上的汽分子的密度不变D.液面上没有汽分子`14.容积V=20 L的钢瓶充满氧气后,压强为p=30个大气压,打开钢瓶盖阀门,让氧气分别装到容积为V0=5 L的小瓶子中去,若小瓶子已抽成真空,分装到小瓶子中的氧气压强均为p0=2个大气压,在分装过程中无漏气现象,且温度保持不变,那么最多可装的瓶数是()A. 4B. 50C. 56D. 601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温度由5 ℃升高到10 ℃,体积的增量为ΔV1;温度由10 ℃升高到15 ℃,体积的增量为ΔV2,则()A.ΔV1=ΔV2B.ΔV1>ΔV2!C.ΔV1<ΔV2D.无法确定第Ⅱ卷二、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16.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每1 000 mL油酸酒精溶液中有油酸0.6 mL,用滴管向量筒内滴50滴上述溶液,量筒中的溶液体积增加 1 mL.若把一滴这样的溶液滴入盛水的浅盘中,由于酒精溶于水,油酸在水面展开,稳定后形成一层单分子油膜的形状如图所示.(1)若每一方格的边长为30 mm,则油酸薄膜的面积为________ m2;~(2)每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______ m3;(3)根据上述数据,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 m.三、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7.如图所示,均匀薄壁U形管竖直放置,左管上端封闭,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用两段水银封闭了A、B两部分理想气体,下方水银的左右液面高度相差ΔL=10 cm,右管上方的水银柱高h=14 cm,初状态环境温度为27 ℃,A部分气体长度l1=30 cm,外界大气压强p0=76 cmHg.现保持温度不变,在右管中缓慢注入水银,使下方水银左右液面等高,然后给A部分气体缓慢升温,使A 部分气体长度回到30 cm.求:(1)右管中注入的水银高度是多少?(2)升温后的温度是多少?18.0 ℃的冰和100 ℃的水蒸气混合后,)(1)若冰刚好全部熔化,则冰和水蒸气的质量比是多少?(2)若得到50 ℃的水,则冰和水蒸气的质量比是多少?(已知水在100 ℃的汽化热是L=2.25×106J/kg,冰的熔化热是λ=3.34×105J/kg,水的比热容c=4.2×103J/(kg·℃))19.某次科学实验中,从高温环境中取出一个如图所示的圆柱形导热汽缸,把它放在大气压强p0=1 atm、温度t0=27 ℃的环境中自然冷却.该汽缸内壁光滑,容积V=1 m3,开口端有一厚度可忽略的活塞.开始时,汽缸内密封有温度t=447 ℃、压强p=1.2 atm的理想气体,将汽缸开口向右固定在水平面上,假设汽缸内气体的所有变化过程都是缓慢的.求:(1)活塞刚要向左移动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t1;(2)最终汽缸内气体的体积V1;(3)在整个过程中,汽缸内气体对外界________(选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汽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气体内能的减少量.$答案解析1.【答案】D【解析】挤压后的铅分子之间的距离可以达到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距离范围内,故不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分子之间的引力,故D正确,A、B、C错误.2.【答案】B【解析】在显微镜下观察稀释了的墨汁,将会看到炭颗粒无规则运动的情况,故B对.显微镜观察不到分子,所以A、C、D错.3.【答案】D【解析】因为水和冰的温度均为0 ℃,它们之间不发生热交换,故冰和水可以共存,而且含量不变,故D正确.》4.【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热运动指的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布朗运动时微粒的运动;错误B、布朗运动是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错误C、称为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由液体分子对微粒撞击的不平衡产生的;正确D、砂粒的体积和质量远远大于布朗运动中的微粒的体积和质量,很难发生布朗运动,所以刮起的砂粒在空中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错误故选C点评:布朗运动是悬浮的固体颗粒的运动,不是单个分子的运动,但是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5.【答案】C【解析】两分子的距离变小的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相距较远到平衡位置,这段时间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而动能增大;第二阶段是从平衡位置再继续靠近的过程,这段时间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而动能逐渐减为0.6.【答案】C7.【答案】C【解析】从a点到c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速度增加;从c点到d点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速度减小,所以在c点速度最大.'8.【答案】B【解析】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A错;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高,分子平均动能大,B对;物体的内能是与物体的物质的量、温度、体积以及存在状态都有关的量,C、D中的描述都不完整.9.【答案】D【解析】物体的内能由温度、体积及物质的量决定,不只由温度决定,故选项A、B错误.在自发的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是由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而内能大的物体不一定温度高,在热传递过程中完全有可能内能大的物体内能继续增大,内能小的物体内能继续减小,故选项C错误;关于热量的论述,选项D是正确的.10.【答案】C【解析】将n次打气的气体和容器中原有气体分别看成是初态,将打气后容器内气体看成是末态,利用等温分态分式,有pV+np0V0=p′V,得n次打气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p′=p+n(),即C 正确.11.【答案】B【解析】纤细小虫能停在平静的液面上,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墨水滴入水中出现扩散现象,这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接触部分的分子间引力较微弱的结果.用热针尖接触金属表面的石蜡,熔解区域呈圆形,这是晶体各向同性的表现,选项B正确.;12.【答案】B【解析】13.【答案】C【解析】对于饱和汽来说,飞入液体的分子和从液面上飞出的分子数目相同,已达到动态平衡,故液面上方的汽分子的密度保持不变,C项正确.14.【答案】C【解析】设最多可装的瓶数为n,由玻意耳定律有pV=p0(V+nV0),所以n===56.15.【答案】A【解析】由盖—吕萨克定律=可得=,即ΔV=·V1,所以ΔV1=×V1,ΔV2=×V2(V1、V2分别是气体在5 ℃和10 ℃时的体积),而=,所以ΔV1=ΔV2,A正确.%16.【答案】(1)7.65×10-2(2)1.2×10-11(3)1.6×10-10【解析】(1)用填补法数出在油膜范围内的格数(四舍五入)为85个,油膜面积为S=85×(3.0×10-2)2m2=7.65×10-2m2.(2)因为50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1 mL,且溶液含纯油酸的浓度为0.06%,故每滴油酸酒精溶液中含有纯油酸的体积为:V0=×0.06% mL=1.2×10-11m3.(3)把油酸薄膜的厚度视为油酸分子的直径,可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m≈1.6×10-10m.17.【答案】(1)30 cm (2)117 ℃【解析】(1)设右管中注入的水银高度是Δh,对A部分气体分析,其做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1V1=p2V2p1=p0+14 cmHg+10 cmHg,p2=p0+14 cmHg+Δh·V1=l1S,V2=(l1-ΔL)S代入数据解得再加入的水银高Δh=30 cm.(2)设升温前温度为T0,升温后温度为T,缓慢升温过程中,对A部分气体分析,升温前V2=(l1-ΔL)S,p2=p0+14 cmHg+Δh升温结束后V3=l1S,p3=p0+14 cmHg+Δh+ΔL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T0=300 K解得T=390 K则升温后的温度为t=117 ℃.18.【答案】(1)8(2)4.5【解析】(1)冰刚好全部熔化指的是混合后的温度恰好为0 ℃.设冰的质量为m1,水蒸气的质量为m2,则有m1λ=m2L+cm2Δt,所以==≈8.(2)同(1)可得方程式如下:m1λ+m1cΔt′=m2L+cm2Δt′,即==≈4.5.19.【答案】(1)327 ℃(2) 0.5 m3(3)做负功大于【解析】(1)气体做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得=解得T1=600 K ,即t1=327 ℃.(2)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解得V1=0.5 m3.(3)体积减小,汽缸内气体对外界做负功;由ΔU=W+Q知,汽缸内气体放出的热量大于气体内能的减少量.。

最新届高三物理选修3-4专题训练(带解析)

最新届高三物理选修3-4专题训练(带解析)

一、多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1.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干涉现象中,振动加强的点的位移有时可能比振动减弱的点的位移小B. 单摆在周期性的外力作用下做受迫振动,则外力的频率越大,单摆的振幅也越大C. 全息照片的拍摄利用了激光衍射的原理D. 频率为v的激光束射向高速迎面而来的卫星,卫星接收到的激光的频率大于vE. 电磁波在真空中自由传播时,其传播方向与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均垂直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光在介质中的速度小于光在真空中的速度B.紫外线比紫光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C. 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纵波D. 由红光和绿光组成的一细光束从水中射向空气,在不断增大入射角时水面上首先消失的是绿光E. 某同学用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在屏上观察到图甲所示的条纹,仅减小双缝之间的距离后,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条纹3.如图所示,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别位于x=−0.2m和x=1.2m处,两列波的速度均为v=1m/s,两列波的振幅均为2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此刻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

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m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列波相遇后不会产生稳定的干涉图样B. 质点M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C. 甲波源的振动频率为1.25Hz D. 1s内乙波源处的质点通过的路程为0.2m E. 在t=2s时刻,质点Q的纵坐标为2cm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某学生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处理数据时计算得到的数值偏大些,可能是测量摆长时误加了小球直径B. 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频率将发生改变C. 蝙蝠是利用超声脉冲导航的,当它飞向某一墙壁时,接收到的脉冲频率大于它发出的频率D. 紫外线比紫光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E. 光纤通信及医用纤维式内窥镜都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5.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波刚好传播到x=6m处的质点A,如图所示,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48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 32A. 波源的起振方向是向上B. 从t=0时刻起再经过0.5s时间质点B第一次出现波峰C. 在t=0时刻起到质点B第一次出现波峰的时间内质点A经过的路程是24cmD. 从t=0时刻起再经过0.35s时间质点B开始起振E. 当质点B开始起振时,质点A此时刚好在波谷6.两列简谐波的振幅都是20cm,传播速度大小相同,实线波的频率为2Hz,沿x轴正方向传播,虚线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某时刻两列波在如图所示区域相遇,则()A. 此两列简谐波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象B. 虚线波的周期是0.75sC.平衡位置为x=8.5cm处的质点此时刻位移y=20cm D. 平衡位置为x=6cm的质点此时刻速度为正向最大E. 从图示时刻起再经过0.25s ,平衡位置为x =4cm处的质点的加速度a=07.从坐标原点O产生的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t=0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此时波刚好传播到M点,x=1m的质点P的位移为10cm,再经△t=0.1s,质点P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质点N坐标x=−81m(图中未画出),则()A. 波源的起振周期为1.2sB. 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C. 波速为8m/sD.若观察者从M点以2m/s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移动,则观察者接受到波的频率变大E. 从t=0时刻起,当质点N第一次到达波峰位置时,质点P通过的路程为5.2m8.一列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从该时刻开始计时,波上A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波沿x轴正向传播B. 该波的波速大小为1 m/sC. 经过0.3 s,A质点通过的路程为0.3 mD. A、B两点的速度有可能相同E. 若此波遇到另一列简谐横波并发生稳定的干涉现象,则所遇到的波的频率为0.4Hz9.一列简谐横波在t=ls时的波形图如图所示,a、b、c分别为介质中的三个质点,其平衡位置分别为x a=0.5m、x b=2.0m、x c=3.5m。

高中物理选修3-3理想气体方程好题精选(附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理想气体方程好题精选(附答案)

理想气体2020.03.21一、单选题1.(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如图为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压强p 与体积V 关系图象,它由状态A 经等容过程到状态B ,再经等压过程到状态C .设A 、B 、C 状态对应的温度分别为A T 、B T 、C T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 A .A B T T <,B C T T < B .A B T T >,B C T T = C .A B T T >,B C T T < D .A B T T =,B C T T >2.(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如图所示,甲、乙、丙三支粗细相同的玻璃管,中间都用一段水银柱封住温度相同的空气柱,且空气柱体积关系为123V V V =>,水银柱高度关系为123h h h <=。

若升高相同的温度,则管中水银柱向上移动最多的是( ) A .丙管 B .甲管和乙管 C .乙管和丙管 D .三管中水银柱上移一样多3.(2019·河北省曲阳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一根竖直的弹簧支持着一倒立气缸的活塞,使气缸悬空而静止.设活塞与缸壁间无摩擦,可以在缸内自由移动,缸壁导热性良好使缸内气体的温度保持与外界大气温度相同,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弹簧将压缩一些;B .若外界大气压增大,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C .若气温升高,则活塞距地面的高度将减小;D .若气温升高,则气缸的上底面距地面的高度将增大.4.(2020·全国高三课时练习)如图所示,由导热材料制成的汽缸和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汽缸内,活塞与汽缸壁之间无摩擦,活塞上方存有少量液体.将一细管插入液体,由于虹吸现象,活塞上方液体缓慢流出,在此过程中,大气压强与外界的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各个描述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图象中与上述过程相符合的是( )A.B.C.D.二、多选题5.(2019·黑龙江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内径均匀、两端开目的V形管,B 支管竖直插入水银槽中,A支管与B支管之间的夹角为,A支管中有一段长为h的水银柱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hB.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高C.B管内水银面比管外水银面低D.管内封闭气体的压强比大气压强小高水银柱6.(2019·南昌市八一中学高二月考)有一只小试管倒插在烧杯的水中,此时试管恰好浮于水面,试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h,如图所示.如果改变温度或改变外界大气压强.则试管(不考虑烧杯中水面的升降及试管壁的厚度)()A.如仅升高温度,则试管位置上升,h不变B.如仅升高温度,则试管位置下降,h增大C.如仅升高外界压强,则试管位置下降,h不变D.如仅升高外界压强,则试管位置下降,h减小7.(2016·上海高三)如图所示,气缸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分的横截面积大于上部分的横截面积,大小活塞分别在上、下气缸内用一根硬杆相连,两活塞可在气缸内一起上下移动,缸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与缸壁无摩擦且不漏气.起初,在小活塞上的烧杯中放有大量沙子.能使两活塞相对于气缸向上移动的情况是()A.给气缸缓慢加热B.取走烧杯中的沙子C.大气压变小D.让整个装置自由下落三、解答题8.(2020·山西高三月考)如图甲所示,绝热气缸倒放在水平面上,气缸底部是边长为10cmd 的正方形,气缸长为L=20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四选考题巧练技巧——拿满分
选修3-3巧练
(建议用时:30分钟)
1.(1)带有活塞的汽缸内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气体开始处于状态a,然后经过过程ab到达状态b或经过过程ac到达状态c,b、c状态温度相同,V-T图象如图所示.设气体在状态b和状态c 的压强分别为p b和p c,在过程ab和ac中吸收的热量分别为Q ab和Q ac,则下列结果错误的是________.
A.p b>p c,Q ab>Q ac
B.p b>p c,Q ab<Q ac
C.p b<p c,Q ab>Q ac
D.p b<p c,Q ab<Q ac
E.状态a的压强等于状态b的压强
(2)某学校科技兴趣小组利用废旧物品制作了一个简易气温计:在一个空葡萄酒瓶中插入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玻璃管内有一段长度可忽略的水银柱,接口处用蜡密封,将酒瓶水平放置,如图所示.已知该装置密封气体的体积为480 cm3,玻璃管内部横截面积为0.4 cm2,瓶口外的有效长度为48 cm.当气温为7 ℃时,水银柱刚好处在瓶口位置.
①求该气温计能测量的最高气温;
②假设水银柱从瓶口处缓慢移动到最右端的过程中,密封气体从外界吸收3 J热量,问在这一过程中该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已知大气压强为1×105 Pa)
2.(2015·山西考前监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热运动
B.气体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物体体积增大时,分子间距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
D.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E.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可能减小
(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一个长方体的封闭汽缸,用无摩擦活塞将内部封闭气体分为完全相同的A、B两部分.初始时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p、温度均为T.现使A的温度升高ΔT而保持B部分气体温度不变,则A部分气体压强的增加量是多少?
3.(1)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布朗运动表明,构成悬浮微粒的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B.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
C.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D.物体的摄氏温度变化了1 ℃,其热力学温度变化了273 K
E.两个分子的间距从极近逐渐增大到10r0的过程中,它们的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2)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薄壁汽缸,由截面积不同的两个圆筒连接而成,质量均为m=1.0 kg 的活塞A、B用一长度为3L=30 cm、质量不计的轻细杆连接成整体,它们可以在筒内无摩擦地左右滑动且不漏气.活塞A、B的面积分别为S A=200 cm2和S B=100 cm2,汽缸内A和B之间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A的左边及B的右边都是大气,大气压强始终保持为p0=1.0×105 Pa.当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为T1=500 K时,活塞处于图示位置平衡.问:
①此时汽缸内理想气体的压强多大?
②当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从T1=500 K缓慢降至T2=400 K时,活塞A、B向哪边移动?移动的位移多大?
4.(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食盐、雪花、黄金都是晶体
B.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只能用单晶体
C.晶体熔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但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
D.大多数金属都是各向同性的,他们都是非晶体
E.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是由于在液体表面层里分子比内部密集
(2)某医院使用的一只氧气瓶,容积为32 dm3,在温度为27 ℃时,瓶内压强为150 atm,按规定当使用到17 ℃、压强降为10 atm,便应重新充气.
①若这一瓶氧气自由膨胀到17 ℃、10 atm时体积为多少?
②若这个医院在27 ℃时,平均每天要用压强为1 atm的氧气439 dm3,则这一瓶氧气能用多少天?
③若上述氧气瓶的开关坏了,使高压氧气迅速向外喷出,当瓶内外压强相等时,才关好开关.过一段较长时间再次打开开关,这时瓶内氧气是否还会喷出?
专题四 选考题巧练技巧——拿满分
选修3-3巧练
1.解析:(1)由V =k p
T 可知V -T 图线的斜率越大,压强p 越小,故p b <p c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Q =ΔU -W ,因T b =T c ,所以ΔU ab =ΔU ac ,而W ab <W ac ,故Q ab >Q ac ,a 状态和b 状态在同一条等压线上,所以p a =p b ,综上C 、E 正确.
(2)①当水银柱到达管口时,所测气温最高,设为T 2,此时气体体积为V 2
初状态:T 1=(273+7)K =280 K ,V 1=480 cm 3,末状态V 2=(480+48×0.4) cm 3=499.2 cm 3,由等压变化知:V 1T 1=V 2T 2
, 代入数据得T 2=291.2 K ,即18.2 ℃.
②水银柱向右移动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
W =-p 0S ·L
=-1×105×0.4×10-4×48×10-
2 J =-1.92 J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内能变化为
ΔU =W +Q =-1.92 J +3 J =1.08 J ,
即内能增加1.08 J .
答案:(1)ABD (2)①291.2 K (或18.2 ℃) ②内能增加
增加1.08 J
2.解析:(1)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A 错;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B 对;分子间距小于平衡距离时增大分子间距,分子势能将减小,C 错;热量可以由低温传递到高温,但会引起其他变化,D 对;如果物体放出的热量大于对物体做的功,物体内能将减小,故E 对,故选BDE.
(2)设温度升高后,A 、B 气体压强的增加量都为Δp ,对A 部分气体,升高温度后的体积为V A ,则由气体方程pV T =(p +Δp )V A T +ΔT
对B 部分气体,升高温度后的体积为V B ,则
pV =(p +Δp )V B
又2V =V A +V B
解得Δp =p ΔT 2T
. 答案:(1)BDE (2)p ΔT 2T
3.解析:(2)①设被封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p ,轻细杆对A 和对B 的弹力为F ,对活塞A 有:p 0S A =pS A +F
对活塞B ,有:p 0S B =pS B +F
得:p =p 0=1.0×105 Pa .
②当汽缸内气体的温度缓慢下降时,活塞处于平衡状态,缸内气体压强不变,气体等压降温,活塞A 、B 一起向右移动
活塞A 最多移动至两筒的连接处.设活塞A 、B 一起向右移动的距离为x.对理想气体:
V 1=2LS A +LS B
T 1=500 K
V 2=(2L -x)S A +(L +x)S B
T 2=400 K
S A =200 cm 2 S B =100 cm 2
由盖-吕萨克定律:
V 1T 1=V 2T 2 解得:x =10 cm
x<2L =20 cm 表明活塞A 未碰两筒的连接处.故活塞A 、B 一起向右移动了10 cm .
答案:(1)BCE (2)见解析
4.解析:(1)食盐、雪花是单晶体,黄金是多晶体,故选项A 对;晶体有确定的熔点,因此熔化过程中虽然要吸收热量,但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故选项C 对;大多数金属都是各向同性的,他们都是多晶体,故选项D 错;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是由于在液体表面层里分子比内部稀疏,分子间呈现引力,故选项E 错.
(2)①氧气瓶内氧气初态参量:V 1=32 dm 3,T 1=300 K ,p 1=150 atm ;设这一瓶氧气自由膨胀到17 ℃、10 atm 时体积为V 2,T 2=290 K ,p 2=10 atm ,
则p 1V 1T 1=p 2V 2T 2
解得V 2=464 dm 3.
②对跑出的气体,设在T 3=300 K ,p 3=1 atm 时占的体积为V 3,
则p 2(V 2-V 1)T 2=p 3V 3T 3
这一瓶氧气能用的天数n =V 3V 0
V 0=439 dm 3
联立解得n ≈10.2(天),取n =10(天).
③因高压氧气迅速向外喷出,氧气来不及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可近似看成绝热膨胀.Q =0,故ΔU =W ,又氧气对外做功,所以瓶内氧气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关上开关时,瓶内氧气温度低于外界,
当过一段较长时间后,瓶内氧气温度又等于外界温度,即瓶内剩余气体做等容升温变化,所以p T
=C (C 为常数),T 变大,则p 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故再次打开开关时,氧气还会喷出.
答案:(1)ABC (2)①464 dm 3 ②10天 ③会喷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